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当天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
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 *** 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据了解,“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新闻多看点
“真凶”米酵菌酸,究竟有多“毒”?
在细菌 *** 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 *** 是致死率更高的细菌 *** 之一。点击 *** ,了解米酵菌酸,学习防食物中毒的 *** 。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 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
“酸汤子”事件9人全部死亡,“元凶”究竟是什么?食用这4种常见食物也要注意日前,黑龙江鸡西居民王某及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粗面条样的主食),引发细菌 *** 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关注。10月19日中午,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自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 *** 会官方信息披露,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在患者胃液中也检出该物质,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是什么?大家又该如何避免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呢?
上海市疾控中心医生张红芝介绍,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 *** ,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 *** 代谢产物,中毒后病死率极高。“2002至2016年,我 *** 报告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6起,发病153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33.33%,多发病于以面制品为主食的地区。”不过,目前在上海地区还未有过米酵菌酸中毒的报告。
米酵菌酸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米酵菌酸虽然名为“酸”,其实是一种脂肪类物质。20世纪30年代被首次提取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首次从酵米面中毒样品中分离出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中毒后,患者进食后的2至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者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韩婷说,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再加上储存不好,椰毒假单胞菌会在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如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等。已有报道的引起中毒的食品有吊浆粑、糯米汤圆、玉米面粉、泡发 *** 、变质鲜银耳。”米酵菌酸耐热 *** 极强,任由煎、炸、煮、炖都不能 *** 它的毒 *** 。
专家提醒,虽然上海目前没有相关病例,但市民依旧不能对食物中毒掉以轻心。“在食物选购上,要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特别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留意食品 *** 状,注意辨别木耳和银耳的质量。”
此外,如果家庭 *** 风味食品,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一定要保证玉米、高粱、马铃薯及甘薯等原料安全无霉; *** 完成后及时进行后期的晒干或烘干处理;成品贮存要通风、防潮,切不可与土壤直接接触。”
张红芝说,目前,对于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 *** 造成的中毒,没有针对 *** 的抗 *** 。所以,一旦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马上报告当地 *** 门,组织抢救。凡是吃过同批食物的人员,无论发病与否,一律尽快催吐或洗胃清肠,以减少 *** 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保护受损脏器,降低死亡率。
当然,除了“酸汤子”,其他食物中毒近年来也屡见不鲜。韩婷特别指出,以下此类食物的正确饮食也需引起注意:
之一,霉变甘蔗中毒。食用了保存不当而霉变的甘蔗,可从霉变甘蔗中分离出的产毒真菌为甘蔗节菱孢霉。它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 *** 。
不吃霉变甘蔗是预防霉变甘蔗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甘蔗必须于成熟后收割,收割后注意防冻,防真菌污染繁殖。贮存期不可过长,并定期对甘蔗进行感官检查,严禁变质的霉变甘蔗 *** 。
第二,发芽马铃薯中毒。发芽马铃薯含有龙葵素,可引起咽部瘙痒、发干、胃部烧灼、恶心、呕吐、腹疼、腹泻、伴头晕、耳鸣、瞳孔散大。
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马铃薯贮存干燥阴凉处,食用前挖去芽眼、削皮,烹调时加醋。
第三,四季豆中毒。食用加热不充分四季豆(扁豆)会出现腹泻等中毒症状,主要是由于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引起的。为防止中毒的发生,豆角烹调时应煮熟、煮透至失去原有生绿色。
第四,鲜黄花菜中毒。由于鲜黄花菜含有类秋水仙碱,直接食用可以引起,呕吐、腹泻、头晕、头疼、口渴。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鲜黄花菜须先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煮后食用。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黄杨子 题图来源:图虫 *** 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黄杨子
自制酸汤子致9人死事件引关注 专家建议不制售、不食用发酵面米食品据央视新闻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据央视新闻
□记者 杨璐
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9人聚餐引发中毒事件。10月19日,该事件最后一名 *** 者李女士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调查,该事件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米酵菌酸毒 *** 如何?哪些食材容易被米酵菌酸污染?中毒后又该如何急救?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报道,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食用后王某及其亲属陆续出现身体不适,疑似食物中毒。
10月10日,中毒者家属称警方已介入调查。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未查出氰化物( *** 类)、有机磷类( *** 类)、 *** 类(氨基甲酸酯类内吸 *** 广谱杀虫剂)、 *** 类( *** 类)、 *** (鼠 *** 类)等有毒物质,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截至10月10日,该事件已有7人死亡,2人在ICU抢救,情况并不乐观。10月12日, *** 上升至8人,只剩下一人在抢救。10月19日,唯一 *** 者去世。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疾控中心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后发布中毒事件原因,在玉米面中及患者胃液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其实,此次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并非个例。记者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今年在广东、云南等地也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8月2日凌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人民 *** 官网发布通报,7月28日,惠来县神泉镇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神泉镇11位顾客在“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俗称“粿条”)后,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经调查,初步确定该事件由米酵菌酸中毒引起,而非之前报道的 *** *** 超标。
米酵菌酸中毒致死率高高温不能 ***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鹏钰告诉记者,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菌米面亚种产生的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 *** ,常出现于发酵的玉米面制品、经过长时间浸泡的木耳、糯米面汤圆、吊浆粑以及河粉等食物中,这些食物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或浸泡。
米酵菌酸中毒后,一般2小时~24小时会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米酵菌酸会对 *** 的肝脏等重要 *** 产生严重损害,致死率达40%~100%。
据了解,米酵菌酸耐高温,即使是煮沸的水或者高压锅蒸煮也无法 *** 其毒 *** ,并且毒 *** 强、致死率高。研究显示,米酵菌酸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即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 *** 量,数值越小,毒 *** 越大)为1.4mg/kg,同属 *** 类物质的 *** *** B1小鼠口服LD50为9mg/kg,米酵菌酸的LD50明显高于 *** *** B1。
付鹏钰说,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并没有特效 *** ,建议出现疑似米酵菌酸中毒的情况要立刻送医。与米酵菌酸中毒者食用过同种食物的,即使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也应即刻就医,尽快催吐或洗胃清肠,以减少 *** 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
预防米酵菌酸中毒更好不食用发酵面米食品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付鹏钰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
2.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购买产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特别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食材要按照产品标签上注明的存储条件保存,如果超过产品保质期,不能食用。
3.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食品 *** 过程中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需要全部扔掉,严禁去掉发霉的部分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条件要通风、防潮、防尘。
4.目前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更高的食物是鲜银耳,食用新鲜银耳有中毒的风险且后果严重,不建议食用,建议用干银耳替代。
5.出现疑似米酵菌酸中毒症状需立刻就医,中毒患者应及时催吐、洗胃、清肠。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鸡西酸汤子中毒实为米酵菌酸引发【鸡西酸汤子中毒实为米酵菌酸引发】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经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 *** 素。(央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网
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凶手”并非 *** 素这几天,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四海旷,一起家庭聚餐引发中毒的事件,深深牵动着大家的心。
记者从家属处获悉,在牡丹江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李女士已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 *** 升至8人。
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致死原因并非此前报道的 *** *** 超标。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 *** 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 *** 其毒 ***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 *** 的肝、肾、心、脑等重要 *** 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 *** 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 *** 、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二、预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三、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焖透, *** 其 *** ,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四、预防诺如 *** 传播。由于目前尚未有 *** 可以预防诺如 *** ,预防诺如 *** 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五、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欢自制葡萄酒,但自酿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应尽量选择饮用正规商场 *** 的葡萄酒;自酿葡萄酒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来源:黑龙江省卫生健康 *** 会食品处、央视新闻
监制:李代祥
编辑:徐祥达、李昂
实习:舒柳柳、左思嘉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
“酸汤子”中毒事件已致8人死亡!“真凶”原来是它12日晚,总台央视记者获悉,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 已升至8人。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此前,当地曾初步判定为 *** 素中毒。
米酵菌酸耐热 *** 极强
损害肝、肾、心、脑等 ***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
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 *** 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 *** 其毒 ***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 *** 的肝、肾、心、脑等重要 *** 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尚无特效解毒 *** 物
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一100%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 *** 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新闻多看点>>
黑龙江卫健委提醒,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应做到以下几点:
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
预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并前往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焖透, *** 其 *** ;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预防诺如 *** 传播。目前尚未有 *** 可以预防诺如 *** ,预防诺如 *** 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如果处理不当,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林霜
审核:余普
“酸汤子”中毒事件已致8人死亡!“真凶”公布12日晚,记者获悉,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 已升至8人。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 截图
此前,当地曾初步判定为 *** 素中毒。
米酵菌酸耐热 *** 极强
损害肝、肾、心、脑等 ***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
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 *** 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 *** 其毒 ***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 *** 的肝、肾、心、脑等重要 *** 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尚无特效解毒 *** 物
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一100%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 *** 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
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
预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并前往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焖透, *** 其 *** ;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预防诺如 *** 传播。目前尚未有 *** 可以预防诺如 *** ,预防诺如 *** 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如果处理不当,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来源:央视新闻
流程编辑:u006
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 最新消息:还有1人在抢救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记者获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 *** 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 郭晓光 彭海龙)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酸汤子中毒致多人死亡,对传统食物要有科学认识作者:张田勘
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一家庭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 *** *** 的中毒致死原因被多位专家质疑而在网上引起争议。10月12日晚,黑龙江卫健委在官方微信发布预防食物中毒的文章时,表示该事件初步定 *** 是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致死原因由此前报道的 *** *** 超标“变更”为米酵菌酸引起的中毒。
米酵菌酸是何方妖怪,竟如此歹毒?学术的解释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 *** 。食入该 *** 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死亡率为40%-100%。米酵菌酸又源自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
一定程度上,是公众对此 *** 的了解不多,科学传播也不广泛,从而导致了此次中毒事件。米酵菌酸中毒或许不具有普遍 *** ,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生命损失将十分严重,理应受到更多关注。进一步让公众了解其中原理,才能更大限度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此次事件中,米酵菌酸来源于东北的一种传统饮食——酸汤子,是一种面条状的食物,吃起来有酸香气。其 *** *** 是,把上好的玉米磨成碴子,用凉水浸泡20天左右,碴子用手轻轻一 *** 就全碎,形成水面子。经过多次清淘,滤掉水面的酸味,和成团放在冰箱里。想吃时加些面粉调成糊状,挤成条形下入开水中煮熟并食用。
东北地区玉米食材较多,而且有漫长的冬季,这类食品就成了东北猫冬的传统食品,很多人家都会 *** 并食用,尤其是在农村。现在酸汤子也成为很多东北人 *** 的 *** 道,不仅自家 *** 食用,也有餐馆经营这一食品。
靠山吃山的传统饮食方式当然没有错,但是涉及健康和生命问题,就需要慎重审视。酸汤子不只易产生米酵菌酸,还可能包含 *** 素、亚硝酸盐等 *** 。米酵菌酸即使用100摄氏度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 *** 其毒 ***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 *** 的肝、肾、心、脑等重要 *** 均能产生严重损害。一般人往往认为高温可以消毒,同时食物的酵酸味掩盖了霉变味,大量食用后,即便未造成米酵菌酸中毒,也很容易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一方水土在养一方人的同时,也会导致某一地区特殊的“地方病”。如20世纪50-90年代,河南林县的食管癌高发,每3-5人就有一人患食管癌。研究人员经过反复调查和研究,发现林县人有爱吃酸菜的习惯。通过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研究,从林县人爱吃的酸菜中分离出了世界上从未发现过的亚硝胺—— *** 和促癌物Roussin红甲酯,再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这种亚硝胺可以在动物体内诱发肿瘤。
这显然就是生活方式造成的。此后,国家和当地 *** 门以及大量科研人员、大众传媒进行了广泛的科学传播,让人们少吃酸菜,并制定了“五项防癌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林县的食管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双双减半。
现在黑龙江发生的酸汤子致多人中毒死亡事件说明,在改变生活方式达到预防效果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015年3月4日,辽宁省辽阳市一家四口疑吃酸汤子中毒身亡,辽宁省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提示公告,建议市民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尽量废除这一 *** 的饮食习惯。但从再次发生的中毒事件来看,上述公告还没有达到广泛科学传播的效果,一些人不知情或明知有危险却没有足够重视,结果付出了沉重代价。
另一方面,此次中毒事件也反映出,现在对酸汤子中的米酵菌酸的毒理和致人中毒的严重 *** 和广泛 *** 研究还不深入。此前一些人认为中毒是 *** 素造成,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是一个提醒,未来需要对米酵菌酸危害身体健康的毒理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当然,要让人们改变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尤其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认为这是祖祖辈辈传下的饮食习惯,为何就不健康、不科学了?因此,让人们少吃或不吃酸汤子之类的酵米面类食品,需要有一个 *** 的工程,从科学原理上阐明其毒 *** ,再进行科学传播,更好有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来替代。其中的关键,就是必须把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张田勘)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 *** 升至8人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记者获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 *** 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以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 *** 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 *** 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 郭晓光 彭海龙)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