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中国人讲究过完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所以元宵节也是格外热闹,大家闹元宵、吃汤圆、猜灯谜,共庆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来临,上海松江区叶榭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不仅推出了猜灯谜、绘花灯、包汤圆等传统活动,还精心推出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让市民在非遗体验中欢庆节日。
元宵节吃汤圆是传承的习俗,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与普通汤圆不同,龙游特色汤圆个头是普通汤圆的2—3倍,内馅由肉丁、笋丁等组成,外皮软糯Q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圆滋味。
这两天,重庆上线了元宵特别活动,品尝热辣火锅汤圆宴,看铁水钢花非遗表演,丰富多彩又年味十足的特色项目让游客在品味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传统元宵节的浓浓氛围。
江苏扬州很多街巷从前几天就开始了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伴随着阵阵锣鼓声,舞狮在街巷中来回腾跃。孩子们提着花灯紧跟其后,穿梭在老街巷,大家赏花灯、猜灯谜。而在仁丰里街区,一堂生动的非遗灯彩 *** 体验课正在进行。
锣鼓喧天辞旧岁、 *** 贺喜迎新春。元宵节来临之际,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举办的特色民俗巡演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其中。欢天喜地的安塞腰鼓、妙趣横生的扭秧歌,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民俗演出让观众沉浸其中。还有不少市民与巡演队伍近距离互动,现场充满喜庆的气氛。
来源: 央视网
北乡汤圆送祝福 龙游:在“防疫一线”过元宵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 *** 防控线一线。医护人员、 *** 员干部和志愿者,仍然坚守着没有休息。居家医学观察的住户,也需要人们的关怀。
隔离 *** ,不隔离爱。龙游县小南海镇准备了1000多个龙游特色北乡汤圆,为全镇38个 *** 防控卡点200多名一线工作者送上一份温暖。同时也为全镇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送上汤圆、牛奶等物品,用祝福卡给他们一句暖心的鼓励。
上午十点,在龙游县小南海镇 *** 的食堂里,镇干部戴上口罩、手套,分头忙活着掐粉团,包馅料,大家动作娴熟而麻利地包着龙游特色的汤圆。“我们一线的人都很辛苦,元宵节希望他们吃到这个汤圆更有精神。”一个个圆鼓鼓的汤圆,饱 *** 对一线工作者的敬意。
在大家的一番努力下,香气 *** 的龙游汤圆出锅了。打包好、塞上祝福卡,大家赶忙将这些热腾腾的汤圆送到各个卡点上的工作人员手中。
“你做汤圆了没,镇里给我们送汤圆来了……”在小南海镇傅家畈村的防控卡点,傅孟军拿到汤圆后,边吃边拨通了妻子的 *** *** ,兴奋地和妻子分享起了这份祝福。
作为村里的 *** 员,傅孟军是自愿报名参与到卡点的执勤工作的。今天他要执勤到晚上7点,虽然赶不上和家里人一起吃汤圆,但这一份汤圆也让他感受到了节日的关怀。“很暖心,吃了这碗汤圆我们更加坚守这个岗位,把这个防疫控制的更加好。”
*** 发生以来,各个卡点的执勤人员已经连续奋战十几天,一碗碗冒着热气的汤圆,驱散了他们身上的疲惫。在龙丰村村干部吕超刚劝退一名外来人员,吃到这碗汤圆让他感到格外温暖。“很好吃,心里暖暖的,吃了这碗汤圆也是过节了,反正大家加油吧,一定要把这一关挺过去。”
除此之外,小南海镇秉持隔离 *** ,不隔离爱的理念,还准备了汤圆、牛奶等物品,附上一张祝福卡,为全镇居家医学观察的人员,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温暖。
龙游县小南海镇 *** 委 *** 刘振介绍“今天正好是元宵佳节,我们镇里是组织这么一次暖心的行动,让这些坚守在一线的战士,包括我们居家隔离人员,感受到我们 *** 委 *** 的温暖,也坚定打赢这场 *** 防控的阻击战的信心”
小年夜,干了这碗龙游北乡汤圆,一解乡愁……2018-02-09 17:1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见习记者 徐闻见 叶晓倩 报道组 郑曦
北乡汤圆代代相传
年关将至,冬日氤氲的雾气里藏着满满的暖意,70岁的应素金一大早就在厨房忙碌开了。
今天是农历腊月廿四,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小年”,平时在外忙碌的孩子们都要在当天赶回家吃团圆饭,象征着一年 *** 结束。“我们家十口人,刚好凑一桌。”应素金伸出双手比划着,咧开的嘴里藏不住笑意。
应素金是地道的北乡人,家住龙游县横山镇天池村。在龙游北乡,过小年这天是一定要吃汤圆的。北乡汤圆代代相传,不同于一般的汤圆,它个头很大,肚圆头尖,皮薄馅多,最关键的,是难得一见的咸汤圆。“咸汤圆不容易腻。”应素金笑呵呵的解释道。
饭店品尝不到的风味
应素金的儿子 *** 说,北乡汤圆最独特的酵母味是一般饭店品尝不到的风味,因为擀饺子皮的面粉,是应素金在 *** 月份 *** 的“七日粉”。
将上好的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浸泡在水缸内七天,为了防止米变质,每隔一两天就要换一次水。七天后,把米捞出来放在太阳下暴晒七日,然后再用石磨将米磨成细粉,因此得名七日粉。“从缸内舀米的时候一定要先用勺子在表层撩一撩,这样才不会将浸泡出的米浆渣残留在米上。”应素金细细的叮嘱道。
咸汤圆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当然是馅料,倒也不是什么难找的食材,萝卜丝、肉、辣椒、豆腐......讲究的还是 *** 的过程。炒熟的萝卜丝要捞起来将水分挤掉,这样才能保证包出来的汤圆不容易破皮;上好的五花肉中,肥肉可以先切出来炒成油渣,这样不爱吃肥肉的 *** 能品尝到肥油香甜的同时不觉得油腻;豆腐是农家自制的家常豆腐,有着市场上水豆腐不能比拟的独特口感;辣椒是自家种的小红椒,颜色鲜亮,辣味儿恰到好处。
油锅里滋滋地冒着气,香味早就顺着小巷传到了大门口,“再放点冬笋和大蒜,这样口感更脆更香。现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馅儿的就炒什么馅儿的,什么口味都能做。”应素金熟练地在大铁锅里翻炒着,盛到碟子上,就是一碗香味四溢的农家小炒。
大早上炒好的馅料,不能立刻就包,还得晾晒一上午。“基本上都是前一天晚上就要炒好放到冰箱里冻起来,这样就没有油没有汤,包汤圆才不容易破。”为了保证汤圆的皮厚度均匀,软糯不破,揉面的功夫也很重要。“水要慢慢加,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应素金用手沾一些水,再用力的揉粉,不停的调整水粉的比例,揉出了一个鲜亮的白面团。
宴客的首选点心
应素金骄傲的说,“去年年底我孙女结婚,喜酒那天我们包了十几斤的汤圆,邻居都来帮忙了。”最早的时候,北乡人一年只在小年夜做汤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过年,娶媳妇、嫁女儿......北乡汤圆成了酒桌上必不可少的宴客点心。
正说着,大家伙儿热热闹闹的帮忙包汤圆来了。只见邻里之间唠着家常,手上都不约而同的飞速转动:将面团中间旋出一个洞,捏成酒盅的样子,再用勺子往里面加馅料,收口,最后留一个尖尖的尾巴。“为什么汤圆会是这个形状呢?”“这样 *** 着会出头啊,可以过上好日子!”“有点像寿桃的形状,比喻长寿。”“当然还有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啦!”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终于,汤团包好了。 *** 早就和 *** 一起在门外架起了柴火锅,跳跃的火焰、滋滋的热气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汤圆下锅。应素金小心翼翼的将汤圆一个个放入锅中,煮上两三分钟,再用铲子小心地铲一下锅底,防止粘锅。 *** 又从厨房拿出了准备好的酱、醋、葱、辣椒、猪油等调料,摆在桌上,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品尝。
翻滚的汤圆里饱含了浓浓的情谊,咬上一口,只觉得皮又糯又软,馅料清爽可口。小年夜,在龙游北乡一带,这个被视为过年前最重要的节日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吃一锅暖腾腾的北乡汤圆。
屋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屋外荷塘寂静,冬日的残枝败叶却在这温暖的灯光映射下多了几分暖意,仿佛可以看见夏日满塘明艳的盛景。
一年又过去了,
那些不能归家的旅人,
你们还记得这碗北乡汤圆吗?
加肉馅的咸味汤圆你吃过吗?浙江龙游“北乡汤圆”了解一下→(央视财经《之一时间》)每逢春节,各地都会 *** 一些特色美食。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每逢过年时刻,当地一种象征着团圆,形状白白胖胖的美食便会被端上餐桌,它凭借着在龙游北部片区的好评,得到了一个 *** 着地方的名称,它就是“北乡汤圆”。
在龙游,汤圆既不是甜的,也不是圆的。而是由肉丁、萝卜丝、豆腐干包着的咸馅料,带个尖尖的模样。要做好北乡汤圆,外皮尤为重要,晒干的糯米粉里浇入滚烫的开水,随后充分搅拌揉 *** ,让外皮拥有充分的韧劲。将外皮揉 *** ,用指尖沿着内壁按压一圈,小小的糯米剂子便成了小碗状,大勺盛入馅料,收拢四周,最后成为一个有着小尾巴的白团子。
包好的汤圆炖煮十五分钟左右,捞出后,加上一勺辣椒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乡愁的滋味。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龚新语)
这“九碗汤圆”,你更爱哪一碗?癸卯元宵佳节到
元宵佳节吃元宵
南北甜咸都端上
你最喜欢啥味道?
小手搓搓,吃汤圆(元宵)咯
据说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
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
叫做“元(圆)子”“汤团”
“乳糖圆子”“澄沙团子”
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
做成馅心
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圆形生品
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
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
像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所以也曾叫“浮元(圆)子”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汤圆的品牌在变,口味在变
寄寓在这一碗汤圆初味中
想家味道、团圆味道
永远不变
元宵通常是北方的叫法
与南方汤圆不同
元宵是“摇”出来的
相传是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糕点铺
为使更多人能在上元节
吃上元宵
首创了摇制法
拔丝源自山东
是北方鲁菜技法之一
一盘拔丝元宵
在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下闪闪发亮
宛如金珠缠丝
元宵味道,香甜 ***
但是也提醒人们
更甜的是
拔节向上、奋斗不懈
上海的擂沙汤圆
已有百年历史
擂沙汤圆名为汤圆
却是沾着“擂沙”干吃
所谓“擂沙”,是一种擂制而成的“香沙”
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
的缸瓦土沙盆
再用一根质地坚硬的木棍
作为“擂浆棍”
往沙盆中放入熟赤豆
用“擂浆棍”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
热腾腾的熟汤圆
把香沙的香气
粘在皮上、吸进馅儿里
咬上一口,齿颊留香
汤圆,应该是圆形的
云南镇雄、贵州毕节一带
传承下来的却是三角汤圆
云贵当地大山中的先民
为了祈求自然的恩赐
捏制山形汤圆
作为供奉山神的祭品
常见包心(馅料)有两种
酥麻、核桃仁、红糖
磨成粉末后混合拌匀
通过蒸煮变软
这种叫“酥麻汤圆”
另一种用
花生、猪油、芝麻等食材
这种包心的汤圆叫“富油汤圆”
鸭母 *** 是潮汕传统名小食
虽然取名“鸭母 *** ”
但它在原料上和鸭没有半点关系
据说是煮汤圆时
一粒粒汤圆不断沉浮
如同池塘里的白毛鸭子嬉戏
故而得名
它的馅料传统上有四样
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
传统卖鸭母 *** 每碗三粒
每粒的馅各不相同
一份豪华“鸭母 *** ”里
往往不仅有汤圆
还有薏米、木耳、白果、红豆
鹌鹑蛋、柿饼、清心丸
桂圆、芋圆、绿豆
供食客自选
形状随意、搭配随客
但是食材有益
色香俱佳、令人回味
与重庆美食
大多麻辣、粗犷、豪放不同
山城小汤圆
甜润、细腻、温和
而且它个头小
不足当地普通汤圆的四分之一
显得娇小玲珑、雪白圆润、俏皮可爱
据说山城小汤圆
是杭州血统
创制人是根据
山城百姓的口味特点
对传统当地汤圆
的制法和用料
反复进行了创新改良
最终让这碗
香喷喷的小汤圆
扎根山城,融入重庆
以姜入味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食客们
早已是司空见惯
够姜汤圆的糖水以姜汁熬制
清淡透彻,鲜辣的姜味
通过煮水嵌入到
薄皮的汤圆内里
与汤圆内馅混成独特的香味
姜,自古便是中华正味
“够姜”一词在粤语里
有“够胆量,够强大”的意思
快来上一碗
热气腾腾、驱邪扶正的
够姜汤圆
暖暖心胃吧
浙江龙游的北乡汤团
个头硕大
能顶上传统汤圆的五六个大小
甚至大过鸡蛋
它的形状也很有特点
尖头的大圆肚子
还带有一个小尾巴
据说
北乡汤团的诞生
是一对因挥霍而败落的夫妻
过年时
发现全家的食物
只能包出这样一个汤团
这个汤团
给当地留下了
克勤克俭的民俗记忆
如今的汤团内馅
主要由
肉丁、萝卜丝、豆腐干等美味组成
但是
却世世代代告诫当地人
吃得再饱
也不能忘记挨饿的味道
至于汤团为什么有小尾巴
你不妨来猜一猜
留言给我们吧
苏州的五色汤圆
粉红、青绿、金黄、奶白、棕褐
以糯、粳米粉镶配
包以由
鲜肉、玫瑰酱、豆沙、芝麻、桂花猪油
等5种配制的馅心
也可添加
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
保证其外皮五色
则会使用
如南瓜、胡萝卜、抹茶等
颜色鲜明的食料
中华文化中
“五”是象征吉祥的数字
像五谷、五福、五行等
让五颗颜色材质各异的汤圆
待在同一个碗中
共同成就一份和谐的美味
九碗汤圆(元宵)久传承
碗碗美味又提神
送给幸福有“元”人
踔厉奋发又一春
祝福天下有“元”人幸福长久
祝福全国奋斗者久久为功
祝福我们的祖国强盛永久
今天的汤圆(元宵)里
哪种味道最让你着迷?
快快分享给大家吧
监制:车玉明
统筹:王曙晖、王宇
策划:杰文津
制图:陆君钰、赵天祎、张詠欣、盛梦瑶
记者:黄筱、周文冲、林碧锋、邓瑞璇、刘巍巍、陈爱平
编辑:杰文津、陆君钰
文案:杰文津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新华社
各式元宵美食大搜罗!看完第2个,湖北人惊呆了:还有这层寓意?元宵节
是春节之后的之一个重要节日,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的过完年!
那么元宵节该吃什么?
只想到吃汤圆的面壁思过去。
我富饶的大中华才不会仅仅只吃汤圆!
| 汤圆 |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 *** 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汤圆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汤圆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 *** *** 分,有手中搓制、汤圆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 生菜 |
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广东人的 *** 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
| 元宵茶 |
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
| 饺子 |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那么浙江人元宵节喜欢吃些什么呢?
衢州·龙游尖嘴汤圆
汤圆一般是甜馅的。而浙江龙游的汤圆与众不同,是咸馅的。椭圆形的,鼓鼓的,带个尖尖嘴,好看又好吃,一碗四五个,包你吃得饱饱的。这是浙西山区农家常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必选点心之一。
金华·浦江麦饼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台州·三门糟羹
糟羹又叫“发财羹”。正月十四那天人人都会串门去吃糟羹,在过去的村庄里,小朋友们走街穿巷要各家吃过来,而且有个风俗,哪家糟羹是被吃得越多的,预示这家今年会财运红火。
所以每家每户都尽力把自己的糟羹做得内容丰富,口感鲜美,希望被更多人吃掉,就为了讨上这个好彩头。
在众多人的印象中,浙江人的口味都以清淡为主。而就在浙江西部的一些地方,当地人却无辣不欢。比如杭州建德,衢州 *** ,再或者是今天小马要说的龙游。
龙游,这座鲜有人知的小县城,却曾经让韩寒对于这里的美食都流连忘返。不仅在 *** 还是在文章中,韩寒都对于龙游的小吃可谓是称赞有加。
其实对于龙游早有耳闻,曾经朋友带来的酥饼,发糕以及精美包装的鸭头等。平时在杭州工作,吃惯了清淡的饮食,似乎并不满足我这个无辣不欢的口味。于是趁着今年3月份有空便买好票迅速前往这座小城。
为什么龙游会云集如此多美食和小吃?那就要从龙游的历史说起,龙游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了浙江最早建县的13个县城之一。正因为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加上留存的文化底蕴,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也创造出了众多的美味小吃,据不完全统计这座城拥有100种的小吃,像龙游发糕,葱花馒头,米糊,酥饼等仅仅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
早晨从一碗米糊和葱花馒头开始
龙游人的早晨似乎都是从一碗米糊开始,米糊一般都需要趁热吃。刚出锅的米糊白脆薄润,汤浓不稠。用小勺子送到嘴边,入口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米糊的爽滑。米糊看似非常简单,但却用料十足。一般除了主食之外,还会配有酱油,猪肉丝,榨菜,紫菜等等。当一碗米糊下肚之时,米香慢慢在味蕾中漾开。
米糊的更佳当然在我看来就是葱花馒头,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馒头,龙游的馒头造型更别致,在顶部会开一个口,将新鲜的猪肉,笋干和葱花放入其中,将馒头塞的鼓鼓的,吃起来也更够味,而葱花馒头中的精妙之笔就是辣。
中午一份汤圆+烤饼
在龙游吃到的汤圆似乎 *** 了我对于汤圆的印象,和很多地方甜馅的汤圆不同,龙游的北乡汤圆是咸的,皮用米粉做,馅料则一般选用猪肉、葱花、鲜笋、香菇、豆干等。在形状方便北向汤圆也并非圆形,而是类似水滴形。在以前这样的一份餐食是主人招待宾客的上等点心。
如果觉得一碗北乡汤圆不够吃,那么不妨再来一个热乎乎的烤饼再适合不过了。烤饼为龙游当地特色的小吃,有点类似丽水缙云烧饼但比缙云烧饼口感更脆一点。馅料的选择余地也多一些,榨菜,梅干菜,肉等等,如果想要口味更棒的,那么一个混合馅的烧饼最适合你了。
晚餐一份粉干+水晶糕
有人说在龙游没有什么事是一碗粉干解决不了的,的确在龙游粉干的出镜率很高,既可以当早饭,也可以当中餐和晚餐。粉干的做法也非常多种,可加菜加肉煮成汤粉干,可配菜炒着吃,再或者是加点酸菜,葱,榨菜,辣椒等调料凉拌着吃,当地人叫做“水了醋”。
如果觉得拌粉太辣,那么来一份清凉的水晶糕那么再适合不过。 *** Q弹的水晶糕,就像是果冻一样,可搭配薄荷,绿豆,红豆,百合等各种,不论是春夏秋冬喝上一碗,都可以让你凉到人心。
当然龙游的小吃也绝非就这些,龙游发糕、三头一掌、小馄饨、糯米肠、清明粿、千层糕等等,都将满足你对于龙游的期待。
安利衢州柯城区,评论里过半的朋友都在呼喊“衢州不好吃,你得来龙游看看啊”。
能在衢州当地人中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快马加鞭地去了解了一下的阿球也直呼真“挖到宝了”!
杭州高铁一小时直达,这里小吃之丰富,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浙江版的小沙县。
@图虫
「四省通衢、五路总头」,这座有2000多年建县史的古城,曾诞生了明代最鼎盛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龙游商帮。
四方商客来来往往,各地的习俗和口味偏好也在这里杂合。让龙游拥有了与众不同的 *** 味道和从早到晚可以吃不停歇的丰富风味。
@图虫
说到龙游味道,“辣”一定是首要印象。
被煮碎的辣椒或是透着点点艳红、或是成为滴滴辣酱,粘附在各种小吃上。
入口从最初的那一丝辣意,到瞬间爆发出火山一样汹涌的怒辣,龙游的辣,似乎比隔壁江西甚至川渝的辣还来的猛烈。
@图虫
小城的人口不算太多,但层出不穷的美食却是整座县城的名片。
从发糕、豆腐丸子、米糊到葱花包子、拌粉;从早上的粉干米糊到下午的烤饼,再到晚上的卤味肉圆。
龙游人对于美食的执着,早就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独特的地方记忆。
大众点评@sakii要瘦15斤
更别提这里还有优雅的江南景色和深沉的历史底蕴。这座小城,值得在这炎炎夏日为饱腹而来。
早上就开始的满满碳水
是龙游人一天的快乐源泉
小红书@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虽然只是一个人口不足40万的小县城,但龙游人对食物的挑剔和较劲程度,可不比城里人差。
毕竟在这卧虎藏龙的县城里,狭小没装修的小店可能已经开了40年,和蔼的阿姨真实身份其实是非遗传承人。
所以在龙游,从早餐开始,就讲究起来了。
老李粉干·米糊
@龙游传媒
有人说,老李粉干是龙游早餐届的的标杆,从爷爷传承到孙女,味道一直靠谱在线。每天早上,店里都满满当当坐着熟悉的客人。
@熊猫爱读史
他们家的粉干,水煮不糊汤,干炒也不易断。加几勺店里秘制的辣酱、豆瓣酱,“滋拉”一口吸进嘴里,清爽滑口的粉干夹杂着爽脆咸鲜的咸菜,入口就是落胃的舒适。
@龙游传媒
当然,同样受欢迎的还有米糊。
原汁原味的米糊现做现卖,刚出锅的米糊白脆薄润,汤浓不稠,入口就能尝到绵密的米香。
葱香、 *** 给予米糊最基础的底味,榨菜的爽脆和辣椒酱的 *** 又让它变得更加魅惑。
*** :北门菜场旌忠坊与进士路交叉口东南50米
永盛豆腐丸
@浙里衢州
本地人对永盛的情感,可以说是眷念也不过分。
毕竟这是龙游最后一家还在坚持手工 *** 的豆腐丸店,所以只要想吃豆腐丸了,脑子里冒出的目的地,绝对是永盛。
小红书@super匡匡
包裹着肉球的豆腐丸子,在碗里滚几圈在被轻轻放进水中。待到丸子被汆熟,小心舀进有小葱点缀的清汤中,跟白玉似的,很讨喜。
嫩嫩的豆腐里裹着鲜肉末,衬出豆腐清香,又流露出肉脂的浓郁。当然,嗜辣的龙游人离不开辣椒酱,在辣酱里再打个滚之后进入肚子,才是吃豆腐丸子最地道的方式。
*** :龙州街道文化东路149号
北乡汤圆
@ 衢报掌上衢州
对热衷于糯叽叽汤圆的阿球来说,这大个的北乡汤圆,毫不费力的就能让人一眼爱上。
用浸泡七日以上的富硒米磨成的粉做成的面皮,更糯、还不粘牙;馅得选用新鲜的瘦肉和南乡新晒的笋干。
当然,底汤里少不了辣椒酱,又辣又鲜的汤圆,才叫北乡汤圆。
小红书@吃不饱的小Air
龙游的汤圆是咸味儿的,糯糯的皮,咬下一口,辣意就在舌尖霸道地蔓延开来。
细细的笋干丝夹着软嫩的豆腐干,青绿的小葱伴着肉末,汤圆皮的软糯和馅料的鲜香交杂,时糯时韧的口感在嘴里互不示弱。
伴着辛辣的 *** ,这霸道的味道,就是龙游人更好的那口!
*** :谷水路259号
老娘包子
@浙江电视台《美食兄弟连》
最早开在老 *** 院旁的老娘包子,距今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
老娘包子这个店名是食客们给取的,结束整晚工作,来这里吃个包子再回家睡觉,像妈妈一样、贴心的好味道让食客们开玩笑式地管老板娘叫“老娘”。
这家小小的店,是一代龙游人有关包子情怀与记忆的载体。
@浙江电视台《美食兄弟连》
开店30多年始终坚持传统,老面做皮,极有嚼劲。褶则一定要捏18个,捏到最后正好是一圈。
做的是龙游传统的开口包子,透过小口,把辣椒酱和醋从开口灌入,酸辣十足的蘸料通过肉馅的缝隙直达包子内心。
一口下去,汤味、肉味、辣味在口中融合激荡,回味悠长。
*** :平政路61号
tips:这家店的包子超级火爆,8点半大排长龙,9点多到店包子基本就卖完了,因此一定要早去!
宇宙之一小吃中心
超 ***
小红书@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作为宇宙之一小吃中心,这里也有许多在江浙这片土地上处处都能吃到的美味。
但就是很奇怪,出了龙游,这些味道就仿佛变了味。
只有走到龙游,舌尖上敏锐的触觉才有了那种熟悉的归属感。发糕、烤饼、酱馃......在龙游认真吃一趟,真的很废胃呢!
柳阿姨烤饼
@文旅龙游
柳阿姨烤饼应该不少龙游人都很熟悉,开了三十多年也算是龙游小吃届里的老字号了。
现做的烤饼汤汁浓郁,饼还被贴在碳炉中时汤汁就止不住的往外冒。排队的人群里,不乏有一买就是好几个的当地人。
@文旅龙游
吃烤饼一定要趁热。趁着烤饼还带着刚从碳炉 *** 来的热气,汤汁还带着温润,一口咬下去就能感受到外壳的酥脆、肉葱的鲜香和辣椒面的 *** ,满足感瞬间充斥整个味蕾。
*** :龙洲街道环城西路17号交易城西大门
善蒸坊
松松软软的龙游发糕,是龙游最出圈的美食之一。善蒸坊在当地人看来可能不是更好吃的,但一定是最不会出错的。
刚蒸出来的发糕,松软中带着猪油香和酒香。但当地人一般不会现吃,而是习惯冷了之后煎着吃,带着发糕的耙糯和煎后的香脆,龙游人,怎么这么会吃啊!
*** :太平西路5-3号附近
菊连煎馃
@呶妹
@dpuser-9795753519
没吃过龙游的煎馃,可以说是没有掌握龙游小吃的精髓。
在龙游,鲜香脆韧的煎馃里,是可以包下一切的!咸菜馃、笋干鲜肉馃、萝卜丝馃、豇豆馃......只有你想不到。
和辣酱揉杂在一起的内馅,吃一口只感觉口腔冒火,却怎么都控制不住还要要继续吃下去的冲动。要不怎么说,没有吃过龙游的煎馃是不完整的呢?
*** :龙洲街道兴龙南路47、49、51、53号
夏日的夜晚
需要三头一掌和啤酒作伴
@张大脸
@中南部饼干
在龙游,市井饭馆的存在阿球都忽略不见了,毕竟在这庞大的小吃王国里,还有太多包揽龙游小吃的王牌小吃店要吃。
吃饭?那太浪费肚子了。
况且,炎炎夏日,能够坐在路边吃着热辣的三头一掌、喝着沁凉的红豆水晶糕,或者在大排档里大汗淋漓的吸一根羊骨,这才是龙游的夏日夜晚正确的打开方式啊!
花花粥店
大众点评@淘气进进
花花粥店,可以说是龙游小吃届的巨头之一。
从开业到现在的30多年里,不知道是多少龙游人的美食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段回忆了。
虽然店名叫粥店,但种类可是格外丰富。除了粥,卤味、酱馃、粉干这几样拿手小吃也圈了好多忠实食客。
大众点评@ccjjll4
大众点评@米饭狂热爱好者
招牌的三头一掌,骨酥肉烂,每一寸紧致的肉都能在牙齿的撕扯中浸出丝丝卤汁。每一口都是精髓,鲜香麻辣的味道更是过瘾。
不过阿球更爱的,是他们家的卤豆腐。滑嫩的豆腐仿佛张开了每一个细孔来吸收热辣的卤汁,只需要轻轻一嘬,豆腐四分五裂,卤香直冲舌尖。
这时候再抿一口冰啤酒,就一个爽字足矣!
*** : *** 路1-3号
王阿盖手工小吃
大众点评@sakii要瘦15斤
王阿盖也是一家一站式小吃店,在这里,你总能看见拖家带口的当地人,一家老小闲散的坐在凳子上 *** 的啃着兔头、拌着粉干。
提到这家店,阿球脑海里闪过葱花馒头、肉圆、牛肉手拍面、芋头粽、腌菜粽子、盖浇饭……瞬间就能口齿生津。
大众点评@香蕉队长噢
他们家的菜品里,阿球更爱肉圆。
搅打上劲后成团,所以龙游的肉圆个个扎实且弹润。肉馅的鲜美,搭配软糯的口感,再加上辣椒酱和醋碟混合的蘸料来增香解腻,着实让人对这肉丸欲罢不能。
小红书@甜豆芽菜
还有他们家的拌粉,光是卖相,就足以让人食欲大涨。
滑溜的米粉配上笋干、肉沫、萝卜干、葱花、辣椒酱,会吃的人,还会浇上一点鸭头的卤汤,拌匀后呲溜一口,这世间还有什么时刻比现在更满足呢?
软软糯糯的水晶糕,是夏天最爽口的存在。薄荷味的底汤,既清新又凉爽,软软糯糯的水晶糕甜度刚刚好,配上粉干来解辣再好不过了。
*** :龙洲街道环城西路31号
喜洋洋小吃
@吃货在衢州
喜洋洋小吃,是当地朋友力荐的小店,招牌破旧到有些不起眼,但不影响里面骨头汤的阵阵飘香。
他们家主要是吃羊棒骨,炖煮到轻易就能骨肉分离的棒骨一点羊膻味都没有,卤得很透,但奇妙的是肉的清香并没有被掩盖。
用吸管 *** 棒骨,就能吸到带着卤汁味道质地粘稠的羊骨髓,夏天来这么一根棒骨细细啃着,特别过瘾。
大众点评@大得得
当然,除了羊棒骨,还有粉干、卤猪脚、鸭掌之类的各种,难怪会有人半夜下了高铁之一站就先来这。
小店虽小,味道却值得呀。
*** :龙洲街道清波路125号
@文旅龙游
爱上龙游,好像不需要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是因为龙游镇的老街馄饨、北乡的猪肠、辣到眼泪冒出的葱花馒头,因为华西园的豆豉、因为陈生记的包子......
爱上龙游的理由,仅此,足矣。
这“九碗汤圆”,你更爱哪一碗?癸卯元宵佳节到
元宵佳节吃元宵
南北甜咸都端上
你最喜欢啥味道?
小手搓搓,吃汤圆(元宵)咯
据说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
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
叫做“元(圆)子”“汤团”
“乳糖圆子”“澄沙团子”
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
做成馅心
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圆形生品
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
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
像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所以也曾叫“浮元(圆)子”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
汤圆的品牌在变,口味在变
寄寓在这一碗汤圆初味中
想家味道、团圆味道
永远不变
元宵通常是北方的叫法
与南方汤圆不同
元宵是“摇”出来的
相传是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糕点铺
为使更多人能在上元节
吃上元宵
首创了摇制法
拔丝源自山东
是北方鲁菜技法之一
一盘拔丝元宵
在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下闪闪发亮
宛如金珠缠丝
元宵味道,香甜 ***
但是也提醒人们
更甜的是
拔节向上、奋斗不懈
上海的擂沙汤圆
已有百年历史
擂沙汤圆名为汤圆
却是沾着“擂沙”干吃
所谓“擂沙”,是一种擂制而成的“香沙”
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
的缸瓦土沙盆
再用一根质地坚硬的木棍
作为“擂浆棍”
往沙盆中放入熟赤豆
用“擂浆棍”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
热腾腾的熟汤圆
把香沙的香气
粘在皮上、吸进馅儿里
咬上一口,齿颊留香
汤圆,应该是圆形的
云南镇雄、贵州毕节一带
传承下来的却是三角汤圆
云贵当地大山中的先民
为了祈求自然的恩赐
捏制山形汤圆
作为供奉山神的祭品
常见包心(馅料)有两种
酥麻、核桃仁、红糖
磨成粉末后混合拌匀
通过蒸煮变软
这种叫“酥麻汤圆”
另一种用
花生、猪油、芝麻等食材
这种包心的汤圆叫“富油汤圆”
鸭母 *** 是潮汕传统名小食
虽然取名“鸭母 *** ”
但它在原料上和鸭没有半点关系
据说是煮汤圆时
一粒粒汤圆不断沉浮
如同池塘里的白毛鸭子嬉戏
故而得名
它的馅料传统上有四样
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
传统卖鸭母 *** 每碗三粒
每粒的馅各不相同
一份豪华“鸭母 *** ”里
往往不仅有汤圆
还有薏米、木耳、白果、红豆
鹌鹑蛋、柿饼、清心丸
桂圆、芋圆、绿豆
供食客自选
形状随意、搭配随客
但是食材有益
色香俱佳、令人回味
与重庆美食
大多麻辣、粗犷、豪放不同
山城小汤圆
甜润、细腻、温和
而且它个头小
不足当地普通汤圆的四分之一
显得娇小玲珑、雪白圆润、俏皮可爱
据说山城小汤圆
是杭州血统
创制人是根据
山城百姓的口味特点
对传统当地汤圆
的制法和用料
反复进行了创新改良
最终让这碗
香喷喷的小汤圆
扎根山城,融入重庆
以姜入味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食客们
早已是司空见惯
够姜汤圆的糖水以姜汁熬制
清淡透彻,鲜辣的姜味
通过煮水嵌入到
薄皮的汤圆内里
与汤圆内馅混成独特的香味
姜,自古便是中华正味
“够姜”一词在粤语里
有“够胆量,够强大”的意思
快来上一碗
热气腾腾、驱邪扶正的
够姜汤圆
暖暖心胃吧
浙江龙游的北乡汤团
个头硕大
能顶上传统汤圆的五六个大小
甚至大过鸡蛋
它的形状也很有特点
尖头的大圆肚子
还带有一个小尾巴
据说
北乡汤团的诞生
是一对因挥霍而败落的夫妻
过年时
发现全家的食物
只能包出这样一个汤团
这个汤团
给当地留下了
克勤克俭的民俗记忆
如今的汤团内馅
主要由
肉丁、萝卜丝、豆腐干等美味组成
但是
却世世代代告诫当地人
吃得再饱
也不能忘记挨饿的味道
至于汤团为什么有小尾巴
你不妨来猜一猜
留言给我们吧
苏州的五色汤圆
粉红、青绿、金黄、奶白、棕褐
以糯、粳米粉镶配
包以由
鲜肉、玫瑰酱、豆沙、芝麻、桂花猪油
等5种配制的馅心
也可添加
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
保证其外皮五色
则会使用
如南瓜、胡萝卜、抹茶等
颜色鲜明的食料
中华文化中
“五”是象征吉祥的数字
像五谷、五福、五行等
让五颗颜色材质各异的汤圆
待在同一个碗中
共同成就一份和谐的美味
九碗汤圆(元宵)久传承
碗碗美味又提神
送给幸福有“元”人
踔厉奋发又一春
祝福天下有“元”人幸福长久
祝福全国奋斗者久久为功
祝福我们的祖国强盛永久
今天的汤圆(元宵)里
哪种味道最让你着迷?
快快分享给大家吧
来源: 新华社
浙江美食最丰富的地方,小吃店24小时营业,口味偏辣与四川接近这里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馆,跟我一起看世界。
民以食为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游仅仅是因为这个地方有非常特别的美食,从屏幕前的垂涎欲滴,到真正动身前往一试,所以如今美食也成为人们说走就走的一部分原因。要论起中国的美食,那可是天南地北各有千秋,既有北方的肉夹馍驴打滚,中部有热干面臭豆腐,南方有米线米粉和粤式点心。
而要说到浙江的美食,那更是丰富多彩,要说浙江美食最多的是哪个城市,那龙游必须有名字,龙游这座小小的城市,美食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又有行走在龙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到烹制龙游特色小吃的店面、摊铺,不起眼的店铺,不出名的师傅,却能让人品尝到地地道道的美味,令无数游客甚至龙游人都欲罢不能。
来到的之一家是龙游县城排名之一的冯家大院,这里的掌勺师父可是国际级的,而冯家大院也是龙游最出名的餐厅,地道的本帮菜连本地人都是回头客。 凉菜都用当地的特产,辅以精致的做法,有口水鸡、腌缸豆、白切羊肉、八宝菜等,非常有龙游特色的风味。
紧接着的热菜就给了我又一轮新的味蕾冲击,从特色南瓜煲、家烧水库鱼到酒糟螺蛳青、红糖馒头,“土”菜也能做出这样的特色,就算是放在浙江也是数一数二的回头率很高的餐厅。
这道菜头烧泥鳅让我印象深刻,毕竟没有实际体验过泥鳅的味道,而这道菜是完全一整条地放在汤里,凭着一颗好奇心尝一尝,口感和鳝丝有点像,还挺好吃的,所以有些食材还是要大着胆子才能试一试。
这道干菜玉米饼也不错,口感酥脆,里面的蔬菜料非常扎实,也是一盘很快光盘的菜。
龙游的陈年好酒,高达52度,类似于日本烧酒,可以尝个新鲜,但我不太能喝,所以也只是咪了一小口,辣辣的,喜欢喝度数高的酒的人应该很喜欢。
正餐过后,来龙游,必可不少的还有龙游的风味小吃,这些小吃才算是龙游美食的一绝。在龙游大街小巷的美食店铺中,有些是集中式的,一家小吃店 *** 了全部品种,可以一次吃个痛快,比如我接着去的两家杨爱珍和王阿盖。
杨爱珍大排档主要以老板 *** 卤味料理为主,令人称道的是汤和卤水,因为 *** 了很多卤味一起熬,熬上很久的时间,味道就变得不一样。但是都相当的辣,卤豆腐、卤鸡爪、卤猪耳等都是热销菜,稍微吃一口,就能辣上10分钟。
其中的招牌特色就是衢州特色小吃“三头一掌”中的鸭头和兔头,鸭头和兔头的 *** 要经过清洗、腌制、入锅煮、加调料、再煮、再加料,鸭头起码要炖4小时,兔头要炖6小时左右才能酥烂鲜美。而且因为兔头成本比较高,清洗时的工序复杂,其他的店渐渐就放弃 *** 了,但他们家还在坚持。
原本只听说过四川兔头很有名,没想到龙游的兔头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我是从没有吃过兔头和鸭头,也不太敢吃,但是他们家的卤汁味道吸引了我,我也就尝了一下,发现果然味道不错。
第二家去的是王阿盖手工小吃,这里的小吃都透着一股烟火气,葱花馒头,肉圆,牛肉手排面是食客的标配。 *** 实惠,不到100块钱就能吃出超级大的满足感。更受欢迎的是拌粉干,里面笋干非常多。地道的龙游特色粉干,加上红椒末、土笋干,龙游特有的白辣椒,吃上一碗,舍不得擦掉嘴角的汤汁。
同样这家也卖着兔头和鸭头,看来这两个“头”是龙游小吃的标配。
看这就是我们10个人点的满满当当的一桌,有当地特色的葱花馒头、红豆水晶、特色拌粉干、北乡汤圆、煎发糕、芋头粽等等,简直是把宵夜吃成了正餐,每一样特色小吃都 *** 了龙游的一种独特的风味。
比如龙游的早餐特色葱花馒头,上好的猪肉与当地特色笋干切碎成末拌馅,在面团上戳个洞,把馅一点点塞进去,直到馒头被塞得鼓鼓的,就像开口包子,咬一口,肥瘦相间的猪肉馅和清香的笋干恰到好处。
龙游拌粉干既可当早餐,也可作为中晚餐主食。龙游的粉干是用质地柔软的大米为原料,这种粉干可炒可汤,还有一种特别的做法,龙游人称水了醋,就是粉干加点酸菜、加点调料直接凉拌,味道顺滑鲜美。
龙游的三头一掌是广受龙游人喜爱的特色小吃,几乎家家店都能见到,秘决全在汤料里,用上等的香料熬制巨香汤料,卤制时间长达两小时以上,肉质酥烂到筷子一戳就能与骨头分离。酱汁浓郁,香辣十足。
还有龙游的汤团也是比较特色的,个头较大,尖头圆肚,像极了水滴。里面的馅料,并不是传统的芝麻等甜味料,而是咸味儿的,没有传统汤圆那般粘牙,稍微将皮咬破一点,里面的馅料便钻了出来。
在龙游吃了一遍后,我感觉口味不太像浙江传统的,更偏向四川的口味,口味偏辣,兔头鸭头为特色菜。而四川又是中国的美食大省,那龙游也相当于浙江中的小四川。那么你去龙游吃过美食吗?你会为了一道菜而不远 *** 去一个地方吗?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