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奏:冬季我家更爱它,一锅贴10个,每天1个,营养好吃又暖身!孩子爱吃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乡村小八,我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原创作者,每天都会不定时的和大家分享有关美食的菜谱或者烹饪技巧,每天不知道吃什么,做什么的朋友,请一定要给我留个关注谢谢大家,关注我不迷路!进入到今天的主题,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冷天最馋它,鲜香入味又美味,每天1个,好吃不上火,冬天最适合!马上要临近冬至了,小八在这里提前祝大家冬至快乐,祝大家天天开心,心想事成,大家在冬至那天也要记得一定要吃饺子哦,在我们农村,有个说法:冬至不吃饺子,小心冻耳朵哦!这几天天气特别冷,今天在家闲来无事,看见别人炸玉米花,我就想到了锅饼,这个不知道大家知道不?就是玉米饼子,可能有许多朋友不太清楚,这个在我们农村比较常见,也算是乡村美食了,吃起来味道特别鲜香好吃,特别是刚刚出锅,一口咬下去,真是酥脆入味啊
冷天最馋它了,冬天吃它最合适,看见别人炸玉米,我就想到了它,今年还没有做过,真是想想都流口水呢,吃惯了白馒头,不妨换换口味,试下它,保证你喜欢,而且常吃对我们身体好,每天1个,好吃不上火 ,家里大人小孩都喜欢!这个做法简单易学,五分钟学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所需食材:玉米面,豆面,面粉,芝麻,酵母,盐
锅饼之 *** *** :
之一步:首先我们先准备好玉米面,豆面以及面粉,把它们统一放在大缸里面备用(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放一些别的粗粮)这里面以玉米面粉居多,其它稍微放一点就行,以免影响锅饼的口感
第二步:面粉我们准备好了,我们还需要酵母粉,碗里面加入适量温水,放适量酵母粉进去,充分搅拌均匀即可,放一些酵母粉,这样做出来的锅饼吃起来不会太硬,香酥可口
第三步:下面就是和面了,把提前泡好的酵母水倒入面粉中,边倒边搅拌,拌成絮状即可,稍微停留一会儿,我们用手反复 *** , *** 成至光滑的面团即可,盖上保鲜膜或者盖子静止2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静止20分钟左右后,我们用手团成像下图这样的圆状,方便一会儿摊开
第四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切记不要太多,大火烧开,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之前团好的圆状小剂子按压扁,像烧饼那样即可,然后沾点提前准备好的芝麻,只沾一面就可以了,两面的话容易糊掉,不好吃
第五步:按照上面的 *** 我们依次贴入锅中就可以了,这里我们用地锅,火候也很重要,切记不要用大火,刚开始我们用小火,期间转中火即可,就这样从头摆到尾,均匀的贴在锅上,然后盖上锅盖,转中火烧开,大约20分钟,直至可以闻见玉米的清香就差不多了
第六步:熟了之后我们取出来要小心一点,不要慌,以免锅饼掉进去锅里面,慢慢的一个一个的取出来就可以,取出来之后小心烫嘴,待锅饼放凉一分钟左右,吃起来更好吃,香酥可口,鲜香入味又舒服,吃起来暖和和的,每天一个,好吃不上火,喜欢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哦
谢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别忘记下方评论收藏,转发加关注谢谢大家!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你积极留言讨论,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受益,本文原创,禁止抄袭!本期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棋再见拜拜
锅饼,吃的就是“实在味”早上4点多,位于齐河县中医院东邻的张记锅饼店的灯就亮了,点火、热鏊子、和面……店主张义福和妻子孟宪玲开始 *** 锅饼了。从2009年开店至今,他们始终沿用传统的 *** 工艺,其锅饼 *** 是以木柴为燃料,采用当地产的小麦面粉及老面 *** 而成,掰开后色白如玉、口感筋道。“我们做锅饼求的就是个实在,好吃的锅饼吃的就是那口实在味儿,越嚼越香。”张义福说。
老手艺延续 *** 道
劈柴、点火、热锅,和面、杠面、压面、上锅、捣孔、加芝麻……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几乎要小半天的时间,光烙熟面饼都得40分钟。张义福介绍,锅饼以手工 *** 为主,先将上好的白面加入老面引子和面,待面醒好再“杠面”,经常杠压多次才能把面压匀,“压出的面要筋道,这样做出来的锅饼外硬里嫩,口感味道俱佳。”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锅饼,走在街上时不时就能闻到那股香味儿。”今年48岁的张义福回忆,小时候他就能帮着爷爷给锅底添柴,略大一点从和面到烙饼就都能上手了。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现在的锅饼店多选择机器 *** ,和好的面放进揉面机里反复揉压,然后通过压片机 *** 成片状又重新放进揉面机揉压,再 *** 成片状……如是反复多次,直到面团表面如玉顺滑不粘手才算好。
面做好后,后面的活儿张义福凭经验就能掌控,这些年他的这双手不知道摊熟了多少张饼,每张饼他都差不多控制在四斤六七两重,“擀饼、上锅,中间不停地翻转、捣孔放气、撒芝麻,四五十分钟后,锅饼两面金黄、焦香浓郁的时候就能出锅了。”张义福说,刚出锅的饼尤其好吃,“掰一块,塞进嘴里,那个香啊……来我这儿的不少顾客,都说是闻着香味进来的。”
功夫落在细微处
烙锅饼,掌握火候最重要。鏊子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火太小,鏊子凉了,烙的锅饼容易干硬,口感不柔软。火太大,鏊子太热,锅饼容易烙糊,吃着口味不好。
“我们为了烙好锅饼,鏊子是专门定制的。”孟宪玲介绍,他们找鏊子生产厂家定做了双层生铁鏊子,上下都是厚达3毫米的铁层,中间密封着5厘米厚的导热油。“这种锅热起来慢,凌晨4点多点火,等真正能烙饼了,一般都过去两个小时了。”但这种铁鏊子锅也有好处,那就是温度稳定,不会因为加柴或者熄火而突然升高或者降低,保证了锅饼的受热稳定均匀。
火候还可以掌握,难的是兑碱。“咱们家的锅饼,用的都是老面引子发面,这样的口感才纯正。但是这春夏秋冬温度各有不同,有时候天太热了,发面容易发过头,味道就发酸……兑碱可以让面团不会变酸,还能收敛面团当中的面筋质,做出来的锅饼自然好吃。”张义福说。
那碱该用多少呢?“一般来说,两斤左右的面团有一小捏碱面就行了。”张义福拍拍揉好的面用手比画了一下,“不过正如我前面所说,发面受温度影响大,所以很多时候我用手拍一拍、用鼻子闻一闻,就能相应调整碱面的用量,干多了心里自然就有数了。”
家乡味道寄乡愁
除了本地居民喜欢吃锅饼,还有不少是济南等外地客人专程来店购买。“我们这一箱装是两个大锅饼,现在对外的 *** 就几块钱一斤。”孟宪玲说,东西不贵,心意十足,有不少外地顾客一来就买两三箱子,有的是在外打拼的齐河人用锅饼解思乡之苦,有的是慕名而来尝新鲜,还有从朋友那吃过打听着找来,最后加了店主的 *** 打算吃完后让店家邮寄的等等。
锅饼因其外表金黄,又是圆的,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圆饼,在齐河用锅饼赠亲友是常有的事儿:亲朋好友搬家,送锅饼祝贺乔迁之喜;孩子考上大学,送锅饼祝贺学业有成;老人过寿时,子女送锅饼,祝福老人身体健康;给新婚的夫妻送锅饼,祝愿夫妻生活美满等等。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还碰到来买锅饼的张女士,原来她一家都是住在齐晏大街附近,家人常来张记锅饼店买锅饼吃,是饭桌上常备的主食。今年他们搬到了县城南边居住,住的地方距离张记锅饼店远了,家里老人还是惦记着这里的锅饼,于是张女士只要来买锅饼就一次 *** 买三个。“这个锅饼放凉了静置,一周都不会坏,吃的时候切下一角来重新热热照样好吃。”她说。
“我们家的锅饼就是小麦面粉、碱面、芝麻做的,其他东西一概没有。”孟宪玲坦言,他们平时卖锅饼就是当天生产当天卖,从来不卖剩下的。后来外地顾客购买多了,他们便用真空机密封后发货。“现在比较烦恼的是真空机都太小了,我现在踅摸着买大点儿的真空机,让更多人吃上咱们齐河原汁原味的好锅饼。”
黑黑的铁鏊子白色的锅饼,一如齐河人的 *** 格,黑既是黑,白既是白,堂堂正正,黑白分明,滋养了一辈又一辈。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钟伟 张欣欣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一张3.3元!济南“锅饼大爷”:做锅饼40余年,传承的是老 *** 的味道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手造”频频亮相:从莱芜锡雕、巨野工笔牡丹画到潍坊风筝等等,都让人们体验到了包罗万象的山东手工技艺魅力,感受到了齐鲁大地上传承 *** 的生活美学。
上风·上水·上齐河。齐河,这座黄河北岸上的美丽小城,自2021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康养百佳县市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5个、省级荣誉称号23个……
与此同时,齐河县历史文化悠久,各类手工艺品层出不穷,不少还获得过荣誉。比如绣球灯舞、齐河黑陶、葫芦雕刻、云廷臻秸秆扎刻、空心挂面、小周月饼、麦秆画……
当 *** 晏城遇上“山东手造”,一系列“化学反应”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新黄河客户端推出“山东手造·风韵齐河”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两个人几个炉,“张四锅饼”一干就是40多年。
在齐河县城区新华路215号商铺,有一位“锅饼大爷”。他做的锅饼和大多数面食店里的不一样,是用老肥发面、柴火烘烤的。当一个个锅饼在炉子中变得焦黄,趁着热气掰一块,一股朴素的香甜便从味蕾渗透到心田。
夫妻俩坚守40余年
“锅饼大爷”名叫张勇,今年60岁,卖锅饼已经40多年了。年轻时,张勇跟爷爷学会了做锅饼,爷爷去世后,他把这门老手艺传了下来。
张勇的锅饼店名叫“张四大锅饼”,只要吃过一回他做的锅饼,就会印象深刻、常常惦记。“每次从外地回老家,我都会捎上几个。刚出锅的锅饼香气四溢,忍不住撕一大块嚼起来,外皮酥脆,里面咸香,越嚼越停不下来。”顾客张先生刚刚开车下高速,路过张勇的锅饼店,一口气买了五个锅饼带回家。
上午10点多,张勇正在店里低头擀面,身边的灶台上摆着锅,这么多年,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只要没什么意外,店里天天开业,冬天守着这个炉子,挺暖和的!”张勇说,虽然自己做锅饼这么多年,还是觉得这事儿有乐趣。
“您做的饼咋这么好吃!”听到来往顾客的夸赞,张勇爽朗地说道:“这可能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做锅饼是个技术活
“锅饼大爷”的锅饼吸引人,不愁卖,逢年过节往往还供不应求,这些也都是有原因的。
头天晚上,张勇就要把面粉准备好,第二天凌晨4点多起来和面,和面时加入老碱来中和酸味。
“发面得根据气温调水,面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生。最辛苦的是和面,不能有半点虚假,功夫到位,锅饼才香。”张勇说和面是个技术活。
手工和面,水多水少,面团筋不筋道,气泡揉完没有,手上都晓得。每天上午、下午,他要分别和上四五十斤面,干活时像青年小伙子一样卖力。“和得越久,揉得越多,拉伸越多,面团就会越好。”
上午10点多,在张勇的店里,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看到,他迅速取出一团面揉开,案板上响起清脆的甩面、压面声。接着,他将面团放进机器进行二次和揉,面团取出后他再用工具将面饼进行修边,修边完成后撒上清水,接着撒上芝麻,放入锅中,整 *** 作一气呵成。
经过几轮翻看,张勇感到火候差不多了,就把一张大锅饼夹起放到案板上。一瞬间,小麦的香味喷薄而出,让人直流口水。
老手艺中蕴含人情味
“吃他家锅饼多年了,大哥人特实在,不加化学添加剂,这么大的锅饼,只卖3.3块钱。”前来买锅饼的杨阿姨说,锅饼可以炸着吃、煮着吃、烩着吃,锅饼是真材实料外酥里嫩,新工艺老做法,味道特别好。
张勇的大锅饼从和面到出锅,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0分钟,他一天能做10—20张,除了自己做之外,部分工序还加入了机器,比之前方便了很多。
在“锅饼大爷”的店里,墙上贴有二维码,他的妻子帮忙收钱。顾客们自觉把钱放进去或者扫码支付。十几分钟内,就有十来拨人光顾,其中大多是老顾客。
“来啦,血糖还高不高?要高就少吃点儿锅饼。”张勇对不少顾客很熟悉,彼此间成了朋友。谁最近身体不舒服了,谁家孩子上几年级了,他都清楚。
张勇家里有3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孩子都有正式工作,生活都不错。他们两口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放不下自己的锅饼店。“我怕老顾客们来找,我不在这儿不合适。”张勇说,很多顾客老远从外地过来找他买锅饼,就冲大家的这份信任,就得好好做。
“跟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特别高兴。而且,趁自己身体好,能干点儿就干点儿,尽量不跟孩子们要钱。”“锅饼大爷”又一次铲起饼落,小小的锅饼摊,飘出的不只是香味,还有悠长的人情味……
相关链接
齐河大锅饼,相传已有近 *** 的历史。
锅饼为圆形,直径45厘米左右,厚约2厘米,个重约3公斤,割块分卖。锅饼 *** 工艺,县境南北略有不同。县境南部 *** 时,每个锅饼用干面粉2.5公斤左右,加清水0.5公斤左右及少许发酵面(俗称老面)和面,经在压杠石上反复杠压和匀,在案板上揉成圆球状,覆盖略醒,然后用手先压后搓成厚薄适中的圆饼,印上“菊花”或“万寿”类图案,正面朝上,用双手托入热度适中的锅饼鏊子里,略作旋转,以防粘沾,盖上锅盖;旺火匀烧10分钟,掀盖旋转,待底层结馇,即可翻过来,于表面均匀抹水、撒少许芝麻,盖锅,改细火,烧约15分钟,掀盖翻转,慢火匀烤,约5分钟,烤得香熟起锅,晾透即成;卖时正面图案朝外,外表精美细致,颜色淡黄,入口甜香,独具地方特色。
县境北部烙制锅饼,或一次和几个锅饼的面,然后切出3公斤面,反复杠压均匀, *** 成圆饼,用手勒边,然后两手提起,正面朝下,放入锅内,其后的 *** 工艺与南部同。齐河县锅饼圆厚甘美,内瓤分层,香韧耐嚼,且耐贮存。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编辑:赵珊珊
一饼卷尽山东美味佳肴,蒸单饼这么做,太好吃了煎饼卷大葱是山东的传统名吃,其实,山东还有一种更好吃的饼,叫蒸单饼,可以卷尽齐鲁大地的美味佳肴!
山东的饼有多种,除了煎饼外,还有锅饼、烧饼、油饼、千层饼、葱花饼、芝麻饼、烙饼泡羊汤,蒸单饼卷菜肴,其中蒸单饼卷菜肴比较特殊!上述饼大都可以在超市、集市、食堂里买到,而蒸单饼卷菜肴在外面很难看到,只能在家里随做随吃。
山东人做蒸单饼卷菜肴,一般是在周末。孩子在家里玩耍,大人在家里休闲,老人在家里自享天伦,全家人欢聚一堂,其乐也融融。到了午饭时间,问家人吃什么?孩子想吃甜的,大人想吃荤的,老人想吃素的。为了满足每个的口味,做起来又不必煎炒烹炸,那就做蒸单饼卷菜肴吧。
做蒸单饼卷菜肴很方便,家里只要有白面,寻摸点家常菜即可,做起来也特别简单。如果有个帮手,两个人一起做饭,一个人备菜肴,一个人蒸单饼;如果是一个人做饭,可以先备菜肴,后蒸单饼。
备菜肴时,先看各人想吃什么菜,再看家里有什么肴,也可以到附近店里买点火腿肠、烧鸡,有烤鸭更好。把备好的菜料洗净、处理,做成生菜叶一盘,黄瓜丝一盘,大葱切丝一盘,炒绿豆芽一盘,炒土豆丝一盘,炒肉丝一盘,火腿切条一盘,烧鸡撕丝一盘,或烤鸭切片一盘,大酱一小碗,甜面酱一小碗,番茄酱一小碗,其他有食醋、酱油、食盐等。这里说的菜肴品种多了一些,目的是让大家尽情品尝一下蒸单饼卷菜肴的不同口味。
蒸单饼时,看人口多少,像5口之家,可准备1斤白面。拿蒸馒头的锅,倒上七八厘米深的水,加上浅篦子,铺上笼布,准备开火烧水。盆中倒入面粉,分成两半,一半用开水烫面,搅拌和面;另一半放凉水,搅拌和面,再将两块面团合在一起,揉成大团,不加发酵粉或苏打粉,也就是死面,软硬程度与做饺子面皮差不多即可。
将面团滚揉成柱条状,掐成小馒头大小的剂子,按压扁圆,用擀面杖把剂子擀成薄单饼,直径比蒸锅内圆小一二厘米。再将擀好的单饼放到烧开锅的笼布上,盖上锅盖,开始蒸单饼,期间再擀第二张单饼。之一张单饼大约蒸四五分钟,第二张单饼基本擀成,打开锅盖,叠放第二张擀好的单饼,盖上锅盖继续蒸单饼,期间再擀第三张单饼。以此类推,这样一边擀,一边蒸,可以连续蒸十几张单饼。等最后一张单饼擀好,放到锅里再蒸5分钟停火。停火后等三五分钟,打开锅盖,让蒸汽晾一会,连锅篦子和单饼一块端起来,整体翻倒在案板上,再将单饼一张一张揭开,放入馍筐里,一锅柔软、筋道、透明、薄翼般的蒸单饼就做好了。
此时,各种菜肴已经摆放在餐桌,再把热腾腾的蒸单饼端来,一家老少坐在桌前,就可以开吃蒸单饼卷菜肴了。吃蒸单饼卷菜肴时,拿起一张蒸单饼,展开铺在桌布上,拿起筷子,夹起自己爱吃的菜肴,放到蒸单饼上,可以选两三种、三四种,或放生菜、烤鸭蘸酱,或放炒绿豆芽、烧鸡丝,或放黄瓜丝、炒肉丝,或放土豆丝、火腿条……甚至多种菜肴都放一点。然后像卷牛毛毡一样,紧紧地把菜肴卷起来,此时不用担心蒸单饼会卷裂、卷烂、卷漏,因为蒸单饼比煎饼更柔软、筋道、韧 *** 。然后,把蒸单饼卷菜肴放到嘴里,咬上一口,外柔韧、内松软,素、荤、酱、甜满嘴流香,一人可吃上两三张蒸单饼卷菜肴。全家人吃得爽口,吃得如意,吃得开心,吃得其乐融融。
做蒸单饼卷菜肴,不用发面,不用烹炸,做得方便,吃得随意,可以卷尽山东大地上的一切菜肴,百吃不厌。尤其是在家里没有馒头等主食时,可以临时和面,用现成的菜,做一锅蒸单饼卷菜肴。这样饭菜一起吃,口味随自己,既方便,又可口,岂不美哉!
到山东做客,宴席上偶尔也会上一盘单饼卷烤鸭或单饼卷煎鱼,不过那单饼不过巴掌大小,卷菜也只有单调的一种,根本吃不出居家蒸单饼卷菜肴的品味和气氛来。吃蒸单饼卷菜肴,体现了山东人的另一种风格,如果说煎饼卷大葱突显了山东人的豪放,烙饼泡羊汤张扬了山东人的热情,那么蒸单饼卷菜肴就体现了山东人的创意、休闲、随意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2021年11月13日 草写
不揉面不擀面,教你做农村人更爱的粗粮荞麦饼,2分钟一锅,真香它被称为“消炎粮食”,摊成早餐饼香气四溢,吃了30多年没吃够!
小暑也就 *** 着天气开始炎热,伏天正式开始。天一热,人们的食欲开始减退,此时的饮食切记不可贪冷贪凉,以免伤害肠胃,引起肠痉挛,损害消化功能。此时的饮食要多以清淡芳香为主,选择一些利于消化、能够 *** 食欲、可以杀菌的食物。清晨母亲问我吃什么早餐,短暂的相聚也在今天这顿早餐之后又将别离,知道今天小暑,也一直惦记着我们这里更具特色的一道早餐饼,于是让母亲做了这道吃了30多年都没吃够的韭菜荞麦饼!
之所以用荞麦,因为荞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 *** 膳食纤维,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且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要丰富,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荞麦中的含有的某些黄酮成分还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也正因此,荞麦被称为“消炎粮食”。
跟我们现在做的鸡蛋早餐饼不同,这道荞麦饼可谓是爷爷奶奶那辈人最喜爱的一道美食,小时候爷爷每天要去砖窑上工,砖窑的活儿很累,为了能够吃饱不饿每天早上奶奶和母亲就忙着烧柴火,用大铁锅摊饼,爷爷喜欢吃甜口的,摊好的饼就会撒上一些白糖,我喜欢吃咸口的,母亲就会撒上一些韭菜或者葱花,撒上一些盐,摊好的饼就像一个锅子的模型,外皮酥脆无比,而用荞麦面代替白面摊出来的饼香气四溢,营养更加丰富!现在好多家庭都没有烧柴火的大铁锅了,只能用炒菜锅来代替,也就摊不出一个又圆又大的锅子一样的造型了,不过今天母亲做的这道荞麦饼还是让我吃到了记忆中的美味!
【韭菜荞麦饼】
食材:荞麦面,韭菜,盐,食用油。
【步骤】1、准备一碗荞麦面,一小把韭菜。这韭菜是自家园子里长的,荞麦面是村里人种的,都是纯天然的食物。
2、荞麦面中加入清水,搅拌成比较粘稠的面糊。
3、锅烧热,围着锅边滴入少量的食用油。母亲用了自家花生加工的花生油。
4、舀一勺荞麦面,用锅铲围着锅边转圈,将面糊抹平。
5、将韭菜撒在凝固后的面糊上面,淋上一勺花生油,一些盐,用锅铲抹匀。喜欢吃甜口的,就撒上白砂糖。
6、中火烙至底部酥脆,此时上面的面糊也熟了,用锅铲将锅饼整个盛出来。
这道荞麦饼摊得越薄越香,韭菜也可以用葱花代替,但是韭菜做出来的香味绝对比葱花更好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这种做法的早餐饼呢?#你好小暑#
关注若愚妈妈在厨房,更多美食菜谱与您分享!你的关注、留言和转发将是对我更大的帮助与动力,也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美食天天见!
古镇认识非常热情的建设叔叔和小妹阿姨,蹭他家近两年多的饭食。古镇有道特别有名的农家菜,别的地方我是没有吃过,当地人叫“熬鱼贴锅饼”,官方宣传名字叫做“老鳖靠河沿(锅饼形状像甲鱼)”,直到今天我还是常常在家做,没有地锅总没有那个味道。
1、准备处理好的鱼(大小都行,什么鱼都行,农村湖边捕到什么吃什么,嘿嘿),洗净控干水分(大鱼身上要切几刀入味)
2、准备葱、姜、蒜,青椒、花椒、豆瓣酱(黄酱)、干辣椒、料酒
3、将面粉揉成面团(部分人喜欢玉米面,我一直吃的白面,有人喜欢吃发面的,根据我多次蹭饭经验,实面也就是不发的更好吃),揪成小团备用
4、改好花刀的鱼裹上面粉,不容易粘锅。
5、起锅烧油,下锅煎鱼,翻面小心,出锅备用。
6、少许底油下葱姜蒜花椒(可下干辣椒、八角等我不太喜欢这么大调料味),出香味后下入豆瓣酱(黄酱也行)下入小鱼加入料酒、盐、味精等调味料后添水,。
7、将小团扯成饼(我看有擀出来的,我在那边吃的时候都是一盆水,手湿不沾),一个个贴入锅内,一半入汤,一半不入(口水下来了)
8、盖好锅盖等待出锅
赠送一道,做的锅饼吃不完第二天切成片,可入汤,更多的是起锅烧油进行炒制,加入葱干辣椒,加入鸡蛋,巨好吃的炒饼一份。
一大早,他杨姨就从电厂宿舍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来到花园桥畔。走进我家院子,把车子一扎就喊道:“准备好了吗?”“好了、好了。”士兰在屋里一边高声答应,一边两手端着盆盆罐罐开门出来,她们会心一笑,原来两人今天要合伙烙煎饼呢。怪不得从昨天下午开始,士兰就整理锅腔子,放上鏊子,弄来柴禾,连点火的火机都找来放好,晚上又找齐烙煎饼的柸子,擦鏊子的油绪子及勺子等,一切收拾仃当临睡前又把面粉搀上玉米粉搅和了一盆糊子,说是要叫面糊子醒 *** ,明天才好烙。所以开门便说“好了、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两人说笑着走到烙煎饼的灶前,士兰生火先热子,他杨姨坐在灶边熟练的用勺子搅了搅糊子,看稀稠正好,便舀起一勺糊子倒在己烧热的子右上角,然后麻利的用柸子慢慢而又轻轻的将糊子沿着子的边沿向前推展。凉糊子沾到热子吱吱啦啦作响,上面冒出些许热气。随着柸子的向前推进,一勺糊子用完了,但煎饼尚未烙成,于是视情再舀上一勺或半勺糊子倒在刚才断档的地方继续向前铺展,从子的大外圈推展到内小圈,直到补满圆心,才算将这张煎饼烙完,稍等一会见煎饼边沿有个别地方翘头了,则顺势用柸子尖从翘头处开始左右抢一下,再慢慢扩大,最后两手拿着煎饼的一边,将它缓缓揭了下来放到旁边早己准备好的煎饼筐里。接着又从糊盆里舀起一勺糊子,再向子上角放去,来完成第二张煎饼,这样周而复始,子吱吱啦啦的响个不停,只见烙好的煎饼渐渐增高。这时作芹也骑着电动车从东方花园风风火火的前来助阵,她年轻些不会烙,但非常 热心,昨天听说要烙煎饼,今天吃过早饭就赶来了。不会烙就邦着烧火,腾出她三嫂士兰出去弄菜准备做菜煎饼吃。
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一点不假。这三个老姊妹退休后闲着没事,除有时打打牌外就啄磨着怎么养生、怎么弄点可口好吃的,又是广场舞、又是散步可上心啦。大鱼大肉不新鲜了,就去 *** 萝卜干、腌咸菜。买来萝卜洗好切成条块状在太阳下晒,天天晒来晒去也不嫌麻烦,看那萝卜干晒得由白变红再渐渐发紫,有了收获,还觉得很有成就感呢。兴犹未尽,接着又忙着制咸菜,买来腊疙瘩洗净放在大瓷缸里,撒上大盐,再披上腊菜”雪里红”,满满的两大缸,腌上一冬天,明年开春烀黑咸菜。
三个人搭的这台戏越唱越红火,这不几天前就议论说买的馒头、煎饼、锅饼太贵,那如自己烙的煎饼好吃,所以今天早上就开始烙煎饼了。他杨姨曾随军,后在粮食部门工作,是烙煎饼的高手,自备一盘大子,煎饼烙的又薄又匀,又是个热心肠,只要她一烙煎饼,邻居们都叫她帮烙几张尝尝,她也来者不拒,再忙再累也乐于帮助,受到大家的称赞。用她的话说互相邦助这也是缘分。缘分,这话说的太好了。作芹在老家和我们都是一个村的近邻,出来后多年不见,没想到在退休后的生活里又走到了一起,又成了邻居,她的纯朴和热诚不减当年,仍是那样的亲切。
临近中午,煎饼也烙的差不多了,士兰调好了一小盆萝卜青菜馅,准备做菜煎饼吃,又怕影响烧热的子和烙煎饼的进度,于是干脆就在饼档里做。先把一张煎饼从四周往里折成方形,再把菜馅匀摊在打开的方形煎饼里,拌匀后,将煎饼复合裹好往饼档里一摆,通上电,不大一会,一卷又热又脆又香的菜煎饼就出炉了。姊妹仨中饭就在窝前吃,一人一卷菜煎饼,就着一盘自己做的萝卜干,喝着小来粥,吃的满头汗。
闻讯看热闹的也来了,不时有人前来观摩,发出赞许声。连湖南人成总和渐江人孟总也来看稀奇。他们是来邳州办厂兴业的,都是工程师,化工专家。听说今天烙煎饼,下班后专程从沙沟湖前来观看,一下车直奔灶间。他们只知煎饼,但不知煎饼是怎么弄出来,很好奇。当他们亲眼看到煎饼的产生过程后赞叹不己:“真是不可思意,这么简单的工艺流程,在这么简陋的作坊里做出了这么好的美食真是没想到。”接着两人又评论说:“这套祖传的工艺应当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他们吃着刚出子的热乎乎的新煎饼时,更是赞不绝口,他们的评价是又脆、又香、又热、又鲜、又醇、又绵、又纫、又有点甜。人说五味俱全,这是八味俱佳。把煎饼夸成了一朵花。尝完新煎饼又尝菜煎饼,也是誉词满口、赞声不绝。并亲自将菜煎饼切成一个个小块,不是大口大口的吃,而是象喝茅台酒似的迷着眼慢慢品尝。似乎不为充饥,而在欣赏。那扑鼻的清香,那绵软的口感,那微辣的 *** ,那酥脆的味道直在舌尖上打转,使他们想起了四川的火锅,江南的糖糕,最后感叹道满汉全席也不过如此,邳州煎饼真好。临走还不忘带几张留着明天再尝。
晚上我回到家里,看到一大包叠得整齐的新煎饼,用洁白的笼布包好放在桌子上显得弥足珍贵,满屋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再家没事,咱也给 *** 炒锅饼吃#DOU网红炒锅饼。
咱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锅饼顶刀切薄片,这锅饼切越薄越好。将切好的锅饼收入盘里。趁这个功夫调碗灵魂的小料汁。这白糖四小勺,半小勺适量调低口盐,这味精也是大半小勺,不喜欢吃你就不放。
鸡精一勺,耗油一汤匙,再来上一勺蜂蜜增加粘稠度,再来上一勺味达美中和一下口味。调好的碗料搅拌均匀备用。再配个小料,来点葱花,再来点花椒,喜欢吃麻的多放点,再少来点干辣椒段,再来点脱皮芝麻。起锅烧油,油温烧到六七成热,将切好的锅饼下入锅里开始炸。炸这锅饼油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保持住油温一排炸他挺身,这锅饼炸他黄濑漱就把他捞出来。接就这锅下入这些小料头煸炒一下,别忘了给我点点关注点点赞。倒上调好的那碗料汁,小火慢慢把这白糖炒化它,着个样才能让这锅饼谷拉匀惑连,放上点小芝麻。放入咱炸好的锅饼,这过样炒出来的锅饼他才不会回软。装入盘里,这样炒出来的锅饼酥脆,吃着也是麻辣鲜香嘎嘎脆。老铁们我先吃口尝尝,再配上这碗小豆腐,大好吃连成淡适中。
随着 *** 的 *** ,最近一段时间,家里人都默契地达成 *** ,非必要的情况尽量少出门不出门,毕竟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里安全,同时也别忘了每天开窗通风,定期消杀,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一定要负起责任,不要嫌麻烦。除了采购一些日常的菜品,全家人天天在家研究吃的,尤其是对北方人来说,面食更是三餐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食材,鼓捣面食也成了全家人在特殊时期的乐趣。
面粉除了蒸馒头,做包子饺子外,还有一个做法是全家都爱的,就是烙饼。北方的饼也分很多种,我家更爱吃的还是葱香味十足,外酥里软的葱花饼,尤其是刚出锅的葱花饼,比馅饼还好吃,做法也比包子简单,酥脆掉渣,咬上一口甭提多香了。
但有些朋友表示,自己也爱吃葱花饼,只不过做出来的饼放凉了就很硬,咬不动,只有刚烙出来的好吃,其实做饼也是有讲究的,小小特意向身边的大厨朋友请教,学会了层次分明,久放不硬的葱花饼,爱吃饼的朋友们可要收藏好了,学会了你也来试试。
【香酥葱花饼】——葱香十足,层次分明,香酥暄软。
【食材】:面粉,小葱,五香粉,胡椒粉,食盐。
【做法】:
1、将面粉倒入盆中,用筷子从中间划开,其中一半面粉用开水烫面,另一半用温水和面,用筷子分别搅拌成面絮后,上手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然后分成大小均等的面剂醒发片刻。
2、将香葱洗净后切碎,加入适量面粉,食盐,五香粉和胡椒粉,然后淋上热油,充分拌匀即可,这样做出来的葱油酥,香味十足,自带咸香。
3、取出一个面剂,用擀面杖擀成长舌状,接着铺一层葱油酥,自下而上地卷起来,然后从左至右地卷起来,将尾巴塞到面团底部,用手掌按压下,一个葱花饼的饼胚就完成了。
4、依次将饼胚做好,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饼皮备用。
5、锅中刷层薄油,放入葱花饼小火烙至,在葱花饼的表面刷层薄油,待一面煎至定型后翻面继续烙至。
6、直到两面均烙至金黄且成熟后,即可盛盘。
小小说——
这样做出来的【葱花饼】外酥里软,层次分明,吃起来葱香味十足,越嚼越香。用半烫面的做法 *** 出来的葱花饼,即使放凉了依旧是柔软的状态,空嘴吃就很香,每次一出锅就是全家疯抢的节奏,边烙边吃,根本停不下。
【技术小Tips总结】——
1、要想烙出来的饼久放不硬,要做到两点,一是半烫面和面,二是整个烙饼的面团要和得软一点,这样烙出来的饼才香软好吃。
2、葱花要用热油淋一下做成油酥,这样做出来才有起酥的效果。
3、烙至葱花饼时要全程小火,因为饼皮比较薄,所以火候上要格外注意,勤翻面,以免烙糊,影响口感。
我用红薯烙了2锅饼,香甜拉丝可真好吃,能当主食也能当零食各位食友们,关于葱油饼的 *** *** ,你还有哪些推荐呢?欢迎留言分享。食材有 *** 格,小小有工坊,每日更新最in的美食做法与美食趣闻跟朋友们分享(本文为小小美食工坊的图文原创,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红薯是民间极受欢迎的养生食品,直接吃当然是更好的,做成各种小吃也很好吃,比如今天这个红薯奶酪饼,香甜拉丝,真不赖。
饼皮就是把买来的饺子皮擀薄一点儿;红薯馅料中加少许炼乳、一把马苏里拉奶酪。出锅后的红薯奶酪饼烫嘴,稍晾一晾吃,拉丝效果极佳;再凉一点,甜度、柔软度、拉丝效果都差了许多。
这张拉丝图是之一锅做的,饺子皮擀得极薄,吹弹可破;红薯馅里只放了炼乳和奶酪,香甜中带一点咸味,就是饼的品相差了点,因为馅太稀,所以变形了。
后来我又做了一锅,皮擀得不那么薄,馅料里加了一点糯米粉,果然这品相好多了。
---【红薯奶酪饼】---
【材料】 红薯1根,炼乳20克,糯米粉20克,马苏里拉奶酪50克,饺子皮16张,植物油少许
【 *** 】
1. 红薯刮皮,切薄片,入蒸锅,大火上汽后蒸约10分钟,筷子能轻松扎透;
2. 红薯用餐叉压成泥,加炼乳、糯米粉;炼乳用量可根据喜欢的口感调整;红薯的含水量不同,糯米粉可少量多次添加,拌匀后能捏成不流动的团即可;红薯的甜度也不一样,加少量炼乳除了增加些许甜度外,还有奶香,也可以换成奶粉;
3. 加入马苏里拉奶酪;奶酪用量越多,成品的拉丝效果及口感越好;
马苏里拉奶酪是奶酪的一种,披萨及各种拉丝的美食都因它而更加美味和充满乐趣,选用好的马苏里拉奶酪富含蛋白质和钙等多种营养素,奶香浓郁,不但好吃,更有营养。
4. 拌匀;
5. 戴上一次 *** 手套,取适量红薯奶酪,揉成乒乓球大小的红薯球;
6. 饺子皮擀成1.5倍大小;
7. 红薯球放在面皮上;
8. 按包包子的 *** 包好,再按扁;
9. 红薯奶酪饼码放在平底煎锅里,喷少许植物油,小火加热;
10. 煎烙至两面金黄,饼身鼓鼓的,出锅。
【苹果 *** 话】
1. 红薯的含水量不同,如果太稀,饼容易变形,适量加一点糯米粉成团效果好,但加热时间要稍长一点儿,以确保糯米粉完全成熟;
2. 饺子皮可薄可厚,薄一点儿有吹弹可破之感,但饼身易变形;稍厚一点儿,成型效果好;烙饼的油不要太多,喷一点点润锅即可。
“用爱 *** 美食,用心记录美好;用简单的做法呈现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 *** 跳舞的苹果,曾经当了18年英语老师,现在是“为爱下厨房”的家庭煮妇、美食作家、多平台特约美食原创作者、健康管理师、ACI国际注册营养师。美食著作《百万点击量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