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家胡同46号的信息

华衣锦 学知识 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方家胡同46号,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雍和宫对面的胡同叫什么

雍和宫对面的胡同叫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46号院即原中国机床厂的厂址方家胡同46号,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方家胡同46号,现有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北京工业史上重要的“机床胡同”。

方家胡同东西向,为元建大都时所辟。方家为谁,不祥。仅知为明嘉靖初期以前人。《地名志》引《琐闻录》谓系因明万历年间戎政尚书方逢时居此而名,并不正确。清雍正九年(1731年)开始设南学于方家胡同东部路北,计房舍190间。清朝内火器营马队也在此巷中。

北京有哪些适合拍照的地方?

五道营胡同 铁道博物馆 77文化创意园 方家胡同 松美术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快了很多,那么大家有打算吧速度放下来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北京有哪些比较特别的景点,还比较适合拍照的地方。

五道营胡同

比起南锣鼓巷,前门大街的人头攒动,五道营真的是小众的多,但这里更慵懒,更清净,更京味。随着现在的发展,五道营胡同也发展了起来,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它兴起的时间不长,但是知名度却不低。

这里不仅仅远离喧嚣,还有很多有意思、有情调的特色餐厅、咖啡馆、小店。走进一些小店能发现里面原来别有洞天,在这条胡同里面还有北京的网红花店——花治,还有许多懒散不怕人的猫星人,慢慢悠悠一下午绝对没问题。

地址:五道营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

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到安定门站下车,步行约320米即到。

铁道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有三个馆:正阳门馆、东郊馆和詹天佑馆。最吸引人的,就是位于酒仙桥北路1号院北侧的东郊馆。展馆展出了中国铁路不同时期的机车,还有“镇馆之宝”: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制造的“0号”机车,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蒸汽机车。

室外馆有候车室、以及黄绿蓝几列火车,场景很复古,是最适合拍摄的地方,车的车头,车厢,铁轨等由于常年的风吹日晒处于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的感觉。复古感满满!据说有些电影也是在这里拍摄的~

地址: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院北侧开馆

时间:全年无休,周一闭馆

门票:20元

交通:公交402(418,851,973)路至南皋西站,或乘公交403(516,593)路至环形铁道站,步行约1公里到达博物馆。

77文化创意园

位于北京美术馆后街77号的77文创园,由原北京胶印厂整体改建而成,2012年10月启动改造,2014年5月正式开园,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园区有很多戏剧、影视、设计界的知名企业,随便一个角落都感觉文艺风满满。在这里,无论是拍照还是休闲都很轻松。

一街之隔有中国美术馆、三联书店,往西有北大红楼旧址,往南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往北有中央戏剧学院,是艺术人才高度密集的地区...

想要接受文化熏陶长知识的小伙伴,来这里就对了。

地址:美术馆后街77号

交通:地铁6号线或8号线南锣鼓巷站下车,走783米即到。

方家胡同

除了798艺术区,在胡同里也藏着一个有趣的迷你艺术园区。胡同、复古、机械,这就是方家胡同的魅力,若是拍腻了日系的小清新,不如来这里换个调调吧。

方家胡同46号是机床公司老厂房改造的文创片区,很多小而美的店。这些小店组成了帝都新风景线,随手一拍都能惊艳整个朋友圈。无数潮男靓女汇聚在此,参观打卡,美不胜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方家胡同46号(国子监南之一个胡同)

交通: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方向)到北新桥站(D西南口出) 下车,步行930米即到。

松美术馆

北京有两个松美术馆,一个在顺义,一个在宋庄,别走错了。既然叫松美术馆嘛,松树都特别好看。白色的建筑,拍出来很干净。

这里的建筑很纯粹,青青草地,松树错落有致,构成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安静、适合放松心灵的地方。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

门票:180元

在北京,除了南锣鼓巷,你还去过哪些胡同?

想在秋天的时候逛逛北京的胡同,产生这个想法源于同事向方家胡同46号我推荐方家胡同46号了两遍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里面提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郁达夫的“不远千里”,无非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想去逛胡同,一是因为胡同属于老北京的特色之一,二是西山、潭柘寺离我实在太远,不适合我这个懒人。(后来还是去了潭柘寺)。

当然啦,所谓的“秋味”“胡同味”,对于我这么随性的人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起去年为了体味这北京的秋,特意找了一片银杏林,人之多让人咂舌,返程途中,一阵风吹过,树上的梧桐叶不经意间从肩头擦落,这种感觉倒让我觉得更耐人寻味。总之,老北京的韵味只能偶遇不能强求,而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算偶遇了也不一定能感觉的到吧。

在百度搜索“北京胡同”,南锣鼓巷是出现频率更高的。之一次徜徉在南锣古巷的人海中,还是有些许新鲜劲儿的,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各种精致小店让你应接不暇。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让你想起那个段子: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街,人山人海,全是游客,以老街的名号,以文艺的名义,千篇一律的卖着从义乌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奶茶,这条街在北京叫作南锣鼓巷,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杭州叫河坊街,在黄山叫屯溪老街......

南锣鼓巷并不在目标胡同之列,我为啥还要写这么多吐槽它,原谅一下处女座吧。

杨梅竹斜街在明朝时称为斜街,相传这胡同里有一个杨姓的媒婆,在清朝时便改称为杨媒斜街,到光绪年间,谐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虽然坐落于前门商业街区,但确是难得的幽静。

去的时候正逢中秋假期,但人也不多。

虽然也被冠以“文艺胡同”的头衔,但若以女人做比喻的话,南锣是庸脂俗粉的话,杨梅竹就是清水芙蓉了。(南锣orz:为啥受伤的总是我)。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历史上看,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一片大富大贵之地。杨梅竹以前是一条文化街,民国时期,这条街上的书局都有7家,沈从文的《边城》、《长河》、《湘西散记》就是住在这条街期间创作的。

从现代来看,不扯那么多,单看这街两边的店名也能分出个高低来。一杯(辈)子,彩瓷坊...不要当真,这一段纯属瞎扯淡。

十一之前,李狗剩找我给她推荐值得一逛的胡同,趁着热乎劲,就把杨梅竹推荐给她了,还给她画了一幅简陋的地图。其实临近杨梅竹的几条街都挺不错的,值得一逛。

绿色五角星:铁树斜街,铁树斜街44号有家内观堂书店,是一个北京老阿姨开的,40多平米的小房间,塞满了各种旧书和小玩意,进入里面就像坐上了时光机。

橙色五角星:樱桃斜街,给我的感觉很短,也许只是经过了它的一小段,大多是民居,一直都喜欢那样的房子,房檐和大门被绿植遮掩,好像一推开门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

红色五角星:门框胡同,吃的比较多。

蓝色五角星:一个网红书店PAGE ONE,大都是拍照的,感觉真正在看书的人很少。忘了在二楼还是三楼的大窗户前,可以看到正阳楼,风景不错。

方家胡同、箭厂胡同、五道营胡同。那天主要是为了逛孔庙和国子监,不过走到雍和宫大街尽头往左拐能到方家胡同,走到半截从右拐能到箭厂胡同,箭厂胡同尽头就是五道营,干脆一口气都去了。

因为方家胡同东西南北都被传统文化环抱,比如孔庙、国子监、各种剧院等,就被赋予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这种定义感觉实在太扯,它只是一条普通的民居胡同而已呀。而方家胡同46号,所谓的“文化创意园区”,也不过只是一些高逼格店铺的 *** ,适合拍照,偶尔不计经济情况的话,可以进去装一回,喝喝咖啡什么的。

箭厂胡同就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民居胡同。对一户人家门口的丝瓜架印象比较深刻,两次都想进去拍照,终没有“得逞”。

关于方家胡同46号的信息-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该怎么形容五道营胡同呢,应该是介于南锣和杨梅竹之间,这三条胡同有点像三角恋,五道营卡在中间左右为难,到底该选择谁呢方家胡同46号?照目前的情况看,五道营已经向南锣伸出了小手。

史家胡同,去的时候是一个中午,太安静了,走路都不好意思踢拉着鞋了。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老舍那句刻在墙上的话“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

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馆内的时代记忆展厅,只要点击触摸屏,就能听到70多种胡同声音,虽然对那些胡同声音没有感同身受,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东交民巷,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就成了著名的使馆区,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观赏一下西方殖民建筑,但令人遗憾的是目之所及的历史建筑已为数不多且呈散点式分布,多数不是隐藏在机关大院,就是贴着禁止入内和谢绝参观的标识,难窥真容。

坐落于东交民巷27号的更高人民法院更是给整条胡同增加了一种肃穆感,经过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整条胡同特别干净,想找到一片落叶都难。

最后说下潭柘寺吧。说实话,从没想过在北京期间会去这么远的地方。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公交加一小段S1号线,虽然路途遥远,但那种远离北京的感觉,实在太好。

提到潭柘寺,大部分人(北京人)都会想起那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对此种说法的来历,我也真是没兴趣知道。估计是因为此说法,庙里的香火很旺。

潭柘寺最有名的就属那两棵银杏树了,帝王树和配王树。去的时候叶子还没有全黄,我倒觉得绿中带黄,有种别样的力量美。不经意间看到了配王数的介绍“...是为了给帝王树配对后来补种的,故而称其配王树。可惜这两棵树都是雄性,因此不能结果。”一方面感慨这名字取得着实随意,另一方面虽然脑补了一下两棵树是怎么结果的情节有些搞笑,但内心还是有一丝丝悲伤。

上山途中,听到了几声“钟声”,心中更是惘然,后发现所谓的钟声是几个小屁孩“敲”出来的(一直脑补的是一位得道高僧或是纯净的小沙弥),内心有点mmp了。不禁感叹,生活啊,就是这么讽刺。

还有一些想去的胡同没有去,比如八大胡同。北京的秋天是这么短暂,再加上开头也说了,想在秋天的时候逛胡同,今天就要立冬了。身为处女座,不在立冬之前写完,心里会难受死,所以一边喝着舍友做的疙瘩汤,一边噼里啪啦的敲着键盘。

很多人说北京的胡同已经变味了,敲到这句话的时候,想起前段时间刚看完的一本书,在网上看它下面的书评,大部分人说的都是作者表达出了一种多么多么高深的意境,所以,当翻到一条写着“令人震惊的废话连篇”的评论时,我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也这么觉得。

然后我就在想,也许作者压根没想表达那样高深莫测的意境,而看书的人为了使自己避免庸俗和显得高端,而“恶意揣测”。

对于胡同的态度也是一样,你喜欢或者讨厌,都是你主观强加给它的,它只是在那里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去感受它吧,哪怕你走在人流嘈杂的南锣,抬头望向天空的时候,恰好有一行鸽子飞过,如果这个瞬间让你感觉内心安宁,那么它也就有了意义。

[img]

北京方家胡同46号的简介

由于雍和宫、国子监、孔庙、钟鼓楼等如此之近,让这处厂房无形中沾染了元、明、清三代古都的文化气韵。就在08年前,这里还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建成的礼堂、锅炉房、恒温车间、办公楼等各种建筑混合成的厂区,隐匿在红墙碧瓦之间、幽深胡同尽头的“LOFT”,08年起,一座用“跨界艺术、分享未来”为定位的———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园区在这里落成。这里是礼堂、锅炉房、恒温车间、办公楼等各种建筑混合成的厂区,如今北京方家胡同46号内聚集了不同艺术领域的实体,有快捷酒店、小剧场、表演艺术团体、文化沙龙空间、建筑艺术、视觉设计、新媒体艺术、现代艺术中心等机构,各自具备不同的创新理念,呈现独特的艺术成果。因此搭建了良好的文化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园区内还有艺术酒店和主题文化餐饮等配套设施,也汇集了当代表演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机构与人才,将一个全新文化生态呈现出来,与周边的旅游景点、人文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这里 *** 了以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为主体的创造功能,以娱乐和文化艺术交流为主体的体验功能,还有以独具风格的艺术呈现和卓越的想象力、创造力相互依附的艺术综合实践功能,艺术将在这里告别单身,与跨界艺术共享未来。

关于方家胡同46号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方家 胡同 关于 信息

发布评论 1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2-28 01:44:03

(天通苑北方向)到北新桥站(D西南口出) 下车,步行930米即到。松美术馆 北京有两个松美术馆,一个在顺义,一个在宋庄,别走错了。既然叫松美术馆嘛,松树都特别好看。白色的建筑,拍出来很干净。 这里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