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护军是什么意思?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

华衣锦 学知识 2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事上护军是什么意思,以及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护字的由来
  2. 怡贤亲王的护卫仪仗是怎么样的
  3. 古代的士兵怎么称呼
  4. 唐官指的是什么
  5. 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

护字的由来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故切,音瓠。《说文》救视也。《广韵》助也。《增韵》拥全之也。《书·毕命序孔传》成定东周郊境,使有保护。《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前汉·西域传》凡遣使送客者,欲为防护害也。《晋书·纪瞻传》帝使谓瞻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护军都尉,秦官。又《西域传》武帝时,西域内属者三十六国,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攺为都护。《唐书·百官志注》龙朔闲攺左右庶子为左右中护。又乐名。《吕览·古乐篇》汤乃命伊尹作《大护》。《周礼·春官·大司乐贾疏》作大濩。《字汇补》与頀同。又曲名。《唐书·礼乐志》《丁都护》,晋宋闲曲也。又草名。《本草纲目》景天一名护火。又荠一名护生草。又《名医别录》神护草。李时珍曰:物类志谓之护门草,王筠诗,风惊护门草,卽此也。又地名。《尔雅·释地》周有焦护。《郭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又诸羌州名。《唐书·地理志》陇右道有护卬、久护、护川三州,俱开元十七年置。又叶黄郭切,音获。《庾阐·吊贾谊文》虽有惠音,莫过《韶护》。虽有腾蛇,终仆一壑。

怡贤亲王的护卫仪仗是怎么样的

清朝对于宗室王公的护卫、仪仗都是有些详细规定的,细致到用几柄伞、几把刀,用什么颜色的伞,拥有多少护卫……这一切在《大清会典》里都有明文,如果使用护卫、仪仗超过本身的级别会被视为“僭越”,是要受到责罚的,小则罚俸、降爵,如果被无限上纲上线的话,圈禁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怡贤亲王胤祥的护卫、仪仗本身并没有什么可说道的。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在暗示胤祥与清世宗(雍正帝)的关系亲密,会不会出现“僭越”,亦或是在清世宗的允许下使用超过亲王规制的护卫、仪仗。

清世宗对怡贤亲王胤祥的绝对信任

众所周知,胤祥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众多“王爷”中最为特别的一位,几乎没有之一。自古以来,作为帝王的兄弟,从来都是帝王猜忌的重要对象。能够在皇帝兄弟身边安安稳稳得以善终就非常不易了,像胤祥这样被皇帝兄弟信任的“王爷”几乎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那么,清世宗到底信任胤祥到什么程度呢?

宗室结交朝臣是清王朝的大忌,康熙四十七年,胤禩就因为串联朝臣犯了清圣祖(康熙帝)的大忌,不仅被革去了贝勒爵位,而且还被清圣祖公开斥责并公开否决了皇位继承资格。自此,胤禩的实力和地位一落千丈,最终于雍正四年被清世宗幽禁、处决。由此足可见,在清朝宗室结交朝臣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可清世宗却一反常态,公开鼓励朝臣多与胤祥亲近,甚至要求朝臣有事先找胤祥请示汇报,这是何等信任,不言而喻!

再举一个例子,清世宗曾经下令,将胤祥所领八旗旗份的调动权完全交给了胤祥本人。彼时并不是清初,旗主与旗份已经剥离,由都统实际管辖,旗主已经没有调动权,这又是一个一反常态。这还不算什么,清世宗甚至将圆明园的护卫和汉军旗的护卫也都交给了胤祥管理。清世宗喜欢住在圆明园众所周知,可圆明园的安全居然掌握在胤祥手里!换言之,如果胤祥想弑君,未必办不到,古往今来能对兄弟信任到如此程度的,恐怕也只有清世宗了。

怡贤亲王胤祥的谨慎小心

虽说清世宗对胤祥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胤祥让清世宗放心!试想,如果胤祥显示出哪怕一丝野心,清世宗还敢如此吗?胤祥自小有清世宗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抚养长大,与清世宗虽然不是一母同胞,感情却比所有兄弟都亲,这是大前提之一,胤祥等于是清世宗看着长大的,他从小对清世宗就非常亲近,清世宗相信他不会坑害自己。

如果只是这样恐怕还不足以让清世宗对胤祥如此信任,毕竟理论上胤祥同样是雍正帝皇位的竞争对手。清世宗虽然非常信任胤祥,可胤祥却不能倚老卖老!所以,胤祥一直以一种几乎谦卑的姿态出现在清世宗面前,虽然权力无限却从不“僭越”。

最著名的莫过于“怡亲王吞土”的故事了,清世宗委派胤祥为自己勘选陵寝吉壤,在选定后来的清西陵泰陵之后,清世宗为了答谢胤祥,想要将泰陵附近一块选剩的中吉之地赏给胤祥作为未来的亲王园寝。但是,胤祥坚决辞谢了,理由是:“就算是中吉之地,那也是帝陵区域,我一个亲王不配享用!”清世宗拗不过胤祥,最终只好作罢。

胤祥事后立即在直隶涞水选了一块地皮作为自己未来的亲王园寝,事后还特地吞了一小块当地的土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并且说:“如果能葬在那里,自己的子孙也会受到福荫的。”实际上这话就是说给清世宗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后来,在怡贤亲王园寝的设计上,胤祥也采取了比亲王等级略为降低的标准,能做到这个份上,清世宗怎能不信任胤祥?至于高规格的怡贤亲王园寝,那是胤祥去世后清世宗下令升格的,与胤祥无关。仅此一例,足以说明胤祥的谨慎小心了。以胤祥的行事风格,他是绝对不可能“僭越”的,只可能自我降格!

那么,胤祥的护卫、仪仗超标了吗?答案是明确的,超标了!雍正元年,清世宗赐赠怡亲王护卫。雍正二年,清世宗以功增怡亲王亲军。雍正七年,清世宗又以功命怡亲王仪仗翻倍!换言之,胤祥无论是护卫、亲军还是仪仗都高于清王朝的标准亲王规制。那还不是“僭越”吗?不是!请注意,这一切都是清世宗下旨特许的。以胤祥的行事作风,辞谢是必然的,但辞谢不代表清世宗就允许,这些都是胤祥没有辞谢掉的。既然辞不掉,那就必须用,否则反倒是显得矫情、和四哥不亲近了。

这就是胤祥待遇超标的原因所有,他并没有“僭越”,反而尽力辞谢了。这或许就是胤祥能够圣宠不衰、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吧,既谨慎小心,又不矫情做作,辞不掉就接受。此举反倒是让清世宗觉得胤祥实在,自然更加信任他。但是,除了园寝用地之外,有两样东西胤祥是死活没有要的,那就是铁帽子和宁郡王爵位。虽然雍正三年,清世宗就给了胤祥额外的宁郡王爵位并允许他自己决定给哪个儿子。但是,胤祥直到去世也没有给儿子,弘皎的宁郡王是在胤祥去世后清世宗封的。铁帽子世袭罔替的许可同样如此,胤祥一直坚辞不受,直到去世之后清世宗才给予了怡亲王世袭罔替的许可并在乾隆初年得到了正式的官方确认。

从以上总总来看,胤祥能够获得清世宗那么高的信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古以来,功臣、权臣有几人能够做到胤祥这么低调?几乎没有!这也就无怪乎为清世宗在胤祥去世之后能够给他那么高的待遇了。在胤祥去世之后,清世宗不仅全面升格了胤祥园寝的规制,而且还破天荒将他为避帝讳改为允祥的名字改回了胤祥,历朝历代臣下不避帝讳者仅此一例!而且,在给胤祥谥号“贤”的同时,清世宗还下令将自己给胤祥的赞美之词“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也使得胤祥成为了清朝名号最长的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比清德宗(光绪帝)亲生父亲醇贤亲王奕譞的“皇帝本生考和硕醇贤亲王”还要长!

古代的士兵怎么称呼

古代士兵有以下称呼:

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将军、都统、提督;

二品:八旗护军统领、副都统、总兵;

三品:一等侍卫、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参将、指挥使;

四品: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侍卫领班;

五品:三等侍卫、步军副尉、步军校、防御、守备;

六品: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营千总、长官使、长官、百户;

七品: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八品:外委千总、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九品:各营兰翎长;外委把总;九品以下:百长、土舍、土目。

唐官指的是什么

唐官指的是唐朝官职。

唐朝官职设立如下:

1、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2、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3、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4、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5、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事上护军是什么意思?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

三国护军司马是武官。《周礼》谓周大司马属官有护军司马下大夫,而未言其职。汉有护军司马,为大将军属官。大将军营(即大将军直属部队)分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护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护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事上护军是什么意思和三国护军司马是什么官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军司 什么 官职 意思 三国

发布评论 5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8-16 21:18:28

名号最长的亲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比清德宗(光绪帝)亲生父亲醇贤亲王奕譞的“皇帝本生考和硕醇贤亲王”还要长!古代的士兵怎么称呼古代士兵有以下称呼:一品: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将军、都

2023-08-16 23:17:23

宗就允许,这些都是胤祥没有辞谢掉的。既然辞不掉,那就必须用,否则反倒是显得矫情、和四哥不亲近了。这就是胤祥待遇超标的原因所有,他并没有“僭越”,反而尽力辞谢了。这或许就

2023-08-17 01:57:22

卑的姿态出现在清世宗面前,虽然权力无限却从不“僭越”。最著名的莫过于“怡亲王吞土”的故事了,清世宗委派胤祥为自己勘选陵寝吉壤,在选定后来的清西陵泰陵之后,清世宗为了答谢胤祥,想要将泰陵附近一块选剩的中吉之地赏给胤祥作为未来的

2023-08-17 00:35:29

卑的姿态出现在清世宗面前,虽然权力无限却从不“僭越”。最著名的莫过于“怡亲王吞土”的故事了,清世宗委派胤祥为自己勘选陵寝吉壤,在选定后来的清西陵泰陵之后,清世宗为了答谢胤祥,想要将泰陵附近一块选剩的中吉之地赏给胤祥作为未来的亲王园寝。但是,

2023-08-16 23:46:59

护卫、仪仗都是有些详细规定的,细致到用几柄伞、几把刀,用什么颜色的伞,拥有多少护卫……这一切在《大清会典》里都有明文,如果使用护卫、仪仗超过本身的级别会被视为“僭越”,是要受到责罚的,小则罚俸、降爵,如果被无限上纲上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