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月饼问题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和不便,我们诚恳地道歉!
在社区众多热心和专业的知友帮助下,我们已经基本确定了问题的原因。的确是我们在采购环节中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周全。我们的初衷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
对于出现不适的知友,我们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已经发出的月饼,我们将进行召回。
非常感谢知友们在出现问题后之一时间反馈,并自发用专业知识分析原因,积极在站内做糖醇不耐受的科普。在未来的选品和采购过程中,我们会执行更严格更高的标准,也邀请知友们参与到选品采购和评测环节中。
再次向大家致歉。
来源: @知乎
别再给宝宝喝含糖饮料啦,他们需要的额外糖分为0寒风瑟瑟,给伴侣买一杯蜂蜜柚子茶,她和热茶都捧在手心上,温暖;
热气腾腾的火锅,配上一瓶冰可乐,带劲;
吃完饭消消食,喝点果汁顺顺肠胃,舒坦;
晚上熬夜写PPT,赶紧来一杯加糖咖啡,清醒。
不知不觉,你喝下了很多含糖饮料,胖了体型,松了腰带……
少喝这些含糖饮料,更不能给宝宝喝!
BBC曾经有一部纪录片,记录出容易发胖的人,其实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食物,这些食物中很多都是高糖食物,比如午后的小零食、奶茶、在沙拉中加入的高热量酱汁(戳链接了解BBC纪录片《减肥十件事》)。尤其是含糖饮料,最让人防不胜防。
甜点有可能吃起来让人觉得有点腻,但是“咕嘟咕嘟”几口饮料就让人摄入了很多糖分。
含糖饮料很具有欺骗 *** ,你觉得很健康的饮品可能就含有大量的糖,比如绿茶饮料。在饮料 *** 过程中,只要人工添加了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的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咖啡饮料等,都是含糖饮料。
△常见饮料的含糖量
所以果汁啊、汽水啊、甜甜的奶啊都是含糖饮料。有个简单粗暴的 *** 来判别,那就是看配料表中有没有糖。
另外含有甜味剂的饮料也不建议给孩子喝,因为可能会造成孩子挑食。
常见的甜味剂主要包括糖醇类,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高倍甜味剂,例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以及天然甜味剂,例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宝爸宝妈们给宝宝挑选饮料时可得仔细查看。
含糖饮料比含糖食物更容易引发肥胖和糖尿病,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还能引起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等疾病。
这是因为液体中的糖与固体中的糖浓度与代谢速度不同导致的。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炎症和高 *** 三酯、血糖和血压水平——这些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摄入过多的糖,尤其是从含糖饮料中摄取的糖,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我们来看一组对比: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Vasanti S. Malik和其研究团队在《循环》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钟爱含糖饮料的人可以一天喝2杯(每杯约 *** ml)甚至更多,他们比一个月才喝一次含糖饮料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全因死亡:指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通俗的理解就是不论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高了2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高了31%,癌症死亡风险高了16%。
并且女 *** 受到的影响更甚,同样一天2杯,男 ***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9%,女 *** 全因死亡风险却增加了63%!
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家长都不要让孩子多喝了。
好在适量吃水果是没事的。2018年年末,发表在《英国医学 *** (The BMJ)》上的一项证据综述发现,水果和其他含果糖的食品对血糖影响不大。所以如果宝宝想吃甜的东西,就喂他们吃一些新鲜水果吧。注意是吃水果,不是榨成果汁哦(戳链接了解果汁没有你想得那么健康)。
奶叔建议各位家长不要给孩子喝含糖饮料,如果一定要喝,至少也得在5岁以后。除了主食、牛奶等食物中天然含有的糖,孩子身体所需的额外添加的糖量为0,摄入过多的糖不仅会让孩子得上述疾病,还会有其他影响:
让孩子更容易得蛀牙;
孩子不好好吃饭,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孩子慢慢形成「重口味」,对于天然的食物失去兴趣;
还会在体内堆积脂肪,让孩子变成小胖墩,不仅危害身体,也不利于心理健康。
那么什么最该给孩子喝呢?
孩子最应该喝的液体是母乳、婴幼儿配方奶、原味牛奶和水。其他的含糖的、含 *** 的、含甜味剂的,都不建议给孩子喝。
奶粉们,你们平时更爱喝什么饮料呢?
留言告诉奶叔吧!
9月8日,针对部分用户反映吃知乎月饼腹泻一事,知乎微博官方账号回应称,相关月饼符合食品质量标准,但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知乎为此诚恳道歉,并进行产品召回。
有网友指出,知乎月饼“为追求低糖,把原本占月饼总重约20%的糖分全都换成了糖醇,引起腹泻”。对此。知乎微博官方账号回应称,此次知乎月饼委托业内口碑较好的成熟企业生产,选择了厂家提供的低糖配方。出厂产品经过生产方和 *** 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是知乎方面的失误,已经联系召回所有月饼。
知乎称,对于出现不适的知友,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已经发出的月饼将召回。“非常感谢知友们在出现问题后之一时间反馈,并自发用专业知识分析原因,积极在站内做糖醇不耐受的科普。在未来的选品和采购过程中,我们会执行更严格更高的标准,也邀请知友们参与到选品采购和评测环节中。”
据报道,知乎月饼是知乎为用户、KOL等邮寄的定制月饼,许多用户反应,食用后出现腹泻的情况,更有网友称知乎月饼为“泻 *** ”。
来源:新京报
在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上受邀请回答问题,喜欢用“谢邀”两字开头的有不少,渐渐地也有人写作“泻 *** ”两字。今年知乎官方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给一些长期提供优质内容大V们邮寄了定制月饼,没想到很多大V们吃了都腹泻了,“泻 *** ”的谐音梗成真了。
9月8日晚,知乎官方微博发表致歉信,称选购的月饼符合食品质量标准,但由于采购环节中经验不足,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将对已发出的月饼进行召回。
事件回放:
麦芽糖醇月饼让知乎“泻 *** ”出圈了
“泻 *** ,人在厕所,刚 *** 完毕”……这两天在知乎、在微博,都有人在讨论知乎月饼导致腹泻,“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这个话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之一。很多网友们表示,没想到知乎知名词汇“泻 *** ”(等于“谢邀”),以这种形式出圈了。
事情始于中秋节前夕,知乎给大V们邮寄了定制月饼,随后不少知乎用户反映,食用月饼后出现了腹泻的情况,还是“ *** 战士”型的。“泻 *** ”出圈,“受害者”们交流讨论,相关领域大V也开始科普发声,初步将肇事者锁定月饼中的代糖成分:麦芽糖醇。有大V指出,对于一位120斤的女 *** ,麦芽糖醇引起腹泻的阈值仅需要20克,达到50克,就能让一半受试者出现腹泻。
然而,不少收到了月饼还没吃的大V们仍然跃跃欲试,想看看这“泻 *** ”是不是那么灵,有些“以身试饼”的结果,还真的是“求喷得喷”。
9月8日晚,知乎官方发布了《关于月饼食用后部分知友出现腹泻症状的致歉信》。致歉信表示:“出厂产品经过生产方和 *** 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食品行业相关质量标准。但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这是我们的失误。”对于反馈问题的知友,知乎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并召回所有月饼。
专家解读:
过量摄入糖醇,真的可能窜稀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各类代糖的名字也被大家逐渐熟悉起来。这次“肇事”的麦芽糖醇,也是代糖的一种。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糖醇具有甜味,但并不是糖。它们的甜度普遍比蔗糖要低,在 *** 不会被完全吸收和消化,所释放出的葡糖糖不足以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仅需要少量或根本不需要胰岛素来参与代谢,相同重量的糖醇提供的卡路里比普通糖也要少得多,因此糖醇被广泛用于有控糖、减肥需求的食品中。糖尿病患者食品、口香糖中的木糖醇,经常用于面包、饮料中的麦芽糖醇、还有近两年在所谓的“0卡饮料”中添加的赤藓糖醇等,都是糖醇。
糖醇优点多,但不易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摄入过多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等消化道症状。大量 *** 在肠道中的糖醇还会改变肠道的等渗状态,通俗来说,肠道中的食物残渣渗透液与 *** 血液和组织接近,糖醇积压进入肠道后,相当于出现了“高渗物”,肠道内外出现了“压差”,身体自动往肠腔里补液,“窜稀”就发生了。但是这种腹泻只是一过 *** 的,并不是病理 *** 的,停止进食,注意补充水分,身体会自愈。
图源 视觉中国
无糖不等于没热量,月饼千万别甩开吃
糖醇热量虽低,但除了赤藓糖醇,其他糖醇都还是有热量的。即便不是因为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使用糖醇代糖的食品,也不能真的“甩开吃”。尤其是月饼这种品类,月饼即使没有蔗糖,油脂含量仍然很高,代糖月饼也不健康。使用代糖的月饼,也并不是对血糖就全无影响,月饼本身就是面粉做的,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
由于月饼的高能量,因此营养师建议,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一顿饭不要超过1块月饼,一天不要超过2块。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则尽可能不吃。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以不食月饼为宜,因为进食月饼后,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对胃肠愈合不利。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的人,要少吃或不吃月饼,以免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 三酯的含量会升高,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吃月饼还容易使原有慢 *** 胆囊炎、慢 *** 胰腺炎的患者再度复发,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上腹痛。胆结石病人多吃月饼后,会 *** 胆汁,也容易引起疾病发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麦芽糖醇 | 585-88-6 | 瑞威尔生物科技中文名 | 麦芽糖醇 |
中文同义 | 麦芽糖醇;4-O-alpha-吡喃葡萄糖基-D-山梨糖醇;麦芽糖醇 标准品;麦芽糖醇厂家;麦芽糖醇作用;麦芽糖醇用途;麦芽糖醇 *** ;食品级麦芽糖醇 |
英文名 | Maltitol |
英文同义 | 4-O-.alpha.-D-GlucopyronosylD-sorbitol;GLUCITOL,4-O-ALPHA-D-GLUCOPYRANOSYL,D-;MALTITOLSYRUP;MALTITOL-BASEDPRODUCTS;4-o-alpha-d-glucopyranosyl-d-glucito;a *** ltisyrup;a *** ltymr100;d-4-o-alpha-d-glucopyranosylglucitol |
CAS | 585-88-6 |
分子式 | C12strong4O11 |
分子量 | 344.31 |
EINECS | 209-567-0 |
结构式 | |
*** 质 | |
熔点 | 149-152 °C(lit.) |
比旋光度 | <α>D20 +106~+108゜ (c=0.8, strongO) |
沸点 | 399.42°C (rough esti *** te) |
密度 | 1.3863 (rough esti *** te) |
折射率 | 105 ° (C=10, strongO) |
储存条件 | 2-8°C |
溶解度 | Very soluble in water, practically insoluble in anhydrous ethanol. |
酸度系数(pKa) | 12.84±0.70(Predicted) |
形态 | Crystalline Powder |
颜色 | White |
水溶解 *** | Soluble in water. Slightly soluble in ethanol. |
BRN | *** 983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D-Glucitol, 4-O-.alpha.-D-glucopyranosyl- (585-88-6) |
本公司的所有产品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 *** 用,非食用。
控糖慢营养:麦芽糖醇苦荞沙琪玛。控糖慢营养:苦荞沙琪玛。
控糖沙琪玛应该怎么选?慢营养是关键!因为消化吸收快的琪玛生糖速度慢,消化吸收慢的沙。它没有添加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等这些消化快的糖类。
用消化吸收慢的麦芽糖,保留了清甜的口感。
二它添加了15%的养粉,看一看苦养的黄褐色,养还有铬元素还有膳食纤。还有的苦荞、糖醇,都有利于糖的代谢。
父母控糖可以吃自己代餐,可以吃孩子的健康零食。控糖慢营养,健康全家人。每一袋是468克,里面是16袋 *** 的包装,清、甜、软、糯,甜而不腻。只要18元买3袋只要45.
在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上受邀请回答问题,喜欢用“谢邀”两字开头的有不少,渐渐地也有人写作“泻 *** ”两字。今年知乎官方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给一些长期提供优质内容的大V邮寄了定制月饼,没想到,很多大V吃后腹泻,“泻 *** ”的谐音梗成真了。
9月8日晚,知乎官方微博发表致歉信,称选购的月饼符合食品质量标准,但由于采购环节中经验不足,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造成身体不适。对于反馈问题的知友,知乎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并召回所有月饼。
这次“肇事”的麦芽糖醇,其实是代糖的一种。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糖醇的甜度普遍比蔗糖要低,在 *** 不会被完全吸收和消化,所释放出的葡糖糖不足以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仅需要少量或根本不需要胰岛素来参与代谢,相同重量的糖醇提供的卡路里比普通糖也要少得多。因此,糖醇被广泛用于有控糖、减肥需求的食品中。
糖醇优点多,但不易被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分解,摄入过多可能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等消化道症状。大量 *** 在肠道中的糖醇还会改变肠道的等渗状态。通俗来说,肠道中的食物残渣渗透液与 *** 血液和组织接近,糖醇积压进入肠道后,相当于出现了“高渗物”,肠道内外出现了“压差”,身体自动往肠腔里补液,“蹿稀”就发生了。但这种腹泻只是一过 *** 的,并不是病理 *** 的,停止进食,注意补充水分,身体会自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来源: 扬子晚报
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官方致歉:采购经验不足,未考虑到麦芽糖醇会致部分人不耐受【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官方致歉:采购经验不足,未考虑到麦芽糖醇会致部分人不耐受】知乎官方就月饼问题致歉 9月8日,@知乎 发文回应“知乎月饼吃了拉肚子”称,对于月饼问题给大家带来的困扰和不便,诚恳道歉。知乎在采购环节中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周全,初衷是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中选购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忽略了用来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知乎表示,对于出现不适的知友,已经联系并提供尽可能的补救与服务,已经发出的月饼,将进行召回。(阿法)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知乎月饼吃完变“ *** 战士”?其实都是低糖惹的祸中秋佳节临近,五仁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各式各样的月饼“席卷而来”。
在此之际,互联网问答平台知乎给很多用户寄去了中秋月饼,但是陆续有用户反馈,试吃后出现腹泻的情况。网友表示:谢邀,已经变成了 *** 战士。
一、麦芽糖醇摄取过量为什么会导致腹泻???
为追求低糖,知乎购买的是用麦芽糖醇替代蔗糖的月饼,虽然食品质量达标,但因部分人不耐受麦芽糖醇,引起身体不适,出现腹泻的症状。
对食物的不耐受,其实是人的免疫 *** 把所摄入的食物视为有害的物质,身体会针对 *** 产生抗体,表现出类似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
此外,因为麦芽糖醇不好消化,如果摄入过量的话,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很可能会造成腹胀、腹痛、腹泻。所以,有时候麦芽糖醇也会用于通便,但必须适量摄入。
二、麦芽糖醇和蔗糖有什么区别呢???
1、是否为糖类
蔗糖为双糖,属于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水解消化后,可为 *** 提供能量。
而麦芽糖醇是由麦芽糖氢化所制取的,是一种天然的营养甜味剂,并不是碳水化合物,无法作为体内的能源物质。
一般的无糖食品,就是用木糖醇、麦芽糖醇等非糖物质替代蔗糖等糖类物质,从而实现无糖目的。
2、甜度不同
蔗糖味甜,主要作为食品和甜味调味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糖、红糖、砂糖,即为蔗糖。
麦芽糖醇也是甜味剂,但其甜度是蔗糖的80%~90%,如果是液体麦芽糖醇,甜度则为蔗糖的60%。
3、适用范围不同
麦芽糖醇的热量不高,并不能作为主要的能源物质,因此摄入不会升高血糖水平,也不会增加脂肪和胆固醇水平,可作为理想的医疗食品,适合有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食用。
蔗糖则反之,其作为能源物质,并不适合高血压、血脂、糖尿病等人群食用。
三、麦芽糖醇真的比蔗糖更健康吗???
现在一直强调高糖饮食所带来的危害,比如肥胖、糖尿病、 *** 、长痘、长斑等等,故而不少人转向了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中,像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热量要比蔗糖低得多,所以饱腹感并不强。
而且甜味剂满足人味蕾所需要的甜味时,对大脑会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让人胃口大开,所以食用后,有可能会增大饮食量,间接引发肥胖问题,但如果能控制住嘴,麦芽糖醇的作用会略胜一筹。
如果从血糖方面来说,麦芽糖醇会比蔗糖更为健康。因为麦芽糖醇摄入后,被 *** 所吸收的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在正常摄入量下,对 *** 的血糖水平的影响微乎其微,故而麦芽糖醇也被视为优质的健康代糖。
而蔗糖食用后,会迅速升高血糖水平,对于有高血糖问题的人来说,并不适合,也不提倡。
虽然麦芽糖醇能保持血糖水平平稳,具有代糖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替代降糖 *** 物,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按时服 *** 。
麦芽糖醇的优势明显——低热量、味道甜、稳血糖等等。但是任何东西都是有限度的,麦芽糖醇也不例外,其吃得越多,反倒会引发胃肠道不适,适得其反。
薛定谔的“0糖饮料”:拥挤赛道与代糖“ *** ”最近“0糖饮料”的赛场上格外热闹。继东鹏、康师傅等品牌纷纷上线“0糖”、“无糖”概念茶饮产品之后,元气森林乳茶“0糖”标识事件又被推上热搜。一时间网上对于“0糖”概念的质疑声甚嚣尘上——怎样才算真正的“0糖”?用甜味剂替代的饮料对健康真的更有益处吗?
市场增势迅猛 赛道日渐拥挤
“拥抱甜味,拒绝热量!”随着 *** 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低糖、少糖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饮料的“苛求”了,“无糖”、“0糖”成为大势所趋。顺应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积极拥抱变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电商平台,输入关键词“无糖零卡”、“饮料”后,出现了几十种风味口味不同的产品。除了可口可乐的零度可乐、雪碧Sprite柠檬味汽水、喜茶的无糖喜小茶气泡水、元气森林罐装气泡水之外,连露露的杏仁露也推出了无糖植物蛋白饮料。
进入2021年,“0糖”概念更加红火。据媒体报道,仅仅在近一周的时间内,“0糖饮料”赛道上就多了三位选手的身影:东鹏推出0糖特饮,用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替代糖,称“0糖无负担”;康师傅上线了黑色包装的无糖冰红茶,主打“无糖、零卡”;元气森林官方微博也发布了一款无糖茶饮新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元气森林、喜茶、伊利、康师傅、农夫山泉、统一、健力宝、东鹏、雀巢在内的多个品牌都推出了“0糖”或“无糖”产品。
对此,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王晶认为:“相较于无糖/减糖包装饮品的市场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无糖/低糖包装食品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王晶预计,未来2021-2022年,随着更多无糖碳酸/苏打饮料头部品牌的持续发力,传统饮料品牌在无糖上的加大投入,以及更多新品牌进入这一领域,同时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加强,无糖饮料应该还会有很强的增长,130亿元的市场是个合理的预期。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年-2027年中国无糖饮料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为1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8.69%,预计2021年将达到137.9亿元,2027年为276.6亿元,增速可谓十分迅猛。
揭开代糖的 *** :假“0糖”还是真营销?
“0糖”真的无糖吗?如果无糖,那“0糖”饮料甜甜的口感是哪里来的呢?近日发生的元气森林“标识门”事件为广大网友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4月10日,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有网友对此感到迷惑不解:“0糖”饮料的甜味到底从哪来?元气森林气泡水标注“0糖”合理吗?
“能够严格做到0糖0卡0添加的食物,也就只有水了。0糖、0卡、0添加是互相 *** 的概念。”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糖”理解为蔗糖(或者说白砂糖),而在食品营养领域,“糖”是各种单糖和二糖的统称。按照国家标准,“0糖”或者“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这里的糖,是指各种单糖和二糖,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为添加的都算。
“也就是说,主要食品里糖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成为‘0糖’‘无糖’食品。但食品中,并不是没有一点糖分的,只是含量比较低。”云无心对记者表示。
根据现行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标示内容仅包括能量和四种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糖是可选择标示内容。
“‘0糖’与‘无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含糖也不用甜味剂,另一类是不含糖,但是使用甜味剂来产生甜味。”云无心说,多数气泡水中的甜味,多来源于甜味剂。甜味剂的甜味跟糖有一定差异,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相同的甜度的甜味剂对健康的影响要比糖小得多的。
那么,添加甜味剂的饮料健康吗?
“甜味剂本身是安全的,可以分为带热卡的甜味剂和不带热卡的甜味剂。甜味剂甚至比蔗糖要甜200-300倍。”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介绍,和含糖饮料相比,“0卡”“0糖”饮料确实对防治肥胖有帮助;但和水相比,由于甜味剂在大脑中会产生兴奋的作用,会引导食用者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此前也表示,代糖服用过多,会扰乱肠道菌群,从而影响代谢,还会让大脑发生错误的指令,以为吃的是真正的糖,然后胰岛素分泌血糖,长此以往胰岛素就会失衡,反而会变胖,更有可能引发腹泻腹胀等症状。
“除了现在常见的‘0糖’营销,‘0添加’也是一个话术套路。”云无心表示,某些食品、饮料鼓吹“不加香精”“不加色素”“不加防腐剂”,其实是因为该产品本来就用不着加这些。
各种“0”添加的营销噱头,其根源是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云无心表示,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400多种,所有的种类都是经过深入广泛的安全评估,合法规范地使用就能够实现使用目标,甚至没有“过量”“滥用”的必要。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能够提升食品的风味、口感和安全 *** ,味美我们的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潇潇 石兰)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