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背吃刀量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关系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背吃刀进给和背吃刀量有什么区别啊
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都不一样。
根据切削力的经验公式,pa的系数大于f的系数,因而背吃刀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于进给量;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会影响切削力大小,当进给量增大的时候,切削力的增大不成比例(大概是0.75倍)的增大,而背吃刀量增大的时候,切削力成比例的增大。
由于背吃刀量ap对切削力的影响比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大(通常XFz=1,YFz=0.75-0.9),所以在实践中,当需切除一定量的金属层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采用大进给切削比大切深切削较省力又省功率。
根据切削温度的经验公式,f的系数大于pa的系数,因而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大于背吃刀量。
二、背吃刀量怎么算
背吃刀量是指切削加工中 *** 刀尖到切削刃背面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具体的计算 *** 如下:
1、首先,需要测量 *** 的直径。可以使用卡尺或显微镜等工具来测量。
2、然后,需要确定 *** 的切削刃长度。这通常可以在 *** 的规格书或制造商的网站上找到。
3、计算 *** 的刀尖到切削刃的距离。背吃刀量等于 *** 半径减去切削刃长度的一半。
例如,假设 *** 的直径为10毫米,切削刃长度为4毫米,那么背吃刀量为:
背吃刀量=(10毫米÷ 2)-(4毫米÷ 2)= 3毫米
因此,这个 *** 的背吃刀量为3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背吃刀量的大小会影响到切削加工的结果。如果背吃刀量太小, *** 的切削刃容易被磨损,影响切削质量;如果背吃刀量太大,则会增加 *** 与工件的摩擦力,加剧切削热,降低切削效率。因此,在选择 *** 和设置加工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背吃刀量。一般来说,加工硬度较大的材料时,需要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以减少切削刃的磨损;而加工软质材料时,可以适当增大背吃刀量,以提高切削效率。同时,还应注意定期检查和更换 *** ,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三、i=a/背吃刀量是什么意思
i=a/背吃刀量指:垂直于进给速度方向的切削层更大尺寸。根据查询数控网官方资料显示,i=a/背吃刀量一般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垂直于进给速度方向的切削层更大尺寸,镶嵌圆柱体工件的切削加工,需要进给运动方向进行测量。
四、什么叫背吃刀量
1、背吃刀量(切削深度)指:垂直于进给速度方向的切削层更大尺寸。一般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back engagement)对于圆柱体工件的切削加工,指是的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直径差的1/2,即单边切削深度。在进给运动方向测量。把“每分钟进给量”换算成“每转进给量”得到的是进刀量。
2、切削宽度等于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在主偏角为90度时切削宽度=切削深度。
3、参照机械工业出版社唐宗军主编的《机械制造基础》第四页,背吃刀量定义为: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在主运动方向和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五、g73什么意思
Q是每次钻多深,Q1000就是1mm,Q100就是0.1mm
R是退钻头退到零点,为了排削,你也可以编成R10等等,按上面的解释就是:每打1mm深就退刀至零点排削,然后继续打,一直到Z-23.
确定三要素的基本原则:根据切削要求先确定背吃刀量,再查表得到进给量,然后再经过查表通过公式计算出主切削速度。在许多场合我们可以通过经验数据来确定这三要素的值。
实践证明合理切削用量的选择与机床、 *** 、工件及工艺等多种因素有关。合理选择加工用量的 *** 如下:
①粗加工时,主要要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故应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较大的进给量,切削速度U选择中低速度。
②精加工时,主要保证零件的尺寸和表面精度的要求,故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较小的进给量,切削速度选择较高速度。
③粗加工时,一般要充分发挥机床潜力和 *** 的切削能力。数控车床厂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率。数控车床厂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应保证 *** 能加工完成一个零件或保证 *** 的耐用度不低于一个工作班,最少也不低于半个工作班的工作时间。数控车床厂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中的规定、 *** 耐用度及实践经验选取。
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要根据机床、夹具和工件等的 *** 以及机床的功率来确定。在工艺 *** 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除留给以后工序的余量外,其余的粗加工余量尽可能一次切除,以使走刀次数最少。
通常在中等功率机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为8~10 mm(单边)。数控车床厂半精加工背吃刀量为0.5~5 mm;精加工时背吃刀量为0 2~1.5 mm。
进给量的确定: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够保证时,为提高生产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数控车床厂切断、车削深孔或精车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进给速度应与主轴转速和背吃刀量相适应。粗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受切削力的 *** 。
六、背吃刀量与加工余量区别
1、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指:垂直于进给速度方向的切削层更大尺寸。一般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back engagement)对于圆柱体工件的切削加工,指是的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直径差的1/2,即单边切削深度。在进给运动方向测量。把“每分钟进给量”换算成“每转进给量”得到的是进刀量。切削宽度等于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在主偏角为90度时切削宽度=切削深度。
2、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在工件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3、加工余量一般指的是公称余量,公称余量即公称尺寸之差。
4、又称为毛坯余量,是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
七、吃刀量和背吃刀量一样吗
1、吃刀量a(engagement)——是两平面间的距离,该两平面都垂直于所选定的测量方向,并分别通过作用切削刃上两个使上述两平面间的距离为更大的点。
2、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指:垂直于进给速度方向的切削层更大尺寸。一般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back engagement)对于圆柱体工件的切削加工,指是的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直径差的1/2,即单边切削深度。在进给运动方向测量。把“每分钟进给量”换算成“每转进给量”得到的是进刀量。
3、两个不是一个意思,背吃刀量和切削深度是一个意思一般用ap表示,指的是在包含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的平面的垂直方向上测量,对于外圆车削而言,背吃刀量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
4、切削厚度是切削层的一个参数一般用ac表示,在主刀刃选定点的基面内,垂直于切削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外圆车削时,若车刀主刀刃为直线,切削厚度ac=fsinKr,Kr为主偏角;若车刀刀刃为圆弧或任意曲线,则对应于刀刃上各点的切削厚度是不相等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