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热量的app哪个好,计算热量的app哪个好免费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1
四款好看又好用的减肥App!真的会瘦!

再过几个月就到夏天了,圆姐和姐妹们已经约好一起轻断食+健身,瘦成闪电了。为了减肥,我下了十几款APP,这四个是我最喜欢的,断食计划、食谱、运动计划、组队挑战......啥功能都有,简直就是减脂神器!!!我不信还有人瘦不下来!!!

No.1 饭橘

湾区小圆脸制

饭橘是一款画风清新可爱的懒人减肥APP,食物热量计算、专属食谱定制、小组打卡挑战······妥妥的掉秤神器!


No.2 番茄闪轻

湾区小圆脸制

番茄闪轻是一款专业、高效、高颜值的减肥APP, *** 会要求你输入身高、体重和目标体重,然后你的个人专属减肥计划就开始啦~


No.3 柠檬轻断食

湾区小圆脸制

在柠檬轻断食中,每日完成轻断食任务,可随机获得各种家具/猫猫/柠檬币,来解锁各种剧情和限定猫猫。轻断食+云养猫,真的很难不心动!


No.4 树莓健康

湾区小圆脸制

树莓健康拥有100万+食物数据,还可随时查看自己的病历、检验报告等。支持病历本、化验单的异常项自动标红,减肥和健 *** 活两不误!

几款跑步软件数据对比

今天实测了几款常见的跑步软件的对比,我跑步的时候同时打开三款软件(咕咚,Keep,悦动圈),分别从以下数据进行对比:

里程对比

从数据来看几款软件相差不大,咕咚会多一点。



从计时时间,配速,消耗卡路里

前两者相差不大,但是悦动圈和前两者在能量消耗上差异太大!



从步频,以及每公里用时分析

首先步频上三款软件基本一致,需要自己继续努力不断提升,配每公里的配速来看各款软件有少许差异,Keep要稍微长于另外两个,但是总体差别不大!



计算热量的app哪个好,计算热量的app哪个好免费-第1张图片-



以上仅供各位跑友参考!

我的减脂餐,一周瘦了4斤

最近开始认真记录我的减脂餐,算是打卡吧,一周马上结束了,更新总结一下,这周瘦了4斤。

我的减脂餐原则

二胎产假中,自己带孩子,自己做饭,所以花样不多,原则就是:

1.控制热量摄入,我代谢低,是每日摄入1061~1351大卡。

2.碳水40%~50%,蛋白25%~30%,脂肪20%~30%合理分配。

3.选用适合减脂的食材,比如减少精致碳水,不吃加工糖、生糖快的、深加工食材等等

4.早餐吃粗粮、蛋白、蔬菜;中餐吃粗粮或者一半细粮一半粗粮、肉类、蔬菜;晚餐吃粗粮、一半肉一半豆制品、蔬菜。

5.加餐:水果、坚果、牛奶不随餐吃,放在加餐时间,还有我的快乐肥宅水0卡可乐。

关于食材称重

因为想要详细记录、计算,食材都有称重,除了米饭类的是熟重,其他都是处理完、清洗之前的生重。

有时候没那么严格,比如一盘炒青菜,是我和先生一起吃,称过生重500g,做熟以后,平均分就记录 *** g,按2:3分,就记录200g。

准备的过程

首先是买菜,我带小宝,每天出去买新鲜菜不现实,一般一次买3天的量。肉类我会先分装再冷冻,也可以处理好密封在保鲜袋里腌制,我不太放心这样存放几天…

其次是每餐的备菜,没有详细计划,就是找个能算热量的app,按上面说的比例,一边拿食材称重,一边计算热量。有一些不算不知道的恐怖食材,比如腐竹、香干,补充蛋白的好东西,但热量高的吓人。

做饭

备好的菜,水煮、煎炒、闷、烤都可以。油脂也是每天不可缺少的,比如我们两个每天要摄入50g油,50g在油壶里有多少,心里有数,一天内用得差不多就行了。不粘锅煎炒更省油。

调料生抽黑胡椒之类的热量不高,芝麻酱奶酪之类的要?。水煮可以用0脂低卡的调料汁,但是,我买的油醋汁、凉拌汁、麻辣汁都翻车了……只有黑椒酱和凯撒沙拉酱还行,有好吃的可以推荐给我!

关于能不能吃饱

比如蔬菜,生吃是感觉最饱的,快速烫一下、炒一下也挺好,营养流失少。但比如有一天,我准备好的一斤上海青,被我 *** 炒的剩下半盘了,是和他买的卤肉在一起炖了?都蔫了,就吃不饱了,还控告我说,菜太少了,不够吃。

再比如,吃了热量高的食物,因为要控制总热量,就只能吃一点点,导致吃不饱。

最后,我看了看这周的记录,食材好单调呀,下周看能不能吃点好的

用料

糙米 克

蔬菜 1干

肉 1克

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尴尬了,发布试了一下,看不到全图…

只能优先把字露出来le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

肉类,我喜欢切片冷冻。

切片,放在保鲜袋里,把它摊平冷冻,要吃多少就能掰多少下来,解冻也快。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2

香干买一次,一周也吃不完,热量太高了,所以 也冷冻了,每次两三片就够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3

两个小鸡蛋,脂肪含量就高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4

卤牛肉脂肪也高……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5

腌过的烤鸡胸挺好吃的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6

炒蛋,懒得炒黄瓜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7

这条鱼,他们都不吃,我吃了三顿,这样不好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8

少了个字,没有油,鱼的热量够了,牛肉不敢多吃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9

鹌鹑蛋是儿子剩的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0

下面黄的是豆腐和鸡胗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1

鸡胸是用刀背砸过以后腌制,再烤的,不柴,好吃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2

上面还有满满一盘生菜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3

这个搭配,就有点不饱,玉米是一整根,为了放进盘子,掰了一半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4

真不好吃啊……下面看不见的,全是杂粮饭。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5

炒滑蛋,脂肪必高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6

换了个分餐盘,更清晰了。

这顿水煮,用油醋汁拌的。

因为我还给两位男士做了红烧排骨,番茄炒蛋,凉拌菜,没力气折腾我的这些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7

更爱的香菜牛肉!虽迟但到!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8

第七天,周末的搭配翻车了……

总热量少了,总比例,碳水少了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19

中餐的碳水多了……燕麦片真的没多少,但是没有杂粮饭吃得饱,胡萝卜也加了一点点碳水。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20

晚餐的脂肪多了,杯子里是黑豆豆浆,小龙虾是少油炒一下,加水、小米椒、十三香、生抽炖熟,好吃热量低。吃得饱饱的一周减脂餐打卡的做法 步骤21

小贴士

更完一周,体重空腹测量,对比周一,减重2.1公斤,腰围减少1.5cm,下周继续

英特尔官方演示i9-13900KS处理器,开箱即用6GHz

IT之家 1 月 11 日消息,英特尔酷睿 i9-13900KS 旗舰处理器有望在近日发布,在产品上市前,英特尔官方发布了一段演示 *** ,证明其开箱即用 6GHz 高频

从 *** 可以看到,英特尔技术营销工程师 Jason Xie 对即将推出的处理器进行了演示,搭配华硕 Z790 商用主板,虽然没说处理器具体型号,但众所周知为 i9-13900KS。

在全核心负载下,p 大核的频率为 5.6 GHz,e 小核上的频率为 4.3 GHz。在没有经过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两个 p 大核更高可以达到 6GHz,但频率并没有始终保持在这个水平。Jason 解释说,频率将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功耗计算、热量或软件本身。

根据最新曝光的信息,英特尔酷睿 i9-13900KS 拥有 24 核 32 线程,(8 大核 + 16 小核心),32MB *** 缓存,大核主频达到 3.2GHz,在英特尔的 TVB 超频技术下更高睿频可达 6GHz,比 i9-13900K 高了 200MHz。此外,i9-13900KS 的基础功耗也有所提升,达到了 150W,比 i9-13900K 高了 25W,更高睿频功耗为 253W,IT之家小伙伴们可以期待一下能否在明日发布。

花钱还减不下来?这些健身APP效果来得快

IT时报见习记者 ■江丽雯

加班、约会、假期……不期而遇的活动总是打乱了运动的步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时下年轻人运动的常态。

想要坚持运动,更好的方式什么?当然是,想运动的时候随时随地就能动。如果太阳底下,还要去健身房,估计很多人就打消了运动的念头。

因此,健身类App是更好的选择。“一白遮三丑,一胖毁所有”“八月不减肥,九月徒伤悲”,与其句句戳心,不如赶快动起来吧!

咕咚:不要“白跑一趟”

2012年正式发布上线的“咕咚运动+”应该算是健身App届的“老前辈”了,2014年更名为“咕咚”。

作为全国首款GPS运动社交App,最吸引记者的是它的精准数据记录和分析。打开“咕咚”,直接显示的是跑步记录界面,包含天气、步数和实时GPS *** ,记者发现即使开始运动前一直没有打开软件,但只要在当天任意时段打开,它也会同步数据。

点击跑步标识进入跑步 *** 监测, *** 会自动检测GPS信号强弱,保证记录的准确 *** 。一个人在跑步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孤单,或者跑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调整呼吸和步伐?除了实时 *** ,“咕咚”还设置了“陪跑教练”,根据跑步时产生的心率和配速变化提供实时语音指导,还会参考不同的运动目标和训练方式准确评估每次跑步是否有效。有了专门的指导,再也不用担心“白跑一趟”。

因为记者比较喜欢户外跑步,所以“咕咚”上的附近运动场及路线查找也是记者很喜欢的功能。按照 *** , *** 推荐了附近的几个跑场,不仅有具 *** 置,还有具体跑场信息可供参考。

你是不是看到过朋友圈里晒各种形状的运动轨迹?想和他们一样跑一个爱心、2021、小白兔……在“咕咚”上,可以选择喜欢的轨迹,按照方向指引开始跑圈,比如2018型、梦清圜等, *** 还会显示当前线路占领者(最近30天签到次数最多的用户)。赶紧选一个喜爱的线路开始打卡,别忘了也发个朋友圈!

训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

比起其他健身软件眼花缭乱的课程,“训记”可谓是一股清流,简洁的界面让人觉得它不像是一个运动类App。就像其创始人说:“专业、硬核的健身软件只需要满足一个功能:记录,那就算是足够了。”

打开“训记”,没有资讯干货、没有社交圈,也没有购买运动装备的宣传,想怎么练就怎么练,想如何记就如何记。针对运动小白,“训记“会准备官方计划,包含增肌、减脂等方向。比如在增肌的居家无器械6练计划中,从新手、中级到高手,分为三个阶段,用户选择自己合适的阶段生成训练计划,新手分为三步,从胸肌、腹肌向肩、腿逐步推进。都说运动也要劳逸结合,官方训练计划也会进行一周计划时间推荐,一练一休、二练一休、一周一休等任你挑选。

如果你是健身达人,不想被官方训练计划约束,也可以点击正下方的“+”标志,新建专属训练计划,“训记”提供了胸、背、肩到拉伸、有氧、全身等18种训练部位,每个部位里又包含了杠铃、哑铃、器械、弹力带等训练方式,用户可以 *** 组合,形成训练计划。

“训记”还推出了自己的训记pro,88元就可以永久解锁。解锁之后,就可以查看每个动作的要领。每个动作都配备详细动画示意图,模拟相应的训练部位,这样用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正在训练的是哪一块肌肉了。

找不到自己想要做的动作?“训记”还特别推出了“添加自定义动作”,用户可以手动输入相应的动作名称、记录类型和分类,加入自己的计划中,没有找到合适的训练组合也可以在这个栏目里“新增超级组”。

不过,相比较之下,“训记”更适合有运动基础的健身达人,使用杠铃、哑铃、器械、弹力带这类健身器材的训练也更为丰富,对于专业 *** 的要求更强一些。

Keep:管练管吃还陪跑

提到健身类App,绝大部分人更先想到的就是“Keep”。在“Keep”首页上,记者被推荐的课程弄得眼花缭乱,跑步、瑜伽、普拉提、塑形、减脂、增肌……课程多到数不过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在“Keep”上找不到的健身运动。

课程太多,不知道该选哪门课?“Keep”可不会给你打退堂鼓的理由。点击首页正下方的“计划”,设定自己的每日目标,填写一分钟的问卷,就可以生成运动和饮食目标,包括真实/目标体重、改善部位、运动时长、运动能力等。根据所填内容,“Keep”会推荐相应的课程,开通会员还可以定制个 *** 健身计划。

在健身圈流行这么一句话,“健身七分吃三分练”。想要达到健身效果,光靠练却管不住嘴可不行。每天吃多少才能瘦?如何知道食物的热量?不用担心, *** 会根据你所填的信息帮你合理安排三餐摄入量。记者输入个人信息后,得到一天可以摄入的卡路里总量为1900千卡,再结合训练计划,最终三餐摄入量安排为早餐570千卡、午餐760千卡、晚餐570千卡。三餐之外,饿了还能吃吗?Keep表示“加餐”。除了一日三餐的安排, *** 还会推荐水果等健康食物标注在加餐区,健身的同时也别委屈了自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近期“Keep”上线了跑步PK赛环节和热门线上跑两个功能,很受欢迎。尤其是7月29日开始报名的“遇见李白·021国风线上跑”,目前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五万人。报名时,选择自己跑步的公里数,一次 *** 跑完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徽章和奖品,最新一期的徽章是“雅·问月”和“仙·提笔”,锌合金材质和三折页/开合浮雕的设计,你心动了吗?那就打开“Keep”赶快报名跑起来吧。

相关推荐

好这口?坚持吧!

以上推荐的健身App是综合类的,如果你是某一运动的爱好者,不妨也可以参考一些垂直类App。

每日瑜伽:遇见更好的自己

瑜伽是很多人钟情的锻炼方式,想练瑜伽,又是小白?“每日瑜伽”推出10天入门系列、基础入门瑜伽等,小白也可以快速掌握基本要领。此外,“每日瑜伽”推出了不同的专题,早晨起床想练瑜伽打开《早起来锻炼》、晚上睡觉前《告别失眠,“美梦成真”》来帮你,还有《享受周末时光》《舒缓身心》等。上班好累,坚持不下来怎么办?“每日瑜伽”还有“加入伙伴”功能, *** 会自动匹配yogi(瑜伽达人),组成锻炼小组,一起监督打气。

悦跑圈:享受跑步

有跑步习惯的人总是会说,“一天不跑浑身难受。”“悦跑圈”就是专门针对爱好跑步者的一款App,室内跑、室外跑都可以。同时,“悦跑圈”上还会推出近期赛事、跑团等活动,最近推出的线上跑有“2021教师节线上跑”“2021奔向冬奥北京昌平回天跑线上赛”等,前段时间的“七夕线上跑”有超过三十八万人报名参加,分别为3公里、5公里和10公里赛程。“悦跑圈”装载了独特的防 *** 体系,参与者可以安心奔跑。

俯卧撑挑战:22天挑战自己

一边数一边做俯卧撑,做到后面都忘了做了多少个。“22天22次俯卧撑挑战”专注于俯卧撑训练,现在还加入了仰卧起坐,打开软件,将 *** 放到胸口下方,就会自动记录次数。而且它还会记录到你每天做了多少个,22天一循环。一个人做感觉很闷?“22天22次俯卧撑挑战”配备了虚拟教练,解锁不同的教练,他们会在你做俯卧撑时为你打气。不仅有男声、女声,还可以选择川普、终结者的声音!打卡22天,每天22次俯卧撑,你能做到吗?

苹果 App Store 喜加一:AR 健身应用《进击吧!卡路里!》免费领

IT之家 12 月 5 日消息,iOS 应用《进击吧!卡路里!》的开发商称,为庆祝获得 App Store 首页推荐,该应用在 App Store 限时免费领取

App Store《进击吧!卡路里!》

据 App Store 中的介绍,《进击吧!卡路里!》是一款支持移动设备的 AR 互动健身应用,该应用将 AR、跑酷、运动结合在一起,只要环境合适,随时都可以开始自己的健身大计。

【AR + 运动】

使用 AR 技术,在现实环境中加入障碍跑道,随时开始运动!3D 虚拟场景、实景任你切换!

【多种运动姿态】

通过实际的 *** 左右移动,跳跃和蹲下,多种方式躲避障碍物吧,感受超真实的跑酷体验。

【充满乐趣】

在跑道中躲避障碍的同时收集金币,可以在商店中解锁更多模式!清新蠢萌的画风,老少咸宜,体验更有趣的运动。

【卡路里记录,与好友 PK】

应用会帮你记录供参考的消耗卡路里数,在数据的支持下你可以更好的制定健身计划!还可以实时查看自己与朋友家人的记录,一起 PK,燃烧小宇宙。

IT之家了解到,该应用的原价为 3 元,支持 iOS 11.0 或更高版本,无内购,不支持中文

智能跳绳哪家强?云麦、Keep对比测评

前言

随着近几年大众对健康管理认知的深入,大家都开始注重健身和养身。而在运动方面,我个人一直都很喜欢跳绳,主要是跳绳是比跑步、游泳更高效燃脂的。因为自己是久坐青年,跳绳可以燃烧全身的脂肪,不需要额外再去做锻炼,就能保持一个好身材。下面我就来分享下最近使用过的两幅跳绳,他们分别来自云麦和KEEP。

本文将以两副跳绳的售价、外观、屏幕、锁扣调节、运动绳、甩球、收纳、APP这些方面进行横向对比测评,下面就请跟随我一同体验。

外观以及售价

云麦智能跳绳299元,Keep智能跳绳129元。在外观方面,两只跳绳同样是直柄设计。云麦智能跳绳直径2.5cm、长16.3cm左右。KEEP跳绳直径2.8cm、长14.8cm左右。即云麦跳绳偏向细长型,KEEP跳绳偏向短粗型。

云麦跳绳手柄采用 *** 工程学,紧密贴合手掌曲线,即使是细长型。哑光磨砂的亲肤表面增加了摩擦力,当运动出汗时,防滑疏水的工艺也能让跳绳在手里保持稳定,手感偏软。大概是因为我人高马大(偷偷说是180)但由于整体过于细长,大拇指按压的平面面积也较小,对我来说大拇指的持握手感一般。

KEEP跳绳的短粗手柄提供了更大区域的大拇指接触面积,大拇指的持握感不错。但手柄只是一个简单的塑料结构,配合较细的磨砂纹,所以防滑效果略逊色,手感偏硬。

屏幕

屏幕的清晰度也是我比较在意的。两幅跳绳均采用了LED屏幕,白天室内和晚上都比较清晰。具体观感为云麦跳绳屏幕相对清晰,KEEP跳绳屏幕采用磨砂材质,因此显示效果要比云麦的模糊一些。当在强烈阳光下,云麦的黑色显示屏会更加清晰,KEEP的白色显示屏不太容易看清读数。

锁扣调节

这两副跳绳的锁扣调节有挺大差别的。云麦跳绳采用的卡扣有着向外42.5度的出绳角度,不容易 *** 。KEEP跳绳的锁扣没有设计角度,是垂直出绳的设计,跳起来有时候会 *** ,也更容易绕绳。

运动绳子

这两副跳绳的运动绳也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云麦跳绳是双重材质的绳体,是PVC胶管包裹钢丝内芯结合,外柔内刚就不容易打结,而且还耐磨。KEEP跳绳的运动绳是一根PVC胶管,所以在使用久了之后容易打结,也更容易耗损。

甩球

在甩球方面,云麦的甩球采用PVC硅胶球,内含金属块,整体更重一些,KEEP的甩球使用的是PVC胶球。我个人会比较喜欢重一些的甩球,这样在甩动的时候能以惯 *** 引导跳跃,使用起来很接近有绳的跳绳,而且无绳跳绳可以把手臂、背部肌肉、腿部肌肉、腹部肌肉都能够同时锻炼到。

收纳

收纳方面云麦是提供了一个收纳盒,KEEP是一个收纳袋,稍微有一点廉价材质。我个人会更倾向于更加有支撑感的盒子,保护 *** 会好一些。如果你更偏向日常背包里携带,收纳袋可能就会更加方便。

APP

在APP方面,云麦有APP的加持,但KEEP跳绳没有软件的支持。下面我就分享下云麦好轻APP的体验。

智能化时代,我们习惯了 *** *** 作,习惯了APP上查看一切数据。当然,燃脂后,我也习惯了要看得见。还好,云麦有蓝牙芯片,可以链接好轻APP,可实时同步运动数据,记录每一次的运动消耗卡路里,实时分析卡路里消耗,然后生成专属我的运动简报。它的计次训练、计时训练、 *** 训练、挑战模式都给枯燥的运动提供了趣味 *** 。

更为实惠的是它还内置了海量跳绳及运动课程,在家可以享受燃脂课程,让运动更加科学高效,能省下去健身房交学费的钱。

运动结束后还有数据反馈,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化管理。

写在最后

经过这半个月的体验,个人感觉如果你是刚入门,可以选择KEEP的智能跳绳。如果想要坚持跳绳,我建议还是买贵一点的云麦跳绳吧,一方面贵的东西确实可以稍微提醒自己要坚持,另一方面,有一个app可以将运动数据保存,一起见证自己运动带来的改变,这个感觉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健康 *** 应该了解的血糖管理(下):实时血糖监测设备使用体验

上篇文章我和大家聊了目前市售家用血糖监测设备的种类和各自特点,以及我个人会选择的方案,刚好对象不久前确诊了早期糖尿病,我将以他的实际佩戴过程和体验,包括数据读取、处理与大家作一个全面的分享。

佩戴与安装

安装便利 ***

「瞬感」的整个安装过程就是 *** 式安装,将两个模块安装在一起后,往手臂上按压下去,「咔嚓」一声,整个模块就安装好了。

但是,当你打开传感器包装的那一刹那,那颗探针像是「定海神针」一样杵在一个深坑中的时候,要自己安装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探针是一根极细的软管,安装完毕后,钢质内芯会一并带出,只留下一根软管在体内。在安装的瞬间,痛觉还是非常明显的,毕竟在上臂后侧的位置,那可是平常人都碰不到的敏感禁区呢。安装后,这种疼痛和不适感会持续半天,随后会逐步减退消失,只有在触碰到装置的时候,你才会有明显的感觉。

图源 | Medscape

佩戴的体感

装置本身非常小巧、轻便,只要你不刻意留意它,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感。并且因为它本身是防水的,用的时候还美美的泡了一个热水澡,事后也都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我不建议这么做)。

佩戴装置的时候,不论是器械运动、跑步还是健身 *** ,都不会有问题,完全不需要担心脱落。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胶布的周边可能会失去粘 *** 翘起,但也仅仅是周围一小圈,直至传感器失效时,它都还牢牢的粘在自己的手臂上。

图源 | Mobihealthnews

意外的「精神污染」

佩戴瞬感后,总会时不时的去扫描一下血糖,看看自己目前的血糖趋势如何。我们也鼓励患者这么做,更加频繁的监测血糖,更有利于控制住自己的饮食起居,更好的维持自己的血糖。

但是,这种频繁的监测血糖会有明显焦虑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对于初发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当你看到餐后那陡直上升的血糖曲线的时候,就会责怪自己「刚刚是不是又多吃了几口饭」。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刻意 *** 自己的进食量,从而让自己血糖保持一个基本的平稳(这是不对的哦)。

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这么担心,佩戴 CGM 设备更大的一个作用就是:你可以更直观的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对血糖的影响。

当我们发现一个明显异常的血糖高峰的时候,告诉患者的不是「下次这个东西我要吃少一点」,而是「下次我尽量避免吃这个东西」;当出现一个血糖波谷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则是「今天我这一餐的热量不够,需要增加一点进食量」;当血糖平稳的时候,告诉我们的是「目前这个生活习惯对我来说非常合适,下次可以继续保持」

因此,佩戴 CGM 设备的时候,不要过度的焦虑,在血糖的波动中寻找最合适的生活习惯,这个才是 CGM 设备的终极奥义。

血糖监测实录

血糖变异度

在未使用 CGM 设备的早期阶段,曾有不少乏力、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但查末梢血糖并没有发现显著的低血糖,大部分甚至在 7.0mmol/L 以上。结合经验来说,平时血糖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 *** 物和饮食的控制,造成血糖下降过快导致的。但是由于每次都是在症状出现后才监测的末梢血糖,因此这个猜想一直没能证实。

使用瞬感后,这种血糖迅速波动的现象就可以轻易得到证实。当餐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瞬感上面轻易发现血糖从峰值快速的下降。虽然这个时候有显著的低血糖反应,但实际血糖并没有发生低血糖。拥有这种数据可以帮助我调整 *** 物的使用,减少降糖 *** 物,从而将血糖逐步控制至正常,降低这种血糖剧烈波动造成的低血糖反应。

餐后血糖峰值的监测

糖尿病的治疗是以饮食、运动及 *** 物治疗为基础的治疗方式,尤其是饮食和运动,是控制血糖的基石。

我们知道,当我们吃东西后,血糖会有一个峰值,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峰值会延迟及升高,因此建议患者通过餐后运动降低血糖峰值。

我们可以从 CGM 设备上面看到自己的餐后峰值是在什么时候,尤其是当血糖曲线上升比较明显的时候,通过在此时的锻炼,可以压低血糖的变异度,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血糖

运动时的血糖变化

所有的糖尿病指南都强调了「运动」对血糖的益处。其中 ADA 指南建议:

  • *** 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 150 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中等至 *** 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3 天,连续休息的天数不应超过 2 天。短时间的的 *** 度或间歇训练(至少 75 分钟/周),对于年轻和身体更健康的 *** 可以达成同样效果。
  • *** 糖尿病患者应该在非连续日进行 2-3 次/周的阻力训练。
  • 所有成年人,尤其是患有 2 型糖尿病的成年人,都应该减少日常久坐的时间。久坐应每 30 分钟中断一次,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 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 2-3 次柔韧 *** 训练和平衡训练。瑜伽和太极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以增加柔韧 *** 、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因此,当确诊糖尿病后,就需要尽快把运动提上日程。不过,相信大部分人要在工作日抽出 1 个多小时的时间用来锻炼,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患者尽快的平衡工作和生活。

当运动的时候,由于我们的机体需要募集葡萄糖给我们肌肉提供能量,因此,会出现一个血糖小高峰,随着运动结束,血糖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个现象在 CGM 设备上也可以轻松观察到,运动开始不久后,血糖就会上升;随着运动结束,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血糖下降的趋势过早的出现,则可能预示着低血糖发生的可能,这个时候就需要终止运动,或者补充一些能量,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由于运动中机体会增加血糖的供应,造成一个小的血糖高峰,着实有点扎眼。不过,所有的研究都证实了运动对血糖改善的益处,因此这个血糖高峰完全不需要 care~ 我们甚至可以把中 *** 度运动安排在进食后半小时左右,还可以协助压低餐后血糖高峰,降低血糖的变异度。

参考资料

  • Frank S, Jbaily A, Hinshaw L, Basu R, Basu A, Szeri AJ. Modeling the acut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lucose dynami *** in healthy nondiabetic subjects. J Phar *** cokinet Phar *** codyn. 2021 Apr;48(2):225-239.
  • Li Z, Hu Y, Yan R, Li H, Zhang D, Li F, Su X, Ma J. Twenty Minute Moderate-Intensity Post-Dinner Exercise Reduces the Postprandial Glucose Respon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d Sci Monit. 2018 Oct 8;24:7170-7177.

以目标为导向的控制血糖

通过饮食、运动及 *** 物控制血糖,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是怎么样的呢?

国内和 ADA 指南推荐:


国内

ADA

空腹末梢血糖

4.4~7.0mmol/L

4.4~7.2mmol/L

餐后末梢血糖

<10mmol/L

<10mmol/L

糖化血红的蛋白

<7.0%

<7.0%

这个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了,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并发症。

虽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6.5% 或<6.0%)可以更显著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远期并发症。但对糖尿病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且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强化血糖控制,仍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的心血管事件和 *** 损伤的发生率。但这种目标是建立在没有低血糖事件(末梢血糖<3.9mmol/L)发生的前提下的。如果在目前降糖方案的实施下,反复发生低血糖事件,那么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0~8.0%),则为首选的控制目标。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平均三个月的总体血糖波动水平,当进行血糖干预后,需要 3 个月后才能评价目前的血糖是否控制达标。而 CGM 设备可以在 1 周左右,估算出当前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协助医生及患者判断目前治疗方案的有效 *** ,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佩戴 CGM 设备 7 天后,预估的糖化血红蛋白就出来了,5.7%!且并没有低血糖事件发生,咨询医生后建议继续保持目前治疗方案。

*** 事件的 ***

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反应的是这一个阶段的整体水平。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一个动态范围的,CGM 设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血糖动态变化的趋势。

一份 CGM 血糖报告可以提供以下几个信息:

  1. 范围内时间;
  2. 动态血糖曲线;
  3. 日血糖曲线。

我们应该怎么解读这份报告呢?我需要在CGM设备中获得如下数据:

1. CGM设备佩戴天数(推荐14天)


2. CGM 设备处于活动状态的时间百分比(14天中建议> 70% )


3.平均葡萄糖


4. 葡萄糖管理指标 GMI


5. 血糖变异 *** (%CV)目标≤36%


6. TAR:读数百分比和时间 > *** mg/dL (>13.9 mmol/L)

2 级高血糖

7. TAR:读数百分比和时间 181– *** mg/dL (10.1–13.9 mmol/L)

1 级高血糖

8. TIR:读数百分比和时间 70–180 mg/dL (3.9–10.0 mmol/L)

在范围内

9. TBR:读数百分比和时间 54–69 mg/dL (3.0–3.8 mmol/L)

1 级低血糖

10. TBR:读数百分比和时间 <54 mg/dL (<3.0 mmol/L)

2 级低血糖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对照ADA指南的控制目标解读:

使用目前的降糖方案是有效的,没有低血糖事件发生,糖化血红蛋白达标,TIR 事件达标。

ADA 指南推荐:

  • 对于没有显著低血糖的 ***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 <7% 。
  • 如果使用葡萄糖管理指标 GMI 评估血糖,目标是 TIR >70%,TBR时间低于范围 <4%,且2级低血糖时间 <1%。
  • 根据提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到低于 7% 的目标可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可以安全地实现,并且没有明显的低血糖或其他治疗 *** 反应,甚至是有益的。
  • 宽松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例如 <8% ),适用于预期寿命有限或治疗弊大于利的患者。

参考资料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 Abridged for Pri *** ry Care Providers. Clin Diabetes 1 January 2022; 40 (1): 10–38.

瞬感 APP 是更大的灾难

尽管整个佩戴过程和数据呈现都比较满意,但不得不吐槽雅培的 APP 研发部门应该拖出去 *** ,都不知道这个 APP 是怎么设计的,放在 5 年前都是一个 *** 的设计。

数据不能云同步

瞬感的血糖数据只能储存在本地设备,不能上传至云端。当你更换设备后,之前的数据就不在了,且一旦测量中途登出 APP,瞬感就需要重新校准。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千万不要更换设备,不要更新 APP,不要登出 APP。

不能生成报告

当 14 天的瞬感使用完成后,并不能生成一个完整的血糖趋势报告,如果你需要拿着这个数据找医生咨询,只能递上自己的 *** ,万一 *** 里面有什么不能见人的东西,尴尬的不只是自己了。

数据共享鸡肋

雅培贴心的提供了一个 APP,给患者家属或者家庭医生监测患者的血糖,这个程序叫「瞬感通」。真不知道为什么不集成到一个 APP 内。

患者如果需要将瞬感数据分享给医生,需要在激活瞬感前或者激活当时就要建立分享。如果在后期再建立分享的话,「瞬感通」只能收到一堆手动测量的数据,没有趋势图、没有动态曲线,只有几个毫无用处的血糖数值。

更为离谱的是,「瞬感通」只能接收 12 小时内的数据,仅包含了 12 小时内的「血糖图表」,和患者手动测量的「血糖数据」。

就...........离谱。

模糊的用户引导

APP 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

但是有些数据是实时显示的,有些数据是延后估算出来的,APP 里面并没有解释,以致于佩戴初期,我觉得我买到假货了;

血糖数据的意义、测量的结果解读这些通通都没有,就是一堆毫无感情的数据,一点人文温度都没有。

而且使用设备前,需要设定一个血糖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怎么设定,也没有给出建议。

因此,建议之一次使用瞬感的患者,在激活前详细咨询您的内分泌专科医生,以引导正确设定和使用,毕竟 400 块呢,一不小心就会打了水漂。

建议同时使用第三方程序

像「糖动」这一类的软件也可以读取瞬感的数据,这些软件可以做到同步数据、共享数据以及生成报告。

但毕竟第三方软件公司也是要恰饭的,又不是用爱发电。这些 APP 里面充斥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功能和推广,要注意甄别和拒绝这些 *** 而无用的东西。

由于瞬感的部分数据是需要计算的,两个 APP 之间是否会有差异,这次没有做评测。因此建议大家两个软件一起扫描,以排除这些误差的可能。

好啦,这次分享就到这里了。

糖尿病是一个长期战斗的过程,监测血糖需要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次只分享了一个 CGM 产品,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仍是一个不完美的产品。希望后续能陆续评测其它的设备,做一个横向比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希望更先进的设备早日上市,为广大的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少的痛苦,以及更方便的生活。

PS. 文章涉及糖尿病相关问题,已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内分泌科刘柳老师审阅,万分感谢。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扫描计数器有哪些?扫描计数软件哪个好用?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统计物品数目的时候,如果用单靠自己的眼睛和记忆力来统计,那难免会因为眼花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统计的数目出错。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帮助我们统计,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统计的数目还比我们准确,那么大家知道 *** 扫描计数器有哪些吗?或许看完这篇文章就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哦。

物品计数器:扫描计数王

扫描计数王是一款基于高智能AI *** 诞生的计数软件,它除了主打的计数功能外,还附带了像PDF转换、老照片修复、文件扫描、拍照翻译拍照识别文字等功能,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了。

使用体验感:软件在扫描计数器下还细分了多个具体分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扫描识别的物体进行选择,它依赖于高智能AI,软件的统计准确率能达到98%,并且识别统计速度较快,给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

步数统计器:微信

相信喜欢运动的小伙伴,会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我们也可以通过步数来统计今天自己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这时候微信就派上用场啦,我们可以打开微信步数,只要 *** 不离身,它便能记录下我们每天行走的步数啦。

使用体验感:软件的步数统计还是比较准确的,而且软件还会统计好每天的步数,可以在界面里清楚看到我们每日行走步数的变化。

日期统计器:时记

俗话说21天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统计日期的习惯,时记这款软件就能记录我们立下的目标已经执行了多少天,而且软件的界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看的哦。

使用体验感:软件的统计会按照我们的计划来进行,而且到需要执行目标时,软件会贴心的提醒我们。

好啦,以上三款不同领域的计数软件有没有你喜欢的呢,如果还有人不知道 *** 扫描计数器有哪些?记得分享这篇文章给他哦!

点外卖可以查热量多少!饿了么将来有可能上线的这个功能,你爱不爱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最近,一则消息让不少外卖 *** 眼前一亮:天眼查App显示,11月30日,拉扎斯 *** 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获得“一种确定食物热量的 *** 和装置”专利授权,申请日期为2018年4月。

拉扎斯是饿了么平台的母公司,这也就是说,点外卖也能看热量了吗?小时新闻打开了外 *** 看了看。

打开饿了么APP,点击美食外卖,分类里五花八门:简餐便当、粥食面点、米粉烫捞、汉堡披萨、奶茶果汁、川湘菜、地方菜、美味面馆、特色小吃、龙虾烧烤、日韩料理……外卖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年轻上班族的吃饭问题,在吃的口味和种类方面,也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说,你想得到的,这里都能找到。

说到点外卖,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工作节奏快,加上在外租房居住等原因,现在,不少年轻人没时间买菜做饭,经常吃外卖,少则一周两三次,多则一日三餐。有的人可能会注重外卖的 *** ,有的人会注重外卖的口味,甚至有人还会注重包装、外卖的品相等。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健康、轻食。

一位资深点外卖用户小徐告诉记者,点外卖,健康才是关键。“关键看怎么点。”

另一位90后用户晨晨告诉记者,自己主要看评论,“选择一家货真价实和评论较靠谱下手。而且我会备注少盐少油。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和做法。”

那,外卖的卡路里怎么计算?

晨晨告诉记者,一些店铺详情就明确注明,“尤其是一些轻食的店铺。”

记者注意到,在平台上标注为“杭州鳗鱼炒饭好评之一名、西湖区鳗鱼炒饭好评之一名的的无米炒饭轻食日料鳗鱼,商品详情页写着:“252kcal整只的蒲烧鳗鱼,海鲜 *** 千万不要错过”。

还有的外卖店铺,直接在照片上加上水印,不仅写着卡路里,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在另外一家店铺,做得更为极致。除了热量,还把其中的每一种食材的克重全都标注清楚。

据介绍,拉扎斯获得的“一种确定食物热量的 *** 和装置”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热量确定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食物热量不准确的问题。本实施例可通过获取食物的 *** 、食物的成分名称、热值及质量信息,确定食物的热量值,提高确定食物热量的精确度。

一位外卖店铺老板告诉记者,目前这些卡路里是店铺自己标注上去的,可能是依据第三方的软件。

“期待以后平台能有更精准的热量测算 *** ,因为对外卖点餐依赖 *** 越高的人群,越来越关注食物多样 *** 、膳食结构合理 *** 以及营养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热量 哪个 计算 app 免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