大家好,在河南有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县城现在在网上特别的红,说出这个县城的名字你可能不太知道或者是没有听过,但是说到那里的一道美食特色你可能就会听过,那就是饸饹面,不错,就是现在在很多的短 *** 中都会出现,那么现在就跟大家了解一下这个饸饹面,以及这个小县城的风俗。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为北方及西北地区风行的面食,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
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
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间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根据郏县县志中的记载,据传,郏县饸饹面是明初由陕西传入的。初以荞麦面为主料,配以 熟羊肉、葱花等熬制的羊肉汤。当时,居民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时,以小麦面代替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
而另一说则是,唐朝时郏县就已经有了金钢饸饹面了 ,这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韩愈有着不解之缘。明人张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一节有韩愈一段话:元和年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河漏。"这里指的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带)刺史吴员元济反唐,拥兵自立。韩愈随军平叛,生擒吴元济,史称"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军离蔡,行至郏县城西吃了金钢饸饹面。由此推断,"金钢饸饹"面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了 。
还有传说是 *** 初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有一陕西人逃荒至河南郏县,并在当地做起了"饸饹"生意,因其做工讲究,味美价实,备受民众喜爱,食之者众多。
这就是郏县饸饹面的由来了,当然这只是存在于其中的一种的说法了。
在郏县呢还有一种风俗,那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在郏县的县城大铜器,听说大铜器始于三国时期,曹 *** 指挥襄阳之战大胜后命宫中乐师.工匠制造了铜制器皿,并创作出了以各个战役而命名的曲牌。如“得胜鼓” “呼雷炮” 等。
在郏县还有好多的美食及民风民俗,能让你每天三餐都不重样,吃了忘不了的味道。我们的大郏县欢迎你。来这里我请你吃!
初春时节,在河南平顶山郏县安良镇一家饸饹面老店里,今年43岁的程延可正忙着把一大块羊肉往热气腾腾的汤锅里放。饸饹面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程师傅的饸饹店开有几十年了,由于选的羊肉好,熬的汤也鲜美,每天来吃羊肉饸饹面的食客络绎不绝。
饸饹面在北方也不算少见,不过在程师傅的家乡,饸饹面在当地人的饮食里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大家每天都要吃的一碗面。为何这碗面如此受欢迎?大概是因为它把羊肉鲜汤和筋道的面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大家喜欢喝汤和吃面的胃同时得到了满足。
在程师傅家的后厨里,我们见到了他69岁的 *** 程国昌老先生,此刻程老先生正坐在灶台上的木饸饹床子上压面,这种传统的压面方式,被人们戏称为“ *** 墩饸饹”,在几乎所有饸饹店都在用机器压面的今天,这个场景显得好玩又新鲜。
饸饹好吃不好吃,汤和肉很重要,在每次熬汤之前,程师傅都要准备好茴香、花椒、草果、 *** 等十几种调味料,这些调味料被放在两个不锈钢制的盒子里,熬汤的时候放进锅里。
锅里熬的羊肉是本地产的新鲜羊肉,为了保证用到最新鲜的肉,程师傅每天都要亲自去选羊,然后回来自己动手宰。这口锅不但用来熬肉,每隔两天还要用来熬羊油辣椒,羊油辣椒的熬制也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是吃饸饹面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饸饹面在古代传入郏县时,用的是荞麦面,后来逐渐变成了小麦面,面团在大面缸里和成,还要反复进行揉揣,然后掐成大小合适的面剂子。
面剂子放在饸饹床子的圆筒里,然后程老先生坐在木杠的另一端,随着人轻轻往下坐,一根根饸饹面就从圆筒底部的网眼里挤出来,落在开水翻滚的锅里。
在程师傅这里,做一碗饸饹面至少需要三个人的配合,年纪大的 *** 坐在灶台上压面,这位师傅负责捞面,然后他负责盛汤、加肉、调味和放菜。
程师傅的饸饹面分大小碗,大碗9块钱,小碗8块钱,吃面的大多是乡镇上的食客,也有不少从外地来尝鲜的人,由于分量比较大,一般男 *** 吃一大碗也就管饱了。
由于程师傅家做面的方式比较独特,另外味道也异常鲜美,前两年还吸引了不少媒体报道,省一级的电视台还专门过来拍摄美食节目,这也让他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平常一天就要卖出去500多碗,逢年过节一天的销量更是多达七八百碗。摄影记录|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同是饸饹条 获嘉干不过郏县,两家都走不出河南说起河南饸饹条,大家能想起来的除了郏县,然后就是获嘉。两个地方都是县,貌似郏县要比获嘉大那么一点点,人口多那么一点点,论名气,郏县的饸饹面条要比获嘉饸饹条高那么一点点。
有几个朋友是鲁山的,每逢十一回鲁山,路过郏县,他们就要去吃郏县饸饹条。听他们说,今年十一他们又去了,不过去的时候,人太多,就跟抢饭一样。几百人拥到一家饸饹条店,没有桌子,大家就端着碗蹲到门口吃,站着吃,反正只要吃一碗,心里就是美的。
郏县饸饹面
我对郏县饸饹条不熟悉,曾经在那里路过好几次,有时间的时候不敢下来,敢下来的时候又没有时间。上学回家路过时,想着下来,可是那时候治安太乱。二十年前,长途车上碰见过几次小偷,还有的就不是偷,跟 *** 一样。见人上来,抱住就掏布袋,你就是有五毛钱也给你弄走。曾经有一次,遇到一个更加奇葩的事,有个人被偷了,竟然还跟小偷商量起来。
兄弟,给我留十块钱回家的车钱吧!
那小偷还挺仗义,真的从偷出来的钱中,抽出来十块钱递给了被偷者。那时候的世道就是那个样子,现在的人想都不敢想。男人看了胆怯,女的就更胆怯了,这时候想起来,村子里的女孩到郑州上学、工作都不知道是怎样去的?
有一次,正好碰上有位本村女孩去郑州,看她母亲跟他一起坐上了去往县城的车,当时感觉还有点疑惑,有必要这样送吗?现在想想真有必要。现在遗憾当时应该同行,这样一个村的,就算坐一趟车,也算帮助吧。
*** 饸饹条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饸饹条却出了名。所谓饸饹条就是压面,普通的面条是用手擀的,或者用轧面条 *** 的。饸饹条是用人力,把面放进一个人造的小坑中,挤压出来。无论是郏县或者是获嘉,都是这样的手法,并且两者的渊源类似。
01 饸饹条跟“苏妲己”有关
无论是郏县饸饹条,还是获嘉饸饹条都跟苏妲己有关。河南本就是天下之中,几乎上每个地方都能找出商周的神话故事。相传商纣王看上了苏护之女苏妲己,大王看上那个女人,没有人不敢不从的。所以苏护乖乖的把苏妲己送往朝歌,所谓的朝歌就是如今的鹤壁淇县。
苏妲己影视照片
有的说是在郏县,苏妲己被九尾狐狸上身 *** ,吃了饸饹条活过来的,也有的说是在获嘉,苏妲己被九尾狐狸上身 *** ,吃了饸饹条活过来的,但是不管咋样,因为活过来跟饸饹条是谐音,饸饹条就这样流传下来。
02 五块钱一碗 饸饹条真亲民
我专门吃过几次获嘉饸饹条,饸饹条真的不贵,10年前好像是2块钱一碗,现在好像是5块钱一碗。相比动辄就十好几块的烩面来说,饸饹条 *** 真低。不过碗跟烩面没有什么区别啊,中午吃一碗烩面,可能下午就不饿了,但是中午吃一碗饸饹条,到半晌,估计就饿的咕咕叫了。
获嘉饸饹条
饸饹条也没有什么繁杂的工艺,看老板就是把面往滚烫的水中一扔,任由其 *** 漂浮,待感觉煮的差不多了,用筷子捞出来放到碗里,然后浇上汤汁就成了。
面吃着筋道,汤汁里面的油以动物脂肪为主,但是吃起来感觉真的不油。饸饹条中应该放了碱面,有中碱的味道,但是跟汤汁一中和,反而刚刚好。吃起来利口,一碗根本不够,饭量稍大一点就要吃上两碗。如果像以前刚搬过水泥,估计我自己就能吃上五碗。
03 饸饹条火在当地 走不出河南
无论是获嘉饸饹条还是郏县饸饹条在当地都相当有名,当地也有不少开饸饹条的,吃饸饹条也成了当地人的习惯。估计每天不来一碗,浑身没劲。就像平顶山叶县人一样,如果隔段时间不来一份焖面、肉片汤,那就受不了。
获嘉当地的饸饹条不少,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一家,郏县更多,前段时间,看抖音上卖饸饹条的也不少,有的店人气还很高。饸饹条配上牛肉,再浇上辣椒看着 *** ,吃着更爽口。可惜除了当地之外,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饸饹条的身影。
郏县饸饹条味道浓
远的不说就说它们身边吧。郏县所在平顶山市区,就少有饸饹条的身影,瘸子烩面开了几百家,也不见那个饸饹条开几十家。获嘉所在的新乡市区也没有几家饸饹条,有的生意也是不温不火,别说跟烩面比了,就连拉面也比不上。
一个街上,隔三差五能看见拉面馆,偶尔也能看到沙县小吃,可是很难看到饸饹条的。
04 饸饹条想火 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沙县小吃为什么火了?因为成产业了,当地把沙县小吃当成产业发展,很多人在从事这个行业,就由沙县走向了全国。烩面为什么火了?因为河南有很多专业的公司在打造烩面,在打造成功之后,一直开连锁,所以烩面火了。
郏县饸饹条
饸饹条想走出属于自己的县城,也必须走产业道路,有龙头企业引领,更多的人从事这个行业,才能把饸饹条开出河南,就像兰州拉面一样,你不要说兰州拉面都是不正宗的,在兰州不叫拉面,而是叫牛肉面。
每个地方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你不顺应当地人的口味去做改变,只能在家等死。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要么死亡,要么改变,你要跟着世界变,世界不会跟着你变。大家说对吗?请关注我,共享美食,共享健康。
在郑州的郏县和汝州吃友,你距离上次咧饸饹面,又隔多长时间了呢从过春节起,一啸子叫我想了35天的饸饹面,今天总算又可以吃上了!
昨天在郑州吃友群,听说经常 *** 我去解馋的饸饹面馆子,已经开始复工上外卖了。
正巧今天上午,我去农科路与花园路附近给一位老师送东西。
等从他们小区门口拐回来,我便一头奔着万达金水金街小广场东北角的二楼上来了。
趁着这会人不多,我赶紧要了一碗25块钱的精品饸饹面,躲在门前过道拐弯处的小桌子上,呼拉呼拉的怼开了。
肉给的依旧多,汤熬的仍很鲜,面嚼起来还是筋道滑爽,牛油辣子更是香醇如昨。
估计该有老吃友问我了,你以前吃的不都是十几块钱碗的么?怎么现在一啸子又变成二十多了呢?难道他们也学方文山胡辣汤卖起了套餐?
饸饹面的价钱,还是跟年前一样样,有16的,有25的,有45的。
今天我之所以舍得吃碗恁贵的,主要是权哥我好长时间没吃,太馋了。再说,贵有贵的道理,与其叫饸饹面,不如干脆喊它肉盖面来得恰实。
一碗面没吃过瘾,我又叫人家给添下了一回。因为这家有免费加面的规矩,只要你能剋,就任使劲斗,直到吃撑为止。
就在刚刚,俺媳妇看到我发圈说吃饸饹面呢,特意打 *** 叫我又买了三碗,等会打包带走,今晌午不做饭了,全家集体换换口味儿。
那么各位在郑州的平顶山郏县和汝州吃友们,你距离上一次咧饸饹面又间隔多长时间了呢?
6月9日,首届“老家河南·百城千味”特色美食榜单及入围美食榜单向社会公示,征询意见。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由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河南省旅游协会等主办,经组委会评审组综合研判筛选,最终从近500个美食中确定了200个更具河南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含小吃类)和179个能够 *** 地方特色、有市场开发价值的风味美食,推荐为入围产品。
入围全省更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200个,其中我市共有11个美食入围,全部在郏县。这11个更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分别是郏县三十年佳肴饸饹、宋仨红牛肉、郭薯记秘制芥菜丝、吊三锅炖三宝、周记豆腐粉条菜、牛家砂锅炖羊肉、赵记豆腐粉条菜、东坡八大碗、郏县许记饸饹面、谢 *** 五香鸡、曹石头炝锅羊肉。
全省入围地方风味美食有179个,其中我市16个,郏县就占了15个,另外一个是汝州爱妃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养生大鱼头。郏县的15个分别是:郏县黄班长豆腐菜、郏县经一路 *** 豆腐菜、郏县谢 *** 麻辣烧鸡、郏县吊三锅炭锅鹅、张记朝阳饸饹面、郏县永强八大碗、郏县占强红牛肉、郏县东方丸子汤、郏县吊三锅饸饹面、郏县黄班长饸饹面、郏县曹石头烩馍、郏县李军政麻辣鸡、郏县张永强豆腐粉条菜、郏县七里坪饸饹面、郏县牛家砂锅炖。
为保证此次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现将评选结果予以网上公示,公示时间:自上线之日开始,至6月16日24:00时结束。凡对评选结果或对公示名单中的产品及生产企业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及时通过点击下方链接、联系 *** 或电子邮箱(三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向组委会反映,以便于我们进行核实处理。
1、直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意见
2、联系 *** :0
*** 号:186973003 *** (展老师) 18625553012(白老师)
3、电子邮箱:63938754@163 ***
名单如下:
【更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200个】
(其中平顶山11个,郏县占11个)
......
......
【推荐入围地方风味美食179个】
(其中平顶山16个,郏县占15个)
......
聊餐饮之前先说一说郏县的工资水平吧!
郏县是个小县城,工资不高,街上的门店工资基本都在两千到三千之间。没有比较有名的企业,不外出打工在本地企业大多都是四千上下的工资,房价在四千到五千之间。
郏县有一种特色美食饸饹面,近些年来随着短 *** 的传播也火了起来,好多外地的人来郏县学习,几家最早开始做 *** 直播的饸饹面店也是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外地人不了解,只看短 *** 觉得吃的比较多想着过来学习,可是真正学到回家开饭店赚钱的寥寥无几。饸饹面店也不会真正的教你,还要让你买它的东西,大多情况下都是给饸饹面店集资,充当免费劳动力。
那么为什么饸饹面只能火在当地,在外面不火呢?
1.饸饹面的汤
郏县人吃饸饹面要求汤浓,好多人还要肥汤。而饸饹面的汤上面都漂一层油,大多都是牛油。在郏县因为饸饹面销量大,顾客吃的面都是刚捞出来的,汤也是滚汤,所以吃起来口感很好。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如果天冷的时候吃饸饹面你吃的慢一点,你的嘴上全粘的是油,用我们方言说就是“糊嘴”。
在外地销量跟不上卖的少,同样烧热的一锅水下的面少成本就高,而且汤不会不停地沸腾着,顾客吃的时候凉了,就会形成不好的口感。郏县吃饸饹都是讲究速度大多不要菜,吃一碗就走了。在外面开饸饹店如果顾客要的有菜,吃面比较慢,饸饹面就会糊嘴,感觉可油。它也不符合现在人民推崇的健康饮食观念。
2.饸饹面的面
饸饹面的面筋道用高筋小麦加工而成,如果选对小麦粉的话碎面条少,汤也不糊汤。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饸饹面是圆条的,比普通的面条粗,好多外地人之一次吃饸饹面后的评价是不熟,觉得面条还是生着。所以在一个新地方推这种面食不容易推。吃一次两次可以吃多都不习惯,有外地朋友反映吃了消化不好。
3.饸饹面店的服务员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我见过全国的好多地方的饭店,只有郏县的饸饹面店都没有端饭的服务员,这样同样一个饭店一个月就会比别的饭店少雇佣一到两个服务员。按两个服务员五千元工资,卖10000碗饭,在郏县卖饸饹每卖一碗就会比外面多挣0.5元。因为你在外地开饭店的话肯定要让服务员给人端饭的。现在郏县好多搞 *** 培训的饸饹面店都是把饭盛好,放在桌子上不让你端,等摆满桌子才让人端,这样给人一种生意很红火的场景,外地人不了解情况,只看 *** 进来学习的很容易入坑。
写在最后
郏县是个小县城,收入都不高,人民吃饸饹是因为他 *** 不高能吃饱。毕竟大多数人还没有到能吃好的地步,选择吃什么面食就一个要求钱少吃饱就行。近些年郏县饸饹面店几个老板成立一个餐饮协会,几乎每一年都要涨价一次,卖的比其它的面食都贵,我比较迷茫一点的是在郏县为什么一天卖50碗的烩面比一天卖500碗的饸饹还便宜一块钱?
我不反对短 *** ,毕竟这几年短 *** 的兴起也带火了郏县饸饹面,让更多的人了解饸饹面。但有的饭店选择了短 *** 培训这一行,给外人的感觉是很红火。但也有一些饭店人民没有选择做培训这一行,每天的生意仍旧很红火。不评论谁对谁错,但请不要忘了,饭店毕竟是给人服务的,郏县人选择它是因为它钱少
烩面 *** 大碗十块
饸饹面大碗11元
能吃饱,地方小吃它永远也脱离不了成长和培育它的地方,如果还一味地涨价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它也就活不了多久了!#平顶山头条##郏县
《郏县饸饹面烹饪技艺》地方标准获批准发布大河网讯 7月25日,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郏县餐饮业商会、郏县饸饹面协会联合起草的《郏县饸饹面烹饪技艺》地方标准获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于9月25日起实施。该标准可在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查询和下载。
饸饹面是郏县传统饮食“六绝”(茶水、牛肉、饸饹面、烧鸡、三炖、豆腐菜)之一。《郏县饸饹面烹饪技艺》地方标准从“原料及要求、餐用具、 *** 工艺、感官要求、卫生要求”等方面对郏县饸饹面的烹饪过程进行了规范。
据悉,《郏县饸饹面烹饪技艺》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当地 *** 更好地形成地方名片,让消费者更加放心,而且对传承和发展郏县饸饹面烹饪技艺,促进餐饮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蔡长伟/文图)
临颍美食探访:府东路拐角处,遇见一家正宗郏县饸烙面馆对于爱吃面的临颍人来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碗属于自己味道的面。今天,小编就来探访一家位于府东路和颍川大道交叉口的饸烙面馆,它虽然没有像烩面那样在临颍有名气,但在吃货心中,它的魅力可一点都不逊色于烩面、拉面等面。
走进店内人真多,墙上挂着饸烙面的起源故事。
一抬头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原来这家饸烙面馆还是非遗美食呢。
店内一口大锅内老汤翻滚着,热腾腾的散发着浓郁的羊汤香味。葱花和羊油辣椒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添加。
饸烙面不分大小碗,更低10元,加肉的话有15、20的价位。等面的时候,小编点了几瓶菠萝啤和小菜,这菠萝啤竟然还是郏县生产的。
不大功夫,帅气的老板就把饸烙面端了上来,挑一口放入嘴中,面条筋道滑爽,汤汁浓郁,香而不腻,油辣子,红郁香醇。
小编和小伙伴们低头就是一阵猛嗦,一会儿时间就把几碗饸烙面给干完了。
在这个阴冷的深秋怼上一碗饸烙面真是暖心又暖胃啊。
好了,今天的美食探访就到这里,如果您知道临颍哪里有独特的美食,欢迎下方留言区推荐给小编哦。
舌尖上的美食-郏县饸饹面郏县饸饹面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 *** 历史的风味小吃,简称郏县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为北方及西北地区风行的面食。
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葱花、枸杞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 *** ,保健防病的功能。
郏县饸饹面的做法:
主料
羊肉汤适量
饸饹面条适量
*** /步骤
1
准备工作一:煮好羊肉汤,羊肉取出晾凉切薄片
2
准备工作二:葱或香菜切碎,辣椒油(羊油炸制)
3
清水煮面,捞入碗中
4
放入羊肉片,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葱、香菜、盐、味精
5
盛入羊肉汤,稍等片刻,一碗好吃的郏县饸饹面就做好了
6
在品尝时依照个人口味可适量加入辣椒油,味道会更佳哈!
凉拌饸饹的做法
饸饹不太好煮,时间短了煮不烂,稍不留神就煮过火了,嚼着没劲。煮好的饸饹一定要过几次凉水,这样才会有劲道。
材料:饸饹 *** g,调料(生抽1勺,盐适量,醋1勺,麻油半勺,麻酱1勺,辣椒油半勺,鸡精少许,蒜蓉适量)黄瓜丝适量,花生碎少许。
做法:1.把饸饹在锅里煮熟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备用。2.把调料放进煮好的饸饹里拌匀,撒上花生碎和黄瓜丝即可。
我是河南人,传播家乡优秀美食文化,分享地道特色美食,关注我,每天不定时更新哈!
「节目预告」郏县,郏味儿,家味儿清晨7点,河南省平顶山的郏县,刘巧敏和往常一样走出了家门,她家开的饸饹店就在隔壁,一天的劳作时间开始了。
吃饸饹面是郏县本地人的饮食习惯之一,早餐、中餐、晚餐都有人吃。
郏县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个 *** 古县,据说这里以前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子郏敖的封地。很早就设立了郏县,郏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纪念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祠。
郏县人喜欢的家乡味,它是由很多种味道组成的。郏县人常说,不管走到哪里,心里忘不掉的是饸饹面。任秋枝不久前刚从外地返乡,准备在郏县安度晚年。
任秋枝要找的是赵家饸饹店,饸饹面在任秋枝心里有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任秋枝的 *** 常常带她到家门口的赵家饸饹店吃饸饹面。那时候生活困难,一角多钱一碗的饸饹面, *** 只舍得买一碗,大部分都让给任秋枝吃了。许多年过去了,小时候吃饸饹面的场景任秋枝依然忘不了,她在寻找记忆中儿时的味道。
在郏县,不管是县城,还是乡镇,甚至稍微大点儿的村子,都有饸饹店。 *** 头镇是郏县饸饹面的发源地,几年前, *** 家的饸饹店从县城搬回了 *** 头镇。 *** 家从祖上开始做饸饹面,传到他这一代是 *** 了。
*** 家不仅饸饹面做得好,做其它的美食在当地也有名气,过几天是姚庄 *** 乡一位百岁高龄的老人过生日, *** 还要做特色美味给老人吃。因为老人生日还有几天,先去看看赵凯歌家做的豆腐菜。
郏县豆腐菜的主要原料除了豆腐,还有手工做的红薯粉条。在过去,豆腐菜是郏县集市上盛行的小吃,冬天赶集的人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菜,暖胃驱寒。郏县豆腐菜的做法很简单,在羊肉和羊骨煮的高汤里,加上豆腐和粉条,再放上一些作料,煮熟即可。
*** 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郏县丰富的饮食文化,每年冬季,郏县都会举办美食文化周,吸引了许多人来郏县品尝美食。俗话说:“冬季进补 、来年能 *** ”,熟牛肉在冬季的郏县人餐桌上占有重要席位。
乡土中国,品味郏县。郏县的美食很多,今天只介绍了一小部分。郏县人勤劳、孝顺,他们将感情融入美食之中,使得美味不仅逗留舌尖,也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道。
欢迎收看本期乡土
《乡土中国 品味郏县》
精彩节目内容
敬请收看
1月7日 12:27 cctv7《乡土》
主编 | 李勤 撰稿 | 冯港 编辑 | 冯港
播出时间:
首播: *** 7周一到周五12:27--12:57
重播: *** 7周一到周五14:13--14:43
世界之大,莫非乡土
世界之小,匠心足矣
微信号:cctv7xiangtu
微博: *** 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