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 *** 和(或)胰岛素作用 *** 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 *** 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俗称“三多一少”。
错误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
未按照医生指导饮食及日常的饮食不规律,都会导致血糖升高,或者血糖波动大,长期的血糖波动不稳定,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慢 *** 并发症,比如: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是视网膜、 *** 及神经的损伤,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下肢大血管的一些损害。所以饮食控制特别重要。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和目的
原则:平衡膳食、控制总量、定时定量。
平衡膳食是指糖友每天摄入的食物要包括谷薯类、肉蛋奶类、油脂类及果蔬类,食物种类要多元化,不能单一。
目的:控制体重、维持营养均衡、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改善体质、预防急慢 *** 并发症。
饮食小窍门——手掌法则
那糖友们怎样控制总量呢?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手掌法则。
1.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一份拳头大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 *** 每餐主食的摄入量,可以表示一个馒头、一个花卷或一碗米饭、一碗面条的量。
2.蔬菜:两只手可容纳约500克(1斤)量的蔬菜,蔬菜的能量很低,建议每天摄入500克到1000克(1斤-两斤)蔬菜。
3.蛋白质:50克(1两)的蛋白质类食物,相当于手掌大小,建议每天摄入蛋白质50到100克(1两-二两)。
4.脂肪: *** 每天油脂的摄入量,每顿摄入大拇指尖端指肚大小的量就够了。
5.瘦肉:建议每天摄入50克(1两)左右瘦肉,相当于中指和食指并拢的体积。
烹调方式推荐:宜“蒸、煮、拌”;忌“炸、煎、烧”。(欧建)
这4组食物搭配容易升高血糖#高血糖这4种食物搭配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在进食时出现以下4种错误的食物搭配,就容易导致餐后血糖飙升。
·1、米饭配土豆丝。土豆丝富含淀粉,本身就可以作为主食,如果将它们和米饭搭配,就相当于吃了两份主食,这样会导致餐后血糖失控。除了土豆,山 *** 、红薯和莲藕也富含淀粉,如果与米饭、馒头一起食用,就会成为“碳水 *** ”。
·2、馒头配粥。馒头本身升糖速度较快,而稀饭也是主食,升糖速度更快,与之搭配会导致血糖飙升。此外,葱油饼和玉米粥、凉皮和肉夹馍等食物也都是主食和主食的搭配,升糖速度较快,因此糖友应尽量避免食用。
·3、油条配豆浆。豆浆的升糖指数虽然较低,但是如果用油条搭配,油条属于糖油混合物,升糖速度较快,因此糖友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油条。
·4、泡面配火腿肠。方便面和火腿肠都是高盐高钠的食物,两者搭配一起吃会导致咸上加咸,不利于血压控制,同时泡面热量较高,不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血糖偏高的人,坚持4个饮食习惯,血糖或许会更平稳,别不重视无论是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还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平日里都需格外注重对体内血糖水平的监测,做好相关的降血糖工作。
因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血糖持续 *** 升高,不仅会导致高血压或是糖尿病病情加重,更重要的是,若是血糖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最终可能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而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来说,想要保持体内血糖的稳定,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吃对了,血糖很难不下降,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吃呢?血糖偏高,吃饭时牢记这4点,或能助你血糖慢慢变平稳!
1.用粗粮代替细粮
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高血糖患者,在生活中都需要尽可能将主食替换成粗粮,用粗粮来代替细粮的摄入。
虽然精细粮食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会比较丰富,可由于这类食物的升糖指数较高,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来说,若是长期大量摄入精细粮食,那么就很容易对体内的血糖水平产生波动,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而相较于精细粮食,粗粮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要更为丰富一些,所以常吃粗粮,既能够达到强有力的饱腹感,同时又能够促进肠胃的 *** ,加速食物的分解和消化。
最主要的是,粗粮食物的升糖指数较低,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来说,或更有利于保持体内血糖的稳定。
2.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是一个十分健康的饮食习惯。其实,无论是对于体内血糖偏高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都十分重要。
尤其是对于高血糖或是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减少糖分的摄入,帮助患者缓解餐后血糖飙升的现象,以此来更好地维持体内内分泌的状态,帮助患者稳定体内的血糖水平。
3.忌辛辣油腻食物
其实,对于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饮食上也有许多忌口。
比如,一些高盐、高糖或是辛辣油腻的食物,就需要尽可能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在进入 *** 后,不仅会 *** *** 的血液循环,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血管的负担,影响血液的流通速度。
而油腻食物的摄入,同样也会增加患者体内 *** 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容易诱发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
而无论是血液循环的改变,还是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患者体内血糖的稳定。
4.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饮食习惯。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吃饭时狼吞虎咽几乎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是,吃饭速度过快,不仅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而且也不利于食物中糖分的分解。
所以,对于血糖偏高的人来说,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或更有利于血糖的稳定,这样或可以让食物得到更好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糖分在 *** 内停留的时间,减少食物中的糖分对血糖的影响。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叶小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
血糖高可以吃西瓜吗?六个吃西瓜不升血糖的小秘诀夏天来了,正是享受西瓜的好时候。可糖尿病人却因为高血糖,不敢吃西瓜。也有一些人怕发胖,觉得西瓜含糖量高,升糖值也高,对西瓜也是顾虑颇多。血糖高到底可以吃西瓜吗?西瓜的含糖量真的很高吗?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血糖高可以吃西瓜吗?
我们先从西瓜的含糖量、血糖影响水平上分析一下。
1.西瓜属于低含糖量水果
西瓜含糖量约4%-7%,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这符合糖尿病人吃低含糖量水果的基本原则。
2.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其实不算高
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是72,属于中等偏高GI值的水果。
GI是衡量食物吃进去后引起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当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表现为消化快,吸收彻底,导致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进而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推荐糖尿病人食用高GI水果。
3.西瓜的血糖负荷(GL值)偏低
仅看西瓜的含糖量和GI值并不能决定糖尿病人是否适合吃西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西瓜的血糖负荷(GL值)。血糖负荷反映食用了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和所需要的胰岛素量。
简单说,GI值是确定吃入一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而GL值是确定吃入一种食物后最终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程度。GL≥20为高GL食物,10<GL<20为中GL食物,GL≤10为低GL食物。西瓜的GL值为9.9,属于低GL值食物。
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用西瓜的,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吃西瓜时注意这6点
虽然糖尿病人结合自身血糖水平,西瓜是可以吃的。但是糖尿病人吃西瓜时应注意以下6点:
1.西瓜不可以多吃。糖尿病人西瓜的推荐食用量为2两左右。
2.西瓜食用时间应在两餐之间,上午10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
3.吃了西瓜或其他水果后,需要适量减少一点主食的量。
主食减少的量,可以考虑含糖量对等的 *** 。例如,100克(2两)西瓜的含糖量约为12克,50克(1两)的米饭中约含13克碳水化合物。因此,吃了2两西瓜后,需要少吃1两米饭。
4.血糖不稳定时,不适宜吃西瓜。
5.实时血糖水平偏高时,不宜吃西瓜。如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时,暂时别吃西瓜。
6.西瓜中心部位含糖量高于边缘部位,糖尿病人可以选择靠近瓜皮部位的西瓜。
文/马博士健康团 马冠生 郭晓辉博士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大米饭怎么吃?这个食用指南适合痛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
大家好,我是河南公立三甲医院-名医堂-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爱华教授。很多人都说,痛风病人是吃出来的,因为吃了很多肉类、海鲜、火锅等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因为代谢异常而导致高尿酸,进而引发痛风的发作。因而很多人认为痛风是吃出来的病,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研究发现,只有20%的人痛风发作与饮食有关,称为外源 *** 尿酸;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遗传、自身代谢异常而致病,称为内源 *** 高尿酸。
从这个情况,饮食并不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决定因素,但是,不当饮食加上自身的代谢异常,引发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因此上,饮食上的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大米饭,那么这个大米该怎么吃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大米是低嘌呤食物,但有人不适合吃
从中医上讲,我们进食的主食和副食都可以把它当作一种补益身体的 *** 材,但是这种补益一定要适合对应的体质。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经常吃的大米吧。
从身体调理的角度讲,大米归脾、胃、肺经,能很好的调理脾胃,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重要的是,大米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只有18.4毫克。痛风急 *** 发作期、间歇期,慢 *** 期的患者都可以食用。
肾损害比较严重甚至出现肾衰竭的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却不适合多吃,特别是糖尿病人因为大米中淀粉的含量比较高,淀粉是一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糖类,导致 *** 的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情。
再一个大米是比较坚硬的食物,脾胃虚弱甚至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也不适合食用,胃炎、胃溃疡或脾胃虚弱的人群,本来就胃酸分泌异常,这意味着大米这种比较坚硬的食物进入胃肠后,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胃酸去消化食物,进而给胃肠造成负担。
很多人吃大米都有一个习惯,喜欢配上各种肉类菜,甚至菜汤泡饭,比如海鲜、牛肉、羊肉、猪肉、鸡鸭禽类等等,这些食物不仅有着很高的嘌呤,菜汤中的嘌呤含量更高,菜汤还能够使人发胖,因而会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所以吃大米的时候,更好配上低嘌呤蔬菜,尽量不吃油脂、嘌呤很高的菜汤。
这个指南告诉你大米该怎么食用
虽然大米适合痛风病人,但是一定要食用得当,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
可以将大米与黑米配合食用。将大米、黑米浸泡后,煮成粥食用,这样的食法可以健脾滋肾,利于 *** 对血尿酸的代谢,又易于消化,能为痛风患者提供丰富的能量和B族维生素。
痛风病 *** 可以将大米和南瓜(去皮)一起煮成粥或者与花生米一起熬成粥,不仅调理痛风,还能调理气血。
虽然痛风患者平时可以吃大米,但是对于痛风患者,如果血尿酸含量>500μmol/L,除了低嘌呤饮食外,还要常服一些清热利湿或者清痰利饮的 *** 物,将血中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下,才能减少痛风的复发。
早前,一篇名为《《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的文章在 *** 上流传很广,原因在于一是米饭升糖指数高;二是米饭营养单一。
一、血糖高真的不能吃米饭吗?
中山大学 *** 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杨川教授指出,中国人的主食就是碳水化合物,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其实进食总量一般是总能量的60%-65%的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是允许的。但粥或者面条这一类的食品比较容易吸收,吸收以后比较容易引起短时间的血糖急剧上升,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食用这种能够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食物。
另一方面,对一些老人来说,他们的代 *** 常低,本来进食就少,如果过分地强调米饭的控制,反而会引起营养 *** ,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而在正确地服用一些 *** 物甚至用胰岛素的方案下,必要的碳水化合物还是需要足量的供给。
二、为什么日本吃米饭,但很少人有糖尿病?
日本是一个肥胖率较低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显示了日本肥胖率只有3%左右,且日本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世界更低水平。
1、饮食习惯:日本传统饮食以米饭、鱼类、蔬菜、海藻等为主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日本 *** 普遍喜欢食用新鲜食材,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食物,这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2、饮食量控制:日本人通常有较好的饮食量控制,注重品尝和食物的多样 *** ,而不是大量进食。
3、生活方式:日本人通常有较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习惯步行和骑自行车代步,注重体育锻炼,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三、想血糖平稳,多吃4种食物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 *** 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控糖主食有以下四种:
1、杂粮杂豆
杂粮和杂豆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健康非常有益。将杂粮和杂豆与白米混合食用,不仅能增加饭菜的口感和风味,还有助于降低米饭的血糖反应,对于控制血糖和体重都有一定的帮助。
女 *** 一般建议每顿吃50-75克的米做成的米饭(130~200克),男 *** 一般建议每顿吃75-100克的米做成的米饭(200-260克)。
2、荞麦面条
不太建议100%纯苦荞麦面,一是它吃起来比较苦,二是它的 *** 也较贵。完全可以选荞麦粉在30%~50%之间的荞麦面。每顿饭吃50-75克(干重)的荞麦面条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3、蒸五谷和薯类
甜玉米相比糯玉米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因为它的糖分相对较低,同时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一顿吃一根(带帮芯350-400克)。这有助于减缓糖分的吸收,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薯类如地瓜、芋头、紫薯、铁棍山 *** 、栗面南瓜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吃到150-200克左右。
4、即食燕麦片
建议女 *** 每顿食用量为40-50克,男 *** 为50-75克。同时,搭配1.5~2拳头的蔬菜和1拳头的蛋白质,这样可以提高饱腹感和营养均衡 *** 。
豆制品有利于控制血糖,还能保护心血管,医生推荐这3种吃法68岁的张大爷最近非常苦恼。前些天张大爷的女儿带老两口去体检。老伴身体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张大爷,医生说他血糖过高,需要注意饮食。
张大爷平常就喜欢吃肉,尤其是内脏等脂肪含量较高的肉。这回因为血糖的原因,家里都不允许张大爷吃肉了,甚至连大米饭都开始控制量了。
张大爷在诊室和医生诉苦,说已经一周没有吃肉了。吃饭定量,每天他吃都不开怀。觉得生活失去乐趣了。血糖降了,但是生活热情也没了。
看张大爷如此苦恼,张大爷的家 *** 十分不忍,咨询医生到底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到底吃什么食物合适?
下面医生将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此类患者的饮食注意。
一、吃豆制品有益于降血糖和保护心血管吗?这3种吃法更好!
豆制品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对高血糖人群和保护心血管都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豆制品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这是因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被消化的多糖,能够吸收水分,占据空间,减缓食品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调节血糖浓度。
而且大量的证据表明,膳食纤维能够通过促进肠道 *** 和增加粪便体积,保持肠道健康,进一步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豆制品比如豆腐等含有较高的维生素B族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缓解高血糖等症状。
其次豆制品中富含的大豆异黄酮,这类成分具有降低血脂、抗氧化、调整脂肪代谢等作用,对于高血糖人群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成年人每天应该食用20克以上的蛋白质,而大多数豆制品并不会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多的问题。而且豆制品中的植物蛋白并不会像动物蛋白一样影响骨骼健康,它所富含的蛋白质是有利于骨骼、心血管和 *** 健康。
因此不论是血糖高好还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是推荐吃豆制品的,但是具体做法还是推荐以下几种:
1、 浸泡:如果使用的是干豆制品,比如豆腐皮或豆干,更好先将它们浸泡在温水中,这可以帮助去除多余的盐和 *** 物残留,还可以增加豆制品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效果。
2、 适度食用:虽然豆制品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过量食用也会带来负面效果,比如导致腹胀、气短、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要适量食用,并选择适合自己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豆制品。
3、 注意盐与油需要适量:这一点不仅仅针对于吃豆制品,也针对各种菜品。对于油的选择需要慎重。推荐使用更加健康的橄榄油。其次是盐的添加也要适量。饮食对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饮食都越来越好,从而导致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常见,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降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 *** 的饮食习惯则可能导致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
二、 饮食对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首先从血糖方面来说。
饮食结构不均衡就会导致血糖的增高。碳水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碳水食用过多常常导致血糖异常。血糖含量增加后,胰岛素就会被释放出来,将血糖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脂肪。
但是如果摄入的碳水过多,胰岛素的分泌就不足以处理这些血糖,导致血糖升高,容易引发糖尿病等疾病。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碳水都会导致血糖升高,一些被称为“低GI食品”的碳水则会缓慢地被消化和吸收,导致血糖上升缓慢而稳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低GI食品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其中就包括豆制品,例如豆腐就是一个绝佳的控糖食物。
由此可知在高血糖人群的饮食方面,多摄入能够控制血糖的优质蛋白质和低IG食品,少摄入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的高GI食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摄入量的控制。
其次从心血管疾病患者角度来说。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油、高脂、高盐和高糖的饮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动脉硬化等问题出现。
相反,一些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心每天摄入多种多样的水果、蔬菜、全麦产品、健康蛋白和健康脂肪,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豆制品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为适合。
除此之外,饮食中高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会对心血管产生负面影响。
高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管的脆 *** 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高饱和脂肪酸常常存在于肉、奶油、黄油等食物中,也存在于一些植物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榈油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医生们应该适量摄入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对于已经有基础病的人来说更应该关注饮食习惯。
相比之下,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影响比较好的,能够促进心脏健康。
此类物质可以提高 *** 的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时又能供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橄榄油、亚麻籽油和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脂中通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医生们应选择这些更健康的油脂。
总之,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医生们应该尽量避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坚持健康的饮食,以保持心血管 *** 的健康。
三、 如何预防高血糖、心血管疾病?
对于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重中之重,很多情况下,在初期进行积极的防治是都可以挽回的,因此让我们了解具体 *** 。
首先是均衡饮食。需要注意的是,人们首先要确保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健康且适当的营养素,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以预防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来说,均衡饮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帮助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肠道健康。科学饮食是每日摄入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其中包括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糙米等。
其二是适量摄入蛋白质,由于蛋白质是身体构建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素,同时也是控制饥饿感和促进饱腹感的重要成分。但是蛋白质的来源还需要有所注意,建议从鱼类、鸡肉、豆类、坚果等健康食物中摄入蛋白质,但应避免过量摄入红肉。
其三是健康脂肪的摄入,健康的脂肪摄入可以提供必需的脂溶 *** 维生素、控制血脂和抗炎等作用。
其四是减少摄入糖分、油脂、盐含量较高的食品,此种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健康问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心血管等慢 ***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疾病。
除了饮食方面,还包括进行适度运动和体重的管理。运动能够降低血糖和血压,体重增加是影响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众多因素之一。通过健康的减肥和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每周应该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车或游泳等。
除此之外精神压力的释放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长期的情绪压力可以对身体造成损害,导致心血管疾病和高血糖等健康问题。减压和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可以有效预防这些问题。
最后就是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血糖和血压的检查,买一些医疗仪器,可以在家进行自己 *** 作,既方便又省钱。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提前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问题严重化。
一旦发现有异常,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寻求医生的帮助。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选择健康的作息和饮食。
医生结语:
对于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最重要的还是关注饮食健康。其实不仅仅是豆制品一类食物,生活很多其他的食品也有益于防治这类疾病,需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如在食用油的选择上,还是推荐大家选择较为健康的油类。
而且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并不是非常的恐怖,只要控制得当,是可以幸福的生活,希望大家去防治。
血糖高可以吃西瓜吗?六个吃西瓜不升血糖的小秘诀参考文献:
<1>张洁红,曾龙驿.食物的血糖指数与糖尿病饮食治疗效果
.中国临床康复,2005(27):18-19. <2>周 *** ,周国平.糖尿病的饮食研究进展
.中国糖尿病 *** ,2017,25(09):851-854.
夏天来了,正是享受西瓜的好时候。可糖尿病人却因为高血糖,不敢吃西瓜。也有一些人怕发胖,觉得西瓜含糖量高,升糖值也高,对西瓜也是顾虑颇多。血糖高到底可以吃西瓜吗?西瓜的含糖量真的很高吗?今天就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血糖高可以吃西瓜吗?
我们先从西瓜的含糖量、血糖影响水平上分析一下。
1.西瓜属于低含糖量水果
西瓜含糖量约4%-7%,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这符合糖尿病人吃低含糖量水果的基本原则。
2.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其实不算高
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是72,属于中等偏高GI值的水果。
GI是衡量食物吃进去后引起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当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表现为消化快,吸收彻底,导致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进而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推荐糖尿病人食用高GI水果。
3.西瓜的血糖负荷(GL值)偏低
仅看西瓜的含糖量和GI值并不能决定糖尿病人是否适合吃西瓜,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西瓜的血糖负荷(GL值)。血糖负荷反映食用了食物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和所需要的胰岛素量。
简单说,GI值是确定吃入一种食物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而GL值是确定吃入一种食物后最终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程度。GL≥20为高GL食物,10<GL<20为中GL食物,GL≤10为低GL食物。西瓜的GL值为9.9,属于低GL值食物。
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用西瓜的,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吃西瓜时注意这6点
虽然糖尿病人结合自身血糖水平,西瓜是可以吃的。但是糖尿病人吃西瓜时应注意以下6点:
1.西瓜不可以多吃。糖尿病人西瓜的推荐食用量为2两左右。
2.西瓜食用时间应在两餐之间,上午10时左右,下午4时左右。
3.吃了西瓜或其他水果后,需要适量减少一点主食的量。
主食减少的量,可以考虑含糖量对等的 *** 。例如,100克(2两)西瓜的含糖量约为12克,50克(1两)的米饭中约含13克碳水化合物。因此,吃了2两西瓜后,需要少吃1两米饭。
4.血糖不稳定时,不适宜吃西瓜。
5.实时血糖水平偏高时,不宜吃西瓜。如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时,暂时别吃西瓜。
6.西瓜中心部位含糖量高于边缘部位,糖尿病人可以选择靠近瓜皮部位的西瓜。
文/马博士健康团 马冠生 郭晓辉博士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血糖高的朋友,饮食注意这几点!#医学科普高血糖的朋友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您的空腹血糖是8,还是高了一点?建议再降低一些。您的血压是130/68,还算可以。我会帮您开一些控制血糖的 *** 物,但您需要注意饮食,尽量避免吃甜食,尤其是粥和其他含糖食物。面食也要适量,建议多吃些粗粮。牛奶可以喝,但含糖高的水果要少吃,例如提子。圣女果和番石榴含糖较低,可以适当食用。但其他水果含糖较高,例如蜜薯,建议少吃。紫薯等易升血糖的食物要少吃。
很多血糖高的朋友都不敢吃水果,理由是水果富含葡萄糖、蔗糖这些简单的糖,容易升血糖。
其实血糖高也能享受甜蜜水果,这篇文章我先带大家看看吃水果降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再说推荐吃水果的量,最推荐吃的N种水果,以及具体的吃法。
一、 吃水果能降低二型糖尿病风险
▲图:摄图网
2014年和2017年分别对11项研究和13项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都显示吃水果可以降低二型糖尿病风险。<1、2>
那吃多少水果可以更大化降低糖尿病风险呢?
这两个荟萃分析研究,以及另外两个涉及剂量反应关系的荟萃分析研究<3、4>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就是每天吃200克。
这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水果推荐摄入量(200-350克)下限还正好一样,所以要享受水果的甜蜜,又要更大化降低二型糖尿病风险,那我们就每天吃200克水果吧。
二、200克水果有这么多
▲图:200克葡萄(1捧)
▲图:200克梨
▲图:200克猕猴桃
国人实际吃了多少水果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 *** 的水果人均摄入量从2000年到2018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达到百克,2011年之后还呈下降趋势,2018年水果的人均摄入竟然连50克都不足。
我们再看一张图哈,发现没?各个年龄段的 *** ,水果不足200克的比例都高达90%以上,如果你每天也没吃够200克,那可得加油喽。
三、优先选择GI、GL低的水果
首先,必须告诉你一个 *** 。
从预防糖尿病的角度上看,你完全可以吃高血糖生成指数(GI)或高血糖负荷(GL)的水果,只要吃得不多(比如作为一次加餐就吃一百克)就没事,这真不是精神安慰。
对多达346万人群的随访研究发现,水果的GI或GL高低跟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之间并无关联,作者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水果在整个膳食的血糖负荷中贡献很小,大概只贡献10%比例。<5>
但是如果你已 *** 糖高了,那更好优先选择低GL或低GI水果。
GI≤55就是低GI水果,跟GI比,GL还考虑了食物的摄入量,可以更好的反映吃了多少食物对血糖的影响,GL≤10就是低GL水果。
有研究发现,增加中低GI(GI<70)水果的摄入,包括苹果、梨、柑橘类水果、浆果和李子,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6>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低GI水果释放的少量果糖「启动」了葡萄糖的代谢,从而增加了肝糖元的合成,降低了餐后血糖水平。
下表所列水果就是GI和GL都低的水果,你可以参考着吃,这里的GL是100克水果对应的GL,上面提到建议每天吃200克水果,你均分到每次加餐,刚好是吃100克。
这里要特别推荐蓝莓、草莓、猕猴桃这些浆果,这是因为有研究显示,浆果对控血糖特别有帮助,除了它们GI、GL双低,还可能因为它们富含的花青素、维生素C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减轻氧化应激,提高胰岛素的敏感 *** 。<8>
另外,榴莲糖含量特别高,没想到它的GI和GL都低吧,血糖高又爱吃榴莲的朋友开心吧。
血糖高的朋友要吃水果,就优先选这18种水果吧,种类真是足够丰富了,如果放在正餐吃,建议就吃50-100克,同时减少主食的量,注意监测餐后血糖;如果作为加餐,就每次加餐100克,一天下来最推荐吃200克哦。
对了,利于控血糖的水果,也非常适合减肥的朋友哦,关于水果你还有哪些疑惑,留言吧。
参考文献:
<1>Li M, Fan Y, Zhang X, Hou W, Tang Z.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a- *** 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 *** s. BMJ Open. 2014;4:e005497
<2>Schwingshackl L, Hoff *** nn G, Lampousi AM, Knuppel S, I *** al K, Schwedhelm C, et al. F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 *** tic review and meta- *** ysis of prospective stu *** s. E *** J Epidemiol. 2017;32:363–75.
<3>Li S, Miao S, Huang Y, Liu Z, Tian H, Yin X, et al. Fruit intake decreases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n updated meta- *** ysis. Endocrine. 2015;48:454–60.
<3>Wu Y, Zhang D, Jiang X, Jiang W.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dose-response meta- *** 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 *** s.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5;25:140–7.
<5> M *** aki I, I *** m *** a F, Manson JE, Hu FB, Willett WC, van Dam RM, et al. Frui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 *** s. BMJ. 2013;347:f5001.
<6> Jenkins DJ, Srichaikul K, Kendall CW, Si *** npiper JL, Abdulno *** S, Mirrahimi A, et al. The relation of low glycaemic index fruit consumption to glycaemic control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11;54:271–9.
<7> Fiona S Atkinson, Jennie C Brand-Miller, Kaye Foster-Powell, Anette E Buyken, Janina Goletzke, International tables of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values 2021: a syste *** tic review, The American Jo *** 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114, Issue 5, November 2021, Pages 1625–1632, https://doi.org/10.1093/ajcn/nqab233
<8> Wang PY, Fang JC, Gao ZH, Zhang C, Xie SY. Higher intake of fruits, vegetables or their fiber reduc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 *** ysis. J Diabetes Investig. 2016 Jan;7(1):56-69. doi: 10.1111/jdi.12376. Epub 2015 Jun 22. PMID: 26816602; PMCID: PM *** 7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