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本 *** ,大概真的是天生的。
小时候学《孔乙己》,永远记不住茴字有哪四种写法,却在那里馋茴香豆的滋味。眼睛盯着书,心思早就飘出几里外了。茴香豆到底是什么味儿呢,大约是跟城隍庙卖的五香豆差不多吧?又或者跟老爸下酒的“测屁豆”差不多?
这个疑问,就这么放在心里很多年,到后来也就淡忘了。直到最近刷到一家绍兴菜,名字就叫“孔乙己”,大众点评显示已经收录了 15 年了,评价也不错。跟希瑞一提起,她就说这是她家庭聚会常去的店,在文庙附近,靠谱儿。
既然如此,那就走起了。
我们顺着导航走进文庙的地域范围,拐进学宫街,导航显示到达目的地了。抬眼一看,原来是这家店呀,这还需要导航吗?对从小逛文庙的小孩来说,这家饭店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店外墙上写着自1999 年开始营业,真是开了整整二十年了。小时候去文庙,穷 *** 一个,本花可谓是三过店门而不入,如今竟也是圆了 *** 时代的一个心愿了。
孔乙己酒家(文庙店)
*** :学宫街36号(老西门站7号出口)
文庙早已不是当年的文庙了,工作日的中午到达,街面上就没几个人,可一走进店里,发现一楼几乎坐满了。
*** 桌、长条凳,纸灯笼,烘托得店里的气氛不错。看看表,这都已经下午一点半了,店里的客人似乎也不着急, *** 老酒聊聊天,惬意得很。
二楼更为敝亮,也配有包厢。
从二楼的阳台能看到文庙的后花园,绿植布景错落有致,颇为讲究。一家名为孔乙己的酒家,开在文庙这个地方,仔细想想还是挺妙的,与这个环境融为一体了。
进门最显眼的主桌前供奉着财神老爷,金光灿灿,和气生财。跟粤菜馆通常摆的武财神关公不同,这里敬的许是赵公明。桌前正坐着两位客人把酒言欢,不知道财神爷有没有闻到香味?
店里的装修和陈设,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四处摆放着酒坛、有些年代的老物件和收来的小人书,也算是收藏了一寸文庙当年的荣光。
墙壁上存放着刻有光顾过的食客留下的竹头杯具,有不少日本客人的名字,还有些名字上已经打上了框。店里还挂着 *** 的照片,不知道是不是和 *** 的名气有关,这家店似乎很受日本客人的欢迎,菜单除了中文之外,还都有日文翻译。
隔断上挂着写有店里的招牌酒和招牌菜的餐牌。
一圈看下来,阿花觉得店里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绞尽脑汁地概括,大概就是“时光”吧。
下午两点,店里的厨师就要下班了,得赶紧点菜了。阿花看看这个也想吃,那个也想吃,噼里啪啦点了一堆。翻到菜单封底,发现底上刻了六个大字“多乎哉,不多也”,真真是说出了本花点单后的心情,哈哈~
只可惜下午还得赶回局里上班,不好喝酒,没法说出孔乙己那句“著名”的台词,“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茴香豆 15元
绍兴特色酱拼 58元
宁波葱油黄泥螺 68元
千里飘香 22元
梅干菜扣肉 68元
苔条黄鱼10根 36元
金牌太雕鸡 56元
松香年糕 26元
黄酒小笼 36元
梅干菜饼 36元
茶位费 3元*3人
总计 430元
当初局里的筷子测评发布后,收到不少网友的吐槽,只因里面大部分都是日式筷子,希望能多介绍一些中式筷子。
闹,店里用的这种铅皮包头的竹筷子,大概就是老底子最有特色之一的中式筷子了吧。装饰古朴,质地轻巧,容易上手。
茴香豆
来吃孔乙己酒家,不点一碟茴香豆怎么行。只是这茴香豆早就不像 *** 笔下写的那样,“掌柜从不将茴香豆上账”,而是要 15 元一碟。
光看着上菜时这一碟黑不溜秋, *** 巴巴的蚕豆,本花内心是拒绝的。夹了一颗往嘴里塞,心想着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愿望,吃过茴香豆了……
没想到……它完全不是想像中嘎嘣脆的亚子啊。舌尖一顶,上下牙不消用力,豆子就绵绵地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大茴香香味,却并没有预期的对大料的抗拒。回味甘,香幽远。一连又夹了几颗来吃,蚕豆颗颗都煮到起沙,豆皮也不老,几乎不用多嚼。每颗都卤到入味厚重,超适合爷叔们用来咪老酒的。这一碟茴香豆,还真能下两碗酒去。
绍兴特色酱拼
开篇就那么精彩,让阿花对这家店的期待更高了。都知道醉货是绍兴菜的特色,但其实酱货也是绍兴人家必不可少的一味。
本花有个大学室友是绍兴人,每到春节前,总会抱怨她爸的各种酱肉酱鸭酱鸡酱鱼霸占了整个阳台。将肉、鱼、鸡、鹅、鸭等等原料洗净泡入自家秘制的一缸酱汁中泡上一段时间,再拿出来风干,便是绍兴家家户户的年味了。
孔乙己这份酱拼里,包含了酱肉、香肠和鱼干。包邮区不同地方, *** 这类腌腊食品的口味又会各有不同,这里走的也是回味悠长的路子。
酱肉的只有深黑色的边缘,显示出自己“酱”的出身。片得很薄,肥肉几可透光,晶莹剔透。半精半肥的酱肉吃到嘴里不会感觉肥腻,也绝不会有咸肉那种夺人的咸气。肉质温润,嚼几口之后, *** 、酱香、酒香融合在一起,唔,是块好肉。
香肠切成片,透过它的截面能看到一粒粒直径3、4毫米的绞肉粒,肥瘦相宜。上了笼屉,肥肉里的油脂 *** 出来,如凝脂一般。浸着酒香气的香肠还略带甜味,肉感十足,好吃。
酱鱼一时间认不出用的是什么鱼,我猜可能是青鱼吧。酱味很淡,似乎用了甜味的酒糟,很好的中合了咸味,提升了鲜味。鱼肉很嫩,不会觉得干柴,肚腩部分吃起来更是滑糯。
宁波葱油黄泥螺
孔乙己大约是没吃过葱油黄泥螺的,这是靠海的宁波才会有的菜,不过看菜单上的 *** 着实 *** ,就点了,也没抱多大期待。
上来发现泥螺的个头比想象中要小了不止一个号,心想,完了,肯定吃不完了,这么小吃起来太费事了。
吃完之一粒,我觉得担心是多余的。黄泥螺经过葱油炝香,每一粒都带着小香葱的清香。底下酱汁咸甜的口味把握到刚刚好,把泥螺自带的鲜味发挥到极致。最关键的是,厨师对泥螺加工时间和火候的掌控非常好,泥螺居然还带着脆脆的吃口,棒呆。
吃黄泥螺,最败兴的就是吃到泥沙了。这批泥螺本身泥沙处理得很干净,本花嗦黄泥螺习惯把除软壳以外的东西全部嗦进嘴里,整顿饭吃下来的黄泥螺也没吃出什么泥沙。不过还是要友情提醒一下,必竟是黄泥螺,像本花这么不管不顾地整颗吃,总还是会吃出些土腥味的,不能接受的朋友就慎点吧。
后来,希瑞一勺接一勺,一颗接一颗,吃得停不下来了,把盘子刮得多干净。大头去二楼逛了一圈回来看到这情景,也是惊呆了。
千里飘香
绍兴的臭豆腐也算得上是一道名菜了,素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美名。孔乙己这碟经过油炸后上桌的臭豆腐,个人觉得几乎已经闻不到臭味了。
醮酱配的是普通的甜面酱和辣椒酱,大致和学校门口摆摊卖臭豆腐调的酱料差不多。
他家的炸臭豆腐切得很小块,差不多是普通菜场里买的臭豆腐的1/8大。优点是扩大了油炸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脆度。整体无功无过,没啥惊喜,要是内部再松软一点,气孔再多一点就好了。
梅干菜扣肉
去的路上,希瑞就不停念叨,她从小是吃她姆 *** 绍兴老闺蜜家的梅干菜长大的,梅干菜好不好,休想逃过她的法眼。还没开吃,就开始挑剔,阿花真是替这家店捏了把冷汗。
很多老上海家庭用红烧肉的做法做梅干菜烧肉,出盘时总透着一股油汪汪的光泽。绍兴当地多是梅菜扣肉,也就是蒸出来的。
孔乙己明显用的是当地做法,上桌的菜保持着倒扣到碗里的形状,若干块猪五花排布在碗中,被梅干菜包围。因为是蒸菜,做的时候也不会加入大量的 *** 什么的,所以看上去不会像本帮红烧肉那样充满光泽。
猪肉流失了大部分的油脂后,瘦肉的口感变得干喇喇的,此刻肥肉自顾不瑕,无法给精肉提供润滑的口感。肉皮倒是糯叽叽,弹 *** 十足。精肉蒸得很酥,香味浓郁幽长,酱汁也非常入味。
“果然,这个梅干菜还算不上极品。”希瑞嫌弃地摇摇头,“这些梅干菜用的不全是嫩头,里面有不少老菜梗子,吃起来扎嘴。而且讲究点的话,梅干菜里会加些笋干提升鲜味,这里似乎是有一点,但真的只有一 *** 。”
我和大头各自默默夹了一筷子梅干菜塞到嘴里。一半是不得不承认希瑞的评价,一半又觉得菜干本身还是很香的,调味不错啊。有点嫌弃希瑞的造作。
苔条黄鱼10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趁热吃,趁热吃,趁热吃。
小黄鱼的骨头被拆得很干净,吃的时候阿花细细砸吧过,连鱼鳍都拆干净了。和外层炸得蓬松香脆的面衣一同嚼,完全不扎嘴、完全可以放心吃。面衣的苔条味很重,吃得整个口腔都是香气。
特别再要说一说的是店家准备的醮醋,江南地区常见的用做醮料的米醋,色泽清淡,入口小酸但有回甘,非常清新解腻,感觉品质不错,明显区别于别家店里用的香醋或陈醋。
等负责拍照的大头再夹起来吃的时候,直接吐槽“这面皮有点厚啊”。
我和希瑞莫名地互看,这评价和我们刚刚的有点出入啊,于是再夹了一条吃。炸物果然是要趁热迅速吃掉的,也就过了两三分钟的光景,面衣就变硬了一点,口感大不如前。
值得安慰的是,店家在炸物的油温控制上还是很下功夫的,面衣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变硬了,但却不会软塌或者回油,打包回去的炸鱼的吃口依然生脆。
金牌太雕鸡
它来了,它飘着浓郁的花雕酒味摆上桌来了。只消深吸一口气,仿佛就醉倒在了江南水乡的乌篷船上,篷顶被湖面波光照亮,要是再能采上两捧莲蓬吃,那恐怕比无羡和蓝二哥哥都要逍遥了吧。这太雕的香气,也太好闻了。
盆底下用小蜡烛煨着,看着小火头一摇一摇,香气也慢慢散发。
用的大约是白斩鸡的做法,鸡肉的肉质吃起来滑嫩无比。泛着酒香的汤底,花雕的甜味特别突出,连鸡皮都入了味。这汤空口喝略咸了,用来拌饭拌面的话,阿花绝不推辞。
炸物要趁热吃,按本花的经验,这太雕鸡不妨可以在边上放上一放,伴随着下面的小火加热,可以让花雕的香味更深入鸡肉一点。
松香年糕
松香到底是什么香,这个问题本花在局里一提出,“吴彦祖”就说“莫不是用来擦二胡的那种吧。”讲真,本花差一点就信了。最后还是一个当了妈 *** 探员说:“松香应该是指松花粉吧,我把它当爽身粉给我女儿用的。金团里就有松花粉。”
上来的年糕成金 *** ,想来是把松花粉揉了进去。吃起来有股子清香,滑糯不粘牙,再蘸上一些配好的黄豆粉和白砂糖,增加香气,又满足了嗜甜的糯米星人。
大头嫌弃热腾腾的年糕不够有嚼头,放凉的年糕蒸发掉了一定的水份,倒是变得更有嚼劲了,表面也变得滑溜,满口米香和松香。
黄酒小笼
这家店以绍酒为特色,特色到把黄酒和小笼组成了一对 CP。上来感觉就觉得小笼卖相一般,嘬一口汤汁,就是带着肉味的黄酒汤。不禁吐槽,这有点像某些店里因为用了不太好的肉当肉馅,专门用黄酒去盖肉腥味的 *** 作。好在细细咂吧肉馅,没有吃出什么异味。
可能是这家店并不擅长做小笼,小笼的皮褶子吃上去又硬又厚,皮子不滑且没有弹 *** 。大头表示这样的水平和小区外的点心店差不多。
把黄酒裹进了上海小笼的特色,实在不值一吃。
梅干菜饼
一回到绍兴菜的主场,店家的水平就回归了。上桌很贴心的把饼一切为二装盘,方便已经吃得七七八八的我们尝鲜。不同于小二探员更爱的文汇路上的梅干菜烤饼,这里的梅干菜馅饼更附合阿花内心对梅干菜饼的设定。
做馅料的梅干菜比扣肉里切得更细,炖得更烂,香气更足,几乎吃不出菜梗的扎嘴感。每只煎饼里都是大大的一坨梅干菜馅,油汁从切口处溢出来,让人胃口大开。
皮子里加了苔条丝儿,擀得很薄,烘烤得香香脆脆。苔条味的存在感非常低,几乎是被梅干菜的香味支配了。皮和馅都是香得不要命那种,太好吃了。
打包回去给局子里的探员尝鲜,虽然凉了饼皮不那么香脆,但仍然获得了一众好评。组长给出的评语是“哇,这就是个碳水 *** 哦!”
*** 就 *** 呗,热量 *** ,满足感不也同时 *** 了嘛!哈~哈~哈~
哦,对了。正打算拎包出门,想起他家的另拷老酒也很有特色。中午没喝上,想到一局子的小伙伴还在嗷嗷待哺,于是又转回去店里的另一头黑洞洞的小房间。
房间里堆满了不同品种的黄酒酒坛,看这些酒坛表面斑驳的样子,应该也是有些年头了吧。
拷酒的容器分塑料瓶和玻璃瓶两种,售价分别是1元和5元。
阿花不是太懂酒,便让店员推荐了三种较有特色的黄酒。连拷酒的步骤都满满的年代回忆。小的时候,阿花也会常常被爸爸差出去拷老酒呢。店员说,“这一勺子就是半斤,绝对不会少你的。”
最贵的花雕王当然要用最贵的瓶装,为了节省经费,另外两种比较便宜的就用塑料瓶了。带回去一喝,发现虽然不能完全 get 黄酒的妙处,但几乎所有探员都能喝出哪种最贵,看来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有道理的。
感觉这家的菜色,或者说绍兴菜,走的完全不是一下子抓住你味蕾的路子。它不像时 *** 行的各种重口味美食,逮到你的味蕾就疯狂攻击,不疯魔不快活;也不是有些粤菜那种堆砌山珍海味的富贵相,只是些看似家常的菜肴,但它就是有一种古来就是鱼米之乡的气度和自信,好酒好菜,总能留住你,不急于一时,慢慢吃、细细嚼,总能品得出丰富绵长的滋味。
吃完饭,还不想这么快就回公司,又拉着希瑞和大头逛了饭店边上“ *** 开学前必去的朝圣地”——文庙(孔子庙)。曾经的文庙街道两边开满了文化用品小店,旧书店,还有新书市场。以前开学前去,就是为了祈求新学期学业顺利,成绩进步,买各种各样好看漂亮的文具、辅导习题册,顺道再捎上几本 *** 的漫画小说。如今再去,景色萧条,拉着希瑞和大头,给他们介绍留下至今的零星几家熟悉的店铺——
这里原来是一个新书市场来着,几乎集齐了市面上的所有出版社的书集,并且还可以在原书价上打7-8折拿走,真真是书海一站式服务。
那个穷 *** 喜欢的文庙菜饭店,后来一度成为网红店,现在也还在。买了旁边的蛤里疙瘩馄饨带回局里吃,味道也只是普通。
小吃店,好不好吃不做评论,当初手揣1块钱,也能来这里解解馋。往左边走几步就是笔墨庄,从国画书法到油画粉彩的纸张用具都能买到,阿花有几年心血来潮学画画,工具都在那边买。可恨的大头竟然漏拍了。
中华路上的旧书店,站门口就能闻到一股子阵旧的书香气。 *** 时代在这里掏了不少小说书呢。时光流逝,它还在。
这是大头 *** 的文庙里的情景,不仔细看还以为时空穿梭,老外背着两柄宝剑要去仗剑 *** 呢。
碎碎念了那么些,阿花不希望给带来童年快乐的文庙就此没落,也不希望它成为下一个田子坊或新天地。只希望它像孔乙己这家饭店一样,细水绵长,总有自己的独特韵味。
俗话说“春夏补补阳,一年保健康”,阳气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正值夏季补阳正当时,今天分享9种养阳滋补食物,建议夏天常吃,补充阳气强身体
一、茴香
推荐做法【茴香黄豆】
《食材明细》黄豆、茴香、辣椒、八角、花椒、葱姜、淀粉水、盐、鸡精、白糖、胡椒粉、生抽
(1)黄豆加水提前浸泡一晚,一定要泡涨泡透,里面没有硬芯
(2)锅中加水,放几颗花椒,2个八角,少许盐,再倒入泡好的黄豆,水开后煮1分钟左右,煮至用手可以轻松捏破的程度,盛出来放凉水中投凉,控干水分备用
(3)茴香去根洗干净,开水下锅焯水20秒,切成小段,顺便把大蒜生姜剁成碎末,红辣椒改刀切成小圈
(4)油热放姜蒜辣椒爆香,放入黄豆开小火慢慢炒,炒的时间不够黄豆没有香味
(5)炒好后调味,加盐,鸡精,白糖,胡椒粉,生抽,来一勺淀粉水继续炒,让调料融化收拢味道,最后放入茴香段翻炒大火收汁
炒成这样汤汁收干了,再出锅装盘
二、羊肉
推荐菜谱【香辣羊肉】
〖食材〗
羊肉1斤、葱姜、辣椒粉1小勺、孜然1小勺、盐适量、酱油5g、料酒5g、蛋清一个、玉米淀粉1小勺
〖步骤〗
1、先将羊肉切小块,清洗干净倒入碗中,加上盐、酱油、料酒、蛋清、玉米淀粉,辣椒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这样做羊肉特别嫩
2、热锅凉油,先下葱姜爆香,再倒入羊肉煎一下,煎至外层焦焦的,撒上适量孜然粉翻炒均匀出锅
羊肉下锅不要着急炒,一定要煎过之后才好吃,外焦里嫩,带着浓郁的孜然香味,非常肥美
三、韭菜
*** 【韭菜饼】
《食材单》韭菜一把、胡萝卜1根、面粉一碗、鸡蛋2个、盐、鸡精、十三香
(1)先准备1把韭菜摘洗干净,晾干水分切碎,一根胡萝卜去皮切成小碎丁
(2)韭菜,萝卜一起倒入盆中,打入2颗鸡蛋,加适量盐,鸡精,十三香调味儿
(3)接着倒入一碗面粉搅匀,少量多次倒入清水,搅成这样浓稠一些的面糊
(4)平底锅倒油,舀2勺面糊进去,转动锅子让它流动成圆形,一直开小火避免煎焦,表面开始凝固后,翻面把另一面煎熟即可
刚出锅外层焦脆,放一会再吃柔软中还带有一丝韧劲,不管是冷吃还是热吃,味道都不错
四、黄鳝
菜谱推荐【红烧黄鳝】
《食材》鳝鱼5条 、2头大蒜、一小块生姜、5个红辣椒、花椒10颗
(1)首先将鳝鱼清理干净,剁成小段儿,控干水分
(2)锅中加水,冷水放入鳝鱼段焯水,鳝鱼表面有很多粘液,这一步可以去除干净,等水开把浮末撇干净,捞出来清洗干净备用,再把大蒜切成2半,辣椒切小圈,生姜切成薄片
(3)热锅凉油下入姜蒜,花椒炒出香味,然后倒入黄鳝翻炒,加老抽上色,另外加点蚝油,白糖提鲜
(4)接着倒入适量清水,等水开后转小火焖8分钟让它入味
(5)最后汤汁变得有些浓稠了,放盐,鸡精,胡椒粉调味,转大火把汤汁收干就可以了吃了
五、海参
推荐【葱烧海参?】
《食材》冷冻海参300克、猪油20克、料酒10克、白糖少许、淀粉适量、葱1个、生姜4片、酱油10克、鸡精5克
《步骤》
1、先把海参取出来解冻,并清洗干净,锅中加水烧开,把海参烫一下
2、捞出来切成条状,大葱斜切成段
3、锅中再次加水放入料酒5克、生姜2片,切好的海参放进来开小火煮5分钟,捞出备用
4、猪油放进锅中炒化,加大葱,生姜炸香捞出来,加清汤,料酒,白糖,酱油,鸡精,烧开后放进海参煮一会,然后把大葱和生姜放回锅中,加淀粉水勾芡,熬制浓稠关火装盘
六、芝麻
食谱推荐【芝麻麻酱饼】
《所需食材》面粉300克、温水160毫升、白糖3克、盐2克、酵母粉3克、食用油1勺
麻酱汁:芝麻酱3勺、老抽1勺、鸡精1勺、五香粉1勺、盐4克、香油适量
(1)300克面粉加3克白糖,2克盐,3克酵母粉,1勺食用油搅匀,然后少量多次倒入160毫升温水,和成面团密封起来醒面1个小时
(2)接下来做麻酱汁,3勺纯芝麻酱加适量香油泻开,然后加老抽,鸡精,五香粉,盐,搅成这样顺滑细腻的麻酱糊;
(3)面团醒好后继续揉光滑,先擀成大号牛舌饼的样子,然后再擀成长方形大面饼,不用擀得太薄,0.5厘米左右就可以,均匀的抹上芝麻酱
(4)抹好后从一头卷起来,一边扯一边卷,这样层次更加丰富
(5)接着切成等份的小面剂子,把两端都捏紧实
(6)轻轻地把面剂子扯长,可以一边摁一边扯,避免扯破
(7)再分别捏住两端进行对折
(8)最后收拢成圆饼,面胚就做好了
(9)准备一碗清水,一盘芝麻,拿起小饼光滑面朝下,先蘸一下水,再蘸一下芝麻,不要着急取出来,摁圆摁薄
(10)全部做好后盖上保鲜膜防止风干,进行二次醒发,时长60分钟
(11)醒好后会变得很轻,锅里倒油放入麻酱饼,芝麻酱的一面先朝下,煎至期间勤翻面,两面金 *** ,按一下很快回弹出锅
松软又多层的麻酱小烧饼就做好了,色泽金黄,层次丰富,吃起来外焦里嫩
七、牛肉
菜谱【凉拌牛肉】
1、准备食材:牛肉、洋葱、香菜、蒜瓣儿、熟白芝麻、粗辣椒面、盐、料酒、胡椒粉、生抽、鸡精、白糖
2、具体步骤:
(1)先将洗干净的牛肉切薄片,然后放3克盐,3克糖,10克料酒,2克胡椒粉,然后切一些姜片,葱段,香菜根放进去,抓拌均匀,腌制20分钟让它入味
(2)这个时间切一些所需的配菜,半个洋葱切丝,香菜叶、小米椒、蒜瓣切碎
(3)牛肉腌好后,沸水下锅煮,快速搅动使其受热均匀,水再次煮沸后撇去上面的浮末,捞出来盛进碗中
(4)然后加入刚才切好的配菜,撒上蒜末,熟芝麻,辣椒面,淋上热油,加上盐,糖,生抽,鸡精拌一拌就完成了
八、姜
*** 推荐【姜枣膏】
《食材》生姜2斤、红枣2斤、枸杞子2把、老红糖1斤
(1)准备2斤红枣,切成小片去掉枣核,上锅蒸20分钟
(2)蒸好后放进榨汁机,加入适量水打成泥,水量不固定可以转动就可以了,水放少了后面的 *** 时间就会少一些
(3)接着准备2斤生姜,不用 去皮清洗干净,切成薄片,同样打成细腻的姜泥
(4)不粘锅内倒入生姜泥,红枣泥,枸杞子,老红糖,先开大火把红糖煮化,刚开始里面的水分会比较多,稍微搅拌一下盖上盖子小火熬煮
(5)等到冒大泡的时候打开盖子,用铲子不停地搅拌,做这个不要太心急,要慢慢地搅动,最后像这样比较粘稠的状态就可以关火了
(6) *** 之后装进无水无油的玻璃瓶子里,吃的时候只需要用热水冲一下就可以了
九、鸡肉
食谱【麻辣凉拌鸡】
食材准备:三黄鸡半只、花椒、大葱、生姜、辣椒面、熟芝麻
2、 *** 步骤:
(1)首先准备5勺辣椒面,1勺芝麻,放进料碟中备用,然后锅中倒油,放一把花椒,5片生姜,1根大葱,开小火炸出香味,观察葱炸至变色时,关火
(2)趁热倒入提前准备的辣椒碗中,用勺子搅拌一下,然后往里面加1勺盐,1勺生抽,1勺糖,1勺鸡精,1勺味精,1勺醋,搅拌均匀,麻辣料汁就做好了
勺子是5克的量勺
(3)接着凉鸡冷水下锅,倒入料酒,姜片去腥,开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10分钟
(4)煮好后捞出来冲掉上面的浮末,然后放进大点的盆中,加上凉水降温,有冰块冰着效果更好,这样也能让肉质更鲜嫩
(5)然后取出来,剁小块摆进深一点的盘子里,淋上麻辣汁,完成
「养生厨房」今日菜单——《鲜茴香豆炒通脊》食材:蚕豆、茴香、里脊肉
特点:茴香豆是江浙传统小吃,浓郁软糯,是健康可口的下酒菜。今天专家给我们推荐茴香豆的做法,不仅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茴香豆的豆子脂肪极低,膳食纤维丰富,还含有大多食物中没有的独特营养素——左旋多巴,是推荐可以代替部分主食的杂粮豆。我们既可以买 *** 好的江浙小吃茴香豆,也可以买新鲜豆子在家 *** 茴香豆小炒,鲜香美味又健康!接下来赶快到金龙鱼1:1:1带来的《养生厨房》了解一下吧。
嘉宾:
左小霞 *** 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柴鑫 中国烹饪 ***
步骤:
1:里脊肉切条,加入料酒、胡椒粉、淀粉腌制,再下锅加入葱姜煸香。
2:蚕豆下锅焯水,变绿后下锅煸炒,放入盐、糖调味。
3:再放入新鲜茴香,煸炒均匀即可。
酱豆子又是一个暑假到,又是一年伏天至。
天气闷热难耐,我每天起床之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打 *** ,今天的 *** 是 *** 接的, *** 告诉我:“ *** 正忙着呢!顾不得接你 *** ,她在做酱豆子。”
进入伏天,母亲便会把黄豆烫熟、放凉,再拌上面粉,盖上黄蒿。过一段时间以后,待黄豆长了黄霉,母亲再用盐、香椿叶、茴香、葱、姜、辣椒等食材,做一坛酱豆子。酱豆装到坛里,母亲用薄膜纸把坛口密封,再在坛口上盖上碗,放在太阳下炙晒。过了伏天一坛香喷喷的酱豆子便做好了。
酱豆子开坛的时候,母亲会把酱豆子送给东家一碗,西家一碟。母亲常说:“有好吃的东西,街坊四邻都要尝尝,这才是邻里之道。”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坛酱豆子便是我们一家人一年的“打牙菜”。
红芋面锅巴搭配酱豆子就是我们的美食了。母亲炒一碗酱豆子,再蒸上红芋面锅巴,我们姐弟四人围坐在桌子旁,津津有味地吃着,父母在一旁欣慰地笑着,那个场面让我记忆犹新。
上大学时,每次假期结束回学校,母亲都会给我炒上一罐酱豆子,让我带给室友们尝尝,至今她们对母亲做的酱豆子仍念念不忘。
母亲做酱豆子的手艺在家乡都是出了名的,每到伏天做酱豆子的时节,村里的大娘都来跟母亲“讨教”秘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不再做酱豆子了。
今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旁,母亲说:“现在真是吃不愁,喝不愁!你们小时候陪着我和 *** 吃了不少苦!现在,你们想吃啥买啥!”突然,一向大大咧咧的小弟两眼噙满泪花:“妈!我出去闯荡了这么多年,品尝了各地美食,还是你做的酱豆子更好吃!”母亲撸起袖子笑着说:“你们还想吃酱豆子,老妈到伏天的时候还给你们做!”
伏天到了,老妈又开始做她的酱豆子了,我仿佛闻到了酱豆子的味道,那是母亲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
(亓晓慧作者:亓晓慧)
男同胞多多吃茴香豆好处多多,一碟茴香豆,满口思乡愁茴香豆原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特色地方小吃,主要材料有蚕豆、茄香等,辅料有八角茴香、桂皮、盐等。茴香豆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
茴香豆酥软清鲜,香味浓厚。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 *** ,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民间认为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因而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吃咚嘴里糯柔柔”的民谣。
茴香豆具有健脾利湿、健肾涩精的作用,对 *** 肾亏及 *** 过度,具有一定疗效。除含碳水化合物及优质蛋白质外,还有磷脂、丙氨酸和酪氨酸,对 *** 有益,多吃对减肥、消水肿也有帮助。
茴香豆做法
原料加工
蚕豆500克、盐7克,茴香6克,桂皮6克。
*** ***
茴香豆用干蚕豆作原料,拣去变色虫蛀的劣豆,在水中浸泡沥干。入锅后加适量的水,用急火约煮15分钟。掀开锅盖, 见豆皮周缘皱凸,中间凹陷,就马上加入茴香、桂皮、食盐(传统商品用酱油)和食用山萘,再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从表皮渗透至豆肉中,待水分基本煮干后,离火揭盖 *** 即成。
高压锅蒸煮是让豆子更易熟,毕竟干蚕豆未经过浸泡很难熟,大火烧开,这样可以让茴香豆的豆皮缩拢,小火炖煮,让豆子入味,如此,茴香豆是香软有嚼劲,咸中带甜,香味四溢。
其实茴香豆不只是在 *** 先生的书中那么有名,在小餐馆里或者是经常喝酒的人家都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现在蚕豆基本上都种植在被加工的地区我们吃到的就是用速冻机进行速冻过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买到新鲜的蚕豆了。
茴香豆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我们课本上的茴香豆,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营养品,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很多很好的养生的功效,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尽可能的多吃些哦。
在近10年间,菜品融合达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人们对味道的地域 *** 差异也渐渐模糊,追求新奇、追求口感、追求食材、迎合当下人们口味的变化,厨师和餐饮经理人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有一条始终不变的定律,那就是人对记忆中味道的追寻,对传统名菜的向往和对菜品人文的探寻。
茴香豆,是浙江绍兴的一种叫法,绍兴酒店中的下酒小菜,物美价廉。之一次知道茴香豆是在 *** 先生的小说《孔乙己》里面写到:"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
后来在北京去过一家叫孔乙己的餐厅,特意品尝茴香豆的味道。煮好的茴香豆,味道咸香,豆质软糯。对孔乙己说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并没有什么兴趣,有兴趣的是品尝茴香豆的乐趣。吃茴香豆要配上绍兴的黄酒,抿上一口黄酒,吃上一颗茴香豆,慢慢体会当年孔乙己坐在咸亨酒店的 *** 桌上,品尝美酒美食,也是体会绍兴风土人情的情节的细节。
茴香豆是用什么做的?
茴香豆是用蚕豆煮成的。蚕豆又叫胡豆、罗汉豆、川豆、佛豆等等。蚕豆是汉代传入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特别是在四川、云南、江苏湖北等地。四川豆瓣酱就是用蚕豆为主要原料做成的。
蚕豆有很多品种,按种皮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青皮蚕豆、白皮蚕豆和红皮蚕豆,按蚕豆大小可分为小粒蚕豆、中粒蚕豆和大粒蚕豆。蚕豆的食用 *** 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蚕豆粉是 *** 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 *** 糕点。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如著名的四川胡豆辣酱。
蚕豆不同的做法,地域的差异,名称也是不一样的。煮蚕豆在我的家乡叫做胡豆,傍晚十分就会有卖胡豆的小商贩,用老式28的自行车驮着一个大铁桶沿街叫卖,煮好的胡豆。煮胡豆和孔乙己当年在咸亨酒店吃的是一样的,只是名称的不同。蚕豆用油炸,炸到酥脆撒上盐或者其它调料调味,叫做兰花豆。
茴香豆了解绍兴风土人情的味道
*** 先生在咸亨酒店当伙计,说到了鲁镇的酒店和别处的不一样,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 时期你绍兴的酒店都十分里外间的,其实就跟现在餐厅的大堂和包间差多。绍兴当地的黄酒是可以温了之后再喝的,下酒的小菜像盐煮笋、茴香豆之类的都是很便宜的。
从那时候起黄酒、盐煮笋、茴香豆就是干苦力和那些穷困潦倒的秀才们的美食,花上几分钱喝酒解了乏,吃点便宜的茴香豆、盐煮笋解了馋。
茴香豆的味道
现在食物非常丰富,吃豆子再也不是人们饱腹的需求,人们吃它只是为了那份文学书籍里的想念,年老的人品尝那份回忆,年轻人吃那份新鲜。前几天,自己特意买了些蚕豆,自己在家煮点茴香豆,想念当年期待大街上那悠扬的胡豆的吆喝声。茴香豆做起来并不不复杂,味道也并没有那么值得纪念,唯一吃的就是那份回忆。
煮茴香豆没有那么难,难得在火候,焖煮好的茴香豆皮要爆开,去了皮豆子粉糯。煮茴香豆之前要先把蚕豆洗净,置于容器内,加清水浸泡半天至豆软,捞出洗净,这样可以让豆子更容易变得粉糯。煮茴香豆加入桂皮、茴香、精盐、白糖和清水煮成卤汁,再放人蚕豆,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4个小时左右至豆香四溢、豆质软糯、卤汁被蚕豆饱饱的吸入体内。
茴香豆是蚕豆大概是蚕豆比较简单的做法,也是唯一不多的名菜之一。记得前几年在一家宁波菜餐厅吃到过一道酥豆煲的小菜。
酥豆煲,据说这个菜是获过大奖的奥, *** 这道菜的主料是蚕豆,壳脆肉酥,香肥细腻,带着淡淡的花椒味。蚕豆是一个很不易烹调的原料,听餐厅的厨师讲这道菜是将蚕豆放入油锅中炸,炸到外皮硬内熟,在放入高汤中煨制,听听这过程足见这道菜的功力了。
我家茴香从不包饺子,加2个鸡蛋,不用1勺面粉,上桌瞬间被扫光!
茴香又叫“香丝菜”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其嫩叶和嫩茎部分用来包饺子特别好吃,因为“茴香”和“回香”同音,所以在我们北方,过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包茴香馅饺子。茴香饺子好吃,但是包起来比较麻烦,有的朋友恐怕还不会捏饺子,晓峰今天就分享一个比包饺子简单还好吃的新做法,不用和面不用擀皮,做法简单,营养又好吃!
【准备食材】:油豆皮 茴香 鸡蛋 葱 食用油 盐和胡椒粉
1.小茴香苗洗净切细,葱切葱花放入盘中备用。
2.碗里磕入2个鸡蛋,加入适量盐增加口感,用筷子完全打散,锅内加少许油,油温6成热时倒入打散的蛋液,快速用筷子搅散,鸡蛋炒至均匀的小块,关火盛出。
3.切细的小茴香里加入葱花和晾凉的鸡蛋碎,再加入1勺油搅拌均匀,先加油可以锁住茴香里的水分不流失,一会包的时候不出水,拌匀以后再调味:加入1勺盐,适量胡椒粉搅拌均匀,馅就调好了,调茴香馅不要加入过多调料,会掩盖它本身独特的香味。
4.取一张油豆皮摊平,放上我们调好的茴香馅,两边向里折,再从一端慢慢卷起,卷得越紧实越好。
5.电饼铛预热以后刷一层油,把包好的茴香卷开口处朝下放入电饼铛里(开口处朝下遇热后能迅速定型,防止开口露馅),然后把茴香卷上面再刷一层油,刷油能防止粘锅而且颜色漂亮口感更好。
6.茴香饼正反两面各煎2分钟,看着饼皮煎至金黄,微微鼓起就熟了,盛出来慢慢享用吧,原来茴香这样做才叫香,不用擀皮,两手一卷,皮比纸还薄,太香了!
油豆皮是由黄豆制成,含有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营养价值较高,而且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老人和小孩都应该常吃。油豆皮不易保存,尤其是夏天,买回家后要趁早食用,买油豆皮的时候,要挑选色泽麦黄,略有光泽的为佳,也可以闻一下它的气味,闻着有淡淡的豆香味就是优质油豆皮,没有气味的油豆皮,质量稍差,但是如果闻着有其它气味,如苦味,酸臭味就不建议购买了。
油豆皮和茴香这样一起做,营养又解馋,不会和面和擀皮的宝宝也能轻松做出来,聪明的你学会了吗?
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唐古拉的风
图:来源 ***
茴香豆,我们老家哪儿的人叫它清酱豆儿,或者叫盐豆儿,茴香豆这个名字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 *** 先生写的《孔乙己》,这篇文章学过后,我才知道茴香豆这个词儿。
写茴香豆,不得不先说说茴香和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农村人自己制做大酱的事儿。因为茴香豆和茴香、大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生活,农村人都吃自制的大酱,因为那时候农村人没钱,能自己动手做的绝不花钱去买。自己 *** 的大酱干净卫生,质量绝对有保证,说是纯黄豆的,那绝对是纯黄豆的,不会有一粒其他的豆子,自己 *** 的大酱醇香可口,每家每户每年都会下一大缸的大酱,足够吃上一年的(那时,农村人管 *** 大酱叫下酱)。
下酱的之一步要烀酱豆。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家家开始烀酱豆,每家的量不一样,根据家里人口的多少,一年能吃大酱的多少来放豆子的量的。一般都是在15-30斤左右。把黄豆用簸箕簸干净,泥土、石子儿,细小的豆杆儿屑等都要清理干净,然后洗净,用水泡上一宿,第二天把泡好的黄豆放到大锅里烀,把黄豆烀得烂烂的,然后把烀得烂烂的黄豆放在小缸腿儿里(所谓的缸腿儿,就是有七八十厘米高的小缸),用专门捣酱豆的杵子,把烀烂的黄豆捣成泥样儿,然后摔成酱块子。这酱块子是一个长方体,有二三十厘米长,宽和高十多厘米。摔好的酱块子,放在一块干净的长方形木板上,然后吊起来,让它在常温下自然风干、发酵。
到了第二年开春儿的二三月份左右,把酱块子取下来,此时的酱块子风干了,也已经发酵好了,上面长着一层菌毛儿,把酱块子上面的菌毛儿,用清水和软毛刷刷洗干净,如果不刷洗干净,下出来的大酱有股霉味儿,所以刷的时候必须认真、彻底,干净的刷。刷完的酱块子掰成小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浓度适宜的盐水里浸泡,要泡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清明节前后,正式的下大酱。
下酱之前,茴香豆就要出炉了。茴香豆是清酱的附属品,所谓的清酱就是把浸泡酱块子的盐水舀出来一些,用大锅煮一定的时间,在以后的日子里,当酱油使用。过去的人们没有钱买酱油,只能自己 *** 清酱当酱油,这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要说茴香豆,必须得先说说茴香,清明前后是没有新鲜茴香的,做茴香豆用的茴香是前一年储存下来的。茴香在农村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一般没有人特意的去种它,茴香都是自己长出来的。园子边上会自动长出一片一片的茴香,把小嫩的茴香拔下来,编成辫子,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留着来年烀茴香豆用。
在烀清酱的时候,在清酱锅里放些黄豆,干茴香,晒干的芥菜疙瘩等,这些东西在清酱锅里一烀,有种特别的味道,特别是茴香那种特殊的芳香气味儿与黄豆的香味相混合,吃起来特别的香,很好吃,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这些食物是人们餐桌上的更爱。
烀出来的茴香豆,是很金贵的,是不能随便吃的。那个年代,没有蔬菜大棚,没有反季节蔬菜。早春二月到五月份这个季节,农村除了储藏的冬菜外,没有其他的蔬菜可吃,而且到了那个季节,储藏的冬菜经过了一冬天,几乎也吃得差不多了,所以茴香豆就成了那个时候人们餐桌上更好吃的了。
茴香豆不会做的很多,因为黄豆有限,但还要吃的时间长一些。所以家里主妇就想出一个招儿,把茴香豆装在一个小的筐里,用一个铁钩子,挂在高处,一般是挂在孩子们不蹬凳子轻易够不到的地方。譬如:在房梁上钉根钉子,挂在房梁上,或者把铁钩子挂在房顶的把子绕儿上,这些地方小孩子们轻易是够不到的。吃饭的时候桌上放两个小碟儿,这小碟大小有小饭碗底口那么大,在碟心儿里放一点茴香豆当菜吃。
茴香豆放时间长一点,慢慢脱盐,茴香豆的上面挂着一层盐晶,此时的茴香豆变硬变哏,牙口好的越嚼越香。到那时,孩子们就把茴香豆当小食品来吃,但是不能肆无忌惮的吃,一是茴香豆很咸,二是茴香豆量有限。如果放开量的吃,那一点点茴香豆不出两天就吃光了,而且 *** 会被齁咳嗽了的。
有诚实的孩子想吃茴香豆了,就会跟母亲商量,母亲同意了,会给你抓一小把,让你放在衣服兜里,跑着玩儿的时候吃,或者下地剜猪菜的时候吃。如果是剜猪菜,会有一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就把兜里的茴香豆分给小伙伴儿们一点吃。贼 *** 的孩子,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搬个小凳子,蹬着小凳儿,狠狠抓一大把,放在兜里,然后没事儿人似的跑着玩儿去了,或者很主动的对母亲说:妈,我剜菜去了。母亲心里还很高兴,因为今天这孩子不用督促就知道主动干活儿了。
记得有一年我和东院儿的小琴、小五约好,放学后去东大荒剜猪菜,小五就偷拿了家里的茴香豆,分给我和小琴一人一小把,我们高高兴兴边走边吃,到地方剜着菜的时候还在吃,剜到一半,我们三人就渴得不行不行的,但是菜筐没装满,不能提前回家,我们只能忍着。剜满一筐菜赶紧往家跑,回到家之一件事儿拿起水瓢,跑到水缸跟前舀一大瓢凉水就开喝,那肚子撑得,晚饭都没吃下去多少,一直喝水,喝了一晚上水,也不敢跟家大人说,从那以后就知道了,茴香豆再好吃也不能多吃啊!
离开家乡几十年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会再自己做清酱了,正宗的茴香豆也可能随之消失了吧!
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 *** ,本号收录乡情、乡忆、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 *** 更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这豆子随便一煮,就是更受欢迎的小吃,煮一斤 *** 可以全部包吃光这豆子随便一煮,就是更受欢迎的小吃,煮一斤 *** 可以全部包吃光!看了标题,不知道你猜到我所说的豆子是啥豆子不,不就是毛豆啦,不知为啥今年上市的特别早,看到新鲜嫩绿的毛豆出现,就忍不住掏出了钱包,五块呀,贵不?贵也要吃,哈……煮毛豆超简单,随随便便的加点水放点盐,煮个十来分钟,晾凉再泡一泡,就可以吃了,要是夏天冰一冰,配着啤酒就是一大美事,说毛豆是更受欢迎的小吃应该没错吧
用清水煮毛豆确实有点过于单调,而加了香料做的五香毛豆才是真的美味,五香就是那些八角、茴香那些香料,随便一个小店都能买到,煮毛豆一定要事先焯过水,煮的过程更好不要盖盖子,毛豆看上去颜色才翠绿好看,煮一斤 *** 也可以全包了,他超爱吃;毛豆是黄豆的前半生,晒干了就是黄豆了,毛豆的纤维含量超高,微量元素钾、镁、维生素也特别丰富,常吃可降血脂和胆固醇,还有改善便秘等等的功效
五香毛豆
主材料:毛豆 *** 克,蒜 10克,八角 3在,香叶 3克,干辣椒2个,草果 1个,茴香 3克、色拉油 1匙
调味料:盐 4克,酒 8克
把毛豆用煎刀在较扁的一端剪去些许(方便入味),这个可得有点耐磨心,再用水冲洗一下
烧沸适量的水,下小许油,再把毛豆焯至转油绿
焯好的毛豆用冷水冲凉,再滤去水分待用
再烧沸适量的水,加入盐、酒、蒜 、八角、香叶、干辣椒、草果、茴香,大火烧沸
再转小火,倒入毛豆,不要盖盖子,煮10分钟左右,关火
任由毛豆泡五香调味水里,2小时以上,即可食用
毛豆不急着吃的话,可以放冰箱冷藏过再吃
《追妻路》。
苏阳妈妈做了一盆盐豆子。俺妈你弄啥?我剪辣椒下豆瓣子,今天就管下了吗?明天捂两天就管了。你这用多少辣椒?辣椒子咱家能吃辣我就多放点,不能吃辣的人就少放点也管。睡觉了。
大哥,看了会投影仪,他嫌困了就睡了。
我给她盖个褂子。这是啥?这不冷吗这?小宝她们回来了。
这个得炒熟是滴不?炒熟了,炒熟下豆子好吃。炒炒花椒不麻,味道好。香。那个八角不要炒,光炒炒这个花椒就行了,炒滴泛黄就行了。不能炒老,这个花椒一炒真香,放完吗?大料不要炒,搁一块炸吗?砸好了吗?这就装去不少来。
小丽买了给她儿认 *** 滴!哈哈哈。两家孩子,一家买一个 *** 敦窝子,罗了砸滴快,不罗一下砸滴慢。面多了砸滴慢。芒山会那时候柳棉杨面,飘的到处都是滴,那是3月来,这不这不3月来吗?阳历农历3月来,这是几月来,两个2月来,那也快了,都长羊布揪了都就开始。我今个送孩子到那边河边啊,开始刮柳棉了,那好都晒酱,现在人都晒酱正,怕刮柳棉。
那边有柳树,咱这没有柳树,咱这有榆树,一样没有柳树有杨面,杨棉还没到时候来,也快了我看杨布揪都长老大了,滚热,哎呀烫手,出黏丝丝不?出了有有有有,看黏丝丝,嗯,真强。这直接拌上就晒了,拌盐一天就晒好了,两天最多晒两天,还怪得劲来泡沫箱,哎呦,那么热,都烫手你摸摸,我摸了摸上面烫手,盆盆太热了咋那么热,你去拿个大盆,搁太阳地里拌吗?搁着,搁这底下,这干净不,干净我刚才刷了搁哪来亮滴,干净是吧?哎呦,看,拌盆。倒完倒完都不多,不多是吧,沾手,那个筐头里头炸的花椒面,咋弄就这点,我装弄瓶里了我再放,倒,你一下子倒完都管,倒完吧,用这个拌,对,你别拌断了,在放点花椒八角面,这管了,再砸两窝子辣椒放里面,更低得两窝子,把哪些都砸完搁里头就管了,看不着辣椒,还不辣,一斤多辣椒还不辣,这也用一斤辣椒,20块钱的酱放30多块钱滴辣椒,还砸辣椒吗?嗯,再砸一点,这辣味更足了。
佩佩,那个小勺子给那来没?小勺子给这来,给这来,拿来拿来我连辣椒面挖出来。俺妈我没看到你下酱,我我我学会了,你学会了?连那小勺子拿来了。那那下一盆你来做?小勺子给我送来,小勺子是的吧,那我来挖,你就不敢说一句你你赶紧走,打不毁我。谁打你?谁打我?这俩都得揍我。你不嫌辣,恁弟弟多会嫌手疼,我回来我洗吗?我辣滴脸都 *** 辣滴,回来洗不就管了吗?这是炒过的没炒的妈妈。拌个有奖,你看我脸,我脸皮眼皮好像肿了,辣滴?我都洗几遍。哎呦好家伙你那皮肤还怪嫩来还。我脸皮有点辣肿了。这辣椒那么辣,我洗好几遍手了。这个花椒茴香味真好。它是熟的买的没这个味。买的那个花椒茴香面下里面怎么的都不好吃?他没炒,他就不好吃,炒过以后香味就有了。捂的关键是捂好,不是它就是花椒茴香味。捂好也得配料。炉过之后香,去买花椒茴香全部是生的,不会给你炒的。俺姐姐的手被给刮淌血了,只要不是刮的就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