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被归入三文鱼了吗?虹鳟可以生吃吗?据悉,目前虹鳟被归入三文鱼了,最新标准中虹鳟也被认为是三文鱼的一种。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虹鳟被归入三文鱼了吗
虹鳟是一种生活在北美西部的鲑鱼,它的肉色鲜艳看起来很像三文鱼,目前国内也有大量的引殖。
前不久中国水产流通和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多家单位达成 *** ,起草并发布了三文鱼的新标准,最新标准中虹鳟也被认为是三文鱼的一种,以后这种淡水养殖的鱼类也称为鱼中贵族了。
一般来说,正宗的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这种鱼生活在挪威附近,肉质好、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是西餐中很常见的原材料。营养市场对三文鱼的需求逐年上升,所以三文鱼的种类也慢慢被扩大了,如今虹鳟也荣幸的称为了三文鱼家庭的新成员,看样子以后虹鳟会卖的更贵了。
虹鳟可以生吃吗
新鲜的虹鳟在冷冻1天后是可以生吃的。
有很多人认为虹鳟是一种淡水鱼携带寄生虫,所以不能生吃。其实三文鱼既可以在海水中养殖也可以在淡水中养殖,规范养殖的虹鳟本身是不会携带寄生虫的,而且目前也没有发现虹鳟携带肝吸虫。虽然说虹鳟的口感和色泽都比不上大西洋鲑,但是作为替代品虹鳟海水很不错的。
也有人担心在淡水中养殖的虹鳟会携带其它的寄生虫,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虹鳟冷冻一天,这样就可以 *** 其体内的寄生虫了。因为刺身的调料如白酒、芥末、辣酱等都是无法 *** 寄生虫的,想要安全的吃到虹鳟更佳 *** 就是做熟,其次就是冷冻。
虹鳟鱼和三文鱼的区别
1、纹理和颜色
三文鱼:脂肪含量高,肉色偏橙黄、表面的白色花纹更白,线条较宽,且线条边缘比较模糊。
虹鳟鱼:脂肪含量少,线条细而且边缘很硬,也就是红白相间很明显。
2、厚度
三文鱼:三文鱼鱼片一般可以切成厚块(0.7cm-1cm左右),厚度很厚。
虹鳟鱼:虹鳟鱼由于肉质比较硬,是不能切这么厚的,不然咬着费劲。
3、光泽
三文鱼:三文鱼看着比较亮,有油油的光亮,在灯光下会隐约反光。
虹鳟鱼:虹鳟鱼在灯光下黯淡无光。
4、口感
三文鱼:比较优质的三文鱼因为可以切的很厚,所以入口结实饱满,鱼油丰盈有化口的感觉,因弹 *** 十足,在咀嚼的时会有肉不断挤压牙齿和嘴巴的感觉。熟制后的三文鱼,肉色呈粉红色,鲜嫩可口,入口香甜,味美。
虹鳟鱼:没有这个感觉。虹鳟鱼更有嚼头,但因脂肪少,没有那么香。熟制后的虹鳟鱼,颜色深一些,入口发柴,干涩。
5、 ***
三文鱼:基本上最贵的挪威三文鱼的市场价大约在80-100元/斤。
虹鳟鱼:国内养殖的虹鳟 *** 大约在30元/斤。
购买三文鱼时、问清楚是什么鱼,首选三文鱼,去正规的商场、索票购买;大概 *** 基本在一百元左右; *** 会随季节有一些变化。
6、个头
挪威三文鱼都是人工深远海养殖的,体长需要达到1米以上才会出口,重量一般为12斤以上;而虹鳟更大的个头在40厘米左右,重量一般在8斤左右。
虹鳟是不是三文鱼,能不能生吃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养殖区
捕捞虹鳟
虽然已经时隔近3个月,但今年5月那场“三文鱼之争”的影响波及至今。
随着近日由刚刚成立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国内之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后,有关虹鳟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三文鱼中的一种,以及是否可以生食,再度引发 *** 爆点。
作为国内更大的虹鳟养殖企业,同时也是浙商企业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渔业”)更是成为众矢之的。8月11日,钱江晚报记者前往青海 *** 县龙羊峡,现场探访这家企业的 *** ,并专访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他们认为还是将精力放在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制定行业标准上,或许更为实际。
记者探访——
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
8月11日一早,记者在龙羊峡水库一处码头换上了全身防护服,乘船前往民泽渔业设在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养殖区。
龙羊峡水库位于青海 *** 县龙羊峡镇,从县城乘车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有的路段甚至没有 *** 信号。若不是当地正好举办一场高原越野赛,让这里稍显热闹,平日里,这个隐藏在山深处、只有一条干道的小镇,鲜有外人进出。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就有人在龙羊峡水库养殖镇上人们口中的“三文鱼”,只不过那时,这鱼是被充当龙羊峡发电站员工的福利,远比不上如今这般在市场上受欢迎。
记者乘坐的船开了半小时才抵达水库深处的 *** 。这是一整套从挪威进口的设备,包括一个水上 *** 平台以及多个圆形养殖网箱。这些网箱的底部还设有鱼粪收集设备和死鱼收集设备。
抵达时,几名工人正在往水上平台搬运饲料。这些进口饲料最终会被放入平台上的投喂设备,继而通过连接到网箱的专用管道,按时投放。
网箱里的虹鳟在被投食时,清澈的水质可以看到成群的虹鳟不断冲向水面,整个网箱都被拍打得浪花飞溅。
就在其中一个网箱边,记者发现一艘捕捞船加工船正在作业。征得允许后,记者登上那艘加工船后了解到,这是捕捞的之一步,也就是“降温平台”。虹鳟鱼被吸鱼泵从网箱里吸到船上,即被传送到事先准备好的保温箱,工人随即铺上碎冰,以便在最短时间把鱼的体温降到4度以下,从而更大程度保证新鲜度。对这些鱼的进一步处理,则是要运到岸上之后。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基地环评确定的产量是两万吨,而目前用于养殖虹鳟的面积约240亩,只占到整个龙羊峡水库面积的千分之零点五。
争议焦点之——
虹鳟是不是三文鱼
虽然这些虹鳟鱼生活在如此与世相隔的环境中,但平静的水库湖面之外,却涌动着一场源自今年5月的 *** 风波。
2018年5月中旬,在一则水产养殖虹鳟鱼的科技新闻报道播发后,各种声音涌现,有科普知识的,有质疑的——“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市面上虹鳟鱼假冒三文鱼”以及“生吃淡水生长的虹鳟鱼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一时间,“虹鳟”成争议焦点。
国内很多三文鱼养殖企业,养殖的种类都不是或不只是大西洋鲑鱼,还包括虹鳟鱼等品种。而市面销售上,也确实有商家利用虹鳟鱼与大西洋鲑肉质相近的实际情况误导甚至欺瞒消费者,所以民泽渔业作为国内更大的虹鳟养殖企业,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事件不断发酵,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5月24日发布公告称,在中国市场上,“三文鱼”并非单指某一种鱼;“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决定于是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并强调相比较而言野生三文鱼很容易存在寄生虫。
同时,相关养殖企业也公布了一些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此前出具的检测报告等,力图证明企业在养殖和产品品质层面并无问题。
但协会的公告和企业的自证不仅没能平息 *** ,反而引来更多争议,越来越多的网友乃至 *** “大V”介入其中,让论战不断升级。事后,无论是协会还是企业,都再未出面直接回应相关质疑。
由此,一系列有关三文鱼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行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对整个国产三文鱼行业而言,影响颇为明显,国内主要大城市的三文鱼销量明显下滑。
争论焦点之——
淡水虹鳟能不能生吃
另一个备受 *** 关注的就是寄生虫问题:国产淡水虹鳟,到底能不能生吃?
此前,有渔业方面专家提出,虹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文鱼,并且不建议生吃。
挪威海产局专家博薇娅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挪威,大西洋鲑和虹鳟只要在指定海洋水域以及按照相应标准严格养殖出水的,一般都不再进行检测,可以直接生食。但其它鱼类则必须做相应检测。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对钱江晚报记者表示,寄生虫问题,其实跟养殖管理水平和环境有关。
对此,崔和与应米燕都表示,之前有些争议存在一定认知上的问题。这几个月来,国家疾病防控等相关机构对此很重视,并委托广东省疾控中心检测了市场上的多份样本,还到龙羊峡养殖现场进行了抽检,其中有国产的也有挪威进口的,抽查结果都符合国家标准。
崔和强调,国产三文鱼的生食标准其实已经很高,因此大众可以放心食用,“相较于一直争议的寄生虫对 *** 产生的危害,其实我们更关注三文鱼运输、保存等过程中产生的细菌对 *** 造成的危害。”
协会回应——
推动制定行业规范更为实际
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告诉记者,其实对于“三文鱼”的争论一直存在。之所以一直不对外回应,是因为觉得辩驳只会把企业卷入更复杂的 *** 漩涡中,还不如专门做好鱼的品质,再用科学数据和推动制定行业规范来得更为实际。
这个观点,在国产三文鱼企业的负责人中表现很一致。
崔和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挪威向中国出口大西洋鲑,并且做了力度很大的“挪威三文鱼”推广后,让很多人就有一种潜意识——三文鱼就只是指大西洋鲑。但实际上三文鱼并非单指一种鱼,而是泛指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鱼等品种。
虹鳟“变身”三文鱼,你见过这么 *** 的 *** 作吗?虹鳟与三文鱼有什么关系?胡扯,没什么关系,两者只是长得像而已。
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牵头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 *** 。其标准将虹鳟“ *** ”为三文类,引发热议。
但是该标准发布仅3天,估计是顶不住强大的 *** 压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便悄 *** 地将其删除了,并装作“无事发生过”。这可逃不了人们的火眼金星,不少网友早就将发布的标准截图存证,就算协会将其删除,也无法掩盖就这种“指鹿为马”的行为。
为生食虹鳟肉买单?不存在的。对于本身品质不够,协会改标准来“凑”的行为,消费者强烈拒绝。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发布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的公示截图。图/澎湃
虹鳟是虹鳟,三文鱼是三文鱼
——————
虹鳟与三文鱼有什么关系?胡扯,没什么关系,两者只是长得像而已。
虹鳟属于淡水鱼类,英文名是rainbowtrout(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原产于美国 *** 斯加地区山川溪流中。因身体一侧有一条清晰的彩虹样痕迹而被称为虹鳟。
虹鳟的外形非常好辨别,但是虹鳟肉却跟大西洋鲑肉极其相似。
而三文鱼的英文名是“Salmon(鲑鱼)”,属于海鱼类。其中原始栖息地为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鲑,是三文鱼类的“美味 *** ”。20世纪初“成为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海水渔业的支柱海产”,那时大西洋鲑成了欧美人的“家常菜”。
这才是三文鱼。
对于这个舶来品,中国人是满心喜欢。当大西洋鲑 *** 中国市场时,因其横条的肉纹,被国人亲切地称为“三文鱼”。三文鱼的肉质非常鲜美,口感细腻且肉有微微弹 *** 。更加方便的是,三文鱼可以生食。只要将三文鱼切好片,加以佐料便可直接入口,这简直是不少懒 *** 的“福音”。
物以稀为贵,三文鱼偏高的 *** 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能像家常便饭一样顿顿吃三文鱼的,不是小康家庭,就是家里有矿。普通人为了解馋,只能隔一阵子吃一顿。一些人从中看到了丰富的利润,开始捣鼓新的花样。于是,跟三文鱼肉非常相似的虹鳟鱼被拎了出来,摆上餐桌被称为“国产三文鱼”, *** 自然比三文鱼要便宜不少。
哪个是虹鳟,那个是三文鱼,真的是让人傻傻分不清。
直到央视曝光虹鳟鱼“冒充”三文鱼,从而进入到中国人日常饮食时,人们才大吃一惊,原来“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开始养殖三文鱼,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消费者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当做 *** 耍了。
三文鱼在日本只是二流食材?
——————
在 *** ,另一个好吃三文鱼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人非常会玩,用三文鱼沾上芥末和酱油,嚼起来简直美滋滋。除了生食三文鱼片,三文鱼还被用作三文鱼饭、三文鱼寿司,香煎三文鱼等。日本人连三文鱼皮和三文鱼籽都不放过,将三文鱼皮香香脆脆的鱼皮片,三文鱼籽在齿间爆开,绝对是吃货享受的时光。
极其 *** 人们味蕾的三文鱼籽。
但是三文鱼在日本的食材界排位并不算优秀,大概是中等水平。日本人对食材的挑剔,已经达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品质安全,是食材的最基本标准,安全不够格的食材是绝对会被摒弃的。然后就是色、香、味等等,经过层层筛选,厨师的准备过程,都像是艺术品展示。
随着日本人对鱼类附带的寄生虫问题越来越重视,加上环境污染,日本周边已经很少有可以生食用的三文鱼了。如果从欧美进口三文鱼,也很难保证在运输途中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在一部火爆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里, *** 了美国总统奥巴 ***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却没有做“网红”三文鱼寿司,而是选用更加干净与高级的鱼类作为寿司食材。除此之外,日本人用作做生食的刺身食材,最常见的是金枪鱼、鲷鱼、鳗鱼、北极贝等食材,用三文鱼反而越来越少。
寿司之神的海报里没有三文鱼寿司。
但这并不 *** 日本人就不爱三文鱼,日本人在欧美地区如果逢上品质高的三文鱼,日本人吃起来可是当仁不让,你绝对会甘拜下风。但是在日本国内如果实在想吃三文鱼,更好去一些靠谱的老店。不仅食物做得棒,老板说话也好听,你会超喜欢那里。
这时候,要是让孤独的美食家井之头五郎来吃三文鱼,估计屏幕前又一波观众要哭着喊饿了。
餐桌食品不安全,我们依然生活在屠场里
——————
人们愤怒之余深思,淡水虹鳟能生吃吗?
尽管有不少专家学者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背书,并将其归为三文鱼类,但是却没人保证生食对 *** 不造成伤害。懂常识的人都知道,生食淡水鱼类中所附带的寄生虫,往往会进入到 *** 中,最后造成不可预计的伤害。本来欢欢喜喜地吃三文鱼,最后吃出个病来遭罪。
也有人跳出来说,虹鳟煮熟了就可以食用啊。那如果虹鳟可煮熟食用,为什么又把虹鳟归为生食三文鱼类呢?明显的挂羊头卖狗肉来欺骗消费者嘛。如果商家告知消费者虹鳟应该熟食,同样可以做出自己的口碑和品牌,不用非得“傍”三文鱼获利。
所以说,通过降低标准来达到食用合格的方式,是非常愚蠢的 *** 作。但究其根本,则是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忽视,而这在美国早已有先例。
吃三文鱼,似乎变成了很困难的事,一不小心就吃了虹鳟。
1852年美国作家辛克莱在一个屠宰场里“ *** ”七个星期,写出了一本震惊全美的小说《屠场》。他描绘道:“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核细菌……”。
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被辛克莱描绘的画面恶心得不得了,当他吃着早点阅读此书时,突然大叫:“我中毒了”,然后把还没吃完的香肠通通扔到窗外。后来,这部作品催生了美国屠宰法、食品法等一系列法案的 *** ,还诞生了著名的机构FDA——美国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的前身。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敢说自己比先人幸运多少。因为只要餐桌食物不安全,我们依然生活在百年前的屠场里。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安老板 排版/欧安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一周总有那么七天想吃三文鱼”——同意的人请举手。
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三文鱼用这些美名,同时俘虏了营养专家和吃货们的心。
但最近,一则“中国国内市场1/3的三文鱼产自青藏高原”的新闻,引发了巨大关注。报道播出后,有 *** 疑,这些青藏养殖的所谓“淡水三文鱼”实为虹鳟鱼,与消费者通常认为的“三文鱼”并非一类,有假冒之嫌,且虹鳟生吃风险较高。
《生命时报》之一时间采访权威专家,围绕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受访专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 陈舜胜
科信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凯
虹鳟鱼到底算不算三文鱼?
要确定虹鳟鱼能不能叫三文鱼,首先要从三文鱼这个词的来历说起。
中文“三文鱼”原意特指大西洋鲑
英文里“Salmon”不光指大西洋鲑,还指大马哈鱼(太平洋鲑)属的很多种鱼,泛指一种肌肉红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 *** 鱼类。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西洋鲑由挪威进入 *** ,挪威等地的大西洋鲑鱼,鳞小且呈银白色,英文称为“salmon”。 *** 人将其翻译成为“三文鱼”。主要是基于粤语的音译,同时因其鱼肉呈多条纹状,“三文(纹)鱼”的名字译得很巧妙。
必须指出的是,中文“三文鱼”是针对大西洋鲑这条鱼,本来特指来自挪威的“salmon”,而不是针对其他鲑科鱼类。
“三文鱼”种类的丰富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鲑鱼也开始被称为“三文鱼”进入中国,这种鱼虽然与大西洋鲑不同,但差别不算大,均为海水鱼,英语也称为“salmon”。这种鱼生活在环太平洋地区的日本、美国 *** 斯加等地区沿海岸,外形类似于“salmon”、亦洄游产卵的鱼类,于是乎通常将它们统统称为“salmon”。
正式的场合为了区分,人们将欧洲老家的三文鱼称为“大西洋salmon”, “太平洋salmon”即太平洋鲑。后来为了进一步区分,又在统称前加上了产地、形态等特征,才有了现在大马哈鱼属的诸如Pink salmon(粉三文鱼)、Coho salmon(银三文鱼)、Sockeye salmon(红三文鱼)等众多鱼种。
虹鳟鱼并非传统意义的“三文鱼”
虹鳟鱼也属于太平洋鲑属,但虹鳟的学名是“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连“salmon”都没有。并且“trout”对应的概念是“鳟鱼”,指的是大马哈鱼(太平洋鲑)属和鲑鱼属的鱼中,生活史全部于淡水中完成,没有跨盐度洄 *** 为的一个类群。
相比较大西洋鲑,应该看作是另一种鱼,不可混淆为传统意义上的“三文鱼”,非要加上“淡水”两个字做定语,更是不应该,这样容易造成误导。
虹鳟鱼不可充当三文鱼
所以,无论按照学名还是英文名或是中文名,强行将虹鳟鱼充当三文鱼是不妥的。必须注意中文的“三文鱼”并不对等同于英文的“salmon”。
在学术分类上来说,虹鳟鱼跟大西洋鲑鱼同是鲑鱼科但不同属。虹鳟鱼和大西洋鲑鱼只能算是远亲,和太平洋鲑鱼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
两者的营养和口味是否有明显不同?
不能否认,虹鳟鱼也是一种很好的鱼类食物,与大西洋鲑鱼的营养差别不大。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口感风味上。
淡水和海水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鱼类所处的食物链也各有差异。
- 大西洋鲑作为一种海水鱼,由于海水环境的特殊 *** ,呈鲜层次更好,吃起来鲜味更明显。
- 虹鳟鱼在淡水中养殖,土腥味相对更重,鲜味较差。
虹鳟鱼是否适合生吃?
陈舜胜:海水鱼中的寄生虫以线虫为主,它们多数在 *** 中长不大,在成虫前就会死掉,因此生吃海水鱼的风险相对较小。而淡水鱼中常见的肝吸虫等,由于生长条件在与 *** 差不多的渗透压下,较易在 *** 内存活,生吃淡水鱼风险就会加大。
当然,也有人说,人工养殖虹鳟鱼时,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 *** ,保证鱼类生长环境的安全 *** ,进而切断寄生虫感染途径。这有一定道理,但据我所知,从我国东北、西北,到 *** 、新疆,都有虹鳟鱼的养殖地,其中不乏天然养殖场,若不能做到所有虹鳟鱼都明确溯源、标明产地,区分天然与工厂化养殖,就难以保证虹鳟鱼的生食安全。
钟凯:海水寄生虫无法在 *** 内长期生存,因此主要是引起腹痛腹泻,只有极个别情况有消化道穿孔。相比而言,养殖鱼的寄生虫可能会少一些,这主要得益于环境控制和渔 *** 的使用。
但当淡水养殖的虹鳟鱼被作为刺身生吃时,风险仍然大于大西洋鲑这样的海水鱼。所以对于虹鳟鱼,我不建议生吃,烹调熟透后再吃则完全没有问题。
如何区别海水三文鱼和虹鳟鱼?
相对来说,虹鳟鱼的颜色较浅。但如果在养殖时,加入了富含胡萝卜素的饲料,也会使肉质颜色加深,因此,单凭消费者肉眼很难区分。
若为整条鱼,相对更易发现不同:
- 大西洋鲑的皮颜色银亮,鳞光闪闪。
- 虹鳟鱼两侧有较明显的彩虹色鳞片,整体色泽比大西洋鲑略深一点,带点褐色。
本期编辑:刘畅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来源:南方网
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银鳕鱼究竟是什么鱼……曾在网上吵翻天、让消费者疑惑犯愁的问题,现有人决定站出来,率先规范命名,明确品种品类。
5月14日,记者从新零售标杆品牌盒马生鲜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自有品牌“帝皇鲜”,将率先针对银鳕鱼、三文鱼等容易让消费者困惑的产品的名称定下规矩,从自身做起 *** 市场乱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有零售商选取6款海产品探索规范命名
据了解,当前国内的三文鱼命名,前缀甚多,挪威三文鱼、帝王三文鱼、红三文鱼等等,甚至还出现“淡水三文鱼”,让人们在选择时,不仅眼花缭乱,而且还不知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去年媒体爆出虹鳟鱼假冒三文鱼 *** 的消息后,网上引发一轮轮”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的争论。一方认为,三文鱼是对某一类鱼的统称,而不是特指某种鱼,所以虹鳟鱼也是三文鱼;另一方则认为,只有大西洋鲑才是三文鱼,虹鳟鱼不算。双方各执一词。
鳕鱼在市场上亦很混乱,冠以各种“鳕”的产品大大小小有十数种,还有部分水产鱼不属鳕鱼类,亦被冠名为“银鳕鱼”,这些号称“鳕雪”的水产, *** 差异亦很大。
“中国消费者的海产消费越来越多,从食物多样化角度有利于 *** 健康水平的提升。”盒马帝皇鲜品牌采购总监黄玲说,人们对海产品不够了解,加上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时容易被误导。
“我们希望从自己做起,让消费者能够清晰知道买的是什么,怎么吃对自己更好。”据上述人士称,该公司现公布的一批规范水产命名,如帝皇鲜银鳕鱼采用的是“巴塔哥尼亚犬牙鱼”(又名小鳞犬牙南极鱼),拉丁名为“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其中,“银鳕鱼“的命名标准由盒马和MSC(海洋管理 *** 会)共同发布。
另一热销的三文鱼,选取的必须是“大西洋鲑鱼”,拉丁名为“Salmo Salar”。此外,该公司还发布帝王鲑,即海水养殖的大鳞大马哈鱼;泰国黑虎虾,即斑节对虾;北极甜虾,即北方长额虾等6款海产品的正确命名规范,这些水产的命名,在商品名、中文学名、拉丁文名、英文名等方面均做了规范。
黄玲表示,未来希望更多的海产品牌能够站出来,明确商品名称和属 *** ,给消费者一个透明、规范的消费环境。
专家称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人们对“三文鱼到底是哪种鱼”争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关乎它是否能生食。若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其适合用作刺身生食,若是虹鳟鱼,作为一种淡水鱼,则更适合煮熟吃,生食有健康风险。
“所有的淡水鱼类都不建议生食。”中渔协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主任 *** 、知名科普博主“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周卓诚说,“只要分清种类、烹调合理,都是好食材,前提是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他表示,非常支持对海产品的商品名称进行规范和公示,毕竟买得清楚,才能吃得明白。”
据悉,为了使消费者明白消费,盒马还与多家机构、企业合作,推出可追溯体系。其中,该公司与MSC(海洋管理 *** 会)合作,在银鳕鱼扒包装上标注有MSC蓝色生态标签的, *** 该产品命名规范,并可追溯到可持续认证的渔业,经过 *** 的第三方审核。随后,还将与ASC(水产养殖管理 *** 会)共同开发三文鱼电子溯源 *** ;与GAA(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在帝皇鲜鲜虾系列进行合作,等等。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欧志葵
三文鱼和虹鳟鱼傻傻分不清楚?一图让你“吃”得明白(责编:刘辛未)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青海龙羊峡,探访了这个所谓的中国“淡水三文鱼”主产地。澎湃新闻发现:龙羊峡水库中的“淡水三文鱼”,实际上并非三文鱼,而是三倍体虹鳟。(详见7月4日澎湃新闻报道《“淡水三文鱼”到底是什么鱼?实地探访青海省龙羊峡水库》)
混淆的情况仍然存在。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发现,龙羊峡水库的虹鳟鱼仍然以“三文鱼”之名活跃在电商平台上。一家名为“龙羊峡旗舰店”的天猫店里 *** 产自龙羊峡水库的虹鳟鱼,但所有产品都标注“三文鱼”字样,只字不提“虹鳟”,食用 *** 上写着“生熟皆宜”。
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微博认证为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 *** 会主任 *** 周卓诚,常年在微博为网友科普三文鱼与虹鳟鱼。在@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一则微博下,有网友贴出 *** 评论,内容是与天猫上的龙羊峡旗舰店 *** 的对话,质问龙羊峡旗舰店以虹鳟鱼充当三文鱼卖,误导消费者。 *** 说,“鳟鱼也是三文鱼。” 另有网友反映: *** 表示,人工养殖的三文鱼并无寄生虫风险,符合直接生食的要求。
澎湃新闻在天猫上搜到了这家龙羊峡旗舰店,网店的营业执照信息显示,企业名称为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法定 *** 人应米燕,住所为青海省 *** 县龙羊峡镇北大街。网店内,所有产品都标注“三文鱼”字样而非“虹鳟鱼”。记者点开一款名为“龙羊峡雪域新鲜三文鱼净肉三文鱼中段礼盒1500g”的产品, *** 为388元,产品产地为青海省 *** 县。
商家详情页上,食用 *** 一处标记“生熟皆宜”。介绍食谱一处,商家给出了三文鱼沙拉的 *** *** ,“三文鱼切丁加入麻油、盐适量搅拌”, *** *** 中没有提醒顾客熟食。详情介绍页中附有绿色食品认证证书、HA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 *** 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京东上的龙羊峡官方旗舰店内。
*** 来自天猫龙羊峡旗舰店商家详情页
澎湃新闻记者以顾客身份联系龙羊峡旗舰店的天猫 *** ,确认店内产品产自龙羊峡水库后,询问龙羊峡水库里的鱼是否为虹鳟鱼, *** 不再出现。当再次询问发货地时, *** 告知发货地,却没有回答是否是虹鳟的问题。记者同样以顾客身份咨询京东上的龙羊峡官方旗舰店 *** ,询问是否能生吃其店内产品,龙羊峡官方旗舰店 *** 处于“暂无 *** 在线”状态。
澎湃新闻记者拨打青海省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 *** ,反映龙羊峡旗舰店内隐去“虹鳟鱼”字样的情况。工作人员说,需要将 *** 的下单截图和实物照片发送给一个 *** 号。投诉得到受理以后,会转到当地相关监管局。
澎湃新闻记者把同样的问题反映给青海省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工作人员问,“你能确定它不是三文鱼吗?”当记者表示肯定时,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给其“一个确凿的证据”。
随后,记者收到食品 *** 品监督管理局的来电。工作人员说,“关于您向我们投诉的问题,我们这边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个之前辟过谣,虹鳟鱼是属于三文鱼种类的,您可以自行百度一下从属关系。”工作人员也为记者念了一段查询到的资料。
在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里,分布着近200个周长约100米的圆形网箱,据称每年能提供9000吨的“淡水三文鱼”, *** 国“三文鱼”市场的三分之一。拥有这200个网箱的就是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公司”)的企业。民泽公司,便是前述龙羊峡旗舰店的所有者。
天眼查信息显示,民泽公司成立2008年9月,注册资本5800万元,是专业从事高档冷水鱼(鲑鳟鱼类)绿色养殖、加工、销售的科技现代化农业企业。2017年,民泽公司 *** 虹鳟约9000吨,实现产值4.5亿元人民币。
民泽公司曾是此前爆发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旗下公司,是盾安集团“农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7月盾安集团独家获得龙羊峡水库50年的渔业整体开发经营权,与当地 *** 签订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库整体渔业资源开发经营合同书》,随后成立了民泽公司。
天眼查显示,5月8日,民泽公司完成了 *** 变更,盾安集团从中退出。目前宁波鸿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民泽公司董事长应米燕分别拥有86.21%和13.79%的股权。据媒体此前报道,如没有债务危机,按照原计划,今年下半年盾安集团将启动对民泽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计划2020年申报上市材料。
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曾担任过民泽公司销售经理职务的知 *** ,他告诉记者,不同规格的鱼 *** 不同。根据他现在收购的黄河流域的虹鳟鱼,以青海空运到上海的到岸 *** 价为例,2.5公斤到3公斤的虹鳟,每公斤44元;3公斤到3.5公斤的虹鳟,每公斤48元;3.5公斤到5公斤的虹鳟,每公斤53元。“龙羊峡的鱼,3.5公斤以上、4公斤的话,没有58元到62元你拿不下来。”
“我们就只负责提供原料,原料就是这 *** 。”同样的 *** 他也提供给电商平台上的店铺,店铺找到工厂为原料做代加工,并贴上店铺自行设计的标志,“加工完以后,开刺身的话,到 *** 一斤卖到80多(元),90(元)吧。”。
电商平台上,对于店铺不标示“虹鳟鱼”字样、不提醒顾客应该熟食的做法,前述知 *** 说,“你不要跟他(顾客)说这些,你只顾打你的牌子就行了。”
该知 *** 认为,虹鳟鱼就是三文鱼,“三文鱼是一个商业代名词,这就是马跟驴的分别。”
混淆:虹鳟攀亲戚?
三文鱼的中文名称,来自于粤语对“Salmon”一词的音译,“Salmon”的拉丁词源是“salire”,即奋力跃起的意思。三文鱼原指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学名Salmo salar)。大西洋鲑的原始栖息地为大西洋北部,每年会洄游到欧洲沿岸的河流里产卵,洄游时会奋力跃上瀑布,因此用“Salmon”称呼这类鱼。20世纪初期大西洋鲑成为欧洲和北美东海岸海水渔业的支柱海产,最初 *** 中国市场的“salmon”也就是大西洋鲑。因此,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中,可生食的三文鱼一般指挪威三文鱼,即大西洋鲑。
被冠以“Salmon”称呼的鱼,除了大西洋鲑,还有太平洋鲑(或称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这类生存于太平洋的三文鱼和大西洋鲑同科不同属。为了区分太平洋鲑里的不同物种,“Salmon”这个称呼前加上了形态、产地等特征词,例如太平洋鲑里的帝王三文鱼(Chinoo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 斯加三文鱼(Chum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eta)、银三文鱼(Coho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kisutch)、马苏三文鱼(Masu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 sou)、粉三文鱼(Pink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gorbuscha)、红三文鱼(Sockeye salmon,学名Oncorhynchus nerka)等。
而原产于美国 *** 斯加地区山川溪流中的虹鳟鱼,英文名是rainbow trout、ocean trout(学名Oncorhynchus mykiss)。因身体一侧有一条清晰的彩虹样痕迹而被称为“虹鳟鱼”。它是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冷水 *** 塘养鱼类,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在自然环境下并不会发生跨盐度的 *** 迁徙,所以难以用“Salmon”来称呼这些鱼。
“虹鳟是淡水鱼,你叫它三文鱼,再加个定语,淡水三文鱼,我说就不妥当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虹鳟鱼和三文鱼并非同类鱼,虹鳟是淡水鱼,形态和太平洋鲑接近。两者有亲缘关系,但虹鳟鱼并不是三文鱼。“中国人对三文鱼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是大西洋鲑。”
生活在淡水中的鱼虾通常不适合生吃,它们体内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例如阔节裂头绦虫、肺吸虫、华支 *** 吸虫(俗称肝吸虫)、颚口线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对人类产生安全隐患。
陈舜胜说,“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淡水鱼的寄生虫与 *** 的生长环境接近。”因此虹鳟鱼不适合生吃。
如何消灭鱼体内的寄生虫?陈舜胜提出两种 *** ,一是高温加热,二是低温,例如把虹鳟鱼冷冻到零下40摄氏度,“但问题是淡水鱼的寄生虫未必能冻死。”
争议:正名还是洗地?
今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转发该报道并评论,“把三倍体虹鳟trout硬生生也冠上三文鱼salmon的商品名,确实打的一手商业营销的好牌。”
*** 来自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微博
虹鳟被列入三文鱼!看到标准制定者名单,网友想说:三文鱼再见近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网友却坐不住了...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发布:虹鳟被列入三文鱼
8月10日,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据青海日报报道,
据了解,该标准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明确规定三文鱼的定义,标准规定“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此外,对产品标签作出明确要求,并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
今年5月,央视财经报道称,青藏高原上养殖的“三文鱼”,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
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说起三文鱼首先想到还是来自挪威、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的三文鱼。
央视财经的报道传出后,一些大V和网友围绕三文鱼的“身份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龙羊峡养殖场中的是“虹鳟”,并非“三文鱼”,而虹鳟鱼体内含有寄生虫,并不适合生吃。
看到标准制定者名单,网友:三文鱼再见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天发布的、将虹鳟列入三文鱼的标准制定者包括: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青海日报的报道称,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严格把握关键控制点,结合专家科学支撑与企业实践状况,顺利通过标准审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上,《生食三文鱼》编制说明(报批稿)显示,这十三家单位分别是: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大连瑞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爱乐水产(青岛)有限公司;
上海费澳德食品有限公司;
北京北欧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
甘肃文祥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十堰格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溪艾格莫林实业有限公司;
重庆市城口县任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截图:《生食三文鱼》编制说明(报批稿)
对于这个由一个协会和13家企业制定的团体标准,网友炸锅了。
那么到底何为“团体标准”?
据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 *** 国标准化法》,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 *** 标准、推荐 *** 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 *** 标准。
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推荐 ***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 *** 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焦点问题:淡水三文鱼能生吃吗?
虹鳟鱼究竟是不是三文鱼表面上是名分之争,但争论的背后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生食淡水鱼的安全问题。
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告诉记者,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取决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
王炳谦认为,无论是海水的还是淡水的都可以生吃,前提是养殖过程中没有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或者没有病原体,并且在吃之前有个冷冻的过程。
“冷冻环节会把表层的寄生虫直接杀掉,我们吃鱼肉,不吃鱼皮。现在我们养殖的虹鳟也好还是其他鲑类鱼也好,它都是人工配合的。人工配合中都经过高压灭菌的处理过程,所以在饮食环节里一般不会出现所谓的寄生虫。”
据澎湃新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说,“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淡水鱼的寄生虫与 *** 的生长环境接近。”
他认为,生吃虹鳟的风险“比海水三文鱼大得多”。
你会吃虹鳟三文鱼吗?
综合:中国青年报(ID:z *** cyol)综合,部分内容来自青海日报、澎湃新闻、@中国之声
虹鳟是不是三文鱼?淡水虹鳟能不能生吃?这标准靠谱吗?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陈伟斌 文/摄发自青海
虽然已经时隔近3个月,但今年5月那场“三文鱼之争”的影响波及至今。
随着近日由刚刚成立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国内之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后,有关虹鳟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三文鱼中的一种,以及是否可以生食,再度引发 *** 爆点。
作为国内更大的虹鳟养殖企业,同时也是浙商企业的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渔业”)更是成为众矢之的。8月11日,钱江晚报记者前往青海 *** 县龙羊峡,现场探访这家企业的 *** ,并专访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他们认为还是将精力放在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制定行业标准上,或许更为实际。
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养殖区
记者探访: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
8月11日一早,记者在龙羊峡水库一处码头换上了全身防护服,乘船前往民泽渔业设在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养殖区。
龙羊峡水库位于青海 *** 县龙羊峡镇,从县城乘车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有的路段甚至没有 *** 信号。若不是当地正好举办一场高原越野赛,让这里稍显热闹,平日里,这个隐藏在山深处、只有一条干道的小镇,鲜有外人进出。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就有人在龙羊峡水库养殖镇上人们口中的“三文鱼”,只不过那时,这鱼是被充当龙羊峡发电站员工的福利,远比不上如今这般在市场上受欢迎。
记者乘坐的船开了半小时才抵达水库深处的 *** 。这是一整套从挪威进口的设备,包括一个水上 *** 平台以及多个圆形养殖网箱。这些网箱的底部还设有鱼粪收集设备和死鱼收集设备。
抵达时,几名工人正在往水上平台搬运饲料。这些进口饲料最终会被放入平台上的投喂设备,继而通过连接到网箱的专用管道,按时投放。
网箱里的虹鳟在被投食时,清澈的水质可以看到成群的虹鳟不断冲向水面,整个网箱都被拍打得浪花飞溅。
就在其中一个网箱边,记者发现一艘捕捞船加工船正在作业。征得允许后,记者登上那艘加工船后了解到,这是捕捞的之一步,也就是“降温平台”。虹鳟鱼被吸鱼泵从网箱里吸到船上,即被传送到事先准备好的保温箱,工人随即铺上碎冰,以便在最短时间把鱼的体温降到4度以下,从而更大程度保证新鲜度。对这些鱼的进一步处理,则是要运到岸上之后。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基地环评确定的产量是两万吨,而目前用于养殖虹鳟的面积约240亩,只占到整个龙羊峡水库面积的千分之零点五。
争议焦点之——虹鳟是不是三文鱼
虽然这些虹鳟鱼生活在如此与世相隔的环境中,但平静的水库湖面之外,却涌动着一场源自今年5月的 *** 风波。
2018年5月中旬,在一则水产养殖虹鳟鱼的科技新闻报道播发后,各种声音涌现,有科普知识的,有质疑的——“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市面上虹鳟鱼假冒三文鱼”以及“生吃淡水生长的虹鳟鱼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一时间,“虹鳟”成争议焦点。
国内很多三文鱼养殖企业,养殖的种类都不是或不只是大西洋鲑鱼,还包括虹鳟鱼等品种。而市面销售上,也确实有商家利用虹鳟鱼与大西洋鲑肉质相近的实际情况误导甚至欺瞒消费者,所以民泽渔业作为国内更大的虹鳟养殖企业,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事件不断发酵,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5月24日发布公告称,在中国市场上,“三文鱼”并非单指某一种鱼;“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不决定于是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并强调相比较而言野生三文鱼很容易存在寄生虫。
同时,相关养殖企业也公布了一些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此前出具的检测报告等,力图证明企业在养殖和产品品质层面并无问题。
但协会的公告和企业的自证不仅没能平息 *** ,反而引来更多争议,越来越多的网友乃至 *** “大V”介入其中,让论战不断升级。事后,无论是协会还是企业,都再未出面直接回应相关质疑。
由此,一系列有关三文鱼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波及整个行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对整个国产三文鱼行业而言,影响颇为明显,国内主要大城市的三文鱼销量明显下滑。
争论焦点之——淡水虹鳟能不能生吃
另一个备受 *** 关注的就是寄生虫问题:国产淡水虹鳟,到底能不能生吃?
此前,有渔业方面专家提出,虹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文鱼,并且不建议生吃。
挪威海产局专家博薇娅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挪威,大西洋鲑和虹鳟只要在指定海洋水域以及按照相应标准严格养殖出水的,一般都不再进行检测,可以直接生食。但其它鱼类则必须做相应检测。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对钱江晚报记者表示,寄生虫问题,其实跟养殖管理水平和环境有关。
对此,崔和与应米燕都表示,之前有些争议存在一定认知上的问题。这几个月来,国家疾病防控等相关机构对此很重视,并委托广东省疾控中心检测了市场上的多份样本,还到龙羊峡养殖现场进行了抽检,其中有国产的也有挪威进口的,抽查结果都符合国家标准。
崔和强调,国产三文鱼的生食标准其实已经很高,因此大众可以放心食用,“相较于一直争议的寄生虫对 *** 产生的危害,其实我们更关注三文鱼运输、保存等过程中产生的细菌对 *** 造成的危害。”
捕捞
协会回应——推动制定行业规范更为实际
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告诉记者,其实对于“三文鱼”的争论一直存在。之所以一直不对外回应,是因为觉得辩驳只会把企业卷入更复杂的 *** 漩涡中,还不如专门做好鱼的品质,再用科学数据和推动制定行业规范来得更为实际。
这个观点,在国产三文鱼企业的负责人中表现很一致。
崔和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挪威向中国出口大西洋鲑,并且做了力度很大的“挪威三文鱼”推广后,让很多人就有一种潜意识——三文鱼就只是指大西洋鲑。但实际上三文鱼并非单指一种鱼,而是泛指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鱼等品种。
《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公布,虹鳟被归入三文鱼
就在钱报记者探访 *** 的前一天,也就是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宣布正式成立,与之共同露面的,还有国内之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表示,该标准得到了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及国家市场监管 *** 的指导与支持。
随着 *** 争议再度升起,除了“虹鳟鱼到底属不属于三文鱼”这个核心争议之外,公众更关注的是知情权和选择权,以及这个团体标准是否具有约束力;业界关注的则是国产三文鱼和进口三文鱼的市场份额之争——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三文鱼市场的潜力,风波再起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内三文鱼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始抢占原本以进口为主的市场份额,影响到了进口商的利益。
行业制定团体标准
8月10日,青海 *** 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成立大会会场外,崔和介绍,国内首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公布,如无问题,今年9月10日后正式实施。
这在现场很多人看来,是对那波 *** 风潮的行业整体回应。并且,虽然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依旧反对就此事对外进行辩驳,但同时坦言正是因为此次风波,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加速 *** 。
除了正式发布团体标准,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更大的三文鱼(虹鳟)养殖企业,成为这个分会的首任会长单位。该公司董事长、首任会长应米燕在大会发言时指出,持续的争议也反映出中国三文鱼产业缺少统一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那在这份团体标准中,到底如何定义了“三文鱼”?
记者看到,《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中明确写明,基于科学分类和命名方式,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同时,《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的制定也因市场需求对寄生虫进行了严格规定,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品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结合寄生虫的生活史,参照GB10136中即食水产品中寄生虫的要求,对三种寄生虫的感染 *** 阶段(吸虫囊蚴、线虫幼虫及绦虫裂头蚴)进行了限定,要求不得检出,从而保护消费者食用安全。
崔和说,这个团体标准还对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安全卫生指标等做了严格要求。对产品标签也作出明确要求,必须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知晓产品的商品名及种名,“产品包装上会写三文鱼,‘三文鱼’这个表述后面会有括号,里面标注上鱼类品种。”崔和指出,只有超过三公斤的虹鳟鱼才能被称为三文鱼,以及在保证食品安全情况下生吃。
“标准的发布,与此前那场风波,有着必然联系。”一位参会的鲑鱼养殖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行业标准,他们很难说服 *** 相信国产的“三文鱼”是能保证品质的,生食亦无问题。同时他不否认,这是为了保护国产三文鱼养殖企业能在行业自律前提下有更好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所以消费者必须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标准靠谱吗
但正是这份《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再度引发争议。
首先,起草并发布这份团体标准的,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13家相关企业,这对不少民众而言就存在质疑;其次,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认为,上述团体标准中,消灭寄生虫 *** 属海水鱼 *** ,对于淡水鱼依据不充分;第三,这是一份团体标准,按照2018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版《标准化法》,团体标准是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供社会自愿采用。所以这既不是必须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也不是受认可程度较高的生物学分类学术标准;最后一点,也是核心老问题:虹鳟鱼是否能“游入”三文鱼序列?
对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淡水养殖三文鱼寄生虫多过海水鱼,纯属谣言,没有实际检测数据的依据。今年广东省权威检测部门专门对包含海水及淡水养殖的260多个三文鱼样品进行检测,均没有发现寄生虫问题,“另外,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国产三文鱼有地理区位上的优势,运输时间可控,安全 *** 也会更高。”
此外,记者从协会方面了解到,这次会议以及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起草单位包括养殖、加工、进口及饲料企业, *** 了全产业链,养殖经营品种包括虹鳟、大西洋鲑等(标准中所有品种),在起草后的审核阶段,则是由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专家们把关,并且标准是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 的指导与支持下制定的,同时得到学界专家的审议和认可。
而根据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 *** 国标准化法》解释,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 *** 标准、推荐 *** 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 *** 标准。
此外协会也表示,目前团体标准的制定,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一大步,以后逐步上升为行标、国标,这是努力的方向。
前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白俊杰则认为,有标准总比没标准好,但还要完善以及后面怎么执行这个标准、检查、监督,这是需要跟上的。
背后或是市场之争
回应之外,不少国产三文鱼企业都提及风波源自市场竞争问题。对此,崔和与应米燕等协会成员也婉转表达了这个观点。而从事三文鱼养殖的康乐绿乡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 新则在此次会议上直指,一些进口商不要再以“真假”的名义借助 *** 故意进行炒作,“虹鳟比大西洋鲑卖得贵,所有的鱼养殖不好都会存在寄生虫,尤其是野生三文鱼。”
实际上,三文鱼在中国市场上的走红,并算不上久远。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至今记得,三文鱼在1994年时国内根本没市场, “我们在广州做三文鱼推广时,当时一位水产局长问我,你这三文鱼跟三明治有什么关系?我只能说也可以做三明治。”
然而目前,中国三文鱼年消费市场增速达25%,预计2025年中国三文鱼的消费总量可能超过25万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三文鱼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而满足国内市场对三文鱼产品的需求,仍主要依靠进口。
5月风波乍起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国产三文鱼企业主告诉钱报记者,与其说那是单纯的一场科普论战,还不如说是一场商业之争,“进口三文鱼与国产三文鱼的市场之争,即便国产三文鱼市场逐步发展起来,也不足以威胁进口三文鱼市场,但关键是终归谁都不愿意自己的蛋糕被瓜分。”
但崔和估计中国目前每年的三文鱼销量在10万吨到12万吨,国产和进口比例约1:10。专门做生食的三文鱼,国产量在1万多吨左右,进口量则在4万吨左右,“未来国产三文鱼的量可能会提高,但份额比例应该不会变。”
赵依民也坦言目前市场上的确出现了一些竞争,但并不激烈。
挪威海产局专家博薇娅告诉记者,她认为目前中国国产三文鱼的养殖还不会对挪威出口中国三文鱼的市场产生影响,不过这对整个三文鱼行业而言是一件好事,能把市场蛋糕做得更大。
采访中,多位国产三文鱼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的 *** 舆情,“与三文鱼进口商和国产商都无利。”
发酵至今,这场论战并未因此消停。不过学界、业界和 *** 在一个问题上倒是越走越近——公众更关注的还是对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以及食品安全。
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浙江24小时”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版权合作请联系 *** wl@8531 *** 。
银鳕鱼究竟是什么鱼?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市场上各种名目的水产品究竟对应的是什么品种?
5月13日,新零售品牌盒马宣布,旗下自有品牌“帝皇鲜”将率先针对银鳕鱼、三文鱼等容易让消费者困惑的产品的名称定下规矩,从自身做起 *** 市场乱象。
“中国消费者的海产消费越来越多,从食物多样化角度有利于 *** 健康水平的提升,”盒马帝皇鲜品牌采购总监黄玲说,但人们对海产品不够了解,加上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时容易被误导。
根据盒马帝皇鲜公布的自身产品定名规范,帝皇鲜银鳕鱼指的是“巴塔哥尼亚犬牙鱼”(又名小鳞犬牙南极鱼),拉丁名为“Dissostichus eleginoides”,帝皇鲜三文鱼指的是“大西洋鲑鱼”,拉丁名为“Salmo Salar”。
自从三文鱼进入中国市场后,就涌现出了各种“前缀”:挪威三文鱼、帝王三文鱼、红三文鱼等等,甚至还出现了“淡水三文鱼”这样怪异的名称组合。去年,关于淡水养殖的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质疑。
主流意见认为,约定俗成的三文鱼应指大西洋鲑鱼,主要用作刺身生食,而虹鳟鱼并非三文鱼,尤其是虹鳟鱼作为淡水鱼,做熟了是一种好食物,生食却容易引发健康风险。
“所有的淡水鱼类都不建议生食。”中渔协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委会主任 *** 、知名科普博主“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周卓诚说。
银鳕鱼的情况更为复杂。银鳕鱼是市场通行的名字,主要是指“巴塔哥尼亚犬牙鱼”( 小鳞犬牙南极鱼)和 *** 斯加黑鳕( *** 盖鱼)。
但在生物学上,两种鱼都不是鳕鱼属,只是由于资源量少,营养、口味也更佳,因此售价比鳕鱼更高。而市场上冠以各种“鳕”的产品大大小小也有十数种,多数消费者根本无从分辨。
盒马帝皇鲜银鳕鱼的产品定名规范由盒马和MSC(海洋管理 *** 会)共同发布。除此以外,盒马还发布了帝王鲑(海水养殖的大鳞大马哈鱼)、泰国黑虎虾(斑节对虾)、北极甜虾(北方长额虾)等6款海产品,在商品名、中文学名、拉丁文名、英文名等方面做了命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