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给大家带来夏日钩针衫系列的教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款V翻领T恤钩针衫的钩法,示范用线:蛋糕线(棉线),3.5mm的钩针。
我们从领部开始钩,示范款起了 *** 针锁针。第1行:依次钩出13针长针,下1针上钩双长V花(2长2锁2长),再18针长针,1针双长V花,26针长针,1针双长V花,18针长针,1针双长V花,13针长针,1针双长V花(所以总针数为18*2+13*2+26+4= *** 针,其中13针为两个前片各分配的针数,26针为后片分配的针数,18针是两袖处各分配的针数。第1圈钩完领围约为45厘米。
第2行:3锁,翻面(我们是来回翻面片钩),后面重复钩长针右上1针交叉,双长V花处,我们依次钩2针内钩长针,V心处依然钩双长V花,再钩2针内钩长针;后面每组都重复这样去钩,即除了双长V花处,其它地方都是钩长针右上1针交叉,在最后1针上钩长针(长针右上1针交叉:2针一组,先穿入左边1针上钩1针长针,再从前面回到右边1针上钩1针长针)。
第3行:双长V花处依次钩2针外钩长针,V心处依然钩双长V花,再2针外钩长针,其它地方都是不加不减钩长针;第4-14行:重复第2-3行的规律去钩(这14行就是领口开的位置,也是袖洞的长度),示范款14圈钩完后的尺寸请参考下方图示。第14行钩完后,4锁,直接穿入前片另半片的第1针钩引拔针。
第15圈:先不加不减钩长针,钩到最左边的V花处,在V心处钩1长2锁,然后穿入另一片对应的V心处,然后继续往后不加不减钩长针,钩到另一端的V花处,也按同样的 *** 进行连接,再继续钩长针钩完这圈(最后的4锁上挑钩4针长针),然后与起立针引拔(后面如未有特殊说明,都是这样引拔)。注:我们两端是各加了4针锁针,如果你的手臂比较粗,还是觉得袖洞偏小的话,可以再多加几针锁针。
第16圈:3锁(依然要翻面),然后直接从前面穿入右边1针上钩1针长针。后面继续重复钩长针右上1针交叉,也就是第16圈开始,我们又是重复第2-3圈的钩法了(只是双长V花处没有了)。我们一直钩到所需的衣长(示范款的衣长约为65厘米,袖洞处约为20厘米,袖洞下方约为45厘米)。小提示:你们也可以直接钩长一点,钩成裙子哦~。
接着我们钩出两个领片(与领口竖边的高度相同),示范款起了25针锁针,不加不减钩了3行长针。然后依次将2个领片与领口进行缝合(如图示),然后再接线挑剩下的领口部分,第1圈:行的地方挑钩2针长针,其它就是每1针上挑钩1针长针;后面每圈我们在头尾处及四个角的地方加针(1针里钩2长),其它地方不加不减钩长针,示范款一共钩了5圈(喜欢翻领更大一些的可以再钩几圈)。
最后来钩袖子部分。第1圈:从腋下右侧端的任意长针上入针,先不加不减钩长针,腋下处的6组锁针空隙,我们连续钩3次长针2并1;后面继续 不加不减钩长针钩完整圈。第2圈开始就不加不减圈钩长针至所需的袖长(注:如果觉得袖口还是大,可以继续减针)。袖子完成后,这款V翻领T恤钩针衫就完工啦~!
最早都用竹竿子钓鱼
先人们在用鱼卡卡鱼过程中,悟出了 *** 鱼钩钓鱼。在直接用贝壳,木头、骨头磨制鱼钩基础上,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绑扎复合而成的鱼钩了。
兽骨禽骨截断,单独磨成的鱼钩虽然锋利,但做成弯钩不但困难而且弯钩部位很容易折断。
聪明的先民们尝试用不同的兽骨禽骨,打磨成鱼钩的不同部位。比如用细而坚利的禽骨 *** 带倒刺的钩尖部分,绑在用兽骨 *** 的钩柄上,复合绑成一体就成了比较坚实不易折断的鱼钩了,再比如,用坚实的细木棍复合绑扎细而坚利的禽骨 *** 的带倒刺钩,这一复合创造在考古中已得到证实。
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骨制鱼钩在钩弯处断裂,但结合部位不吻合,并有绑捆痕迹。而且发现绑捆处下方有植物纤维和动物蛋白腐烂残留痕迹,因而弄清楚了弯钩是植物麻绳或动物肠衣绑制合成鱼钩的。这也标志着先民们手工艺和设计 *** 的进步。
绑结不同材料的复合鱼钩比单独磨制骨质鱼钩强韧坚固耐用,实践也证明折断圆骨鱼钩容易,折断 *** 牢固的复合鱼钩却要费力得多。
从利用微小树叉,骨刺,到打磨骨制鱼钩,从手把绳索利用鱼卡卡鱼,到手把线利用鱼钩钩鱼需要技术进步的支持,也需要先民有足够时间和实战探索。彼时先民不多,但水源浩渺, 水产品丰富,体型硕大。鱼类对于人类的捕食警惕 *** 也还不那么高,尽管骨制鱼钩虽然形体笨拙粗糙,但长时间担当了人类捕捉鱼类补充食物的重任。
树叉骨刺缩短的镖头或横卡鱼口的鱼卡只能捕捉形体硕大的鱼类。随着近岸大鱼的减少, 促使先民改进捕鱼工具,使其专业化,精细化,磨制与之适应的小巧骨质鱼钩或树叉钩,进而促进利用鱼钩钓鱼技术应运而生。
最初利用鱼钩钓鱼是生产活动而不是户外运动。
钓鱼是先民捕捉食物的生产手段。最初也不是现代的持竿观漂垂钓,而只是抛出带诱饵包裹的鱼钩,坐等鱼儿吞食上钩。
从叉扎水面显现的鱼, 到 *** 潜在水里的鱼吞饵上钩, 是人类智慧的进步、也是先人生产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创造。
与琉球冲绳发现的海螺壳鱼钩不同, *** 发现最早的鱼钩是骨头或树枝叉磨制的,各地 *** 遗址 *** 土文物都有证明。这大概是沿海与内陆资源不同所致。最早内陆出土的鱼钩, 系兽骨或禽骨被劈磨成或直或弯的“鱼钩”,钩柄磨出沟槽以系绳索。
骨制鱼钩虽然不锋利也不结实,但在人类生产史上意义重大。
骨制鱼钩是人类制造最早的生产工具之一。已经具备了现代鱼钩的所有要素。 基本实现了现代鱼钩生产工艺 从设计,选材,截断,研磨,定型 修饰的完整过程。留待改进的只是制造鱼钩的材料和针对对象鱼而改进钩型。
渔猎不但在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随着剩余产品和有闲阶层的出现,也进入了人类的娱乐精神生活。
考古发现甚至在骨质鱼钩时代,不仅在河底湖底发现了鱼钩,而且在住宅或墓葬遗址中也发现了保存完好的鱼钩。说明富裕阶层已经把钓鱼活动从生产转向了休闲娱乐。
为什么石器时代没有出土渔具中不可或缺的钓鱼竿? 没有出土钓线和鱼漂 ?
用竹竿子钓鱼
因为原始时代渔业资源丰富,就连我小学课本上都写着,上世纪50年代的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远古的鱼儿好钓程度可想而知。就连我儿时钓鱼,钓鱼竿还是竹竿子,先人对鱼竿的技术要求程度更不高。《诗经.卫风.竹竿》足可以证明,彼时的钓鱼竿基本是 *** 竹竿。远古随手折断的树枝,竹子,皆可作为支撑抛投钓组的钓竿。加之先人 *** 钓鱼竿技术水平有限,那时候的钓鱼竿与树枝木棍 竹子难以区别,材料易于腐朽溃烂,所以那些当做钓鱼竿的木棍竹竿基本都湮灭在浩瀚的史海中。
当时用来 *** 鱼线的材料除了动物筋皮就是植物纤维,也极易损腐,很难保留下来。至于鱼漂更是随手折断的短小易于漂浮的秸秆,木棍,羽毛,与石头坠子一样,能起到下沉坠底作用即可,彼时大多不成型器。所以远古时代的这类文物,实在难于保留下来。即便保留下来了 也不易引起人们关注和联想。
棱形叶子钩编 *** ,几个步骤就完成,钩出的叶子立体漂亮起18针。
返回顺着每个针目钩短针,对面也对应钩短针。
现在是之一圈完成。
第二圈钩至另外一边距离2个针目返回钩。
钩的是外侧半针。
每次箭头位置最中间一针都要加3针,就这样来回钩,每次少钩2针返回。
完成后中间钩5辫子围成圈引拔。
文章内容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自己钩个好看又特别的帽子,马赛克帽子编织教程,配上围巾更有型马赛克围巾的教程出了之后,很多人都催着我再出帽子的教程,所以趁着还是在冬天,赶紧给大家带来这款马赛克帽子的教程。示范用的是中细羊毛线,双股合钩(如果你的线是比较粗的直接用单股就行了),5.0mm的钩针。颜色搭配大家可以参考示范款,也可以自己去搭配,建议使用撞色,对比色或渐变色的搭配风格。
我们先从帽边开始钩,用A色线起针,示范起了16针锁针(约10厘米的宽度),我们来回翻面片钩。第1行:不加不减钩一行短针;第2行:挑后半针不加不减钩一行短针;后面就重复第2行的钩法,一直钩到约44厘米的长度(这个长度是根据钩编对像的头围来灵活决定的,可以在头上围起来试试大小,钩片是有弹 *** 的)。
接着将钩片对折,依次一针对一针,挑2头靠在一起的2个半针钩引拔针缝合。然后开始往上钩帽身部分,第1圈:在行里挑针,挑的总针数需要是4的倍数,示范款一圈一共挑了 *** 针(大家根据具体的行数去计算是否需要均匀加针);第2圈:换B色线,挑后半针不加不减钩一圈短针,最后挑第1针短针的后半针,换回A色线引拔拉出。
第3圈:挑后半针依次钩3针短针,第4针挑前1行A色线留下的前半针钩长针(后面将挑前1行同色线的前半针钩长针简称为长针),重复这4针的钩法循环去钩,最后换B色线引拔拉出( *** 同第2圈);第4圈:重复(1针长针,挑后半针依次钩3针短针)钩完整圈,最后换A色线拉出(后面我说的短针都是需要挑后半针来钩的)。
第5圈:重复(1短,1长,2短)循环钩完整圈。后面大家就重复这样的规律一直钩到所需的帽高,示范款钩到了约13厘米的高度。我来总结一下花样的规律:首先两种颜色的线是交替去钩的,A线钩一行,B线钩一行:其次,每行大家只需找到长针这针的位置,它是钩在上一行长针的左边一针,其它针上都是钩短针;所以我们没必要去记具体的钩法,只需看着纹路去钩即可。
最后我们进入帽顶部分。第1圈:B线(你如果正好是A线就用A线),重复(2短,1长针,第4针挑过不钩)钩完整圈(如果这圈你的排列不是如此,你只需在4针一组中,跳过1针短针不钩即可);第2圈:重复(1长,1短)钩完整圈(即这圈又跳过了1针短针不钩);第3圈:这圈就全部钩长针了(又跳过了1针短针不钩),这圈钩完后,断线,线头穿入缝针内,挑剩下的辫子针收出帽顶,这款漂亮的马赛克无檐翻边帽就完工啦~!
田英章毛笔行书偏旁部首之“方框儿”。
今天,继续分享行书偏旁部首:方框儿——“囗”。
“囗”,读作wéi或guó,又叫“国字框”,古与“围”、“国”同义,在楷书中与“口”字形状笔画完全一样,只是大小不同。“口”表示嘴巴,用作部首也多跟嘴有关,如“吃”、“吵”、“呼”、“言”等,而“囗”是个象形字,字形就是一个大圈,表示围起来的意思。如图所示:
行书中的囗字旁:
整体字形瘦高,不宜过大,左收右展,且左上不封口。左竖以露锋斜切落笔,稍重,略左斜,收笔可向左或向右回锋引带下一笔画;横折起笔呼应左竖收笔笔势,由轻及重,稍抗肩,转折处可圆可方,运笔使转务必交代清楚,右竖笔略长,与左竖略呈背势,出钩坚定有力,钩身稍大,钩角低于左竖;最后横画位置上移,以使中宫收紧。
楷书中的囗字旁:
行书中的“囗”灵活多变,不宜过于粗重,圆笔的使用多于方笔,框内的结构需紧凑收敛,最后的底横通常可省略,以钩笔代替,略带草意,如下面的“困”、“因”字例。
具体字例:
固 gù
国 guó
回 huí
困 kùn
图 tú
团 tuán
围 wéi
因 yīn
园 yuán
圆 yuán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串钩,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根线组上面,系有5~6个鱼钩,同时在鱼钩上,挂上鱼饵丢入水中就可以垂钓了。这种 *** 也被大家称为懒人钓鱼,但每一种钓法,都有它独特的优势,同时也都有一定的技巧。
使用串钩钓鱼,不仅可以垂钓底息鱼类,同时还可以垂钓中上层鱼类。针对的鱼群的种类,也比较广泛,从杂食 *** 鱼类,再到肉食 *** 的攻击 *** 鱼类,串钩都可以垂钓。
由于,串钩钓鱼的效果显著,所以现在使用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但,串钩钓鱼虽好,却不容易准确的抓住鱼口。所以,也是一直以来,使用串钩钓鱼的一大难点!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野钓时,使用多种串钩垂钓 *** ,为钓友们分享一下,串钩钓鱼,准确的抓住鱼 *** 巧。
串钩钓获的鲫鱼
一、串钩钓鱼为何鱼口难抓?
串钩钓鱼,通常都是距离岸边较远,使用的鱼线较长,需要配合纺车轮一起使用。由于距离远,加上铅坠的负重和没有浮漂的观察。所以,有鱼吃饵时,一些细小的鱼口,很难能及时发现。
在钓鱼当中,除路亚以外,都是需要浮漂的,且浮漂的作用是非常关键。当有鱼在水底吃饵,将鱼钩吸入嘴里后,浮漂则会下沉或上浮,此时我们就可以提竿刺鱼了。
虽然不需要浮漂钓鱼的 *** 有很多,其中更具有 *** *** 的就是“崩尖子”钓法。这种钓法和串钩钓法,同样都是属于无漂钓,但抓口却要比串钩准确很多。
在使用串钩钓鱼时,虽然可以像崩尖子钓法一样,可以根据竿稍的抖动,或者是鱼线的松紧度来判断是否有鱼。但笔者在实际垂钓时发现,根据鱼竿抖动和鱼线松紧度,来判断是否有鱼上钩,实际上准确率太低了。因为,有些鱼在吃饵时,非常狡猾。
鲤鱼摄食非常谨慎经常试探 *** 的吃饵
二、串钩钓鱼,有哪些鱼吃饵,不易抓住鱼口
1)、鲫鱼
鲫鱼我们用手竿垂钓时,只要不是瓜子鲫,通常都是有口,提竿都是能刺中鲫鱼的。但,使用串钩钓鲫鱼时,鱼口并不容易抓住。主要原因是,鲫鱼在吃饵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悬停式吃饵。串钩是由水底到离底1米左右,挂上鱼饵后,它会悬停将鱼饵吃光而不被发现;另一种是拖拽式吃饵。将饵咬住前端,而后就跑,由于水深距离元,通常饵都被吃光了,却没有发现。
2)、鲤鱼
喜欢钓鲤鱼的钓友都知道,即使用手竿垂钓鲤鱼,都不容易钓获,原因是跟鲤鱼摄食习 *** 有关。鲤鱼摄食时,经常会试探 *** 的吃饵,将饵吃进后又吐出来。所以,使用串钩钓鲤鱼时,若不将卸力的松紧度调整合理,即使鲤鱼上钩了,也会出现脱钩。
3)、黄颡鱼
黄颡鱼又叫昂刺,这种鱼喜欢夜间出来活动捕食,只要使用猪肝或者青蚯蚓之类的鱼儿,它是非常的贪吃。正因为它非常贪吃,有时黄颡鱼将鱼钩都吃进肚子里,而岸上的鱼线和钓竿却毫无显示,其主要原因是和钓竿、线组的使用都有关系。
使用串钩钓鱼,针对个体较小的鱼,一些钓竿和线组使用不当,也会增加准确抓口的难度 *** 。
岸筏串钩是钓鲫鱼合适的选择
三、使用串钩钓鱼,这两种钓竿,不易抓住鱼口
使用串钩钓鱼,最早的就是用在海竿上面,当时的串钩钓法不是很多,所以用海竿都是大小兼顾的垂钓方式。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正如这个道理。
由于,海竿的硬度较大,在线组使用上面就会有顾忌,通常在海竿上面使用的主线,都不会小于3号线。线组大、距离远,钓一些个体较小的鲫鱼、黄颡鱼等,即使有鱼上钩了,都不一定能及时发现。
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着钓竿半天也没动静,将饵收回来时,却发现有小个体的鱼,已经在鱼钩上了,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这种情况都是钓竿太硬,搭配不合理,但也钓竿软,虽然能提升灵敏度,但也会带来麻烦!
比如:岸筏串钩钓鱼。在冬季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也是冬季串钩的主力军。由于冬季水冷鱼口少、动作轻,岸筏的优点是竿稍细、灵敏度高,鱼儿轻轻咬口动作,都能被岸筏的竿稍表现出来。
正因为太过灵敏,在春、夏、秋这三季,小杂鱼干扰情况较为严重时,岸筏串钩钓鱼,只要将饵抛入水中,竿稍就会不停的抖动,且鱼口信息也非常明显。但,真当你提竿刺鱼,摇轮收线,忙活了半天,却发现没上鱼空钩!
原因是,铅坠过大、竿稍细,放大的鱼口信号。虽然和鱼竿的软硬度有点关系,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串钩钓鱼时,细节把握好了,也是提高抓口的一个重点。
海竿串钩钓鱼是最不容易及时有效的抓住鱼口
四、常见的串钩钓鱼,最关键的地方,往往被忽视。这些细节把握好了,就能有效提高抓口准确率
- *** 竿角度。笔者在河边钓鱼时,经常能遇到,同样喜欢使用串钩钓鱼的钓友。虽然垂钓的方式 *** 基本相同,但鱼竿的 *** 竿角度,从来不被重视。有的是将钓竿90°垂直 *** 在地上,还有的是直接将钓竿放在地上,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垂钓方式。不仅会造成钓竿损伤,且不能及时发现鱼口。正确的 *** 竿角度是在45~60°之间,在这样的角度下,钓竿的弧度,适合鱼吃饵时的产生的力度,将自己的嘴唇挂入鱼钩。
- 根据鱼的大小选择线组。有些钓友,嫌麻烦、图省事,串钩钓鱼的线组,从来不区分大小号。若使用串钩钓大鱼还好一点,但钓小鱼时,鱼口很难显示出来。所以,钓鲫鱼、黄颡鱼这类小小体型鱼类,使用1.5左右的主线即可,像小鲤鱼或者是3-5斤重的,中等个体鱼群,使用主线3号主线,就足以应付。
- 合理调整渔轮卸力。串钩钓鱼,很少有人会关注卸力的调整。如果你没有关注过它的重要 *** ,那你一定吃过亏。比如:在使用串钩钓鱼时,有时会突然出现钓竿猛然弯曲,而后又迅速谈起,提竿却没有鱼上钩!原因是卸力调的太紧,一旦有个体稍大的鱼咬钩,钓竿就会迅速弯曲,鱼感觉到被鱼钩刺到,就会立刻挣扎。由于卸力太紧,不能及时出现,就导致跑鱼。所以,在使用串钩钓鱼时,要将渔轮线杯的卸力,调整至利用拉能缓慢出现的状态即可。
- 钓多大的鱼用多大的铅坠。串钩钓鱼的铅坠使用,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大家对它的感觉,错误的认为不是很重要。但实际是,铅坠大小比例和垂钓鱼大小有着密切关系。若,钓小鲫鱼这类的个体,使用30-50克的铅坠,即使鱼已经上钩了,竿稍和鱼线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所以不易发现和抓口。串钩钓鱼,正确的搭配和使用铅坠,要根据鱼的大小。比如,钓鲫鱼、小翘嘴、黄颡鱼,这种体型小的鱼,铅坠控制在15-20克,冬天在10-15克之间。若是钓3-5斤重的鱼群,铅坠控制在20-30克之间,若是钓6-8斤或以上的鱼,铅坠配40-60克之间,这样搭配串钩铅坠,才是正确的,同时也能准确的把握鱼口。
串钩钓鱼的使用环境强不受水流约束
五、利用辅助器材,提高串钩钓鱼,抓口准确 ***
- 巧用铃铛的声响抓鱼口
使用铃铛来抓口,最早是用在海竿钓 *** 钩上面,而后在逐渐的使用到串钩钓鱼上。串钩钓鱼使用铃铛抓鱼口,也并不是绝对可靠和准确,也会出现大量的虚假信号。但也可以通过调整来避免虚假信号。
比如:在小杂鱼较多的情况下,铃铛则会响个不停。但可以将铃铛,夹在竿稍和下一节的链接位置。竿体硬,可以有效的避开小杂鱼在水底闹饵,而产生的铃铛声响。若鱼口较轻的情况下,就将铃铛夹在竿稍的之一节前端,就可以提高感知度。
使用铃铛提高抓口准确度
- 先进产物串钩警报器
在使用串钩钓鱼时,还若使用警报器,鱼在吃饵时,线组只要稍微一动,就会及时的发出(滴、滴)的警报声响。若使用警报器作为串钩抓口,建议使用垂钓中等个体的鱼,铅坠使用在25克以上比较合适。
由于,警报器太过灵敏,若小鱼多的情况下,铅坠使用小了,就难以避开小鱼的干扰。如果是钓小鲫鱼之类的,铅坠大了,鱼口又体现不出来。所以,建议用串钩钓2-3斤以上的鱼时,使用警报器,或者是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
警报器结构图
最后:使用串钩钓鱼,更大的难点就是,难以把握鱼口的准确 *** 。所以,要根据垂钓的目标鱼,以及垂钓区域有什么鱼种,进行针对 *** 的垂钓,不要嫌麻烦、图省事,一根线组用到底,同时也要把细节做到位,才能提高抓鱼口对我准确 *** 。
使用串钩钓鱼时,在挂饵时也要注意,尤其是像蚯蚓这个样的活饵,且大小鱼都爱吃的钓饵。如果小鱼较多闹窝厉害,就要将蚯蚓由头挂入,截取一半,若是鱼口不好,那就将一根蚯蚓,在鱼钩上悬坠挂三次即可。这样可以增加蚯蚓的活跃 *** ,增加诱鱼效果。
串钩钓鱼的总体优势,还是比较可观的,尤其是在一些走水非常严重的区域,使用串钩钓鱼,不受水流的影响,并且串钩钓鱼,针对的鱼种类也比较广泛。串钩具备大小兼顾的同时,用它来钓获肉食 *** 鱼类,如翘嘴、鳜鱼、鲶鱼都是不错的选择。
钓友们,这是笔者在使用串钩钓鱼时,对准确抓口的一些经验和 ***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和更好的技巧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转发,喜欢的话请关注头条号《鲫鱼 *** 》,谢谢大家!
钩针教程|曼罗项圈教程曼罗项圈教程开始了。
接下来,拿出勾针和线材,选择雪花状的颜色线。我使用的是白色,先取出线头并正常地系上线。查看一下刚才织片剪断时留下的线头,将其翻转过来。当线头在右手边时,开始钩织。
在两个长长针之间的洞里入针,钩针挂在线上拉出线头,留出一段,钩两个锁针。完成两个锁针后,钩一个四个未完成中长针的锁针。绕线,在洞里入针,画线拉出。这是一个中长短针的未完成针,钩针上会形成两个线圈。继续绕线,绕洞入针,绕线拉出,向上提,这个提的长度大约是我们钩的两个锁针的长度。继续第三次绕线,绕线拉出第四次,这里有四个中长针的未完成针。
勾上后共形成九个线圈。当前面有一个时,将其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一对应,四次就是八个加上最开始的一个就是九个线圈。完成九个线圈后,钩针绕线一次,将所有线圈合并,然后锁上针,这样一个造型针就完成了。勾好后再勾三个锁针,三个锁针勾好后到下一个洞里勾这样的造型针,绕线并合并。
在这个洞里入针,绕线拉出,向上提一次中长针的未完成针,继续勾第二个,第三个绕线五针,挂线拉出第四个。新手朋友可以在勾完后数数是否有九个线圈,如果是,则绕线一次并合并这个造型针,使其成为中长针的初始成针,长度应尽量相等。
勾好后再勾三个锁针,然后到下一个洞里勾这个造型针,将其锁上,这样一个早长针就完成了。接着再勾四个锁针,一、二、三、四,与上一行的两个短针之间是空的,这里要勾四个锁针。然后再到下一个洞里勾这个造型针,四次,然后绕线,依次合并,合并后再锁上针,然后勾三个锁针,三针,勾好后到下一个洞里勾这个造型针,这个造型针也是锁上针后才完成的锁针。
好的,然后再勾三个锁针间隔,继续一二三、三、四。然后绕线,一次 *** 带过锁上针,这个造型针就完成了。看一下之一个造型针和第二个造型针之间是间隔的,三个锁针,第二个和第三个之间间隔的是四个锁针。第三个和第四个之间又是三个锁针,相当于最中间,这里是间隔四个锁针。然后两边这里是三个。勾好这里后,接下来要在上一行勾过的两个短针之间的洞里入针勾。勾之前先勾一个锁针,然后在上一行。看清楚,上一行勾的是长长针的这一些,我们要到上上一行。·这个扇形花样是在勾两个短针后,再间隔一个锁针,可以将其拆开,将两个短针之间的洞里加入勾针,直接勾长针。勾针绕线,入针到这个洞里,勾一个长针,再勾两个锁针,接着再到这个洞里勾一个长针。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造型不是在原本的位置,而是在上一行的基础上勾的,因此长针的位置也在上一行,勾完后再勾上一个锁针,然后到下一行回到这个扇形花样上勾这个造型针。这样容易出错。
·要注意的是,这个圈圈的结构比较复杂,这里的针脚不是按照正常的方式排列,而是有一些错位。勾完一个锁针后,到长长针和刚刚的五个锁针之间的大洞里勾早行针,接着勾三个锁针,再到下一个洞里勾早行针和三个锁针,最后勾一个早行针,勾完后再勾长针,形成一个倒三角的花样。这个倒三角的花样应该在上一行的两个短针之间的洞里勾,按照规律勾。
·先勾一个锁针,再勾长针,然后是两个锁针,接着再到这个洞里勾一个长针,最后再勾一个锁针,接着再勾下一组的造型针花样。剩下的几组也按照同样的 *** 完成。与前面的几组一样,按照规律勾到最后的扇形花样上。我这里勾了三个锁针,开始勾第四个,第四个应该在长长针和刚刚的五个锁针之间的大洞里入针,先勾三个锁针,然后在这个洞里勾四个未完成的中长针,一次两个,三个四个,全部合并,然后再勾上一个锁针,这样这一行就完成了。
大家好!今天要讲的是一种特殊鱼种,一个小时候给我带来恐怖记忆的动物——“鳝鱼”,总觉得和蛇长的好像!尖尖的脑袋,长长的身体,浑身都是粘液,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种鱼长相不怎么好看的鱼是这么好吃呢!
炸鳝段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吃鳝鱼了,《 *** 本草》《随息居饮食谱》《本草纲目》等都对鳝鱼的 *** 用价值做了描述,认为其有“添精益髓,补虚益血,壮筋骨”的功效。
湖北沙市有道名菜“ *** 鳝鱼”,又叫“竹节鳝鱼”,有着200多年历史,用去骨鳝段裹湿淀粉,分两次下油锅炸制而成,成菜外观精美,口味脆嫩,是“荆帮”厨师的看家菜。
*** 鳝鱼
江苏人对吃鳝鱼,那更有研究了,淮扬菜中的名菜“响油鳝糊”,让人们知道了江苏人可不仅仅口味清淡,遇到了鳝鱼这等美味,也是可以重油重咸。一勺热油浇下去,各种饵料,不对!是佐料随着炸油的声音,一道绝世美味便诞生了!
响油鳝糊
哎呀!怎么变成了美食节目了,咱可是钓鱼号啊!来来来!大家擦一擦嘴角的泪水,接着进入正题,来聊聊此等美味怎么作钓呢?
(一)鳝鱼的生活习 ***
鳝鱼又称黄鳝、长鱼、罗鳝。其体形呈蛇形,体长可达50厘米,黄褐色,具有黑色斑点,头大,口大,唇厚而眼小,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低平与尾鳍相连,很不显眼。鳝鱼生长快,生命力强,即使离开水也不易死亡,常在沟渠、泥塘和稻田中生活。鳝鱼善于打洞,因为在田埂上打洞,会使水稻田的水流失危害庄稼,过去被农民视为害鱼。
它常在田边、池塘、河沟沿岸打洞穴居,洞口距水面2~10厘米不等,其深度可随着水位下降而向下折转加深。越冬时,为避寒冷,常将洞穴掘到深达1米以上,有时可深达2~3米。该鱼的个体,更大者可达2000克。
鳝鱼一般在夏初水温达15℃时从洞中钻出,在深秋水温降至10℃时停止摄食,霜降后即深居洞内,不再外出活动。为了安全过冬,往往会用泥土将洞口塞严,仅留一个小通气孔通气,然后进入休眠状态,到第二年惊蛰后开始苏醒出洞觅食。该鱼的适温为18~25℃,在这样的水温中,摄食旺盛,也是垂钓的更好季节。
鳝鱼主要分布在 *** 的东部和南部,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各地都有分布。它适应 *** 较强,离水后能以口腔辅助呼吸。它不喜游动,喜在阴凉潮湿的洞中休息,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江河沿岸的石桥墩、石坎、石堤岸和码头石块的空隙,常是它的居住处。
黄鳝
(二)垂钓鳝鱼的用具
1.硬钩钓具
钓鳝鱼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钩,做法是:选用一根长约0. 5米、直径0. 9~1. 2毫米的钢丝 *** (也可用自行车轮上的车条代替)。先将钢丝的一头磨尖,弯成钩子形状,钩尖长约7毫米、钩门宽为6毫米,钩柄上端安一个木把子或将另一端用钳子弯成圆圈,圈的大小正好可套入手指,圈的方向与钩子的弯向更好一致。若固定在木柄上,钢丝可以短些。
鳝鱼钩
自行车车条是做钓钩的绝佳材料
2.软钩钓具
可以用12~14号的鱼钩或13~15号HHH渔业专用钩,在钩柄上拴一根8磅以上的尼龙线(约70厘米长),钓线的另一端拴在15~20厘米长的小木棒或小竹棒上。
软钩
3.引钩钓具
用一根手指粗的细竹竿,竹竿头上绑扎一段12号铁丝,穿上蚯蚓即成。该钩用于水草茂密、钢丝钩难以下钩的地方,用来引出鳝鱼,再用钢丝钩引钓,极为方便。使用得法,也可直接用该钩将鳝鱼钓上来。
此外,还可用8号粗铁丝做成叉子形状(更好焊制),铁丝的另一端可用细铁丝固定,再以电焊焊牢,必要时当做鱼叉,叉鳝鱼用。
4.竹夹子
钓到鳝鱼,把鳝鱼从洞穴中拉出来后,更好要用夹子夹住它的颈部再拖上岸来。这是因为该鱼身体极滑,用手抓很容易让它跑掉,如果没有夹子,可在手指上绕几圈布条子,然后去抓鱼,才不会让到手的鳝鱼滑走,空欢喜一场。如果没有竹夹子也没有布条,可以先稳住暂时不动,等上1~2分钟后鳝鱼会松下劲来,这时可乘其不备,突然上提,把它顺利地拖出洞来。
夹鳝鱼的夹子更好带锯齿
(三)垂钓鳝鱼的饵料
鳝鱼是肉食 *** 动物,主要捕食小鱼、小虾、昆虫、蝌蚪、蚯蚓和较大的浮游动物,摄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只有在水温较高的季节才在白天出洞觅食。施钓时,其钓饵主要用鲜活整条的青色大蚯蚓。
(四)钓点选择的秘籍
鳝鱼属于底层鱼类,擅长在溪河、池塘、湖泊边沿的泥地上打洞穴居,在稻田的田埂边上也常有它的窝子。但也有不少鳝鱼是在混浊的泥土底层洞穴中栖息,白天它大多在洞中穴居不出,夜间才出洞觅食。
水池的石缝中是鳝鱼藏身的好地方
繁殖时期的鳝鱼,其洞穴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有泡洞,一种是无泡洞。
有泡的鳝鱼洞,洞口的水面上会浮着一个直径6~15厘米大小、由一团泡沫组成的浮巢,很容易识别。值得注意的是:鳝鱼的浮巢与斗鱼的浮巢有些相似,两者容易混淆。两者的差异是斗鱼的浮巢一般较小,外观呈灰白色,看不到鱼卵,而鳝鱼的浮巢比较大,仔细观察的话,可看出有鱼卵。有泡洞中的鳝鱼 *** 比较凶猛,而且大多是比较粗壮的雄 *** 鳝鱼,这种黄鳝摄食时会很干脆地将钓饵一口吞下,所以钓起来很容易得手。
无泡的鳝鱼洞,洞口的水面上没有浮巢,洞也较小,居住在这种洞中一般都是比较细小的雌 *** 鳝鱼,因此,识别无泡洞的洞穴比较困难。水稻田埂和稀泥中的田螺洞以及多种昆虫的洞穴都和无泡的鳝鱼洞外观差不多,很容易混淆。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加以区别的:无泡的鳝鱼洞一般较深,而且洞口和洞内都比较光滑,有时还可见到洞中冒出细小的气泡。
我们在寻觅鳝鱼时,可在江河、池塘或湖泊边沿的石缝中和泥壁上寻找,也可沿着田埂一边走一边察看,在水稻田埂旁边洞穴中寻找鳝鱼,常常比江河、池塘、湖泊边的还要多,而且钓起来也容易得多。
寻找鳝鱼的洞穴并不困难,因为鳝鱼的洞穴不会距离水平线太远,一般都在水平线以下几厘米的水中,或在水平线以上几厘米处,大多不会超出10厘米。
水下的鳝鱼洞
(五)鳝鱼的垂钓秘籍
1.鳝鱼鱼星特点
黄鳝的鱼星是它头伸出水面呼吸时产生的,每个鱼星如豌豆般大,3~5个不等。
2.硬钩钓法
钓鳝鱼不论用什么钓法,都必须先选好钓点,决不能在没有鳝鱼的水域里去放空炮。那么,怎样选择合适的钓点呢?首先要知道鳝鱼是藏身在洞中的,不像钓其他鱼那样用诱饵撒窝子就能下钩。鳝鱼栖身的洞穴,一般都在沟渠、池塘、湖泊边,有些水稻田埂边的洞穴中也有它的居处,还有就是江河的石桥墩、木排、石坝、码头的石块空隙中,在没于水中的树根、芦苇、茭白等根下,也有鳝鱼栖居。在这些地方去找鳝鱼洞穴作为钓点,容易成功。另外,鳝鱼也会泛星,它的星小的像弹珠大小,大的像杯口大小的一团泡沫,这是由于食物 *** 它后,口部张开吐出的气体,或者是它在产卵期产下的 *** 。若发现有这样的泡沫在洞穴不远处出现,那么这里就必然有鳝鱼生活在洞中。
安装钓饵时,将钩尖从大蚯蚓的口部穿入,然后垂直钩柄,将整条大蚯蚓都穿到钩柄上,使钩尖直抵大蚯蚓的尾部,像一条笔直而细长的蚯蚓(钩尖已隐藏在蚯蚓体内)。钓鳝鱼用的蚯蚓,应选粗壮且带有腥臭气味的为好。
鳝鱼的洞穴,一般与水面相平,或高于水面1~3厘米处(这是由于水面涨落的关系),不会相差太大。鳝鱼进出洞口时,会在洞口的泥土上留下一些新鲜的痕迹,若断面粗而大,说明洞中有大鳝鱼;细而小,说明鳝鱼也较小。由于鳝鱼都是单独生活的,所以一个洞穴只有一条鳝鱼。
垂钓时,人站在岸边,然后将鱼钩轻轻探入洞内,并将饵钩缓缓颠动,时进时退,直至引出鳝鱼咬钩。一般来说,鳝鱼是贪食的,只要一闻到蚯蚓的气味,就会出来寻找它爱吃的食物,当看到蚯蚓时,会将饵钩一口咬住并向洞内拉,这时我们的手会有所感觉,此刻应把钓钩向前猛推一下,并稍微扭转一下钓钩的角度,使钓钩能较深地钩牢鳝鱼,不让它逃脱,接着就可立即提钩,提钩时的动作要不紧不慢,才能顺利地把鳝鱼拉出洞来。提钩时,切不可过急过猛,否则会把鱼嘴拉豁而脱钩。
3.软钩钓法
软钩钓法不像硬钩钓法那样是用一根不能弯曲的钢丝,所以软钩钓法不能放进较深的鳝鱼洞内。软钩钓用的钓具像钓其他鱼的那样,是有竿、有线、有钩的,只是竿和线都很短而已。所谓“软”,是指在钩的上方有一段粗钓线,可以随意地将钩放进洞穴较深的部位去引诱鳝鱼上钩。此外,软钩钓法的竿,不必拿在手上,而是 *** 在地上的。
软钩钓法的钓具,是用一段长15~20厘米粗铁丝作“钓竿”,一头系着和竿等长的粗钓线,线上系着普通的钓钩(钩门选用较宽、较大的)。垂钓开始时,先在钩上穿好饵,用叉子将饵钩送入鳝鱼洞内,钓线另一头系扎在一段约20厘米长的粗铁丝上,把钓钩放在洞口后,接着把铁丝另一端 *** 离洞口不远的泥土中,必须 *** 牢。软钩钓法并不限定在一个洞口进行诱钩,可以同时在3~5个洞口用同样的几副钓具下钩。当将饵钩全都放进洞后,要在每个洞口附近逐个察看,一旦发现钓线被拖下去了,并且在不停地动着时,说明鳝鱼已将饵钩吃进嘴里,这时即可把鳝鱼拖出洞,在鳝鱼拉出洞来一段后,就用夹子将它夹牢,提上岸来。若没有夹子,就在手指上 *** 布条防滑,再把它抓牢拎上岸来。
4.篾笼诱捕法
篾笼诱捕法是用8~10个用篾竹片编制成的圆筒状笼子,笼子的直径为7~9厘米,长为36~40厘米,两头各留有杯口大的孔,在笼口上各用一个幔子塞住,幔子留有6~7厘米长的竹片倒须。在笼子的两头塞上幔子后,若有鳝鱼钻进去,就出不来,该法就是用这样的“机关”来诱捕鳝鱼的。
诱捕的做法是:在每个篾笼里放进2~3条粗壮鲜活的青蚯蚓,用夹子夹住每条蚯蚓的半截身子,以防其钻出逃走。蚯蚓放进篾笼后继续不断地 *** ,由于篾笼有很多细小的洞眼,从外面可以看见笼内的蚯蚓在 *** ,更容易闻得着蚯蚓散发出的气味,当鳝鱼闻到气味时,就会出来寻食,当发现笼内有活蚯蚓时,鳝鱼便会钻进笼内去吃食,一但进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出口出来。篾笼一般在黄昏时安放,在洞穴附近靠水面处将篾笼用绳子捆好固定在岸边,第二天早上去收就行。篾笼的数量没有 *** ,一般可用5~10个,专业捕鳝者可用数十个甚至百余个。在我国南部几个省份,以前经常可见到这样的专业捕鳝者,用一根扁担挑上堆得高高的篾笼,约有100个以上,沿着江河、池塘各处流动诱捕,收获很好。
鳝鱼笼
5.人字笼诱捕法
这种捕鳝法大多用在夏季小麦收割后,翻地漫水继而 *** 秧的季节,江南诸省有些农民,特别是专业渔民常用这种 *** 诱捕鳝鱼。用这种 *** 诱捕鳝鱼,只是在置备竹笼时花费大些,但好处很多;一是很省力,不用熬夜,可得到很好的休息;二是效果好,收益高,而且笼子可以重复使用多年,比较合算。这种笼子还可以用作捕捉河虾,一笼两用,利用率也比较高。
这种竹笼呈人字形,由两节用细篾丝编扎而成的竹笼子相连而成,每节竹笼的直径约10厘米,长度为30~35厘米。人字形竹笼的顶端和一个下端各有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进口,进口的内部排有4~5厘米长的竹片,形成漏斗的形状。这种漏斗状的进口,是特意留着让鳝鱼入笼的,但它进去之后就不能出来,因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人字形竹笼的另一个下端有一个笼盖,可以打开,也可以关拢,是放置诱饵和收鱼时用的。开始 *** 作时,将捆扎住的大蚯蚓作为诱饵放入笼内,以引诱附近洞内的鳝鱼进入笼内。这种竹笼一般是几十个、甚至百余个用长绳连接在一起,像是一条长龙,所以又被人们称为“鳝龙”。由于江南诸省水稻田中的鳝鱼较多,所以人们常在傍晚时将笼子放在水稻田中,让笼子全部或部分浸在水稻田里,每隔2~3米放置一个笼子,到第二天早晨来收鱼就行。这种 *** *** 鳝鱼简单方便,收获很好!
人字笼
好了!如何钓鳝鱼今天就讲到这了,赶紧去试试吧!你还想知道什么鱼的作钓技巧呢?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
评论加关注,保你能爆护!咱们下期见!
好看又好钩的唯美系 *** 桌布杯垫和小物件夏天热,不想闲着,用零线钩了点小物件,一天可以出不少成品。家里有零线的朋友们,可以随时开钩起来,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装饰家里。
这种钩织的小物件挂在圣诞树上很漂亮
小:白色合4股棉4.5g,
钩针0.9mm
大:6股棉8.7g
钩针1.00mm
彩色杯垫:
5# *** 棉5.6g
钩针1.75mm
白色8号 *** 棉26g,
可乐 *** 钩针6号1.00mm
紫色5# *** 棉51g,可乐 *** 钩针0号1.75mm
图解
米白色扁带棉43g,可乐 *** 钩针0号1.75mm
蛋 *** *** 棉35g,可乐 *** 钩针0号1.75mm
白色6股棉7.5g,
可乐 *** 钩针4号1.25mm
可乐 *** 钩针4号1.25mm一股宝宝绒10.8g
这个桌布用了9天钩完,基本上用的是碎片时间。
*** 桌布
【工具】
可乐0号(1.75mm)
【用量】
缝纫线4股(约5号 *** 粗细)570g
【尺寸】
直径130cm
桌布也可以盖电视
桌布起针图
桌布图解1
桌布图解2
全部手工来自作者本人,后期有更多的手工作品和教程分享,有喜欢的朋友们,请收藏关注加转发!谢谢阅读!
?
30元钩出大牌风!附详细图解 超美气质披肩,仿走秀款钩针教程如果想要一件高级又大气的披肩
又不想与市场上千篇一律的批量生产线撞款的话
那自己设计自己配色的这款披肩
一定能成为很好的选择。
这款披肩的宽度是76厘米
可以说横跨了均码与大码的身材
且很好地遮挡住小肚子跟手臂上的肉肉
最重要的是有气质又时尚
出门旅行或者居家都是一件舒服的选择
如果不想看文字图解的话可以滑到文末哦
文末附有详细的钩针针法图解~
这件披风用的是7毫米的钩针,线材是粗羊毛线
①织6片同样的祖母方格(详细织法在文末)
②钩织脖子部分
在肩部连接一个引拔针,一直勾到结束的部分。
③披肩的下摆边缘处是13行短针
④用15里面的线在每个针目上对折系好作为流苏部分
下图是花样图解→
如果喜欢的话记得点赞收藏
需要 *** 教程可以留言~
欢迎关注,会持续分享更多好看又时尚的钩针技巧~
标签: 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