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北京青年报·西洋镜》)
撰文 | 魏水华
编辑 | Alicia
头图 | 艾格吃饱了
乳制品与豆制品,几乎在每一个味觉生态位中,都能衍生出相对应的食物。比如,对应酸奶酪的豆腐;对应蓝纹干酪的臭豆腐;对应黄油的大豆油;对应生压硬熟干酪的豆腐干;对应干酪皮的豆腐皮;对应调味用咸奶酪的豆豉;对应洗皮干酪的腐乳……
乳品和豆类,是游牧和农耕文明背后稳定的劳动副产品,在肉食供给不足的时代,它们是人类获取成本更低、 *** 价比更高的蛋白质来源。基于这两种基本食材,人类几乎穷尽了所有的智慧,发明出了品类繁多、结构完善的乳制品和豆制品谱系。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乳制品与豆制品的强对应 *** 并非巧合,不管是奶酪、酸奶、干酪皮,还是豆腐、臭豆腐、豆腐皮,它们都是嚼感、味感和饱腹感达成和谐的作品。
但从原材料本身来看,乳品和豆类却有一个巨大的差异:保存方式。作为植物 *** ,豆类的保存极其简单——干燥、避光,不需要过多处理,就能适应长时间的仓储和运输。 *** 成豆制品后再发酵,更多时候只是为了氨基酸带来的鲜美滋味。
但乳品却完全不同:生乳在室温条件下,最快在五小时内就会变质。在杀菌、物流和保鲜条件不发达的时代,发酵成了唯一延长乳品保存期限的 *** 。这是大部分乳制品都带有“酪”字的原因。用英语音译,它们都是“芝士”(cheese)。
显然,奶酪这个概念,不仅局限于西餐里常见的配菜,而是全人类出于保存的朴素目的,对乳品进行发酵-脱水深加工的一个食品大类。
No.1 壹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早接触“奶酪”这个词,是在动画片《猫和老鼠》里——老鼠想方设法想要获取的食物,一种 *** 、多孔、三角形的块状奶酪。
事实上,虽然啮齿类是机会主义动物,不会放弃尝试任何一种食物,但因为发酵乳制品散发的味道实在过于强烈,而老鼠的嗅觉又十分灵敏,所以对它们而言,奶酪绝不是更优选。如果给出足够多选择的情况下,老鼠不会选择奶酪作为食物,而是更喜欢去吃谷物、水果、糖果这些热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
为什么在西方很多寓言、戏剧和小说中,偷吃食物的老鼠都会与奶酪绑定?显而易见,在无法冷藏的时代,人们会优先把更好的食物储存和保护环境留给谷物和腌制肉类。因此,保存条件粗放的奶酪,成了饥饿的老鼠们无奈的求生工具。
相反,人们似乎也对微生物侵蚀、啮齿动物和昆虫啃咬之后的奶酪不挑剔,更多时候,还将之视作奶酪风味的一部分。在意大利撒丁岛,人们会有意将活蛆注入奶酪内部,推动发酵进程,并增加风味。
与其说这是体现当地民俗的餐桌风情,倒不如认为,来自先祖时代的味觉记忆,至今仍留存于边远地区的食谱里。
奶酪,从不是一种 *** 身份、地位的食物。更多时候,它是物资匮乏和食物保存手段落后的产物。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人并不能 *** 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文明程度和物产资源,才是饮食结构的决定者。
拥有古希腊、古罗马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发展发底蕴和中国不相上下,而且与中国中原地区同样属于渔猎畜牧为辅、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所以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和中国的饮食习惯十分相似。比如,根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节律,欧洲人和中国人从前都是一天只吃两顿的。早起劳作一会儿后,吃早午餐以补充消耗掉能量;下午劳动结束前把剩下的食物吃完,既方便耕种结束后轻装回家,又囤积足够多的热量应付寒夜。
再比如,农耕产品小麦、猪肉,游猎伴生品的大雁、七鳃鳗、鲤鱼,都是欧洲人改善伙食,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这和中国人日常吃粮,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吃肉的饮食结构几乎如出一辙。而且为了保存肉类,欧洲 *** 发明了腌制、发酵工艺。当时的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吃腌肉的机会比新鲜肉类更多。
相反,作为游牧副产品的乳制品并不流行。一直到罗马 *** 国结束后的公元60年,一本名为《农学 *** 》的著作里,才提到奶酪作为奖赏,是古罗马勋臣的专属食物。这与唐宋时代中国士大夫阶层爱吃农耕帝国里产量极低的羊肉、酥酪如出一辙。
No.2 贰
很多人想不到,全球现有的历史最悠久的奶酪,在中国。
1934年,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组织了中国西北联合考察团,瑞典团员贝格曼在新疆罗布泊的小河墓地,发现了一具服饰华贵、丧葬讲究的木乃伊女 *** ,她被亲切地称为“小河公主”。但当时中国时局使挖掘无法继续,直到2000年,中国探险队才在 *** *** 帮助下,重新发现墓地。
也是在第二次发掘中,细心的考古队员们在小河公主的肩颈和 *** 发现了一些“土块”。化验之后发现,这些是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之所以会在木乃伊身上摆放奶酪,可能是一种为了让死者有食物可以吃的祭祀行为。
这比古罗马文献 *** 现奶酪足足早了1600多年。
无独有偶,在西亚两河流域、中亚草原、埃及沙漠,也都曾发掘出时代接近的奶酪标本。显然,在交通并不通畅的时代,以发酵乳类延长保质期绝不是某个人的发明,而是不同地区人们共同演绎的风土艺术。
草场、 *** 马骆驼、时间、微生物,以及牧民,所有奶酪所必备的形成元素并不需要强加在一起,在有游牧传统的地区,一切都水到渠成。
拿中国来说, *** 的奶豆腐、新疆的奶疙瘩、云南大理白族的乳扇和石林撒尼人的乳饼,虽然有不一样的 *** 流程、不一样的烹饪方式、不一样的食材搭配吃法,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奶酪。反观奶豆腐、奶疙瘩、乳扇、乳饼的产地,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造就奶酪的,是适宜游牧文明诞生的自然环境。
流行于蒙古高原的艾拉格奶酪,是一个更有 *** *** 的例子。每年在母马 *** 的季节,蒙 *** 民们将马奶集中起来煮沸、发酵,然后通过布袋过滤并 *** 脱水,最后将它悬挂在蒙古包入口,以便任何经过的人都可以摇动它,使其快速发酵熟成并风干;要么绑在马鞍上,在一天的骑行中达到同样的效果。
艾拉格奶酪是草原上一种很受欢迎的小吃,可以正餐时泡在茶或汤里变软再吃,也可以当成零食,满足牧民一整天放牧期间补充热量的需求。
按照地理决定论,如果历史稳定地线 *** 发展,那么今天世界奶酪版图,应该以中北亚草原和西亚新月沃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这是人类游牧文明的肇始地,也是奶酪最早的诞生发展地。
No.3 叁
然而,历史充满了偶然 *** ,大部分时候,它并非理想中的线 *** 模式:1346年,发生在 *** 境内的“卡法战役”,成为奶酪传播发展的转折点。
卡法城位于今天的 *** 境内,当时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与威尼斯 *** 国的边境,也是黑海区域的核心港口城市。
金帐汗国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堂兄拔都建立。13世纪到15世纪长达200多年的历史里,暴戾和贪婪的金帐大汗从未停止对周边富庶地区的劫掠。很不幸,当时依靠海洋贸易大发横财的威尼斯,正是欧洲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富庶的威尼斯商人在卡法城建造了高墙深壑,蒙古骑兵虽然彪悍,但人与 *** 冲击面对城墙却无可奈何。久攻不下之际,蒙古人将一些浑身黑斑、散发着脓血臭味的 *** 用投石机抛入城内。几天后,卡法城内陆续有人出现和抛入 *** 一样的症状:皮肤上出现大量黑斑,手指末端坏死和出血,坏疽,渗出血液和浓汁,高烧不退、精神错乱,发病四十八小时内在痛苦中死去,人们将它称为“黑死病”。
事实上,“黑死病”正是由由鼠科动物传播的鼠疫,而卡法战役,则因此成为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细菌战案例。
鼠疫出现在金帐汗国的早期病例已不可考,大概率与游牧民族当时的卫生习惯和饮食特征有关。但在地广人稀、还经历过蒙古人杀掠的中北亚,传染病遇到了更大的天敌:隔离。所以只能称为病例,而非 *** 。
然而,把鼠疫患者 *** 抛入繁华的港口, *** 质就完全不同了。笃信 *** 教的民众崩溃了,认为这是“神罚”。很快城门失守,经历了蒙古骑兵的第二轮洗劫和 *** 。
最可怕的是,威尼斯商人们看到“神罚”后,慌慌张张地携带金银细软,逃回意大利本土。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潜伏期”这个医学名词。
恐怖的黑死病,就此在整个欧洲铺开。
根据不完全记载,卡法战役后的1350年,至少有 *** 0万人死于黑死病——要知道,当时全球总人口也不过4亿。欧洲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死于黑死病。
农耕时代大量人口死亡,就意味着大量耕地变成荒地。很多女人和小孩 *** 参加劳动,社会物资极度匮乏,劳工工资也大幅度上涨。很多封建主因雇不起劳工而破产, *** 出租土地,由劳工自主耕种,并大幅度降低租税,要求只用缴纳固定的货币地租。简言之,田地还在,耕田的人不够了。
这种背景下,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更大规模的退耕改牧,人们纷纷选择种植不用过多工夫料理的牧草,放养家畜。
古罗马时代,人们以蔬菜、谷物和极少量肉类为食物形成的饮食结构开始崩塌, *** 肉、 *** 乳越来越多地称霸人们的餐桌。
如今在欧洲,各种奶酪铺满超市柜台,让东方人常常怀疑他们是不是“奶酪当饭吃”。事实上,这与 *** 的兴盛、奶制品的供大于求有直接关系。
戏剧化的是,如果当时欧洲的进程和中国历史一样,反复经历战争-灾荒-重建的过程,也许黑死病爆发几十年后,农业人口又将溢出,回到谷食为主的社会环境。但耐人寻味的是,正当马尔萨斯陷阱重现的时候,欧洲科技大爆发, *** 来了。
No.4 肆
黑死病 *** 归于平淡的大半个世纪,一个名叫 *** 的人出生在当年 *** 最严重的意大利 *** 。他成年后,又从西班牙出海,最终到达了一个名叫美洲的地方。
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肥沃的土地、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让欧洲人重新认识了地球,也让殖民者们开始审视农耕与游牧的轻重关系。更多的欧洲人出海进入这片 *** 地,攫取了巨额财富,也让欧洲本土的闲置草场面积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进一步精细化。
原本只是作为廉价耐存储食品的奶酪,由此开始了身价倍增的旅程,从选材、到 *** 、再到仓储,每一个步骤都被精细化 *** 作,并根据最后成品的特点进行命名和分级——一个证据是,当今世界所有知名的、昂贵的奶酪,大都来自大航海和工业 *** 中获得时代红利的国家。
意大利坎帕尼亚和那不勒斯地区的马苏里拉奶酪,是将凝结滤水后的凝乳在热水中反复揉 *** 、拉伸,才能使其具有纤长的结构和充足的延展 *** 。由于马苏里拉所含的凝乳酪蛋白较少,但是其脂肪含量大约是普通牛奶的三倍有余,因此,马苏里拉奶酪的口感格外肥美强劲。在烤制意大利披萨的时候,加入马苏里拉,能让披萨分切过程出现漂亮的拉丝,并获得香甜顺滑的口感。
意大利帕尔马、博洛尼亚等地所产的帕马森,则是典型的硬质奶酪,水分含量很少,因此它更耐得住时间的雕琢。通常帕马森奶酪需要一到两年的成熟期才能到达巅峰,由于蛋白质已经分解成各类氨基酸,因此鲜味很足,常被用作意面和沙拉装盘时画龙点睛的食材,一份好吃的烩饭同样也少不了帕马森。此外,它还可以用在做浓汤和青酱里。
英国萨默塞特郡产的车达,可谓英国的 *** 奶酪了。普通的车达只经过2至3个月的熟成,风味温和、质地较软、很有嚼劲,是孩子们的零食;而经过长达7年的熟成之后,陈年车达便拥有了类似帕马森那样的卓绝风味,坚果香气十足,因为陈年的浓缩,甚至会在内部生成闪闪的盐粒结晶。
英国诺丁汉郡产的斯蒂尔顿,是蓝霉菌奶酪的 *** ,它拥有极具辨识度的蓝色花纹和标志 *** 的气味,这都要归功于几种特殊的蓝色霉菌。这些蓝色霉菌会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生辛辣、咸香的 *** 口感。
法国布利镇所产的布利,是白霉菌奶酪的 *** ,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独特的白色物质,就是白霉菌。这种菌会给予奶酪奶油般细腻的质地,以及洋葱和菌菇的浓郁香气。布利的吃法很多,一般都是切一块下来空口吃,配上各种莓果和坚果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人喜欢在烤过之后,用烤脆的面包直接舀着吃。
希腊的哈鲁米,是一种耐高温奶酪,由于独特的酸凝和盐水腌制工艺,哈鲁米有着紧致密实、柔韧可口的独特质地。通常来说,奶酪的熔点不过80摄氏度,但哈鲁米却经得起数百摄氏度的火烤油炸,油煎、火烤、炖煮,都是常见的烹饪方式。如今,这种奶酪已经成为希腊许多素食餐厅的新晋网红“代肉”食材。
No.5 伍
但所有这些“成名”奶酪,都有一个重大的 *** :手工 *** ,品质不稳定。
这是手工业时代的通病,尤其是食物,手工 *** 意味着更大的二次污染的可能,以及原材料遴选的标准不一。在手工时代,人们用动物的胃酸或者一些果酸促使乳蛋白凝结;在选择乳品的时候,大多靠舌头品尝;在接种菌群的时候,也没有无菌环境。
但一切却在欧洲山地小国瑞士,发生了改变。
1815年,全世界之一家现代化的奶酪工厂在瑞士诞生,奶酪才开始得以大规模量产。虽然瑞士没有参与大航海,也没有幅员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 *** 承载工业 *** 的变革,但正是这样的条件,让他们更重视物尽其用。一块金属,被瑞士人做成了附加值更高的手表和多功能小刀;一座仓库,被瑞士人做成了附加值更高的银行金库。
对于吃,也同样如此。
随着之一家奶酪工厂在瑞士建成,无菌的接种环境、统一的乳品选择、现代化的凝乳酶添加、稳定的发酵环境……从此以后,工业生产的奶酪便开始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巴氏消毒法的出现,让奶酪更安全卫生,它降低了传播结核病、沙门氏菌病、李斯特菌病和布氏杆菌病的风险。
在这种环境下,瑞士奶酪的品质也享誉全球。当地流行格鲁耶尔、埃曼塔尔、拉克雷特三种奶酪。格鲁耶尔产自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外皮是暗 *** 的,切片很光滑细腻,呈现象牙白色,几乎没有气孔,口感浓郁,有各种香草味;埃曼塔尔产自瑞士中部的伯尔尼州,是世界上个头儿更大的奶酪之一,每个奶酪就像个大轮子,有浓郁的奶油和坚果香气,适合做奶酪拼盘直接吃,或者做汉堡、蔬菜沙拉;产自瓦莱州的拉克雷特,在法语里有“刮刀”的意思,质地相当细腻柔滑,但冷了会发硬难嚼。瑞士的 *** 料理“奶酪火锅”,大多数口味都是由这三种奶酪按照不同比例调配而来。
继瑞士之后,美洲新 *** 的奶酪制造业也蓬勃发展:显然,北美和南美丰茂的草场,为奶酪的量产提供了优秀的土壤。美国生产数千种奶酪,从软质新鲜到硬质陈年品种,还有原创的蒙特里杰克奶酪、科尔比奶酪和奶油奶酪。虽然大部分欧洲人看不上美国奶酪,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美国已经是全球奶酪产量更高的国家。加工奶酪,就是美国更大的贡献。
20世纪初,美国人将天然奶酪与牛奶、乳化剂、稳定剂、调味料和色素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加工奶酪。这种便宜的奶酪制品很容易融化,而且品质稳定,一出现就被人们所青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工奶酪产品的产量突飞猛进。从那时起,许多人就一直在食用加工奶酪,而不是传统手工 *** 的奶酪。虽然以法国、意大利为 *** 的传统奶酪生产国家,部分奶酪产品仍然标榜手工 *** 、天然口感并售卖高价,但大众消费的数据已经表明,工业化标准下的量化生产,才 *** 了多数人选择食物的大方向。
-END-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说:谁能治理好一个有258种芝士的国家?
这当然是自诩执政能力强的吹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承载人类饮食变迁的芝士,也确实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久远程度和生产水平精细程度。
食物即文明,芝士从来不是生来高贵,也不是越手工越传统才值得食用。对于中国来说,从奶豆腐到乳扇,中国芝士的丰富程度和地域差异 *** ,并不逊色于蓝纹到彻达的欧洲芝士谱系。而属于芝士的标准化、工业化、精细化,也正在行进的路上。
、
这是世界被拉平的缩影,也是文明的印证和大国的底气。
热爱各种奶制品,
陆陆续续记录了8种当了回头客的酸奶,
不保证吃全了所有口味,只包括了我吃过的,
排名不分先后,星星表示尽量客观的程度评价,不表示我的喜爱程度,字母表排序。
1.Bellwether Farms羊奶酸奶
草莓/蓝莓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羊奶牌子叫Bellewther我还能说什么呢,羊奶酸奶没别的,完全浓郁的奶味,自觉承受能力不强的人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平时对羊 *** 奶羊奶酪各种热爱的话,不要错过。
2.Brown Cow
蓝莓/枫糖/桃子/草莓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之一口奶味很浓,和杯子底下的果肉混合之后变得很甜,不喜欢太甜的口味可以考虑香草和原味。
3.Chobani
黑莓/西柚/莓果/香草/枫糖/甜杏/菠萝/南瓜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这家酸奶口味超级多,比如石榴的,咖啡的不过没能拍照,还有很多我没吃过的,酸奶本身是希腊酸奶,所以不甜,但是一般和碗底的果酱果粒搅拌了之后就甜了很多。
4.Greek Gods
石榴/无花果/香草蜂蜜/香草草莓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依旧是希腊酸奶系列,但是口味有趣很多。
5.Kite Hill杏仁酸奶
桃子/香草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这个大概算是专门为乳糖不耐的人设计的,杏仁奶酸奶,整个酸奶喝起来很淡薄,但是坚果香气很不错,不爱喝奶的 *** 值得试一下。
6.Lifeway 全脂发酵奶昔
草莓香蕉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整体味道比较淡,不甜也不酸,买了这个过一开始单纯就是幼稚,然而后来我发现开车的时候可以叼着喝很便利,很多个来不及吃饭的早上都叼着它度过了。
7.Lucky Layla Farm
香蕉/芒果/椰林飘香/草莓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很淡,可以直接喝,完全是冲着椰林飘香这个调酒口味是我之一次见,喝起来还真的有几分 *** 的意思。
8.Maple Hill 全脂奶酪酸奶
蓝莓/原味
甜度★★
浓稠度★★?
包装有趣度★
酸奶上面有一层乳酪,搅拌之后酸奶奶香非常浓,根据口味有一些果酱,但是不甜。
奶酪的营养吸收率能达到90%!但选错是添加剂 *** ,还不如不吃自从干了科普,实用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渐渐地,身边有娃的 *** 有啥疑惑也会自然而然先来问问自己,买啥东西也会问“你帮我看看,这个有啥坑么?”
我那叫一个成就感爆棚啊~~~
这不,一个 *** ,娃1岁多(正好是我的科普目标,快到阿姨碗里来),这天,突然冒泡问我:
咱也不敢随便回答呀,怕砸了自己这专业科普工作者的招牌。
于是,认真查资料后,给我好闺蜜一个详细的回答。
(没想到,她后面还有连环追问,可查死我了捂脸)
孩子多大可以吃奶酪?
这个有标准 ***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对13~24月龄的孩子,可以将普通鲜奶、酸奶、奶酪等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部分逐渐尝试,但是建议少量进食为主。
也就是说,基本上宝宝过了一岁就可以尝试吃奶酪了。
宝宝们食量小,但营养需求又比较高,需要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这一点奶酪绝对名副其实。
因为,奶酪算是浓缩的牛奶,10kg牛奶挤掉水分制成1kg奶酪。
我从文献里扒出了牛奶、奶酪的营养素对比,你们可以看一下。
论维生素A、钙、磷、锌含量,奶酪是牛奶的好几倍,而且营养吸收程度特别高。
来源:EFSA:
https :// *** efsa.e *** opa.eu/sites/default/files/assets/DRV_Sum *** ry_tables_jan_17.pdf。
每100g奶酪钙含量高达800mg,以绝对优势“领跑”,宝宝有时候喝不了太多奶或者辅食吃得量不够时,可以用适量的奶酪作为营养补充。
因为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会逐渐消耗奶酪中的乳糖,像鲜奶含有大约5%的乳糖,但切达干酪最多只含有0.5%的乳糖。乳糖不耐受的大人孩子也可以尝试奶酪。
但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奶酪仍不能代替母乳或配方粉,因为奶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不适合孩子多吃,吃多了宝宝容易发胖。
奶酪能直接去超市买吗?
去超市当然可以买到,不过,嘿嘿……你会被五花八门的奶酪淹没的!
切达奶酪、马苏里拉奶酪、马斯卡彭奶酪、奶油奶酪、还有各种说不上名号的儿童奶酪......
看着都晕晕乎乎,更别提怎么挑选了。
别看奶酪种类那么多,无论怎么分,总结起来还是两大类——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
刚才说的奶酪这么好那么好,是指天然奶酪。
给娃选,一定要认准天然奶酪。
天然奶酪是由绵羊、山羊、水牛、驯鹿、骆驼和牦牛奶,可以是全脂、低脂、脱脂,用凝乳酶凝结,沥干水分,把固形物加盐腌制,加乳酸菌、链球菌,放阴凉通风处风干发酵1-2年制成。
成分很简单,主要是奶、乳酸菌、凝乳酶、盐等。
天然奶酪味酸、咸、臭,但是奶香特别浓郁。据说,白宫曾经用一块几十公斤的奶酪招待客人,然后奶酪味在整个白宫长达两星期才散光。
因为是用盐腌制,所以天然奶酪钙高,蛋白质高,但是钠也高。好在天然奶酪品种特别特别多,找高钙低钠的种类就好了。
举个例子,看下面的营养成分表,钠含量>700mg/100g奶酪的,算典型高钠,直接PASS。
而钠含量200mg/100g的这款天然奶酪,算高钙低钠,可以给宝宝吃。
经验建议,一般市场上切达奶酪、马苏里拉奶酪里的钠普遍较高,带孔的那种奶酪钠低一些,大家看着挑。
还有一点一定要提醒宝妈们注意,大部分商家在统计营养成分的时候都会以100g作为标准统计。但有的商家呢,就会打个“擦边球”,耍点“小心机”,例如以28g作为统计标准,从而模糊钠的高含量。
像上图中的两种奶酪,左边就是以每份28g为标准进行统计的,一打眼看钠含量不高,但一换算,就会发现100g里面钠含量竟高达750mg,而右边的每100g只含有170mg的钠。
为什么有的奶酪3岁以上才能吃?
因为那不是天然奶酪,而是再制干酪!有很多添加剂!
如果你仔细看包装背面,超市很多奶酪棒、奶酪片、奶酪碎、奶酪条,汉堡用奶酪片,披萨用的马苏里拉奶酪条,实际都是再制干酪。
汉堡用的奶酪片,多是再制奶酪
因为很多人受不了天然奶酪的臭味,再制干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天然奶酪再加工,经过加热、融化,再加入水、奶油、明胶、糖、食用香精、防腐剂等添加剂制成。
国标规定,再制干酪里干酪含量超过15%即可,其余大部分都是常规材料。
所以再制干酪口味通常会比天然奶酪好,但添加剂比较多,用料整体质量不如纯粹的天然奶酪,还可能依旧有高钠的问题。
尤其是超市里五花八门的儿童奶酪、奶酪棒,为了让宝宝喜欢,大部分是再制干酪。即使是加上了“儿童”俩字,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吃。
一般3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吃这种奶酪,3岁以上的宝宝们也要适当地吃。
网上的 *** 奶酪条,跟奶酪一样吗?
就是一块普通零食哦!钙含量还不如再制干酪。
看看成分就知道啦。
所谓的 *** 奶酪条,如果是纯牛奶脱水制成,不应该钙含量还和纯牛奶差不多。所以应该不是奶酪的做法,或者加了其他固体成分,就是一个零食,基本不算奶酪哦。
当然不排除真有高钙低钠的奶酪条,根据成分表判断吧。
所以怎么选,你知道了吗?
牛奶、酸奶、奶酪有什么不同1、天然奶酪,选高钙低钠的,1岁以上即可吃。
2、汉堡芝士片,披萨拉丝芝士条,儿童奶酪棒,多是再制干酪,添加剂多,3岁以上才可以少量吃。
3、 *** 奶酪条、奶块,基本不算奶酪,就是一零食,大人孩子都少吃。
“喝哪个奶更补钙”“脱脂牛奶只脱了脂吗”“奶酪能不能多吃”“酸奶是不是能减肥”……
总体来说,三种奶制品的钙含量都不低,可以作为补钙的途径。
牛奶是最常见的乳制品了,纯牛奶可以分为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纯牛奶的 *** *** 最最简单,它只要高温灭菌或者巴氏灭菌就可以了,也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是最适合作为日常补钙的食物来源。
酸奶可以理解成在牛奶的基础之上,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其中的乳糖含量会低一些,更适合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酸奶糖的含量远大于牛奶,那是因为常见的酸奶产品为了口感,往往会加入7%左右的糖分。注意选择配料比较简单的无糖、原味酸奶。因为如果你选择 *** 经常喝的那种酸奶,摄入的糖分就很容易超标。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和酸奶有相似之处,都含有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浓度比酸奶高,近似固体食物,每公斤奶酪由10公斤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它是发酵的牛奶、浓缩的牛奶。
随着健身健美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爱好者们通过 *** *** 来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
人们惊讶于国人在身材上的赶英超美,也少不了质疑的声音,反复争论后,评论也变成钓鱼式的“就这种靠蛋 *** 填出来的死肌肉,不夸张,只要我挨一拳他可能会破产。”
肌肉有没有死活之分我们不探讨,但这个蛋 *** 的确是大只佬的必备补剂,甚至是一些人健身中比较大的一笔开销。
在蛋 *** 中,更受欢迎的一种是乳清蛋 *** ,笼统地说就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营养制品,因为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更符合 *** 所需,就成了大家最认可的一种补剂。
如果你曾经在电商平台搜过这类乳清蛋 *** ,就会发现这玩意卖得不便宜,单价要比优质的进口全脂奶粉都贵出几倍。
按照常规的理解,蛋 *** 是从牛奶中提取的,那卖得比牛奶贵也是理所应当的嘛,就像花生油的单价肯定要比花生贵。
于是乎,就有人会问“用来做乳清蛋 *** 的牛奶都怎么处理了?”想必也是觉得好好的牛奶不喝拿去做蛋 *** 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或许这位发问的老哥脑中想的是商家铺张浪费的资本主义丑恶嘴脸,但现实恰好相反,蛋 *** ,更严谨地说是蛋 *** 的原料乳清才是需要处理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反而是发扬了不浪费的美德。
而且,在开发出生产蛋 *** 等变废为宝的路子之前,乳清还是一种处理起来挺棘手的废弃物,搞不好还要额外花钱处理。
追根溯源,乳清到底是啥?乳清就是奶酪加工过程中剩下来的副产物。简单来说,乳酪的生产需要经过添加微生物发酵和加入凝乳酶凝固两个重要步骤,发酵奶酪产生独特的风味物质,凝乳则让奶酪凝结成块,而剩下的液体就是乳清。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
作为一名老乳糖不耐人,没听过乳清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喝奶这件事也就是近二三十年才逐渐普及,很多人的父辈连消费奶制品的习惯都没有,更别说是奶酪了。
在奶酪品消费量巨大的欧洲,乳清算的上是一个老麻烦。在小规模生产的年代,处理这种奶酪下脚料的 *** 很简单,往河里一倒就完事了。
但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出现,奶酪加工厂每天产生的乳清量极大,10斤鲜奶能产1斤左右的奶酪,剩下的基本全是乳清。一个年产万吨奶酪的大型食品工厂,每天产生的乳清多达一两百吨。
图源 走进工厂之如何 *** 我们最喜爱的食品 第三集 牛奶
这么多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到下水道去吗?还真不能,乳清虽然是下脚料,但其实它还残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生化需氧量很高。
所谓生化需氧量就是指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需要的溶解氧量,这个数值越高也就意味着越难降解。
这里有一个真实案例,听完大家就明白直接排放乳清的后果。2018年10月,新西兰瓦哈罗阿小镇居民向 *** *** Open Country Dairy工厂,原因是从一个月前开始这家牛奶工厂不断散发出令人作呕的烂奶酪酸臭味,当地居民形容那就像是屎渠爆了100米一样。
更要命的是这股恶臭绵延6公里,让当地居民不敢开窗,孩子也不敢外出玩耍,整个镇子变成了臭味的地狱。
经过调查,臭味的来源是工厂的乳清污水池。在一年前Open Country Dairy工厂获得了扩大生产的许可,产量增加了但相应的污水处理能力没有跟上,于是便偷偷将处理不完的乳清排放到河流里,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恶臭。
工厂受到了6项指控,最终被罚款22万美元,并被执法部门勒令整改至符合符合法规要求的排放标准。
所以说乳清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量大无用还污染生态,偷偷排放 *** 到罚款罚到裤穿窿,老老实实建污水处理 *** 成本又太高。
因此,大家都在找一种能处理大量乳清的好 *** 。有的厂子会把乳清卖给农场当动物饲料,或者加工成粉末 *** ,不过这些副产品没啥利润,甚至要为物流和设备付出额外的成本。
2013年,希腊奶牛因为酸奶增产而吃上了乳清饲料,我哺乳我自己
于是,商人就绞尽脑汁开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最终还是回到了吃这个大主题上,既然给动物吃没钱赚,那干嘛不能开发一种给人吃的食物呢?
乳清虽然是奶酪生产的下脚料,但是它仍然含有很多营养物质,除去所有水分之外,乳清总固形物含有70%以上的乳糖,13-15%的蛋白质,少量乳酸和脂肪,还有不少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实际上在一些地方是有饮用乳清的习惯,著名饮料芬达二战时期的创始配方中乳清就是主要成分,是物资紧张状态下很有想象力(德语Fantasie,芬达Fanta名字的来源)的一款饮料。
后来,美国开始禁止奶酪工厂将乳清直接排入河流和溪流,从而催生乳清的另一个用途——生产廉价冰淇淋。乳清中的蛋白质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容易搅打起泡,比鸡蛋清发泡更稳定,可以用于廉价冰淇淋(也可根据商家宣传化身为低脂健康冰淇淋)和饼干蛋糕的生产。
蛋 *** 补剂的出现才算是彻底让乳清这种倒进下水道都要偷偷摸摸的下脚料来了一个大翻身。
乳清经过超滤、凝胶过滤或多磷酸盐沉淀技术除去盐分和乳糖,干燥后可以制成蛋白质含量90%以上的乳清蛋 *** ,主要成分是β- *** 蛋白、α-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一些小分子蛋白和多肽。
乳清蛋白的确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氨基酸种类丰富,比例也符合 *** 所需,因此一罐包装花里胡哨的乳清蛋 *** 也算是健身达人的必备。
乳清:whey (下脚料:waste) 废了:wasted
蛋 *** 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确降低了健身的营养门槛,但是大家别忘了它的“下脚料”出身,它本应该是一种很经济很实惠的副产品。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某食品2018年下半年乳清蛋 *** 的成本控制在2美元/磅(约30元/千克),经过调味和添加额外的辅料后, *** 也就暴涨,一罐900克的乳清蛋 *** 可以买到300元。
为了卖出高价,商家在宣传上也是费尽苦心,他们往往会强调牛奶中乳清蛋白的含量仅有0.7%(是啊,所以它成了下脚料),我们的粉都是欧美或澳洲进口的(中国奶酪产量低,国产的还真不一定比进口的划算)。
实际 *** 高价买来的乳清蛋 *** 和食品工业里当作添加剂的乳清蛋 *** 在营养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主要是口味和口感有不同。和保健品行业类似,巨大的利润主要被经销商环节赚走了。
我的粉喝完了,我就蹭一勺
变废为宝是件好事,乳清蛋 *** 的出现对健身人士也是件好事,只是市场总是有些混乱,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大钱的现象很普遍。
其实乳清从下脚料变成抢手货的翻身传奇在食品工业领域也不罕见,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多。
还是蛋 *** 补剂,除了乳清蛋 *** 还有大豆蛋 *** ,大豆蛋 *** 的原料其实也是别的生产工艺中的副产物。大豆榨油后剩下的豆粕蛋白质含量很高,原来也是送去当动物饲料的,现在可以用来生产大豆蛋 *** 。
榨油后的豆粕虽然脂肪含量降低了,但同时蛋白质含量也变高了,先进一点的工艺可以让豆粕中的蛋白质尽可能不变 *** ,所以大豆榨完油之后还能作为生产酱油的原料,属于各取所需并非偷工减料,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家里的酱油配料表里写的是不是脱脂大豆(豆粕)。
豆粕,也叫脱脂大豆
如果大豆是用来做豆浆、豆奶这类植物蛋白饮料的话,副产物是豆渣,豆渣的蛋白质含量相对低一些,但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国外一些企业把豆渣加工成大豆面粉,在欧美无麸质饮食兴起的背景下甚至打入了高端市场,也算是大翻身了。
类似的还有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米糠,以前喂鸡喂鸭,现在能提取米糠油(稻米油)、谷维素,而稻壳可以生产木糖醇、制备活 *** 炭。
还有更传奇的。国内有一家做粉丝起家的企业,现在也是上市公司。他们的拳头产品是纯豆粉丝,是一种以豌豆淀粉为原料的优质粉丝,主攻高端市场。
粉丝的原料主要是淀粉,因此会产生蛋白、纤维等等副产物,厂商往往把它们以比较低的 *** 卖出。近几年人造肉市场大火,合成细胞肉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植物肉前景可期,原来做粉丝剩下的豌豆蛋白反而成了欧美人造肉厂商的抢手原料。
这家企业卖豌豆蛋白的利润增长甚至超过了自家的拳头产品粉丝,靠原本的下脚料霸占了人造肉原料市场,之后甚至还开始自主研发人造肉,推出了不少植物肉产品。
今年肯德基在中国推出“植培黄金鸡块”,原料就是豌豆蛋白
原来是用粉丝的副产物变废为宝生产人造肉,现在市场风向一转,都搞不清到底谁是谁的下脚料了。
还有超市里小得可爱的所谓“水果胡萝卜”,其实是一种长条萝卜切断打磨出来的,剩下的碎渣可以用来生产果汁,或者进一步磨成粉末添加到面食里。
还有厂商从鹰嘴豆加工厂买来烹制时产生的“废水”,用来生产纯素食蛋黄酱,打上了素食的标签, *** 也就不是吃素的了。
下脚料翻身也好,变废为宝也罢,食品工业的这个趋势可以说是喜大普奔的,往大了说减少了浪费保护了环境,往小了说消费者理应也能买到更实惠的产品。
不过现实情况是肯动脑的商家和企业赚到了钱,也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一个混乱的市场,尤其是那些原本因为量少而无人问津的下脚料,换个说法反而成为了稀有金贵的更好说辞。
如果按照这种的宣传,猪头肉绝对也是高端货。
猪头肉是猪肉佬采用高超的技术剔骨分离出来的珍贵肉类,富含 *** 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及钾纳钙镁铁、锰锌铜磷锡等元素, 一头200斤的活猪只能产5斤猪头肉,仅占2.5%。
靓仔,50一斤卖你怎么样!诶?别走啊……
总之,不管是当作下脚料还是当作主产物,食物不会因此变得更有营养,被包装成高端产品之后,翻身的其实不是食物,而是商家。
王胭. 干酪副产物乳清的综合利用
赵紫微. 鲜奶酪制备及乳清综合利用
翟丽丽. 乳清及乳清饮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胡德亮,徐容,郭常高. 豆奶生产中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现状及趋势
解析投资:双塔食品:从豌豆蛋白供应到走出人造肉研发. 解析投资, 2020-03-05 10:59.
张秀兰. 健身、运动风潮兴起 蛋 *** 去年销售9亿元. 新京报, 2019-04-09 10:31:31.
POMP AND CIRCUMSTANCE FOR AN “OLD LADY”- GERMANPACKAGING MUSEUM HONOURS THE “FANTA CLASSIC” EDITION. Interpack *** .
Eli Hill. Charges against Open Country Dairy over 'objectionable odo *** '. Stuff, 14:37, Sep 26 2018.
Dairy firm cops hefty fine for *** ell that caused sickness. Radio New Zealand, 2:52 pm on 22 October 2019.
ADELE PETER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booming business of fighting food waste. Fast Company, 06-19-2019.
终于,我们对薯片下手了。
不是一包两包,而是,整整半楼梯。
(柠檬树上排排坐,薯片畅吃好快落~)
有响当当的国产骄傲,有口碑爆棚的各国网红。油炸的、非油炸的,原切的 *** 的,你熟悉的不熟悉的统统都在这儿。
它们来自国内外9个国家,34个品牌,63个口味。让我们以最热切的期待夹道欢迎本场测评的入围者们——
接下来就是一场令人欢(fa)乐(pang)的大型薯片试吃流水席。
入选的43款国产薯片,被各家“零食经纪公司”包装为薄脆、波浪、大凹凸、薯粉 *** 型的佳丽,国内生活超市的货架就是它们的秀场,凭造型带来的不同口感任吃货们挑选。除常年不变的番茄、黄瓜、烤肉味外,咸蛋黄、蜂蜜黄油、芥辣等非传统口味呈快速发展之势,让国产薯片舞台多姿多彩。
国外选送的21位佳丽,造型稍显统一,多为带皮原切薄片。口味上比国产薯片更疯狂,奶酪洋葱、海盐苹果醋、黑巧克力、蚵仔煎……这些是国产薯片暂未挑战的领域在海外 *** 中流行甚广。
不论薯片造型变化多繁富,不论口味是否九九八十一变,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扒拉出好吃的就行。下面让我们开始本期薯片大起底。
不管 *** 一你的购物车装了多少好东西,下面这些薯片届的极乐之选,不囤个345678件,你剁手后的“吃土”日子要如何打发哟~
国产组
华元波的多 玫瑰盐风味
参考价:6.5元/46g | 产地:中国 ***
国产薯片中让人惊喜的一位选手,没有探员说它不好吃,尽是一水的好评。厚薄跟乐事原味差不多,优于乐事之处在于,保留土豆皮的薄切让微微泛咖的皮边儿炸制后带着更陶醉的焦香。酥脆度也非常棒,牙齿轻轻一嗑就碎进了嘴巴,酥脆到毫无威胁。
最妙的是调味,似乎察觉不到被后期调料覆盖的压力感,仅仅是切开的土豆片撒上一层薄盐晾干的感觉,轻柔又自然。土豆原本的清甜蛮治愈的,后味中还隐隐泛出一丝鲜味。嘿嘿,我的 *** 一小推车,先请你进去啰~
四洲 紫菜味薯片
参考价:11.9元/90g | 产地:中国
或许你对“四洲”并不熟悉,在超市货架也很难看见它的身影。这个成立于 *** 的薯片品牌,在广东蛮有名气,广东的同学看到它是不是就像看见了老熟人呢?在我记忆中从未吃过紫菜味的薯片,对它有颇有几分期待。
薄片上细细地铺上一层紫菜碎,小花纹让薯片造型更特别,吸引人赶快拿起一篇尝一尝。入口是柔和含蓄的紫菜味(有一丝波力海苔的影子在),还原度很高。虽是油炸土豆片,但是油感很低,吃起来不会感受到明显的油腻感,蛮清爽的。加之切片轻薄酥脆,调味中还带有一丝砂糖的甜感,和紫菜的咸鲜味搭配清新开挂,很棒~
四洲 蜂蜜牛油果味薯片
参考价:6.9元/50g | 产地:中国
蜂蜜牛油果味的出场带回一水好评。我局探员惊喜地发现“四洲”竟然藏着这么些好吃的薯片,“痛心疾首”为什么这么晚才认识它,纷纷为这个宝 *** 货品牌疯狂打Call!
四洲的切片工艺太棒了,每一片又薄又均匀,土豆片完全不会在油炸过程中让空气趁虚而入,杜绝炸制完成后薯片上出现一个一个的气泡,保留了土豆口感淳朴清香。够薄的本事,让它轻松hold住蜂蜜黄油浓烈的质感,黄油奶香后是一味恰到好处的甜蔓延至喉间,丝毫不油腻,余味悠长。
好丽友好有趣 切片型马铃薯韩国泡菜味
参考价:11.9元/125g | 产地:中国
作为我局探员常年回购款,这款韩国泡菜薯片真的相当经典。咸、甜、辣,还带着微微的大蒜香,将味道还原得很泡菜,真的棒。它的调味蛮夸张,各味比例加重并且放大了甜,但是莫名的过瘾喂!
它的切片比四洲的薄切稍厚,硬度稍高,却是相当酥脆。波浪纹凹陷处尤为贪心地加倍囤料,吃到此处舌头开心地一卷将它送入口中,“咔嚓咔嚓”听着牙齿用功的声音好欢乐。最后嘬一嘬手指,是对这包薯片更高的嘉奖。
上好佳田园薯片 丝滑蜂蜜黄油味
参考价:6.5元/80g | 产地:中国
上好佳的田园番茄味薯片承包了我整个童年,每每买薯片必败,因而对上好佳颇有好感。蜂蜜黄油味薯片火起来以后,偶然在超市看到上好佳也搭上了这班车,没理由对它坐视不理,吃完后只想赶快将它安利给你们。
与四洲的轻薄不同,上好佳切片更为夯实,比起四洲的“咔嚓”脆,它是“嘎嘣”脆。这款的蜂蜜黄油比例柔和,恰好的甜度、恰好的奶香轻轻地附在土豆片上,将风味添尽后还能常出香香甜甜的土豆自然的本味。喜欢清淡派奶甜味薯片的非常推荐你们试试这款。
可比克纯切 薯香原味
参考价:8.45元/150g | 产地:中国
最初认识可比克,还是因为那个男人——周杰伦,“快乐每一刻,我的可比克”(此处需在脑海里自行带入周董的声音),让我从上好佳的One pick发展成可比克的迷妹,这可能是最经济的追星方式了吧。
可比克纯切薯片比罐装的轻薄,薯片原本的清香更为突出。喜欢土豆本味的人一定会沦陷,不在深浅,只谈数量多少的问题。土豆本身品质就好,油炸后焦香酥脆,带着一分植物油脂的香气。原味的调味简单,仅仅撒上一层薄盐便将土豆本身的清新感衬托得相当nice,一次一包没话说。
乐事无限 牛油果薯片清甜芥末味
参考价:8.9元/90g | 产地:中国
乐事,我们的老朋友,国产薯片里的扛把子,国内薯片口味最多、上新速度最快的品牌当属它。芥末牛油果的包装颜色正好撞上今年流行的牛油果色系,别具一格的装扮让它一 *** 便被探员们惦记上了。试吃后,它的味道也让众多探员表示惊喜。
质地偏厚、 *** 酥脆、淀粉感明显,带着罐装薯片极其一致的气质。刚入口芥末味并不冲击,倒是一股熟悉的薯粉感打开口腔咀嚼的快乐。嚼两口以后芥末劲儿上来,带着平衡不 *** 的辣,比平常走盐系的薯片更能让嘴巴有惊喜感。不过薯片并没有明显的牛油果味,或许仅把牛油果作为与芥末间的调和,让芥辣收了些调皮。
子弟土豆片
参考价:13.8元/16g×10袋 | 产地:中国
子弟薯片,云南除鲜花饼外的另一个宝藏,它以超级实惠的 *** 默默无闻地愉悦了西南地区小孩子们的童年。现在13块8还能买10包,小时候的售价在现在看来约等于不要钱,鼓了小孩子的嘴巴,还不瘪钱包,自然买的开心吃得高兴啰。
当然,味道不好也上不了榜,子弟的实力依然杠杠的。我们买的混装里有黄瓜、番茄、烤肉多个口味,每种调味都点到为止,不会过分地重。放调料比较柔和克制,我想把这种味道称为“薯片的古早味”。Anyway不管什么调味的子弟,都掩盖不住它选用的云南高山土豆的优秀以及始终如一的香脆口感。
小王子 坚强的土豆仔
参考价:24.8元 18包/354g | 产地:中国
小王子薯片是我们买来的唯二的散装称重薯片,国内许多大型生活超市都能觅得它的身影,在网上也有旗舰店。小包装的好处是一次可以解锁多个口味,找准好吃的回购独宠,省钱又省心。
这款土豆仔采用非油炸的烘焙工艺,热量比普通油炸的稍低,也是为贪吃又怕胖的吃货们想尽了办法。薯片质地并不轻薄,走的是厚重质感挂,更像是薯片味的薄饼,非常脆。调味和子弟风格有些像,不厚重,蛮克制的,只将风味带到不过多抢占土豆的风头。看它又小又香又克制的份上,每次吃一小包我也不怕长肉了。
进口组
ROYCE罗伊斯 巧克力薯片黑苦味
参考价:72.8元/190g | 产地:日本
爱吃巧克力的同学对ROYCE一定不会陌生,它家的生巧火爆日代零食圈,身边有朋友去日本总会带几回几盒当伴手礼。我局K探员就是ROYCE粉,本场薯片测评他更大的期待就是ROYCE的巧克力薯片。
看它的包装一点不像薯片,仿佛一盒小糕点,隔着盒子施展它高热高卡高 *** 的魔法。
刷上巧克力的薯片比寻常薯片厚,虽然买来一直放冰箱(冷藏、冷冻都可以)但是薯片仍然非常脆。特别是当从冷冻拿出来,一层巧克力薄浆微微冰冻,那个脆口的感觉太妙了。
薯片上巧克力一如既往保持ROYCE巧克力的纯正,黑苦味其实不算苦,非常好入口的柔和的黑巧风味。尤其是薯片未添加多余调味,嚼开后能感受到土豆本身淀粉的一丝清甜。吃着虽然罪恶,但是好吃啊,不亏的!
劳仑兹 番茄味薯片
参考价:24.9元/175g | 产地:波兰
太太太太太好吃了!不考虑 *** ,这款薯片我大概能回购到“破产”,管它什么热量,人嘛总需要某一刻让嘴巴体验无脑的 *** 。这位原产德国的选手,是整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薯片生产商之一,是它家建立了欧洲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以致让你我海外的朋友能一尝它的姿色。
不远 *** 来到我们手边,这位朋友竟还能保持薯片完完整整,这物流值得其他海外品牌好好学学。劳伦兹的每一片薯片的厚度毫不含糊,干脆的带着土豆浅咖色皮的薄,干脆的口感着实爽朗。调味自然温和,吃来调料味尤为克制,尽在体现土豆片本身的脂香和淀粉口感,回味中土豆天然的甜,让口腔享受。
劳仑兹 海盐胡椒
参考价:17.9元/100g | 产地:德国进口
海盐、胡椒两个口味平衡得蛮好,不会被抢风头过度突出某味。而且它们组合在一起竟有些像吃牛排的口感,让人接受起来非常愉悦。
相比番茄味,这款味道更为清爽,但不乏其整体风味的出彩。仅是简单的调味,已能让人在一两片之间对它上瘾,只能说劳伦兹不愧是资历深的薯片品牌,调味好高级。
Calbee卡乐比薯片 经典淡盐味
参考价:13.4元/65g | 产地:日本
薯条三兄弟的薯条成为“更好吃的薯条”代名词,它家薯片也不落人后,酥、脆、轻薄,土豆味正点,没什么缺点。
果然好的土豆只要一点盐就好了,除却五花八门的调料喧宾夺主,原味薯片的口感是没有哪一种花式薯片代替得了的。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它的口感和 *** 包装的原味乐事非常非常接近,你们知道该怎么办啦~
杰克牌 烧烤味薯片
参考价:17.9元/160g | 产地:马拉西亚
大家似乎比较喜欢土豆感天然一些的薯片,这类土豆泥 *** 的薯片想在我局出头太南了。杰克牌的这款薯片以它优质的调味,好不容易成为这类上榜的薯片之一。
标准的烧烤味很正,没有多余奇怪的味道。调味粉洒得均匀,每一块的咸淡保持一致,让人对它的调味工艺表示满意。酥脆度也挺好,干燥爽脆,能带来薯片咬在牙齿间“咔嚓”断裂的 *** 。
据守在此的薯片,那可都不是平平无奇之辈。它们那神奇的口味,只待有缘人才懂得品鉴。我觉得它们十分有特色,但不得不提醒即将下手的你,谨慎入手。是糖还是雷,我吃了不算,你试了才知道。
国产组
四州 热浪薯片芥辣味
参考价:11.9元/9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芥辣 *** 了整个舌尖,爽,味蕾一下子活跃起来
芥末味蛮浓郁的,但也不是特别新的口味了, *** 不便宜,一般般。
?Poppy总结
泗州的芥辣薯片蛮有特色,它的芥辣味干净浓郁,有芥辣的香气又不至于太 *** 。吃进口中刚好达到 *** 味蕾的程度,与常吃的芥末味小青豆的调味很像,落到口中十分好有趣。它的薄片足够脆,软化后可以吃到土豆的香甜。但是吃不惯芥辣的探员说这个味道太冲击,他们接受 *** ,而且 *** 稍贵,对他们而言只能劝退。
品客 酸乳酪洋葱味
参考价:9.9元/11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好恰 乳酪味和洋葱味融合的很不错,经典品牌和经典口味还是不会出错滴~
品客还是一如既往的厚实,是我从小喜欢的薯片,但是这个味道太酸了……受不了。
?Poppy总结
酸乳酪洋葱,这个味道有点意思。之一口觉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嫌弃,细细品一下竟然对它爱不释口。酸乳酪味蛮到位,以致会让不喜酸的探员感觉太猛,嚼一嚼带出洋葱味后组合成让人惊喜的味道。它不会让你立马上头,而是嚼着嚼着慢慢反出滋味,值得一试。
上好佳田园薯片 鲜香咸蛋黄
参考价:6.9元/9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这家比其他品牌的几款咸蛋黄味要好,有土豆香和芝麻香味,油脂比较丰富,有满足感。
哇哦~日常囤货的口粮啊,没有它我平淡无奇的周末时光真的打发不了hhh~
?Poppy总结
这包咸蛋黄得以入选完全是来自摄影组探员的墙裂推荐,据说最早只有一人入坑,后来这人把大家统统拉下水。再后来嘛,入坑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库存差点不保。你看这个大梨,还没拍完,就被她解决掉一包,还好我有存货。
说来它也是不走寻常路,调味非常具有民族色彩。像是妈妈给你炒的咸蛋黄炸薯片,砂糖、辣椒粉、胡椒面明明白白裹在土豆片上,隐约带着锅气,实在。它在我局的大众接受度不算高,喜欢的人非常爱恨不得每天来一包,吃不惯的人不太接受这种不太脆的薯片的口感,还嫌弃它带着过重的油气。真就是味道极有特色,爱不爱得上看个人口味。
噜咪啦 鲜切薯片香茅草烤鱼
参考价:6元/10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料味,但不算明显,大概香茅本身也就是一点点清香,烤鱼倒是有点意思,还真的有那种鲜味。
一股嚼叶子的味道后冒上来辣味,薯片倒是蛮香脆的,不过调味没我期待的那么优秀。
?Poppy总结
相对同品牌其他几个味道的一言难尽来说,香茅草烤鱼味算是同期中的幸免者,它所带有的特有的云南香料调味让它在一众口味平凡的国产薯片中让人眼前一亮。它的调味不算重,却在之中带着恰能让人分辨的香茅草味道,酥脆的口感也讨人喜欢,100g才6块钱,回购起来钱包也不至于流泪,马了。
味BACK 贵州条子辣土豆片
参考价:9.6元/6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油腻、麻辣,是放纵的味道,这种薯片就是那种你吐槽它土又停不下罪恶的手。
很香很辣很 *** ,太太太贵州了,一次不敢吃太多。
?Poppy总结
香辣入魂,一片辣哭上海囡囡,贵州条子辣入选本场最辣薯片Top 1。和其他薯片不同的是,虽宣称是薄切,但却比四洲、乐事的薄切薯片厚,并且油润度更高,以致带出的辣味 *** 也就越强烈。喜欢它的探员对这股子辣到魂儿里的辛香异常上瘾,不喜这口的探员恰好也是嫌它太辣太油不够 *** 。友情提示,重口味星人可以一试,怯辣者趁早拜拜。
小嘿 咸蛋黄薯片
参考价:9.9元/80g | 产地:中国
?探员评价
意外地从第二口开始觉得好吃,和普遍的甜腻咸蛋黄味很不同,就是口感稍有欠佳,不松脆。
这个咸蛋黄味道非常像咸鸭蛋了!好评,也不是太咸,调味很适合,就是油了点。
?Poppy总结
小嘿咸蛋黄是我一位超爱吃薯片的朋友贡献的选品,墙裂推荐我一定要试试非同寻常的国货新品,一定会打开我对薯片的新认知。嗨……我信了她的邪,这种特别的口味真不是常人的胃能消化得了的。咸蛋黄味还原得蛮贴切,像是打开一只咸鸭蛋把蛋黄掏出来和薯片炒在一起的感觉,煞风景的是略带鸭腥味。除此之外,它的薯片还加了小葱和砂糖点缀,口感层次丰富又特别,这点创意倒是给人意料之外的好感。
海外组
*** 巴克 烟熏培根
参考价:16.9元/150g | 产地:英国
?探员评价
太喜欢这种带着强烈油脂香的味道,烟熏感确实蛮强的,脆口感跟国产薯片不同,是偏硬、薄感的酥脆,一口咬下去很有意思。
薯片的质感还不错,厚厚的,感觉像薯条了,不过这个类似油耗味的烟熏味实在是……接受太难。
?Poppy总结
海外的薯片普遍切片薄、质感偏硬,油脂感比国产薯片稍强,一口下去就能吃出并非国产,这算是海外薯片与国产薯片更大的区别。 *** 巴克的烟熏培根在此基础上更甚,强烈的烟熏味带着浓烈的英国农场主烟熏房的味道。薯片的味道更像家里晾了很久油浸出来的半熟的老腊肉,不过缺少天然的柏树丫、 *** 花的植物香,枯草木的味道占了上风。英国人的口味的确又重又特别,作为口粮国人的胃或许难消化,偶尔猎奇一次倒是有意思。
宜特瑞 酸奶小葱薯片
参考价:25元/135g | 产地:英国
?探员评价
还是一如既往的一言难尽……酸不拉几的,吃完嘴巴好难过
这个酸奶很好吃,很香很酥脆,很喜欢这款,而且小小的,吃起来非常方便。
?Poppy总结
这是一款吃完让我局探员集体“坐过山车”的薯片。这调皮的酸奶的口味让有的探员嘴巴像“中毒”,一口下去五官皱成了表情包;有的探员仿佛开启了“薯片碎纸机”卡兹卡兹吃得十分开心。加了小葱的缘故,让它的风味脱离平常喝的酸奶的味道,更像料理酸奶酪。酸奶的味道比较冲鼻,吃起来酸奶味并不强烈甚至有些偏淡。有趣在它并非圆片薯片,而是像猫耳朵的造型,口感比酥脆的片状薯片粗糙些,有种吃粗粮膨化零食的感觉。
佩诺德 北海道限定薯片蒜香味
参考价:16.8元/66g | 产地:日本
?探员评价
太赞了!烤蒜片太香了!加上土豆绝配啊!又是薄脆薄脆的……
有股打火机擦不出火时的味道,但是莫名好吃,口感也是超薄但酥酥的
?Poppy总结
口味限定款,不食大蒜者切勿靠近。日本人的创造 *** 让人摸不着头脑,让许多人厌恶的大蒜在他们手里也能变成别具一格的风味零食。这款蒜香味除不食大蒜探员外,我们都觉得太香了,恰好把大蒜炒到似焦非焦的临界点, *** 脆脆的蒜香极为美妙。日本薯片偏好薄切,硬度介于国产薯片与海外薯片之间,总之让喜欢的人对它欲罢不能就是了。
K探员夯食的夸张举动就已经暴露了他心中对本款薯片的迫不及待。
The Golden Duck 金鸭蛋黄薯片
参考价:45元/125g | 产地:新加坡
?探员评价
吃到现在最清新自然的咸蛋黄味,质地也是薄脆清爽,超爱了,除了贵没毛病。
咸蛋黄很好吃!有点辣我蛮喜欢的!就是不够脆,我觉得是油比较多的关系,另外这家实在是太贵了……
?Poppy总结
听闻金鸭蛋的大名许久,碍于45大洋一袋的 *** 迟迟舍不得下手,这次测评也算圆了本探员的心愿。不过这款全场最贵的薯片却没能俘获全局探员的嘴,大家对它的喜忧参半。好在它的咸蛋黄味还原得最为纯净朴实的,也没有腥味,并且带有砂糖颗粒感和辣椒粉,先咸后甜进而是一股辛辣,口味层次丰富有趣。但是它的油感偏高,质地不够爽脆。加之长途跋涉,到手基本没有完整样,碎碎巴巴的抵不上它高贵的身价。
PIPERS风笛手原切薯片 海盐苹果醋
参考价:16.8元/40g | 产地:英国
?探员评价
很有手切的质感,酸度之外确实有果香,不是那种傻酸傻酸的。
酸度不够,被咸度抢了风头,总体还是不错的,对我来说遗憾了一些。
?Poppy总结
近来海外薯片中各种“醋酸口味”炙手可热,我们这次也买了几个热门品牌具有 *** *** 的醋酸味薯片,风笛手的海盐苹果醋是我们接受度更高的一款。它的酸不涩口,不是呆呆的酸味,在酸度之中确实存在果香,挺好入口的醋味。手切薯片的质感没得挑,酥脆度极棒,土豆本身的自然清香也能在回味中感受到,很贴切的苹果醋手切薯片了。咳咳,然而它也是贵,一小包就要16.8元,能买一大包乐事了,心疼。
排雷:
“饭后一瓶酸奶有助于消化”这个观点在生活中几乎已成为 ***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酸奶都有助于消化,只有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才有助于消化。益生菌是指对 *** 有益的菌群,它可以调节 *** 黏膜与 *** 的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来促进营养吸收和保持肠道健康。益生菌酸奶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其他还有酸乳酪、豆豉等。含有益生菌的 *** 物,一般称为益生菌制剂。下面就来讲一讲益生菌制剂应该怎么服用?
可使用益生菌制剂的情况有哪些?
长期使用抗菌 *** ,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因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致使肠道菌群失衡。
益生菌制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不能长期滥用。因为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并对外来补充的益生菌产生依赖,严重者可能需要终生依靠口服益生菌来维持身体健康。此外,许多益生菌菌株具有抗 *** *** ,过度使用很可能会孕育新的“超级细菌”。因此,需要正确选择益生菌制剂并且正确服用才能达到更佳效果。
服用益生菌制剂还需要注意什么?
牛奶过敏者应避免服用含乳酸菌的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不宜与吸附 *** 、收敛 *** 的 *** 物同用,如活 *** 炭和 *** 用炭,因为它们可以抑制、吸附活菌,从而减弱或降低疗效。
益生菌制剂需要餐后用温水送服,溶解时水温不宜超过40℃,水温过高则部分细菌会被 *** 。
抗菌 *** 可以与益生菌制剂同服吗?
若需要同服,应注意哪些事项?
抗菌 *** 具有杀菌作用,而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或 *** 物大多含有的是活菌,若同服,会导致这些活菌被抗菌 *** 杀灭,起不到预期作用。因此,不推荐抗菌 *** 与益生菌制剂同时服用。若需要同时服用,应加大益生菌制剂的剂量或错开服用时间,更好间隔2~3小时以上。
所有的益生菌制剂都必须与抗菌 ***
分开服用吗?
*** 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制剂都必须与抗菌 *** 分开服用。益生菌死菌制剂,如乳酸菌含0.5亿死菌,嗜酸乳酸杆菌含100亿死菌,可与抗菌 *** 联用。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食物与 *** 物的“相爱相杀”——别让饮食影响了 *** 物的疗效》
主 编:赵 杰
天天喝酸奶得了脂肪肝?你喝酸奶究竟是有益健康还是在缴智商税?网上流传的一篇文章火了,称“一澳大利亚导演通过自我实验得出结论:天天喝酸奶,两周得了脂肪肝”。“酸奶”迅速成为热议的中心,还有许多网友称“喝那么多年的酸奶算是喝了个寂寞”。
但是,这个结论是真的吗?
市面上各式各样的“酸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酸奶、酸牛乳、发酵乳、优酪乳、酸酪乳......它们都是一样的吗?
“酸奶促进消化、改善便秘?”“喝酸奶与喝可乐没什么区别?”关于酸奶那么多的是是非非,究竟孰对孰错?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在选择酸奶上有了新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酸奶其实是个生活用语
酸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市里冷藏的、常温的、不同风味的,品种多样,也深得消费者们的喜爱。
不过从专业角度来讲,“酸奶”这个名称并不会被使用,消费者称作的“酸奶”更接近国家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中的“酸乳”,即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杀菌、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不过接下来我们还是用大众熟知的生活用语“酸奶”来作为统称。
牛奶变成“酸奶”,整个过程其实主要是菌 *** 酵将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了乳酸,使得牛奶酸 *** 逐渐增强,其中蛋白质也逐渐沉淀。
“酸奶有益身体健康”这个结论的确是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现代科学依据的,比如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系列症状,这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被不同程度水解,转化成有益 *** 健康的多肽、氨基酸等,乳糖也被分解成乳酸,从而使得这种乳制品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
不过,有益健康是建立在一定基础条件上的。快跟着辟谣君继续了解关于酸奶背后的故事吧。
这些关于酸奶的谣言你一定听过
01「饭后喝酸奶有助于消化?」
假的。
不少人觉得饭后喝酸奶能够解油腻、促消化,实际上饭后吃饱再喝酸奶,反倒会加重胃的负担,增加额外能量和肥胖风险。
从 *** 消化 *** 来看,消化需要规律的肠胃运动和消化酶,将摄入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为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1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运动,而酸奶本身并不含膳食纤维也不含消化酶,其维生素B1含量也并不丰富,所以不能通过食用它来助消化。
此外,酸奶是一种饱腹感较强的食物,而且通常都含有糖分,所以长期饭后喝酸奶可能会导致发胖。
02「酸奶添加剂太多对 *** 有害,尤其是增稠剂?」
假的。
有很多人说,酸奶不同产品的浓稠度差异很大,那种浓稠的肯定是加了添加剂,对身体有害处。
首先辟谣酸奶由流动的液体牛奶变粘稠和增稠剂并没有关系:在发酵过程中,牛奶pH值下降,酸度升高,奶中的乳酪蛋白发生凝集沉淀,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得牛奶开始变稠。
而酸奶的粘稠程度受奶中蛋白质、脂肪、乳糖等含量的影响。一般来说,牛奶中这些营养物质的总含量在10%左右,得到的酸奶往往不够粘稠,所以会通过可食用增稠剂来改善口感。
常用的可食用增稠剂有果胶、明胶、黄原胶、卡拉胶等等,它们对 *** 无毒无害。而且国家食品安全法规中也有关于添加剂量的规定,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另一种说法“酸奶越浓营养价值越高”也就不攻自破了,酸奶的浓稠凝固程度,主要与加工工艺有关,和营养价值关系不大,也就是说浓稠度并不是决定酸奶质量好坏的标准。
03「一杯酸奶=两罐可乐?」
一个关于数学等式的大大的忽悠。
这个说法能火的原因,主要是建立在了对比营养成分表时,确实能发现每100克酸奶的含糖量和热量都超过可乐。
但是,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个等式完全不成立。
- 通常情况,一杯老酸奶约120~140克,但一罐可乐就330克,这样算喝一罐可乐还是比喝一杯酸奶的糖分更多;
- 酸奶除了糖,还有蛋白质、钙等其他营养物质,但可乐的成分主要还是糖。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普通酸奶的含糖量的确不低,这是主要的“致胖因素”。通过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这一项就可以明确里面含有多少糖。
比如下图这款,减去来自牛奶中的乳糖(无糖酸奶的碳水含量约为5%),这款酸奶每100ml的添加糖量就是7.5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25克,所以每天喝一盒200ml的酸奶,再吃其他的含糖食物,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很容易超过25克。
来源: 科学辟谣平台
文章开头出现的“澳大利亚导演自我实验”中,基本上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为160克,每日高糖摄入,如何能不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而凭借不科学的实验,得出“天天喝酸奶得脂肪肝”的结论是偷换概念罢了。
酸奶没选对,一样不健康
大家看完以上内容,是否觉得科学挑选酸奶很重要?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市面上常见的酸奶产品。
那不同类别的“酸奶产品”有何差异呢?看了下面的对比图你就能明白了。
产品类别 | 发酵菌种 |
酸乳 | 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 |
发酵乳 | 什么菌都可以,无限定 |
原料 | 蛋白质要求 | 是否添加东西 | |
风味 | 奶或奶粉含量超过 80% | ≥ 2.3% | 可以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或谷物等 |
非风味 | 只能用纯奶(牛奶或羊奶)或奶粉(羊奶粉或牛奶粉) | ≥ 2.9% | 不能 |
辟谣君总结一下:所有的酸乳都可以叫「发酵乳」,但只有用这两种菌发酵的才叫「酸乳」;只要有“风味”二字的,则会有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剂等物质的添加。
选择酸奶时,一定要看营养成分表。
“理论上的好酸奶”是纯牛奶或生牛乳发酵,不添加糖分以及其他成分的,但这种酸奶相对风味不佳,很多消费者无法接受这样的风味,所以也很少有厂家会生产。
因此,选择酸奶的一个关键就是:少糖+营养高。
从成分表上看,即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高。尽量选择配料表之一位是生牛乳的,很多乳酸菌饮料的配料表之一位是水,这仅是乳饮料,并非是酸奶。对于减肥人群,一定要选择少糖或者无糖的酸奶,否则很容易摄入过多的糖分而发胖。
肯定有人会问辟谣君:“那常温和低温的酸奶,哪一种更好呢?常温酸奶是不是没有营养?”
事实上,两类酸奶所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并无差异,更大的不同在于“是否含有活的乳酸菌”。
首先,有关“常温酸奶没有营养的结论”是不实的,世界乳品联合 *** 会称:酸奶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它是酸奶营养价值的核心,并不依赖于发酵完成后乳酸菌是否继续存在。
常温酸奶通过“巴氏灭菌热处理”杀灭一切细菌,便于储存和运输,对于老人、小孩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比较在意活菌成分的消费者,可以选择低温酸奶,二者其实并没有哪一种更好之说。
减肥除了“管住嘴,迈开腿”还要像鞠婧祎那样吃才行,想不瘦都难参考文献:
<1>《流言:饭后喝酸奶助消化》,科普中国.
<2>《酸奶变粘稠是因为添加了增稠剂吗?》,科普中国.
<3>《科普|酸奶是怎样“炼”成的?》,科普中国.
<4>《怎么喝才对?说说关于酸奶的是是非非》,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5>《喝酸奶有益健康竟是 *** ?谣言逻辑“清奇”》,北京青年报.
<6>《关于发酵乳的消费提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 *** 会.
<7>《牛奶好还是酸奶好?你可能一直都搞错了》, *** 医生.
<8>《喝酸奶一定健康吗?小心交了智商税》, *** 医生.
<9>《常温酸奶真的没营养吗》,科普中国.
光靠吃蔬果想减肥,那你就错了,看到鞠婧祎这么瘦,原来还要这样才行
最近鞠婧祎“一口面包吃了33下”火了……看完后自己都惊呆了,要是自己33下别说一口了,估计一个面包都吃完了,难怪自己一直靠吃蔬果来减重,效果一直不好。原来还有这个原因,我们在吃东西时,一定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可以抑制食欲,还有助于减肥,帮助肠胃促进 *** 消化。
原来想变瘦想变漂亮,不只要管住嘴迈开腿,还要细嚼慢咽,看来减肥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哈哈,借此又去慢慢刷了那么多明星从肥逆袭成功的例子,袁姗姗的马甲线和减脂餐,大S的瘦身经历就连她 *** 汪小菲都直呼佩服,还有年前颜值回春的黄晓明……看到最后终于发现了个被众明星一致推“宠”瘦身的好东西,就是用藜麦搭配的食谱,藜麦的营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一搜就知道,一大堆的好处,现就分享给大家这个藜麦蔬果沙拉减脂餐的做法,好吃能饱还能瘦哦!
【藜麦蔬果沙拉】
——【所需食材】——
白藜麦50克,圣女果6个,猕猴桃1个,砂糖橘2个,苦菊适量,冠利酸乳酪沙拉酱1勺。
——【 *** 过程】——
1、白藜麦50克,淘洗干净(TIPS:藜麦有不同的种类,颜色也不一样,这种是白藜麦, *** 藜麦,无需浸泡)。
2、圣女果6个,冲洗干净去蒂,先对切之后,再改刀切下,一分为四。
3、猕猴桃洗净去皮,砂糖橘洗净去皮(TIPS:这里的水果改成自己喜欢的水果,含热量高的就不要了比如:榴莲、芒果等类的不要添加)。
4、苦菊洗净切小段(TIPS:蔬菜类的,要加些清热排毒类的有助于促进肠道消化,苦菊,生菜,甘蓝,黄瓜等等)。
5、淘洗干净的白藜麦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煮15分钟左右关火。
6、黎麦捞出过凉水沥干水份(TIPS:煮熟后的黎麦一定要过凉水,这里的凉水是凉开水或纯净水,过凉后的黎麦吃起来口感更好)。
7、将所有切好的水果,蔬菜,黎麦倒入一个大碗中,加入1勺酸乳酪沙拉酱搅拌均匀即可。
成品:这一盘的减脂食谱,即能当菜当水果当饭,还好吃还能饱,细嚼慢咽,再配上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想不瘦都难。
——【藜麦蔬果沙拉 *** 的小要点】——
1、藜麦的种类不同,做法也会有区别,有的黎麦需要浸泡2小时出芽后再吃为好,看清楚使用说明,哪一种黎麦可以。
2、里面的蔬菜和水果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添加,热量高的不要吃。
3、如果没有酸乳酪沙拉可用酸奶代替,一样很好吃。
——【结语】——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这道【藜麦蔬果沙拉】到这就结束了,也是众多明星推“宠”的瘦身餐,配上适合自己的运动,这样吃即能瘦也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伤害,还要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细嚼慢咽哦!
我是King麻麻,为爱下厨,一日三餐只为健康,更多的美食会一一更新,所有食谱的图和文字均为King麻麻原创,您要是喜欢请给我点赞、收藏、转发加关注哦!
来源:吃货研究所
这个夏天,“装在奶茶杯里的酸奶”比奶茶更火。
茉酸奶、Blueglass、宝珠奶酪……很多酸奶品牌的风头都压过了奶茶。而奶茶店也打不过就加入,纷纷跟风推出了酸奶奶昔——尤其是牛油果味。
但是!不要因为名字里带“酸奶”两个字就默认它很健康,可以咔咔炫!
很多家都出了牛油果酸奶 | 小K 拍摄
01
酸奶饮料
/ 到底放了些什么? /
名字里带“酸奶”,仿佛就自带了一种“健康”的感觉。但其实这些用奶茶杯装着的“酸奶”,更像是一种甜饮料或者甜品。
酸奶加糖、果肉、冰块等一起打成奶昔状,最后再在顶部点缀上肉眼可见的果肉,一杯如今流行的XX酸奶就做好了。不论是从做法还是卖相来看,这就是把牛奶换成了酸奶的酸奶奶昔吧?而且,牛油果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牛油果奶昔也早就司空见惯。
所以我和小伙伴们一直不太懂,这种存在已久的饮料为什么在今年又爆火了?
茉酸奶牛油果 | 小K 拍摄
曾经风靡一时的牛油果奶昔,及一秒梦回当年的梅森瓶 | 图虫创意
既然这些饮料的主体是酸奶,那么,首先,它们用的究竟是什么酸奶呢?这个酸奶有没有加糖?配料表是怎样的?大部分店家都没有明确说明过,只是用“乌兰察布酸奶”、“冷萃酸奶”、“手作酸奶”等字眼来模糊带过。
■ 冷萃酸奶是什么?
冷萃酸奶听着和冷萃咖啡好像有什么亲戚关系,给人一种比普通酸奶更高贵的感觉,就像冷萃咖啡也比冰美式卖得更贵一样。
但其实所谓的“冷萃酸奶”,就是前几年很火而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了的希腊酸奶。
冷萃酸奶 | 截自Blueglass官网
希腊酸奶其实就是把酸奶里的乳清过滤掉,让酸奶质地更加浓厚,可以算是一种浓缩了的酸奶。因此,希腊酸奶拥有传统酸奶2倍的蛋白质含量和3倍的脂肪含量。
如今分离乳清的过程基本都是用离心机完成,干净又卫生。用土办法筛子来过滤乳清,会增加酸奶混入容器中杂菌污染的概率,反倒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所以,当你看见店家打着手动冷萃酸奶的旗号来标榜它高级的时候,就掉头走开吧。
■ 到底放了多少糖?
希腊酸奶因为过滤掉了乳清(其主要成分是水、乳酸、乳糖等),所以本身超、级、酸。如果你买的希腊酸奶/冷萃酸奶尝起来是甜的,那基本可以确定它加了糖。
其实酸奶加没加糖很好分辨。因为酸奶本身非常酸(如果你喝过真正的无糖酸奶应该可以感同身受),一旦你尝到了甜甜的酸奶就应该警觉,可想而知它加了多少糖。
如果酸奶尝起来开始甜的,那肯定放了糖 | 图虫创意
某家以草莓酸奶出名的品牌,虽然没告诉用户自己用的是什么酸奶,但柜台上明晃晃放着某款味全酸奶,其配料表是水、乳粉、白砂糖、乳清蛋 *** 等。白砂糖排在配料表第3位,想来是放得不少。
■ 其他配料
除了酸奶本身,配料的糖和热量也不容小觑。
点单的时候,一般店家都推荐七分糖
,不推荐不另外加糖,有的甚至不能选糖度默认全糖。吃进嘴,那种糖带来的直击灵魂的甜和满足是骗不了人的——真的好好喝啊
。
甜味是不会骗人的人 | 阿肚 拍摄
而且很多酸奶放的配料真的很足,除了新鲜水果外,还有巧克力酱、水果果酱、果泥、燕麦爆爆珠、燕麦黑巧脆、糯米小丸子、蜜红豆、芋泥……这些配料本身就是在给酸奶叠加糖和热量。
更何况很多网红酸奶都巨大一杯(目测600毫升以上),一整杯下去,真的很顶。
杯子容量不小 | 呲呲 拍摄
02
这些成分有用吗?
/ 玻尿酸、胶原蛋白、GABA /
很多酸奶还喜欢用各种成分来包装自己。
最近风很大的口服玻尿酸也在酸奶 *** 现了,但是口服玻尿酸对皮肤的影响目前都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有效。
因为玻尿酸吃到胃里,会被胃酸分解,你还盼着它能魔幻般地在被 *** 吸收的时候完全重组回玻尿酸并且定向作用在脸上吗?——口服胶原蛋白同理。
吃猪蹄也不能美容养颜!丨图虫创意
另外一种口服补充剂——GABA(γ-氨基丁酸)也同理。真想让它起作用,它要走的路比玻尿酸还要曲折。经历了胃酸的分解后,还得被吸收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我们的大脑里,才能起到助眠的作用。
03
什么是健康的酸奶
/ 牛奶发酵、少添加糖 /
总之,大家把市面上卖的那些杯装XX酸奶就当一个饮料就好。真正有营养的酸奶,主要看两点。
? 是真正的酸奶
这是为了和XX优酸乳这种乳酸菌饮料区分开来。真正的酸奶由牛奶直接发酵而来,配料表之一位是生牛乳。而乳酸菌饮料通常配料表之一位是水,蛋白质含量相比真正的酸奶低很多。
左:某乳酸菌饮品,右:某风味酸奶 丨电商截图
? 不要有太多添加糖
市面上大部分酸奶都加了糖,咱们小时候喜欢喝的8连装酸奶和大果粒,都加了不少糖——所以我们才那么喜欢喝呢。
判断酸奶加了多少糖,可以看包装背后的营养成分表,参考碳水化合物那栏。尽量选择添加糖少的酸奶。
所以,大家购买酸奶时一定要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而对于网红店酸奶饮料这种没有配料表的饮品——它叫自己酸奶却不酸时,也可以果断地判定这是一杯增肥饮品了。
这一杯下去,糖和热量带来的快乐太真实了 丨阿肚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