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像鸡腿,一斤卖10元,味道鲜美,农民比种庄稼亩增收5000元
提到真菌类的蘑菇,很多人都会想到鸡枞菌,它作为一种价值比较高的菇类成分,在这些年里备受市场的喜欢,不少人都会特别的购买食用,其口感好,味道鲜美,如同鸡肉一般,因此市场的需求一直在上升中,很多人都会进行购买品尝,一斤可卖几百元,不过它并不能进行人工繁殖,因此市场中的 *** 年年高升,很多人都会特别的栽种。
一、鸡腿菇特 ***
它的子实体比较大,而菌盖则是呈现出圆柱状,直径为3-5厘米,高度则是在9-11厘米,表面上则是浅褐色,在菌盖不断生长的基础上,它的鳞片也会跟着长大,菌肉则是呈现出白色,看上去如同鸡腿一般,因此在市场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在那些温带以及 *** 带的地区,生长的速度比较快,通常在树林、草地上比较多见,比如说树根上方。
早在70年代时,人工栽种就已经成熟,我国在80年 *** 始进行人工培育,它的生长时间不是太长,转化率比较高,栽培上比较容易,在农村中栽种最为合适,目前它也成为我国更大宗的食用菌之一。它可以生长在草腐 *** 的地方,比如说各种作物的秸秆,不然就是利用起阔叶木屑,从而更好的进行栽种。
其生长的温度则是保持在20-28℃,它也有着比较强的抗寒特 *** ,菌丝可以很好的越冬,在35℃以上的环境下会自动的融化。在65-70%的湿度之下,它也适合菌丝的长成,还需要有一定的光照和养分。
二、价值
鸡腿菇的食用口感比较鲜美,蛋白质的成分多,脂肪的成分比较低,有着色香味一体化的特征,菇体则是呈现出白色,看上去很是细腻美观,可以进行炒食,用来煲汤很是美味,其口感颇为滑爽,看上去很是美味特色,吃起来也可以 *** 食欲,让 *** 更好的消化。其微量元素也比较多,维E、叶酸、铁锌等成分多。
它的 *** 每个地方都不相同,通常来说新鲜的 *** 在10元左右,如果是晒干的话那就是40-60元每斤。济南平阴县的为6元一斤,而在广州白云区为9元每斤。
三、致富
它的种植技术并不是太难,菌丝的抗逆 *** 也非常强,不易于杂菌的感染,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发酵,整个过程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投资。可以在春秋两个季节种植,在冬季时也可以用上大棚反季节的种植,到了夏季时可利用防空洞培育,因 *** 比较可观,吸引了不少人的喜爱,种植效益也很多。
它在室内外都可以很好的栽种,在欧美日本对它也有着紧迫的需求,因此我国的鸡腿菇出口效益比较高,它的生产原料多样化,不需要耗费什么成本,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取材。山东平阴县的村民老曹就进行鸡腿菇的种植,他在自家的农田上搭上大棚,每亩地的产收可达6000元,相比种植庄稼增收了5000元,走上了脱贫之路。
当然每个地方的行情有所不同,大家一定别盲目的投入其中,看看市场行情再说!
鸡腿菇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详细介绍,看看以下几点鸡腿菇的栽培与管理
1、栽培季
节子实体生长处于10-25℃就可以。如果温度不适,一是等到适宜气温时再埋土出菇;二是采用适当的降温或升温措施增减遮阴物,覆以薄膜。出菇时间一般在9月至第二年6月比较合适。
2、栽培模式
栽培模式可分为两种:袋式栽培、阳畦栽培。
(1)袋式栽培
1.选袋。分为生料袋和熟料袋。生料袋可选用18-24cm的低压乙烯袋,长度35~40cm;塑料袋可用18-24cm的聚丙烯袋,长度为35-55cm
2.装袋接种。生料栽培采用四层料五层种,两端加大接种量,用种量15%~20%;如熟料栽培装袋灭菌同制裁培种一样,采用全 *** 式接种,接种量在5%左右。
3、发菌管理
高温季节就应按“井”字形横竖交叉排放,温度应掌握在更高不超过28℃为宜。经常通风换气。发现污染的要及时处理。空气湿度保持在65%~70%。
1.覆土材料的配制与消毒处理。覆土 *** 腿菇栽培中一项极重要的工作。菇土材料配制的好坏和消毒处理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菇的产量和质量。
2.覆土材料的选择的基本要求是:结构疏松,孔隙度高,通气 *** 能良好,有一定的团粒结构,有较大持水力的黏壤土(胶泥)、菜园士、河泥、泥泥等。覆土材料的配制:100m2用黏壤土4 000kg,干粪200kg,磷肥20kg,石灰50kg,克菌剂0.2%,pH值7-8,水适量,湿度应以手捏成团,触之即散,外观潮湿为宜。土粒直径以0.5 ~1cm为宜。覆土材料的消毒 *** :蒸汽消毒法; *** 消毒法;太阳能消毒法等。蒸汽消毒法是将配好的土置于密闭环境中,通入70~80℃的蒸汽,维持2~3h,然后闷堆一昼夜 *** 消毒法是加入2%~5%的 *** ,覆膜闷24-48h。
3.菌袋脱袋埋土出菇。将发好菌的菌袋脱袋后横排埋入已处理好的畦床里。菌筒间距3-5cm,菌筒上覆2-3cm的土,注意保持土层湿润,加强通风换气。如粘土板结应及时疏松。一般覆土15-20天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而出现原基。子实体生长需要散射光,并保持一定的湿度。28℃以上时要及时降温。
注意:畦床在使用前要用0.1%的克菌剂稀释液进行喷洒。
4.菌袋直接覆土出菇栽培。
*** 一:将菌袋连同塑料膜横向从中切断,切断面放置在预先处理好地面上,袋与袋紧密排列,去掉扎口绳将预留的塑料筒拉直,然后在菌袋上端覆土2-3cm,刚覆土的菌袋可直接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便于出菇。
*** 二:将发好的菌袋一端向上3cm剪去,然后覆土2-3cm,紧密排列在地面上,袋中盖膜保温保湿,养菌出菇。
(2)阳畦栽培
栽培场地用2%的石灰,0.2%的克菌剂,500倍的 *** 稀释液作灭菌、杀虫处理。然后将地面整理成宽1.5m左右的畦床,畦深20cm,长度不限,畦与畦之间留人行道。畦床准备好后,即将上培养料铺于畦面上,一般是3层料4层种,料厚15-20cm,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5%,播种完毕,平整料面,并稍加压实,最后覆土2-3cm;或将料面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待菌丝长好之后(菌丝长至2/3)再去掉地膜,在20~25℃,5-7天菌丝可封面,18-20天菌丝可发透,20天左右可覆土。出菇管理同袋式栽培。
3、采收
当子实体长至柱圆形或钟形时,颜色由浅变深,菌盖与菌环未分离或刚刚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毛状鳞片,恰似肥嫩的鸡腿时,采摘更好。因此,必须在圆柱形或钟形没有形成成熟孢子菌裙白色期时采收。鸡腿菇生长快,特别注意及时多次采收,可分早、中、晚各一次。采收时,动作要轻,应一手按住基部的培养料,一手轻轻扭动菇体采收。整丛应等大部分成熟后再采,防止带动其他菇体而造成死菇。
头茬菇采收完后,应及时清除表面覆土及菇脚部分2cm厚,一次 *** 补足水分,如在出菇期喷重水菇体易发黑影响销售。补覆上新配制的营养土,然后盖上薄膜养菌出菇。每次采收完毕一定要做好菌床清理工作,防止病虫害发生。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野生环境种植鸡腿菇,3个预防要做到,产量质量才能保野生环境种植鸡腿菇,就是用人工培育的菌种,种植在野外环境中,让它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回归自然,接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并在这里成熟。这样的鸡腿菇,味道更鲜美、口感更鲜香、营养更丰富、价值也更高,收益也当然的更大化。
我的种植地,选择在山里的一片缓坡上,坡上满布灌木丛。在灌木丛中,开出种植畦,利用没去除的灌木丛进行遮阴,接上微喷管道,用于环境加湿,最后把菌种植入种植畦,覆土后,进入出菇管理。经过几年的种植,得到的经验是,要想产量高、质量好,预防日灼、大雨淋浇和病虫害最重要。
一,预防日灼。
?选择种植地时,之所以在灌木丛地带,而不选在茂密的林下,考虑的 *** 腿菇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气,过于茂密的林下,白天尽管可实现树荫大,遮阴好,但通风较差,不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对氧气的需要。但灌木丛下,能满足通风良好、氧气含量的充足,却对光照的遮蔽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
?对于光照遮蔽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灌木丛高度不占优势,菌畦挖成后,上部没有遮阴存在。正午阳光直射状态时,菌畦没有遮蔽物,也直射菌畦,造成光照过强。过强的阳光会抑制子实体的生长,也使子实体的菌毛上鳞片密集,在日复一日的强光照射下,鳞片会逐渐翘起,最后子实体呈干燥状,颜色由洁白变暗黄,影响美观,也降低自身的商品 *** ,进而影响子实体的质量。
?阳光直射过程中,如光照强度大,且有持续 *** ,如菌畦中水分稍有干燥的偏差,阳光高温就会烤伤鸡腿菇子实体的菌帽,使之表面出现阳光灼伤点,显示鳞片点状枯焦,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点向面发展,枯焦面逐渐扩大,最后使菌盖向阳部分干枯失水,颜色变深,最后失去卖相,也失去商品 *** 。
?日灼现象的避免很简单,只要种植后在菌畦上方适合位置,附上低密度遮阳网就可完全阻止阳光直射。覆盖时,可充分利用菌畦四周灌木丛高度,遮阳网四角或四边搭挂在灌木丛梢即可,不需另外搭设遮阳网架。
二,预防大雨淋浇。
?野外鸡腿菇种植中,预防大雨淋浇很重要。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小雨对鸡腿菇的生长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相反对鸡腿菇的生长有益,省去进行喷淋不说,就是雨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对生长在野外环境中的鸡腿菇,也是一种补充,可以说这 *** 腿菇生长中的偏得。
?不经常出现的大雨,对鸡腿菇的生长影响极大,有时可能是灭顶之灾。在没有任何预防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菌畦被水灌满,菌畦被水冲毁,菌畦中培养料流失殆尽,生长的子实体被水冲倒、冲走,可以把所有的心血瞬间,毁于一旦。以上现象还只是即时影响,雨后,菌畦被漫灌,含水量过高,培养料含水量有时可达100%,菌种被水浸泡,不能进行分化,给后续出菇带来无法估量的麻烦。
?所以,要想有效地防止以上雨后出现的林林种种现象,必须做好预防。做了预防可能用不上,可一旦用上,就是那根救命的唯一稻草。预防措施也平不难,只是结合遮阳网安装时,加盖一层塑料布,遇雨打开,晴天撩起,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平时管理时不能粗心大意,晴天忘记撩起塑料布,塑料布收集阳光所产生的高温,对菌畦中的鸡腿菇的影响也是致命的。
?另外,种植区四周种植时就挖设好排水沟,对遇大雨阻截和 *** 外来雨水,同时快速排净种植区内积水也是不可缺少的防护措施。
三,预防病虫害。
野外鸡腿菇种植,是 *** *** 种植,病虫害的预防重要,并且难度大。但鉴于病虫害对鸡腿菇种植轻则减产,重则失败的危害,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必须严格采取以下各种措施。
【1】种植前做好菌畦和周边的消毒灭菌和杀虫。
此时的消毒灭菌和杀虫是普遍 *** 的,我在种植中,是对整个种植区域及区域外延100米,采用百菌清和15%氯氰菊酯全面进行喷洒。同时菌畦内铺盖2厘米生石灰后再进行种植。
【2】做好覆土层用土的选用和灭菌杀虫。
覆土层的用土除保证疏松、略带沙之外,采用表层20 厘米以下新土,同时拌和总量5%生石灰和0.1%的敌百虫粉剂,放置一周后在进行使用,这样既能保持土壤不含杂菌和虫卵,也让新土对外部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也利于其他有害物质的挥发。
【3】种植后周期 *** 对菌畦及周边区域进行灭菌和消毒。
鸡腿菇种植后,对病虫害的预防不能间断,要定期对菌畦及周边喷洒绿霉净、百菌清、菇虫净等灭菌剂和敌百虫、 *** 、菊酯类杀虫剂等,特别是雨后,更要做好 *** 剂喷洒。用 *** 时不论是灭菌剂和杀虫剂要交替使用,避免杂菌和害虫有耐 *** *** ,造成灭菌杀虫效果较差,危害鸡腿菇生长。 *** 剂喷洒时要注意不能直接喷洒直子实体,以免出现 *** 害,同时也注意食品安全。
【4】发现病虫害出现,必须及时果断的采取措施。
野外种植鸡腿菇,一旦发现病虫害出现,小范围的要立即进行清除,将清除的覆土和培养料以及子实体,远离种植区域深埋,同时用石灰水和杀虫剂喷洒或浇灌病灶或虫害灶。范围较大应立即采用清除染菌染病区域,病灶消毒灭菌杀虫外,还要对整个种植区域和周边进行 *** 物灭菌杀虫处理。
鸡腿菇的野外种植,种植容易,管理难,但在出菇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精心、有责任心,真正的做好上述3个方面,把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和可能受到的伤害,利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力争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高质高产,给自己的种植创造良好的环境,也利于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是初始农人,食用菌种植者。个人经验分享,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人种菇 菇富民 西宁湟中菌菇产业潜力足来源:【人民网】
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赵青山 陈书渊 形如鸡腿,味似鸡丝,说的就是“白富美”——鸡腿菇。近年来,平阴县孔村镇北毛峪村独特的土洞鸡腿菇,在菌菇市场上异军突起,广受消费者好评。
鸡腿菇必须覆土种植,覆土那点事,你知道吗?2011年秋季,大棚种植鸡腿菇,菌畦消毒杀虫做完,开始进行排袋覆土。覆土过程中,作业人员在棚内随意铲起两锹土,覆盖在菌棒之上,被种植技术员阻止。并要求那位作业人员,拿出半个菌畦的所有菌袋,重新对半个菌畦消毒杀虫后,再重新排袋覆土,两人因此闹的很不愉快。技术员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用那位作业人员的话说,不就两锹土,至于再费那么大的劲,动那么大干戈吗?
其实,种植技术员做的一点没有错,鸡腿菇的覆土就是要这么严格。鸡腿菇种植的覆土从土质到处理,从覆土到覆土管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一点也马虎不得。
一,种植鸡腿菇的覆土土质要求。
?做为种植鸡腿菇覆土的土壤,必须新鲜,更好是土壤表层20厘米以下的新土,这样的土壤没经受过风吹日晒,矿物质含量丰富,有益菌落分布好,符合鸡腿菇受矿物质 *** 和有益菌落活动影响,菌丝生长更活跃,更容易在土中扭结的生长特点,有益于鸡腿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
?做为种植鸡腿菇覆土的土壤,要具有一定的沙质,沙质土壤透水 *** 好,含水 *** 和持水 *** 较差,不利于在鸡腿菇子实体根部形成潮湿的环境,也就不利于根部与土壤接触部位,出现适应杂菌和病虫生长的环境,可有效地防止根部根部杂菌和害虫滋生,减少病虫害的侵害。同时,沙质土壤,不容易出现板结,也利于菌丝体在覆土中扭结后,容易破土形成幼菇,利于加快子实体生长。
?做为种植鸡腿菇覆土的土壤,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在0.1~0.2厘米的细土为主更好合适,如沙质土壤不容易取得,可用正常土壤掺进少量细沙进行调配。
二,种植鸡腿菇的覆土的处理。
取用土壤,做为种植鸡腿菇的覆土时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
【1】打碎过筛。
取用土壤时,土壤粒度可能过大或土壤中存在石籽等其它类别的杂质,对这样的土壤必须进行打碎后,用筛子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规格的土壤,去除其它杂质。
【2】晾晒处理。
土壤筛选后,要在足够大的场地摊铺开来,进行晾晒。晾晒时,摊铺的越薄越好,并应隔段时间就进行翻动,使所有土壤都接受阳光。这个过程既是利用阳光紫外线杀灭土中的杂菌过程,也是使覆土散失水分过程,为下一步灭菌杀虫时能充分的吸收 *** 液做好准备。
【3】消毒、灭菌、虫处理。
?作为覆土的土壤,经过晾晒后,在晾晒场地翻动时,要掺入少量的生石灰和敌百虫粉剂,并搅拌均匀。生石灰用量可以是覆土总量的5%,敌百虫用量为覆土总量的0.1%就可以。此举是为了杀灭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杂菌和害虫及虫卵,预防种植 *** 现因覆土带菌、带虫或虫卵,给整个鸡腿菇种植带来危险。
?覆土处理完毕后,在处理场地,喷水闷堆,使土壤的含水量达到20%左右,如闷不透,可翻动土堆,直至达到含水量标准为止。同时还要测量覆土的PH值,把PH值调节在7.0~7.5之间,这个PH值 *** 腿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范围,覆土层的PH值要与培养料的PH值,保持一致。之后,等待使用时运进棚内,进行覆土作业。
三,覆土 *** 作。
大棚内菌畦消毒杀虫结束后,把等待使用的覆土,运进种植大棚内,既可以进行排袋覆土作业。
【1】装填菌棒间缝隙。
对菌畦内的菌棒进行覆土作业时,要先用细土填满菌棒之间所预留出的缝隙,填补缝隙时,让覆土自然滑落进缝隙之中,不要做脚踩等任何密实覆土的 *** 作,保持覆土的松散疏松状态,利于以后的菌丝体伸展长入和穿透土层。缝隙填满后,再进行菌棒上部覆土的添加。
【2】覆盖菌棒上部。
整个上部的覆土层厚度保持在2~3厘米之间最合适,直至全部盖住菌棒为止。过薄,覆土层起不到对菌棒上菌丝体的 *** 效果;过厚,不利于菌丝体生长时穿透覆土层,形成菇蕾,拖后子实体形成时间。
【3】喷水保墒。
整个大棚按照以上 *** 作,覆土完毕后,就要对覆土进行喷水管理。初次喷水,要以喷细水为主,并保持喷水均匀。喷水水量让覆土层达到50%含水量更好,水进入覆土层,以不形成水流流入菌棒成为标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要保证覆土层的湿润,以利于菌丝在菌畦内正常生长,快速伸展进覆土层,并在覆土层中扭结,形成原基,破土形成菇蕾,近早进入鸡腿菇的子实体生长期。
进行鸡腿菇种植,必须覆土,覆土中的这些事,必须明了。 *** 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 *** 作规程进行,不能有一点的偏差。技术员要求作业人员进行重新 *** 作,就是执行 *** 作规程,体现了规程的不可违和严肃 *** 。大棚内的土壤尽管也进行了灭菌,但与覆土层的灭菌杀虫处理仍存在着差距,就是那两锹土,的确是数量和少,和整个覆土数量比,微不足道,但一旦带有杂菌或虫卵,给鸡腿菇种植带来的可不是一点点的麻烦。因此,鸡腿菇种植,乃至于整个食用菌的种植,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和掉以轻心。否则不可预见的损失就会出现。
我是初始农人,食用菌种植者。个人经验分享,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