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中国现在用什么机枪这个问题,唐朝有机关枪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在我国的五六式家族里,五六半、五六冲和五六班用机枪的子弹是否可以通用求解
- 国产CS/LM12型转管机枪的研制成功,但怎么还没装备部队
- 唐朝有机关枪吗
- 12.7、14.5口径的机枪能打坏坦克吗
- *** 用的小米加步枪是什么枪呢
在我国的五六式家族里,五六半、五六冲和五六班用机枪的子弹是否可以通用求解
可以通用。56冲其实应该叫突击步枪或自动步枪,是AK47的仿制型号。56半是SKS西蒙诺夫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型号。56式轻机枪是RPD的仿制型号,均使用仿自M43中间威力步枪弹的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在步兵班内达到了弹药通用,以简化后勤补给工作。
国产CS/LM12型转管机枪的研制成功,但怎么还没装备部队
实际上,这款机枪已经装备于陆航部队。国产CS/LM12转管机枪的首次亮相,是在2012年5月23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展览会上。当时,该型号机枪是作为一款外贸出口型武器参展。
时隔6年,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人们看到在一架直-11WB武装直升机的舷窗位置,安装了一挺CS/LM12型转管机枪。这说明该型号机枪已经列装部队,主要用于充当直-20等武装直升机的舷窗机枪。
该型号机枪的优势是火力猛、射速快,采用7.62mm六管轮转射击,每分钟最多可发射6000发子弹,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缺点是体积大、重量沉、弹药供应难度大。
枪身重达50公斤左右,不利于携带运输,不适合装备于步兵分队。备弹箱的容弹量仅为1000发,如采用更高射速,持续射击时间仅为10秒。因此,CS/LM12型机枪只适用于充当车载机枪或机载舷窗机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共同领略军事百科!
唐朝有机关枪吗
没有。
唐朝那时全世界都是冷兵器时代,没有热武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之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12.7、14.5口径的机枪能打坏坦克吗
从武器装备的使用角度来说,14.5和12.7毫米重机枪把坦克打坏是很正常的,比如说:重机枪通用严密的伪装/隐蔽在200~300米处,突然间对着坦克炮塔一顿扫射,很有可能将坦克炮塔上的光学瞄准器材打坏了,现代坦克没有了激光测距仪、被动式热成像仪...这些装备也就没法打仗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可以将坦克打坏。
坦克上的这些观瞄装备别看有钢板防护,但14.5和12.7毫米机 *** 都具备较高的穿甲能力,较近距离内将它们打坏也不啥难事儿。现在的14.5×118毫米、12.7×108/12.7×99毫米子弹都配备了穿甲 *** 和钨合金穿甲弹,比如说:苏制КПВ14.5毫米重机枪就配备了BS穿甲 *** 和B–32穿甲 *** ,前者在500米处可以击穿60°倾斜角的25毫米厚钢板,后者在同样距离内可以击穿90°垂直角的30毫米厚钢板;而美制12.7×99毫米子弹在300米处可以击穿倾角60°的15毫米厚40Cr钢板,这样的穿甲能力对轻装甲防护的摩托化部队来说是致命的,大多数轮式装甲车辆的钢板厚度只有10毫米左右,会被轻易击穿的。苏系重机 *** :大个的是14.5毫米,小一点是12.7毫米。
大口径机 *** 虽然打轮式军车不是问题,但是坦克装甲的厚度就不是轮式车辆可以比较的了,它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最少也有10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最少为120毫米,重机 *** 是根本打不透的,乱打一气完全是浪费弹药,也起不到让坦克失去战斗力的作用。苏制T–55坦克的车体前装甲,用厚度100毫米的镍铬钼钒合金钢焊接而成,30°的倾角相当于150毫米的厚度,这个厚度14.5和12.7毫米子弹根本打不透。
但正面装甲打不透并不意味着打 *** 坦克其它位置的装甲,比如说:坦克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在30毫米以下,并且有百叶窗散热,这个地方是坦克装甲防护最脆弱的地方,如果运气好在这个地方来上一个弹箱50发,真的有可能将坦克打坏。这张图片被认为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伊军使用12.7毫米“德什卡”重机枪打坏的美军M1A2坦克,当时伊军士兵也是无心之矢,看见美军坦克过来之后对它的发动机舱就是一个点射,凑巧就有一发子弹从散热百叶窗格栅打了进去把发动机打坏了然后起火燃烧,使得坦克失去了动力...。
所以说,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重机枪原则上不进行反坦克作战,因为大多少情况下根本没有用处,反而会在射击的时候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让坦克开炮击毁了,但是战争期间在没有专业反坦克武器只有重机枪的条件下,就要合理的使用手里的武器,运用巧力和智慧将坦克击毁也不是没有可能。
*** 用的小米加步枪是什么枪呢
所谓小米加步枪,指的是简陋的后勤:小米。和一般的武器装备:步枪。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用简陋的后勤,和一般的武器装备,靠着两条腿,打败了日军,和国军。一、简陋的后勤:小米
我们的后勤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因为勤俭节约,和执行官兵一致,所以虽然主食吃的是小米,但其实吃的,一直比国军要好。
1、红军时期。1932年红军部队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1角,或口粮1斤6两(旧秤1斤=16两),菜金3分钱;相当于每月3.9银圆伙食费。出差人员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2角,相当于每月6银元伙食费。
同时期蒋,虽然名义上能拿到6.7-10块钱一个月,但蒋伙食费包括在薪水里,所以从上到下都有意识的吃饭省钱,加上有意克扣,每个月在吃饭上往往只花一两块钱,吃的反而不如我们。
2、抗日时期。抗战时期我们后勤一度相当困难,但是经过大生产运动,条件有所提高。1944年9月19日颁发的供给标准为:
(1)口粮(每人每天):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750克);政、民系统的干部小米1斤6两(687.5克);交通员、战士等小米1斤8两。
(2)伙食(菜金,每人每月):大灶肉2斤,油15两(468.75克),盐1斤,菜45斤,炭45斤(烧木炭者加倍);小灶肉4斤,油1斤8两,盐2斤,菜45斤,炭75斤(烧木炭者加倍)。
相比之下,国军一般是每天两顿饭,一共九两米,菜压根没有,或者是吃点酱菜咸菜而已。仅讲这吃的,国军和我们比,就是天上地下了。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后勤条件大大改善了。不仅吃饭管饱管够,还有零花钱。一般士兵一月有津贴3到5元,连排长是5元到8元,团长以上为10元到15元不等。
资料显示,仅三大战役中,解放区出民工539万,出动牲畜1036300头,支援粮食95000万斤。尤其是在淮海战役期间,;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由此可见,因为发动起来了人民群众,我的后勤系统,供给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二、一般的装备:步枪。
我们的装备,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1、抗战初期。这时候装备是非常差的。129师师部率三个团出征山西时,
9367人共有3412支步枪,724支马枪,平均2.3人一支枪。
步马枪弹43012发,平均每支步马枪有10发子弹;
539支驳壳枪,2872发驳壳枪弹,平均每枪5发子弹;
93支手枪,3支伯格曼冲锋枪,共有6051发子弹;
93挺轻机枪,27361发轻机枪弹,平均每挺有294发子弹;
29挺重机枪,23222发重机枪弹,平均每挺重机枪有800发子弹;
迫击炮6门,迫击炮弹67发。平均每门炮11发
此外,还有55把刺刀和204枚手榴弹。
由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尚且如此,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情况就更糟了。新四军成立时,全军编4个支队,总计10300人,3000余枪,其中绝大多数是磨损严重的老套筒和汉阳造,中正式很少。许多战士还拿着大刀和梭镖。
这时候说是小米加步枪,毫不夸张
2.抗战中期。没有枪炮,敌人给我们造。到1938年底,八路军先后作战1500余次,消灭日伪军5万余人,缴获各种枪12000余支,自身也由改编时的4.5万人发展到15万余人。
1939年的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已能一次集中6个团,近200挺机枪、10余门迫击炮攻击日军。
1941年初,新四军第1师第1旅成立时,全旅5500人,装备有步枪2185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22挺,迫击炮6门,掷弹筒1个,驳壳枪300支,手枪50支。
3、抗战困难时期。真正的小米加步枪,是从1941年开始的。百团大战把好不容易积攒的武器几乎消耗殆尽,日军又抽调主力,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扫荡。
这个时期,许多八路军战士仅有3、5发子弹,作战以反扫荡和小规模伏击为主。
这时候的战斗,往往是等日伪军接近到50米内,打出一排枪和扔出一排手榴弹后,立即发起白刃冲锋,在进入拼刺距离时,再对面前的敌人放一枪,直接就开始拼刺。剩下的一发子弹,则作为保枪之用,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使用的。这就是俗称的“三枪八路”的由来了。这时候的八路军,真的是“背着小米袋,拿着三发子弹的步枪”在抗日,小米加步枪,实至名归!
4、解放战争时期。但是在战斗中,我们通过缴获、自制、援助、接受日军投降武器等手段,大大发展起来了。到1946年6月,我们的实力统计如下:
而后来,有了蒋这个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武器装备更是大大提高了。坦克重炮都有了。
所以,所谓小米加步枪,是困难时期的客观条件,是告诉我们,要记住当年的艰难困苦,是不能随便调侃的。关于中国现在用什么机枪,唐朝有机关枪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列表
°的倾角相当于150毫米的厚度,这个厚度14.5和12.7毫米子弹根本打不透。但正面装甲打不透并不意味着打不穿坦克其它位置的装甲,比如说:坦克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在30毫米以下,并且有百叶窗散热,这个地方是坦克装甲防护最脆弱的地方,如果运气好在这个地方来上一个弹箱50发,真的
比,就是天上地下了。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后勤条件大大改善了。不仅吃饭管饱管够,还有零花钱。一般士兵一月有津贴3到5元,连排长是5元到8元,团长以上为10元到15元不等。资料显示,仅三大战役中,解放区出民工539万,出动牲畜1036300头,支援粮食950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