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阴
因境内的西岳华山而闻名
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
仰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春秋设邑,战国置县
至今有2300多年历史
作为 *** 豫三省结合地带
华阴的美景不止华山
美食也让人目不暇接
逛吃渭南华阴站这就安排
话不多说 let's go!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01
娜娜妈油糕店
吃在西安石美力荐的油糕店,一大早就被赶集的大妈们占领了。这里的油糕个头小一些,两口就吃完一个。
炸到金 *** 的小油糕咬一口酥脆掉渣,里面的糖完全化开,满足!还有特色的油轮,是玉米面的,淡淡的甜味,口感很扎实。
02
阿邱记生汆丸子汤
只卖生汆丸子汤的小店,就靠口碑在这里开了十几年,主打一个用料实在,每颗丸子都紧实有嚼劲。
喝汤的时候要块锅盔,撒一勺辣椒油,汤鲜味美,这样一顿早餐不仅吃饱喝足,还能微微发点汗,舒服得很!
03
胖女人烧饼夹肉
生汆丸子汤隔壁的肉夹馍也值得一试!馍脆的掉渣,肉卤的到位,吃一口就被香住了!
老板说他们一开始只卖卤肉,因为食客总要求夹馍吃,才专门打了馍,结果现在每天光肉夹馍就卖出上百个。
04
孟记传统大刀面
华阴特色的大刀面,薄、细、筋、光,不论配什么汤底都完美融入。
推荐点经典的酸汤面、葱油面,干拌面、二合一更入味些,吃的 *** 很多。
这家的麻食菜和荞麦凉粉也很有特色,麻食菜更像西北版酸辣粉;荞麦凉粉味道很特别,料汁的酸辣和荞麦的香气,太搭了!
05
南营金升包子
来华阴必须得打卡这个本地网红——南营包子。一大笼30个包子直接上桌,放眼整个陕西都是不多见了的。
包子肉眼可见的皮薄馅儿大,总共有四个味道,大油包子、粉条肉包、韭菜粉条、地软豆腐,哪一个都好吃,分不出主次来。
一番逛吃之后
我们又在华阴市里逛了一圈
如果你来了也不想爬华山
这些地方也值得一逛
西岳庙
不爬华山,我也建议你来一趟华山脚下的西岳庙,这里被誉为“陕西小故宫”,始建于汉代,一直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
西岳庙的占地面积很大,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宫殿御苑式古建筑,非常宏伟大气。在这里可以远眺华山主峰,蓝天白云下更是熠熠生辉。
关帝庙
如果时间充裕,西岳庙不远处的关帝庙也可以打卡。
这里建于明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40余亩。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御温泉
逛完华阴还能再去泡个温泉,顺便把住宿也安排了。
离华山仅13公里的华山御温泉是国家四星级温泉企业,国家AA *** 旅游景区,是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会务娱乐、兵器游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温泉主题旅游景点。
华山御温泉的温泉水源自地下2600米深处的高温泉水,出水口水温达105度,还有锶、钠、碘、氟、锂等多种珍贵稀有的矿物质,被誉为西北之一井。
内部大型露天温泉沐浴区拥有40多种功能各异的温泉汤池,还拥有7套VIP温泉花苑别墅和120多间独具风格的豪华唐式榻榻米特色客房。临窗凭望,青山翠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距西安120公里的华阴,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这里处于山水之间,四季分明,不论哪个季节来都有惊喜。
在这里也特别感谢“渭南文旅”的邀约,第五站渭南华阴就结束了,后面还有更多惊喜。山水寻味.逛咥推荐官“渭南文旅”带您体验渭南周边最忒色的美食美景。
有没有渭南的小伙伴?
欢迎在评论区推荐更多美食~
我们下一站去合阳啦
精选11款陕西面食,做法独特,味道一绝,深受广大食客喜欢精选11款陕西面食,做法独特,味道一绝,深受广大食客喜欢。
玉米面搅团
关中人喜欢吃的一款特色面食,喜欢将玉米面加入小麦粉里面,调制成面糊,入锅搅成玉米面搅团,带着米面的甜香味,配上酸辣料水,加上韭菜等配菜,即可共大家享用。你喜欢吃这样的搅团吗?
材料:玉米面、小麦面、盐、碱、清水、黄瓜、蒜末、辣椒粉、线椒圈、十三香、白芝麻、味精、味极鲜、纯净水、韭菜。
1.盆中加入玉米面和白面,加入少许盐和碱,加入适量清水,玉米面和白面、清水,三者的比例是3:2:5,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勾兑。加水的时候边加边搅和,调成细腻的糊就可以。
2.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斤的面糊用三斤的水,水烧开,全程小火,边加面糊边用擀面杖或者其他趁手的工具顺着一个方向搅打,期间一定要匀速搅打。熬至搅团冒大泡泡的时候离火出锅。
3.做好的搅团倒入平盘自然 *** 待用,接着再做料汁。
4.碗中加入蒜末、辣椒粉、线椒圈、十三香、白芝麻、冒 *** 的热油泼入,刚泼入热油迅速加入适量的香醋,调入味极鲜酱油、盐、味精、纯净水拌匀,料水即成。
5.搅团脱模,改刀切条,装入盘中,加入料水,加入烫熟的韭菜段、黄瓜丝、香菜等配菜,即可开吃。
蒜蘸面
老陕人爱吃的家常面食,将扯好的裤带面煮熟,配上蒜香浓郁的辣椒料汁,即是这款蒜蘸面,很简单,一起来看看怎么做的吧,包你喜欢。
1.中筋面粉约一斤,加入一点点盐、搅拌均匀,分次加入适量的清水,边搅边 *** ,揉成面团,盖住醒面片刻,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面剂,搓小条,刷上油,封闭醒面半小时以上。
2.大蒜脱皮,放入蒜臼子里面捣碎成蒜汁,放入碗中,加入辣椒粉、芝麻粉、盐、十三香、脱皮白芝麻、分次泼入滚烫的热油拌匀,这蒜香浓郁的蒜蘸面蘸料就做好了。
3.醒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将面剂用擀面杖沿着两边擀开,进行拉扯,扯成裤带宽的面条,开水下锅,下入喜欢吃的青菜,煮面的过程中,将面碗里加入盐、鸡精、味精、舀上一勺面汤,加入生抽、炝醋,加入适量的蒜香辣椒油,搅拌均匀,即可搭配上桌,面条蘸上料汁即可享用这款面食了。
酸汤面
陕西有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调一个酸汤料汁,就能拌一碗面,喜欢吃酸的朋友你可以吃几碗呢?手擀面加酸汤,没菜也吃得香。
1.和面:盆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加点盐和碱,分次加入清水,边加边搅和,揉成光滑的面团。醒面20分钟,擀成 *** ,切成韭叶宽的面条。喜欢吃其他面的也可以。一斤面约230克的清水。
2.调酸汤:锅里加油烧热,加入姜蒜米爆香,加入辣椒粉炒出红油,再淋入香醋,加水烧开,调入一品鲜、盐、鸡粉、白糖,搅匀即可出锅。
3.锅烧开水,下入韭叶面条,煮至飘起,下入青菜,煮断生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
4.将面捞入碗中,撒上葱花、素臊子(土豆、豆角、胡萝卜食材切丁,入锅炒断生或者开水锅里煮断生,加盐调味即可。),浇上调制好的酸汤,美味即成。
羊肉饸烙面
陕西人爱吃面,羊肉面的做法也是一绝,分享一款当地羊肉面的做法,让你在家就能吃到正宗的陕西羊肉面,做法简单,汤鲜面筋,同时还有食补的功效。
1. *** 羊肉臊子:买回来的羊肉用清水先泡三十分钟,买的时候买点羊骨头做出来的羊肉面味道更鲜,泡好的羊肉改刀切块,羊 *** 骨凉水下入锅中,焯水,撇去浮沫,去掉多余的血水,放入温水中淘洗干净。
2. *** 羊肉和羊汤不膻鲜美的关键在于使用的香料,主要就是白胡椒、花椒、地椒。地椒是煮羊肉最关键的配料。羊 *** 骨开水下锅,加入葱姜、干辣椒、白胡椒、花椒、地椒(香料可以装入料盒中再投入。)羊肉炖熟再加盐,羊肉煮熟再加盐,这样煮出来的羊肉鲜嫩不柴。羊肉煮熟后,调入食盐,熬制的羊油辣子,搅匀即可。
3.羊油辣子 *** *** :羊油泡去血水,再下入锅中焯水,去掉浮沫,捞出清洗干净,改刀切块,锅里加入菜籽油,直接加入羊油,加入去腥料香菜、葱姜,小火不停额翻动,慢慢炸制,炸到羊油块充分吸出油脂,即可将油渣捞出可以用作其他菜品。锅里再加入准备好的香料(花椒、小香、白芷、草果、良姜、白扣、香叶),加入少许的豆瓣酱,炸香后全部捞出,将热油泼入到拌有白酒的粗细辣椒面中,分次泼入色泽和香味更佳,盖子闷住,隔天再用。
4.和面:一斤的面粉、加点碱和盐,加入适量的温水,温水要边加边搅和,(饸烙面加温水不容易断),面团揉光滑再醒片刻。
5.锅里的水烧开, *** 饸烙面,煮熟捞入碗中,加入葱花、羊肉、羊汤、撒点香菜即可。用这个 *** 在家就能吃到美美的羊肉面了。
荞麦凉粉
陕西人喜欢吃荞麦,做荞麦面食也是一绝,荞麦饸烙面很多人都知道,但夏季炎热,陕西人会将荞麦做成其他冷面食,譬如荞麦碗饦、荞麦搅团、还有这款荞麦凉粉。解暑解馋易消化,你值得拥有。
1.准备一份脱皮的荞麦榛子,就是捣碎的荞麦颗粒,提前用清水泡制,泡到用手可以轻松捏碎即可,泡好之后倒入专用的滤网袋,滤掉水分,再放入空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手 *** ,将里面的淀粉揉出来,如此反复 *** 作几次,直至 *** 到盆里的水变微清,洗好的水糊放一边沉淀,上面变得清澈,即可撇掉上面的清水。
2.锅烧热,刷薄油,刷油的目的是防止粘锅,倒入弄好的面浆,小火慢慢烧开,期间要不停地搅动,搅匀后加入一点碱和盐,盐稍微比碱面多点,用中小火慢慢的搅动,慢慢变的浓稠,上面冒泡再搅和三五分钟,直至搅到光滑细腻,改成小火,盖上锅盖,焖上两三分钟,反复 *** 作2次,冒大泡即可出锅倒入平盘 *** 。
3.调制盐水: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咸味要给得稍微重一点,加入鸡精和味精,再冲入凉白开,搅匀即可。 *** 盐水可以使拌出来的菜品咸味更加均匀,口感更加柔和。
4.调制蒜油:碗中加入适量的蒜末,泼入热油,拌匀即为蒜油。
5.荞麦凉粉脱模,改刀装盘,调入盐水、蒜油、香醋、辣椒油、葱花、花生碎、香菜即可享用。
盖浇面片
西北揪面片花样多,小炒面片、烩面片、盖浇面片,面片有揪面片、切面片,二者你更喜欢哪一款呢?陕西人的揪面片也是一绝,教你在家就能做出餐厅额味道。
1.锅里加宽油,烧至四成热,下入牛肉滑散,顺带再将配菜入油锅炸一下,捞出沥油,过油可以有效地保持食材的鲜嫩度,水分不易流失。
2.和面:盆中加入适量面粉,加入一点点盐,分次加入清水揉成面团,揉至光滑,搓成长条,分成剂子,再搓成小条,放入盆内,刷食用油防粘,盖住醒面半小时以上。
3.盖浇:准备适量的蔬菜,土豆、青红椒、洋葱,分别处理干净,改刀切片。西红柿洗净切滚蛋快。准备适量牛肉泡去血水,改刀切片,加入盐、料酒、蛋清、淀粉,抓拌均匀腌制片刻。
4.锅烧油,加入豆瓣酱、姜蒜、干辣椒段炒香,加入西红柿和过油的菜肉,翻炒均匀,调入盐、生抽、少许番茄酱增加菜品的红润,沿着锅边加入适量的清水,最后加入鸡精、味精出锅即可。
5.醒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擀开,用手拉长,水烧开直接揪入锅中,喜欢吃青菜的可以在煮面的时候加点上海青或者白菜等绿叶菜,煮熟捞出,加上炒好的盖浇,拌匀即可咥面。面劲光,菜咸香,拌在一起美得很。
鸡汤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面食数之一,其实在陕西地界很多地区也喜吃刀削面,鸡汤刀削面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劲道爽滑,片片如叶,刀刀均匀,老人小孩都爱吃,学会在家就能做。
鸡肉臊子 *** :鸡胸肉改刀切丁放入碗中腌制,加入少许盐入底味,加入葱姜花椒泡好的水,分次加入,可以有效地保持鸡肉的鲜嫩度,防止炒出来的鸡肉发柴。
锅烧宽油,加入鸡肉炒至鸡肉变白,加入葱姜末、大酱,干黄酱,小火炒香,加入蚝油提鲜,加入五香粉、细辣椒粉,增香上色,加点清水,小火慢炖三五分钟即可出锅。
和面:盆中加入面粉,加点盐,少量分次地加入清水,搅成碎面,再揉成面团,反复醒面揉面,将面揉光,放在抹水的托面板上,加水可以使面团和面板更有粘合力,再用保鲜膜封好,再醒半小时,锅里水烧开就可以直接用削面刀削面了,尽量削的薄厚均匀,长短一致,“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这就是刀削面下刀的美好画面。
面碗中加入盐、酱油、葱花,加入提前熬好的鸡汤,加入姜蒜汁水,再将面捞入碗中,加上一勺鸡肉臊子,加点香菜和榨菜丁,有面有汤有肉,鲜香,酱香,面香,三香合一,吃着贼舒坦。
菠菜面
菠菜面纯天然绿色面食,老陕人咥面的另一种吃法,喜欢将菠菜榨汁和面,加上秦椒面,油泼辣子,菠菜面可以是手擀菠菜面、菠菜棍棍面、驴蹄子菠菜面、菠菜裤带面等等。
和面:菠菜清洗干净,放入破壁机打成汁,面粉中加入少许的碱和盐,分次加入菠菜汁,搅成面碎,揉成面团,醒面20分钟。
肉臊子:猪肉肥瘦分开,肥肉切成小片,瘦肉切成小丁,锅里加豆油,凉油下入肥肉炒出油脂,接着下入瘦肉炒至变色,加入白酒去腥,加入姜末,甜面酱炒香,加入辣椒粉炒出红油,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该小火,调入味极鲜酱油,盐,胡椒粉,五香粉,慢慢将肉炖熟,肉熟后即可出锅。
调面料汁:锅里加油烧热,加入香料(八角、桂皮、香叶、草果、生姜、花椒)炸香,加入一勺香醋,等量的酱油,再加入高汤或者清水,不要加太多,适量就行,香料熬出香味,调入盐、鸡精、味精搅匀即可出锅。
擀面:面团醒好后,放在案板上擀开,折叠,切成自己喜欢的宽条,一般是韭叶面。开水下锅煮熟,捞到面碗里,调入料汁,加入葱花和辣椒面,泼上热油,加上肉臊子,也可以再加入素臊子拌匀,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就着大蒜瓣吃香味更浓郁。
豆腐烩菜泡馍
陕西人爱吃泡馍,泡馍的种类也非常多,有牛肉泡馍,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大肉泡馍等等,每一款都有其独特的味道,如果你觉得这些泡馍太油腻,可以试试这款豆腐烩菜泡馍,工序不繁琐,特别适合在家 *** 作。喜欢吃泡馍的可以在家做做。
这款泡馍需要一款红油底料:锅里烧菜籽油,加入猪油和鸡油各少许炒化,加入葱姜、洋葱,炸干捞出,再加入葱姜末,加入适量的猪肉末,加入豆瓣酱炒香,加入少许豆豉,加入火锅底料,再加入香料粉(桂皮、草果、甘草、小茴、陈皮、良姜、香砂、白芷、香叶),加入辣椒粉适量,加入高度白酒香味更浓,如果不急着用,闷一晚上再用效果更佳。
制馍:2斤的面粉加入6克酵母粉,分次加入清水揉成面团,搅到没有干粉的时候,再挤压成面团,醒面半小时。
醒好的面案板上揉匀排气,分成等分的剂子,擀开卷起,再压扁擀开,放在200度的电饼铛里,烙三分钟翻面再烙一分钟,烙至表皮酥脆,即可出锅。
饼子微冷,用手将其掰成块待用。再将提前熬的高汤里面加入盐,鸡精味精少许,大火烧开。漏勺里面加入适量掰好的馍块,加入自己喜欢吃的配菜,粉条、土豆、豆腐、海带、蔬菜等荤素皆可,放入高汤锅中,反复冒熟出锅装碗,加入高汤,加入 *** 好的红油底料,加点葱花香菜即可,这款豆腐烩菜泡馍就做好了。你喜欢这个吃法吗?
酿皮
酿皮也称瓤皮子,西北凉皮的一种,不用洗面,直接用面粉加水稀释成面糊蒸制,酿皮比凉皮厚,厚度约一指头宽,但不失韧劲儿,也是陕西夏季老陕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解暑小吃。
适量的面粉,加点盐,少量分次地将清水加入面粉中,边加边不停地搅拌,一斤面粉约加800克清水,搅拌至光滑细腻,没有疙瘩,再加入碱水,一斤面粉里面加入约3克的碱面,碱水要用温水稀释,再充分搅到面糊里面。
锅里宽水烧开,将凉皮罗罗上刷油,倒上面糊,弄平,放在开水锅里,边蒸边摆弄使得酿皮凝固,起大泡,即可出锅 *** ,改刀装碗。
调味加入盐、味精、少许香醋、蒜水、有条件的话加入芥末糊风味更足(呛子粉用热水一冲一泡一闷即可),最后加入辣椒油,拌匀即食,酿皮就做好了,
特色煮馍
当 *** 行于小吃摊的一款新式泡馍,深受老陕人喜欢。
1.熬制红油:起锅烧油,加入菜籽油,猪油,鸡油,三种油香味更足,熬化后加入香料(葱姜、八角、草果、桂皮、香叶、花椒)小火炸香去掉油中的腥味,捞出料渣,待油温下降,再下去剁细的豆瓣酱,小火炒香炒干,加入辣椒粉炒出红油,加入白酒即可出锅,过滤掉料渣,只留红油。
2.烙馍:一斤面粉约加1克的酵母粉,分次加入适量的清水揉成面团,一斤面粉约230克清水。面团直接放在案板上 *** 均匀,分成等分的剂子,擀开卷起压住头,压扁擀成饼,烙至八成熟即可出锅, *** 后改刀切小丁待用。
3.煮馍:锅里高汤烧开,加入泡馍专用辣椒酱,加入熬制的红油,放入切好的馍,加入配菜如粉丝,油炸豆腐丝,木耳,黄花菜,鱼豆腐,鱼丸,葱花,将馍煮熟透,调入鸡粉、花椒粉、胡椒粉、盐、生菜、金针菇,翻匀淋上红油,即可出锅盛入碗中。
以上这些陕西面食有你喜欢的吗?学会了就收藏起来做给家人或者自己尝尝吧!别忘了点赞关注,转发收藏和分享,这里总有一款属于你的味道。
这些陕西泡馍味道不比 *** 肉泡馍差,馍都这么多泡馍,你吃过几种除了 *** 肉泡馍外,陕西还有很多种泡馍,葫芦头泡馍、粉汤羊血泡馍、小炒泡馍、三鲜煮馍、宝鸡凤翔豆花泡馍、户县大肉辣子疙瘩、渭南水盆羊肉、渭南豆腐泡馍、卤汁凉粉泡馍、羊杂肝汤泡馍、肉丸胡辣汤泡馍、麻食泡馍等。
汤里、羹里、甚至是带汤的面食里都能泡馍,不愧是馍都。
*** 肉泡馍
发面馍、死面馍、半发面馍、厚的、薄的,白吉饼、锅盔馍、圆的、半月形的,各种馍加上泡入各种汤,加上配菜、调料,或泡或煮或炒,各有个的滋味。
*** 肉泡馍
汤清、鲜美、肉软而不烂!泡馍的羊汤是用羊腿骨长时间熬煮出的浓汤,味道醇厚、而里面的泡馍带着点儿嚼劲,吸足了汤汁,异常鲜美。
翠绿的葱花、蒜苗、香菜、红褐色的 *** 肉、映衬着洁白晶莹的粉丝、黝黑的木耳,浅 *** 的黄花菜、再配以红色辣椒酱和糖蒜,香气四溢,使人胃口大开。
小炒泡馍
原料配菜和泡馍基本一样,是泡馍的另一种烹饪方式,小炒泡馍先炒菜,再加汤、加馍,收汁,炒出来汤汁比较少,半干的。
小炒泡馍
葫芦头泡馍
一碗好的葫芦头泡馍,表面白绿相映,馍块绵软劲韧,肠肥而不腻,汤白如奶,味醇汤浓、鲜香可口,馍筋肉嫩,肥而不腻。
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是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煮熟后收缩状似葫芦头,故而得名。
饼用的是死面白吉饼,要烙出铁圈、虎背、菊花心。
汤要精选猪骨、五花肉、柴鸡,熬煮。
撒上蒜苗、香菜、油泼辣子。先喝上一口鲜浓无 *** 汤,尝一口软糯香嫩的肥肠,吃着浸满鲜香的馍,就着泡菜、生蒜,热热乎乎的一气吃完,酣畅淋漓。
粉汤羊血泡馍
口味麻辣鲜香、羊血条滑嫩爽口,但又脆脆的,毫无腥味,粉丝爽滑筋道,老豆腐豆香味十足,馍外面绵软而内里筋道,吸满了汤汁,咬下去汤汁四溢,满口生香,再来一口汤,味道聊扎哩!
粉汤羊血泡馍
三鲜煮馍
牛骨、鸡鸭肉调好的白色高汤,再加上丸子、肉片、蒜苗、粉丝把馍煮好,碗中三鲜颜色鲜亮,高汤色白,香气四溢,所谓丸子黄、肉片红、面皮奶色,再加上一勺油泼辣子,五颜六色,勾人食欲!不加辣子,味道醇厚鲜香。
三鲜煮馍
豆花泡馍
宝鸡凤翔豆花泡馍的特点是:嫩、煎、汪、香,即豆花又白又嫩、豆浆又浓又煎、辣子油又汪又香,味道咸辣清香,馍外软内筋道,麻花软硬适中,油香有嚼劲儿。豆香、馍香、辣子香味,融合到一起,味道美得很。
豆花泡馍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
陕西人管猪肉叫大肉,用的是熟的锅盔馍,疙瘩类似于饺子,用三角形的面皮将馅包起来,三个角折压在一起而成;
大肉辣子疙瘩
大肉辣子疙瘩色泽鲜艳、疙瘩鲜香、汤酸辣。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汤清而鲜美,没有过多的食材,体现出羊肉独有的鲜美,肉入口软烂,能感受得到羊肉口感,半月形的发面馍,带着浓浓麦香。
水盆羊肉
与羊肉泡馍不同的是,汤和饼是分开的,用馍夹炒绿辣子,吃肉、喝汤,也可以将馍泡到汤里吃;
胡辣汤泡馍
浓稠的羹汤里,有鲜美紧实的牛肉丸子,软糯的土豆块、包菜、胡萝卜、西葫芦等多种食材,浓香胡椒、花椒麻、再加辣椒。
肉丸胡辣汤泡馍
卤汁凉粉泡馍
陕西黑暗料理泡馍,碗底放上掰好的馍,加上切开的皮蛋或茶叶蛋,盖上切成细条的凉粉,浇上一勺热乎乎的卤汁,加上蒜汁、芥末汁、芝麻酱、油泼辣子、盐、醋、香油等。
卤汁凉粉泡馍
各样食材浸润在卤汁里,红艳艳、油亮亮,凉粉爽滑可口、皮蛋鲜香、馍块吸入卤汁调料,滋味丰富。
羊杂肝泡馍
汤是羊杂粉丝汤,羊肚、羊心、羊肝、羊肺、羊肠、羊头肉等杂七杂八的各类羊杂应有尽有,撒上葱花、蒜苗末、香菜。
羊杂肝泡馍
食用时将月牙形的发面饼泡入羊杂肝汤中一起食用,也可以就着汤吃馍,冬天吃一碗暖身养胃。
渭南豆腐泡馍
当地也叫豆腐泡,掰好发面饼为小块放入大老碗,用锅内热滚滚的浆水连过几遍,使馍块透热,再在其上舀上比豆腐脑略硬、略粗些的豆腐块,浇上新鲜烫熟或腌制的香椿末、油泼辣子油,一碗热气腾腾、油香滑嫩的豆腐泡就好了。
渭南豆腐泡馍
和宝鸡豆花泡馍有些类似,不加豆浆、麻花。红艳艳的辣椒油托举着一撮碧绿的香椿浮在 *** 的豆花之上,赏心悦目、味蕾大开。香椿的清香、辣椒的鲜香、豆腐花的浓香,扑面而来,直往鼻孔里钻,令人垂涎欲滴。
麻食泡馍
给陕西麻食(也叫猫耳朵一种面食,带汤,配菜丰富)里泡上馍,一起吃
麻食泡馍
什么汤都能泡馍,想泡就泡,哈哈!
陕西最出名的12道小吃,特色陕西味,香辣酥脆,你都吃过几道呢?陕西最出名的12道小吃,特色陕西味,香辣酥脆,你都吃过几道呢?陕西的省会城市是西安,西安是我们的中国最出名古都城市。陕西大部分城市都喜欢吃面食,特别是陕北和关中地带的人,几乎以面食为主了,陕南是吃大米和面食,所以陕西的美食肯定离不开各种面食。今天我来分享下陕西最出名的12道小吃,大家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特色小吃呢?
1、Biángbiáng面
Biángbiáng面也叫裤袋面,Biángbiáng面是手工面条,特色是面条很快,就像裤袋一样,所以也叫裤带面。Biángbiáng面是陕西最出名的面食之一,也是更好吃的小吃之一。Biángbiáng面可以干拌面,汤面等。Biángbiáng面更好吃的做法就是油泼辣面。Biángbiáng面还可以加入西红柿鸡蛋汤面,或是配上各种菜或是肉都非常不错。
Biángbiáng面在陕西各城市都有,去陕西旅游朋友,可以尝尝这道名Biángbiáng面。Biángbiáng面的口感:面香软糯,有筋道,非常好吃。
Biángbiáng面
2、面皮
面皮是陕西汉中的面皮最为出名的,还有秦镇的面皮都是非常出名的。面皮有用面粉和米粉两种食材做的。面皮更大的特色是:薄,透,滑,软。刚出锅的面皮,非常软糯爽口,配上盐,酱油,醋,味精,辣椒油,大蒜水,姜水等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陕西汉中和西安等地人,冬天喜欢吃热面皮,夏天吃凉面皮。
面皮
3、锅盔
锅盔是陕西的一道特色传统面食。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俗语:锅盔像锅盖。锅盔是一种半发面的面饼,经过烘烤而成。锅盔的外形比较大,像锅盖一样,颜色焦黄,外脆里软,非常有嚼劲,面香十足。锅盔的特色是:耐储存,耐饥饿,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面食。
锅盔
4、油糕
油糕是陕西特色小吃,也是关中,汉中等地人爱吃的小吃。油糕里有黍科糜子,面粉,大枣,红糖、化猪油等食材成圆形状小团,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后捞出控油即可食用。油糕的外形是金 *** ,口感:细嫩软糯脆嫩,非常香甜好吃。油糕是陕西汉中端午节会吃的一道美食。
油糕
5、凉粉
凉粉是陕西的特色小吃。凉粉也是陕西当地人爱吃的小吃。凉粉有用豌豆粉,凉粉草等食材做,配上酱油,醋,辣椒油,黄豆芽,黄瓜丝等食材就可以食用了。凉粉颜色雪白,口感:滑嫩爽口,清凉开胃,是非常适合夏天食用的小吃。
凉粉
6、葫芦头
葫芦头是陕西关中西安最出名的小吃。葫芦头葫芦头里的猪大肠的形状像葫芦,因此起名叫葫芦头。葫芦头里有大肠,馍、猪白肉、鸡肉、鱿鱼、海参片、料酒、调料水、味精、香菜末、蒜苗丝、糖蒜、泡菜、辣子酱等食材和调味料。葫芦头的食材繁多,非常实惠的小吃,是老少皆宜的名小吃。葫芦头是最适合冬天食用的小吃。葫芦头的口感:汤鲜味美,香辣可口。肥而不腻,香软又好吃。
葫芦头
7、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非常出名的传统面食,是一种非常实惠好吃的小吃。臊子面以宝鸡岐山的臊子面最为出名。臊子面有肉臊子和素臊子两种。肉臊子有猪肉丁,胡萝卜丁,豆角丁,豆腐丁等食材炒制而成的。素臊子有鸡蛋,西红柿,豆腐等食材炒制而成的。臊子面以手工面为主,煮熟捞出装碗里,浇上臊子,辣椒油,撒上香葱就可以食用。臊子面的颜色红润好看,香辣咸软,非常好吃。
臊子面
8、肉夹馍
肉夹馍是陕西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也是陕西当地人爱吃的特色小吃。肉夹馍在全国各地都卖,名气非常大。肉夹馍是用白吉馍,白吉馍就是一种发面的馍,用面粉,酵母,清水等食材做成小圆饼,放入烤箱里或是电饼铛等烤制而成,切开后,装入卤肉末,就可以食用了。肉夹馍的口感:外脆里软,香咸软糯,非常好吃。
肉夹馍
9、浆水鱼鱼
浆水鱼鱼是陕西的传统特色名小吃。浆水鱼鱼像鱼,又不是鱼,因此叫名浆水鱼鱼。浆水鱼鱼是用玉米粉,淀粉等食材加入清水 *** 而成,加入浆水,芹菜,调味料煮熟就可以食用了。浆水鱼鱼可以热吃也可以吃。冬天都是吃热食的浆水鱼鱼,夏天是吃凉食的浆水鱼鱼。浆水鱼鱼的口感:软嫩滑爽,非常爽口好吃。
浆水鱼鱼
10、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陕西西安的特色小吃。肉丸胡辣汤是陕西西安当地人爱吃的一种早餐。肉丸胡辣汤是用牛肉,土豆,莲花白,胡萝卜,菜花,芹菜等食材,加入盐,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煮熟就可以食用了。肉丸胡辣汤的口感:香咸微辣,非常好喝。
11、麻食
麻食是陕西的特色小吃之一。麻食是用面粉和清水等做成面团,然后揉成细长条,切成小丁,然后用手将小丁放入干净草帽上,按压下,就会卷起来,这麻食的做法。全部做完后,放入锅里煮熟后捞出装,加入配菜和汤水就可以了。麻食的口感:软糯可口,非常香咸好吃。
麻食
12、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陕西非常出名的小吃。也是陕西渭南,西安等地人爱吃的特色小吃。羊肉泡馍里有羊肉块,粉丝,碎馍,香菜,羊肉汤等食材煮熟食用。羊肉泡馍是冬天里更好吃的一种小吃,非常美味又滋补。羊肉泡馍是非常值得品尝的一道特色小吃。
羊肉泡馍
总结
陕西最有名的12道小吃,特色陕西味,香辣开胃,你都吃过几道呢。以上就是陕西的12道特色小吃,都是以面食为主,其中羊肉泡馍,葫芦头,面皮,肉夹馍,臊子面都是非常值得品尝的特色小吃。我是@湖北人燕子,欢迎你留言评论或是关注我,谢谢!
美厨娘|陕西麻食,这样做,颜值高,曲线美文字&摄影( *** 照)|流苏
麻食,是陕西的特色小吃,是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一款面食,西北人特别喜欢吃,家家户户都会做。
我这个在南方出生、成长起来的北方人,真是孤陋寡闻,直到2019年,才知道有这款面食的存在及它的名号,也是那时,比着葫芦画瓢,亲手学着 *** 了这款我的 *** 秀麻食。
话说,论一个吃货的出息,有样学样——依稀记得,某天夜晚,当时在浏览微信朋友圈,突然翻看到好友木木姐发的她亲家母做的陕西名吃“麻食”,那叫一个绝,看着那 *** 的麻食,大半夜的,馋得我辗转反侧,竟无法入眠。第二天一早醒来,依旧念念不忘。何以解忧?唯有兑现。得,心动不如行动,摆开龙门阵,说干就干,自己动手,犒劳犒劳馋虫吧。
*** *** ,从 *** 上看,很简单。
就是普通面粉和成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略厚一点的小圆饼,先切成一条条一公分宽厚的小长条,再横刀切成一个个长方形的小面丁,用大拇指逐个按压着面丁一头的顶端、使劲向后 *** 搓成薄卷状,即可。然后像煮面片那样丢到开水锅里清汤煮熟,捞出控水待用。
麻食的灵魂是臊子,就像北方人吃温水面专门做的“卤子”“浇头”差不多。关键是配菜和炒臊子的火候及调料。
为增强食欲,我的配菜注重色彩搭配,红的西红柿、胡萝卜,绿的黄瓜、卷心菜,紫的茄子、紫甘蓝,黄的土豆、海米,白的杏鲍菇,黑的木耳。佐料中,葱姜大蒜芫荽,自然不在话下,花生油香油,生抽老抽,食盐味精,花椒胡椒,耗油芝麻辣椒酱,应有尽有。然后,开足火力,大火爆香佐料,一一添加蔬菜,适当闷煮。
三下五除二,叮叮当当,一会儿的功夫,一碗花红柳绿、俊俏俏的麻食,热气腾腾地上桌了。
记得当时,我隔空在微信上喊话——木木姐,快让你亲家母鉴定下,我这麻食能给打几分?小声告诉你,嘘!样子虽然不是太好看,牵强一点(貌似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哈),但味道,啧啧!你懂得。
老实说,跟着师傅学做,照虎画猫,样貌虽丑了点,但味道真心不错,麻食忒筋道咧,口感超级棒。
个 *** 会是,面,要和的稍稍硬一点,饧面时间长一点,做出来的麻食才有嚼头。若不喜欢筋道口感的,喜欢松软口感的,面团可和的稍微软点即可。有朋友说,麻食跟面疙瘩头类似。我只能说,本质都是面食,但工艺、口感和视觉、感觉,两者都相去甚远。麻食吃到嘴里津津有味,也更滑爽更有意思,耐人品味。多少有点像南方那种夏天的甜凉粉(像小蝌蚪状的凉粉)入口时的滑爽和细嚼起来的层次感。
*** 他老人家不是早就说了嘛,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自己动手,才能一饱口福哦。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必须遵从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教诲。于是乎,第二天,又尝试了改进版的麻食。
我一直在想,麻食麻食,应该有芝麻,才名副其实嘛!于是,就有了在面团里加了黑芝麻的流苏式麻食,嘿嘿。另外,头天傍晚木木姐说,面团和的不要太硬,还是不软不硬口感好。得令,于是知错就改,立竿见影。还有,就是那个臊子哈,个人感觉也不能太教条,想吃什么就添加什么,我的主厨我做主。于是,第二次做的臊子,额外又增加了五花肉丁、鸡蛋和青菜,是不是更有食欲了呀?再就是,麻食的样子,也得让人看上去感觉麻嗖嗖的,于是乎,水波纹麻食横空出世啦。秘诀:不在平实的案板上搓,改在盛放饺子的用高粱杆 *** 的盖垫上搓,水波纹立马华丽现身。
吃货就是吃货,研究吃食就这么执着任 *** ,自我表扬一下哈。嗯,添加了黑芝麻的麻食,细嚼起来,更劲道,味道也更香郁咧。
不信?你也来学做一做,谁吃谁知道。
学做美食的过程,也能悟出诸多生活的哲理——凡事用功不求过猛,但求细心和有恒。创新路上永无止境。没有更好,只有更好。立刻马上现在,起来行,是更好的学习 *** 和成长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知行合一,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心若在梦就在, *** 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一不留神,歌词都哼出调儿来啦。来来来,扭两步……
哈哈!
壹点号流苏随笔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 *** 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陕西大哥到河南网红山村卖凉粉,儿时味道酸辣凉,一天卖出近千碗在河南鹤壁有一个叫桑园小镇的地方,小镇背依南岭,脚偎淇河,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前日,和家人来到小镇上,在小镇的民俗商业街上,一个来自陕西省的男子经营了一家卖凉粉的摊位引起了潼视界的注意。(潼视界文图原创)
桑园小镇的美食街汇聚了省内外近百家小吃店,美味让人垂涎。自2017年旅游开发以来,已成为鹤壁市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卖凉粉的是一对中年夫妇,男老板介绍自己老家是陕西的。小镇开园营业以来,他租下一间门市,利用自己的手艺,经营了一个凉粉摊。 *** 凉粉时他用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 *** 来了,然后装在碗里,
女老板再放上黄瓜丝,再加上红色的辣椒水、绿的的荆芥、麻油、香醋、细盐、大蒜汁等调料,轻轻的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非常的美味。
据介绍,豌豆凉粉的的原料是豌豆, *** 复杂,工序多、时间长,技术也十分讲究。 *** 好的凉粉刷成条状,用蒜汁及当地独特的芝麻酱调拌,炎炎夏日,来一碗,爽滑无比,真是解暑美味。
男老板说,自己做的是豌豆粉,每碗凉粉卖8元,在五一、端午等周末节假日,一天可以卖七八百碗左右。
大哥做的凉粉不用刀切,而是用一个特制的圆形的像浅勺,勺子上面布满圆孔的铁皮锼子,用锼子一圈圈在凉粉上盘旋,粉条就从那一个个圆孔 *** 来了。
大哥在自己 *** 凉粉的摊位前摆上一个条形板凳,再摆上四五个小凳子,食客要一碗,大哥随手刮上一碗,随即调制,方便供食客吃凉粉。
夏季吃凉粉消暑解渴,炎炎夏日里,大哥 *** 的凉粉因其味道鲜美深受群众和游客喜爱。【(潼视界)发布的图文全部是原创作品,欢迎点击 *** 屏幕右上角关注、评论、转发或收藏!】
散文荐读 | 咥面 作者:李培战太白文艺出版社 定价:58.00元
文/李培战
不写点咥面的事,总觉得对不住“我是陕西人”这几个字。
陕西的作家或作者,大多写过咥面的文字。贾平凹老师和朋友开车几个小时花几十块钱的过路费,就为了去耀县咥当时一元钱一碗的盐汤面。用贾老师的话说,咥面要咥出一头汗来才叫过瘾,才叫滋润! *** 实老师更爱咥面,有一回去户县,看着人家过喜事的臊子面馋涎欲滴,硬是厚着脸皮要了一碗,结果一碗根本不解馋,又亲自盛了第二碗。 *** 实老师笔下的黑娃更是爱咥田小娥亲手做的面,一碗不够还要一碗。
陕西人把吃面叫咥面。咥,绝不是细嚼慢咽,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近乎狼吞虎咽的吃法。咥面的人或坐或圪蹴,捧起老碗,挑起面条,“吸溜”几声,光个溜溜的碗底就露了出来,要是再喝一碗面汤,才叫美。难怪《说文解字》把“咥”释义为“咬”之外,还有一种“xi”的读音,从口至声,大笑也。细一琢磨,还真是这回事,面从嘴里入,发出“滋溜”的声音,这不是“从口至声”嘛!咥碗面,整个 *** 精神了,当然大笑也。看来,陕西人还真是把“咥”理解得天衣无缝。
在我看来,这“咥”还有快、用时短的意思。咥面,是刻利麻擦的事。要是一碗面半天咥不完,一定是面不香或食者量太小。当然,咥不仅有吃的意思。比如说“咥活”,就有厉害、干大事的意思;再比如说,把这货“咥”一顿,千万不能理解为把他一顿吃了,那就闹出天大的笑话,“咥一顿”就是打一顿。但无论作何解释,都无法掩饰陕西人骨子里头的粗犷、豪爽,雷厉风行。
我在小的时候,其实不爱咥面。原因很简单,家里几乎天天下午都做面,别说吃,就是看也看饱了。那时候总觉得咥面太普通,是个人都能咥面,于是恳求母亲做改样饭,像饸饹、麻食、煎豆腐、水饺、凉粉等,这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水饺,但必须是肉馅的,菜馅水饺,我一概不吃。这在当时,其实给父母出了难题,哪有闲钱隔三差五去割肉。所以,越是想吃,越吃不到,只好盼着过年过节,美美地咥一顿,末了,还要落下个“嘴馋得很”!
真正爱上咥面,是读高中后,也是开始离家的时候。二姑家离学校近,每逢周五放假,二姑总会给我准备一碗香喷喷的油泼棍棍面,咥完后,浑身上下都有了劲,骑上自行车,一口气蹬十几里路回家。二姑家条件好些,葱花油多,搅匀后的面条也玉带似的,除了香,下口还利;辣子油也多,咥完嘴唇就像抹了口红。咥面时剥几瓣紫头青皮蒜就着,更过瘾。现在回想起二姑家那碗棍棍面,依然满口生津。
*** 哥带我去西安东郊田王一家面庄吃饭,在那,我之一次吃到杨凌蘸水面。 *** 哥要两根,我也跟着要两根。早知道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说的正是杨凌蘸水面,没敢多要,怕吃不完浪费。杨凌蘸水面的汤汁和面是分开来放的,放面的盆子大到单手不能托起,盛汤汁的碗较小,夹起一条裤带面,挑高,然后拖至汤汁碗里,轻轻一匀,即可入口。蘸水面光滑顺溜,也劲道,汤汁配料更是丰富,酸酸的很养胃。 *** 哥问我两根能吃饱不,我嘿嘿一笑,示意再加两根。记得那回,我共加了三次面。
陕西人出门,首先要找一家可口的面馆,一来觉得亲切,二来经济实惠。他人是不是这情况,我不清楚,反正我是这样,面馆找好了,才肯踏实地去干该干的事。十几年前,陕南一个小镇上的刀削面大大吸引过我的味蕾。按说,刀削面是山西人的特色传统面食,一个陕西人把刀削面做得喷香可口,实属不易。我去吃过几次,那家店面不大,仅能放两三张桌子,厨房在西边,中间用一堵凿有橱窗的墙隔开,方便递送碗筷。人稍多时,店内就显得特别拥挤。生意好,服务员忙不过来,一般都由食客自取。到了饭点,店门口台阶上也站满了人,人人手里捧一个大老碗,不言不语,一门心思地低头咥面,这倒也算得上一种别致的风景。这家面馆一般超过12点就不卖面了,有几次我去得晚,就扑了空。他家的面,咥了会叫人上瘾,两三天不咥,心里就慌得难受。可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这家面馆就关闭了,终不知缘故。
在广东学习交流期间,我吃不惯学校的米饭,喝不惯带有鱼籽腥味的肥汤,只好外出寻觅一家面馆。没走几步,一家挂着“陕西面馆”四个大字的招牌迅速跳入眼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坐定后,要了一碗家常手擀面。做面的师傅手下利索,几分钟工夫就端上桌了。往碗里一瞅,无疑是机器面,一夹就断,呡了口汤,又少盐缺醋。我问服务员面师傅是不是陕西人,服务员用标准的粤语回了一句:“本地银(人)!”我“哦”了一声,付了面钱,径直离开。真可惜那只碗和那张醒目的招牌了。这大概是我咥面以来,最差的一次体验了。此后一段日子,只要在南方街头一看见“关中面馆”或“陕西面馆”几个字,我之一反应便是:不会是骗人的吧?
前几年在延安觅得一家面馆,一来二去,吃了几年。去过延安的人都知道,延安的物价略高一些,日常消费甚至超过西安。就拿面食来说,在西安, *** 块钱就能咥一碗好面,但在延安,门都没有,稍有特色的面也在二十块钱左右,当地人爱吃的麻辣肝盖面,便宜的也得十八块。可价高自有价高的道理,在延安吃面,都会送一碟小菜,吃完还可以加,面不够也可以加,管饱,这恐怕在其他地方办不到。
我吃的这家面馆,也可以加菜加面,且面价便宜,一碗面仅卖十块钱。去的次数多了,自然成了熟客,老板一见我,总是安排厨房多下点面。有一回,老板问我:“今天的油泼面香不香?”我说:“比之前更香。”老板嘿嘿一笑:“面里又加了些切碎的生姜末,煎油一浇,香气扑鼻。”嘿!看来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呀!我仔细观察过,来这里吃面的 *** 多是民工,他们衣服上的涂料、各色油漆是不会说谎的。周内一到饭点,店里座无虚席,我就在门外等过好几回哩。
有一次,店里人少,我问老板:“附近的几家面馆都涨价了,你为啥就不涨?况且你家的面是周边做得更好的。”老板爱笑,他稍作思考后说:“来我店里吃面的人都是下苦人,他们是城市的外来人员,挣钱不易,你看看他们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一件完好的,我也想过调价,但还是不能调,再说,除过房租和雇工支出,我每个月都有好几千块钱的结余呢!”老板接着说,他们还要在城南再开一家面馆,而且 *** 保持不变!走出面馆,我心里既欣慰又沉重,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
咥面,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深入骨髓。今年春节,因 *** 影响,我在老家宅了一个多月,母亲天天做面吃。她说,自家小麦磨的面粉,健康、劲道。不过,母亲尽可能变着法儿来做:像揪面片、麻食、红豆面、挂面、炒面、菠菜面等,挨个尝了一遍,各具特色。母亲问:“吃腻没?”我说:“家里的面永远也咥不够。”回到城里后,妻子又接着做各种各样的面食,她注重创新,让人咥出了不同的口感。
我咋就这么爱咥面呢?谁叫我是陕西娃呢!
本文选自《李培战散文集》
李培战,1984年10月生,陕西富平人,现居西安。陕西省散文学会延安创作培训基地主任,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文谭网》主编,《 *** 小说选刊》优选作者,《黄河周末》签约作者。作品见《西安晚报》《延河》《陕西文学》《西北文学》《 *** 小说选刊》《延安日报》等报刊和 *** 媒体。《鼓缘》收录于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作品集《青春放歌》。
中国最著名的10种凉粉#头条创作挑战赛#中国是凉粉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凉粉 *** 历史。凉粉是一种清爽可口的传统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以下是10种中国最著名的凉粉及其来源地:
1. 广东双皮奶凉粉:广东是双皮奶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牛奶制成,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奶皮,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2. 四川麻辣凉粉:四川是麻辣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制成,口感麻辣,深受年轻人喜爱。
3. 湖南米粉凉粉:湖南是米粉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米粉制成,口感软糯,汤汁浓郁,深受当地人喜爱。
4. 贵州酸汤凉粉:贵州是酸汤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制成,口感清爽,汤汁酸爽,深受当地人喜爱。
5. 云南过桥米线凉粉:云南是过桥米线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米线制成,口感软糯,汤汁浓郁,深受当地人喜爱。
6. 陕西凉皮凉粉:陕西是凉皮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面粉制成,口感爽滑,调料丰富,深受当地人喜爱。
7. 甘肃兰州拉面凉粉:甘肃是兰州拉面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面粉制成,口感爽滑,汤汁浓郁,深受当地人喜爱。
8. 河南胡辣汤凉粉:河南是胡辣汤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面粉制成,口感软糯,汤汁浓郁,深受当地人喜爱。
9. 山东煎饼卷肉凉粉:山东是煎饼卷肉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制成,口感清爽,营养丰富,深受当地人喜爱。
10. 福建沙茶面凉粉:福建是沙茶面凉粉的发源地。这种凉粉由面条和各种海鲜、蔬菜等制成,口感丰富,汤汁浓郁,深受当地人喜爱。
以上有你喜欢的凉粉吗?
「咥在陕西」荞麦是有个 *** 的农作物,荞面饸饹和荞面凉粉,真香中午下班,吃了碗荞麦饸饹面。不大不小的店面,座无虚席,生意挺火。看来充满乡土味儿的荞面饸饹备受崇尚素食的现代人青睐。对于土生土长的我来说,则似故人重逢,更觉亲切。只见橱窗前,厨师掌勺浇汤的动作娴熟潇洒。一碗热气腾腾的饸饹面很快上桌了,尝一口,酸辣鲜香。记忆中的滋味经商业化演进已然改变,饸饹面 *** 工艺也早已今非昔比,但对故乡荞麦面的情愫依然弥漫在我的心底。
荞麦算是很有个 *** 的农作物了。从藤本野生荞麦演化而来,荞麦却是直立茎。红色的杆儿,不蔓不枝,一一向上,叶片儿呈三角形。荞麦花开或白或粉,星星点点,清清爽爽。荞麦粒则是三瓣儿黑色皮衣紧紧包裹,棱角分明,去壳后磨面食用。荞麦生长期短,对土壤要求不高,种植广泛。人们用荞麦粉制成各种风味食品,在家乡,更具特色的要数荞面饸饹、荞面棒棒和荞面凉粉了。
在所有谷类中荞麦最有营养,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饸饹面多用荞麦面制成,因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人工 *** 饸饹的机器颇为有趣,像一只笨重的大蚂蚱撑开四腿,肚腹是空心的圆柱。人们把这机器叫饸饹床子。将饸饹床子置于沸水锅上,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底部有圆形网眼的圆柱腔堂里,杠杆原理,人力 *** 成形。一些饸饹床子网眼可更换,能压出不同粗细的饸饹面。密集集、齐整整的饸饹面跃进沸水里,用筷子轻轻挑拨舒展,适量时拿筷子在机器底部打断,下一锅再继续。早年的饸饹床子极其笨重, *** 作起来很吃力,往往母女、婆媳或夫妻二人合作,甚至三四人参与 *** ,那场面拙朴而隆重,喜乐融融,颇有意趣,像是寡淡的乡村生活里一场嬉戏。饸饹床子一个村也只有两三个,乡邻约好了轮换着用,原始的互动分享是最质朴的情分。现在的家用机器很轻巧,一人可 *** *** 作。当然,餐馆里的机器自不用人力,却又少了几多趣味。
饸饹面煮熟入碗,浇上调好的鲜汤,放入青菜、油泼辣子、大肉臊子就可以大快朵颐了。所谓煎汤饸饹、酸汤饸饹,汤要沸腾滚烫,吃着入味热火,醋要出头,口感酸香醇爽。也有人喜欢炒西红柿调汤提味。荞面饸饹条细劲韧,清香利口,也可干拌着吃。
荞面棒棒也很受人欢迎。年长者把搓棒棒面叫搓虫虫,多么生动的象形表达!荞面棒棒用荞面和少许麦面制成。将和好的面团揉光捂一阵子,搓成条,抹油,切小段,再搓成圆股细条儿。双手舒展, *** 面条儿在案板上来回滚动,左右游移,手劲匀才能搓得又长又细。熟能生巧,技术好的人能一次同时搓好几根呢。看着自己亲手搓的棒棒面细长溜光,会很有成就感。荞面棒棒要干拌吃才过瘾。煮熟后加入炒好的时鲜配菜、大肉臊子,爱吃辣椒的人还要加油泼的红绿剁椒。入口光滑劲道,荞面独有的馨香在舌尖游走,再喝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心里胃里一样舒坦。
多年以前,见过外婆做荞面凉粉。 *** 凉粉,用石磨去荞麦壳,得荞珍,加适量水,用手搓成粉,装入布袋,加水挤压过滤,煮沸盛入容器, *** 即可。荞粉可镂成细丝,切成条、块,加调料凉拌,也可加热食用,叫烧凉粉。荞面凉粉色泽淡青,上有荞麦独有的小 *** 儿,和普通凉粉吃法大致相同,但粉质更劲,有荞麦香,光滑爽口,有清凉降火之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荞麦富含维生素、芦丁类强化血管物质、矿物质营养素、植物纤维素等,食用荞面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有同事说,吃荞面减掉了自己的将军肚呢。荞麦还可酿酒,色泽清澈,久饮益于健康。荞麦皮可做枕芯,荞麦苗可作蔬菜。原来荞麦浑身是宝。
广袤的山岭原野哺育了勤劳质朴的山里人,他们的智慧日积月累,创造了一个个生活经典。荞面饭食花样翻新,粗粮细作,给人营养美味。荞麦枕芯益于安逸睡眠,也是生存智慧。荞麦土色土香,也算泥土里长出的别致诗意。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月光皎洁,遍野荞麦花白如雪,那般意境,你可见过?
□赵玲萍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陕西“凉粉”吃之絮语:对于“粗鄙”的食材,从果腹的需求出发,不断切磋琢磨,成就了美妙滋味,这是生存的智慧,更是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食物的创制总是与自然生态吻合,与社会发展同行。
“凉粉”是陕西小吃中很有特色,吃法花样较多的品种之一。
陕西“凉粉”一般用红薯淀粉、土豆淀粉等作原料,也有用绿豆、荞麦等作原料的,更有一些山区地方,就地取材,用橡子粉、“神仙粉”等 *** 的。
凉粉的做法比较简单,只需经过一些特定的程序,把上述原料加工成半透明或不透明的胶体,趁热盛入盆、盘等容器中,待 *** 后取出,食用时用专用器物或刀把凉粉拉成丝、切成条、削成片后,再加佐料食用。
陕西凉粉的吃法很丰富,冷热皆宜。
所谓冷吃法就是凉拌,佐料一般精 *** 醋之外,另有蒜汁、芥茉、姜末、籽麻盐等,灵魂是秘制或特制的油泼辣子。市肆之中 *** ,店家会现场切好、刮好或削好凉粉盛入碗中,再拿捏好分量配比,手脚麻利地为你加入各色调料,只是末了肯定要问一句“辣子多少”?一阵眼花缭乱的 *** 作过后,一碗卖相鲜艳、滋味酸辣窜香的凉粉就可以开吃了。
当然,这是一般的凉粉,而近年来兴起的、被戏谑地称之为黑暗料理的 “卤汁凉粉” 就更有特色。所谓 “卤汁凉粉” ,也可以看作是陕西“泡馍”的一种。卤汁凉粉的“卤”是将水烧开,打进提前和稀的淀粉糊,使之形成挂芡状,微开后将打散的鸡蛋液均匀撒入,再加少许盐调味即成。熬出热热的卤汁,再将凉粉切成条状,待食客上门,先将烧饼掰碎在大碗中,盖上凉粉,浇以卤汁,再调入芝麻酱、蒜水、醋、香油以及油泼辣子等,再将一个变蛋(松花蛋)一分为二放在上面,一碗热闹非凡的凉粉就调制停当。 您吃时切不可乱搅,要逐次蚕食,有经验的店家师傅把调料布得极匀,保证你在不搅拌的前提下既能吃出不同的调料味,也能吃出调料的综合味道,断不会无滋无味。如果稀里糊涂乱搅,破了卖相不说,还容易把凉粉搅成糊涂,这是经验。此物酸辣咸香纠结一处,滋味奇妙。若食欲不振,食之大有奇效。另因卤汁热乎,又中和了凉粉的温度,使您不会因贪凉而引起肠胃不适。
“热吃”就是炒凉粉。“炒碎一点,多焖一会,多放蒜苗,辣子多来!”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尤其在 *** 饮食街,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见在路旁摆口大平底铁锅,有许多凉粉摊铺在锅中,摊主用大铲子预先翻炒一番,给凉粉预热上色。但有食客上门,摊主便会为你现炒---用铲子拨拉一定分量的凉粉到锅底空闲处,加入红的辣椒绿的蒜苗,将提前调制好的调料汁水“呲啦”一声浇在凉粉上,然后迅速用大碗扣住焖几分钟。不一会,调料汁的味道充分渗入进凉粉当中,浓郁的香味飘出来,嗬!你接过来,馋得你心急火燎的咬一口,又香又辣又滋润,味道美极了!
陕西还有几种比较地域化的凉粉,如在商州、洛南等地,有一道“橡子凉粉”很受人们的青睐。当地盛产橡树,人们把成熟的橡子打回来,去外壳,晾晒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凉粉。橡子凉粉 *** 工艺较复杂,尤其是对水的要求十分严格,当地多用山里流出的无污染的泉水,好水决定食物的大半味道,这样的凉粉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也绿色、养生。
同样是商洛山中,还有一种凉粉叫“神仙粉”。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连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挡住他们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山阳鹃岭南北,山上有一种树,叶子叫‘神仙叶’,能做凉粉,糊口度日不成问题” 。老奶奶又教大伙如何辩认叶子,如何 *** 凉粉,说罢驾一朵祥云腾空而去。众多灾民方知是神仙点化,便跪地叩头“多谢神仙救命”!灾民们返回家园后,按照神仙指点的辩认 *** ,采回了叶子,又依照神仙教给的 *** 步骤,做出了凉粉。其实,这神奇的神仙叶是分布在广袤山林里的一种灌木,学名叫二翅六道木。“神仙凉粉”做法是将采回的新鲜叶子淘净,在盆中用开水烫匀,再掺凉水搅拌,使其不烫手为宜,接着双手双复 *** ,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布袋过滤盆中,待 *** 后即成凉粉。现今在此地,虽已无饥馁,但这道小吃仍盛行。新鲜的树叶采摘了,用不完的晾干贮藏,干叶亦可 *** ,且风味不变。
还要浓墨重彩地推出陕北的“子长凉粉”,“子长县”原为 *** 县,因英雄谢子长改名,子长凉粉是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子长凉粉以绿豆凉粉最受人青睐,采用优质绿豆,制成绿豆粉面,再加水兑矾至糊状,锅内搅至稠,熟后盛于器皿 *** 。再浸入凉水,食用时切成条、块,拌以酸辣佐料。成品凉粉绿莹莹、颤悠悠,灿如美玉、细如凝脂,看似柔嫩,实则筋韧富于弹 *** ,可切成细丝挂钩叫卖。
子长凉粉还为中国 *** 作出了很大贡献呢,当年 *** 红军到达陕北,最早就住在 *** 县的瓦窑堡,那时绿豆凉粉是当地更好的食品,应该给红军战士打过牙祭。有老 *** 回忆说,对绿豆凉粉“印象很深,兴趣很大”。子长的绿豆凉粉不仅好吃,也好看,本地人就用绿豆凉粉形容妇女长得漂亮。绿豆凉粉绿格莹莹,确实能给人以美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倒也有趣。
除过以上的凉粉,在陕西其它地方,无论关中还是陕北陕南,也几乎都有各具特色的凉粉,都会给您的味蕾以莫大滋润呢。
小小的凉粉,亦菜亦饭,点心正餐皆可。陕西凉粉品类繁多,做法独特,滋味鲜美,为您品尝陕西美食又多了一道福分呢。炎热苦夏,口中寡淡食欲不振,陕西凉粉遍地开花,还不赶快去吃一碗?酸爽开胃、肺腑滋润,让您瞬间精神倍增、幸福感爆棚。
来源:话吃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