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子中毒事件家庭成员,酸汤子中毒事件家庭关系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44
关键问答丨放倒一家9口人的酸汤子到底藏了什么毒?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9人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事件引起网友关注。国家卫健委在19日的权威发布中声明,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 *** 毒 *** ,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 *** 物,病死率达50%以上。国家卫健委提醒: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它们都是类似酸汤子的发酵食物。

被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到底有多大毒 *** ?米酵菌酸究竟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本期关键问答,范志红老师答疑解惑。

答:

从酸汤子的 *** *** 来看,玉米加水推磨是一道重要的工序,这道工序完全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压出去多余的水,团成团,也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从加水,到冷冻,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做得慢一些,可能一天就过去了。

这些在室温下进行的过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加了水又反复混合过的粮食,可以说是和微生物亲密接触了。

如果比较幸运的话,其中所滋生的主要是一些无毒害的微生物,比如酵母菌和乳酸菌;但也可能有些微生物不够安全,比如一些地霉菌。如果运气不好, *** 作不当,就有可能污染致病微生物。

答:

对水分比较高、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来说,最危险的有两个致病菌:

据网友说,有些人还专门喜欢用有点“捂了“(受潮发霉了)的玉米面来做酸汤子之类的发酵食物——故意让各种微生物 *** 在里面轰轰烈烈地“开会”,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答:

前面提到了,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中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 *** 代谢产物。肝、脑、肾等主要实质 *** 脏器是该 *** 作用的靶 *** ,重症病人多呈肝 *** 、中枢神经 *** ,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而且没有特效 *** 可以治疗。

2015年就有食用酸汤子发生中毒的新闻,就是这个米酵菌酸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

酸汤子中毒事件家庭成员,酸汤子中毒事件家庭关系-第1张图片-

前两年轰动一时的“凉拌木耳食物中毒”事件,导致一个女孩住进了ICU,也是这个米酵菌酸造成的悲剧。木耳在室温下泡的时间太长了,大夏天里泡几小时就会因为细菌增殖而变味,何况是超过一天时间。

两年前有吃河粉导致中毒死亡的案例,也是因为这个米酵菌酸。很多人喜欢把米粉、河粉提前泡在水里,室温下一泡就是很长时间,非常容易在发酵产酸的同时污染致病菌。

米酵菌酸在土壤里就有存在,防不胜防,但需要长时间滋生繁衍才能产生很多的 *** 。如果只是把食物在室温环境下存放几个小时,还不可能产生那么大量的米酵菌酸。因为这个菌在当初污染的时候应当是很少数的,需要长时间繁殖、产毒,才能达到致人死命的 *** ,食物在室温下放半天也可能产生 *** ,但更有可能是其他 *** ,比如金 *** 葡萄球菌产生的 *** 。对健康人来说,还不至于致命,比较常见的食物中毒情况还是上吐下泻发烧腹痛。

致病菌种类繁多,有的是直接活菌上阵,有的是产生 *** 害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要将在室温下久放,3小时以上一定不行。冰箱就是为了抑制微生物和微生物 *** 而存在的,主要不是为了“冰镇”。

答:

*** *** 是一种霉菌产生的 *** 。粮食浸泡在水里磨浆,或者冷冻状态下,霉菌并不容易增殖产毒。这是因为霉菌是好氧微生物,它通常不在淹水条件下大量增殖。它最喜欢的是有点潮湿,但又不被水泡着的状态,也就是粮食吸潮之后的状态。

所以, *** 酸汤子的时候,应当并不会产生 *** *** 。如果检出 *** *** ,说明这家人的玉米或玉米面此前储藏不当,早就污染了 *** *** ,然后用这种带 *** 的玉米来 *** 了酸汤子。

总之,“冷冻一年”不应当成为主要关注点。炒作冷冻时间是错误的,极易误导读者,影响无辜的冷冻食品制造企业。超市销售的冷冻食品,在-18摄氏度储藏条件下的保质期就是12个月,并不会引起中毒死亡的危险。

答:

用市售菌种 *** 酸奶、馒头、面包、米酒,只要严格遵循菌种使用说明来 *** 作,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这是因为正规厂家 *** 的市售菌种都是筛选过的优质有益菌,它们大量进入食品之后,只要温度、氧气等条件合适,就会“抢占阵地”,先繁殖壮大起来,帮我们抵抗各种致病杂菌的进入,保证食品的安全 *** ,就无需过度担心啦!

监制丨龚铭

制片人丨陶郎

策划丨段译

编辑丨段译 汪晓凇

制图丨马泽宇


(编辑 吴梦萱)

痛心,9人死亡!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去世

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 *** 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新闻多看点

“真凶”米酵菌酸,究竟有多“毒”?

在细菌 *** 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 *** 是致死率更高的细菌 *** 之一。点击 *** ,了解米酵菌酸,学习防食物中毒的 ***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

痛心!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去世

19日中午,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最后一名伤者,

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

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 来自红星新闻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 来自红星新闻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 *** 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 *** 素。详情见>>>

图据@中新 *** (截图)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 *** 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 *** 其毒 ***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 *** 的肝、肾、心、脑等重要 *** 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对此,黑龙江卫生健康 *** 会提醒,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应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申鹏洁

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急需救命钱 已通过水滴筹获捐15万

近日备受关注的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 上升至8人,目前中毒患者中,仅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女士 *** ,由于治疗费用高昂,李女士家人无力承担,通过水滴筹发起筹款项目,截至10月13日15:00,已获得近6000次帮助,筹集资金超过15万元。

记者从水滴筹获悉,平台为李女士开通了绿色通道,目前首批11.5万元已打款至患者所在医院用于治疗,平台还将为李女士补贴第三方支付通道手续费。

点击 *** 伸出援手

10月5日,鸡东县某家庭共12人举行聚餐,家中长辈9人食用了酸汤子,另外3位年轻人因为不喜欢该食物口味没有食用。当天,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身体不适,在紧急送往医院后经救治无效造成7人死亡。10月11日晚,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患者不幸去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女士仍在抢救中。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 *** 会发布的最新信息,该事件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据患者的侄子李先生介绍,姑姑是10月6日从鸡西总医院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入院后立刻进入重症监护室,被诊断为食物中毒、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至今仍在观察期,看病已经花掉20多万,后续还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恢复治疗。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接下来的治疗费成了更大的难题。

10月11日,在水滴筹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李先生为姑姑发起目标金额为50万元的求助项目,短短时间获得许多爱心网友的关注,截至13日15:00,近6000人慷慨解囊,为患者筹得超过15万元治疗金。

10月12日,通过水滴筹“边筹边取”服务,平台已将11.5万元对公打款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用于李女士的治疗。

李先生通过筹款页面向所有帮助他们的水滴筹爱心网友表示感谢,他说,姑姑治疗期间,家人一直守护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姑姑是个热心的好人,他们现在只希望她能好起来,平平安安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 *** ,报料 *** :338 *** 05712】

酸汤子中毒9人全部死亡 国家卫健委:慎吃酵米面类食品

近日,黑龙江鸡西市发生了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后全部死亡。10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2010年至今,酵米面中毒已致37死,涉及14起,84人中毒,为了生命安全,请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从而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 *** ,它主要产生于发酵的玉米面制品,变质的鲜银耳、木耳,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中,高温煮沸不能 *** 毒 *** ,并且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 *** 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发酵后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都属于此类食品。

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调查表明,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通风防潮、勤换水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看度

鸡西一家聚餐吃酸汤子致7死, *** *** 超标还是米酵菌酸中毒?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一家庭9人在十一长假期间聚餐后出现中毒症状,目前已致7人死亡。

据央视报道,鸡西市委宣传部的初步调查结果是,这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而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 *** *** 超标引发食物中毒。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网上目前对此事也出现了 *** ,有多位食品安全专家发文称根据酸汤子的特 *** 推测,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

*** *** 有极强的致毒 ***

据了解,中毒家庭在聚餐期间食用的自制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口感细腻爽滑。

根据央视报道,鸡西市委宣传部公布的初步调查是,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 *** *** 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 *** *** 中毒。截至目前,7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

公开资料显示, *** *** 是 *** 菌的代谢产物,其滋生的温度为28℃-38℃,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毒 *** 为极毒,比 *** 蛇、金环蛇的毒汁还要毒,比人们熟知的 *** *** *** 要强10倍,比 *** *** 1605、1059的毒 *** 强28~33倍。在1993年,该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此前曾在科普文章表示, *** *** 是一种毒 *** 极强的 *** 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 *** 作用,具有极强的毒 *** 和致畸致癌作用。 *** *** 主要存在于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中,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等食物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像平时吃的花生、玉米、用的花生油、家庭自制的花生酱中都很容易被 *** *** 污染。

专家称或为米酵菌酸中毒

目前根据媒体报道显示初步调查为 *** *** 超标疑似引起中毒。不过,对于此事,有食品安全专家发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毒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科普工作者云无心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 *** 含量高时会有明显的苦味,自制食物即便超标一般也难以到致死剂量。他认为 *** *** 致死的可能 *** 不大。

云无心进一步解释称,酸汤子是一种发酵玉米制品,猜测可能是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 *** 很大。“发酵米面制品导致米酵菌酸中毒并不少见,今年8月广东还发布过慎防米酵菌酸中毒的消费警示”。

“米酵菌酸是一种脂肪酸,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常见于生湿米面制品(尤其是发酵产品)以及木耳银耳泡发中,在适宜条件下易产生米酵菌酸 *** 。该 *** 很顽强,常规烹饪不能杀灭,而该 *** 引发的急 *** 中毒,潜伏期短则30分钟,长到12小时,极少数情况1到2天。”云无心表示。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10月11日发表的文章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钟凯表示, *** *** 现在几乎不可能引起人的急 *** 中毒,因为那需要很严重的霉变,只在几十年前粮食困难时期出现过。“听到‘酸汤子’就应该从可能 *** 更大的‘米酵菌酸’排查。在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也应该按米酵菌酸中毒来救治。”

公开资料显示,米酵菌酸中毒最早于1930年代在印尼发现,在中国和东南亚导致过多起食物中毒事故。米酵菌酸中毒一般的发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无力等,严重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烦躁不安、惊厥、抽搐等情况,最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今年8月,广东省曾发布消费者警示指出:由于湿米粉、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 *** 。所以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银耳和木耳是高风险食品,要谨慎对待。

为进一步了解该事件进展,10月11日,新京报记者致 *** 西市 *** 及鸡东县 *** 。鸡东县 *** 秘书室工作人员称,此事县 *** 不负责回答,可联系宣传部。目前鸡东县宣传部暂无人接听。

此外,新京报记者查询了鸡西市 *** 、鸡东县 *** 网站、鸡西融媒中心微信公众号,均暂未公布对此事的调查结果等信息。

新京报记者 刘欢 *** 来源 电商截图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

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去世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8人死亡1人抢救。

今日(10月19日),记者从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今天中午去世。

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据悉,此前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47岁的李女士 *** ,接受治疗。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去世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8人死亡的事件。今日(10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 *** 者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今天中午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据悉,此前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47岁的李女士 *** 。

↑此前接受治疗的李女士

今日,记者从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中午去世。

(来源:红星新闻)

痛心!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 上升至9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 *** 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郭晓光 彭海龙)

相关报道:

食用自制“酸汤子”致8人死亡 警惕!这些食物可能危及生命→

一家9口聚餐,7人死亡!最新详情披露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从鸡西市委宣传部获悉,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

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 *** 类)、有机磷类( *** 类)、 *** 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 *** 广谱杀虫剂)、 *** 类( *** )、 *** (鼠 *** 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 *** 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 *** 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7名患者经救治无效死亡,2人仍在抢救中。

相关部门提示:受 *** 菌污染的粮食及食品不能食用。

酸汤子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及黑龙江东部一带,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

*** 素

*** 菌的代谢产物

滋生的温度为28-38℃

喜潮湿,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

但它能导致肝癌

还有一些其他癌症的 ***

1mg的 *** 素

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

20mg的 *** 素

一次 *** 摄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其毒 *** 是 *** 的10倍,

*** 的68倍

280℃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

却极易隐藏在砧板、筷子、发霉食物中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 *** ,曾造成数以十万计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种毒 *** 极强的 *** 物质。 *** *** 的毒 *** 是 *** 的68倍,是 *** 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 *** *** 极强。

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 *** 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1毫克是多少呢?我们以前使用的材质为铝合金的兰花1角 *** ,重量1.15克。我们把它大约看做1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就是一枚1角兰花 *** 的一千分之一。

我们日常中不注意,今天吃了0.1毫克,明天摄入0.2毫克,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胃癌、肝癌、肠癌等的发生。

所以说,平时生活在一起,共用砧板、筷子,饮食也基本相同,一家四口都患癌也就不足为奇了。

*** 素:

日常这些食物中都有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 *** 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久泡的木耳

专家介绍,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 *** 的,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 *** ,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 *** *** ,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劣质的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 *** *** 。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变质的大米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也是最容易产生 *** *** 的!

发霉的玉米

*** 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放久了的花生

*** 菌容易滋生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 *** 菌。

小作坊的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 *** 素。而一些小作坊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

如何远离 *** 素

高温能 *** *** 素吗?能,但 *** 素要280°的高温才能 *** ,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是很难 *** *** 素的。

连消毒碗柜都不行, *** 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但是,这样做可以远离这个致命 *** :

丢掉霉变粮粒

由于 *** 素在整批粮食中的污染分布不均匀,烹饪前要把霉烂、长毛的花生、豆类及时丢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霉变部分去掉,这是不行的,因为 *** 中毒只需要一点点就会中毒,肉眼看不见的不一定就没有 *** 。

吃到苦的坚果一定要吐掉

吃坚果尽量不要用嘴破壳。勤快一点,用手剥,坏的不要吃,尽量减少 *** 的污染。

保持筷子、菜板干燥

筷子和菜板洗完尽量放在可沥水的地方。筷子盒尽量保持干燥且筷子要头朝上。定期清理筷子盒,底部容易长霉。菜板尽量做到生熟分开,用完后要及时清洗,不留食物残渣。 尽量不要囤积食物

尽量不要囤积食物。避免 *** *** 最有效的 *** 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 *** *** 。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不要买;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更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更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转发提醒身边人注意,

愿悲剧不再发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时报

标签: 汤子 中毒 事件 家庭 成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