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草是什么样子的,阿魏草是什么样子的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3
聊城文化:阿胶井的传说

炎帝为教民播种五谷来到阿邑(阳谷阿城),口渴,命人掘一口,井底涌出涓涓清泉,捧而饮之,顿感甜润可口,浑身神力倍增,因井周围长满了阿魏草,故命名为"阿井"。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一天,阿并附近来了一位黑大汉,准备抢民女,搞得周围百姓人心慌慌,此事被东海龙王太子知道,变成一位妙龄 *** 将黑汉诱出,并 *** ,黑大汉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头黑驴。

第二天,人们来井边打水,发现了一头死黑驴,纷纷割其肉用井水煮而食之。奇怪,凡食其肉、喝其汤者,皆有病者病愈,无病者强身。有个叫岳明的人,其妻分娩难产,流血不止,等他赶到时,只剩下驴皮一张。岳明将驴皮带回家,去毛后放到锅里加阿井水进行蒸煮,由于火大、时间长,驴皮竟被煮成稠汤,稍一 *** ,凝固成褐色的胶块,岳明将其切成碎块让奄奄一息的一妻子服下,很快气血回升,面色红润,数日后,竟健壮如初。事情传出,体弱患病者纷纷前来讨要,结果凡食者皆痊愈,驴皮冻很快吃光。

岳明就用别的驴皮加阿井水熬制,制出的驴皮冻命名为"阿胶"。虽然不如那头妖驴作用大,但滋阴润燥、止血养血也很有效,因而销售很快。有别人用其它井水熬制,却没有什么疗效。于是,人们就将阿井改名"阿胶井"。

阿胶名声大振,很快传人皇宫,唐太宗李世民服用后,气血充沛,食欲大振,龙心大悦。命尉迟恭专程到阳谷县阿城镇将阿胶井淘浚修缮一新。从此,阿胶成为皇宫贡品。

人们为纪念尉迟恭的修缮之功,在井旁盖了一座石亭,亭内立一石碑,碑文写"唐朝尉迟恭曾身为钦差大臣至此,重修阿胶井"。

托里:百花飘尽桑麻小 夹路风来阿魏香


5月25日,在距离塔城地区托里县城8公里的 *** 滩上,野生阿魏草长势喜人。绿地衬着黄花,真是灿烂之极,一路繁花似锦,当真是“百花飘尽桑麻小,夹路风来阿魏香。”

来源:爱在塔城

中 *** 材柠檬叶

柠檬叶

拼音Nínɡ Ménɡ Yè

出处《生草 *** *** 备要》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洋柠檬。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黎檬的叶中含黄酮类、香豆精类、有机酸等。黄酮类中,有槲皮素和根皮素。香豆精类中,有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和马栗树皮素。有机酸中,有阿魏酸、p-香豆酸、水杨酸、p-羟基 *** 、芥子酸、p-羟基 *** 、香荚兰酸、龙胆酸和o-香豆酸;还含香荚兰醛。以上各成分,主要均以结合形式存在,其中伞形花内酯、阿魏酸和水杨酸同时以少量的游离形式存在。

叶中还含挥发油、维生素C-119~232毫克%和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蝴蝶梅黄素等色素。

*** 味辛甘,温。

①《生草 *** *** 备要》:"味辛, *** 温。"

②《木草求原》:"辛甘,温。"

③《南宁市 *** 物志》:"辛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理气,开胃。治咳喘,腹胀,泄泻。

①《生草 *** *** 备要》:"止咳,化痰,开胃。辟腥甚佳."

②《陆川本草》:"行气,止喘咳。治气喘,咳嗽,腹胀,腹泻。"

③《南宁市 *** 物志》:"行气,驱风,祛痰,健胃。治咳嗽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 *** 大辞典》

健康饮食 | 每天认识一种食物「杏鲍菇」

杏鲍菇是典型的 *** 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于春末至夏初腐生、兼 *** 寄生于大型伞型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的根上和四周土中。

杏鲍菇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真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 的瓦西尔柯夫(1955)称它为“草原的美味牛肝菌”,可见味道鲜美之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数量稀少, *** 更高的菇类。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 *** 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岐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杏鲍菇是集食用、 *** 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及如 *** 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

常见做法

鱼香杏鲍菇

所需材料:杏鲍菇1斤、尖椒1个、胡萝卜1段、水发木耳适量、油盐适量、葱1段、姜2片、大蒜3瓣、郫县豆瓣酱两汤勺、5汤匙清水、4汤匙米醋、3汤匙白糖、2汤匙生抽、1汤匙料酒、1汤匙淀粉、

做法步骤:

1.把杏鲍菇洗净,用刮皮刀把杏鲍菇顺长,刮成薄薄的长条,像宽面条一样。

2.把木耳切成丝,胡萝卜切成丝,尖椒去蒂去籽,切成丝。

3.准备好调料,把葱姜切成丝,大蒜切片,把5汤匙清水、4汤匙米醋、3汤匙白糖、2汤匙生抽、1汤匙料酒、1汤匙淀粉,放入碗内,搅均匀,调成鱼香汁。

4.锅内加入水烧开,下入杏鲍菇焯水,把杏鲍菇焯水至变软,将杏鲍菇捞出,放到冷水中投凉,捞出沥净水分待用。杏鲍菇焯水,可以去除杏鲍菇的异味和杂质,使杏鲍菇的味道更纯正。

5.锅内加入油烧热,下入郫县豆瓣酱小火炒制,将郫县豆瓣酱小火炒出酱香味,炒出红油。下入葱丝、姜丝、蒜片炒香。

6.下入尖椒丝,胡萝卜丝,木耳丝,一起翻炒1-2分钟。

7.下入杏鲍菇大火翻炒均匀,淋入调好的鱼香汁,大火翻炒均匀,芡汁变得黏稠,包裹在食材上,关火,盛出装盘,一盘色香味俱全,好吃下饭的鱼香杏鲍菇就做好了。

凉拌杏鲍菇

所需材料:杏鲍菇400克、花生米1小碗、香菜1棵、小米辣2-3个、油盐适量、香油1汤匙、葱1段、大蒜3瓣、生抽2汤匙、白糖半汤匙、香醋2汤匙、辣椒粉半汤匙、鸡精1茶匙、

1.把杏鲍菇洗净,用刮皮刀把杏鲍菇刮成薄一些的条。

2.锅内加入水,水开后,下入杏鲍菇焯水,把杏鲍菇焯水至变软。

3.将杏鲍菇捞出,放到冷水中投凉,用手把杏鲍菇攥下水分待用。

4.下面做调料汁,葱切葱花,大蒜切末,小米辣切成辣椒圈,把葱花和蒜末放到碗内,再加入辣椒粉和小米辣。

5.锅内加入油,油量稍多一点,冷油下入花生米,用小火炒制花生米,将花生仁炒至颜色稍变黄,将花生米捞出晾凉待用。

6.把炒花生米的油加热至冒烟,将热油淋在装配料的碗内,一边淋油,一边搅动,将配料炸香。

7.再加入盐、香油、生抽、香醋、鸡精,搅拌均匀,这样调料汁就调好了。

食物名称

杏鲍菇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24 千卡

蛋白质

3.6 g

脂肪

0.5 g

饱和脂肪酸

0.1 g

多不饱和脂肪酸

0.2 g

单不饱和脂肪酸

0.1 g

水分

88 g

碳水化合物

7.4 g

膳食纤维

4.3 g

可溶 *** 膳食纤维

0.3 g

不溶 *** 膳食纤维

4 g

灰分

1 g

叶酸

80 μg

2 mg

15 mg

120 mg

460 mg

1 mg

0.07 mg

0.3 mg

0.15 mg

0.7 mg

维生素B1(硫胺素)

0.14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28 mg

烟酸(烟酰胺)

8.1 mg

泛酸

1.61 mg

维生素B6

0.18 mg

维生素D

1.8 μg

路边 *** 缝里,有1种“珠仔草”常见,叶片下面有“小果”,珍贵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许多植物会在农地里或者土壤比较多的位置生长,但还有一些植物只需要一丁点土壤就可以存活下来,比如岩黄连,它经常在路边的 *** 缝里生长。

目前世界上 *** 植物约有2000~3000余种,其中就包含了部分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和 *** 子植物。像卷柏、紫萁、凤尾蕨、石松、铁线蕨、石韦等植物就会在 *** 缝里生长,生命力强,挖几棵回家当盆栽种植,那也会很有观赏价值。

其实,还有1种“珠仔草”也是比较常见的,它会在路边的 *** 缝里繁殖和生长,植株的叶片非常奇特,在它的果期,叶片下面会有一些“小果”,珠仔草还是一种有价值的植物,若花友们在路边再次看到珠仔草,更好不要 *** 它。可能有不少的花友也不了解珠仔草的价值,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路边 *** 缝里,有1种“珠仔草”常见,叶片下面有“小果”,珍贵!

珠仔草也被称为叶下珠,它的别称还有鲫鱼草、老鸦珠、落地柑、夜合草、油柑草、夜盲草、叶后珠等,可见它的别称非常多,不过在我们当地,一般会叫它珠仔草,不知道花友们会叫它什么呢?珠仔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在一年左右,在5-6月份这段时间生长速度会很快,叶片相当奇特,在叶片的下面有一些果子。

野生的珠仔草分布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区,在 *** 、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喜欢在海拔600米以下的路边、农地边、旱田边、山地路旁生长,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没有什么水分的土壤里能正常存活下来,比我们家里的一些虎皮兰、月季、兰花、君子兰、铜钱草等花卉顽强。

珠仔草的价值

《全国中草 *** 汇编》记载:清热利尿,明目,消积。可见,珠仔草和积雪草一样,都是比较有用处的“ *** 草”,处理后也会成为“中 *** 材”,这时候价值也就变高了,可以用珍贵来形容。据研究,珠仔草还有丁二酸、胡萝卜苷、没食子酸、山茶素、阿魏酸等化学成分,其中没食子酸为主要活 *** 成分,提取出来后有一定的用处,具有抗 *** 作用。

在每年的9月份下旬和10月份上旬,都可以采收珠仔草,这时候它的叶片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色,变成 *** ,之后就慢慢脱落了,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影响到制成“ *** 材”的质量。珠仔草的根系比较少,采收回家的珠仔草可以清理一下它根系上的泥土,然后经过简单的晾干,就可以保存下来了。

在晾干这种草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成熟果子会大量脱落,这时候也可以将这些果子,也就是 *** 收集起来,然后晾干保存。据统计,每4.13kg的鲜草可产1kg *** 材,每公顷产鲜草24282kg,可产 *** 材5879kg。

关于经常在路边石缝里生长的一种珠仔草,就先介绍到这里了,花友们见过它吗?

透骨草是草吗?透骨草有哪几类?它是做什么的?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作者一定不负众望,带来更多优质作品!

透骨草也被称作 *** 曲草、 *** 草等,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作为常用的中 *** 材之一,由于 *** 源分布相对较广,也呈现出 *** 低廉的特征。

调查研究发现,透骨草具有不同品种,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原植物主要分布在19科, *** 物种类高达40余种。

针对不同种植物而言,其具体功效也并不相同,在多样化品种的基础上,以珍珠透骨草、羊角透骨草、凤仙透骨草、彝 *** 透骨草等种类较为常见。

结合透骨草的有关种类,探讨其化学成分和 *** 理活 *** 。


1 中 *** 透骨草的品种类别

1.1 珍珠透骨草

珍珠透骨草源自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干燥全草,通常于夏秋季节在果实趋于成熟阶段进行采收。

从 *** 状方面观察,具有茎多分支的特点,其茎呈现出圆柱形或者略微有棱的结构,长度介于10~30 cm,直径在0.1~0.5 cm,表面多呈现出灰绿色,在接近底部时表现为淡 *** ,并拥有灰白色的柔毛,存在明显叶痕,叶互生,质地较脆且易于折断。

珍珠透骨草的叶多具有皱缩特点,在下表面茎叶端脉络较为明显,该植物气微,味淡略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河南、山东、山西、吉林等省份。


1.2 羊角透骨草

羊角透骨草属于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干燥全草,结合该植物的主要 *** 状,发现其茎部呈现出扁圆柱形结构特点,并存在分支,长度介于10~100 cm,直径在2~8 mm。

植物表面呈现出淡绿色或者黄绿色,并存在纵向细棱线,表面不存在柔毛,质地相对较轻,且易于折断。

在断裂时其断面表现为黄白色,该植物属于单叶互生,在茎部上端能够观察到排列着类似羊角状的果实,羊角透骨草无特殊气味,多存在于我国的辽宁、吉林、山东、黑龙江等省份。


1.3 凤仙透骨草

凤仙透骨草主要是指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干燥茎部分,在夏天将其割取以后,剪去茎上存在的叶和花,然后晒干待用。

基于该植物的主要 *** 状,观察到其干燥茎表现为皱缩干瘪状态,在茎上存在着显著的纵沟,多数为长圆柱形结构。

茎的长度在30~60 cm,直径为4~8 mm,并存在分支,其表面属于棕 *** ,节部较为膨大,能够观察到互生叶痕,质地轻柔而脆弱,易于折断。

在断面一般可见白色的髓,该植物略有气味,还有微毒 *** ,凤仙透骨草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几乎每个省份都有种植。


1.4 彝 *** 透骨草

彝 *** 透骨草也被称作“接生草、 *** 曲草、 *** 子针线”,是一种野生的豌豆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 *** 用价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 *** 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云南及四川等地广泛存在,适应 *** 较强,生长态势良好,多属野生。

彝 *** 透谷草带有香气, *** 温,主要种植在我国云南省,以昆明、大理、楚雄等地种植得最为突出。

1.5 东北透骨草

东北透骨草属于豆科植物山野豌豆的全草(干燥),从其 *** 状方面观察,在干燥状态下,其茎部呈现出四棱形结构,质地脆弱且容易折断。

叶子一般为双数羽状复叶结构,并具有缩皱、卷曲特征,在叶轴的端部还存在卷曲。

东北透骨草具有气微、味淡等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另外,在甘肃、山西、陕西、青海等省份亦有分布。

2 中 *** 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基于透骨草种类及具体植物来源的差异,其化学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对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展开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分离、鉴定等技术检测出具备生物活 *** 的相关化合物种类。

张立新等在对透骨草(Phry *** leptostachya L.)全草乙酸 *** 萃取物开展研究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色谱方式实施分离和纯化,并依据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来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正确应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执行strong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活 *** 研究。

在 *** 作过程中,发现分离并鉴定出8个已知化合物,对应的化学成分依次为苜蓿素、salcolin A、salcolin B、异落叶松树脂醇、倍半西班牙冷杉醇B、咖啡酸甲酯、4-<(3,4-二羟基肉桂酰基)-氧基>肉桂酸甲酯、5-(甲氧基甲基)-1-(4-羟基苯乙基)-1H-吡咯-2- *** 。

基于strong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所展现出来的神经保护活 *** 结果,了解到当处于50μmol/L浓度状况下,若阳 *** 对照 *** 的维生素E细胞存活率达到76.55%时,化合物苜蓿素和salcolin B的细胞存活率可分别达到76.47%与77.81%;此外,化合物salcolin A、咖啡酸甲酯、4-<(3,4-二羟基肉桂酰基)-氧基>肉桂酸甲酯的细胞存活率能够达到81.68%、 *** .15%、93.19%,这也表明细胞的存活率得到明显增强,上述实验也充分表明从透骨草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成分能够对strong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展现出不错的神经保护活 *** 。


2.1 珍珠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在对珍珠透骨草进行研究时,以地构叶干燥全草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并结合其理化 *** 质判断、波谱特征等方式加以鉴定,最终发现存在软脂酸、香草酸、三十烷醇、单萜类化合物、对香豆酸、胸腺嘧啶、阿魏酸、尿嘧啶等成分。

通过分离地构叶中的有效成分,发现了6种黄酮类的化合物,基于对应化合物的 *** 质和波谱特征进行鉴定,了解到其中含有香叶木素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黄酮-7-O-B-D-(3-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穗花杉双黄酮等成分。

在利用 *** 对珍珠透骨草成分进行提取后,再借助正丁醇、氯仿、石油醚溶液实施萃取,用石油醚- *** 实现梯度洗脱,能够得到β-谷甾醇。

同时,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将芦丁作对照品,准确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所具有的黄酮成分含量,发现其平均含量维持在1.42%。


2.2 羊角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在研究羊角透骨草的化学成分时,以角蒿干燥全草为例,实验开展过程中,使用GC/MS *** 有效分离羊角透骨草含有的挥发油成分。

经过实验分析,最终可确认72种化学成分,在这些化学物质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包含萜类、醇类、醛类、酚类、酮类、酸类等。

研究发现,针对羊角透骨草的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萜类化合物,例如存在β-榄香酸、β-石竹酸、β-榄香烯、α-依兰酸、α-姜黄烯、α-葎草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等化学成分,上述化学成分多具备驱虫、平喘、发汗、镇咳、祛痰、抗 *** 及抗菌等生物活 *** 。


2.3 凤仙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在对凤仙透骨草进行研究时,以凤仙花的茎叶为例,从其茎叶、果实中提取分离出多种类的化合物,主要包含黄酮、萘醌、多肽、甾醇等成分,其中以黄酮类、香豆素等含量更高。

开展实验时,选择以植物凤仙花的花瓣为研究对象,从其中分离得到 *** 酚及其衍生物,主要包含 *** 酚、 *** 酚-3-鼠李糖基双葡糖苷、 *** 酚-3-葡萄糖苷、 *** 酚-3-p-对羟基桂皮酸葡糖苷等。

另外,在对凤仙花的茎叶实施分离期间,该能够获得5α-还原酶 *** 二-(2-羟基-1,4-萘醌-3-)-乙烷物质成分,该成分通常用于制备治疗前列腺增生病症、男 *** 秃顶病症的常用 *** 物种类。

通过对凤仙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最终得到7种不同化合物成分,包括香草酸、原儿茶酸、2-甲氧基-1,4萘醌、七叶内酯、芦丁、大豆脑苷等。

借助溶剂法及色谱法,在凤仙花乙醇提取物中还能够分离得到 *** 酚、豆甾醇、 *** 酚葡萄糖苷、 *** 酚葡萄糖苷鼠李糖苷等成分,且上述化学成分具备一定的消炎、抗菌、抗癌等能力。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有效检测凤仙透骨草中的槲皮素含量,发现其含量约为0.28%,由于槲皮素具备良好的生物活 *** ,可展现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抗 *** 、镇痛,抗过敏、清除 *** 基、抗氧化等多样化作用,为深入研究其 *** 理活 *** 指明了方向。


阿魏草是什么样子的,阿魏草是什么样子的-第1张图片-

2.4 彝 *** 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在开展彝 *** 透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期间,从其含有的活 *** 物质出发,通过反复使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制备高效液相等 *** ,能够从彝 *** 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相关纯化单体化合物,结合MS、1H-NMR、13C-NMR、2D-NMR等波谱手段,鉴定出所分离出来的化合物种类及特征。

最终发现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可分离出5种化合物,主要为熊果酸、槲皮素、异香草酸、对羟基 *** 、阿糖腺苷。

2.5 东北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对山野豌豆干燥全草进行研究,发现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含有6种化合物类型,借助波谱及化学分析 *** 鉴定,有效检测出上述化合物的对应种类,主要包含槲皮素、山野豌豆苷、 *** 酚、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鼠李糖苷、槲皮素-3-O-β-D-鼠李糖苷、 *** 酚-3,7-O-α-L-二鼠李糖苷等。

3 中 *** 透骨草的 *** 理活 *** 研究

3.1 抗菌作用

以中 *** 透骨草滇白珠为例,在对其挥发油展开研究时,发现其中含有的相关化学成分具备抗菌活 *** ,例如,其化学成分能够对大肠杆、绿脓杆菌、金 *** 葡萄球菌以及变形杆菌产生抑 *** 用。

通过对凤仙透骨草茎叶提取物的有效研究,发现其成分也能够对真菌产生抑 *** 用,表现出不错的抗菌效果。

顾媛媛等在对凤仙透骨草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时,将凤仙透骨草乙酸 *** 的萃取物利用硅胶、ODS反相柱色谱、HPLC等 *** 实施分离和纯化,并结合其理化 *** 质、波谱数据来有效鉴定相关化合物,最终从中分离获得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对应的化学成分为2-甲氧基-1,4-萘醌、阿魏酸、东莨菪素、山柰酚、香草酸、七叶内酯、原儿茶酸、二十五烷酸、α-菠甾醇、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邻苯二甲酸正丁异丁酯、七叶苷。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上述部分化学成分可展现出抗真菌作用

3.2 抗炎镇痛作用

结合对上述五种透骨草相关成分的研究,发现多数透骨草具备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相对而言,东北透骨草的 *** 效作用并不明显,而其他种类的透骨草能够有效缓解醋酸诱发的小鼠腹痛症状。

基于 *** 效强弱作用划分,检测出凤仙透骨草 *** 效作用最为显著,珍珠透骨草及羊角透骨草次之。

同时,透骨也能够展现出抗炎效果,在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时,发现透骨草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 *** ,从而避免染料成分的渗出。

从抗炎角度观察,羊角透骨草的效果要优于珍珠透骨草及凤仙透骨草,而东北透骨草作用效果最弱。

此外,彝 *** 透骨草也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其汤属于彝医常用的方剂,适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四肢、腰腿疼痛等症状。

根据《天宝本草》中所载:“透骨草可行使祛风散寒、退热、治筋骨疼痛、脚气之攻”。

结合现代 *** 理学研究,发现彝 *** 透骨草确实可展现出抗炎、镇痛作用。

3.3 抗过敏作用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有效检测外源 *** 组胺的ddY小鼠血压,发现凤仙花瓣的醇提取物具备良好的抗过敏效应。

从其作用机制角度出发,观察到凤仙花瓣的醇提取物在展现出抗过敏作用时,和传统受体 *** 的作用存在差异。

传统方式主要抑制组胺并促使机体血压降低,而在利用凤仙花瓣纯提取物过程中,发现即使在中高剂量的条件下也不会出现低血压症状,这充分表明其醇提取物具有抗组胺效果以外的其他抗过敏反应机理。


3.4 抗肿瘤作用

通过有效检测透骨草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发现其中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对女 *** 卵巢癌SK-OV-3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以及人 *** 癌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抑 *** 用,在有效控制具体剂量的条件下,也为拓展透骨草的传统功效指明了方向。

中 *** 透骨草含有的化学成分在展现出抗肿瘤效果时,也彰显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其 *** 用范围。


4 结束语

透骨草作为传统中 *** 类型,其品种较为繁多,且在我国分布相对广泛,资源丰富,并具有悠久的 *** 用历史。

当前,借助化学分离 *** 已经从不同透骨草中提取出多种化合物成分,且不同化合物所具备的 *** 理学作用也存在差异,通过对中 *** 透骨草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能够发挥出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抗过敏等效果,相信在医疗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中 *** 透骨草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发与应用。

新疆成功引种 *** 食同源中草 ***

板蓝根 桔梗

丹参 黄芩

*** 晚报讯(记者江斌伟报道)开着 *** 小花的板蓝根、挨挨挤挤的桔梗、叶片泛着墨绿色的薄荷……在新疆玛纳斯县 *** 食同源栽培技术示范田,薄荷、桔梗、板蓝根、黄芪等 *** 食同源的中草 *** 在科研人员多年努力下,引种成功。

记者日前从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了解到,经过多年的试种,试验站今年扩大了试验基地的范围,扩种黄芪300亩、当归100亩。

去年种植的板蓝根、桔梗、黄芪、黄芩,已适应新疆气候,可自然越冬。其中,桔梗自第二年起每年可采叶、挖根食用,花可 *** ,经济价值较高。因而,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惠及当地村民,并带动全疆更多种植户获得收益。

据了解,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北坡,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中 *** 材种植。新疆野生 *** 材有1000余种,玛纳斯县占300余种。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2015年玛纳斯县制定了中医 *** 产业培育发展规划,规划2000亩用地用于试验推广,但部分中草 *** 种植存在品质良莠不齐、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了当地中草 *** 产业发展。

自2015年起,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科研人员对内地的中草 *** 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学习,发现 *** 食同源中草 *** 种植前景广阔,2017年4月,申报并实施了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 *** 食同源中草 *** 品种引进及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示范”。

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站长陈勇介绍,团队在对阿魏草等中草 *** 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内地引进桔梗、薄荷等43种中草 *** 进行试种,与种植公司合作,在玛纳斯县和阜康市建立一个90亩的核心示范区和两个180亩的高产示范区,围绕薄荷、桔梗、黄芪等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进行综合技术集成的探索和示范。

陈勇说,通过多年的努力,在项目区推广 *** 食同源中草 *** 薄荷、桔梗、黄芪种植达1万亩,平均亩产达32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1200余元。同时,根据新疆生产薄荷等 *** 食同源中草 *** 实际情况,科研人员制定了《薄荷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栽培技术方案。

目前,他们还在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建设了天山北麓 *** 用植物园,打造一个集 *** 用植物试验、种植推广、科普与养生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助推玛纳斯县中草 *** 产业壮大发展。

文章来源于天山网

中 *** 材牡蒿

?

牡蒿

拼音Mǔ Hāo

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 *** b.以全草入 *** 。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

*** 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暑。用于感冒发热,中暑,疟疾,肺结核潮热,高血压病;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疖肿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 *** 汇编》

牡蒿

拼音Mǔ Hāo

别名蔚(《诗经》),牡荍(《毛诗传》),齐头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铁菜子(《民间常用草 *** 汇编》),土柴胡(《陆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间草 *** 》),流尿蒿(《四川中 *** 志》),臭艾、碗头青、油艾(《闽东本草》),油蒿、油蓬、奶疳 *** 、花艾草、六月雪、老鸦青、马莲蒿、马根柴、鹅草 *** (《浙江民间常用草 *** 》),脚板蒿(《湖南民间 *** 物资料》),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江苏 *** 材志》)。

出处《别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牡蒿全草。夏、秋间,采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90厘米。叶互生;茎中部以下的叶,基部楔形,先端羽状3裂,中间裂片较宽,又羽状3裂;中部以上的叶线形,全缘;叶两面绿色, *** 。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状,每一头状花序球形,直径约1.5毫米;总苞球形,苞片3~4层,外层苞片较小,卵形,内层苞片椭圆状,背面 *** 部为绿色,边缘膜质;花托球形,上生两 *** 花及雌花,花冠均为管状;雌花位于花托之 *** ,花冠 *** 仅有雌蕊1枚,柱头2裂; *** 为两 *** 花,花冠先端5裂;雄蕊5枚,花 *** 合生,围绕柱头四周;雌蕊1枚,位于 *** ,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 *** 。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路旁或荒地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四川等地。

*** 状干燥的全草,茎圆柱形,直径1~3毫米,表面黑棕色或棕色;质坚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 *** 有白色疏松的髓。残留的叶片黄绿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易脱。花序黄绿色,苞片内可见长椭圆形褐色 *** 数枚。气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中有咕巴烯、乙酸金 *** 醇酯、石竹烯、三环印须芒烯、β-葎草烯、ε-,δ-及γ-荜澄茄烯;另外还含α-及β-蒎烯、莰烯、柠檬烯、1,8-桉叶素、蛔蒿酮、α-侧柏酮、蛔蒿醇和β-波旁老鹳草烯。

*** 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 *** 的提取物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体外)。

*** 味苦微甘,寒。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纲目》:"苦微甘,温,无毒。"

③《医林纂要》:"辛苦,寒。"

④《四川中 *** 志》:" *** 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杀虫。治感冒身热,劳伤咳嗽,潮热,小儿疳热,疟疾,口疮,疥癣,湿疹。

①《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②《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③《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去虫匿。"

④《分类草 *** *** 》:"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⑤《陆川本草》:"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⑥《江西民间草 *** 》:"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⑦《四川中 *** 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 *** 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疟疾寒热:齐头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钟,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海上名方》)

②治妇人血崩:牡蒿一两,母鸡一只,炖熟后去渣,食鸡肉与汁。(《闽东本草》)

③治喉蛾:牡蒿鲜全草一至二两。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 *** 》)

④治疥疮湿疹:牡蒿煎水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 *** 》)

备注另一种变型植物本犀草牡蒿亦入 *** 。与牡蒿主要区别:叶为羽状深裂,裂片线形,裂片前部微宽或具深裂齿。分布于四川各地。

本品在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均作青蒿使甩。参见"青蒿"条。

摘录《中 *** 大辞典》

化学成分牡蒿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其成分为月桂烯(myrc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柠檬烯(limonene),紫苏烯(perill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樟烯(camphene),草蒲烯(calamenene),(王古)(王巴)烯(copaene),甲基 *** 油酚(methyleugenol),萘(naphthalene)<1>。从地上部分还分得β-行树脂醇(β-amyrin),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混合物(β-sitosterol δ stig *** sterol),7,8-二甲氧基香豆粗(7,8-dimethoxy-cou *** rin),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 *** rin)即蒿属香豆精(scoparone),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8,4- *** -3,7,2-三甲氧基黄酮(8,4-dihydroxy-3,7,2-trimethoxyfl *** one),3,5- *** -6,7,3,4-四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 *** one),桂皮酸(cinnamic acid),对-甲氧基 *** (p-methoxybezene carboxy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2>,脱肠草素(herniarin),东莨菪素(scopoletin),6-8-二甲氧基香豆粗(6,8-dimethoxy-cou *** rin,isofraxidin)<3>,茵陈二块酮(capillin),茵陈素(capillarin)<4>,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5>。

*** 理作用全草的乙醇或 *** 的提取物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体外)。

炮制除去杂质、残根、洗净。

*** 味味苦;微甘; *** 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夏季感冒;肺结核潮热;咯血;小儿疳热;衄血;便血;崩漏;带下;黄疸型肝炎;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

注意体弱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

各家论述1.《名医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2.《本草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3.《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去虫。

4.《分类草 *** *** 》: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5.《陆川本草》: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6.《江西民间草 *** 》: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7.《四川中 *** 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 *** 不通。

摘录《中华本草》

*** 古阿井探秘

古阿井坐落于山东阳谷阿城镇西北、古运河西岸、东阿故城遗址 *** ,她流淌 *** 而不枯,是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走近被汉白玉栏杆环抱的古阿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井正北的六角碑亭(旧有接官厅、龙神祠等建筑,现仅有一石亭)。

碑亭呈灰色,虽然饱经风霜,至今仍坚固如初,碑亭的石顶由六根多棱石柱支起,石顶为仿木亭结构,六角对称,结构精巧,雕琢精细。整个碑亭结构严谨、造型古朴、典雅精美,宛若一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亭正面额题“济世寿人”四个大字,笔力千钧、刚劲挺拔;两旁石柱镌刻楹联“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泉源”;井亭后面左右石柱镌刻楹联“力可回澜重建泉源来井底,心存济世长流膏泽在人间”。这两副楹联犹如沧桑的老者诉说着古阿井的前世今生。

亭内有一石碑,上镌“古阿井”三字,篆刻完美,古朴自然。亭中碑文记载:唐朝秦王李世民曾委任尉迟恭为钦使,重修此井;明天顺七年(1463年)阳谷知县王昌裔重修阿井、井亭,并建官厅数间;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和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两次整修,现存碑亭系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

除了亭中碑文记载之外,历代文献,对古阿井也多有记载、描述。据《阳谷旧县志》记载:公元229年,三国时,曹植曾奉旨重修阿井,并创建了六角亭,这是阿井建亭的最早记载,也说明已为官家专用,即已官禁。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阿井上已有四角亭,典型唐朝风格,四根方立柱,有基座,井口与座上面平,南向有阶。明《本草蒙荃》中阿井亭顶及四角无风铃,也是四根方柱基座似石砌,南向有台阶,井口有园桶形保护。正是由于历代 *** 者对古阿井的重视和保护,我们至今依然能一睹她的风采。

古阿井宽二尺、深数丈,以青砖砌成,井口覆以石板,井水色绿而重,饮之清冽甘美,让人倍感神清气爽。视之清澈无暇、杂质甚少,用以烧水,几年内水壶中也不见有水垢。且无论是春夏秋冬、亦或是天旱水涝,古阿井水都没有大的变化,不能不让人拍案称奇。

一方山水一方宝。古阿井之水在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东汉《本草》中记载:“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又以阿井水煮之更佳。”由此可见,古阿井之水和真胶为阿地之瑰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也有记载:“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千百年后的我们能透过文中寥寥数语一睹当年古阿井的风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阿井泉,味甚甘美,无毒。主治下膈疏痰止吐。”

古阿井之水不仅味甚甘美,还能治病,堪称一绝。后经山东省地质勘探局考证,古阿井水源自泰山和太行山两股地下潜流,经层层地下 *** 、砂层过滤净化,溶入钙、钾、镁、钠、锶等二十多种对 *** 有益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难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韩国客商曾想把东阿井水运回国去生产保健品,终因运输成本太高,亿万富翁也只好望“古阿井水”兴叹了。

如今的古阿井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增添了几分古香古色的韵味,给人以幽静之感。

关于古阿井的来历,众说纷纭,流传较广的是神农氏发掘古阿井的传说和虎刨得泉的传说。

神农氏发掘古阿井的传说。相传,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粮食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神农心急如焚,决心口尝百草,为民采 *** 治病。一天,他翻山越岭,来到一土山下,见有一种羽状复叶开 *** 花朵的阿魏草,便拔起一棵,口嚼根茎,其汁乳状,味苦,方知有通经祛疾之 *** *** ,便采集起来。正当他口干舌燥时,忽见地下有一清泉,便捧而饮之,顿感甜润可口,浑身神力倍增。经他广探其源,此泉乃南方济河一股地下潜流所注。于是他找人在此掘了一眼巨口深井。因井周围长满了阿魏草,故命名为“阿井”。渐渐地来井旁居住的人越聚越多,耕种 *** ,繁衍生息,便形成了村庄。

虎刨得泉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西山上有一只猛虎,用两爪刨地得到一泉,喝了之后,变化 *** ,后人把这个泉修成了井,并用井水熬胶。

民间传说不足为惧,从中足以看出当地人们对古阿井的重视,同时也为古阿井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神奇的传说让人心驰神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更让人赞叹不绝。

“溶溶阿井水,点点若丹砂”。千百年来,古阿井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赞颂。李白《阿井》云:“古甃冷苍苔,寒泉湛明月”。古阿井的魅力让中国诗歌史上的巨人为之倾倒,挥毫泼墨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句。唐元稹更是留下了最早写阿胶井的诗—《赛神》:

阿胶在末派,罔象游上源。

灵 *** 所巡尽,黑波朝夕喷。

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

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

文人墨客的竞相题咏,让古阿井更富有文化气息。后虽几经兴废,至今依然大放异彩。她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变化,唯有不变的是井泉之水仍然清澈甘冽如昔。(文/连永生 孟砚)

新疆成功引种 *** 食同源中草 ***

*** 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开着 *** 小花的板蓝根、挨挨挤挤的桔梗、叶片泛着墨绿色的薄荷……在新疆玛纳斯县 *** 食同源栽培技术示范田,薄荷、桔梗、板蓝根、黄芪等 *** 食同源的中草 *** 在科研人员多年努力下,引种成功。

记者日前从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了解到,经过多年的试种,试验站今年扩大了试验基地的范围,扩种黄芪300亩、当归 100亩。

去年种植的板蓝根、桔梗、黄芪、黄芩,已适应新疆气候,可自然越冬。其中,桔梗自第二年起每年可采叶、挖根食用,花可 *** ,经济价值较高。因而,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惠及当地村民,并带动全疆更多种植户获得收益。

据了解,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北坡,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中 *** 材种植。新疆野生 *** 材有1000余种,玛纳斯县占300余种。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需要,2015年玛纳斯县制定了中医 *** 产业培育发展规划,规划2000亩用地用于试验推广,但部分中草 *** 种植存在品质良莠不齐、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了当地中草 *** 产业发展。

自2015年起,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科研人员对内地的中草 *** 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学习,发现 *** 食同源中草 *** 种植前景广阔,2017年4月,申报并实施了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 *** 食同源中草 *** 品种引进及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示范”。

新疆农科院玛纳斯农业试验站站长陈勇介绍,团队在对阿魏草等中草 *** 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内地引进桔梗、薄荷等43种中草 *** 进行试种,与种植公司合作,在玛纳斯县和阜康市建立一个90亩的核心示范区和两个180亩的高产示范区,围绕薄荷、桔梗、黄芪等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进行综合技术集成的探索和示范。

陈勇说,通过多年的努力,在项目区推广 *** 食同源中草 *** 薄荷、桔梗、黄芪种植达1万亩,平均亩产达32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1200余元。同时,根据新疆生产薄荷等 *** 食同源中草 *** 实际情况,科研人员制定了《薄荷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栽培技术方案。

目前,他们还在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建设了天山北麓 *** 用植物园,打造一个集 *** 用植物试验、种植推广、科普与养生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助推玛纳斯县中草 *** 产业壮大发展。

标签: 阿魏 样子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