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令人意兴阑珊,所幸有哪吒。
最初《哪吒之魔童降世》预告片发布时,我实在不敢看好:黑眼圈粗嗓子的丑哪吒,莫名其妙的妖族魔丸设定,最不能接受的是哪吒 *** 竟然喊他“吒儿”……
金吒木吒:???
然而点映之后好评不断,观望之下有些动摇。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上周我也去看了一场。
嗯,真香。
但困惑也是真困惑。
壹
“国漫崛起”四个字,从《大圣归来》后就不断被提起,文化自信逐渐提升。年初有《白蛇:源起》, 年中又来《魔童降世》,终于不再盯着《 *** 记》一个IP死磕了。
中华神话传说的 *** 藏取之不尽,任君采撷。
然而改编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著名表演艺术家六老师曾经说过: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就像孙悟空不能和白骨精谈恋爱,让哪吒跟敖丙组CP,这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可是吧,组CP这个事如今又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看看微博上的#藕饼#话题tag,啧啧啧啧羞红我一张老脸。
emmm… ***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在 *** 院等了大半场,等到最终决战局还在纳闷,铺垫这么多基情,那打死敖丙抽龙筋的戏准备怎么演?
不怪我钢铁直,实在是我万万没想到,居然、全、改、没、了!
明明是“哪吒王子屠龙记”,结果变成“宿命双生三太子”?
真的,我一点不在乎太乙真人为什么讲四川话,东海龙宫为什么是妖族炼狱,哪吒为什么从六岁变成了三岁。
我在乎的是,没有龙宫海战扒皮抽筋,没有割肉拆骨自刎 *** ,这个故事还能叫哪吒吗?
贰
我们小时候,看过 *** 《哪吒闹海》,看过动画片《哪吒传奇》,看过不同版本的电视剧《 *** 》,核心剧情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均取材自《 *** 演义》第十二至十四回。
哪吒的设定是灵珠子转世,为助姜子牙除纣灭商。然而开局就是个彻头彻尾熊孩子:
去海边洗澡,搅得人家里天翻地覆;
人家遣了个下人来赶,他一言不合把人打死,还道“把我的乾坤圈都污了”;
龙王三太子来讨公道,他仗着法宝把人家打出原形,还一时兴起 *** *** ,抽了龙筋玩;
龙王死了儿子要上天庭告状,他伙同师父又把人打了一顿;
中间闲着没事玩 *** , *** 了千里之外石矶娘 *** 无辜童子,而他师父继续护短,把石矶也收拾了;
苦主终于 *** ,集结四海龙王来抓李靖夫妇——未成年人惹不起,监护人总要承担责任吧——这时他又强出头自刎谢罪,称与父母断绝血缘关系;
一缕游魂为了重新托生,几次三番威胁恐吓亲娘为他建行宫;
亲爹生气砸了行宫,他 *** 之后竟一门心思要杀父 *** ;
*** 想拉架,他居然想先戳死 *** 再杀亲爹;
最后师父祭出玲珑宝塔,名曰磨炼心 *** 缓和父子关系,实则李靖全靠法宝保命,不然随时可能被儿子杀了。
这就是我们的朋友小哪吒。逆反期、 *** 狂、 *** 倾向、 *** 型人格,却因为后台太硬,仍然成了少年英雄,陈塘关藕霸。
从人物设定上来说,《魔童降世》里的哪吒 *** 格可谓抓住了神髓——真的太招人讨厌了。
叁
原著的三观非常不正。无论哪吒干了什么 *** 事,他师父太乙真人都能给保下来,只因“哪咤奉御敕钦命出世,辅保明君”,打死夜叉、杀了敖丙、 *** 童子,这些都是天数,若有人因此为难他,就是不懂事了。
为了挽回哪吒的正面形象,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改编时都会刻意衬托反面形象,比如龙王要吃童男童女,夜叉和敖丙嚣张凶恶,石矶阴险狡诈,连李靖都被塑造成严厉狠心不分是非的样子。
所以从小到大,在我们心中,哪吒屠龙是伸张正义,失手伤人是天真无知,结果 *** 无奈含冤自尽,最后涅槃 *** ,成为三头六臂的超级战将。
国产神话宇宙里的超级英雄啊!
《魔童降世》怎么塑 *** 派的?申公豹?除了盗走灵珠,让哪吒以魔丸身份降生,对主角成长蜕变几乎毫无作用。
真正的“反派”,是人们心中对妖怪的恐惧、偏见和仇恨。
不用再借助屠龙和自尽的意象,哪吒依然成为了与命运抗争、自我觉醒的英雄角色。
这一版改编的核心精华便在于此。
肆
《魔童降世》舍去经典作品中悲壮、隐喻的部分,代之以流行文化直白通俗的观感,从目前大众反馈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可经典意象和悲剧内核的力量永远不可替代。
原著中这样写道:“我今日剖腹、剜肠、剔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哪吒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魂三魄,一命归泉。”
把肉身还给父母,用残酷而决绝的方式摆脱旧秩序,获得 *** 意志和人格 *** 。这才是长久以来吸引中国人的哪吒精神。
尽管如此,我仍然肯定《魔童降世》这次完成度极高的大胆改编,它对今后的传统文化IP的开发也是一次非常好的启发。
是在保留经典的基础上丰满内容,还是仅仅提纯精神,重塑血肉?
《哪吒之魔童降世》选择像哪吒那样舍去肉身,以莲花重塑人形。
如此一想,还挺妙啊。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IXII *** ”。
前段时间 *** 大队刚曝光有人在高速组团违停采菇,现在又有 *** 晚上在高速“逛街”?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网友@污师在论坛发帖吐槽
《高速逛街,还是快车道……吓死人……》
快到龙岩高速出口,一个阿姨快车道逛街……吓死宝宝了…当场报警了……
这大晚上的突然在高速看到人,真的是会吓出一身汗。这么危险的举动,大家可不要学哦。接下来,来看一起剐蹭事件。
网友@藕饼,你吃吗?在论坛发帖
《海西汽贸城路口巴士和轿车剐蹭》
巴士好像是想转道,小车不让还是怎么的?就剐蹭到了!现在巴士就在这横着
剐蹭虽然不严重,但是只要小心一点还是可以避免的。东山附近大型车比较多,这不,又有小车和大车撞上了。
网友@摇啊摇在论坛上发布了照片
《东山又出大车事故了...》
又别上了...这样看人应该没事...万幸,东山这边走真的要小心,大车太多了!
遇到大车的时候,大家还是注意一下车距。最后,小编又要老生常谈了,无论是行人还是开车的,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一定要谨记,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来源:KK论坛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来吃片藕吧-风物君语-
清甜的莲子还没吃够
八月的新藕就要来了
看完 *** 《哪吒之魔童降世》,令风物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贯穿全片的莲花衣裳、盛开荷花与莲实法宝。
莲花,象征着洁净与 *** 。洁净,是哪吒遭遇欺凌依然如一的赤子之心; *** ,是哪吒奋起反抗命运的升华涅槃。
虽然在结尾,哪吒敖丙两人与天争命,只剩魂魄,但就那个家喻户晓的闹海传说而言, *** 的契机,还是要落到丝丝连连,有接续之能的莲藕身上,续集的两人,成为一对真实的“藕饼”,也未尝不可。
藕饼怎么吃才足够地道?莲花为何如此重要?
这一篇莲与藕的文章,告诉你 *** !
莲藕:不走平凡路的植物
莲藕,从出生的时刻起,就注定不凡。
它一直是历代诗文中称赞的对象。屈原《离 *** 》写,“帛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可见莲花当时就有高洁的象征,此后从汉乐府里的采莲民歌,杜甫笔下的佳人雪藕、到杨 *** 眼中的接天莲叶……
莲藕,一直有着经久不衰的美丽。
它是地球上最早的开花植物之一,原产自古印度,但很早就跨过山和大海,来到了中国。西汉初期的《尔雅·释草》,已将莲藕细细梳理,分为“莲、茎、叶、华(花)、实”各个部位;马王堆汉墓也有古莲藕出土。
北魏的《齐民要术》,则记载了详细的莲藕栽培技术:“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这种春种夏花,冬天收获的技术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清末明初时,种植莲藕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湖湘一带,特有“莲实局”,来管理莲藕税收。
莲藕的 *** 更是神奇的“活化石”,对于古莲子,几百年的时光,只是等闲一瞬间。上海古猗园就在2015年引入30多颗至少七百年历史的古莲子,今年夏天悄然绽放;圆明园也在2017年在长春园东南隅的如园遗址,选出8颗挖出的古莲子培育,今年也有6颗成功 *** 开花。
古莲子为何如此奇妙?
自外向内,从表皮、栅栏细胞到内层的五层结构构成了它的“铠甲”,低温干燥的泥炭层是它的居室,最神奇的是,古莲子内有一个储藏氧气的小气室,能够让它一边维持生态,一边悠然休眠。
也许正是这种跨越时光的神奇生态,与莲花“华实齐生”,超凡脱俗的象征和特质,使得莲花与佛道两家,都渊源极深。
家喻户晓的“莲花童子”哪吒,就是一个由佛入道的人物。他的形象从拜火教王子、到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一路嬗变,最后成为 *** 的 *** 神,哪吒“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情节,最初就是出自《五灯会元》等佛典。
在所有哪吒相关的故事里,莲与藕,都有一个圣洁且实用的角色。那段以“荷菱为骨、莲藕为肉、莲叶为衣”的经典 *** 故事,则完全是道家神仙的手笔。莲花既象征 *** 也象征高洁,就像《哪吒与魔童降世》的结尾,两人魂魄归于莲台,如同古莲子一般,经历世事变迁,依然重获新生。
“慈悲为怀”的莲藕,在医家眼中,同样浑身是宝,莲子、莲衣、莲心、荷叶、藕节……无一不可 *** 用。
它一身独显过去、现在与未来,又超凡脱俗、至高至妙。难怪北宋周敦颐留下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
莲花令人赏心悦目,而深藏在荷叶下的宝藏——藕,历来也是受到追捧的美食。
一年四季,莲藕四吃
藕,就如同其他的水生植物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内在洁白细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特别称赞莲藕:“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可谓灵根矣”。
一年四季,莲藕的活跃时节贯穿其中之三,可以说是食用的良才了。
赏完夏天别样嫣红的荷花,就到了莲蓬上市的时节。凡莲花开处的大街小巷,你总能看到路边的卖莲人。新鲜的莲蓬,要饱满膨圆,莲籽需皮绿方可甜嫩。
在盛产莲蓬的地方,莲蓬又被称为“莲米”。吃一捧晶莹 *** 的莲米,感受脆甜脆甜的口感,那是炎炎夏天独有的一抹清甜。
而莲子中间的心也有所用处。泡一杯微苦的莲心茶,正可以清热解暑,消炎去火。
等莲蓬吃完,就能迎来新一批的莲藕。而不同莲藕之间,根据时令、孔数、口感、吃法等,有着脆藕与粉藕的区别。
莲蓬刚刚退场的八月,就是脆藕上市的时节。
脆藕,指生长在浅水田地里的藕,它主要是九孔,洁白细长,生吃脆嫩,口感香甜,正是一种适合炎夏时间的清凉物产。
这个季节的藕炖汤很难熟透,还会失去独有的口感。凉拌和清炒才是物尽其用的做法,“滑炒藕片”、“炝拌藕丁”……等等,都能更大发挥出脆藕的爽透。
粉藕,则埋藏在深水中生长,直到初冬时节,荷叶开败,它们才闪亮登场。粉藕以七孔为主,大多外皮黄褐,短粗圆润,淀粉含量高,水分少,口感粉糯,无论怎么烹饪,都能成为一道佳肴:生食香甜,炒食嫩脆,但它更好的归宿,还是一锅咕噜咕噜的滚汤。
藕与玉米、胡萝卜、猪骨等齐炖,既鲜香,又带有一丝回甘……猪脚炖藕、排骨炖藕……也都风味浓厚,软糯鲜香,各有千秋。
莲藕、莲子好吃,荷叶当然也不能放过。清香四溢的荷叶,最适合做各色食物的背景板。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外裹面糊,内卷肉馅的新鲜荷叶,下锅油炸,夏天的味道由此生发。
此外还有看起来就翠绿养眼的荷叶粥、荷香 *** 混合的荷叶蒸制糯米鸡、拿荷叶焖制的夏天时令饮料荷叶茶……都是时令与地道结合的佳味。
中国哪儿的莲藕更好吃?
吃莲藕,当然首推“千湖之省”湖北
湖北,因在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它境内水系密布,除长江外,汉江、荆河、襄水等主干流交错, *** 湿地与滩涂密布。再加上潮湿而温暖的气候,当地的莲藕长得分外繁茂。
据说,全国有八成以上藕的品种出自湖北,巴河、洪湖、蔡甸……等地区,都以产藕出名。
在湖北,能产藕,更会吃藕。
一道排骨煨汤,是洞庭湖南北吃藕的标配。
这道菜简单而寻常,但正因为是家常的地道,而让人难忘。在湖北,家家户户大概都有一套煨藕的妙诀。但大致来说,就是排骨洗净焯水,再与各式香料齐炖,以小火煨成白汤,下莲藕块熬煮,最后再放盐,撒上胡椒葱花之类,就可以出锅了。
逢年过节,桌上的那一铫(diào)香浓的排骨煨藕汤,是浓浓的家乡味道。
藕带,这种莲藕上生出来的嫩芽,则将藕的脆嫩发挥到极致。它又被称为藕尖、藕芽、藕肠……可见其细长鲜嫩的特点。擅长吃莲藕的武 *** 甚至专门研发了一种用来产藕带的品种,即细长高大的“鄂莲8号”。
这种洁 *** 滑的小型“藕霸”,适合直接清炒,或是用泡椒腌制成酸辣爽口的泡菜。吃起来细腻脆爽,吱吱呀呀,仿佛口腔里发生了一场“生活大 *** 。”
此外,加了辣的卤藕片,口感爽脆,辣中带香,也是湖北特产卤鸭脖的一名突出配角;而用藕末和肉炸成的藕圆,预示着团团圆圆,更是逢年过节必定端上桌的一道佳品。
洞庭湖北吃出花样,湖南的莲藕也不甘示弱。
湖南汉寿的玉臂藕,就以独到的品质十分突出。据《汉寿县志》,这种藕“白如玉,壮如臂,又称玉臂藕”,它品质极好,清脆可口,只需要切片蘸糖,就足以发挥脆嫩甜美的质地。
若拿开水焯烫,细细以盐、醋、姜末拌,也能吃出它的清脆可口之品 *** ,倘若用来炒或煮,都会失去它特有的清甜,可见其品质的卓越。
湖南湘潭,则以莲子出名。当地莲子均匀饱满,因为三粒熟莲子竖向总长为一寸,故称“寸三莲”。这种莲子不止用来煮一碗清甜软糯的莲子粥。湘潭莲子的主舞台,是更为南边的月饼厂家。很多老字号的广式月饼商家,都只选用湘潭产的莲子打磨莲蓉,让它们在细腻中升华,在中秋佳节的月光下,露出皎洁而 *** 的光彩。
江浙一带,自古以来也少不了藕的身影。当地莲藕,主要以粉糯细腻的七孔藕为主,吃法也颇显江南的细腻,重重加工,调出地道的质感与味道。
桂花糖藕,两种初秋时令物产的邂逅,是江浙小吃的 *** :将莲藕从尾部切开,填上糯米,再用 *** 固定住切下的“盖子”,下锅焖煮后,加红糖、大枣与干桂花,汤汁收到浓稠后,把藕取出,放凉切片,再浇上藕汁。地道做法,要选上好金桂,更可以添加这道菜的醉人风味~
西湖藕粉,吃的是另一种细致。藕粉,即用藕磨成的薄片或粒状的粉团。西湖出产藕粉,历来是皇室“贡粉”,色泽白里透红。冲调时也非常讲究,要用温水慢慢调和,才能调出透明略红色,质地细腻的韵味。清代当地诗人姚思勤特有《藕粉》诗:“一撮点汤调,犀匙溜滑泽”,可见藕粉光滑的质感。
西南地区的人们,则贯穿着红红火火的精神,用辣椒红油为藕增加亮色,让它们在辣炒藕丁里入味、在串串冒菜增加口感、在火锅干锅里沉浮……
产藕不多的北方,也有自己独特的吃法。
山东特有的糖煎藕,是用细火慢制而成:将大藕洗净切碎晒干,再将沙糖、金樱末、蜂蜜与切碎的藕同时装入瓷器内泥封,用弱火煮三天,冷后即可食用,色如琥珀,口感甜蜜。是与鲁菜技法丰富,火候精湛的鲁菜一脉相承。
而对于幽默且注 *** 活的天津人,吃“炸货”,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炸藕夹,藕中带肉, *** 藕脆,正是文武双全的“炸货” *** ,有想法的天津人,更是以大饼卷一切,卷走了咕咕叫的肚子,也卷走了油腻,只留下鲜香。
莲藕,正如它的意蕴一样,在这暑热的三千世界,从焦躁烦恼中,化得一抹清凉。
你喜欢吃“藕饼”吗?
- END -
文丨苹果
参考资料
《中国莲藕菜》邹志平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16
《圆明园古莲子首次 *** 盛开》北京青年报 2019.07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