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素食者联盟,以及南京素食者联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希特勒为何不吃肉?
希特勒常说,食肉者是伪善的“食尸者”,最终都不适合选入优等民族。事实上,德国素食团体对希特勒在权力舞台的崛起帮助如此之大,素食者联盟他甚至一度考虑要在其政党纲领中加入不食肉这个内容,只是当他又想到此举会损害到食物供给体系和他所做的战争努力,这才作罢。
当他终于在1933 年执政,素食运动的领袖们齐声欢呼,拥戴他为救世主。
希特勒说,是歌剧曲作家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作品使他成为素食主义的信徒,“你知不知道,瓦格纳把素食者联盟我们文明的衰退归咎于食肉?”他告诉纳粹编年史家赫尔曼·劳希林(Hermann Rauschning),“素食者联盟我片肉不沾,主要是因为瓦格纳谈论过这一点,而且,他说得完全正确。”
不过,传统史学家暗示,希特勒吃素是为了缓解他神经质的胃部不适。心理-历史学家们则强调希特勒著名的固着型口唇依赖,例如他在召开内阁会议时吮吸拇指,以及他在谋杀了他的外甥女之后产生的负罪情结。这些分析当然给素食者天生爱好和平的观点投下了阴影,而且直到今天他的同道们(饮食上的同道)依然坚持认为希特勒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素食者——难道他的维生素胶囊里面不含胶原蛋白吗?
据史学家简·巴可丝(Jane Barkas)记述,希特勒先是试图使素食/ 自然团体“青年漂鸟”加入“条顿骑士团超级雅利安人联盟”(the super-Aryan Union of Teutonic Knights),接着又迫使素食团体“伊甸园”教授纳粹种族理论。
当这些计划都失败了之后,他彻底禁止了素食运动,素食主义者的主导杂志《素食杂志》遭到查禁,素食者的 *** 场地变成了集中营。著名的素食者被捕,烹饪书被没收,科隆受欢迎的素食餐厅的老板沃尔特·弗利斯上了盖世太保的一级通缉犯名单,显然就是因为他是素食的犹太人。
尽管这些镇压主要是纳粹对所有“团体”的偏执态度的体现,但素食者与和平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以及因此产生的元首可能私底下是反战分子的暗示,都使渴望战争的政权尤其感到烦恼不已。然而尽管在战争中曾经退缩,希特勒对素食信条的执着态度,就和他对清除世界上的“劣等”种族的执着一样。
有哪些知名运动员是素食主义者?
弗兰克·梅德拉诺素食者联盟,一位现代素食者联盟的传奇运动员素食者联盟,健美操专家和素食健美者。弗兰克·梅德拉诺表示自己从未使用过合成代谢类固醇和其他激素手段来促进肌肉生长素食者联盟,而且自己是现在是一个完全的纯素食主义者。而他的健美身材的饮食完全来自素食。
[img]佛说吃素有几点好处?世界顶级运动员都是严格素食主义者
当然了 素食一样很健康···················
63位世界顶尖素食运动员简介
卡尔·刘易斯
奥运金牌数个人榜首 帕沃·鲁米paavo nurmi(芬兰)获得过9枚奥运会金牌十七岁出道直到三十七岁退役,职业生涯长达二十年之久。先后29次打破世界纪录,其中有22个受到国际田总的正式承认 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更佳运动员 世界田径史上最卓越的运动员
汉克·阿伦(Hank Aaron):美国各大棒球联赛中常胜不败的本垒打冠军。是美国职业棒球员和棒球名人堂的主要成员 汉克阿伦奖〔Hank Aaron Award〕是美国职棒大联盟颁给各联盟当年度更佳打者的奖项。是为了要庆祝汉克·阿伦打破贝比·鲁斯全垒打世界纪录25周年。他得过3次金手套奖,并且入选21次明星赛。八次荣获国际棒球联盟垒打王的称号 成就可谓登峰造极
奥运金牌数个人榜首的另一位 严格素食者卡尔·刘易斯(美国)十三次 打破过世界纪录 奥运会9枚金牌得主。多次获得过全世界更佳运动员的称号“实际上,在田径赛中,我更好的参赛成绩是在吃素后的之一年”
跨栏王刘翔偶像爱德温·摩西 十年 122场正式比赛不败的纪录 四次打破四百米跨栏世界纪录
奥运五金得主人猿泰山约翰威斯莫拉五次打破世界纪录还36次获美国冠军电影《人猿泰山》主演
世界拳王阿里十七岁出道 十八岁获得奥运金牌 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二十二次获得过拳王称号 十次蝉联拳王称号 长达十二年时间正式比赛不败的纪录 一拳份量四百多磅 之一次失败之前 入狱两年多 没接受训练 因为爱好和 *** 战 而入狱
鲁斯·海德利克:铁人三项赛及田径运动员。超过九次金牌得主,其中包括从百米到五千米到超长跑的各种距离赛跑,还有铁人三项赛。她曾经参加六次铁人三项赛以及超过六十次的马拉松,被评为北美洲“最健康的十人”之一。
莫雷·罗斯
6枚奥运金牌得主莫雷·罗斯 ( Murray Rose )(澳大利亚):他2岁开始吃素,年仅十七岁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 并取得了三块金牌,曾打破多项世界记录,包括400和1500米自由游等。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游泳运动员之一
奥运金牌 4枚获得者 芬兰另一位传奇田径运动员 科勒赫·迈宁 分别在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10000米、5000米,12000米个人和团体赛中获得获得了3枚金牌,是本届获金牌最多选手之一。 1912年奥运会上,他打破5000米长跑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之一个跑进15分钟的运动员还打破过三千米长跑的世界纪录
瑞吉利·艾柏利美国人( Ridgely Abele )∶8 次获得世界空手道比赛冠军 五级黑带冠军整体总冠军双头衔,是一个不吃肉,蛋及奶的纯素食者。
严格素食者世界马拉松赛金牌得主:英国人莎莉·依斯德SallyEastall她说:自从开始吃全素后,我的跑步速度进步不少。全素的食物是很理想的,它包含了大量的胡萝卜素,低脂肪及很多的维生素和铁质,我为自己完全不用牺牲动物生命而能健步如飞感到骄傲。
英国威尔斯全国滑雪冠军RogerHughes说到:吃素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佳的全能体育选手,素食提供我额外的能量,让我能享受健康而充实的生活。
史汀布莱仕Stan Price前卧推世界纪录保持者
雷里欧·文拉特Pierreo Verot创下坡耐久滑雪之世界记录
詹姆斯James与强纳生·狄多纳托Johnathon deDonnato创长距离蝶泳之世界纪录
2005年世界健美先生 亚历山大达格在最近一次专访中,达格被问到如何以素食战胜健身训练的严峻考验时表示,他于公元2000年了解到吃肉是以各种方式残害动物与大自然后,便在「一夕之间」改成吃素,至今已经5年多了。他说:「当时我忍不住哭了,我们实在没有必要食用肉制品,这样会造成许多伤害,同时也是一种罪恶。在了解这个道理后,除了吃素,我别无选择。」
五十年代4次卫冕世界职业拳王 日本人 白井义雄职业战绩为46胜8负4平,其中18场击倒对手
50多岁获得世界散打轻量级冠军曾担任过成龙和史泰龙的武术指导的韩国人权英哲“因为我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获胜,如果吃肉的话就很有可能输掉比赛。其实那些非常喜欢吃肉的人在大型比赛的前10天,也必须先把肉戒掉,不然的话在比赛中输得很狼狈。美国比较有名的选手都是这样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演员兼健美 *** 史 碧丝·威廉士(Spice Williams)
金恩夫人(Billie Jean King)--网球名将
凯西·强生(Kathy Johnson)--奥林匹克体操金牌得主
罗伯特。帕里斯(美国):身高7英尺,体重240磅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主力中锋。
罗伯·米勒(Robert Millar)--世界级职业自行车手
Leslie Marx --1996 女子国际epee剑术冠军剑术师
安东尼-皮勒Anthony Peeler--NBA职篮球员
蒲仲强 马拉松世界冠军 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光吃肉的小孩是永远不会有力气的”,
NBA梦幻球员素食者比尔·沃顿 ①两次NBA总冠军; ②1978年获MVP奖,人选NBA更佳阵容和更佳防守阵容。1993年,沃尔顿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
拉加·贝尔(太阳)
莫·威廉姆斯(雄鹿)
2004年夺得NBA总冠军· “长臂猿”泰雄·普林斯
德国轻量级女子拳击冠军艾琳娜 华伦契克她从10岁便开始吃素,吃素的时间就和她练习拳击一样长。华伦契克在受访时谈到,自幼生长于农场中,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深谙乳牛分泌不出足够牛奶时的下场。从那时起,她便无法再吃肉。
乔治·林奇(前黄蜂)
BJ 阿姆斯特朗 B J Armstrong (NBA传奇篮球明星) 飞人乔丹昔日队友前公牛队球星,连续三年NBA总冠军获得者BJ·阿姆斯特朗
chris Campbell (1980年摔跤世界冠军)
Di Edwards (奥林匹克赛车场上的佼佼者)
Cory Everson (健美,六次奥林匹亚 *** )她的照片还是近期健与美杂志中所载,而她的年龄超过五十,仍保持着青春体态。国际健美 *** 头衔的拥有者
De *** ond Howard (橄榄球冠军,曾赢得Hei *** an奖杯)
Tony LaRussa (“奥克兰体育运动员”的教练)
Monika Montsho ( 举重,1991年西北部更佳女子举重运动员)
Martina Navratilova 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 (网球冠军)
Bill Pearl ( 健美,四次宇宙先生)
Jack LaLaine (健身专家 严格素食者)
澳大利亚的举重运动员,曾打破多项世界记录的安德森(A. anderson
卡·米勒曼:体操世界冠军
布兰顿·巴西尔:铁人三项赛及马拉松运动员。2003年加拿大50公里超长跑冠军:“我吃素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训练之后所需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了。”
卡特拉·阔别特超长跑运动员。完成约翰米尔田野赛,并且破女子纪录。
凯蒂·阔耶尔,冲浪运动员:奥奈尔冲浪赛冠军,全美业余冲浪冠军赛冠军。“我在大学一年级上历史课的时候阅读了辛克莱尔 写的《丛林》(是一本二十世纪初描写美国屠宰场黑暗的书)之后我就不再吃红肉。我大学学的是生物,我对环境保护很有兴趣。我逐渐学到以植物为主的餐饮更有利于维护全球环境。我吃素之后逐渐又找到了更多的理由。”
六次获得世界铁人三项比赛的冠军大卫史考特 Dave Scott 是唯一超过两次获得世界铁人三项赛冠军的运动员。
赛克托、莱诺瑞斯 Sixto Linares(美国):24小时铁人三项赛世界纪录保持者(游泳4。8英里,自行车158英里,跑步52。5英里)。他曾说:“在我高中开始吃素时,我的父母曾为我不吃肉而非常非常烦恼。14年后的今天,他们总算接受了吃素对我是好的这个事实
伊斯特雷·格瑞( Estelle Gyay )及伽利、马雷克( CherlyMarek )∶创双人脚踏车越野之世界纪录
罗柏特史威格(Robert Sweetgal(美国):世界上更优秀的超长距离竞走运动员他曾说:“对于因为道德原因而吃素的人来说,世界上已有 足够的食物,不必再去杀动物来吃。”
比尔皮克宁( Bill Pickering ):6小时20分钟横渡英吉利海峡世界纪录保持者。
斯坦恩·普莱斯:扳手腕世界纪录保持着。
瑞典健身家 安德刘斯卡宁( andreas Cahling )1980年世界健美先生。
罗伯特·琦克( Roy Hilligan )全美健美先生。“我从小在俄勒冈州的农场长大,把很多农场动物当做我的宠物。但是我到1995年才决定吃素。我的姐姐当时在我的高中组织了一个动物权利周,出于对她的尊重我答应一个礼拜不吃肉。她从15岁起就是一个全素食主义者。在那个礼拜里,我听了很多演讲、看了很多关于集约化养殖的宣传品和录像带。那一个礼拜的吃素承诺,我一直持续到现在。”
世界上特长距离的行者:美国人RobertSweetgall在三年中走了比赤道圆周2万4千9百英哩还要长的路,他曾说:为道德理由而吃素的人,世界上已经有足够的食物,不必再去杀动物来吃。
斯科特·杰瑞克,超长跑运动员:连续7次(1999年至2005年)赢得美国西部100英里(大约160公里)超长跑比赛,并且是该比赛纪录保持者(2004年,15小时36分)。美国坏水河(Badwater)赛跑的冠军及纪录保持者(2005年,24小时36分)。两次被《超长跑杂志》评为:本年度更佳超长跑运动员。“我开始是为了健康原因而吃素,之后逐渐增加了环保因素。吃素后我感觉到我赛后体力恢复时间缩短了,我的精力更加充沛,而且也比较不会生病了。”
孙基祯 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 韩国民族英雄 韩国之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 亚洲人首次夺取长跑项目的奥运会金牌
素食冠军女拳击手——莫琳·薛
上个世纪初 素食拳击冠军emerich rath 来自捷克他赢得了500多个比赛
怎么经营素食馆
所谓民以食为天,如今消费者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是想着如何吃的更好、更营养,人们对此有了饮食需要之后,餐饮服务者也要适时调整方向,吃素食的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年龄层在在扩大,老老少少都有,开间素食加盟店针对性比较强,自然会吸引众多的素食爱好者,素食店的生意理应不会差。
选位置是关键:
想开一家素食餐厅,可素提醒你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摸清周围环境,素食是一种时尚之风,但是需求群体各异,投资选址也是有区别的。
一可以选择在名胜古迹或者寺院周围,寺庙、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圣洁之地,人们自然想到了吃素迎合周围的氛围,如今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线上的热点古迹可以迎来上百万的游客,这些因素推动了旅游业和餐饮业的繁荣,素食餐厅作为一家有特色的餐饮店,在这些地方兴建会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
二 是要选择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消费群体所在地区,因为人们不会因为“贪而吃素”而是“富而吃素”人们对素食的理念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度是相关的。
三 先选沿海后选内陆,可素餐饮项目认为素食沿海地区的发展快速,生活水平高,比较讲究饮食文化,注重健康饮食的人比较多,接受素食文化的人也会更多。
四 积极向荤食为主的地区发展,荤食为主的地区,人们对素食餐厅更具新鲜感,并且荤食为主地区富贵病的增长率较高,人们更加注意饮食健康性,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吃肉的危害,开始向素食生活靠拢。
五 可以依托绿色生态园开辟出素食主义餐厅,据了解全国已经建设的绿色生态园餐厅数量众多,可是真的能实现绿色生态链(绿色种植、食品加工)的却不到百分之五。很多的生态园还是以经营荤菜、海鲜为主。为符合高端消费,燕、翅、鲍占有相当的比列,绿色食品却很少,可素餐厅从长久的经营策略分析,依托生态园经济开一家全素食自助餐厅是发展的潜力股,绿色生态园的增设,可以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想开好一家餐厅选址是关键,从中不难看出可素餐厅在经营店面的过程中具有自己成熟的经营理念,想开一家素食餐厅如何想避免选址中的失误,更好的方式是选择像可素餐厅这样的专业 *** 店进行投资,可素连锁餐厅不仅仅是在选址中帮助加盟商,创业者选择可素加盟店,公司总部提供全程创业支持,从店面的选址,技术经营培训、设备配送,后期经营技、店面宣传,新品更新等全程创业扶持,想开店又没有技术的创业者可以选择可素餐厅这样的连锁企业。
摸清消费群体特性
投资人要控制整个餐厅的走向,由消费者的结构决定,他们想怎么样花钱,想吃到什么样的素,你的餐厅选址决定了你要干什么,他不会从西边跑到东边来吃,只能在国贸周边吃,你国贸周边的消费者他有特性,那摸清他的特性之后,为了这些人做他的菜单。
开餐厅的时候要保证80%的上座率,保证不了就风险很大,因为素食餐厅的菜都卖的不太贵,一般20%的纯利润。如果你不会控制成本,没有技巧的时候,等于一分钱都不赚。
餐厅经营有四个要诀:
你的客户在哪里?
你怎么样找到他?
你怎么让他来消费?
你怎么让他来持续消费?
可能,过几个月你边上再开一个素食饭馆,两年之后不知道国贸会开几个,可能会开十个,一定要有竞争意识。
当你边上出现好多竞争者的时候,顾客还和你很粘的,就很好。现在素食界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像我们今天研究的专家,我们没有模仿对象,我们要成为被模仿的对象,我们不要等待投资,我们要值得投资,就这样,得具备这个水平…、
素食餐厅要有主题性
素食要提到主题的时候,是比较好的,比如熊猫主题,大熊猫大家是国宝,它是八百万年前,它会吃肉,但是后来变成吃素了,它吃竹子,而且北纬三十度那一带,从江西、四川,湖南那一带竹子很多,而且熊猫就在那一带活动,哦,竹笋很好,竹子很好,中通外直,而且作为材料环保,又很便宜的,菜呢就是笋之类的,笋尖之类的,还有以这个为切入点,那个延线所有的食材都可以用过来,江浙地区产的。
通过主题餐厅,有销售点,然后把菜做得很好,再加上包装,让它从,眼耳鼻舌身意,几个器官,或者色香味形,全都感觉到。
再比如京兆尹的蔬食文化弄的很好,使它有新闻点,有请客点,有大家聚会的点,让大家奔你而来的念头,就是你植入了一个思想在它里面。菜的后面有灵魂,要把菜真的要做好的时候,大道至简,但是简的后面是文化为依托。
就是我们不提文化,不说文化,但是餐厅的名字和装修,还有菜品设计整个一条龙下来之后,它是一个脉络,它融入到这个氛围之中,你把它收住了,他感觉很舒适,他读懂你了,你能让他读懂,让他很简单的读懂就好。
有的餐厅确立菜品的时候,就是定不了主题,如果临时做的话,那是单菜了,单菜做好一些,它是好,但是形不成系列,形不成强有力的文化。而且素食餐厅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烹饪 *** 在烹饪界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比如榨这个汁儿,大家一尝,厨师一尝,或者你做自助餐,拿手机录一圈,全会了,比如任何一个素食餐厅,被我们这些人看到,只要去看,差不多去吃三次,那基本就透明了,就是你没有特长。
一定引入国际化思维,经营的思维,消费者的思维,使厨师的心量放大,心量放大,眼界放大,他用眼耳鼻舌身意使客人感觉到这个菜在召唤他,就会好。
国外素食者
为了当代生存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请吃素!
慈悲与环保的因子
畜牧业严重污染环境、耗费大量水资源、传播疯牛病、禽流感、甲流等疾病;大量的野生动物与鱼类在人类的口腹中灭绝,为种植饲料,农药流入海洋;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生态已经被严重破坏;南美洲的森林被不断砍伐,用于种植畜牧业所需的饲料;水源被大量浪费和污染,农田被浪费。联合国粮农组织2006年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动物产品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有关负责人说:“畜牧业是造成今日严重环境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才能补救。 ”又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825个陆地生态地区中有306受到过度发展的畜牧业威胁。 气候暖化为我们这个地球家园带来日益严重的灾害。畜牧业还是造成气候暖化的罪魁祸首。一项新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辛戴尔(Drew Shindell)及其它美国航天总署(NASA , U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科学家表示,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远超过先前的想象。他们断定在燃烧石化燃料时与二氧化碳同时释出的气溶胶,能抵消二氧化碳导致气候暖化的效应,有降温的效果。于是辛戴尔博士表示,由甲烷释出的热度比先前估算高出20%到40%,依20年数据平均结果,甲烷对暖化的影响比CO2高出百倍。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发表另一份报告之后仅数日,航天总署公布数据改正先前对蓄牧业产生温室气体的估计。那种计算方式,引用甲烷的热效应为72倍,于是保守地估算,畜牧业造成50%以上的暖化,而非2006年估算的18%。依航天总署的数据,现在此数值应会更高。广为人引述的《畜牧业的长远阴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6年出版),依其估计,畜牧业年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占全球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不过, 依据最新一期的看守世界双月刊中的〈畜牧业与气候变迁〉一文的共同执笔Goodland与Anhang的研究,畜牧业及其副产品每年实际排放的二气化碳高达32.6十亿公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1%!
大家可能会以为气候暖化是一个变化缓慢的过程,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科技应付气候变迁带来的灾害,对已有或是可能发生的灾害抱有侥幸的心理,或认为气候暖化的更大不便无非就是夏天多开点冷气,冬天多用暖气,飓风或暴雨的缓慢增加而已。错了!气候暖化已经造成巨大的灾害。气候变迁在近几年内已经对我国造成的重大灾害。今年持续高温少雨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重旱。随着气候暖化现象的加剧,今后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灾害。可惜!气候暖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未出现过,科学还无法精确建立气候暖化的灾难模型以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所以对于气候暖化现象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气候变迁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科学界有一个名词叫米兰科维奇循环【1】,是科学家根据南极冰河冰核、海洋沉积物、地质纪录分析和古生物研究得出的地球气候暖冷变更的循环模式。该循环模式约十万年的冰河期结束后,进入约一万两千年的间冰期,然后再变冷,进入另一个冰河期。两百万年前,地质史上第三次冰河期即“第四纪冰河期”揭开序幕时,人类开始出现在地球上。自此,人类经历过二十多次寒冷的冰河期与温暖的间冰期,在严酷的环境中人类锻炼了自己,成为地球上最有智慧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但是目前的情况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气候的变化速度比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速率一般要快1千到1万倍【2】。2007年,联合国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到21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英国自然灾难专家麦克古尔教授宣称,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地球温度升高6 C,就可以造成全球95%的物种灭绝,如果地球温度升高13℃,地球的结果恐怕比火星还要可怕!。
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远古人类有着巨大的差别。当12.5万年前地球温度最多上升一度至两度时,海平面就上升四至六公尺高,那也正是人类开始从北京人阶段逐步向现代人如山顶洞人阶段进化的时期,那时世界总人口不足500万,森林广布,即使在沿海地区发生大规模海啸等灾害,人类也会有足够安全的生存空间。然而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短短两百年之内,人类对历经40亿年进化出来的地球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破坏。我了解到很多古人类遗址在远古时期,大多是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而今,从北部的泥河湾盆地、内蒙古的萨拉乌苏到南部的贵州盘县大洞……不少史前遗址所在地都处于贫困、边远的山区或是荒漠,往日茂密的森林和共生的丰富动植物种类经历了或濒于灭绝,生活条件都比较艰难。我们不能否认这里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存在,但是人类的贪婪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更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世界人口已达到67亿之巨,而且有超过二十几亿人生活在生态条件十分脆弱的城市。像北京上海这样千万人居住的大城市,如果停电停水,不消几日,生活即陷入混乱,后果不堪设想。全球的森林已经被我们破坏殆尽,一旦大城市不适宜人类生存,人类几乎没有重返大自然生活的可能。所以对于气候变迁可能带来的巨大灾难有必要保持高度的关注。然而不幸的是对于巨大灾难到来的时间,科学目前也还无法精确预测。
约为10万年的米兰科维奇循环周期比人类的文明史还要长,容易令人产生 “地球冷暖变化对地球生态产生的影响十分缓慢,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这种地球冷暖变化避免重大灾害” 这样的印象。关于气候暖化可能带来重大灾难的预测上,人们大都认为是未来至少几十年或一两百年后的事。但是事实上,任何官方的报道都没有这样的保证。比如2009年10月22日,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于公布了“全球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4℃影响的气候地图”。他们认为最晚到2080-2100年,如果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加遏制,全球温度将上升4度,人类将面临空前的灾难。请注意这里用到的“最晚”两个字,最早什么时候并没有说。再比如,2009年11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中称:“未来50年,长江流域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2℃,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这里用了“可能”两个字。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先生对这种不确定性做了很好的分析,他说:“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于公布的图主要用了世界上现有的23个气候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所以说这张图对未来的预测结果及其影响程度只能给出变化幅度而难以给出准确的数值。譬如说我们目前对未来100年温室气体不同排放情景下是1.1℃~6.4℃,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在给出2℃或4℃的阈值与其说是科学决策的结果,不如说是价值判断和政治决策的结果,科学只是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所以,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关键以及阈值的研究,还需要通过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这也是今后气候变化研究的方向之一。”对这种科学上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关键以及阈值研究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从乐观的角度看,我们可能还有足够的时间应对气候暖化,逐步改正我们过去在环境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悲观的角度看,在最近几年的间冰期与冰期的转化点上【3】,完全存在全球温度上升2℃,使地球越过安全的临界点,从而发生重大灾害的可能性【4】。从地球进化的时间尺度上看几年与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毕竟处于相当的误差精度内。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科学家发出了地球灾难近在眼前的紧急警报。早在1992年,科学家关怀社会联盟的170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包括大多数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就已经在大声呼吁世界各国联手迅速遏制全球暖化:“我们剩下不到十年或几十年可以避免,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一旦无法挽救,人类的希望将非常渺茫。”但是,人类并没有听从这些顶尖科学家的警醒之语!…… 英国的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Bill McGuire)最新出版了《7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一书,他指出:从现在到2015 年,人类还剩下7年时间拯救地球。接受《外滩画报》记者专访时,麦克古尔警告说:"未来7 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联合国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向欧盟发出同样的警告,他希望欧盟能够带领世界对抗全球变暖。人类必须好好利用从现在起的7 年时间积极作为,确保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于安全程度,否则将形成难以预期的恶性循环。地质学家约翰•阿其森(John Archeson)表示,4000亿吨的甲烷气体被封存于海底下的冰冻层,如果海水温度上升几度,这些气体就会释放到大气中。2009年3月,在哥本哈根气候变迁会议上,法国气候科学与环境实验院的西艾斯博士(Dr. Philippe Ciais)警告,全球平均气温只要上升2℃,就会在北极广阔的永冻层地区引发碳“定时炸弹”,持续暖化的北极土壤会导致细菌繁衍,引发另一循环的气温加速上升,并可能释放数十亿吨具爆炸性与致命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不仅加剧全球暖化,还会导致火灾,造成大量人员窒息而亡,后果不堪设想。”华盛顿大学麦克尔*史蒂尔(Michael Steele)的研究表明:如果人类不能遏制全球暖化的趋势,后果将不是人们可以控制和预料的。到时将不是极端气候泛滥、灾难横行的问题,而是更为严重的后果。2008年6月23日,美国航天总署戈达德,太空研究所主任暨顶尖气候专家詹姆.士 韩森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呼吁:“情况已非常严重,我们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避免无法挽回的极限点,因为到时灾难性的气候变迁,人类将无法控制。2009年2月6日,《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报道:一个由美英法等国组的联合工作组近日公布的一份科研报告称,大气层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危险程度,达到“不可逆”水平,即使现在急剧缩减排放也无法避免气候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目前唯一可做的就是降低灾难带来的后果,但这个机会也会稍纵即逝。路透曼尼托巴省温尼伯2010年2月5日电)科学家今天在初期研究成果中表示,气候变迁改变北极环境的速度较预期为快,并加速海冰的消失。这是历来对加拿大北部地区改变情形更大规模的研究。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教授暨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巴勃(David Barber),在温尼伯(Winnipeg)的记者会上说:「气候变迁速度比我们最悲观的预测模式还要快。」巴勃表示,前几年的研究模式预测,北极在2100年前夏天会完全无冰,但随着气候变迁速度加快,这个情况可能在2013至2030年间出现。详见附文1.这些先知先觉的科学家对地球危机的临界点迫近眼前的担忧值得我们每个人高度重视。
可惜!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仅仅把目光聚焦到2020年实现减排碳的目标上,完全忽视了在2020年前冰期转折点上有发生重大灾害的可能,实属遗憾。尽管科学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那些先知先觉的科学家的危机观,但是科学界的主流认识在种种观点的争论中进展艰难。要使主流科学界取得一致意见,必须在公认的观测数据上建立足够精确的模型用计算机模拟出公认的结果,或者地球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无可争议的巨大灾害迹象。但是建立精确的模型困难重重。地球暖化所涉及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模拟所需的计算量远远超出了现有的最强大的计算机的能力,而且,地球生态系统,这个尺度巨大超复杂的混沌系统根本无法在实验室的时间空间尺度上用物理化学的 *** 重复再现,我们现有的观察能力也远远无法对地球生态系统进行足够精细的全面观察使我们能对灾害作精确预报。每日科学报(2010年2月10日),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顶级生态预测专家所做的新的研究表明,预测地球自然系统何时发生突变比专家料想的要难。气候变化一旦越过临界点,将会使全球性灾难的发生不可挽回,科学家们担心临界点将难以确定。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理论生态学家艾伦•黑斯廷斯说:“许多科学家在寻找预示自然系统突变的警告迹象,希望能防范这些变化,或改善我们的防范工作。可惜,我们新的研究发现,可造成严重后果的生态状况突变可能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发生——系统可能突然坍塌”(详见附文2)。
难道我们非要等到地球开始表现出无可争议的巨大灾害迹象那一天,主流科学界才能停止争吵吗?不!我们决不能等到那一天才达成一致意见,那太晚了!对于地球的重大灾难,即使仅仅一次我们也无法承受。《周易•既济》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对地球的重大灾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应该尽全力避免灾害。实际上自从汶川地震后,地球上不断发生各种地震,2010年1月13日,海地又发生7.3级大地震,海地 *** 公布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不到两个月,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这种频繁的地震现象以前从未有过。也足以暗示地球在间冰期与冰期的转化点上出现重大的灾害的可能性远远超出了万分之一。频繁地震与气候暖化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暖化使水气的运行脱离了原先正常的规律,而水在地球板块的应力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气候暖化导致冰山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更严重的是地震会使位于地下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温室效应,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非常危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说过:“风险每天缠绕在我头上,……,我们这个行当的人,只能是天天承受着这样一个成功与失败的风险……”中国航天人的风险意识保证了我们的火箭发射有较高的安全系数。那么,面对地球的生死存亡,我们难道不更是应该用对待航天工程般的风险意识去确保地球的安全吗?因此我们大声疾呼:“遏制气候暖化刻不容缓!”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要在短期内靠发展新科技去遏制气候暖化并不现实,目前唯一可行和有效的办法是消除引起气候暖化的最主要原因-肉食消费,主动斩断畜牧业这一导致全球变暖的更大罪魁之手,积极倡导节能环保的健康高尚生活。久负盛名的英国医疗学报《柳叶刀》发表了一份来自九个国家的五十五位科学家历时一年多的研究报告「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公共卫生利益」。报告发现如果家畜数量减少30%,即可达到2030年内减排50%的温室气体目标。而且减少肉食对于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抗暖费用都具有极大利益。这份报告随后得到美国太空总署的进一步研究证实;同时也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英国卫生部、环境部和粮农部以、德国农业部及美国卫生部官方的承认与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限制甲烷的排放主要针对畜牧生产,对整体经济影响并不大。放弃肉食茹素是一件对每个人来讲都能做到的事,我们不需要放弃我们经过千百年努力获得的舒适的现代化生活。茹素毕竟比要我们不开车、不坐飞机、不用计算机、不开空调等等容易多了。在这个意义上,造成气候暖化的罪魁祸首是食肉,还真是我们的福音!而畜牧业也可以转型为环保的有机农场。同时,素食还可以节省大量能源、粮源及70%的水源并减少80%雨林的消失。荷兰环境署报告还指出,如果全球都吃纯素,所需抗暖费用可减少 80%。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案得到众多科学家叫好并身体力行。如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博士、英国气候变迁专家尼克斯特恩爵士、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健康与体能研究所所长休‧蒙哥马利教授、诺贝尔奖得主詹内森‧潘兹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密斯博士、斯坦福大学的史蒂芬‧史那德博士、美国公共卫生和畜牧业人道协会主任迈克葛瑞格博士、康奈尔大学的柯林坎贝尔博士、纽约大学的迪尔‧吉米逊和奈翁‧穆尔教授,澳大利亚韦尔斯皇家学会的悑儒克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西安大略大学的高登‧迈克宾、加拿大医生环保协会主任皮特‧卡特医生, 印度著名科学家、联合国地球日荣誉奖得主梵丹娜‧希娃博士等等。全球暖化理论的始祖、美国太空总署哥达德太空研究院院长詹姆士.韩森博士在今年“无肉日”也承诺要为环保吃素,而其女儿女婿早已持全素。茹素三十年的斯坦福大学著名生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潘崔克‧布朗教授日前宣布了一项惊人之举:今后十八个月里,他将暂时搁置自己出色的生化研究而全力以赴研究阐明畜牧生产的巨大环境代价,并准备花一年时间来宣传推广素食文化。布朗教授认为工厂化畜牧养殖是生态系统的灾难。要维护生态平衡,他说答案只有一个: 在地球上废除畜牧养殖!这真是一项令人钦佩和鼓舞的举动。我们呼吁您参与这个行动!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体力行呵护地球。
注1:米兰科维奇循环包括地球的倾角变化、地球轨道的形状变化以及地球的摇摆度变化三个循环。根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这三种天文循环分别影响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程度,进而共同导致了地球冰川期和间冰期的形成,米兰科维奇循环的周期大约为十万年。
注2: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2009年4月23日在中国气象报主办的“气象大讲堂”报告中指出,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地变化着,但从地球大气逐渐形成到1亿年前的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的变化是快速的,它比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速率一般要快1千到1万倍。
注3:俄罗斯东方站冰核心数据曲线图表明,在过去42万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数量一直都是跟随着冰川期循环不断上下起伏。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大约在32.5万年之前,地球温度和二氧化碳数量达到了顶峰。现在,地球温度再次达到顶峰,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因此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地球温暖的全新世(Holocene)已经到了最末时代,也就是说目前地球的温度即将达到十万年来温度的更高点,然后逐步下降进入未来十万年的冰河期。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哈比布洛-阿布杜萨马托夫说,按照目前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情况,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气温将会不可避免地下降,只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慢。这也说明2012-2015年是地球的一个从暖到冷交替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换点上气候可能变得不稳定。
注4:依据《2℃改变世界》一书,在盖娅假说中,地球本身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具有自我适应和调节的功能,只要在一定的限度内都可以通过人类的努力来继续维持平衡。但是,一旦地球气候变化突破“不可逆转点”,也就是众多科学家所认同的气温上升超过2℃,那么到那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无论人类如何努力进行补救,都将很难奏效!而这也正是该书命名的来由之一。
附文:
1. 北极气候变迁较预期快 夏天无海冰提前到来
路透曼尼托巴省温尼伯2010年2月5日电)科学家今天在初期研究成果中表示,气候变迁改变北极环境的速度较预期为快,并加速海冰的消失。这是历来对加拿大北部地区改变情形更大规模的研究。
370多名来自27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这个研究计划,他们自2007年6月起,总共花了15个月待在北极圈的研究船上。这是史上首度有船只整个冬天都在加拿大高纬度的北极地区移动。
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教授暨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巴勃(David Barber),在温尼伯(Winnipeg)的记者会上说:「气候变迁速度比我们最悲观的预测模式还要快。」巴勃表示,前几年的研究模式预测,北极在2100年前夏天会完全无冰,但随着气候变迁速度加快,这个情况可能在2013至2030年间出现。
科学家认为,北极区气温升高和海冰融化与造成全球暖化的温室气体有关。北极区被视为全球其它地区气候变迁的预警系统。巴勃说:「我们知道海冰正在消失,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会影响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 *** 科学家佛格森(SteveFerguson)说,海冰的消失剥夺了北极地区哺乳类动物的栖息地,他们无法在此繁殖、觅食与躲避掠食者。中央社(翻译)
2.顶级生态预测专家:气候“临界点”可能会突然来临,难以预测
每日科学报(2010年2月10日),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顶级生态预测专家所做的新的研究表明,预测地球自然系统何时发生突变比专家料想的要难。气候变化一旦越过临界点,将会使全球性灾难的发生不可挽回,科学家们担心临界点将难以确定。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理论生态学家艾伦•黑斯廷斯说:“许多科学家在寻找预示自然系统突变的警告迹象,希望能防范这些变化,或改善我们的防范工作。可惜,我们新的研究发现,可造成严重后果的生态状况突变可能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发生——系统可能突然坍塌。” “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某些影响只能在有剧烈影响时才能看的出来,那时要将系统恢复到一个较理想的状况,如果不是不可能,那也会是很困难。”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生态模型,但其结果可用于其它复杂系统,特别是那些涉及人的动态系统如鱼类系统或金融市场。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科学与政策系教授黑斯廷斯,是世界上利用数学模型(方程组)来理解自然系统的顶级专家之一。他目前的研究范围从研究鲑鱼的动态系统和鳕鱼种群数量到建造植物和动物物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型。
2006年,黑斯廷斯曾获得了罗伯特•麦克阿瑟奖,这是由美国生态学会颁发的更高荣誉。黑斯廷斯的合作者及这项新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德瑞•怀沙姆,曾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博士后,现在是英国诺威奇的约翰•英尼斯中心计算和系统生物学系的科研人员。
科学家们普遍同意,全球气候变化已经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诸如降水、干旱、热浪和野火发生的频率及强度的变化、海平面上升、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新的和更大规模的虫害侵蚀着作物和森林、范围不断扩大的热带病原也导致人类疾病。他们担心更糟糕的还在后面。正如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不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的研究报告作者)最近对一国会委员会所说的:“气候科学家担心‘临界点’点问题 …… 一旦超过这些临界值,平均气温或一些相关的气候变量只要有小的增加,就会造成所影响系统的重大变化。”
霍尔德伦列出的临界点有:夏季北极海冰完全消失,从而导致整个北半球海洋环流和气候模式的急剧变化,格陵兰岛和南极冰原的冰加速消失,使海平面上升率增到每世纪6英尺或更多,吸收过多二氧化碳使海洋酸化,导致大规模海洋食物链的破坏。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这项新的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先进生物理论计划资助的。
译自美国《每日科学》:Climate 'Tipping Points' May Arrive Without Warning, Says Top Forecaster
关于素食者联盟和南京素食者联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评论列表
曾担任过成龙和史泰龙的武术指导的韩国人权英哲“因为我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获胜,如果吃肉的话就很有可能输掉比赛。其实那些非常喜欢吃肉的人在大型比赛的前10天,也必须先把肉戒掉,不然的话在比赛中输得很狼狈。美国比较有名的选手都是这样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科学家表示,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远超过先前的想象。他们断定在燃烧石化燃料时与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