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春夏二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段。有的孩子出现双腿莫名其妙疼痛的症状,告知家人后,老一辈通常会认为这是孩子发育期出现的生长痛, *** 孩子就要长高了。
据了解,生长痛确实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所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生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双下肢出现间歇 *** 疼痛。但是在检查后并不会发现骨骼异常,经过一段时间就能好转。有研究团队曾经对2~12岁的儿童做了问卷调查,发现生长痛的发生率在2.6%-49.4%。
其中大部分儿童出现生长痛的年龄是2-12岁,其疼痛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大部分1-2个月就会好转,但也有部分儿童持续1年以上时间,其疼痛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然而,也有一种情况,看上去像是生长痛,实际上却是骨肉瘤!接下来,让我来给大家做个详细介绍。#护苗有我2023#
一、以为孩子只是简单的生长痛,但是被查出骨肉瘤,这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出现生长痛,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很多家长对生长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当生长期的孩子告知关节或者骨骼等部位疼痛的时候,都会安慰孩子说“这是要长高了”。对待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也是让孩子忍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之所以出现生长痛,可能和解剖学因素有关。比如孩子的生长速度过快,下肢关节受力不均匀容易引起局部神经受到 *** 后疼痛,尤其是白天的活动量过大,孩子娇嫩的关节受到过度 *** 、 *** ,肌肉过度疲劳,局部沉积过多的乳酸后 *** 神经,引起疼痛。
另外,孩子生长速度过快,营养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D以及钙等元素缺乏,骨密度下降、血钙水平降低后无法营养神经,导致骨骼和关节疼痛。如果孩子的痛觉阈值比较低,对痛觉过度敏感,即使有轻度的痛感,也会有明显的反应。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出现关节、骨骼疼痛,都是所谓的生长痛。在临床上,有些被误以为生长痛的孩子在就医时,却被发现患了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恶 *** 肿瘤 *** 疾病,主要发病的位置在骨骼、关节部位。当骨肉瘤发生,局部的肿瘤细胞会直接产生骨样组织,尤其是股骨远端、肱骨以及胫骨近端最容易发病。而且,骨肉瘤的好发人群大多为青少年。
据统计,10-20岁属于骨肉瘤的高发年龄段,25岁以下的骨肉瘤患者占60%,而且大多为原发 *** 。发病后,患者多半会出现骨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不少的患者误以为这是“生长痛”,错失了早期发现病情的机会,严重危害健康。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就是骨肉瘤在早期的症状不太明显。它会和生长痛一样,使人感觉到局部关节、骨骼或者肌肉疼痛,再加上不少的家长对骨肉瘤的认识比较少,甚至从没有听说过骨肉瘤,导致骨肉瘤悄然进展,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不过,即便骨肉瘤和生长痛一样,都会引起疼痛,但若是对其深入研究,也会发现这两种情况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果能早点了解这些情况,及时就医,就能减少孩子受到的伤害。
二、骨肉瘤和生长痛有区别,4个症状需注意!
骨肉瘤容易对正在生长期的儿童、青少年造成侵犯,发病后会引起肌肉、骨骼疼痛,其症状和生长痛有一定的相似处,但若是详细分析,也有一定的区别。
1、生长痛的疼痛部位不固定,骨肉瘤疼痛部位是固定的。
对于生长痛的孩子来讲,疼痛的部位大多在骨骼的位置,也就是骨骼生长的部位。这个部位可能是骨中段,也有可能是骨关节,这些部位附着的肌肉、韧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牵拉,因而引发疼痛。
和骨肉瘤不同的是,生长痛疼痛的部位不固定,而骨肉瘤疼痛的部位大多数是在关节,位置相对固定。因为骨肉瘤的生长位置并不会随意更换,除非是多发 *** 骨肉瘤在 *** 多处出现恶 *** 肿瘤之后,才会引起身体多处关节疼痛。
2、生长痛的痛感时轻时重,骨肉瘤的痛感逐步加剧。
生长痛在身体过度疲劳、骨骼和关节受到过度 *** 之后比较容易发作,其痛感会随着身体受到的 *** 发生变化。比如身体在没有受到过度 *** 的情况下,痛感较为轻微,若是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受到寒凉的 *** ,就有可能导致剧烈疼痛。
骨肉瘤出现之后,在早期由于瘤体比较小,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影响比较小,所以痛感不会太强烈。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瘤体越来越大,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度 *** 和 *** ,疼痛症状也将变得越来越剧烈。
3、生长痛通常只会疼痛,骨肉瘤还伴有其他症状。
生长痛在发作的时候,通常只会出现局部或者多处肌肉、骨骼疼痛的症状,而且在检查的时候不会发现异常现象。
骨肉瘤是因为局部出现了异常增生之后引起的恶 *** 变,所以在发作之后除了疼痛,还有可能伴随局部高温、红肿、静脉扩张等现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局部的细胞组织恶变后,大量地繁殖,其血运比较丰富所致。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病情,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全身发热、明显压痛以及关节僵硬等症状。
因为病情进一步发展之后,骨肉瘤的体积增大,恶变的细胞还有可能发生转移,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侵犯,导致身体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后引起发热。在生长骨肉瘤的部位由于血管扩张、神经敏感 *** 增强,按压时便会出现疼痛感。
不仅如此,骨肉瘤增大后还会对关节周围的组织造成过度牵拉、挤压,导致关节的灵活 *** 下降,只能被动屈曲,甚至变得僵硬。
4、生长痛可通过外用 *** 物或 *** 改善,骨肉瘤的疼痛难以改善。
生长痛可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在疼痛之后可以在疼痛部位涂抹止痛 *** 膏或者进行 *** ,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疼痛症状减轻。而骨肉瘤却难以通过这些方式改善疼痛症状,甚至会起到 *** 肿瘤,加重病情的反作用。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骨肉瘤出现之后,本身就会大量吸收营养,帮助自身繁殖和生长。患处的血运本身已经非常丰富,如果使用活血化瘀的 *** 物或者进行 *** ,就会使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反而促进局部肿瘤的生长,使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
生长痛和骨肉瘤引起的疼痛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区别,如果符合其中任意一种,都有必要到医院接受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需多关注孩子的健康,平时做好骨肉瘤的预防措施。
三、不想被骨肉瘤盯上,就要做好预防措施!
骨肉瘤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希望患上骨肉瘤,就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比如远离硅酸锌铍、甲基胆蒽等化学物质以及放射线,以免这类化学物质和放射线对身体造成过度的 *** ,导致原癌基因被激活之后再 *** 以及转录的过程中,受损的DNA没有及时被修复,使细胞周期受到影响,原癌细胞出现异常 *** 、增殖后引发癌变。
其次,还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身体受到 *** 的侵犯,尤其是各种肿瘤 *** 、SV40 *** 等。如果骨关节受到此类 *** 的感染, *** 对其造成侵犯后会引发细胞突变,导致类骨组织出现恶 *** 梭形基质细胞后形成骨肉瘤。
此外,在平时活动的过程中,尽量保护好自己,不要受到意外伤害,减少骨关节受到的创伤和 *** 。受到严重外伤,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要知道,局部受到严重外伤后没有及时处理,骨骼以及周围组织在进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增殖,导致骨肉瘤发生。
医生有话说
生长痛和骨肉瘤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处,但是也有 *** 进行区分,希望大家了解了之后可以提前发现骨肉瘤。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做好各种自我保护措施,以免身体受到过度的伤害,给骨肉瘤创造发病的机会。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已经知道什么是骨肉瘤?如何分辨骨肉瘤引起的疼痛和生长痛呢?如果您对我说的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软骨 *** 骨肿瘤归纳汇总参考文献
【1】《孩子生长疼难以缓解警惕骨肉瘤》.段必斌.家庭医学(下半月).2022-05-15
【2】《家长注意了,孩子腿疼不一定是生长痛》.代小佩.科技日报.2022-08-25
来源:汕医附一影像
II.软骨类肿瘤的影像学共 ***
X线/CT:
1.X线透亮的基质
2.扇贝样边缘
3.环状、逗号状或点状、爆米花状钙化
MR:
T2WI高信号的肿瘤软骨被低信号的纤维间隔分隔成不规则的分叶状,其内或边缘夹有更低信号钙化影T1WI:多为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增强主要为纤维间隔强化,瘤软骨强化不明显。
III. 各种软骨类肿瘤影像表现
1.骨软骨瘤
?又称骨软骨 *** 外生骨疣,特征为位于骨外表面的有软骨帽的骨 *** 凸起。
?最常见的良 *** 骨肿瘤(20-25%)。10-30岁多见。
?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膝关节周围、肱骨近端)。
?病理:骨 *** 基底+软骨帽+纤维包膜。
2.内生软骨瘤
?常见的良 *** 骨肿瘤(10%),手短管状骨最为常见的肿瘤。常见于11-30岁。
?内生软骨瘤(骨 *** );骨膜/皮质旁软骨瘤(皮质)
?好发于手短管状骨,长骨干骺端/骨干。
?病理:软骨细胞+软骨基质。
3.骨软骨黏液瘤 (新增)
?是一种罕见的良 *** 肿瘤,有时具有局部侵袭 *** 。
?产生软骨及骨样基质,并伴有明显的黏液样变。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部分为先天 *** 。
好发于筛骨、鼻甲及胫骨。
引自:Carney JA, et al Am J S *** gPathol,2001,25(2);1 *** -176
4.甲下外生 *** 骨疣 (新增)
?一种累及远节指(趾)骨末端的骨软骨瘤样增生。
?最常累及踇趾,很少累及其他指(趾)骨。
?发病高峰10~30岁,男 *** 多见。
引自:Redouane O, El Bardouni A.
5.奇异 *** 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 (新增)
?奇异 *** 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POP),又称Nora病(N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 *** 骨膜外增生 *** 变。
?最常发生于40岁左右,无 *** 别差异。50%复发。
?主要位于手、足短骨旁(中/近节指/趾骨、掌骨、跖骨居多)。
引自:徐恒天,焦俊,段 *** ,等.Nora病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中间型软骨肿瘤
1. *** 型软骨 *** 肿瘤/软骨肉瘤I级
2.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为来源于幼稚软骨细胞(软骨母细胞)。
?常见于青少年,多发生于10~20岁之间。
?多发生于四肢长骨,以胫骨、股骨和肱骨多见。
?软骨母细胞瘤的溶骨区常常开始位于骨骺,倾向于越过骨骺线,向干骺端蔓延。
3.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一种少见的以分叶状生长的黏液样和软骨样分化的骨肿瘤,起源于形成软骨的结缔组织,并具有黏液样、软骨样及纤维样特征。
?10-30岁多见,占71%,好发长骨干骺端和骨端
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 *** )
引自:SoniR, Kapoor C, Shah M, T *** akhiya J, Golwala P. Chondromyxoid Fibro *** : A Rar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 *** e. C *** eus. 2016 Sep 23;8(9)
引自:Bagewadi RM, Nerune *** , Hippargi SB. Chondromyxoid Fibro *** of Radius: A Case Report. J ClinDia *** Res. 2016 May;10(5):ED01-2
恶 *** 软骨肿瘤
总结
参考文献及资料:
1.Fletcher CD,Bridge JA,Hogendoorn PC,et a1.WHO classiilcation of tumo *** 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Lyon:IARC
2.张景峰,王跃.WHO骨肿瘤分类第四版:解读与比较
3.王朝夫,朱雄增.第4版WHO骨肿瘤分类解读
方三高,周晓军.解读新版WHO(2013)骨肿瘤分类
4.徐恒天,焦俊,段 *** ,等.Nora病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5.宛四海,孟群.甲下外生骨疣1例报告
6.刘国清,黄信华,许乙凯.原发 *** 软骨肉瘤的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表现的对比研究
声明:本课程内绝大部分病例来源汕头大学医学院之一附属医院,未涉及病人隐私,仅做教学用途。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骨肉瘤患者应该知道的那些事从医十余载,接触的骨肉瘤小朋友和大朋友患者数以千计,感受颇多。因为该病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几,很多医院很少接触到这样的病例,所以我们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咨询·。很多病友在做完X片、CT或磁共振检查,当地医院怀疑为恶 *** 骨肿瘤后非常的惘然无助,好在最近几年互联网发达,患者可以在网上得到骨肿瘤诊治专业医生的初步建议。下面我就大家诊治过程中关心的事做一些总结:
一、骨肉瘤是一种什么样的恶 *** 肿瘤
我们这里探讨的是骨肉瘤是原发于骨的恶 *** 肿瘤中发生率更高的高级别(即高度恶 *** )恶 *** 肿瘤。原发部位在骨,以肢体骨多见,最常见发生于膝关节周围的骨,其次肩关节的肱骨;其他一部分有发生于头面部、骨盆、脊柱、肋骨等的骨肉瘤(头面部好发于上、下颌骨,很多患者起始于牙痛,拍片后发现骨肿瘤)。从年龄段来说之一好发于儿童青少年,第二好发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症状为局部肿痛或仅有局部不适,影像学表现为骨 *** ,软组织肿块等。大部分患者发病比较快,一般从偶有疼痛到明显疼痛去就诊时间为一月左右,但少数骨肉瘤发生于一些良 *** 非肿瘤/肿瘤 *** 骨病变或者曾经的放疗部位,经过数年的病程,当恶变成为骨肉瘤(我们通常称为继发 *** 骨肉瘤)后局部才有明显的肿痛。骨肉瘤不管初次发现时CT上有无发现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医学上称为转移,骨肉瘤常见为肺部),80%-90%的骨肉瘤患者都是一种全身 *** (转移 *** )的疾病。CT上发现有转移的,我们称为临床上的转移阶段,CT上还没有发现转移的,我们可以称为亚临床的转移阶段。顾名思义临床转移阶段肯定是比较晚期些,治疗也更困难,治愈率也更低。为什么说骨肉瘤一开始就是全身 *** 疾病?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化疗 *** 物还没普及时,临床医师已认识到这一类患者是恶 *** 程度比较高的骨恶 *** 肿瘤,无论局部手术做的如何彻底(如截肢手术),能治愈的病人比例都很小。全世界当时一流医院报道5年生存率为5%-20%,而不能治愈的患者是因为在疾病开始的半年到1年左右的时间出现了转移,尤其是大多数患者出现了肺部的转移(当时 *** X片已经普及,可以发现肺部转移病灶)而过世。这个现象让医生们痛心和沮丧,觉得仅仅靠局部手术根本没有意义,救治不了病人。当时因为已有放疗技术,医生们干脆一开始先不给病人做手术,先局部做放疗控制一下局部的肿瘤,如果半年以后患者还是没有发现转移,医生再考虑给病人做局部肿瘤切除手术,以此来鉴别哪些病人能从局部肿瘤切除手术中获益。所以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谈到骨肉瘤全身治疗很重要,对大多数患者(80%-90%的患者)而言只有全身治疗有效的病人,做局部手术才有获益。而骨肉瘤患者的全身治疗目前的标准治疗仍是全身大剂量化疗。
二、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初步诊断骨肉瘤以后,进一步确诊是必需的,确定 *** 诊断决定着治疗方向。一些病友很可惜,诊断出了问题导致后续一系列治疗的偏差,最后导致 *** 的结局。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片(局部肿瘤的CT、MRI)和活检病理结果(肿瘤内科、骨肿瘤外科都可以做骨肿瘤活检诊 *** 作,一般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即可明确诊断。只有在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才进行手术切开活检,手术切开活检风险大,费用高,如果后期手术没有处理好,也容易成为肿瘤复发根源)三结合,有经验的病理科大夫加以诊断。除了最常见的骨肉瘤-——普通型骨肉瘤诊断相对容易,其他少见类型的骨肉瘤对于没有经验的病理科大夫来讲都是疑难病例,很难诊断。对于疑难病例,临床医师也需要参加讨论,毕竟临床医师对患者情况是最了解的。此外有些肿瘤内部具有异质 *** ,即瘤内有些区域是高度恶 *** 的肿瘤细胞,有些区域是低度恶 *** 的肿瘤细胞,医学上称为“去分化”,所以在活检前必须很好的解读影像学的片子,必要时临床大夫可以请有骨肿瘤读片经验的放射科大夫一起读片。确诊了高级别的骨肉瘤,就意味着是全身 *** 疾病,即扩散 *** 疾病,需要全身 *** 治疗即化疗。
三、确诊骨肉瘤后首先做什么治疗
确诊骨肉瘤后首先应该做全身 *** 化疗(术前化疗),通常由肿瘤内科大夫负责化疗。术前化疗的目的如下:1.尽快全身 *** 控制肿瘤的发展(局部控制肿瘤使手术更容易,全身 *** 控制肿瘤使肿瘤不扩散)2.获得化疗 *** 物敏感 *** (有效 *** )信息,以便指导术后化疗。一线化疗(术前术后化疗)最为重要,因为一线化疗的成功几乎决定了患者是否能治愈(目前非临床转移骨肉瘤的总体治愈率为60%左右),复发转移以后的二线治疗目前仍相当困难,治愈率较低。骨肉瘤化疗跟一般肿瘤化疗有很大的区别。为了保证疗效和安全,必须在有骨肉瘤化疗经验的医院和大夫那里做化疗。原因如下:
1.骨肉瘤是对某些特定化疗 *** 物(目前证据最足的是阿霉素、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其次是异环磷酰胺)大剂量的化疗才比较敏感的肿瘤,一般剂量不敏感。所以不能轻易减量,大剂量意味着有更大毒副反应的风险,对很多副作用的应对处理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到最后发生紧急情况(如重度骨髓抑制伴感染、出血、急 *** *** 功能不全等)做抢救 *** 处理。这样既很危险,又延误下一周期化疗(一次化疗一般只能 *** 部分肿瘤细胞,我们需要在未 *** 肿瘤细胞恢复前身体先恢复后进行下一疗程的化疗),同时处理副反应也会产生昂贵的医疗费用。
2.每种化疗 *** 物有特定的用法,否则既达不到疗效,也不安全,严重时危及生命。如大剂量氨甲喋呤化疗本身剂量已经达到 *** 致死 *** 剂量,所以化疗前除了仔细评估各脏器功能外,化疗时除了需要常规水化、碱化,亚叶酸钙解救外,还需要在 *** 物浓度监测下的个体化水化、碱化,亚叶酸钙解救等处理才既安全又能保证疗效。
3.骨肉瘤常用的化疗 *** 物在其他常见肿瘤化疗中并不常见,即使有用到个别化疗 *** 物,剂量也比骨肉瘤中小,所以不是专门诊治骨肉瘤的医院医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4.除了单次化疗方案的制定,两次化疗之间如何衔接好也很重要(一次化疗一般只能 *** 部分肿瘤细胞,我们需要在未 *** 肿瘤细胞恢复前、身体先恢复后进行下一疗程的化疗)。尽管骨肉瘤常用 *** 物种类早已很明确,但是用法没有非常统一(具体方案),一定程度上,这和骨肉瘤是少见病不方便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有关,但目前公认的方案疗效差别不大,当然还是有一些比较有理论依据的公认原则。主要从 *** 物之间疗效的相加协同 *** 而副作用尽量不重叠 *** 方面去考虑。阿霉素可以和顺铂或者异环磷酰胺联合,但要注意骨髓毒 *** 和胃肠道毒 *** 。考虑到顺铂的肾 *** *** ,顺铂以后3周才能使用大剂量氨甲喋呤,但是大剂量氨甲喋呤后1周一般可以用顺铂。还有其他种种联合用 *** 、顺序及治疗间隔,需要化疗大夫仔细去分析患者疗效和副作用,进而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5.注意术前化疗疗效评,以指导术后化疗用 *** ,评估的 *** :一般是通过症状(疼痛好转)、查体(肿块变小,关节活动度增大)和CT、磁共振(肿块变小,骨修复增加等)等影像学检查三者结合进行术前初步评估,如果肿块变小或不变,我们一般判断为化疗效果尚可,肿块增大判断为化疗效果欠佳(研究表明,术前化疗肿块增大,一般均达不到大于90%的肿瘤细胞坏死率)。目前判断化疗效果的短期金标准,仍是病理科出具的化疗后肿瘤细胞坏死率。如果坏死率大于等于90%说明化疗效果好,小于90%则欠佳。因为很多研究表明坏死率大于等于90%治愈率达80%-90%,反之约40%左右。当然不同的术前化疗方案即使用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坏死率不可能完全一样。研究表明(我个 *** 认同)术前化疗如果在达到公认的比较标准的剂量强度以后再增加 *** 物或者剂量强度,即使有可能增加了坏死率,也不一定增加治愈率。
四、骨肉瘤做术前化疗后下一步做什么
一般术前4-6次化疗后,进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得益于化疗的开展和科学医学的发展,目前肢体保肢率在国外达到80%以上,而且局部复发率并不高,仅5%-10%左右。多项研究表明,手术切缘和局部复发有关,切缘阴 *** 局部复发率为5%左右,而切缘阳 *** 局部复发率为20%左右,两者还是有显著的差别。在手术问题上,如何做到手术切缘和肢体功能的更好平衡需要富有经验的骨肿瘤外科医师把控。建议患者和手术医生进行术前良好的沟通。这里强调一下,经历局部复发的很多患者面临的是随之而来或是同时出现远处转移情况如肺部转移,或者在肺转移之后发现局部复发。这部分兼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患者,治疗起来会更加困难。因此特邀我们医院骨肿瘤外科专家就手术及术后康复等关键问题整理后与大家分享:
1.骨肉瘤手术治疗 ***
骨肉瘤手术的治疗主要分为截肢和保肢两个大方向,无论哪种手术治疗其基本目标都是在化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肿瘤负荷,实现患者寿命的延长;对于大部分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可实现根治,实现长期生存。患者需要注意,无数科学研究已充分表明,选择保肢或截肢本身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一般而言,但凡具备保肢条件的患者,手术医生都会建议其保肢,但切不可为了保而保。
保肢的首要条件是在充分切除肿瘤的前提下,能保留肢体主要的血管神经。没有血管进行血液供应,肢体很快会坏死,没有神经支配,肢体不具有最基本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而强行剥离血管神经则必然导致复发。骨肉瘤在化疗之后,肿瘤会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只要离开主要血管神经具有一定距离的话,一般而言保肢手术都是可行的。保肢对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效利用经过化疗争取到的十分宝贵的肿瘤假膜边界,进行有效的肿瘤切除和保肢手术在技术中非常具有挑战。
截肢对一些不具备上述保肢患者而言仍是最适用的治疗,例如肿瘤无法完整切除,身体一般情况无法耐受等。患者不能为了保肢而保肢,甚至为了保肢四处奔走求医,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这种错误的治疗选择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和付出高昂的乃至生命的代价。
在保肢手术中,如何重建功能一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总体而言,可分为假体重建和生物重建。相对而言,假体重建术后功能恢复快,适用面更广,但假体使用寿命有限。生物重建则要求患者要较长的恢复期,适用面更窄,对肿瘤的大小、类型、恶 *** 程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2.骨肉瘤患者可以做哪些运动、康复及护理
若患者接受了生物重建,则术后康复基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人一策”式的规划。而进行假体重建后的康复则通常固定,患者术后即应开始进行非负重的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应避免活动范围过大导致假体脱位。在伤口愈合良好的前提下,患者可逐步负重,通常可在数周内实现完全负重和行走。
3.骨肉瘤手术后感染的原因
骨肉瘤术后约5%-10%的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年内,也偶见迟发 *** 的感染。感染高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之一,患者植入了假体等异物,人的免疫细胞通常无法到达假体表面,导致这里容易滋生细菌;其二,患者由于术前和术后的化疗,免疫力通常较差,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最后,肿瘤切除时极大地 *** 了局部的血运,导致组织供血不足,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4.骨肉瘤手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
骨肉瘤手术复发一般之一步需要进行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证据以确认局部复发,偶见炎 *** 假瘤等类似复发的表现。一旦确认复发,通常可以进行局部扩大切除进行姑息治疗或进行截肢予以根治。具体如何选择,需要参考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化疗效果如何,患者自身诉求等进行综合考虑。
五、手术以后的治疗
手术以后继续完成骨肉瘤的术后化疗,目前骨肉瘤的比较公认的化疗方案(如果没有化疗禁忌症)至少包括阿霉素联合顺铂,绝大多数包含阿霉素联合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50岁以上慎用该 *** 化疗,60岁以上不建议该 *** 化疗,GFR在小于60-70ml/min也不建议使用),部分方案包含阿霉素联合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和异环磷酰胺。治疗总时长根据方案不同约半年到接近1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大,患者体质和各脏器功能一般在下降,必须动态评估患者脏器功能、副反应和化疗疗效(对于没有可见肿瘤的病人即是 *** 有无出现复发转移情况)。术前化疗坏死率高的病人原则上术后可以继续采用术前化疗方案(可以把有效的方案用足),对于坏死率不高的病人,根据 *** 建议适当调整方案(因为这里更多的是经验 *** 、个体化的治疗,而不是统一的标准方案,这里不再具体展开讨论)。
六、治疗结束后做什么
化疗疗程结束后进入复查随访阶段,包括疾病复发转移的复查(肺部CT和局部CT、骨扫描、超声等)和化疗长期副反应的检测(骨髓功能、心脏功能、 *** 功能等,极少数病人出现第二肿瘤)。坚持定期复查随访,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目前初发未发现临床转移病人的治愈率(一般以5年以上未发生复发转移为参考指标,即五年无病生存率)为60%左右,80%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治疗开始的2-3年之内,尤其是2年之内。对于未临床转移的病人,我们一般建议从治疗开始计算2年之内每2-3个月复查一次。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部位转移如骨转移虽然较肺转移少见,发生概率约为10%左右,但是因为我们无法预测哪部分病人容易出现骨转移,在2020年之一版美国NCCN骨肿瘤指南中将骨扫描或者从头到足的PET-CT检查也作为推荐检查选项。尤其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如腰痛、颈肩部疼痛、躯干、上下肢体感觉或肌力异常的等情况,建议随时做骨扫描或者从头到足的PET-CT及症状对应部位的腰椎、颈椎、胸椎等CT及磁共振检查。对于手术可切除的其他部位转移灶,同样应积极争取手术机会。没有转移的病人,第2-3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3-4年每4个月复查一次,4-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这也是国外治疗中心的常规推荐。
结束语:
最后祝各位骨肉瘤病友康复,早日回归幸福生活(其实我们知道很多治愈多年的老病友恢复的很好,学业事业家庭都不错,我们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谈了很多严肃的话题,是为了更多患者了解这类疾病,少走弯路,从医者角度帮助病友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
小孩休息或静止状态骨骼持续疼痛,可要小心是骨肉瘤!首先它发生的原因不同,生长痛是由于骨骼的生长快于周围的肌腱、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等软组织造成的牵拉,通过休息以及减少活动,多数可以缓解。
骨肉瘤的疼痛多数是由于骨骼被肿瘤组织 *** 所引起的这种疼痛。这种症状在早期是比较隐匿的,但是细心的家长通过仔细的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他的蛛丝马迹。首先这种疼痛它是一种不规则 *** 的疼痛,早期可以是隐痛或者是钝痛,随着病程的进展,它逐渐的变成了一种持续 *** 疼痛。早期这种疼痛可以通过 *** 物的治疗得以缓解,后期常规的 *** 物治疗并不能缓解这种疼痛。
第二点,就是这种疼痛它与运动没有明显的关系,在休息或者静止的状态,孩子仍然有明显的骨骼的疼痛,尤其出现一种夜间痛,夜间痛的这种症状是骨肉瘤疼痛的特点。这种疼痛,通常它加重的速度非常的迅速,有时甚至在隔天就出现疼痛的一个显著的加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身的反应,包括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一些表现。因此,我们建议孩子如果出现了肢体的疼痛超过3周以上,同时有合并上述的这些临床表现,建议尽早地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今天来说说 *** 癌骨转移的问题。各种恶 *** 肿瘤(癌症)骨转移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指针对骨转移本身的治疗),基本原则差不多,这里以 *** 癌骨转移作为 *** ,其他癌症骨转移也大致可参考。
理论上,癌症可以扩散转移到除毛发和指(趾)甲以外的全身所有 *** 组织部位,但不同的癌症容易转移的 *** 部位并不完全一样,就骨转移来说,比较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是 *** 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对于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要特别注意筛查骨转移,发现异常及时诊断并针对 *** 处理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 *** 癌患者,如果发现以下异常,要怀疑骨转移可能,及时做ECT骨扫描进行初筛:
?出现骨痛等症状、病理 *** 骨折;?高钙血症;?碱 *** 磷酸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瘤标志物(CEA、CA153)升高;?影像检查发现可疑骨转移的表现。
骨ECT扫描(放射 *** 核素扫描)是常用的骨转移初筛 *** ,除了推荐用于以上可疑骨转移患者的常规初筛,也可用于局部晚期 *** 癌(T3N1M0以上)和复发转移 *** *** 癌的常规检查。
只是骨扫描异常浓聚不能作为骨转移诊断依据,骨CT、X线和MRI是判断有无骨转移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对于骨ECT扫描初筛发现异常浓聚,要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一步做CT(骨窗)、X线检查或MRI检查,以确认骨转移,了解是否存在骨 *** ,判断骨 *** 的严重程度以及脊椎稳定 *** 。磁共振敏感 *** 比CT更高,但特异 *** 低于CT,磁共振的优势主要在于判断神 *** 管受压、椎体累及范围和脊柱稳定 *** 方面,对判断骨转移的手术和放疗适应证很重要。不过要注意,单纯MRI异常不足以诊断骨转移,要结合其他检查来帮助判断。
有时还要考虑做有创检查骨活检病理检查以协助确诊骨转移,主要是针对临床可疑骨转移,影像学检查难于判断(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不符时),以及单发可疑骨病灶,可针对可疑部位行骨活检来明确是否存在骨转移。
PET-CT有助于在临床早期发现骨转移的异常信号,其敏感 *** 和特异 *** 很高,但目前由于其在诊断骨转移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并不常规推荐。
骨相关事件(SREs)定义:病理 *** 骨折(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 *** 、骨放疗(因骨痛、防止病理 *** 骨折或脊髓 *** )、骨手术。是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中脊髓 *** 是肿瘤急症,要及时处理,包括请骨科专家会诊、皮质激素治疗、脱水治疗,以尽快解除 *** ,减少因脊髓 *** 带来的肢体功能障碍乃至截瘫风险。
诊断骨转移怎么办?如何治疗?
骨转移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
?抗肿瘤治疗:晚期 *** 癌,全身抗肿瘤治疗很关键,对 *** 癌来说,主要是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具体如何进行抗肿瘤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特别是分子分型(HER-2、ER/PR表达情况)等来决定。
对于骨转移的疗效评价,要结合症状、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改变等综合分析。骨ECT用于用作疗效评价时如出现浓聚部位增多不一定是病情进展的表现,要加做CT骨窗,如果原溶骨病灶转变为骨质钙化,新增部位也为骨质钙化表现者,则应评价为治疗有效;如果新增部位为溶骨 *** *** ,则可判断为病情进展。
?骨改良治疗:骨改良 *** 主要包括地舒单抗、双膦酸盐(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帕米膦酸二钠、氯膦酸二钠),可以预防和治疗SRE(骨相关事件)。
骨改良 *** 用法:
地舒单抗 120mg,皮 *** 射,每4周给 *** 1次
唑来膦酸 4mg,静脉滴注>15分钟,每3-4周1次。对于骨转移病变稳定者,连用2年后可改为每3个月1次
伊班膦酸 6mg,静脉滴注>2小时,每3-4周1次
负荷剂量伊班膦酸 6mg/天,连续3天静脉滴注,以后每3-4周1次的常规用法。主要用于疼痛较重急需改善生活质量者。
帕米膦酸二钠 60-90mg,静脉滴注>2小时,每3-4周1次
氯膦酸二钠 1600mg/天,口服;或者 1500mg(分为3-5天),静脉滴注,每3-4周1次
骨改良 *** 停 *** 指征:
使用过程中监测到 *** 反应且明确与骨改良 *** 相关;
治疗过程 *** 现肿瘤恶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并危及生命;
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停 *** 时;
经过治疗后骨痛缓解不是停 *** 指征。
注意事项:
应用骨改良 *** 之前,要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特别要关注血肌酐、血清钙、磷酸盐、镁等指标。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联合治疗时,应每天补充钙(每天1200-1500mg)和维生素D(维生素D3 每天400-800IU)。
使用地舒单抗时,应每天补充钙500mg和维生素D 400IU。
注意关注肾功能。双膦酸盐类 *** 物通过 *** ***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要根据相应的 *** 物说明书进行剂量调整或延长输注时间,但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地舒单抗使用时通常不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但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透析患者,在地舒单抗治疗时要密切监测,以防发生低钙血症。
少数患者在长期使用双膦酸盐时有发生下颌骨坏死的风险,因此使用前应常规进行口腔检查,进行恰当的预防 *** 治疗,用 *** 期间要注意 *** ,尽量避免 *** 等口腔手术。如果用 *** 期间无诱因或口腔 *** 作后出现颌面部骨暴露、不能愈合,应尽早联系专科医生处理。
?手术治疗: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骨转移外科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大限度地解决骨转移患者肿瘤 *** 神经的问题,并可减轻疼痛、恢复肢体结构和运动 *** 功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骨转移患者要进行密切随访观察以便早期及时发现骨转移灶,对具有潜在病理 *** 骨折的长骨做出恰当的判断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建议骨转移患者在肿瘤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请骨科医生会诊参与决定手术时机。
外科手术治疗骨转移的 *** 包括:单纯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加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加人工关节置换术、脊髓受压后的减压及脊椎稳定 *** 的重建术。
?放射治疗:局部放疗是骨转移姑息 *** 治疗的有效 *** ,治疗目的是在患者有限生存期内,预防或减轻因骨转移灶引起的症状和功能障碍,也可用于姑息手术后快速进展病变的局部控制。
包括体外照射和内照射(放射 *** 核素治疗)。
外照射是骨转移姑息治疗的常用有效 *** ,主要用于:经疼痛管理和 *** 治疗,症状仍持续的非承重骨的骨转移灶、承重部位有症状骨转移灶的姑息放疗、已发生或将发生的病理 *** 骨折,无法耐受手术、姑息手术后快速进展的病灶的局部控制、长期生存患者寡转移灶。
放射 *** 核素治疗,对缓解全身广泛 *** 骨转移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在核素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而且恢复较慢(约需12周),可能影响后续化疗的进行,因此放射 *** 核素治疗要考虑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时机。
?镇痛 *** 治疗:对于骨转移导致的疼痛要按WHO镇痛规范进行镇痛治疗,缓解或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CSCO *** 瘤诊疗指南》《NCCN *** 癌指南》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国抗癌日”,同时每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3年4月14日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送你一朵小红花”-首届儿童实体肿瘤病友会,曾经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个肿瘤患儿家庭来到活动现场,医护团队为孩子们进行义诊,以及展开肿瘤相关健康知识宣讲。
病友会现场 摄影:李芬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勇介绍:2020至2022年,近三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接诊实体肿瘤患儿578人。从 *** 别上来看,男孩263人,女孩315人;从发病年龄上来看,1岁以下(小于1岁)93人,1岁(大于等于)至6岁(小于6岁)281人,6岁以上(大于等于)204人;从病种上来看,恶 *** 实体肿瘤接诊排名前三位的是神经母细胞瘤103人、淋巴瘤59人、肝母细胞瘤47人。
儿童实体肿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儿童实体肿瘤,通常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儿童肿瘤,其中大多数为胚胎 *** 肿瘤,分为良 *** 、恶 *** 、交界 *** 肿瘤。
对恶 *** 肿瘤而言, *** 实体恶 *** 肿瘤多为“癌”,是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以肝脏恶 *** 肿瘤为例, *** 往往是肝癌,而在儿童绝大多数是肝母细胞瘤。对 *** 而言, *** 多是肾癌,而儿童最常见的是肾母细胞瘤。另一大类儿童常见实体恶 *** 肿瘤是肉瘤,如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等。另外,居于良 *** 恶 *** 之间的肿瘤为交界 *** 肿瘤,如卵巢交界 *** 浆液瘤。
儿童恶 *** 肿瘤治疗现状?
癌症居1-14岁儿童死因第二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1万个儿童中,就有1个恶 *** 肿瘤患儿,且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
儿童恶 *** 肿瘤分类与分期?
与 *** 癌症不同,儿童实体瘤多来源于中胚叶组织而不是上皮组织,从形态上观察与胚胎期的幼稚组织相似。胚胎来源的小儿实体瘤约占儿童肿瘤的40%,发病高峰年龄 < 5岁, 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 *** 细胞肿瘤和横纹肌肉瘤等。发病高峰年龄为2-5岁,早期多以无症状包块就诊,易发生血行转移,但对化疗比较敏感。而其它肿瘤如骨肉瘤和大多数中枢神经 *** 肿瘤则常发生于青少年。
儿童恶 *** 肿瘤的高发年龄?
调查研究显示,70%的儿童恶 *** 肿瘤在3岁以前发病,这与引起 *** 癌症的后天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大部分儿童肿瘤的发生是由先天因素引起。
儿童恶 *** 肿瘤常见的治疗手段?
化疗对大部分儿童实体瘤都是有效的,但通常不能通过单纯化疗来获得治愈,要根据疾病针对每一个患儿制订个体化化疗方案。放疗是一些实体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如颅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但部分低度恶 *** 肿瘤对放疗不敏感,不建议放疗。
手术是儿童实体瘤不可缺少的部分,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术中有无肿瘤破溃、周围淋巴结有无清扫等等,是决定后续化疗几个疗程、是否放疗,也是关乎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的特点,化疗用 *** 剂量、放疗次数及剂量、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都与 *** 不同。
儿童恶 *** 肿瘤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至今未明确,但已知肿瘤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
1、先天因素:如胚胎来源的肿瘤。
2、某些基因 *** 、突变:这些基因的突变往往需要来自外界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因素的诱发。
3、化学因素:如苯、 *** 、氡油漆、皮革、长期接触重金属等等。
4、物理因素:包括接触电离辐射等。
5、生物学因素:包括某些 *** 感染,如EB *** 可能会导致儿童B *** kitt淋巴瘤,HIV *** 可以导致Kaposi肉瘤和B细胞淋巴瘤等。
6、 *** 物影响:某些 *** 物也可使 *** 发生 *** 反应,中毒或免疫 *** 抑制等。
儿童恶 *** 肿瘤的常见信号?
儿童恶 *** 肿瘤典型的症状主要有发热、消瘦、食欲明显下降,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出血倾向、局部包块、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
1、腹部肿块,特别是脾脏肿大:因脾脏紧贴胃的左下方,体检易于发现。
2、不明原因的肿块:小儿肿瘤绝大多数都以肿块为突出表现,如胸、腹、颈、鼻咽、眼球、皮肤等处的肿块,且逐渐增大者。
3、眼睛变化:眼外突,视力减退,瞳孔扩大等。瞳孔由黑色变为白色、灰白色、绿色或红色,即所谓“猫眼征”,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
4、不明原因的疼痛:如关节酸痛、腹痛等。
5、神经 *** 症状:无故呕吐,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头痛,面神经 *** 等。
6、发热:特别是原因不明,持续2周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7、面色苍白:如面无血色,唇及结膜苍白应警惕。
8、紫斑:贫血及有易出血倾向,皮肤黏膜无故出现瘀斑或出血点,如牙龈、口腔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
9、淋巴结肿大:全身或颌下、颈下、腋下、腹股沟有淋巴结肿大且无压痛感。
10、无症状 *** 血尿,不明原因的 *** 出血及下腹包块。
11、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
儿童恶 *** 肿瘤的预防?
1、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年 *** 健康体检,发现异常时及时到正规医院为孩子进行肿瘤筛查,切忌擅自做主给孩子用 *** 。
2、若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肿块、疼痛、淋巴结肿大(且无压痛感)、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无力、面色苍白;步态不稳以及局部有肿块等系列症状等,应及早到专科医院就诊。
3、准备生孩子的父母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进食霉烂变质的食物。
4、 *** 期间(特别是前3月)尽量避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不乱用抗生素; *** 期间应避免接触放射线,严禁拍片和CT检查;不要乱用化妆品,保证营养均衡。
5、有遗传病家族史,孕期应进行羊水基因检测;注意居住环境,避免接触苯、 *** 等有害有毒物质。
6、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正常饮食、合理摄入、勤晒太阳、让孩子多加运动,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不买劣质食品、激素类食品给孩子。
日常生活中怎样早期发现儿童恶 *** 肿瘤?
1.提高认识,儿童也会长肿瘤。如果发现孩子食欲减退、活力降低、睡眠难安、易哭不乖等等,与平时状态不同,应该及时就医。尤其发现较长时间发热、苍白乏力、皮肤出血点以及身体任何部位的包块,也应该及时就医。
2.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不买激素类食品给孩子,健康作息规律,坚持让孩子锻炼身体。
3.家庭自查,及时发现肿瘤。在生活照料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身体检查。家庭自查包括“洗澡摸全身”,就是建议在洗澡或者换衣服时对儿童身体进行全面抚摸检查。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勇现场演示腹部包块家庭自查 *** 。 摄影:李芬
(1)洗澡时按部位擦拭,同时顺便摸查全身。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或按八字诀的顺序:头颈肩臂腹腿背阴。家长的手指并拢,边涂肥皂边在孩子的皮肤表面触摸。从头部到会阴、四肢、指、趾,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
每次必查 *** ,养成固定习惯,以免漏掉某处隐蔽 *** 肿瘤。正常淋巴结为可活动、无痛的、小 *** 样、不坚硬的皮下颗粒,长扁形,最长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2)睡眠摸肚脐检查法:小儿睡熟仰卧位。家长右手五指并拢,以掌面轻按肚脐。慢慢向深层压下,达到脊骨,可感到有脉搏跳动。一般小儿不特殊肥胖、腹不胀,都能摸到。经验不足的检查者可以耐心反复多查几遍,同时与孩子的手腕脉搏对照,多次实践不难掌握。需要检查的注意事项包括:腹内有无肿物,腹部有无肿胀,腹部有无紧张感。
儿童恶 *** 肿瘤可以治愈么?
儿童恶 *** 肿瘤通过化疗、放疗、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平均70%以上患儿可以获得治愈,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和生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规范诊治可能导致患儿误诊误治,影响疾病预后,使本来可以治愈的疾病最终出现全身多处转移,导致治疗失败。
所以提醒广大家长,儿童恶 *** 肿瘤应到专业医院专业病区就诊,确保孩子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
(编辑ZS。部分 *** 来源 *** ,侵删 )
别把骨肿瘤当成生长痛!两者有区别,出现这些表现时,应警惕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 刘少红 刘 *** 摄影/李芬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癌细胞喜欢长在 *** 内哪些地方?可能很多人会说肝、胃、脑、肠道等部位,确实如此,这几个部位的肿瘤是比较多发的。但有一个地方也会中招,可能与这几种相比,发病率不是很高,所以大家对此不是很关注,它就是骨头,关于骨癌,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但它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是比较常见的,比如骨肉瘤这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对于家长来说,多了解点不是坏事。
合肥的一位19岁女孩叫夏夏,不幸查出了骨癌,对于 *** 结束后的很多人来说,迎接他们的是美好的大 *** 活,但对她来说,却得了癌症。令人感动的是,她没有放弃,而是积极进行治疗,即使因此失去了右腿,她也依旧笑对生活,积极练习用一条腿活动。
其实,在 *** 前她就发现了异常,右腿经常疼,甚至走路都困难,也检查过,但当时医生让她先 *** ,只是没想到的是,病情发展较快, *** 过程 *** 现问题了。之后就立即进行治疗了,一开始医生都觉得只要把肿瘤切了就行了,但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显示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后来又转院治疗,进行化疗,最后还是没能留住右腿。
骨肉瘤是骨癌中比较多见的一种,也是恶 *** 程度比较高的一种,一般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较为常见,疼痛是常见的一种身体表现,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可能即使出现这个表现,也容易忽略掉,因为这时候是骨骼快速生长的时候,可能会把疼痛当成是正常的生长痛。
但其实两者之间是有不同的,在此提醒大家,别把骨肿瘤当成生长痛,如果孩子经常感到疼痛,家长应多留意,学会区分,保险起见,及时带孩子筛查一下。
那么,骨肿瘤引起的疼痛和生长痛,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是前者,疼痛的部位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多在关节处,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这几处容易出现,可多留意。这种疼痛是由轻到重的,即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但若是后者,多发生在骨梗部位,通过休息或者用 *** 的 *** 可以及时缓解。这种疼痛通常跟孩子剧烈运动有一定关系。
除了疼痛,骨癌一般还会有以下这几种身体表现:
若是生长的部位在骨膜下,还容易引起肿胀,随着癌细胞的生长,在疼痛的地方也可能会出现。
肢体疼痛又肿胀,继续发展,患者的日常活动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关节活动会受到 *** 。
到了后期,可能就会从局部症状发展到全身了,跟其他多种癌症一样,容易出现进行 *** 消瘦、食欲不振等不适。若转移到其他部位,还会出现相应的 *** 表现。
若频繁出现这些表现,尤其是孩子经常说哪里疼痛时,家长务必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如果没能及时发现,或者说发现了误以为是正常情况没有重视,转移的速度可能就比较快,尤其是转移到肺部时,治疗难度更大,死亡率会因此上升。
那么,怎么做有助于降低风险呢?
这种肿瘤的病因不是很明确,有不同的学说,关于内因,可能跟遗传有一定关系,关于外因,可能跟 *** 感染有关。内因难以改变,但外因是可以预防的, *** 能成功入侵体内,跟免疫力下降有关,所以在生活上,学会提高免疫力有利于降低风险。
说到免疫力,就不得不提到生活方式,两者之间有密切关联,对于家长来说,除了要正确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及时改掉坏习惯。当然了,在这方面,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此外,也要提醒家长,要理 *** 看待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以自己心目中的期待为标准,不要盲目跟风给孩子服用可以长高的 *** 物,或者打“增高针”,以防 *** 到骨细胞,增加其突变的风险。
综上所述,骨癌虽不是很常见,但在孩子身上比较容易出现,也需要了解,对于家长来说,勿把骨肿瘤当成生长痛,要注意区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以上几种身体异常表现,应当重视,及时排查一下,别不当回事。
骨肉瘤易“伪装”成生长痛!3个异常早点发现,悲剧或许不会发生参考资料:
<1>《别把骨肉瘤当成生长痛》.健康时报.2015.05.12
<2>《注意!这些是恶 *** 骨肿瘤的早期症状》.潇湘名医.2020.09.13
12岁的俊俊一个月来总是喊“腿疼”,特别是膝盖关节处,在晚上疼得比较厉害。由于儿子平时活泼好动,俊俊的爸妈以为是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磕碰导致,加之生长发育期间孩子也容易出现一些“生长痛”的情况,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过多关注,可随着疼痛感越来越强烈,俊俊的左腿膝盖也开始肿了起来,肉眼可见比右腿粗了有一倍。爸妈这才带俊俊到医院就诊。
一系列的检查之后,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俊俊得了恶 *** 尤文氏肉瘤,是一种恶 *** 骨肿瘤。而由于确诊时间太晚,肿瘤已经差不多把俊俊的腿骨“啃”空了,可能需要进行左腿截肢手术才能保住 *** 命。
俊俊父母懊悔不已:都怪我们错把骨痛当成了“生长痛”,没能及时带他检查,害了孩子!
一、“偏爱”孩子的骨肉瘤
原发恶 *** 骨肿瘤是十分少见的一种恶 *** 肿瘤,占人类恶 *** 肿瘤的发生率0.2%左右。恶 *** 骨肿瘤最为常见的是骨肉瘤,其次是软骨肉瘤,再其次是尤文肉瘤。恶 *** 骨肿瘤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其中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 *** 恶 *** 骨肿瘤,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
目前,骨肉瘤的发病率已经占据儿童肿瘤的15%~20%,恶 *** 程度较高,有20%的患者在初诊时就检查出肺转移病灶,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50%~80%。
骨肉瘤初始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 *** 痛,常可由劳累、外伤而诱发和加重。由于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因此对于青少年患者不明原因或有局部的轻微外伤的关节周围的持续 *** 疼痛,尤其是膝关节周围的持续 *** 疼痛,要考虑到有原发 *** 恶 *** 骨肿瘤的可能。
二、骨肉瘤易“伪装”成生长痛
骨肉瘤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致残率相对较高,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影响均较大,因而我们应该重视骨肉瘤的早期表现。
1、常会被误认为“生长痛”
北京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方志伟教授表示,生长痛一般是偶然间断发作,起病急,发作时间短,短期内疼痛能自行缓解。但如果孩子的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即下肢特别是膝关节周围经常疼痛,且初为间歇 *** ,后逐渐加重转为持续 *** ,夜间明显,止痛 *** 物无效时,家长应考虑是骨肉瘤的症状。
2、不明原因的关节肿痛
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除了肢体疼痛还有关节肿胀。如果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关节肿胀及肿块,晚期局部还会发热发红,常规消肿治疗无效,则要接受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X线片、核磁等检查。
3、病理 *** 骨折及跛行
跛行和病理 *** 骨折也是骨肉瘤不容忽视的重要临床体征,尤其是儿童期的患者。对于这类年轻的、有轻微外伤的患者,如果出现病理 *** 骨折就要高度怀疑恶 *** 肿瘤的可能。如轻微外伤后出现跛行时应对其进行2~3周的观察,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缓解后重新出现症状,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需要尽早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诊恶 *** 骨肿瘤的检查包括局部的X线、CT扫描、磁共振扫描,必要时要进行增强扫描,由于恶 *** 骨肿瘤易转移到肺,进行 *** 薄层CT扫描可以有效发现早期的肺部转移灶。
三、骨肉瘤是否一定要截肢?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传 *** 疗骨肉瘤的 *** 是截肢,虽然能够切除肿瘤,但也给患者造成了终身残疾和严重的心理创伤。更令人沮丧的是,即使截了肢,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不足20%。
而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关节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化疗 *** 的改进,骨肉瘤的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不是所有骨肉瘤患者都需要截肢。目前,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是骨肉瘤治疗的标准方案。
即在骨肉瘤早期,通过手术前化疗缩小原发病灶,能更大限度地消灭亚临床病灶,然后将肿瘤整块切除而避免殃及肢体。切除肿瘤后,运用肿瘤骨灭活再植术可以尽可能保留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常见的瘤段骨灭活 *** 有煮沸灭活、高温水浴灭活、液氮冷冻灭活、辐射灭活和乙醇灭活等。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经过反复尝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及应用10%~20%的高渗盐水,在水温60℃的情况下进行瘤壳骨的灭活再植。实验证明,与传统应用酒精等灭活 *** 相比,高渗盐水能够渗透到骨骼深部,因而对于肿瘤细胞的杀灭更加彻底。同时,高渗盐水还能够保存骨的生成蛋白,便于重新植入患者体内的生长存活。
与其他保肢治疗 *** 相比,该 *** 具有费用低廉、易推广、可保留关节、瘤段骨与宿主匹配良好无排异反应等优点。但该 *** 也存在并发症,如骨折、钢板螺钉断裂、骨不愈合及关节活动差等,需要综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当然,保肢也是有条件的。据统计,由于缺乏对骨肉瘤的正确认识,约六成的患儿就诊时已为中晚期,约一半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对于骨肉瘤患者来说,首诊首治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保留肢体功能。是否适合保肢治疗要看时机,如果延误治疗时机,无法保肢不说,半年至一年内肿瘤就会发生肺转移,导致患者死亡。有些患者或家属盲目追求保肢治疗,忽略实际病情,其实并不利于患者长久地生存。
四、儿童肿瘤高发,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异常
近30年来,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每年有3万~4万名儿童确诊肿瘤。
儿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母亲 *** 时接触放射 *** 物质、环境污染均有一定关系。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需要高度警惕: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出现淋巴结肿大,无痛 *** 肿块;腹部、四肢有包块;一过 *** 症状,如腹胀、呕吐、眼球前凸、眼睛疼等;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等。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 *** 强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实体肿瘤患儿经过规范化手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很多人都以为恶 *** 肿瘤只与 *** 有关系,但事实上恶 *** 肿瘤已经成为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意外死亡,骨肉瘤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青少年出现肢体的肿、痛,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得到及时的治疗。如能在早期发现骨肉瘤,则有效的治疗手段较多,且治疗后的效果也比较满意,使病人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特别是早期骨肉瘤的治疗以保肢为主,这样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有极大的益处。#谣零零计划##健康科普大赛#
参考资料:
<1>《骨肉瘤:吞噬青春的恶魔》.健康报.2019-10-11
<2>《骨肉瘤缘何青睐年轻人》.科技日报.2012-03-02
<3>《骨头长了瘤子怎么办?》.沈阳日报.2010-09-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这4个症状,可能是骨转移的先兆!有效防治癌症骨转移迫在眉睫!厚朴方舟团队编译 | 骨转移常见于 *** 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肝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出现骨转移的情况也日益增多。据统计,恶 *** 肿瘤骨转移总体发病率为32.5%。肿瘤骨转移对患者威胁很大,不管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打击。
▲图源:verywellhealth
肿瘤骨转移的症状
一旦骨转移,不仅原发部位会有症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
01.疼痛
疼痛是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出现时间可早可晚,程度可轻可重。疼痛部位和骨转移部位有关。如果肿瘤转移到脊柱,疼痛部位可出现在腰、胸背、肋 *** 或颈部。肿瘤转移到胸椎,肋间神经的单侧或双侧会有疼痛。骨转移引发的疼 *** 常变化,止痛 *** 多数无效,而且程度会越来越重,发展很快。
02. *** 症状
当肿瘤转移到脊柱,就很有可能 *** 到脊髓、马尾或神经根,使患者出现根 *** 神经痛,肌力减弱 *** ,常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肿瘤转移到骨盆,会导致直肠、 *** 的 *** 症状,大 *** 出现功能障碍。转移到肢体骨骼,则会引起血管和神经干的 *** 症状。
03.骨折
有骨转移的癌症患者常出现骨折,不少患者是因为骨折才发现骨转移。下肢最常出现癌症骨转移导致的骨折。如果是脊柱骨折,则会很快出现截瘫。
04.全身症状
当患者出现骨转移,说明癌症已经到了晚期,身体已经很差,常有贫血、消瘦、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三招,有效预防骨转移
01.适度运动
运动是预防骨转移的重要方式,但是前提是正确运动、控制好运动强度及时间长短,剧烈运动也可能会造成骨骼损伤等情况的出现。因此,癌症患者可以通过询问医生,并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02.规律生活,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能够帮助抵御癌症的藏匿和转移,因此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03.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骨转移,癌症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度担忧可能会导致癌细胞的肆意侵袭。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一定要树立好信心,不要陷入过度担忧的情绪中。
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即使是出现了骨转移的癌症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因此,癌症患者无需过多惧怕骨转移。
如何早期发现并确诊肿瘤骨转移?
一提到骨转移瘤,大家的之一反应就是疼痛。在临床上,有些患者是因为骨痛才发现骨转移瘤。但事实上,骨转移瘤并非一开始就出现骨痛,很多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或局部骨骼磁共振发现骨 *** ,但没有骨痛。但无论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是否伴有骨痛,都需要及时治疗。
肿瘤患者在治疗原发肿瘤的同时,应该定期全身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转移。
而对于骨转移瘤,有以下几种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
- 骨扫描:首选的筛查 *** ,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这是因为骨扫描灵敏度高、全身骨组织一次成像不易漏诊,但可能呈现出假阳 *** 的情况。
- PET-CT:可以在临床中早期诊断骨转移瘤,对骨转移的诊断特异 *** 及敏感 *** 均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显影剂对不同类型的骨转移病灶的诊断意义不同,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显影剂才能更好的做出诊断
- X线:对骨转移瘤有一定的特异 *** ,其 *** 作简单、费用低廉,仍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诊断工具。但是X 线检查难以发现早期病变,灵敏度低,因此可以作为骨扫描后的一种补充评估手段。
- CT:对全身骨显像检查阳 *** 而X线平片阴 *** 、有局部症状、疑有骨转移、MRI禁忌的患者较有价值,敏感 *** 及特异常较高;能够精确地显示骨质 *** 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增强CT有助于显示骨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骨皮质的早期转移、骨转移骨髓质的浸润,CT诊断的敏感 *** 较低,也可以作为骨扫描后的补充评估手段。
- MRI :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 *** 和特异 *** 。MRI有优于全身骨显像的敏感 *** ,当怀疑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和 X 线平片仍不能确定时,可行MRI检查提供诊断证据。MRI对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的灵敏度,是评价骨转移骨髓内浸润的首选工具,且MRI有助于骨转移与其他骨病变的鉴别。但是MRI *** 作时间较长,对于伴随有骨相关时间的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可增加患者痛苦。
- 骨活检:病理学诊断是骨转移确诊的金标准,且穿刺活检还可以明确骨转移瘤的病理类型。
不同检查手段都有其优劣势,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
肿瘤骨转移并非无 *** 可救!
癌症出现骨转移不等于“无 *** 可医”,患者仍然可以在科学、合理的治疗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以肺癌为例,根据相关临床数据,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0%-50%。
目前,针对骨转移患者,常采用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针对肿瘤原发病灶的 *** 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阻止患者体内产生更多的肿瘤细胞,有效控制病情;
- 使用双膦酸盐类 *** 物,减少骨骼 *** ,降低骨折、疼痛等症状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 针对骨转移局部病灶的治疗,包括放疗、手术等。其中,手术能够直接切除骨转移部位的肿瘤,可起到预防或治疗病理 *** 骨折、缓解骨痛、重建骨关节、减轻肿瘤对脊髓或神经的 *** 等作用。尤其是对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早期完整切除肿瘤是解决疼痛、恢复正常功能最直接有效的治疗 *** 。
因此,对于肿瘤骨转移患者,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病理学类型、病变累及范围(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势,在原发肿瘤的 *** 治疗基础上,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减少或延缓骨转移并发症及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受到癌症困扰的患者,厚朴方舟作为海外医疗服务机构中的佼佼者,与美国、日本、英国100多家世界知名的癌症治疗中心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已经为许许多多的癌症患者提供服务,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如希望了解更多癌症骨转移治疗相关内容,或有癌症就医需求者,可以通过私信或评论联系小编。
骨癌都有哪些症状?8个信号出现,需引起重视古青是一位30岁的男子,他最近一直觉得 *** 骨头疼痛。他也曾去过医院检查,但医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让他服用一些止痛 *** ,但是疼痛并没有减轻。
古青决定再次去医院检查,这次他被送到了一家大型医院,医生们给他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X光,CT扫描,磁共振成像,甚至还做了一个组织活检。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终于确诊古青患有 *** 骨头骨癌。
随着科技的发展,骨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骨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会被忽略,但是它们的出现却可能暗示着一个严重的疾病。因此,当出现以下八种骨癌症状时,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骨癌有这8个症状
1、骨质疼痛:
骨质疼痛是骨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人患有骨癌时,会感到骨头疼痛,而且疼痛会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变得更严重。疼痛的部位可以是骨头,也可以是骨关节,甚至是肌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骨头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改变姿势时,疼痛会更加明显。疼痛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会出现夜间痛,影响睡眠质量。此外,由于骨癌的病灶可以对附近的 *** 或神经造成 *** ,从而导致不同类型的疼痛,例如腹部疼痛、腰部疼痛等。有时,骨癌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骨头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疼痛。
2、骨折:
骨癌的症状可能会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骨折。骨折是指骨头在受到外力或内力作用时发生断裂,骨折可以分为完全 *** 骨折和不完全 *** 骨折,完全 *** 骨折是指骨头完全断裂,不完全 *** 骨折是指骨头受到损伤,但没有完全断裂。
骨癌患者可能会出现骨折的症状,因为骨癌会导致骨质变薄,容易受到外力或内力作用而断裂。此外,骨癌会导致骨质变软,容易受到外力或内力作用而发生骨折。
癌患者出现骨折的症状时,可能会出现疼痛,活动受限,肢体功能受损,血液循环受阻等症状。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肿块等症状。
3、红肿:
骨癌是一种常见的恶 *** 肿瘤,它可以影响骨骼 *** ,主要有骨肉瘤、多发 *** 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红肿,病人可能会在骨骼有炎症的地方看到红肿的现象。在肿瘤的早期,病人可能会有一种类似骨折的感觉,它会伴随着疼痛,病人可能会感觉到肿瘤组织的活动。如果肿瘤发展到晚期,病人可能会出现持续 *** 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骨质 *** 造成的。此外,病人还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以及肿瘤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从而引起更多的症状。
4、肿块:
骨癌的一个常见症状是肿块。肿块可能会出现在骨癌患者的身体任何部位,但通常出现在骨组织中。肿块可以是手术可见的,也可以是经过放射 *** 检查可见的。肿块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并且可能会变大,形成肿瘤。
5、活动障碍:
活动障碍是骨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表现为骨组织的强度减弱,使得患者无 *** 常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感到肢体疼痛,尤其是当他们尝试做一些活动时,疼痛就会更加明显。此外,患者还可能会遇到骨折的风险,这种风险会因为骨质的脆弱而增加。
在早期,活动障碍可能会很难被发现,因为患者可能只会感到轻微的疼痛,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活动障碍会逐渐加重,患者会发现他们的肢体不能够正常使用,也可能会发现有骨折的症状。
6、贫血:
骨癌是一种恶 *** 肿瘤,可以影响骨骼 *** ,通常发生在骨髓或骨腔内。贫血是骨癌的常见症状之一。贫血是由于骨癌细胞抑制正常的造血细胞的生成,从而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减少而引起的。
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面部发白、皮肤发紫、口唇发青等,这些症状是由于血液中缺少氧气而引起的。病人可能会有无力感、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贫血还可能会导致慢 *** 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7、免疫力下降:
骨癌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是一个常见的症状。骨癌可能会损害患者的免疫 *** ,使患者更容易受到 *** 、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感染。这是由于骨癌细胞会产生特殊的免疫抑制物质,可以阻碍免疫 *** 的正常功能,从而减弱患者的免疫力。另外,骨癌患者的化疗和放疗也会 *** 患者的免疫 *** ,使免疫力下降。
8、瘦弱:
骨癌是一种常见的恶 *** 肿瘤,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瘦弱。瘦弱是由于肿瘤细胞的活动和生长而引起的,这会使患者的身体消耗大量的营养,从而导致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