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下害虫是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最重要的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拜耳推出吡虫啉之后,由于其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 *** 和触杀作用,被广泛用于喷雾、拌种、土壤处理,成为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蚜虫等多种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最理想的 *** 剂。但是,由于多年使用,这些害虫已经对吡虫啉产生了很强的抗 *** *** ,防治效果也大打折扣。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更好的防治地下地上害虫的优秀杀虫剂,活 *** 比吡虫啉更高,防治效果更好。
*** 剂简介
这个优秀 *** 剂就是噻虫嗪是1991年由诺华公司研发的一种新 *** 类杀虫剂,但是直到2000年,噻虫嗪才进入市场,噻虫嗪不仅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内吸 *** 好等优点,而且还具有更高的活 *** 、更好的安全 *** 、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2011年首次超越吡虫啉成为全球销量更大的 *** 类杀菌剂,深受农民朋友青睐。与吡虫啉相比噻虫嗪具有以下几大特点,是吡虫啉无法相 *** 。
主要特点
(1)杀虫谱更广:噻虫嗪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尤其对蚜虫、粉虱等同翅目害虫有更高的活 *** ,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蓟马、叶蝉、飞虱类、粉虱、蛴螬、马铃薯甲虫、线虫、潜叶蛾、稻飞虱、稻蝽、长蝽、美国牧草盲蝽、粉蚧、苹花象甲、稻象甲、黄条跳甲、步甲、向日葵叶甲、金针虫,苹果蠹蛾、潜叶虫、斑潜蝇和线虫等。另外,噻虫嗪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领域,防治苍蝇等害虫。
(2)活 *** 更高:噻虫嗪在昆虫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噻虫胺,噻虫胺对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的亲和力比噻虫嗪还高,具有二次杀虫活 *** 。杀虫活 *** 更高,噻虫嗪比吡虫啉杀虫活 *** 高10倍以上。
(3)溶解 *** 更高:噻虫嗪在水中溶解度是吡虫啉的8倍,因此,即便是在干旱环境中,也不影响作物对噻虫嗪的吸收利用,尤其在小麦、玉米、棉花、果树等作物,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杀虫活 *** 更高。
(4)持效期更长:噻虫嗪的内吸传导作用最强,并有一定的渗透 *** 。由于它在植物和土壤中的代谢缓慢,所以具有较长时间的生物活 *** ,土壤持效期可达90 天以上,基本上可确保大部分作物争个生育期不会发生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
(5)促进生长:噻虫嗪可以激活植物抗逆蛋白,同时对植株体内的生长素、细胞 *** 素、赤霉素、脱落酸、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产生影响,噻虫嗪进而使作物茎杆更加健壮,根系更发达,显著增强抗逆能力。
(6)无交互抗 *** :噻虫嗪虽然也是 *** 类杀虫剂,但是与吡虫啉、 啶虫脒、烯啶虫胺等其它 *** 类 *** 剂无交互抗 *** ,对吡虫啉产生抗 *** 的地区,使用噻虫嗪防治效果更加突出。
(7)混配 *** 好:噻虫嗪具有很好的混配 *** ,可与嘧菌酯、精甲霜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多种杀虫杀菌剂都有很好的混配 *** ,杀虫、治病效果更突出。
(8)使用 *** 多样:噻虫嗪由于具有很好的胃毒、触杀作用,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内吸 *** ,使用 *** 有很多种,既可以用于喷雾、也可以用于拌种、土壤处理。
使用 ***
噻虫嗪可用于拌种、喷雾、土壤处理、灌根等多种施 *** *** 。
防治对象
噻虫嗪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 *** 虱、烟粉虱、叶蝉、蛴螬、金针虫、马铃薯甲虫、线虫、潜叶蛾、稻飞虱、绿盲蝽、稻蝽、长蝽、美国牧草盲蝽、粉蚧、苹花象甲、稻象甲、黄条跳甲、步甲、向日葵叶甲、苹果蠹蛾、潜叶虫、斑潜蝇和线虫等。另外,噻虫嗪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领域,防治苍蝇等。
使用技术
(1)土壤处理: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播种前或播种时,用4%的噻虫嗪颗粒剂,每亩用1~2公斤,加细土10~15公斤拌均匀后,撒施、条施、沟施、穴施或与 *** 一块播种,均可有效防治土壤中的多种害虫。
(2) *** 处理:在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水稻等作物播种前,用70%噻虫嗪 *** 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照 *** 种比100-140克/100千克 *** 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 *** 表面,可有效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的危害。
(3)灌根处理:在番茄、西瓜、黄瓜、辣椒、茄子等作物定植时,用30%噻虫嗪 *** 处理可分散粉剂,可有效防止蛴螬、金针虫等多种地下害虫,也可兼治蚜虫、飞虱、粉虱等多种害虫。
(4) *** 剂喷雾:在番茄、小麦、棉花等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可在后期发生蚜虫、 *** 虱、烟粉虱等多种害虫时,可用12%阿维·噻虫嗪悬浮剂12~15毫升/亩,兑水30公斤~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控制这些害虫的危害。
提示:噻虫嗪杀虫速度较慢,使用时,更好用于土壤处理,或与其他速效 *** 好的 *** 剂混配,杀虫效果才更佳。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农村常见的蝼蛄,现在90一斤供不应求还少见!它怎么变抢手货了?
近年来,许多农村地区的居民都惊讶地发现,曾经寻常不过的蝼蛄如今 *** 飙升,供不应求,甚至已经变得相当罕见。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蝼蛄的生态特点、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当地农村生态 *** 和经济带来的影响。
之一章:蝼蛄的生态特点
1. 蝼蛄的种类和分布:蝼蛄是一类常见的昆虫,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农村和草原地区。
2. 生活习 *** :蝼蛄是以植物为食的昆虫,通常生活在禾本科植物的茎秆中。它们有着独特的生活史,经历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 生态功能:蝼蛄在农村生态 ***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控制一些农作物的害虫,同时也是一些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第二章:蝼蛄供不应求的原因
1. 生态失衡:过度使用 *** 和生态环境 *** 导致了农村生态 *** 的失衡,使得蝼蛄的天敌数量减少,从而使它们的数量激增。
2. 经济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开始关注蝼蛄等农村昆虫的营养价值和 *** 用价值,从而引发了对蝼蛄的大规模捕捞需求。
3. 传统文化:一些地区拥有食用昆虫的传统,而蝼蛄则是其中的一种。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对蝼蛄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第三章:蝼蛄供不应求带来的影响
1. 农作物损失:大量的蝼蛄寄生在农作物上,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导致农民的收成受到影响。
2. 生态平衡打破:蝼蛄数量激增可能会导致其他生物种群数量下降,打破生态平衡,进一步影响农村生态 *** 的稳定 *** 。
3. 经济利益:蝼蛄作为抢手货的 *** 飙升,一些地区出现了过度捕捞和滥采现象,这可能导致蝼蛄种群的不可逆转的衰减。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蝼蛄
1. 生态保护:当地 *** 和居民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农村生态 *** 中的多样 *** ,包括适度控制蝼蛄数量。
2. 合理利用:对于食用昆虫的传统地区,应该倡导合理利用蝼蛄资源,避免滥捕滥食,保持种群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 科普教育:通过科普教育,增加公众对蝼蛄和其他农村昆虫的了解,减少人们对这些昆虫的误解和过度捕捞行为。
结论:
蝼蛄作为农村地区常见的昆虫,在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从过去的寻常存在转变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到了当地农村生态 *** 的平衡,还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蝼蛄及其它农村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 *** 、学者和公众应当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蝼蛄这一农村昆虫继续在生态 *** 中发挥重要作用。
#冬日生活打卡季#蝼蛄在农村,叫法多样,有叫土狗、土扒子、钻地王,危害作物 *** 、根系、幼苗,是农村人最为讨厌的地下害虫,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在 *** 发芽后的幼苗期开始就危险,导致死苗缺苗,作物减收减轻,非常难于防止,所以,农户对此非常头疼。
蝼蛄是生活在土壤里,习惯夜晚钻出土壤觅食活动,它的食物,是以作物 *** ,生长出来的幼根和幼芽嫩苗,以及地下腐烂的农作物残留体等所形成的腐殖质。
蝼蛄危害农作物,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非常大,因此,农户只好使用 *** 和诱饵来诱杀,一般情况下,农户习惯使用辛硫磷作为杀虫剂,无论伴饵料诱杀,或者土壤表面喷雾,或者使用毒土来防止杀虫,作用效果非常良好,是农户常用来杀灭地下害虫蝼蛄的最为有效率 *** 。
辛硫磷杀灭蝼蛄,持续时间长,用法多样,效果良好,一块地只要使用上两到三次辛硫磷 *** 剂,蝼蛄就会在这块土地上消失。
因此,农户都知道,防治蝼蛄的 *** 和 *** 剂,只有辛硫磷最有效,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辛硫磷还要好的 *** 了,所以,农田耕地里的蝼蛄这块非常难治的害虫,现在基本不少见了。
蝼蛄虽然是一种害虫,但是是一种非常好的中 *** 材和美食佳肴,在市场上享有非常大的声誉,经济价值极高的一种昆虫类害虫的食品。
蝼蛄的 *** 用价值,渐且不说,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含有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是一种高蛋白的美食,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 *** 急需要的营养成分,因此,蝼蛄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蝼蛄作为优质营养成分丰富的美食原材料,深受南方消费者和宾馆酒店等高端消费市场上的“坐上宾”,贵重美食原材料。
临近春节,蝼蛄市场货源非常紧缺,从原来的60元一斤,逐渐上涨到目前为止的100元一斤的行情,有急需求购蝼蛄的单位和消费者,不惜高价来购买,200元一斤、300元一斤,甚至更高的价钱在所不惜。
由此看来,蝼蛄市场货源非常紧缺,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使用辛硫磷消灭蝼蛄,导致蝼蛄的存在量逐渐下降。
目前为止野生蝼蛄产量急剧下降,很难找到,市场上的蝼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喂养的蝼蛄,由于目前是一种属于新型产业,养殖户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南方农村养殖,造成蝼蛄货源比较紧张,是蝼蛄市场价钱上涨的主要原因。
而我国南方农村人工养殖的蝼蛄产品,主要是销售到东南亚国家,因为那些地方是蝼蛄的主要消费地,市场行情要高于国内,这就导致国产蝼蛄产品货源更加紧张,供给小于需求,是市场价钱高涨的主要原因。
长得像蟋蟀的害虫价值珍贵,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你敢吃吗?山区的农 *** 要的收成就是靠种庄稼,庄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好坏,因此,农民把自己种的庄稼都看得比较重,小心的呵护着。
尽管如此,农村的那些害虫还是无孔不入的去危害农民辛苦种植的庄稼,导致庄稼收成降低或者是欠收,这些害虫是深受农民朋友们的深恶痛绝的。
种过田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农村稻田里有一种害虫,它们不但会咬种植在田里的水稻,而且还会对稻田的田基造成一定的危害。
?这种害虫叫做蝼蛄,别名叫做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农村一种觉的昆虫,它是属于蟋蟀属的一种昆虫,蝼蛄在农村分布十分的广泛,特别是南方地区最多。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土中生活。有“跑湿不跑干”的习 *** ,他栖息在沿河两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浇地等处。
蝼蛄一年的生活分为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
?蝼蛄在冬季气温下降时,就会休眠,一只一个窝,头朝下,生活在冻土下面,地下水之上的位置,到了第二年4月份左右的时候,气温升到8度以上时,就会掉转头向上移动,拱起它身上的土堆,钻出地面来活动。
到了5月份左右,蝼蛄就开始危害庄稼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田边的田坎边看到一条条弯曲的隧道,这个就是蝼蛄的杰作了。在它所经之处,如果种植有庄稼的话,这个时候的庄稼正处于幼苗期,很容易被它拱死,因为庄稼根部下面的土被它搞走了。导致庄稼与下面的土分离,根部失水,庄稼就会死亡了。
?蝼蛄这种害虫,农民对它深恶痛绝,却对它没有一点办法。
也就是这种蝼蛄害虫,在广东德庆地方,人们却把它当作一种养生的食材来吃,有的炒着吃,有的炸着吃,且风味非常独特,如果处理得当,没有任何异味。蝼蛄食用 *** 有很多,可以油炸、煎、爆炒、烤串等等做法,味道咸香酥脆。
广东德庆地方是这样弄蝼蛄吃的:
之一 捕捉活的蝼蛄
一般都是在晚上捕捉,在田边,菜园旁边捕捉这种蝼蛄回来。
第二 清洗处理
烧一锅热水,将活的蝼蛄放入沸水锅中烫死,然后捞来去除蝼蛄的头、四肢、内脏、翅膀,再清洗干净待用。
第三 油炸
锅烧热,下油,下葱花、姜末等煸香,放入蝼蛄,烹入料酒,加入精盐、酱油,煸炒至蝼蛄熟而入味,就可以出锅。
?这样 *** 出来的蝼蛄味道非常鲜美,它可以与蚂蚱、知了、青虫、柴虫相媲美,是昆虫类的美食。
蝼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 *** 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用蝼蛄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能很好的调理肠胃,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正因为蝼蛄的营养价值,在某些地方吃它的人很多,导致野生的数量越来越少,还有人开始专门来养殖蝼蛄,它的 *** 高达80元一斤。
朋友们,你有吃过蝼蛄这种害虫吗?味道如何呢?欢迎大家在下面交流评论。
氟氯氰菊酯,又名百树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快速的触杀作用和极强的击倒能力及一定的胃毒作用,且对光稳定,并且在土壤中的持效期明显长于其它菊酯类,因此对地下 害虫如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表现更加优异。
氟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外周和 *** 神经 *** 的钠离子通道,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 *** 而死亡,既可用于叶面喷雾,也可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1、杀虫谱广。既可叶面喷雾防治各种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等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也对以地老虎为首的各种地下害虫表现优异,其中对地下害虫防治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
2、击倒力强,杀虫速度快。害虫接触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后一小时内就被有效击倒,且不易复苏,效果彻底,而有些菊酯类杀虫易有假死现象,害虫容易 *** ,如功夫菊酯就有这样的特点;
3、安全环保。氟氯氰菊酯虽然效果好,且持效期也较长,但其也容易降解,因此不会象有机磷 *** 那样高残留,所以在作物上使用比较放心,不会造成农残超标或毒害风险,是一个既效果好又安全环保的优良品种。
4、对 *** 皮肤更安全。功夫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也是一款高效低毒效果不错的杀虫剂,但因为其对 *** 皮肤比较敏感,打 *** 不小心沾上时感觉很痒,特别是气温高时那种极痒的感觉让人受不了,严重的还需要就医,所 以很多用户都不愿意使用它,而氟氯氰菊酯就是一款很好的替代品种,其效果与击倒能力和功夫菊酯差不多,但对 *** 皮肤的敏感度要低很多,通常情况下使用对 *** 皮肤没有什么影响。
5、百树菊酯还具有一定的杀卵和杀螨效果。这是其它菊酯类所不具备的功效,因此百树菊酯在叶面喷雾使用时的兼治作用更加突出。
6、对地下害虫表现突出,特别是地老虎。只要在作物苗期及定植期于傍晚喷 *** ,重点要喷匀喷湿地面及作物茎基部等,晚上地老虎出来觅食与触 *** 就会被 *** ,包括蝼蛄也是如此;如果是蛴螬或金针虫则要采用灌根或灌穴 来杀灭,因为它们基本上在地下活动而没有到地面上来;虽然防治地下害虫可选择的菊酯类品种不少,但要说效果比较的话还是要数氟氯氰菊酯效果表现更好,不管是击倒速度、效果还是土中持效期都要比其它菊酯更胜一筹。
7、 对地下害虫集中杀灭, *** 价比高。通常防治地下害虫除用百树菊酯等菊酯类来杀灭外,很多种植者在种植前也会撒施一些颗粒剂来防治,虽然有省力和持效期长的优点,但因为全田撒施剂量大成本高,而如果降低剂量或 撒施不均匀使致死浓度不够的话,那么效果就很难达到要求(据目前的调查,使用颗粒剂的用量 99%以上都没 达到亩用量要求),所以采用百树菊酯等菊酯类喷地面或灌根、穴和滴灌是一种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防治 *** 。
1、地面喷雾:防治地老虎或蝼蛄等在晚上出来地面活动取食为害的地下害虫时,在作物苗期(苗床或定植期)于傍晚喷湿喷匀地面及苗,5.7%氟氯氰菊酯(威百树、拜得)20-50毫升/桶(300-750 倍)。
2、灌根、穴或滴灌:防治蛴螬和金针虫等长期在土下活动取食的地下害虫时,则采用灌根、穴或滴灌的 *** ,亩用5.7%氟氯氰菊酯(威百树、拜得)500-1000毫升。
氟氯氰菊酯目前在中国登记的主要以5.7%的含量为主,另外还有升级的高效氟氯氰菊酯,目前主要生产厂家与产品包括进口的百树得、广东立威的威百树、拜得等等,
文章来源: *** 市场信息新媒界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的总称,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数量众多,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目前,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在动物界里种类最繁,数量最多,对农业、林业和人类生活、生产以及健康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在我们的身边最常见的昆虫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蟋蟀、蟑螂等等。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另一种常见的昆虫——蝼蛄,俗称地蝲蛄、蝲蝲蛄、扒狗等,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昆虫,它们的形状像卧着的狗,因此俗称“土狗”。
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常生活在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的砂壤土和多腐殖质地区。除此之外,水田也是蝼蛄更爱、更舒适地栖息地,它们常躲在田埂、水稻根的周边,阴雨天或者下雨天的时候,它们会跑到地面上来透气。
以前,农村里孩子没有丰富的玩具,没事的时候就会捉一些昆虫来玩,蝼蛄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不会咬人,两个大前足习惯 *** 地做着扒土的动作,非常好的好玩。这种乐趣,只有在农村里呆过的人才会真正的明白。
蝼蛄狭长的身体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小小的头呈圆锥形,前足开掘式,有翅膀能飞行,雄 *** 蝼蛄还可以鸣叫。蝼蛄繁殖能力强,卵生,十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蝼蛄幼虫,3天左右,蝼蛄幼虫就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了。
蝼蛄平时一般都生活在地下,晚上和清晨的时候活动,它们会用强有力的前足在土中钻出隧道,夏天的的雨后常常可以看到它们隧道的痕迹。新播的 *** 和农作物的根都是蝼蛄的食物,它们对农作物的危险非常大,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
蝼蛄虽然是一种农业害虫,但它却是一种传统的中 *** 材,其中 *** 名为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杜狗等,中医认为其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水肿、 *** 不利、石淋、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可治疗脓疮肿毒等。
除此之外,很多人想象不到蝼蛄还可以吃,据说只要事先处理好了,没有一丁点的没有异味。在广东德庆一带,蝼蛄甚至还是当地的一道养生食材,吃法有很多,炒、炸等可以。相传,具有很好的阳刚之气。
随着化肥、农业、除草剂等大量的使用,如今蝼蛄的数量比以前已经少了很多。蝼蛄的 *** 用需求不但没减小反而还增大了,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有的人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对蝼蛄的人工养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大家切勿随意跟风,如果自己打算从事养殖业,事先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你见过蝼蛄吗?你们那里叫什么名字呢?对于养殖蝼蛄的养殖前景,你们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与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
害虫成餐桌美味, *** 不菲!有人养它发家致富,最后一种你见过?在农村,有很多稀奇的花草,同样的也有很多稀奇的虫子。近几年,随着农村不断的发展,很多农民都不种地了,建起了大棚做蔬菜种植或是养殖。对于养殖,种类很多,但是养殖害虫的你知道吗?而且很多人都依靠害虫养殖成功致富。那么农村养殖什么害虫有“钱”景,接下来小编就带你认识这七种能发家致富的害虫!
1、蚂蚱
蚂蚱属于蝗虫一种,是一种田间害虫。对于害虫养殖,相信养殖最多,养殖最成功的应该就是蚂蚱了,蚂蚱以植物叶片为食,在农村稻田、麦地、玉米地里很是常见。为什么说蚂蚱养殖能致富?这是因为蚂蚱不仅可以入 *** ,还可以供食用,除了这些,它的粪便也大有用处,撒在菜地里能当肥料,还可用来喂鱼。蚂蚱养殖很简单,它食物就是草,且它生长期短,为35天左右,养殖半年至少能收200斤,按市场价25元/斤,加上蚂蚱粪便一年能卖5000元,利润还是很可观的。目前人工养殖蚂蚱的品种基本上只有棉蝗、 *** 飞蝗、欧亚杂交蝗,都是食用的,国内以 *** 飞蝗最为普遍。
2、蝼蛄
蝼蛄是一种农业害虫,有些地方叫它土狗崽。它能上天入地,特别是钻地,那可是它的绝技,所以它对许多作物的幼苗、 *** 危害巨大,农民对它恨得牙痒痒。但是,虽然它是一只害虫,却有很大的养殖前景。因为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同时它更是一味 *** 材。做成佳肴, *** 更高曾达3000元/斤。 *** 材的话,可是具有利水通淋、消肿解毒的效果,主治水肿、腹水等症状。平时 *** 店里也有售卖枯燥土狗崽 *** 材。
3、豆虫
豆虫是一种农田害虫,全身绿如翡翠,专以豆叶为食。但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绿色食物的追求和对豆虫研究,营养专家及现代医学证明豆青虫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资源,由于蛋白质含量丰富,食用它能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癌能力,对治疗胃寒疾病和营养 *** 都有特殊疗效。目前,它在农村地头的收购价在38元/斤左右,城里能卖到上百元几百元一斤。
4、洋辣子
洋辣子在农村很常见,它子农村可是无人不晓,身上五颜六色的毛刺煞是漂亮,却也让人碰之色变,一不留神被它刺到,那将会痛不欲生。它一般都是隐蔽在树木上,以树叶为生,对树木有极大的危害。过去农民一看到它就想赶尽杀绝,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洋辣子被发现有其好的一面,它的刺蛾卵不仅是美食,还具有医 *** 价值,据说目前市场价一斤300块。刺蛾卵是一种名贵的中 *** *** 材,卵期特别短,一般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物以稀为贵,所以刺蛾卵难怪那么名贵。
5、柴虫
柴虫,就是吃木柴的虫子。树上招了这个虫,如果不及时把它抓住,这树很有可能就白栽了,所以它对农民来说,也是恨之入骨的害虫。但是后来发现,其营养价值极高,一般动物烹制时会缩小,柴虫烹制后却比原来长一半,而且煎后酥脆爽口,干香味美,故有延年益寿及养生美容的作用。据说江浙一带有人直接拿木头去街上,现劈现卖,二十块一条活虫子呢。
6、斗米虫
斗米虫是一种寄生在山区一种长倒刺的灌木中,它专吃树心,使得树木难于成长,连森林医生啄木鸟对它都无可奈何。斗米虫的价值在古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在古时代用一斗米(等于现在12.5斤米)才能换到一条虫,所以叫斗米虫。它经烘烤后,香味浓郁,口感极好,易入口。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治疗厌食症、磨牙,痔疮等病症,许多人特意到农村去收购, *** 高到200元一条,都很难收的到。
7、龙眼鸡
龙眼鸡也是一种害虫,它以吸食树液为生,会造成树势衰弱、枝条干枯、落果或果实品质低劣。常栖息于龙眼、荔枝、芒果、橄榄、柚子等果树。是不是觉得龙眼鸡这个名字很奇怪?这是因为民间认为它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营养成分比鸡还高,所以才有了龙眼鸡这个称号。龙眼鸡头顶尖尖那段切断,可以吸食,据说有点甜,像花蜜。它还可以烤或是油炸吃,在饭店里龙眼鸡卖得不便宜,一般要300元至400元一碟,大概有50来只。所以它的养殖收益应该很是可观的。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7种害虫的介绍及养殖前景分析了,现在不管是做什么养殖项目,都是一种投资,我们知道投资避免不了风险,特别是害虫这一类不太大众化的养殖,还是需谨慎,市场调研一定要做好。就比如蚂蚱养殖,关键问题就是产量和销售。产量是技术问题,销售是利益转化,因此,在养殖前,这些问题还是先要考虑到,才能保证养殖产量及销路,其它的养殖也是一样的道理。
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 *** 用昆虫。我国 *** 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4种,分别是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和 *** 蝼蛄。
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生活史很长,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下越冬。华北蝼蛄三年完成一个世代,若虫13龄;东方蝼蛄一年1代或二年1代(东北),若虫共6龄。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
冬季休眠阶段
当气温下降,本地区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向地下活动,一窝一虫,头部朝下,不群居,多在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以成、若虫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升高到8°C以上时再掉转头向地表移动 。
春季苏醒阶段
大约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蝼蛄开始活动。在到达地表后先隆起虚土堆,华北蝼蛄约15 cm虚土堆,较大,东方蝼蛄隆起虚土堆约10 cm,较小,此时是进行蝼蛄虫情调查和人工扑杀的更佳时机 。
出窝迁移阶段
5月上旬开始,此时地表出现大量弯曲虚土隧道,并在其上留有一个小孔,蝼蛄已出窝为害。正是这个阶段迁移造成苗根和土壤分离,根部失水,导致苗木死亡 。
猖獗危害阶段
5月中下旬经过越冬的成、若虫开始大量的取食,满足其产卵和生长发育的需要,造成缺苗断条的现象 。
越夏产卵阶段
6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增高、天气炎热,两种蝼蛄潜入30~40 cm以下的土中越夏并产卵。华北蝼蛄雌虫钻入土中后,先挖隐蔽室,而后在隐蔽室里抱卵。产卵50~500粒。东方蝼蛄产卵前雌虫多在5~10 cm深处做一鸭梨形卵室,每室一般产卵30~50粒 。
秋季危害阶段
8月下旬至9月下旬,越夏成、若虫又上升到土面活动取食补充营养,为越冬作准备。这是一年中第二次为害时期 <3> 。
温湿度对蝼蛄的影响
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很大,气温在12.5~19.8°C,20 cm土温在12.5~19.9°C是蝼蛄活动适 宜温度,也是蝼蛄危害期,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便潜入土壤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20%以上是活动最盛,<15%时活动减弱;土中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也就严重 。
生活习 ***
群集 *** :初孵若虫有群集 *** ,怕光、怕风、怕水、孵化后3~6天群集一起,以后分散危害 。
趋光 *** :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光 *** ,在40 W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蝼蛄,且雌 *** 多于雄 *** 。据观察,蝼蛄对水银灯也有较强的趋 *** 。
趋化 *** :蝼蛄嗜好香甜食物,对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等较为喜好 。
趋粪土 *** :对未腐烂的马粪,未腐熟的厩肥有趋 *** 。
喜湿 *** :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土中生活。有“跑湿不跑干”的习 *** ,他栖息在沿河两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浇地等处 。
有抱卵的习 *** :蝼蛄在产卵前,先挖隐蔽室,而后在隐蔽室里抱卵 。
昼伏夜出 *** :蝼蛄在夜晚活动、取食为害和交尾,以21~22时为取食高峰 。
食 *** 与行为特 ***
蝼蛄食 *** 广,可采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等多个科的植物,不仅采食植物叶片,还采食根、茎。温度影响蝼蛄采食,20°C以下,随着温度降低,采食量逐渐减少,活动也逐渐减少,5°C时蝼蛄几乎不再活动,20~25°C有利于蝼蛄采食,高于25°C,采食量又开始下降 。
蝼蛄生活于土壤中,在土壤中挖掘洞穴,在挖掘洞穴过程中寻找食物,到了产卵期,就产卵于洞穴中。采用吸水脱脂棉作为介质代替土壤,蝼蛄可在其中挖洞、疾走和鸣叫,并在其中生长、产卵繁殖,完成各种行为活动。
蝼蛄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间接危害和直接危害。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咬食植物幼苗的根和嫩茎;间接危害是成虫和若虫在土下活动开掘隧道,使苗根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干枯死亡,致使苗床缺苗断垄,育苗减产或育苗失败 。
蝼蛄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华北蝼蛄主要分布在北纬32度以北地区,包括东北、 *** 、新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苏北等地。东方蝼蛄几乎遍及中国。 *** 蝼蛄只分布在 *** 、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为害不重。金秀蝼蛄分布在广西。河南蝼蛄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的山区 。
蝼蛄俗称土狗子,是一味利水消肿良 *** :上治头面肿,下利尿通石淋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 ***
蝼蛄救皇帝
光武帝刘秀起兵反抗王莽 *** 初期,刘秀兵少将寡,不能和王莽的大部队正面冲突,只能选择暂避锋芒。
一次刘秀被王莽追击直至天黑,刘秀见已经逃脱,人困马乏,便命令将士们下马休息。
将士们个个精疲力尽,都躺在地上睡着了。
半夜,刘秀突然感到背部一阵疼痛,急忙坐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蝼蛄钻进了他衣服里。
蝼蛄除了吃庄稼,还打扰他休息,刘秀一气之下便把蝼蛄的头掐了下来。
正当刘秀把没了头的蝼蛄扔到地上时,突然看到远处有许多人举着火把往这边赶来。
原来是王莽的部队已经追了上来,而这蝼蛄恰巧救了他一命。
刘秀惭愧地捡起蝼蛄的头和身子,从枣树上折下一根枣刺,用枣刺将蝼蛄的头和身体连接起来放在地上,谁知那只蝼蛄竟然迅速的爬走了。
刘秀迅速命令部队急速行军,才躲过了这一劫。
这就是蝼蛄救皇帝的传说,至今如果把蝼蛄的头掐下来,还能看到像枣刺一样的东西。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 *** 师。
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 *** 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 *** 知识。
*** 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蝼蛄(lóu gū)
蝼蛄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北方蝼蛄)和非洲蝼蛄(南方蝼蛄)的虫体。全国各地均产。夏秋间捕捉。用开水烫死,干燥。
其味咸, *** 寒。归 *** 、大肠、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使用注意:气虚体弱者及孕妇均忌服。
蝼蛄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治水肿喘满, *** 不利等实证:可单用蝼蛄研末服;或用蝼蛄配猪苓、冬瓜皮等。
《日华子本草》:“治恶疮,水肿,头面肿。”
蝼蛄既能利尿,又能通淋。
治石淋:可单用蝼蛄研末,温酒调服,如《本草图经》方;或用蝼蛄配海金沙、石韦等。
《本草纲目》:“利大 *** ,通石淋,治瘰疠,骨哽。”
中 *** :蝼蛄
蝼蛄常在夏秋季出没,您见过吗?
蝼蛄在我老家叫土狗子,在你们当地叫什么呢?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十日谈 |“土狗”蝼蛄一听到“土狗”这名字,你可能会想到中华田园犬。但对农村人来说,这只“土狗”并不陌生,它的学名叫“蝼蛄”。叫它土狗,是因了它会在土里打洞的习 *** ,倒也名正言顺;可叫它蝼蛄,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横竖都是勉强。可我觉着清雅脱俗,蝼蛄一名,自带知 *** 气质。
蝼蛄羞涩,一生见不得阳光。它喜欢潮湿的环境,偏爱松软的土地。倘若你看到土里那一个个如同盗洞般的小孔,多半是它的杰作。特别是河岸、渠道,都是它营生的好去处。打洞是它的天 *** ,就像蜜蜂酿蜜,乌鸦反哺。说到打洞就想到蚯蚓,同样是打洞,蚯蚓被人称颂,蝼蛄却遭人唾弃。因为蝼蛄喜欢吃蔬菜的 *** 、幼芽、嫩茎和果实。我在菜园里种下的土豆、红薯收成不多,果实上常有凹陷结痂的小孔,想必是它在祸害。有了这样的行径,蝼蛄怎能让人爱得起来?
但蝼蛄并非一无是处。据中医典籍记载,蝼蛄 *** 寒,无毒,食之去肿。所以它是一味利水、消肿、通淋的中医良 *** 。记得我小时候,一次额上生了恶疮,疮面渐大,鼓起了脓包。脓包水肿,逐日增大,触之疼痛难忍。父母见状愁眉不展,所幸的是外婆捉来数十只蝼蛄,油炸后给我食用,葱姜爆香后的蝼蛄实在美味,堪比龙虾。更神奇的是,那水肿渐渐退去,直至疮面愈合结痂,痂脱肤凝,脸庞更加秀丽莹润。后来才知道蝼蛄不但能消肿,还富含氨基酸,营养丰富。这样说来,真得感谢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
蝼蛄没有螳螂的优雅身段,没有蟋蟀的昂扬斗志,但它能跑能飞,还会游泳,对得起“昆虫”这个名号。蝼蛄是典型的直翅目昆虫,六足四翅,通体茶褐色,幼时体色浅白,成年后体色变深,连接口器的部分坚硬膨大,好似一个龙虾头。它的前足也像极了龙虾的螯足。蝼蛄打洞靠的就是这对开掘足,据说新型采矿挖掘装置就是仿造蝼蛄前足发明的,这是蝼蛄对人类的又一贡献。开掘足还是它的 *** 利器,面对其他昆虫的纠缠,有了这对强有力的 *** ,蝼蛄就有了迎战的底气。蝼蛄的口器尖锐,再配上大螯足,斗胆也会去抢食其他昆虫的幼虫。它对一个面包虫虫蛹的撕咬、咀嚼,有法有序,仿佛在吃一顿精致的西餐,看着会让人忘了它只是一只昆虫。
菜肥麦熟梅子黄,每到这个季节,蝼蛄开始繁衍生息。和所有会鸣叫的昆虫一样,雄 *** 蝼蛄也爱唱情歌。它的歌声低沉、持续,好像电动剃须刀剃头时发出的声音。雌 *** 蝼蛄听到这忧郁、浑厚的男低音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投入爱河。人类利用蝼蛄的这种恋爱方式,录下雄蝼蛄的歌声去诱捕雌蝼蛄,以便从源头上消灭它们,听来真有些残忍!
蝼蛄的叫声有很强的地域 *** 。科学家做过实验,把各地雄蝼蛄的声音录下来,交换着去吸引各地的雌蝼蛄,结果她们竟无动于衷,看来蝼蛄们也有方言,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蝼蛄!
百泉皆冻,百鸟吟寒。冬天一到,蝼蛄就准备过冬了。它们会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密室,通常是在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也不和别人 *** ,一窝一虫,独自享受起漫长的孤独,有点凄清,也有点浪漫……看来,这只“土狗”一点也不土!(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