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方子,又是一个小方大用的典范。这个方源出《金匮要略》的血痹篇,名字叫“黄芪桂枝五物汤”。门诊的高出镜率还是蛮高的。五物,顾名思义就是五种 *** 材组成。
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
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平时怕冷,稍微吹风就毛骨悚然,动不动就手发麻,脚发麻,或者干脆手脚同时发麻。因为这种现象很像中风前兆,所以遇着一些心神不宁的人,就会焦虑不安。但这种麻木感,很多时候是一过 *** 的,身体活动开了以后,症状就消失了。结果变成虚惊一场。但你说身体没问题吗,也不是。
《内经》里提到“荣气虚则不仁”,《金匮要略》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这里都提到了血脉,血脉不充盈,肌肤得不到营养,感觉就不对了。流动的血液是产生温度的一个很重要的保障,所以血脉不充盈的状态下,整体的抗邪能力就会下降,城门大开,首先来犯的就是风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最喜欢带头作祟。
所以张仲景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 一旦气血不足,国力空虚,虚邪贼风就会自然来犯。会出现如前文所说的肌肤麻木,称为“血痹”,如果没妥善处理,任其发展进入到筋骨,还会出现酸痛感。
再回过头来看看黄芪桂枝五物汤
有点中医底子的朋友就发现,其实这个方就是桂枝汤去了炙甘草,加上黄芪,再加大生姜的用量。仲景之所以叫“医圣”,想必他的每一步 *** 作都是深思熟虑的。
桂枝汤本来是用来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是用来解肌的。但是风邪的侵犯大多停留在表层,所以症状是怕风,是肌表层面的,还没影响到血脉。而当风邪进一步升级能突破肌表屏障时,这个时候就不是单纯的解肌能完事,还要加强屏障的保护能力。一边祛邪外出,一边做好防护。
黄芪就是这把好手,黄芪补气是出了名的,补元气助血液流动,固卫气,加强身体保卫的屏障。让风邪不能肆无忌惮的侵袭 *** 。
利用桂枝温阳祛风邪,芍 *** 敛阴养营血,调和营卫。攘外必先安内。与敌人干架之前,首先要团结好内部力量。
方子里去掉了炙甘草的缓,而加大了生姜的散,目的也很明确,打硬仗要强将,不要和事老。敌人已经渗透到血脉层面,再予妥协就会 *** ,深入筋骨,用生姜的辛散尽量把血脉中的风邪务必清除干净。
取而代之的是用大枣调和诸 *** ,益胃生津。
*** 、肩周炎、 *** 等筋伤范畴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痹”表现,本方可以作为平时调养服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弱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摘要:
文题释义:
椎间盘退变:下腰痛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活动受限和生产力丧失的重要因素,而椎间盘退变被广泛认为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终板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是终板软骨退变的重要机制,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 *** 的自噬,可以清除细胞中受损或者是多余的线粒体,涉及到包括椎间盘退变在内的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线粒体自噬作为一把“ *** 剑”,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加剧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损伤。
背景: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椎间盘退行 *** 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线粒体自噬在调控细胞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仍不明确。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 *** 诱导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 :提取大鼠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6.25,12.5,25 mg/mL黄芪桂枝五物汤培养液培养细胞24 h,而正常组和模型组不添加 *** 物。之后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各剂量组中添加400 μmol/L的strongO2继续处理细胞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ATP、超氧化物歧化酶、 *** 酶、丙二醛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活 *** 氧和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细胞线粒体自噬的情况;采用siRNA进行细胞转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son-related genes,Parkin)、LC3Ⅱ和p62蛋白表达的情况;细胞转染Parkin腺 *** 过表达载体,检测细胞存活率。
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处理显著提高了软骨细胞存活率,升高软骨细胞内ATP、超氧化物歧化酶、 *** 酶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效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 < 0.05,P < 0.01);②黄芪桂枝五物汤处理后,软骨细胞中乳酸脱氢酶活 *** 、活 *** 氧和丙二醛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 0.01);③Parkin siRNA显著降低了 *** 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自噬(P < 0.01),细胞存活率和ATP水平明显升高(P < 0.01),细胞中的活 *** 氧水平、丙二醛含量和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 < 0.01);④与模型组相比,黄芪五物桂枝汤处理能够减弱 *** 引起的Parkin和LC3Ⅱ蛋白水平升高(P < 0.05,P < 0.01);而黄芪桂枝五物汤处理组中的p6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1); ⑤过表达Parkin减弱了高剂量黄芪桂枝五物汤对strongO2处理细胞存活率的保护作用;⑥提示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有效抑制 *** 诱导的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弱Parkin调节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https://orcid.org/0000-0002-9979-0668(董佳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椎间盘, 线粒体损伤, 氧化应激, Parkin
引用本文: 董佳安, 刘汝银, 岳宗进, 徐向阳, *** 臻.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弱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官网
黄芪桂枝五物汤:仅含5味中 *** ,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血痹证,其实就是中医里因血脉瘀阻,所导致的血脉闭塞不通、运行不畅的一种病症,患有这类病证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肤麻木不仁,轻微恶风寒,同时还伴有舌淡、脉象微涩而紧等症状。
本病症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营卫气血不足,再加上受到了风寒病邪的侵袭,导致邪气滞留在血脉,让血行涩滞,运行不畅,最终便导致肌肤失去血脉濡养,进而出现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等表现。
而该病症其实也很像中医里的风痹,此病是由风邪阻闭经脉所引起的病症,但血痹虽有痹阻但是不痛,与风痹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通过患者的脉象微涩兼紧,其实也可以很好判断,这主要是邪气滞留在血脉,凝涩不通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中曾提到:“营气虚,则不仁”,所以,对此病症,应当选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治疗 *** 。
如果大家在生活 *** 现了上述病症,那么也可以尝试服用张仲景收录在《金匮要略》的这一经典 *** 方来帮助缓解,此方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方剂名称其实就可以可看出,该 *** 方仅由5味中 *** 组成,分别是黄芪、桂枝、芍 *** 、生姜、大枣,共同发挥着温阳行痹的功效。
该方剂中的黄芪甘温益气,补在表的卫气,益气固表,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跟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 *** 养血和营,濡养肌肤以通血痹,配伍桂枝,调营卫而和表里。生姜辛温,疏散风寒,以助桂枝的散寒能力,大枣甘温,益气养血,与生姜为伍,既可以和营卫,又能调和诸 *** 。五 *** 相合,虽然 *** 简但专效,配伍精当,共同起到“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
本 *** 方是温补、散邪、通经三者并用的 *** 方,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伤正,是治疗血痹的常用方,不过,后世的医家,也多用此方来治疗风湿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临床应用以局部麻木不仁为辨证的要点,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可以酌量的加入其他 *** 物。
病发于头部,可以加入川芎、苍耳子;发于面部,则可以加入白附子和白僵蚕;病变在 *** ,则可以加入白芥子;发于四肢,加入桑枝和鸡血藤,或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研究发现,此方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 、肾病以及皮肤瘙痒等病症,而且通过 *** 理研究表明,该方剂中的黄芪在机体免疫、代谢、心脑血管 *** 、消化 *** 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而桂枝在抗菌,抗惊厥、呵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也效果显著,因此,该方剂在现代临床上的使用,比其本来的主治范围要更加广泛一些。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
张仲景凭一味 *** ,大补一身之气,横扫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对 *** 来讲,气很重要,它就像身边的 *** ,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邪气入侵身体,而且如果有邪气已经入侵了,那么它就会和邪气作斗争,另外斗争完了还会把 *** 损伤的地方进行修复,所以说当气充足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生病,而气虚了,那么身体就相当于没有战斗力,就很容易被外邪气入侵,而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我说,气对于 *** 很重要。
那哪味中 *** 补气效果好呢?我认为是黄芪,因为在张仲景的很多方子里,比如说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等等都有黄芪的身影,而且黄芪这个 *** 还有着补气之一 *** 之称,所以足可见黄芪补气的能力。
但是如果说你气虚的很厉害,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脏腑,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比如说肺气虚了,出现了身体乏力,稍微上个楼梯或是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并且呢还出现了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的情况,那这种呢你可以搭配一个 *** 参,来增强补益肺气的作用。
另外如果说你是脾气虚,出现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或是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就饱就胀,而且一看脸色淡黄萎黄,身体还很消瘦,平常说话还有气无力的, *** 也长期不成形,那这种呢你可以搭配一个白术,在补气的同时还能健脾。
当然要是说你肾气虚,除了身体乏力,腰部膝部酸软无力之外,同时还出现了 *** ,比如说时间短、望门即泄、 *** 起不来、 *** 等等,另外呢还有尿频、尿不尽、头晕耳鸣的情况,那这种可以搭配一个枸杞子来补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芪 *** 温,所以体内实热、虚热以及肾阴虚的人群不适合参考。好了,那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身体不适请线下找专业医生指导用 *** ,喜欢的话请长按点赞三秒,关注转发收藏一下,我是中医沈宏。
腰膝酸软,四肢发麻、怕凉,一碗黄芪桂枝五物汤,帮你巧妙化解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方子大有来头,是一张大补血脉的方子。
如果你有气虚血虚,舌苔暗紫,风寒湿重的情况,或者经常腰背酸痛,四肢沉重、发麻,怕冷畏寒,还出汗,一定要耐心看下去,以上这些症状加减过后都可以轻松化解。
讲方子之前还是先说一个医案,对症讲解才能体会到它的神奇功效
说有位农民,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遇到大雨,来不及躲淋了个湿透。回到家以后就开始感冒发烧,全身沉重无力。
本来以为就是偶尔风寒,没想到第二天两个膝盖突然开始疼了起来,两个手也好像被人绑住了,又肿又硬。
尤其是发力的时候,那种又麻又疼的感觉,给人整得实在难受。不过是淋了一场雨,怎么会到如此严重的地步,这是怎么回事呢?
过了几天眼瞅着不见转好,这个农民便去了自己家附近的一个中医馆,想着问问情况抓点 *** 。
医馆的医师一看他这种情况:膝关节肿胀,手指屈伸不利,关节怕凉,肿痛,立马就知道了,这是典型的“痹症”,再加上患者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沉紧。
于是便用了医著《金匮要略》里的一张名方。仅仅10剂,之前的症状就全都不见了。
这张千古名方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来看配伍: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这五味 *** 材可不得了,算得上精华中的精华,我请求大家一定要琢磨理解透这其中的意义。
这张方子在记载里就是专门用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那些淤堵在体内的血块,风寒之邪都能轻松地被它一扫而光。
古时候科技发展不像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所以很多人都会过度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足,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四肢酸痛的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解决呢?仲景先生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就发挥作用了。
以黄芪为君 *** ,补气固表,桂枝和营、解肌,和黄芪配伍,和血通经;
白芍可以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与桂枝同为臣 *** ,调和营卫;
生姜有辛温发散的 *** *** ,可以去风寒、降逆止呕,温化寒邪,帮助桂枝发挥功效;
大枣补气生血,用在最后调和诸 *** 。如此一来,邪气就都被排出去了。
目前来说,黄芪桂枝汤的应用十分广泛,像是产后身痛,下肢麻木,腰膝肿胀,都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运用。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 *** ,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祝各位健康安乐。
评论区看到,很多患者咨询 *** 、肩周炎、 *** 、手麻脚麻腿麻的问题,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治疗妙方,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专治此症。
中医认为酸痛麻木类的疾病,都属于“痹症”范畴,治疗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通络止痛。但具体该怎么通络?则要根据病位的不同,来详细分辨。
经脉类“痹症”,就是经脉出了问题,导致的麻木疼痛。骨关节“痹症”,就是骨关节增生及异常,导致的麻木疼痛。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方子,是专门解决经脉类“痹症”的。
什么叫经脉类“痹症”?
经脉类“痹症”,就是由于气虚、血虚、受凉,导致经脉不通,血液以及营养物质难以达到病位,进而使经、筋、肌肉难以得到气血濡养滋润,而出现的麻、木、凉、僵、酸、困、沉、痛等现象。
中医讲“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治疗此类疾病,要从补气、活血、温阳三方面入手,打通患处经脉、恢复患处血供、温通患处血脉,使患处筋脉肌肤重新得到营养,那么麻、木、凉、僵、酸、困、沉、痛等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治经脉类“痹症”专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为什么黄芪桂枝五物汤被称为治经脉类“痹症”专方?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黄芪、桂枝、芍 *** 、生姜、大枣。
温阳散寒 *** 物——桂枝、生姜、黄芪
桂枝——助阳解表,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专治肩背肢节酸疼。桂枝温热,能旺血行,可加速体内血液流通。现代研究表明,桂枝能扩张全身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体表和四肢毛细血管的血液运行通畅。
《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黄芪——甘温补脾肺气,补在表之卫气。补气健脾,使气血生化有源,体内气血充盈;补肺固表,实卫而能驱外邪。现代研究表明,黄芪能扩张外周血管,让更多的血液流向四肢、皮肤、头部。
《本草经疏》:“功能实表……能助气……能内塞,补不足……能补阳……”《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 *** 也。”
生姜——辛温解表,温中散寒,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帮助疏通体内瘀堵。
《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本草拾遗》:"汁解毒 *** ,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补气行血 *** 物——黄芪、大枣
大枣——甘温补脾,养血益气。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之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营养足,则气血流通顺畅,筋脉不荣、不通所产生的的麻、木、凉、僵、酸、困、沉、痛等现象自然就会消失。
《名医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
活血散瘀 *** 物——芍 ***
芍 *** ——养血和营,活血化瘀,能消除血行障碍所引起的 *** 或疼痛等感觉异常。现代研究表明,芍 *** 能直接扩张末梢血管,且对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流通困难有调整作用。
《神农本草经》:“芍 ***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本草从新》:“白芍 *** ……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中虽仅有五味 *** ,却补气、活血、温阳、散寒、通痹功能均有,是医圣张仲景专为经脉类“痹症”所设,是治“血痹”专方。凡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尽皆适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病症
1.肢体麻木者
如糖尿病、冠心房心绞痛、高血压病、脑梗死、中风后遗症、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糖尿病 *** 周围神经炎、化疗后手足综合征、雷诺综合征等。
2.关节疼痛者
如腰椎间凸出症、 *** 、骨质增生症、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变形 *** 关节炎。
3.浮肿者
如肥胖症、高脂血症、慢 *** 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贫血等。
临床需辩证用 ***
我是河南中医 *** 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龙,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当识因人因证之辨,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成效所由。故当以人为先,因证次之。” 所以尽管这个方 *** 效果很好,但也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去用 *** 。
该方适合人群
另外这个方子也很有意思,它原是主治“尊荣人”的血痹,什么叫“尊荣人”?就是富贵之人,这类人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 *** 、多汗、懒动、食欲好、常感乏力、头晕、气短、心慌。跟我们现代的“虚胖”之人,症状基本完全一致。
所以你看,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疾病范围,基本都是“虚胖”之人才容易患上的疾病。虚胖,肌肉多,需要的营养就多,脾胃运化吸收的营养就难以濡养到肢体末端,就容易出现周围神经、末梢神经问题。虚胖,肉多骨弱,骨头的压力增强,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虚胖,代谢负担重,各脏腑 *** 压力大,就容易出问题。
经典补气活血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物汤从头到脚,上,中,下,三焦疾病通治,当我们细读理解经方,并在临床反复实践运用后,我们深感祖国医学的伟大,博大精深,经方是古人对我们留下最为宝贵的遗产,我们后辈值得发扬光大,今天我们来分享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顾名思义,由五种 *** 物组成,黄芪,桂枝,赤芍,生姜,红枣这五味 *** 组成,本方是传统的补气通阳活血方,具有通血痹,疗恶疮,止汗的功效,我们通过下面六个方面来了解学习,黄芪桂枝汤的功效与主治
1..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于一种以肢体麻木、浮肿、疲劳为临床特征的虚 *** 体质,大多伴有代谢紊乱并有血管病变。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多见:骨关节病、肥胖、肾病、贫血等也常见。
2.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说是晚期糖尿病的专方,糖尿病患者一旦到了晚期,一般并发症都会出现,比如糖尿病足眼底的改变,有消除麻木疼痛、减轻疲劳多汗、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面黯红,腰痛,便秘,合桂枝茯苓丸;糖尿病足、下肢麻木疼痛,合四味健步汤(赤芍,怀牛膝,丹参,石斛 )。
3.黄芪桂枝五物汤能保护心脑血管,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导致的视力模糊、耳鸣耳聋、头昏头晕、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面部及四肢麻木等,通常加葛根、川芎;心血管疾病见胸闷、乏力、多汗者也能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后期康复常用本方。
4.慢 *** 肾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机会较多,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 *** 肾炎、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见明显的浮肿者适用。浮肿, 合真武汤; 易感冒、自汗,合玉屏风散;浮肿不明显、脸黯红、便秘者,可与桂枝茯苓丸加大黄方交替服用。本方有消肿、控制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等功效。
5.黄芪大量使用,可以抑制食欲,有的患者会发生胀气及食欲不振,严重腹胀者,会让人烦躁易怒等,可减少用量。
6.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与大柴胡汤方证很相似,两方证的人均形体硕大。鉴别点在于:①腹胀反流有无;②腹壁力度强弱。如果腹部胀满疼痛、反流者,只能用大柴胡汤。本文旨在科普医学知识,文中所提到的 *** 物切勿擅自服用,如有必要,必须在正规医院的中医师指导下辩证使用,如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关注及转发或留言
气和血是 *** 最基本的两种能量单元。气引导血在身体内运动循行,气又起到温煦 *** 和抵御外邪的作用;血如同自然界的江河湖泊,起着滋养生命和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同时血也是气在体内运行的承载体。
所以才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一说法。
气血两虚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一旦 *** 气血亏损后,流通在体内和体表的气血都会整体亏损。 *** 体表流通的气血起着滋养肌肤和抵御外邪的功能,如果气血亏虚了,气血不足以滋养皮肤脉络, *** 很容易出现手脚麻木或刺痛、皮肤长各种疙瘩的现象。如果体内气血亏虚了,血行不畅,水湿等 *** 就会在 *** 内积累,导致腹部松软如水囊,出现大肚腩。
仲景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解
针对这种症状,医圣张仲景发明了一个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收录在他的著作《金匮要略》中。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 *** 、生姜、大枣,五味很平常的中 *** 组成。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补益卫气,是为君 *** ,可以升举 *** 的阳气,并加强从内向外宣发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来调动 *** 气血达于体表,促进肌肉生长,升举中气止泻,治疗皮肤痈脓。
方中桂枝温阳助卫,通利血脉,与黄芪相配伍,助卫和营,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是为臣 *** 。当 *** 津血的宣发和流动机制出现异常时,桂枝可以将体内的津血带动到体表,来加强体表 *** 津血的供应和循环,加强津血对体表 *** 的滋养,同时加强体表的防御能力。
方中芍 *** 养血补血,敛阴和营,与桂枝相配伍,以调和营卫;与黄芪相配伍,以滋补气血。是佐 *** ,用来“蓄积”和“收藏”能量,可以起到滋润和养阴的效果。芍 *** 内收的作用,可以让体表的津液回到五脏六腑中来,滋养五脏六腑,而且在“收敛”的过程,还能打通 *** 血脉中的阻滞和“血痹”。与桂枝合用,通过“向外宣发”和“向内回收”的作用组合,可疏通 *** 津血向外扩散和“回流”的通道,加强 *** 津血在身体的循环和流动,加强体表的津血的滋养和强化体表 *** 的功能。
方中生姜作为佐 *** ,温阳散寒,与桂枝相配伍,以疏散外邪具有驱散寒邪和鼓舞正气的作用。出汗可加强 *** 的新陈代谢,将多余的水液通过出汗排出 *** ,因此生姜还有祛水祛湿的功效。生姜温热的作用还能加强肠胃的运动和循环,来强健肠胃和帮助消化。生姜与桂枝、芍 *** 组合使用,可加强肠胃的运动和加强 *** 气血向体表运动。
方中大枣益气补中,生化气血,并调和诸 *** ,是组方中使 *** 。 *** 的“精神”由气血化生,因此,大枣既能安神,又能协助黄芪鼓舞卫气。
该方特点:诸 *** 相互为用,以奏益气和营,温经通痹之效。桂枝芍 *** 相配伍,调和营卫;芍 *** 黄芪相配伍,以补益气血;生姜大枣相配伍,以调理脾胃、生化气血。
黄芪桂枝五物汤使用辨证要点
气血两虚者:肌肉松软、乏力,肢体无力、沉重,关节麻木、疼痛,肢体浮肿,自汗,舌质黯淡,脉微、涩、紧者。
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人群
体形多偏胖,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 *** ,较湿润,面色缺失光泽,黄蜡或暗红、舌胖大紫暗,唇暗。四肢末端紫暗,指甲多黄厚腹部大而松软,肚脐深陷,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食欲旺盛,下肢多有浮肿、局部皮肤干燥或发暗,四肢易麻木,容易乏力、头晕、气短、多汗。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病症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要功效是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是治疗“血痹”的专方。所谓“血痹”就是肢体麻木不仁或者肢体关节疼痛,现代称之为风湿、类风湿 *** 关节炎、 *** 、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面神经炎、多发 *** 神经炎、神经 *** 头痛、肢体幻觉痛、腓肠肌痉挛、眼肌 *** 、萎证等。
其次,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治疗脑血栓、心绞痛、糖尿病、组织缺血症、手脚冰凉之症。
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有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科 *** 疾病,如 *** 、风疹、隐疹等。
最后,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有温阳利水的作用,可以治疗腹部肥满、喝水肚子就长肉的“大肚腩”患者,还可以治疗慢 *** 盆腔炎、带下过多等症。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肩周炎在中医上被称为凝肩,天一冷就会症状严重。
主要表现为肩膀酸痛,胳膊沉重抬不起来,往后背也背不起来,有的时候还会有 *** 一样的疼痛。
肩周炎的人特别怕冬天,就算在屋里也穿着一层又一层的棉衣,生怕见风。
有的患者不光肩胛疼痛,还会影响到颈部或者胳膊,严重的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是怎么得的呢?天气热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肩部的保暖,尤其是现在室内都有空调,运动出汗后猛地进入空调房内。
恰好这时身体正气不足,受到风吹后,寒湿就侵入到 ***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肩周炎。
还有的人长期干重体力活,导致筋脉受损,受到风寒后,也会出现。
“小伙子睡凉炕,年轻火力旺”,大多数筋骨上的毛病都和受寒有关,年轻时不注意,年龄大了就会转变成各种疾病来折磨你。
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所致。当风寒湿长期呆在血脉筋肉中,就会导致筋脉失养,脉络淤堵而产生疼痛。
那么如何调理呢?其实非常简单,益气温经,把外邪祛除出去,病也就好了。
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有个名方,我经常用它加减后予以患者治疗,算得上是肩周炎的首选方了。
上周刚接诊了一位来自商丘的肩周炎患者,张女士、56岁。
半年前,家里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张女士开心的不得了,每天都抱在怀里。
可是三个月前,张女士的左肩突然开始出现酸痛,稍微休息一会儿就会缓解一下,以为是累着了就没放在心上。
又过了一段时间,胳膊往后或者外展都开始变得剧痛无比,尤其是晚上,整夜胀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
从前抱一天孙子也不觉得累,现在连一会儿也坚持不了,还逐渐出现活动受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左肩周炎。
我对她予以的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具体配伍如下:
生黄芪、炒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白芷、老鹳草、独活、片姜黄、制附子
大概服 *** 5剂后,患者就反应疼痛改善明显。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方中的学问有哪些
黄芪补体表之卫气,黄芪配桂枝能够益气温阳,桂枝配白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方子重用生姜,是为了用来驱散风邪,促进 *** 发汗;
大枣益气养血,白芷祛风除湿,老鹳草活血祛风止痛,独活祛风除湿;
片姜黄活血化瘀的同时祛除风湿骨痛,温通经络;
制附子的量也会多一些,因为肩周炎不是一天两天得的。
但要切记先熬,熬完后 *** 也就没了,用来温阳回阳,效果十分明显。
简单来说,肩周炎其实就是一块冰。这块冰在肩膀那,把这里的血、气及各种营养物质都给冻着了,它们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
中医常说不通就会痛,通了就不痛了。所以,要让这块不痛,就要把冰给化掉。
最后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结合年龄、病程、症状等辨证用 *** ,切不可照搬经方使用,调理的过程也需根据好转情况调整组方。
祝各位健康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