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与胆相表里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开窍于鼻;鼻为血行之门,鼻窍不通则目昏;目为肝之府、开窍于目,目开者,神开窍于目也。肝开窍于目而目视之有光;目视之有光而视之有眩;无明而视之见;眼花;双角变形;耳听八方:即此也。而肝主目,肝开窍于鼻,故眼部为风府所系,而眼目与肝关系密切;目为血行之所由生,故视之所向。临床治疗上以疏风清热、清肝泻火为主。治疗 *** 以龙胆泻肝汤为主。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黄芩、栀子、生甘草等 *** 物组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之头晕目眩、面红耳鸣、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
- 1、根据患者症状
- 头晕头痛,面红目赤,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或伴目赤肿大,耳鸣,口苦咽干,多汗,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伴高血压危象,休克,意识障碍,视物模糊,眩晕耳鸣,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临床体征:以眩晕头痛和面红目赤较常见,伴面色潮红和口苦咽 *** 较少见,舌红苔薄黄但不腻,脉弦数较多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病程在1个月左右,可因病程进展或血压变化而反复发作。常用方龙胆草汤加减(柴胡、枳实),用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伴发眩晕;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用于湿热阻滞型高血压伴头痛;方中龙胆草有清肝火的作用。甘草调敷外周穴位。注意用 *** 期间忌烟酒吸烟和辛辣 *** *** 食物。
- 2、临床体会
-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中较为常见的病机,本症多因情志失调,肝火上炎,上扰心神,或热炽之火上攻于头部,致头目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或舌红苔黄燥而焦,脉弦数而数。本病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盛,且病机以虚为本,虚火上炎血管,扩张充血,血脉流通不畅。治疗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主。
- 3、方 *** 组成
- 肝火亢胜型高血压,病位在肝,多为风热犯肝,兼夹痰火内扰,气机郁结,肝郁气滞,痰火上炎,上扰清窍,清浊相争,则致目眩、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甚或肢体麻木。治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养肝降压,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黄芩 ,栀子,泽泻,车前草,木通加减。服 *** 后目眩耳鸣、头胀目眩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经服 *** 1周余无明显复发 *** 高血压者,方加减改为2周。此外,患者长期服用降压 *** 后出现血压波动较大者应考虑是病情加重所致。
- 4、应用注意事项
- 诸 *** 皆有清肝热、泻肝火之功效,故在用 *** 时应注意各 *** 剂量相宜、不宜过小。 *** 物间应注意配伍,但不能过杂,否则影响疗效。如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加快等现象,应及时停用此 *** ,并及时就诊。本方仅用于治疗原发 *** 高血压疾病时方中常用之组成。如已出现肝 *** 脑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者谨慎使用该 *** 。
属于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
龙胆泻肝汤
<组成>
- 龙胆草 6g
- 黄芩、栀子、泽泻,各9g
- 木通、车前子、当归、甘草、柴胡、生地,各6g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 肝胆实火上炎证
- 头眩,胁痛,口苦,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
- 肝胆湿热 *** 证:阴肿,阴痒, *** 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 本方适用于肝经实火 或 湿热循经上炎及 *** 证
-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长于清肝胆实火,用为君 ***
- 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助龙胆草清热燥湿,同为臣 ***
- 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导湿热下行,从 *** 而出;当归、生地阴养肝血,使驱邪而不伤正,共为佐 ***
- 柴胡疏肝胆之气,引诸 *** 入肝经;甘草调和诸 *** ,同为使 ***
<方歌>
- 龙胆泻肝栀芩柴
- 车前木通泽泻偕
- 生地当归甘草合
- 肝经湿热力能排
龙胆泻肝汤是著名的清热方剂,在上能清肝胆实火,向下能泻肝胆湿热,还能兼顾补养肝血,在泻肝胆火的同时不会伤及阴血。
1、龙胆泻肝汤的 *** 物组成及方解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中 *** 组成。
龙胆草
1)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为方中君 *** ;
2)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 *** 龙胆草的泻火除湿的功力,共为方中臣 *** ;
3)湿热的出路主要是利导下行,从 *** 渗泄,方中用泽泻、木通、车前子渗湿泄热,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是藏血之脏,如果实火过旺,阴血必然会被消耗,且方中 *** 物多苦燥渗利伤阴之品,于是加入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得祛邪而不伤阴血,以上诸 *** 共为方中佐 *** ;
4)肝脏体阴而用阳, *** 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方中骤用大量的苦寒降泻 *** 物,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担心伤及肝胆升发气机,于是方中用柴胡舒畅肝经之气,引诸 *** 归肝经,甘草调和诸 *** ,护胃安中,共为方中使 *** 。
龙胆泻肝汤的 *** 物配伍特点:泻中有补,清利并用,利中有养,降中寓升,使得邪去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伤胃,使得火泻热清,湿浊得利,诸症得以有效缓解。
2、龙胆泻肝汤的功效及临床主治
龙胆泻肝汤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临床主治疾病:
1)肝胆实火上炎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目赤、胸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细有力;
2)肝经湿热 *** 证,主要临床症状为阴肿、阴痒、筋萎、阴汗、 *** 淋浊、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3、龙胆泻肝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肝经循行图
由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绕阴器,布胁肋,连目系,入巅顶;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器,另一只布胁肋。所以龙胆泻肝汤不仅治疗肝胆本脏病症,同时还可以治疗由于肝火上炎和湿热 *** 导致的诸多疾病。目前龙胆泻肝汤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
龙胆泻肝汤现在临床应用:
1)肝胆本脏相关疾病,比如急 *** 黄疸型肝炎、急 *** 胆囊炎、带状疱疹等;
肝
2)以肝火上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高血压、顽固 *** 偏头痛、神经 *** 头疼、急 *** 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失眠、耳鸣、甲亢等;
3)以湿热 *** 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急 *** 肾盂肾炎、急 *** 前列腺炎、急 *** *** 炎、尿道炎、 *** 炎、 *** 炎、白塞氏病、腹股沟淋巴腺炎、急 *** 盆腔炎、 *** *** *** 、皮肤湿疹、足跟痛等。
4、小结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现在也有中成 *** ,对于肝胆实火、三焦湿热所引起的诸多病症,确有 *** 到病除的效果,可谓一剂良方。但此方多苦寒 *** 物,易伤脾胃,临床不可久服,湿热、实火一去,则应停 *** ,脾胃虚弱者慎用,更好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遵医嘱正确服用。
龙胆泻肝丸巧搭配,还能治这7种病!让它作用翻倍!千万别错过大家好,我是沈医生,之前沈医生给大家讲过龙胆泻肝丸,它可以清泻肝胆湿热,不清楚的话,可以找一找我之前的文章或者 *** 。
今天沈医生要教你龙胆泻肝丸和其他的中成 *** 搭配,还有这7种适应症可以调理,不可错过,快来点赞收藏,让你家里的龙胆泻肝丸作用翻倍吧!
之一个,搭配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可以在清利肝胆湿热的同时,再滋补肾阴。
如果你经常觉得腰酸腿疼,口干,嗓子干,干什么事都没力气,还对很多事情都没兴趣,同时又有舌苔黄厚,胁肋疼痛,容易生气,头疼头晕, *** 不成形,黏马桶不容易冲下去,这些肝胆有湿热的表现,就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搭配六味地黄丸了。
第二个,搭配温补肾阳的右归丸,可以在清理肝胆湿热的同时,温阳补肾。如果你在龙胆泻肝丸适应症的基础上,还出现了 *** 次数增加,夜尿频繁,下半身怕冷,腰酸腿疼,水肿的症状,舌头上面除了舌苔厚,还比较潮湿,像要滴水一样,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合并了肾阳虚了,需要我们在清利湿热的同时,温阳补肾。
第三个,搭配清热止痛的黄连上清丸,可以兼顾清理肺和胃的热气。
肝胆有湿热,也会影响到我们身上其他的脏腑,比如热气到我们的胃和肺的时候,我们就会 *** ,牙龈肿痛,嗓子红肿,嘴里还会长口腔溃疡,同时 *** 还会干结,不容易拉出来, *** 也会又少又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龙胆泻肝丸的基础上再搭配一个清热止痛的黄连上清丸。
第四个,搭配补心安神,滋阴清热,得天王补心丹,可以在清肝胆的时候,再清心火。
湿热在我们的身体里,会煎灼我们身上的阴液,尤其是我们心的阴血,如果我们的心,阴血亏虚了,就会失眠,因为心神没有可以依附的东西,不能安宁了,这样我们就会翻来覆去睡不着,急躁,睡着了也还是会做梦,白天还会心慌,舌尖很红,还会疼,这个时候就可以再配合一个补心安神,滋阴清热的天王补心丹了。
第五个,搭配疏肝健脾的逍遥丸,防止湿热克脾,肝气郁滞。
湿热长期困在我们的肝胆里面,不仅会导致肝胆经脉的气血运行不畅,也就是肝气郁滞。同时,还会造成肝郁脾弱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除了会表现出肝胆湿热的症状,还会心情压抑,喜欢唉声叹气,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吃了饭也不容易消化,经常肚子胀, *** 也会溏稀不成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配合一个疏肝健脾的逍遥丸。
第六个,搭配健脾运湿的参苓白术丸,从根源上切断生湿之源。
“脾主运化”,脾胃可以运化水湿,但是如果我们的脾虚了,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下降,产生的湿气,还会再去影响我们的肝胆,导致肝胆的湿热也不容易被排出去。
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肝胆湿热的症状,还会表现在痰多,感觉总是吐不完,舌头很湿润,好像要滴水一样,经常肚胀,感觉什么都吃不下,而且 *** 非常稀,经常拉肚子,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肝脾同调了,可以再配合一个健脾运湿的参苓白术丸。
第七个,搭配专清身体下部湿热的四妙丸,有针对 *** 地清理湿热。我们身上的湿热,长期没有排出去,就会往我们的身体下部行走,因为“湿 *** 下趋”,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下肢的关节疼痛,红肿,活动起来不方便,或者 *** 潮湿,瘙痒,有的女 *** 还会白带增多,颜色发黄。这些都是湿热下行的表现,我们可以在龙胆泻肝丸的基础上配合一个,专门清利下肢湿热的四妙丸。
以上就是龙胆泻肝丸的7种巧妙搭配,是不是不可错过?建议点赞转发收藏,方便需要的时候查找。
最后,中医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 *** ,自己拿不准的话,不要擅自使用。
左金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丹溪心法》
左金丸是清肝经之热,清肝泻火的。我们定为二类方。
主治与病机分析
肝郁化火 → 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火犯胃 → 嘈杂吞酸,呕吐。
既要把握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基本病机,同时通过这个方的学习,了解黄连、吴茱萸配伍使用的一些规律。因为黄连、吴茱萸相配这种 *** ,已经超出了左金丸使用范围。很多时候这两个从炮制方面,已经成为中医常用的一种配伍组合。
病机,肝火犯胃也是一种肝胃不和的反应。偏热证,犯胃,偏于肝胃之气上逆,所以从表现来看,由两部份构成。
? 肝郁化火可以有情志郁结,这个在临床上多一点,可以有外邪入里化热导致的,从<临床看到左金丸证来讲,肝郁化热化火,造成胁痛、口苦为特征,跟龙胆泻肝汤比的话,龙胆泻肝汤肝郁化火,以循经上炎为主要特点,左金丸肝郁化火,以肝火犯胃为主要特点,肝胃同病为主要特点。所以在有胃气上逆,肝胃不和的表现,特别是吞酸。肝胃不和以后,不管寒证热证造成的,往往都会有吞酸的特点。古人说,木郁曲直,曲直作酸。这个因为是肝火犯胃,偏热证,既有嘈杂,有吞酸,同时往往有胃腑的热像。提到肝胃不和,多以胃气上逆的呕吐常见。相对我们提到肝脾不和,那都是以脾不升清,泄泻、腹痛这为特点。左金丸证,它是有一组肝郁化火,胁痛口苦,和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胃气上逆呕吐为主要表现。
由于是肝火引起,舌红,苔黄,脉弦数,是常见的舌脉左证。
治法
清泻肝火,(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
*** 味
作用
君
黄连
清心火
清胃热
臣(佐使)
吴茱萸
疏肝
降逆
这个方由两味 *** 构成。方义分析彼此的关系是重点。黄连擅长于清胃热,能够清心火。这里使用也可以照顾到肝郁化火,引起心火。但主要在这里有清胃热作用。有肝火要清肝,黄连,吴茱萸同用,吴茱萸有引黄连入肝经的作用。大剂量黄连和小剂量吴茱萸相配,吴萸饮黄连入肝经清肝火,所以既清胃,又清肝。
吴茱萸在方里,既看成是臣 *** ,也可以看成是佐使 *** 。因为从和胃降逆来讲,黄连没这个作用。针对肝胃不和,它起到加强对这个病机的治疗,仲要这个兼证,胃气上逆,起主要治疗作用。吴茱萸辛温,单用黄连过分苦寒,它使它凉而不瘀。又可以看作一个佐 *** ,佐制 *** 。它能引领黄连入肝经,又像使 *** 。再加上吴茱萸能疏肝,所以吴茱萸配在这个方里,和黄连关系,吴茱萸体现了多方面的作用。既能疏肝,这个肝经有热化火,用苦寒黄连容易凉而使肝气机郁滞,肝脏喜条达恶抑郁,所以它带有疏肝特点。同时可以制约黄连过于苦寒,它可以和胃降逆,又可以引经,引领黄连入肝经,所以历来对吴茱萸分析,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它直接治疗作用是降逆止呕,所以在用量方面,为了保证这个方它是以清肝火为主,所以吴茱萸和黄连的比例是1比6。黄连量大。现在我们作为基础课学习,1比6可以使同学们了解,相差比较悬殊这个意义。保证整方是清肝火为主。实际运用当中,这是灵活的。当然用左金丸针对肝火犯胃,黄连量绝对要比吴茱萸多得多。
左金丸、龙胆泻肝汤比较
左金丸也有肝火,龙胆泻肝汤的主治的肝火上炎也是肝火,这两个都是清肝的常用方。相同点都有肝火为患,不管肝火上炎,或者肝火犯胃,所以区别点呢,龙胆泻肝汤可以用于湿热 *** ,也清利湿热的作用,左金丸呢,它不挟湿,本身左金丸证,但能和胃,又是它的特点,是肝胃同治的。这两个方不同。所以左金丸味什么不用龙胆草,胃气上逆,胃气受损伤了,不能用龙胆草苦寒,容易伤胃之品。
从功效特点,轻肝火力量,龙胆泻肝汤很强,它是凉肝猛降,又能清利湿热,左金丸清肝比较平和。清泻肝火比较平和,兼有和胃降逆作用。所以是历来治疗吞酸、口苦这一类,是个基础方,基础结构。后来这两个 *** (黄连、吴茱萸)成为一个基本的配伍结构。一遇到有冒酸这两个 *** 也可以相配。偏于虚寒型的,胃寒引起这类也可以用。胃寒引起作酸,人们也用吴茱萸、黄连,可以把用量倒过来,把它称作反左金丸。仍然是一种肝胃不和,偏寒证。可以呕吐,吞酸。还是肝胃同治,这个是灵活运用了。
左金丸这里面的吴茱萸过去我讲过,吴茱萸运用当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用吴茱萸,哪怕是在,后面我们讲到吴茱萸汤,习惯上用了吴茱萸要用点黄连,小量加一点。能够使吴茱萸的副作用,眩晕、胸闷、恶心这类,可以得到一个控制。控制副作用、 *** 反应。
有吴茱萸的方里,应该服 *** 要温服,甚至于冷服,能够减轻副作用。吃了吴茱萸以后,应该是休息一下,平躺一下。一、二十分钟,一些反应才过去,反而 *** 效发挥。因为吴茱萸本身治疗作用,是气机上逆,肝胃不和的,胸闷,恶心,头眩。
这是运用注意。所以后来用黄连都用吴茱萸炒了。
- 龙胆泻肝汤
- 【 *** 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柴胡,栀子,泽泻、木通、生地、车前子、当归,生甘草。
【治疗 ***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泻肝火,祛湿热。
- 【临床运用】临证过程中,经常使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 *** 前列腺炎,伴有烦躁不安, *** 干, *** 黄, *** 潮湿,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的患者。大多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经验体会】临床上,男 *** 前列腺炎患者颇多,病证复杂多样,从中医范畴常分虚、实2大类。龙胆泻肝汤主要治疗肝经湿热属于实证的范畴,此类患者多平素多因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食肥甘厚腻,饮酒多,情志不舒畅而诱发肝胆湿热内蕴,循经 *** 而出现前列腺炎的各种症状。龙胆泻肝汤作为治疗肝经湿热的常用方,治疗本病,效果明显。
肝胆有热,常表现为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反酸呕吐酸水、心烦燥热、失眠烦躁等症状。
中医治疗这些胆热症,症状侧重点不同,有很多方子可以治疗,比如温胆汤、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等等。
温胆汤多用于胆胃郁热,痰热扰心证候;蒿芩清胆汤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加入黄芩、青蒿之后,清热的作用更强。
小柴胡汤调和少阳,补正驱邪,能治疗口苦、不思饮食、烦热、胸胁胀痛的症状,大柴胡汤治疗少阳和阳明合病,小柴胡汤证兼有 *** 不通更加合适。
龙胆泻肝汤清热的功效更强,有清利肝胆清热祛湿功效,整体 *** 方偏寒,不宜久服。
个 *** 会,治疗胆热症多需要加入疏肝理气 *** 物,除了像柴胡、黄芩、白芍等 *** 物比较经典之外,适当的加入香附、郁金、青皮等 *** 物能够疏通肝胆,疏肝解郁,也有间接清胆作用;肝胆脾胃本为一体,同属中焦,清热苦寒不宜太过,适当的兼顾脾胃,更有利于整体的健康。
以上各方,都能同样治疗胆热,不同症状略有差别,宜选择不同的方子,以更有针对 *** !
喜欢我的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哦,每天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
关于神经 *** 耳鸣,我想到龙胆泻肝汤!一张小医案,说给你听为什么耳鸣,要说到龙胆泻肝汤呢?
这是因为,耳鸣跟“肝”脱不了干系。我认为,肝病引发的耳鸣占多数。
肝为刚脏,肝得疏则气机调畅,血气平和,耳窍得以濡养。反之,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热循经上犯清窍,就会导致耳鸣、头晕等。
从肝论治耳鸣,常用的就是龙胆泻肝汤。
讲一张小医案给你听。
一个小伙子,23岁,刚刚大学毕业,工作还不满一年。出了什么问题呢?耳鸣。
他呢,被耳鸣折磨了整整4个月。反复双侧耳鸣,如潮水声,每次发作都会持续很久,偶尔还会耳痛。除此之外,还有口苦、咽干、梦多、难以入睡的情况。
检查发现,双外耳道正常,双鼓膜完整无光泽。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涩。
他为什么会耳鸣呢?
考虑一方面是有气郁化火上扰清窍之缘,另一方面有气机逆乱引发血瘀致耳脉闭阻不通。
所以说,想要缓解耳鸣,就要从肝入手,疏肝为主,兼以化瘀通窍泻火。
组方:龙胆草、黄岑、夏枯草、郁金、柴胡、牡丹皮、赤芍、葛根、石菖蒲、夜交藤、桃仁、川芎、丹参、地龙、枳壳
这一方,就是龙胆泻肝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另外叮嘱他,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总是生气郁闷。
结果如何?复诊时耳鸣已经有所改善,睡眠较前也有好转。后在原方基础上去龙胆草、夜交藤,加红景天以活血通痹。最终,耳鸣声非常小,不注意时已听不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耳鸣都与肝有关,肝病所致的耳鸣也并不只有上述这一种情况。耳鸣应当根据情况详细辨证,不可随意套用方子。
中医治疗湿热瘀滞型前列腺炎,龙胆泻肝汤合少腹逐瘀汤这些年来,慢 *** 前列腺炎发病率在青壮年中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与日常工作。尿频尿急以及疼痛症状的反复或持续发作是患者比较苦恼的症状,不仅会严重影响精神心理健康,还能导致Jing子的质量低下,Xing功能障碍,诱发男 *** 常见的不育症。
西医治疗这一类型的症状,主要是以高选择 *** α1A受体阻滞剂为主,用 *** 期间还有点效果,停 *** 就反复,长期用 *** 会有 *** 反应,所以,临床上,你会发现西医医生开出的处方,还会有中成 ***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选择中医治疗呢?
经过临床大量实践,中医 *** 在治疗泌尿科疾病,尤其是缓解身心与躯体症状,改善整体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分析龙胆泻肝汤合少腹逐瘀汤治疗湿热瘀滞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治疗 ***
1. 常规治疗:包括戒烟戒酒,禁食辛辣,避免憋尿,久坐,规范作息,适当运动,保持前列腺部位的保暖,Xing生活规律。
2. 方 *** :龙胆泻肝汤合少腹逐瘀汤。
组方:龙胆草、生地、泽泻、柴胡、木通、车前子、黄芩、栀子、当归、甘草、赤芍、川芎、干姜、小茴香、延胡索、肉桂、蒲黄、没 *** 、五灵脂。
煎煮 *** :中 *** 材冷水浸泡30分钟后,400毫升水文火煎至200毫升。
服用 *** :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各服一次。
观察结果:尿频尿急、灼热涩痛、排尿困难、尿滴沥、会阴胀痛、 *** 黄浊、尿滴白、口苦口干、 *** 潮湿等症状均可明显改善。
方义:
龙胆泻肝汤出自《合剂局方》,方中龙胆草为君 *** ,取其清热除湿,泻肝胆之火的功效;栀子、黄芩 *** 寒味苦,辅助君 *** 泻火除湿;泽泻、木通、车前子利尿通淋、止泻渗湿;因为肝脏主藏血,肝经实火,容易耗损阴血,而前面的几味中 *** 都属于利湿伤阴的 *** 物,因此,加入了当归和生地养肝柔肝、滋阴养血,发挥其“祛邪而不伤正”的功效。柴胡入肝胆经,能够疏肝解郁解热;甘草调和诸 *** 。
考虑到久治不愈的人,大多经历过无数西医治疗,服用大量西医 *** ,西 *** 寒凉,因此,咱们在使用龙胆泻肝汤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其中肉桂、干姜、小茴香理气止痛,温中散寒;没 *** 、延胡索消肿定痛,利气散瘀;五灵脂、蒲黄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川芎、赤芍祛风止痛,行气活血。
龙胆泻肝汤与少腹逐瘀汤合用,可发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的功效。全方化瘀而不伤正、利湿而不伤阳、泻火而不伐胃、降中有升、泻中有补。
总结:临床有效率与 *** 反应发生率,证实龙胆泻肝汤合少腹逐瘀汤治疗湿热瘀滞型前列腺炎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改善症状,还能提高Xing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 *** 高,值得更多的推荐。
中医界的万能方,龙胆泻肝丸,还有这7种用法,建议收藏!有一个中 *** ,被誉为中医界的万能方,可以治疗十几种疾病!
这个方子就是龙胆泻肝丸,它的主要功效是清肝胆,利湿热,那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龙胆泻肝丸的七个用法。
首先,它可以治疗 *** 潮湿。
如果你经常觉得 *** 总是非常潮湿,容易出汗,有时候还特别瘙痒,甚至有湿疹,这种肝火湿热下循引起的情况,都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清热利湿。
它还可以治疗前列腺炎和尿道炎。
中医认为,肝可以排除体内的 *** ,而脾主 *** 的新陈代谢,肝火旺盛就会影响肝的排毒功能,导致脾的代谢负荷过大,所以你经常会有想 *** 的感觉,但每次尿液很少,总觉得没有尿干净,而且很黄,有时候甚至会有灼烧的痛感,那这个时候也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清热利湿。
它也可以治疗胆囊炎。
如果你 *** 子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经常上火,而且吃完饭总是觉得腹胀,甚至腹痛,总是打嗝多, *** 多,嘴里也总是很干很苦,这种肝胆湿热导致排浊的功能下降,污浊聚积在体内的情况,也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清肝泻火。
结膜炎。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就会灼烧到眼睛。如果你睡醒经常眼睛很干很红,分泌物也很多,平时眼睛也特别容易痒,总想揉一揉,都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调理。
失眠。
如果你晚上经常觉得心里十分烦躁,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却总是做噩梦,常常在凌晨醒过来。这种肝火上扰,影响到心神的情况,也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改善。
白带异常
很多女 *** 朋友如果平时白带比较多,有异味,甚至颜色发黄,这说明有湿的同时还有热,这种湿热犯下引起的症状,也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清热祛湿,调理身体。
最后,中耳炎。
从肝经的循行路线来看,经过口舌耳,最后汇聚于头顶,肝火旺盛,这湿热也会上犯到耳朵,就会导致你经常觉得耳朵干,耳朵痒,还总有一股闷热感,好像被堵着了一样,有时候还会有嗡嗡的鸣响声,甚至还会流脓。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来清肝胆,利湿热,从而调理我们的身体。
那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到这了,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点个收藏,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