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嗜血病?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

华衣锦 学知识 2

大家好,关于什么是嗜血病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夏季多发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
  2. 猪副猪嗜血杆菌的症状是什么猪副猪嗜血杆菌如何防治
  3. 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
  4. 猪场一旦遇到严重的猪副嗜血杆菌病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
  5. 什么是三类菌

夏季多发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

前言: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猪嗜血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常与其他猪病混合感染,表现多种临床症状,是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

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原理

猪附红细胞体,根据病原的结构特征和相关序列,近来被重新分类为柔膜细菌家族的成员,称作猪嗜血支原体。

猪嗜血支原体呈椭圆形,平均直径0.2~2μm,能够黏附到红细胞膜的表面,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形,细胞膜皱缩,呈现芒星状、锯齿状或者不规则状,也可围绕在整个红细胞上。嗜血支原体在红细胞上以直接分裂及出芽方式进行裂殖,不能用无细胞培养基培养,也不能在血液外组织繁殖。

嗜血支原体对苯胺染料易于着染,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淡监色。在油镜下,调节做调螺旋时折光性较强,暗血支原体中央发亮,形似空泡。嗜血支原体对干燥、热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弱,対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可用10%甘油、10%马血清于-70℃保存。嗜血支原体对青霉素类不敏感,而对强力霉素敏感。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

(1)、易感性嗜血支原体寄生的宿主有猪、马、牛、兔、羊、狐、水貂、美洲驼、犬、鸡、猫和人等。虽然多种动物易感,但嗜血支原体有相对的宿主特异性。野猪对血支原体不易感,对家猪来说,各年龄段猪均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2)、传染源病猪和带嗜血支原体的猪是主要传染源。有报道指出嗜血支原体可长期寄生于动物体内,病愈后的动物可终身带毒。免疫防御功能健全的猪体内可能有嗜血支原体寄生,通常嗜血支原体和猪之间能保持一种平衡,其在血液中的数量保持相当低的水平,当猪受到强烈应激时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学阴性的猪也可能携带猪嗜血支原体并传给其他猪。

(3)、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吸血昆虫如蚊子、厩蝇、虱子等叮咬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摄食血液或含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被血污染的尿或互相斗殴)以及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均可以引起血源性传播;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导致乳猪死亡率升高;交配时,公猪可通过被血污染的 *** 传染给母猪。

(4)、流行特点本病的隐性感染率极高,常达90%以上。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传染病会导致本病暴发。本病可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弓形虫病、副伤寒、圆环病毒病以及猪癌等并发。

三、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

在人工实验感染后被切除脾脏的病猪中,本病的潜伏期平均为7天。

(1)、母猪在临产前后的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感染则表现为厌食,发热到40~41.7℃,或 *** 以及外 *** 位水肿。分娩后的母猪显得极度虚弱,缺乏母性,产乳量低,仔猪拉稀,发有不良,多呈贫血状态,致使仔猪的成活率极低。但是,分娩后的母猪会逐渐痊愈。

母猪若慢性感染则可表现为繁殖障碍,比如出现不 *** 、 *** 延迟、受胎率低及产弱仔等现象。

(2)、哺乳仔猪皮肤和黏膜表现为苍白、黄疸、发热、体质虚弱及腹泻等。在哺乳前期,虽然补充了铁质,但仔猪仍然以贫血状态出现。病发后的1至数日内死亡,或因仔猪的抵抗力的降低,而易感其他疾病,一旦继发或发生混合感染后的损失更加严重。

(3)、断奶仔猪断奶后的仔猪因为应激、互相争斗或饲料更换等均有可能诱发急性临床型嗜血支原体病。发病的仔猪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苍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黄疸及发热,也常会因为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4)、生长-肥育猪初期发病皮肤潮红,耳朵表皮易脱落为最明显特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粪干,出现血红蛋白尿,尿黄或渐呈茶色。慢性病猪表现皮肤苍白,消瘦,有时出现麻疹样皮肤变态反应。发病率虽然高但死亡率却相对较低。

四、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

急性期的病猪通过剖检发现淋巴结肿大、潮红。肺水肿或淤血水肿。肝、脾肿大,胆汁黏稠或泥沙样胆汁。肾脏质地脆弱、肿大、膀胱内尿液呈茶色等。

病程较长的病猪皮肤毛孔处沾有黄色或红褐色的滲出物,皮肤、黏膜、浆膜苍白或黄染,皮下组织弥漫性黄染。血液稀薄,心肌苍白松软。肾肿大,黄染,质地脆弱。肝、脾脏肿大,有梗死,肝的颜为土黄色或棕黄色,胆囊内沾满浓稠的胆汁。肺脏切面有大量渗出液,呈暗红色,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并且变为棕黄色或黄褐色;胃黏膜出血,水种。膀胱黏膜出现点状出血;肠道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肠壁菲薄黏膜脱落。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

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可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热、贫血、黄疸、尿黄或茶色尿,对外界反应迟钝,耳廓边缘变色和皮肤变态反应等,而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确诊检查。

直接镜检是当前主要的实验室诊断 *** ,可以检查嗜血支原体的存在以及感染程度,包括鲜血压片和涂片染色。嗜血支原体呈椭圆形,其寄生的红细胞呈菠萝状、锯齿状或不规则状。

动物试验也是确认猪嗜血支原体病的 *** 之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白鼠,用仔猪作实验动物时需摘除脾脏。怀疑为嗜血支原体病的猪切除脾脏后观察3~20天,若是带菌猪会表现急性嗜血支原体病的症状,通过查找血液中的病原体进行诊断。

另外,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聚合链式反应等也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六、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1)、治疗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可选用抗菌药如四环素类、林可胺类、氟喹诺酮类、抗血液原虫类药物(贝尼尔、味唑苯脲、磷酸伯氨喹啉等)、砷制剂(对氨基苯砷酸等)。发热猪给以退热药,并配合葡萄糖、多维素饮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若病猪伴发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应给予相应的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减少经济损失。

(2)、预防预防本病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尤其要驱除媒介昆虫,做好针头、注射器以及伤口等的消毒,消除各种应激因素;将四环素类药或砷制剂等混于饲料中,可预防本病。对猪只进行定期血液检查,可以了解猪场内该病的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减少损失。

猪副猪嗜血杆菌的症状是什么猪副猪嗜血杆菌如何防治

您好!我是神女故乡,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副猪嗜血杆菌病常发生于1月龄~2月龄小猪,并且死亡率高,发病后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C~42°C,喘气,腹式呼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耳朵发绀,皮肤发白,关节肿大,触摸时猪只疼痛尖叫,行走缓慢等,解剖后可发现病猪肺部、关节、脑部等有浆液渗出,腹部有大量黄色腹水,肝脾肿大。急性型的病猪会无症状突然死亡,慢性型的病猪因长时间生长缓慢,营养不良,逐渐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病,应早预防、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对控制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很关键的。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1、个体治疗:可肌肉注射,敏感的抗生素,在我县通过临床实践:注射恩诺沙星、泰拉霉素效果比较明显。

2、全体治疗:可用麻杏石甘散,20%替米考星拌料,1000斤饲料中各用1公斤,使用5天,以后减半使用7天。

什么是嗜血病?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

你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关于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较少,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过这个病。关于这个少见的病来简短了解一下!

1.关于噬血综合征。

噬血综合征,医学上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危及生命的疾病,是一类由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为一种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继发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系统活化,而引起的反应性疾病!其中儿童以感染和风湿性疾病为主,成人以肿瘤为主尤其是淋巴瘤!下面我们用一个病例看一下。之前有过一个病号,以“发热7天”为主诉入院,患者既往淋巴瘤病史,曾多次化疗。此次患者考虑肺部感染来我科,经过抗感染来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间断发热。多次复查血常规,患者全血细胞呈逐渐下降趋势,经询问上级专家,考虑淋巴瘤复发引起的噬血综合征。

小结:噬血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原发性需要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继发性对症治疗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但此病进展比较快,死亡率高,当有原发病的时候,应积极早日治疗!

用心科普,传递知识与健康,具体治疗方案以临床为主,如果喜欢记得关注点赞哈!

猪场一旦遇到严重的猪副嗜血杆菌病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

猪场一旦遇到严重的副猪嗜血杆菌病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

副猪嗜血杆菌属于猪群体内的常在菌,而且属于条件致病菌,多数都是以继发感染为主,虽然发病率相对不高,但是危害却非常严重,若未及时诊断或者治疗 *** 错误到了发病后期,死亡率基本是100%。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所以防控该病应从饲养条件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入手。

一、改善饲养条件

俗话说“冷出来的副猪”,也就是说保育仔猪断奶前在产房中的环境条件比较好,一旦转入保育舍温度偏低,环境较差,仔猪受到寒冷应激之后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这一类条件致病菌。

所以要求养猪朋友在给仔猪断奶时需要尽量降低断奶应激,比如仔猪断奶后可先将母猪赶下产床,让仔猪继续再产床饲养一个星期,待仔猪适应了离开母猪的生活再转入保育舍。还应该注意提高保育舍的温度,刚断奶仔猪温度需要达到30摄氏度以上,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每2天降低2摄氏度,直至22摄氏度为止。

二、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病常继发于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肺炎、猪流行性感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所以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更应该从如上几种疾病入手。蓝耳、圆环、支原体以疫苗免疫为主,可以在仔猪7日龄时免疫支原体疫苗,14日龄免疫圆环疫苗,21日龄免疫蓝耳疫苗。而猪流行性感冒主要应从生产管理入手,平时做好通风和保温,当有流感疫情来的时候加强药物预防。

三、药物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目前比较敏感的药物有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预防可以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扶正解毒散,连用7-10天即可。

但是需要注意副猪嗜血杆菌发病后期的治愈率很低,所以在病猪表现出采食量下降,毛长、开始消瘦的时候就要紧急打针治疗,可以使用30%氟苯尼考注射液或者头孢噻呋钠+银黄注射液或者瑞可新等新型抗生素,治疗越早治愈率越高。

什么是三类菌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肋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文章分享结束,什么是嗜血病和大家知道噬血综合征这一疾病嘛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综合征 疾病 大家 知道 什么

发布评论 3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8-17 09:22:57

细胞体病的病理变化 急性期的病猪通过剖检发现淋巴结肿大、潮红。肺水肿或淤血水肿。肝、脾肿大,胆汁黏稠或泥沙样胆汁。肾脏质地脆弱、肿大、膀胱内尿液呈茶色等。 病程较长的病猪皮肤毛孔处沾有黄色或红褐色的滲出物,皮肤、黏膜、浆膜苍白或黄染,皮下组织弥漫性黄染

2023-08-17 06:42:21

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类:脑膜炎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

2023-08-17 00:08:12

呋钠+银黄注射液或者瑞可新等新型抗生素,治疗越早治愈率越高。什么是三类菌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分为下列三类: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类: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