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应该多吃一些 *** 发的芽菜,比如豆芽、豆苗一类的蔬菜,它们可以去火、利于疏肝健脾。《本草纲目》里记载: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
有时去菜市场买豆芽,回家打开塑料袋,就会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看了一些新闻报道后才知道,外面售卖的豆芽会加入增长素等化学制剂不利于健康。其实自己在家发豆芽也非常简单,我家的小朋友在兴趣课上也学过发豆芽,现在姐姐带着弟弟包揽了这个工作。
今天跟大家分享2种发豆芽的 *** 。现在准备,下周就能吃到豆芽啦!
●●●
在家发豆芽
食材
——
黄豆/绿豆/水
工具
——
塑料瓶/笼屉/屉布
步骤
——
● 笼屉发豆芽
将干黄豆挑选一下,去掉干瘪、破裂的豆子。先将黄豆放在冷水中洗净控干,之后用滚开水快速浇烫豆子后,再用冷水浸泡到能看到明显的豆芽胚,豆子就处理好了。笼屉下面放一个接水的容器,笼屉里铺上一层屉布,将黄豆放在屉布上,再盖上一层屉布,每天浇1到2次冷水,放在通风处,一定不要让表面的布干透。大约5到6天,豆芽就可以吃了。
● 塑料瓶发豆芽
饮料瓶子扎几个小眼。将绿豆挑选一下,去掉干瘪、破裂的豆子。先将绿豆放在温水中,发泡出豆芽胚。把豆芽胚装入塑料瓶中,注意不要放得太满。瓶子下面放一个盆或盘子接水,放在通风处。在瓶中倒入适量的水,保持豆子湿润,每天更换2次水,泡4-5天后绿豆芽就可以吃。
TIPS
——
● 这两种 *** 都可以发豆芽,浇热水和用温水泡豆子是为了加快豆芽出芽,所以不用担心把豆子烫死
●如果没有笼屉可直接用蒸锅发豆芽,我家还用竹笸箩、塑料饭盒发过豆芽效果也不错,如果没有屉布可以用厨房用纸代替
● 放在通风处很重要,否则竹制的工具非常容易发霉,豆子也容易变质。放豆子时,要注意不要过密、给豆子足够的空间生长
● 天气暖了,豆芽发得快,一般5天就可以吃了
●●●
凉拌豆芽
食材
——
自发黄豆芽/胡萝卜/黄瓜
生抽/盐/醋
蒜末/香油
步骤
——
?
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丝,黄瓜洗净切成丝,黄豆芽摘去头尾部洗净备用。水烧开,放入豆芽和胡萝卜丝焯水一分钟后捞出备用。
?
豆芽、胡萝卜丝与黄瓜丝拌一起,放入盐、生抽、醋、蒜末及少许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TIPS
——
●可按照个人口味,加入莴笋丝、鸡丝、火腿丝和豆腐丝等做成十样菜
春天,新的生命破土而出,在家多发一些芽菜,可以丰富自家的餐桌。熟练掌握发豆芽的技巧后,可以尝试发花生芽、黑豆芽,花生芽富含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非常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芽口感脆嫩,富含多种维生素。
记得孩子们之一次发豆芽时,每天细心呵护着,不舍得收割,特别认真负责。通过发豆芽的经历,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认知,每天记录豆芽的生长,也培养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希望家长们在这个春天,可以和孩子们发一次豆芽,一起经历生命,分享美味。
●●●
绿豆观察日记
10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种豆芽。我向妈妈要了十几颗绿豆。绿豆绿油油的,还散发着一阵清香,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盆里,再往盆里加了一点清水。
没过多久,绿豆的皮就涨开来了。我想:我的绿豆芽还能长出来吗?我很是担心。
10月11日 星期一 雨
昨日,我把绿豆放进水盆里。今天一大早,我顾不得吃早饭,赶紧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豆芽兵”。“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豆芽兵”把我给它们的水全部喝光啦!它们涨得大大的,是之前的两三倍呢!“豆芽兵”的 *** 上长了一条白里透绿的小尾巴,就像一个字母Q。“豆芽兵”已经脱下了它那碧绿的“军装”,换上了白色的衬衫。我把盆里的水倒掉,在绿豆上面盖了一块纱布。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我的豆芽兵长得可真好呀!
10月12日 星期二 阴
今天,我的“豆芽兵”已经长出了一对小叶子啦!就像一把 *** ,还像一把小剪刀。我的“豆芽兵”的尾巴长长了不少。我想:我的豆芽兵长得可真好啊!
种豆芽这项作业让我懂得了小生命也在很顽强地活下去。
作者:辰辰
时间:2021年10月 四年级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观察日记》范文:绿豆奋斗史荆门市实验小学四(5)班 李卓栩
9月30日 星期五 晴
老师布置了一篇观察日记,我决定观察绿豆。
我拿起一粒绿豆,仔细一看,绿豆瘦瘦的,就像三天没吃饭了。绿豆坚硬无比,你重重一捏,它也只是一点皮外伤。绿豆圆圆的,像一个皮球一样,就是弹 *** 差。我想:它们也太寒酸了,我便把它们放到水里工作了。
第二天一觉起来,我迅速冲向厨房,想看绿豆工作得怎么样了。“哇!”我惊讶地尖叫了一声,再次拿起绿豆一看:这还是昨天的绿豆吗?工作了一晚上,它们变胖了,胖得把衣服都撑破了。轻轻一捏,它们就变成了两半,是那样得弱不禁风。仔细一看,它们身上还有一个小白点,像是没长出来的尾巴一样,可爱极了!话说这些小白点是什么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这些绿豆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10月3日 星期一 阴天
我把水倒掉,把泡好的绿豆装到了一个容器里,盖上一层富有神秘感的纱布,时不时还要喷一点点水,保证温度和湿度。接下来,就是等待的过程了。
三天后,我想掀开纱布却感到有些吃力。原来豆芽长了一些小尾巴,都戳向纱布,在纱布上形成了一座座突出的山峰。
我发现了一些“变异小蝌蚪”。哦,原来是我的绿豆。它长出了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小尾巴,可谓是生机勃勃啊,总体来说真像是一只只小蝌蚪。那些衣服绿豆们已经包不下他们胖胖的身子了,于是它们便把衣服裹在头上当头巾,可爱极了!
短暂的几天过去了,豆芽马上生长出了小尾巴,离它们长大的日子不远了。
10月6号 星期四 多云
这两天,我一直在给纱布喷水。豆芽现在已经完全形成了一座座小山。来看一下它们奋斗多天的成果吧。
它不再叫“绿豆”,它的名字叫“豆芽”。它现在已经长到了一米八大个,就像镇守边疆的战士,戴着一顶黄绿色的军帽,十分威武。
它的根长长的,我轻轻一折,“咔嚓”一声断了,水溅到了我的手上,里面是水灵灵的,原来这些就是我长期给它浇水的成果啊!
通过自己的努力,绿豆成为了豆中豪杰。
关注我,看小学语文二至六年级单元作文范文。
上游?夜雨丨熊子谦:小豆芽成长记小豆芽成长记
熊子谦
前段时间,我开始种黄豆芽。我先抓了一把黄豆,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装了小半瓶水的矿泉水瓶里。我观察到黄豆一颗颗沉入水底后,一些小泡泡就从水底往上冒了。我有些怀疑,那些又小又硬的黄豆真的能够萌发出小豆芽来吗?
过了一天,我看见那些黄豆好像是被什么东西胀破了一点点,而且被胀破的那一点也开始变白了,眼看马上就要冒出嫩芽来了!并且,黄豆的样子也比昨天变大了一些,已经有豌豆那么大了!真是太神奇了!
又过了一天,我放学后就赶紧跑去观察矿泉水瓶里的泡黄豆,惊喜地发现小豆芽已经冒出来了!妈妈建议说,现在应该把这些黄豆取出来,不然就会被泡坏了。我先还不愿意,后来还是同意把它们全部取出来放在了一个盘子里。我开心极了,我想再看看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连过了好几天,小豆芽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除了黄豆的芽苗长高了一点点之外,其它看起来都跟之前的样子差不多。大概在第五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那些芽苗变绿了,绿得很新鲜的样子。虽然它们都还只是浅浅的绿色,但是跟之前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
又过了几天,芽苗就变得越来越绿了,已经变成了深绿色。我还看见有的芽苗连接在了一起,我觉得太神奇了!因为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有 *** 长出来的芽苗连接在一起的样子,看来它们已经成为“ *** ”了。
我非常喜欢这次的观察实验,简直是太神奇、太有趣了!只要有合适的阳光、空气、水分,即便是一颗平凡普通的 *** ,也一定能够顽强、茁壮和坚韧地长成它理想中的模样。
(作者系重庆市人民小学四(2)班 *** 指导老师:周静渝)
版面欣赏
豆芽生长记豆芽生长记
周五下午最后一堂课,是作文课。作文内容是让 *** 写连续细致的观察日记。恰逢十一 *** 节,放假七天, *** 们也方便在家进行连续观察,这为我的作文课提供了很充足的时间。
于是,我动员 *** 今晚回家后泡发绿豆,并观察绿豆的变化,以日记的形式详细的介绍豆芽的根、茎、叶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变化。除了文字记录以外,还可以拍照记录,做成自己的“豆芽生长记”。
当天晚上就有一些执行力强的 *** ,开始泡绿豆了。照片上传到了我们的语文学习群,我为他们的超强执行力点赞。其他还未买绿豆的同学,看到我的评论,当晚也赶紧买来绿豆泡发。这样一来,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都在泡发绿豆啦,群里掀起一股晒泡发绿豆 *** 的热潮。
10月1日, *** 之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还不到七点,太阳已经开始散发浓浓的热气。群里已经有些心急的同学开始捞出绿豆,他们给绿豆拍照,并附着文字:泡了 *** 的绿豆,已经有点微肿,甚至开始破皮啦。接着群里又开始热闹了,大家都开始纷纷晒图,交流着自己的观察。
10月2日,气温依然很高,同样的时间,豆芽却是不一样的变化。细心的同学又给 *** 配上这样的文字:昨天给豆芽浇透水,豆芽破皮的越来越多,早先破皮的豆芽已经开始长出一厘米左右的嫩芽,白 *** 嫩,微微的弯曲,根须那么纤细瘦小,仿佛一碰就会断开,不过豆芽确实长高啦,生命真的好神奇!
10月3日,高温依旧持续着。38度让人闷的喘不过气,但是却很适合豆芽生长。还不到七点,已经有同学晒出了豆芽长长的根须的 *** , *** 配文:只需每日把纱布浇透水,它们嫩白的根须便整齐的扎入了纱布中,如同卫士一般,排列的那样整齐。豆芽的叶子变得嫩绿了,绿的那么耀眼,仿佛黑暗世界透出的一丝微光,给人带来新的希望。细细观察发现,我们的豆芽和菜市场买的差不多,原来不需要什么肥料,不费什么功夫,竟然可以动手发出绿豆芽,它们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 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感叹着豆芽的变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能亲自泡发出豆芽的满满成就感。
10月4日,天气骤变,温度一下降了十几度, *** 之间,季节迅速变换着。大街小巷的人们一下子脱掉了短袖裙子,换上了薄袄秋裤,但是群里同学们的发豆芽热情却格外高涨!“老师,快看我的豆芽,根须很长,更底短的部分生出了更多的分支,它们向四周散开,似魔爪一般,豆芽长的更高了,大约四厘米左右,头顶的叶片 *** 之间,长大了不少,由嫩绿变得翠绿。妈妈说可以炒着吃啦,但是我不愿意,我想等它再长大些…”群里的聊天此起彼伏。“哇,你的豆芽长的真快,我的豆芽还小,和你同一天泡的绿豆,差别怎么这么大?你有什么发豆芽的诀窍吗?”小泽焦急地 *** 。小蓝胸有成竹的回复:“豆芽的快速生长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得在每次给豆芽浇水后,盖上黑色的布遮光,这样豆芽就长的更快啦!我马上要品尝自己发的豆芽咯,大家自己看图脑补吧!”群里顿时发出一阵羡慕声。
寓教于乐的语文课堂,不仅在课堂内,更在课外中。这个 *** 假期,因同学们学会了发豆芽,变得格外充实。感叹他们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一份自我成长的惊喜—持续细致的观察。
之一次种绿豆芽上周日清晨,熬了绿豆粥做早餐。前一日泡发的绿豆有些多,没用完,放置在菜盆里,不舍得丢掉。下午时,我惊奇地发现,有一部分绿豆冒出了小芽。
我赶紧把果果、糖糖、 *** 召集来围观,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了一阵。最后,我们决定把这些发芽的绿豆索 *** 做成豆芽菜。于是,我们几个挤在沙发里,用我的 *** 在网上浏览一些种豆芽菜的 *** 。然后,我们根据教程准备了有漏网的小盆、两层布、碟子以及碗,也根据 *** 提示做好保湿、避光以及施予压力。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糖糖回曙光了,我、果果和 *** 每天负责早晚各浇一次水。每一次浇水都忍不住要揭开毛巾来瞄一眼,特别好奇毛巾下面的变化。又有些担心因为曝光会影响豆芽菜的颜色,所以每次打开偷瞄都尽量在暗处。第二日,有部分短根已穿过盆底的小孔长了出来。
第三日,穿过盆底的豆芽菜根明显长长了很多。我、果果和 *** 满怀期待地观察着这些小苗苗的变化。
我们依然每日早晚浇水,每次浇水都要偷偷地揭开毛巾看一眼。第三日傍晚浇水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很多粗粗的豆芽茎都有1cm长了。
第四日清晨,我发现碟子和碗的水平明显高出之前很多。拉起睡梦里的孩子赶紧来看看,果果一边感叹小豆芽的巨大力量,一边拍照记录。一部分的豆芽菜因为曝光太多已经呈现出红色,然而,亲眼见证绿豆籽到豆芽菜的神奇变化,让我们忽略了这一点点小瑕疵。
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尝亲手种的豆芽菜,于是,我争分夺秒地要赶在孩子上学前把豆芽苗变成食物。采摘、剪须根、清洗、烹炒,再到最后的开吃和评价,嫩嫩的,很新鲜,仿佛有一些儿时豆芽菜的味道。
上学的上学去了,上班的上班走了,好不容易休一天的我窝在沙发里躺平了,很好。
申时校园|松江:探索节气文化,完成“有效、有机、有趣”的实践 *** 作业图说:九亭第三小学跨学科作业包将自然与劳技学科充分融合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时值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在松江的“申时校园”,孩子们在节气到来之际,开展主题活动和实践 *** 作业,与“小寒”来一场美丽的相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寻节气的故事。
为落实“双减”,提升作业设计品质,松江区加强作业内涵管理,制定实施《有效、有机、有趣——松江区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意见》。学校寻道而行,聚焦真实的教育教学微课题,精耕细作,开展“二十四节气作业实践”,以趣味型、支架型、分层型、实践型、综合型等不同作业类型,持续研究、分析和改进作业设计品质。
跨学科作业发现节气之美
九亭第三小学以跨学科作业包巧妙融合传统节气,让学习真实发生。
三年级“押花书签”魅力自然作业,结合“春分”“秋分”等节气,采集当季植物花材,加工整理、手工押制干燥,融自然与美术学科,启发 ***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发现美、创造美。在“春分”“谷雨”时节,四年级“豆芽成长记”语文写作,观察豆芽生长过程,融合自然和语文学科,记录豆芽变化并形成日记。“大雪”“冬至”时节,五年级“烹饪‘菌菇’美味”趣味作业, *** 种植菌菇、悉心照料、观察采摘、动手烹饪、品尝美味(吃暖锅、饺子),自然与劳技学科融合,以劳润德,以劳启智。
将作业搬进“墨宝农场”
九亭第五小学“墨宝农场”迎来果蔬大丰收。
图说:九亭第五小学将作业搬进农场——播种、养护、收获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课后服务时段,“墨宝小园长”轮番上阵,解锁新身份.....看!“植物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秘密;“双语小记者”采访劳动者故事;“数学家”带测量工具测算农田面积计算篱笆长度;“设计师”保障各班农田面积均分优化布局;“小厨师”为学校美食节设计英文菜单;“小画家”将蔬菜重新构图组合创作,绘制彩墨蔬菜作品;“艺术家”以蔬菜根部、叶片为灵感,敲印磨拓留下印迹;“舞蹈家”跳起劳动韵律 *** ……学校将作业设计融入农场, *** 走出教室,任务驱动自主合作。
那些对看图说话存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在播种、养护、收获、烹饪活动中,变得能说会道,竟用上了“绿油油的菠菜”“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语句, *** 感叹原来看图写话也可以这么有趣。
立冬时节酿黄酒
九亭第四小学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实践 *** 作业。
图说:九亭第四小学 *** 在立冬时节观察酿酒测温过程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立冬时节设计“冬日正当燃”主题活动:设计观天象、制 *** 画、享美食、做酒曲、酿黄酒等作业,引导 *** 探寻节气故事,提升作业育人价值。“我们来酿黄酒啦!” *** 戴上手套,变身酿酒师,对糯米降温、加黄酒曲、搅拌、装罐、挖洞等黄酒酿造传统工艺实践 *** 作。一罐罐冬日的醇香被封存,静待香气溢满校园。“给糯米降温与 *** 是我最喜欢的活动环节,看到糯米球在我手上转来转去时,我觉得太有趣了。”“老师讲的时候感觉挺简单,但实践过程让我深感劳动不易。”体验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交流时露出藏不住的快乐。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校园里丨劳动课上的豆芽,一步步成了一盘豆芽菜新鲜事
劳动课上的豆芽
一步步成了一盘豆芽菜!
豆芽,是同学们常见的一种蔬菜。可是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你会培育豆芽吗?来一起看看宁卧庄小学的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实践课,同学们是怎么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自己动手培育豆芽的?
“同学们,巧生豆芽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有意思,那今天老师就教你们自己培育豆芽。”王红霞老师先用 *** 向同学们讲解了培育豆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王老师的演示,同学们下课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走进厨房,开始自己的实战演练。首先认真选豆,可以选黄豆、黑豆或是绿豆等,把瘪的、开裂的、漂浮在水面的这些都去除,因为这些都属于出芽率极不高的坏豆;然后开始激豆环节,先用温度稍高一点的水冲洗豆子,唤醒沉睡的豆子, *** 豆子发芽,再多次添加凉水直至手感温度,而后将豆子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浸泡 *** 。在这期间需要勤快地劳作,那就是每天三次按时换水,用温水去冲洗豆子,给豆芽换水。王冠乔同学在这期间记录了豆子发芽的神奇旅程,其中写道:经过四天左右的生长期,每根豆芽都在用自己细长的身姿呼唤我。你看那嫩白的小芽,就像微微上扬的嘴角,这一切太神奇了。
王梓涵同学还专门写了一篇豆芽生长录,其中详细记录了豆芽每天生长变化的状况:之一天,将挑选好的扁豆放进一个塑料杯中,将浸水的豆子放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地方,静待它的生长。第二天,当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扁豆时,发现它变大了,圆鼓鼓的,从小瘦子变成白胖子。我给它们换完水,盖上一层纱布,继续等待。第三天,扁豆的外皮全部裂开了,长出了白 *** 嫩的小芽,它们好像在对我笑。第四天,豆芽已经长了有三四厘米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开心!
“从一颗颗小豆子开始,经过细致、耐心的培育,给予它水分、阳光,它就可以发芽、生根,最后成为餐盘中的美味。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我们做事情要坚持,认真投入,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对豆芽的生长,要给予帮助照顾,但不能急于求成去改变它。”参与了这次劳动实践课,王冠乔同学体会颇深。
王红霞老师还指导同学们把自己培育的豆芽在家做成一盘美味的菜肴。王老师表示,通过这堂有趣的线上劳动实践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 *** ,家长和 *** 参与热情高,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和父母劳作互动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了亲子感情,从而更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在现场
柏道路小学
参加“童眼看世界”活动
为培养 ***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提高 *** 综合素质,近日,柏道路小学四年级 *** 来到了甘家巷社区图书馆,参加了“童眼看世界,光影享文明”关爱未成年人主题活动。
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解了“百年兰州风貌”,通过一张张耐人寻味的老照片,让孩子们看到了百年之前兰州那旧时的模样。 *** 中艰难的生活场景中现身的一个个勤劳、善良、淳朴的身影,深深地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听完讲解员介绍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心里的感受。“生活在和谐社会,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兰州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要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前辈们。”
随后,同学们欣赏了动物系列的摄影作品,一个个稀奇的动物,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那些精美的作品充满魅力和 *** 力,无不吸引着大家好奇的目光。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罕见的动物摄影作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看看“小小冰球手”有多帅!
“快传、快传!抢着啦!耶!”中间被称为“大头”的同学身手敏捷,抢到传球。庆贺自己得分。而围着他的是一圈“冰球手”,手持球杆,稳稳地带球前进、传球、运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能让中间的“大头”抢到球。近日,在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的 *** 场上,总能看到一支由该校小 *** 组成的“小小冰球手”队伍,他们玩的是旱地冰球,而同学们最喜欢的是其中的“悠大头”游戏。
“走你!”一位男同学熟练地控制着旱地冰球杆,让冰球沿着自己预定的轨迹滚动,稳稳地传到他的队友杆下。看着这些同学手握旱地冰球杆,带球很是灵活。这一根球杆长约60厘米,由特殊材质制成,颜色鲜艳,包括杆身和击球板部位,记者拿到手里试了一下,球杆和冰球都非常轻巧。负责训练的老师周丽雯说,这是学校今年新开设的特色活动,旱地冰球对场地没有 *** ,和曲棍球有些相似,但它比曲棍球轻,所以伤害小。正式比赛时,每队一名守门员,五名队员,进一球得一分。同学们玩的“悠大头”,主要是训练控球、拨球的能力,队员们围成一个圈,中间站一人,围成圈的队员负责传球、运球,中间的“大头”负责抢球,抢球成功得一分,否则围圈的队员得分。
“很好玩,很有趣,我们都很喜欢。”张昊同学说,他认为旱地冰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游戏方式,他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学习训练收获很多,团队成员之间合作非常默契。而且这种运动伤害 *** 小,不受场地 *** ,学会了不仅可以和同学老师 *** ,还可以和家人 *** 。
热点事
陇剧进校园
看他们学得有模有样
近日,“我爱陇剧——戏曲进校园”活动在通渭路小学举行。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甘肃省陇剧团两位红梅奖大赛获得者、全国优秀演员 *** 、杨叶老师画着彩妆,身着戏服来到了同学们中间。一入场, *** 老师表演的《假婿乘龙》《枫洛池》声情并茂,音色洪亮,动作刚劲有力,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杨叶老师表演了《观君子》和《旌表记》选段,她的声音如黄莺展喉,动作温文尔雅,令人身心愉悦,现场传来一阵阵掌声。
在演唱的间隙,王老师和杨老师还展示了陇剧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四功五法的基本功,教男生们亮相、在跳动中劈叉、提腿三起三落;教女生们手、眼、腿的协调动作,摇步竖风琴,卧姿、换装甩袖等。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有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别样的形式带给大家艺术的熏陶。
其后,该校四年级三班马辰泽同学表演了快板《不忘初心,共筑中国梦》,快板声声清脆,变化多端,唱词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赞美了伟大祖国的巨变,抒发了不忘初心、共筑中国梦的志向,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这次活动虽时间短暂,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戏曲文化,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及其魅力,播撒了传承戏曲文化发展的 *** 。衷心期待戏曲文化在小 *** 中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夏苗
与娃一起“生豆芽”且行且悟最近,孩子老师布置写观察日记,要连续几天观察,写三篇观察日记,要求观察认真,文笔生动有趣。
环顾家中阳台的花花草草,绿植居多,几天之内的变化不明显,写起来有难度。
后来与孩子商量不妨写“黄豆芽”养成记吧。在我小时候,妈妈几乎每年冬天都会生一些豆芽,我那会大体看过豆芽的生长过程。记得妈妈每天会用清水过一遍,黄豆芽长大后可以煮熟凉拌、炖鱼、炒肉等,味道很鲜美。
趁着周末,我俩说干就干。孩子按照我的提示,抓起一把黄豆泡进水中,这个环节孩子描述为,黄豆像一个个跳水运动员扎进水中,欢快地玩耍起来。
过了几个小时后,孩子惊喜地发现,里面的黄豆变得皱皱巴巴,孩子惊呼看上去像满脸皱纹的老太太。孩子观察很认真,这个细节我小时在妈妈生豆芽过程中是万万没发现的。天黑后,孩子又惊讶观察一颗颗黄豆又变得白胖白胖的,好像偷吃了很多东西,我打趣到,喝水喝撑了。
第二天晚些时候,黄豆芽慢慢准备要破皮而出了,孩子形容黄豆芽像调皮的小朋友要探出小脑袋看看外面新鲜的世界。
随后几天,孩子跟进观察,体验豆芽的茁壮成长,看着它们的窈窕身姿,孩子想到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看到有卧倒的黄豆芽,孩子想到这是小姑娘跳舞累了要休息,看到长势很高的黄豆芽,孩子想到这是小姑娘不满足碗里的小世界,要争先恐后生长到外面看更大的世界。
连续几天,孩子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仿佛她自己也融入了黄豆芽的世界,一起惊呼,一起成长。这个过程的体验,她都用自己观察和想象的文字记录下来,最后升华到黄豆芽顽强的生命力,激励自己顽强拼搏。
“生豆芽”我小时候看妈妈实践很多次,于我都是走马观花,我错过了很多细节,缺失不少乐趣。这次参与孩子的动手实践,确实收获很多新体验,儿时的温馨记忆也数次涌现,穿越时光,满满都是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万事万物都是写作之源,对世界发声,输出源于对输入的用心观察与思考。
与娃一起成长,且行且悟。
中国人有很多自带的技能,
常常一个不小心就能震惊老外。
比如:
无论到哪,我们都要喝热水。
比如:
烘干机啥的,那都不顶用,
衣服或被子就得用晒的!
再比如:
每年咱们必有一次全球罕见的,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春运。
比如:
只要有地,我们真的很爱种菜~
据说一个外国人……
看到 *** 人徒手逗熊,
他表示震惊了~
看到印度一辆火车上承载的人数,
他们又震惊了~
但!
当看到中国人神奇的种菜技能后,
老外彻底服了!
在欧美国家,种菜这件事情很不容易,
需要专业人士专业 *** 作才可以。
然而,
如果你有了一个中国邻居……
当中国人从自家阳台上,
收割下新鲜的瓜果蔬菜,
做成了一道美味的中餐,
摆在外国邻居的面前……
要知道在欧美,
吃一口天然有机无污染,
要去大型超市付一笔昂贵的款,
如此富人的享受和折磨,
在有了一个中国邻居后,
一切变得 so easy……
吃上一口,我感觉看到了亲切的上帝~
中国人在国外不忘种菜技能,
在国内必然发挥的更加出色。
大家可以花坛里种菜。
可以花盆里种菜。
就连砖缝里,都可以种菜。
大姐身手了得~
在中国的上空航拍,也会发现,
只要有平地,就会变成田地。
如果没有平地也不是问题,
可以是梯田……
在 *** ,
欧洲的水手在海上航行,
最怕的除了巨浪风暴,
还有一个夺命绝症——坏血病。
主要原因是缺乏新鲜蔬菜和维C。
但是我国郑和下西洋七次,
都没有因为坏血病导致船员身亡。
原因是:他在船上种豆芽。
当年,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
众所周知非洲这个地方,
到处是荒漠又干旱少雨,
但中国部队在这里种出了大西瓜等等!
可以说不仅能带来和平,
还能带去种植技术。
在天寒地冻的南极科考站,
物资本来基本靠运输……
肉类供应还算充足,
然而新鲜蔬菜是十分精贵的。
但这难不倒我们的科研人员,
他们用无土栽培和自动灌溉技术,
在南极成功种植出了新鲜蔬菜。
即使到了太空中,
我们也发挥了种菜的更高水平!
首先,航天员在天宫舱里,
成功种出了生菜!
意义hin是重大,
这在当时不仅是世界之一,
更重要的是,
开启了掌握植物在太空生长规律的大门~
有一位温州的商人,
在迪拜附近的沙漠地带,
克服了水土等重重困难,
成功种出了西红柿黄瓜等等,
一共40多种瓜果蔬菜!
据说在迪拜的超半数华人和酒店,
甚至阿联酋航空,
都向他采购新鲜蔬菜哦~
还记得小时候的劳作课上,
老师教我们如何用绿豆发豆芽,
当时,记录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每天浇水,用湿布盖着……
看着一颗豆子从发出嫩芽,
再到一天天茁壮起来,
那是之一次“种菜”的经历……
如今看到新闻里我们的科研人员,
在种植领域屡创世界之一,
真正解决了各种实际的问题。
我想,种菜不仅是种植技术本身,
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观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