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皇后头上带的一根是什么?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

华衣锦 学知识 1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以前皇后头上带的一根是什么,以及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清朝慈禧太后头上,手上戴的饰品叫什么
  2. 何太后头上戴的是什么
  3. 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
  4. 皇后戴的“凤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各个朝代皇后的凤冠有什么区别
  5. 清朝宫女头上戴的是

清朝慈禧太后头上,手上戴的饰品叫什么

清代太后头饰囊括了贵族妇女发上插戴的所有首饰,包括冠帽、钿子、金约、钿花、簪子、流苏、扁方等。而慈禧太后的头饰手饰更是奢华有内涵。

●冠帽戴于头上,位置显赫,成为身份地位的重要徽识,因此载于典制。

按典制记载,顶三层、金凤七、金翟一,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在后妃中是更高等级的朝冠,是皇太后、皇后在大典时所戴。

●钿子是后妃穿戴吉福时所戴冠帽的一种,其形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钿子根据装饰物的造型和数量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凤钿是皇后皇太后及贵族妇女新婚所戴。

年轻女子多戴满钿。

老年妇女及孀妇则戴半钿。

三者区别:凤钿装饰珠翠玉石的钿花9块,满钿8块、半钿5块,每块钿花又有5至10件配件组合而成。满钿这个称呼,是针对于半钿而言的,换言之,所谓满钿,即指装饰比较完全的钿子。而凤钿,究其本质而言,是指这种钿子的钿花以“凤凰”为主题,这也是凤钿与满钿的根本区别,另外,清人认为凤钿除了“凤凰钿花”之外,还有另一个特点,即是使用流苏。

●钿花,是插戴于钿子之上的簪花,依据装饰在钿子上位置的不同,名称有所区别,如结子、面簪、翠条、钿口、钿尾、头面等。

结子形似橄榄;

面簪为圆形或长条委角形;

翠条与钿口形状窄长;

钿尾半圆,自成一块;

头面分成长头面与圆头面两种。

按照钿制装饰于钿子的素胎之上,组成珠翠满饰、奢华繁丽的钿子。

银镀金嵌珠宝钿花清

长15厘米宽14厘米清宫旧藏

钿花呈花束形,由数朵灵芝组成,期间点缀桃形花朵。通体银镀金点翠,花朵、灵芝镶嵌珍珠、红宝石、蓝宝石、蓝晶石、绿晶石、黄晶石、碧玺等。灵芝古称“仙草”,与桃形花朵组合,寓意“群仙祝寿”

清代前期金镶钻石菱花结子

结子原是固定于钿子或遮眉勒一类织品上的发饰品,清代前期使用较为普遍。这件结子以点翠表现卷曲的云纹,云纹镂空的花样上下左右单元相同,显得对称稳定。中央菱形的花卉区,以镶嵌钻石的花卉纹为主角,特别以点翠衬底烘托钻石的闪亮,菱形四面各镶一朵累丝嵌红宝石三瓣花。

●簪子,具有插戴在发髻上点缀装饰或挽住发髻固定发式的作用,既具有装饰性,又具有实用性。

簪子多以翠羽、珠宝、金银、玉石等材料,运用点翠、镶嵌、累丝等工艺制成。

●流苏,流苏为清代后妃的首饰,俗称“挑子”,亦是插戴于发间起装饰作用的首饰。

清宫所藏流苏,挑杆多雕刻灵芝、双胜、双喜、福至眼前图案;常用宝盖、磬纹样,串接珍珠;腰结用材广泛,雕刻鱼、卍字、蝙蝠、蝴蝶等纹样;坠角多选用红宝石、玻璃等材质。

《后汉书·舆服志》载:“大行载车,其饰......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与唐代王维《扶南曲歌词》“翠羽流苏帐”,说明流苏一词原意指古代马车、帐子上垂挂的五彩丝穗,后演变成为特质妇女头上垂挂的珠翠串饰之物。

●金约,是清代后妃在穿着朝服时,戴于额部起到约发作用的首饰。

不同等级的金约镶嵌饰品各有定制,《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皇后金约,镂金云十三,饰东珠各一,间以青金石、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五行三就,共珍珠三百二十四......皇贵妃金约,镂金云十二,饰东珠各一,贯珠下垂,三行三就,共珍珠二百有四......”等级的不同,决定了金约饰金、嵌珍珠数量的不同。

皇后金约镂金

金镶青金石金约

●扁方,是清代满族女性日常梳两把头时用于固定发髻的一种扁长方形条状束发工具,它是伴随着清代满族妇女发式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发簪,与汉族妇女所使用的扁簪在尺寸上有着明显的差别。

材质多使用金银、珊瑚、白玉、翡翠、玳瑁、伽南香,并在扁方两端镶嵌各色宝石构成的吉祥图案,以蝙蝠、团寿、卍字、花卉纹样居多,取其福寿之意。

金镂空镶珠扁方

长34.7cm,宽4.7cm

扁方饰镂空花叶纹,两端在镂空处分别用翠、碧玺和珍珠填嵌枝叶、花瓣及花蕊,周边嵌以珍珠,全器共镶嵌珍珠100粒,断接处包以银箍。扁方背面有“宝华13”、“华13”两方戳记。此扁方形体轻盈剔透,颜色搭配和谐,表现了清代宫廷流行的审美情趣。

这些都是清朝太后中更流行的头饰和手饰。

何太后头上戴的是什么

簪子可以说是陪伴中国女性最久的头饰之一了。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都要行“及笄之礼”,即把头发盘起来,用一根簪子(古称“笄”)固定,插簪是女孩成为女人的标志。到了清代,簪子的样式繁多,兼顾实用与审美。

有玉、翠、玛瑙、金、银的,各种材质取决于佩戴者的身份和等级。一种名为“东珠”、产于东北的珍珠,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同时材质也跟时节有关系,一般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换戴玉簪。装饰主题丰富至极,寓意也很讲究,即“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蝙蝠之上有铜钱的“福在眼前”、喜鹊登梅的“喜上眉梢”、桃子佛手石榴组成的“福寿三多”等等。

簪子的簪头覆盖面积增大,就演变成了头花。簪子的簪尾由一根分叉为两根或多根,就成了钗。簪、钗、头花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佩戴,佩戴时可以居中、可以斜插、可以在前、可以藏后。戴在满族妇女两把头正中的头花称为头正,分插两把头的两端的则称称压鬓花。清代流行繁缛的装饰风格,讲究以多为美,头上遍布簪钗的现象很是常见。

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

皇后:明黄色正红色,可戴凤钿/凤冠(九尾凤),可戴垂至肩膀流苏,且可两边同时佩带

皇贵妃:正紫色,可戴侧凤簪钗(七尾凤),可戴垂至肩膀流苏,但只可佩带一边

各宫主位:宝蓝色,可戴侧凤珠钗(五尾凤),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

从三品以上可穿红色(红色必须为偏色,如橙红、海棠红),可佩戴金步摇,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

从四品以上可穿紫色(紫色必须为偏色,如浅紫,紫罗兰),可佩戴银步摇,可佩带短流苏

从五品以上可穿蓝色(蓝色必须为偏色,如宝石蓝,靛蓝),可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七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可为正色。可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黄色,红色,紫色,蓝色之外的所有颜色,颜色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所有小主级统一穿粉红色/浅绿色/乳白色宫服。只可带头花

皇后戴的“凤冠”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各个朝代皇后的凤冠有什么区别

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咏道:

以前皇后头上带的一根是什么?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霞帔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朝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在制度上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不相同。

换到今天的话来说,这是女神级的头饰。长久以来,人们对皇后戴的凤冠的认识主要来自古装剧的描述。

而各朝凤冠,出土时的情况,都不相同。例如,隋炀帝萧皇后凤冠,出土时,是这个样子:

局部坍塌、变形、移位、腐蚀、残断、破碎、缺损和粉化,看起来就像一堆泥,这给复原工作带了极大的难度。

在修复过程中,考古人员通过显微镜观察,凤冠上能够看到许多小珠子,珠化工艺在中国传统金银器 *** 中是常见的,就是将金银化作一个个小小的珠子附着在物件之上,远远望去,就会显得闪闪发亮,珠光宝气,而这些小珠子,并不是金的,而是铜鎏金。

复原后的凤冠,长这个样子: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真正的凤冠只有四件,都是明代定陵的遗物。

定陵为明十三陵之一,是明代著名的万历皇帝的陵墓,里面安葬着他和他的两位皇后。在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它们分别属于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

明朝凤冠是皇后在受册封、褐庙、庙会时佩戴的高贵饰冠。

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四顶凤冠,它们分别是: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为孝端皇后随葬物。

四顶凤冠 *** *** 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 *** 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图片来自 *** ,侵删)

(图片来自 *** ,侵删)

四顶凤冠中最精美的是六龙三凤冠。

上有六条用金丝编织的龙雄踞于上,昂首欲腾;三支用翠鸟的羽毛粘贴的凤屈居于下,扑展双翅,妖娆若飞。其上龙凤均口街珠宝串饰,立在满是大小不同的用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点翠的如意云,及花树之间。冠后的六扇博髻,左右分开,如五彩缤纷展开的凤尾。全冠珠光宝氯,富丽堂皇。

(图片来自 *** ,侵删)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复原品,但已足矣震憾。古代匠人们精致起来,基本没有西方所谓奢侈品什么事儿了。

清朝宫女头上戴的是

两把头。

两把头是中国清代皇后、妃嫔、公主、宫女等在宫内生活的女性,以及贵族妇女、命妇、官员妻妾等入阙时头上常用的装饰物。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以前皇后头上带的一根是什么和清朝贵妃头上戴的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头上 什么 一根 贵妃 清朝

发布评论 5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8-16 23:50:44

。清宫所藏流苏,挑杆多雕刻灵芝、双胜、双喜、福至眼前图案;常用宝盖、磬纹样,串接珍珠;腰结用材广泛,雕刻鱼、卍字、蝙蝠、蝴蝶等纹样;坠角多选用红宝石、玻璃等材质。《后汉书·舆服志》载:“大行载车,其饰......四角金龙,

2023-08-16 18:40:39

太后中最流行的头饰和手饰。何太后头上戴的是什么簪子可以说是陪伴中国女性最久的头饰之一了。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都要行“及笄之礼”,即把头发盘起来,用一根簪子(古称“笄”)固定,插簪是女孩成为女人的标志。到了清代,簪

2023-08-16 18:49:05

皇太后、皇后在大典时所戴。●钿子是后妃穿戴吉福时所戴冠帽的一种,其形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

2023-08-16 20:47:17

冠帽、钿子、金约、钿花、簪子、流苏、扁方等。而慈禧太后的头饰手饰更是奢华有内涵。▼●冠帽戴于头上,位置显赫,成为身份地位的重要徽识,因此载于典制。按典制记载,顶三层、金凤七、金翟一,翟尾垂挂珠穗五行二就(横二排竖五列),在后妃中是最高等

2023-08-16 16:51:09

土的四顶凤冠,它们分别是: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为孝端皇后随葬物。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