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周润发为什么去好莱坞,以及周润发和李连杰在好莱坞地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 周润发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吗
- 周润发当年去好莱坞发展,为何远不如同期的李连杰和成龙
- 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明星成名后都选择去好莱坞发展,为什么周星驰不去好莱坞呢
- 相较于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在好莱坞的电影路为何不成功
- 周润发和李连杰在好莱坞地位
周润发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吗
周润发本来就是中国人。1989年,《赌神》上映。周润发在影片中饰演高进一角,与《阿郎的故事》中的阿郎一起,成为周润发提名1990年香港金像奖影帝的两部作品角色,金像奖上拿到了第三次金像影帝。
周润发当年去好莱坞发展,为何远不如同期的李连杰和成龙
周润发真正令好莱坞刮目相看应该是《喋血双雄》,发哥进军好莱坞确实是比成龙和李连杰要早,这个中央十第十放映室里应该是说过的。不过,周润发和李连杰混得都不如成龙是真的。个人还是很喜欢发哥的,外国人不一定懂咱的审美情趣
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明星成名后都选择去好莱坞发展,为什么周星驰不去好莱坞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这个问题也是个好问题,95年之后,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香港知名影星集体去好莱坞西游,背后则是香港电影的重大变迁。
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之一,我要强调一点,周星驰虽然没有去好莱坞拍电影,但不代表他没有和好莱坞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周星驰当时也在好莱坞发展。
周星驰21世纪之后最重要的2部电影,《少林足球》和《功夫》都有好莱坞公司的投资,并且好莱坞参与了这2部电影的全球宣发。咱们看《功夫》的片头,之一大出品方是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公司。国内联合华谊和中影一起投资,然后周星驰自己的星辉海外公司摄制。
根据相关资料,《功夫》由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索尼负责全球宣发,在美国以及其它地区的票房主要归这2家好莱坞公司所有;在中国(包含香港地区)的票房归周星驰公司及华谊、中影所有。
后来张艺谋拍《英雄》也差不多是这个路子,中国票房归自己,海外票房归好莱坞公司。
之前的《少林足球》也差不多。《少林足球》的投资里面好莱坞公司出资不多,但是海外发现权是好莱坞公司负责。
也是因为要面向全球发售,所以周星驰这2部电影,加大了电脑特效场面,减少了之前星式无厘头那种好笑的台词,因为怕外国人听不懂嘛。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功夫》甚至可以说是好莱坞出品。因为更大的投资方就是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公司。
周星驰这种合作,和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直接去美国拍戏不一样,但是本质上也差不多。
你想啊,成龙主演的《尖峰时刻》系列电影,是好莱坞出品,是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上映,对吧?那周星驰主演的《功夫》,同样是好莱坞出品,同样也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上映,你觉得差别有多大呢?
所以,这是我要说的之一点。周星驰虽然没有去美国,但是他也和好莱坞公司深度合作了,这方面他和成龙、周润发、李连杰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然后,我们来谈谈第二点,为什么香港电影曾经更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四大巨星,统统都和好莱坞合作了呢?很简单,因为香港电影市场养不起他们了。
大家知道,8、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尤其是85-94这十年。那是真正的黄金时代。香港电影在这段时期处于巅峰,拍出来很多经典电影,至今无法超越。
然而香港电影为什么这么繁荣呢?因为香港电影可以卖到台湾和东南亚,甚至韩国和日本。尤其是成龙电影,80年代在日后和韩国都非常卖座。
周润发、李连杰、周星驰的电影同样在台湾、东南亚一带非常受欢迎。《英雄本色》当年在韩国多流行就不说了。
后来到90年代,香港电影在韩国和日本的票房逐渐不太理想了,但是在台湾和东南亚依然很畅销。
总之,香港电影的繁荣是建立在畅销台湾、东南亚市场基础之上。在90年代成龙拍一部电影的片酬就可能超过1000万,周星驰拍《家有喜事》据说片酬也是800万。
但是大家想想看,他们的电影在香港的票房最多也就是3、4000万,了不起的话偶尔能破5000万,这就是很少见的了。
一部3000万票房的电影,片方只能拿到分账票房1000万。给成龙一个人的片酬都可能不够呢。所以,香港电影都是靠海外票房支撑起来的。因为成龙、周星驰的电影在台湾和东南亚都非常卖座,才开得起1000万的片酬。
然而悲剧的是95年之后,台湾逐渐不接受香港电影了,后来到现在台湾市场主要就是放美国大片为主了。至于原因,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这个事情的后果就是,香港电影市场养活不了成龙、周润发、周星驰这些大牌了。这也是香港电影没落的开始。
所以成龙、周润发他们是被迫去好莱坞发展的。
大家想啊,如果你自己的公司不倒闭,活得好好的,你干嘛要跳槽呢?对不对?就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没落了,成龙等人没办法,这才去好莱坞发展的。
这是我要谈的第二点。
第三,为什么成龙、周润发、李连杰都直接去好莱坞拍戏了,周星驰没有去呢?
这和他们擅长的电影类型有很大关系。其实去了好莱坞的这3个人,取得的成就很不一样,待遇也有很大不一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擅长的电影类型
成龙、李连杰是动作巨星,去好莱坞拍的也是动作片,好莱坞需要他们的身手。但是成龙比起李连杰要成功太多了。
成龙在好莱坞拍摄最成功的电影是《尖峰时刻》系列,全球累计票房8亿美元,尤其是第2部,北美票房就有2亿美元,这在好莱坞动作片里面也属于之一流水准,尖峰时刻系列电影也让成龙片酬进入了千万美元俱乐部。
李连杰在好莱坞只能算是二流选手,他主演的电影票房更高只有5000万美元。虽然李连杰片酬也达到数百万美元,不过比起成龙就差多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成龙主演电影类型是动作喜剧,是动作和喜剧的结合,打得好看,同时还是搞笑担当,这种电影特别受观众欢迎,在全世界都能打开市场。
相比之下,李连杰主演的动作片都是B级片,他在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是《龙之吻》。
在这些系列动作片中,李连杰饰演的都是那种冷阔的杀手形象,虽然打得很好看,但是故事剧情确实有点弱,完全是靠李连杰的好身手,打出来一片天。
至于周润发,他本来就不是动作演员,没有成龙和李连杰那样的好身手。所以周润发在好莱坞的日子特别挣扎,他试过很多种类型。比如在《安娜和国王》里面饰演泰国国王,满足美国观众对东方国度的想象而已;
周润发还试着出演动作片,比如《防弹武僧》
大家看周润发的这些扮相,就知道,太特么难看了。完全没有周润发在港片《英雄本色》、《纵横四海》那种潇洒劲儿了。
周润发在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是《卧虎藏龙》,只有在中国导演手里,发哥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因为李安懂他,知道怎么发掘出周润发更好的一面,好莱坞根本做不到。
所以说周润发拍犯罪题材动作片,也有一定发挥余地,但是比起成龙、李连杰就差远了。
至于周星驰,他擅长的是喜剧片,美国人看得懂吗?
喜剧片和动作片不一样。动作片的镜头语言是动作,全世界的观众都看得懂;喜剧片的精髓则是深深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不了解一国的文化,基本上很难看懂这个国家喜剧片。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喜剧类型,就连一些北方观众都不一定太喜欢。何况是美国人了?
所以周星驰不去好莱坞,因为他去好莱坞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周星驰找了一个折中的 *** 。就是在喜剧中加入动作元素,加入电脑特效场面,拍出了《少林足球》和《功夫》这2部电影,减少了之前那些语言梗,大幅增加了动作场面戏份,就是为了让美国观众也看得懂。
但是《功夫》在美国的票房还是不太理想,如果周星驰去好莱坞,他根本没有拍电影的主导权,他能演什么好呢?
所以周星驰不去。
相较于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在好莱坞的电影路为何不成功
在90年代的香港,许多优秀的电影人都把目光抛向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因为只有那里才是走向国际道路的通道。在周润发前往好莱坞发展之前,成龙,李连杰已经身先士卒成功闯入好莱坞,并且成功“打”出来一条道路,这也使发哥心里也有了一个去好莱坞发展的念头。
早在80年代,成龙就出演过一部叫《杀手壕》的好莱坞影片。导演罗伯特·克劳斯为了延续由李小龙带来的中国功夫片热,一心想将成龙塑造成第二个李小龙。只可惜影片上映后票房成绩不佳,电影评论以负面居多。
直到1994年,成龙凭借港产片《红番区》成功打入好莱坞市场,之后接演的《尖峰时刻》系列,票房和口碑获得了双赢,以此奠定了成龙大哥的国际影坛地位。片酬开始三级跳,以1.17亿港元成为全球片酬更高的华人演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和签名,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美国观众最喜爱的华裔电影明星。
另一位功夫之王李连杰在上世纪80年代,凭借功夫影片《少林寺》一夜成名。后来的《黄飞鸿》系列、《东方不败》等影片再次让李连杰声名大振,成为万人瞩目的华人功夫巨星。不满足现状的李连杰还是决定带着家人闯荡好莱坞,初到好莱坞的李连杰为了打开自己的知名度,自然也是要走功夫明星的路子。
在好莱坞电影《致命武器4》中,李连杰饰演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大反派。通过这部电影,李连杰的中国功夫受到好莱坞的认可。在这之后,李连杰开始出现在多部好莱坞大片之中。其中就包括好莱坞大片《木乃伊3》《救世主》《游侠》《致命武器4》《致命罗密欧》《龙之吻》等等。几年之后李连杰的片酬已经高达上千万美金,跻身好莱坞一线男演员行列。
功夫起家的成龙,李连杰比起周润发更受美国人欢迎,屡屡出演主角和参演大 *** 电影,让周润发更无用武之地。在进军好莱坞后,周润发一度只能参演一些小角色,但其“不拍有辱东方人形象的镜头,绝不裸体”的拍片原则着实让人钦佩,也还原了一个我们熟悉的那个真正的“发哥”。
而靠演技出众的周润发的好莱坞之路却并不顺利,1998年,他的好莱坞处女作《替身杀手》上映,但是这部电影让观众大失所望。之后,出演的《再战边缘》《安娜与国王》也都不尽人意,三部好莱坞电影都以票房的失败而告终,发哥的好莱坞之路也进入低谷时期。
说到转折还要还是一部华人导演李安的一部《卧虎藏龙》,正是这部片子,改变了周润发此时的窘境。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卧虎藏龙》获得当年奥斯卡十项提名,并最终捧得更佳外语片等四项奖项,将华语电影带入一个口碑上的新境界。而在票房上,《卧虎藏龙》更是以北美票房1.28亿,全球总票房2.13亿美元的成绩掀起了华语影坛新一波武侠电影风潮,树立了华语电影票房的新标杆。
渐渐的周润发也开始明白,还是华人电影世界最懂他,还是中国的电影可以让他大舒拳脚,于是决定重新回到中国,重新开始拍起中国电影,基本上是告别了好莱坞。不管发哥是在华语还是好莱坞的电影,我们都是很喜欢他的,近几年因为年龄比较大了,也鲜有作品了,所以我们珍惜他拍的每一部电影。
周润发和李连杰在好莱坞地位
李连杰的电影在好莱坞,除了影院票房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碟片收入,李连杰在好莱坞主演的电影的碟片收入几乎每部都比票房收入要高,所以李连杰才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并且在后期的时候片酬提高至1000万美元
周润发的好莱坞之路可谓是艰难,它与前面两位不同的是,周润发不会好莱坞青睐的中国功夫,所以在好莱坞,周润发的个人标签并不是那么明显,
OK,关于周润发为什么去好莱坞和周润发和李连杰在好莱坞地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列表
市场,之后接演的《尖峰时刻》系列,票房和口碑获得了双赢,以此奠定了成龙大哥的国际影坛地位。片酬开始三级跳,以1.17亿港元成为全球片酬最高的华人演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和签名,成为继李小龙之后美国观众最喜爱的华裔电影明星
台湾市场主要就是放美国大片为主了。至于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总之这个事情的后果就是,香港电影市场养活不了成龙、周润发、周星驰这些大牌了。这也是香港电影没落的开始。所以成龙、周润发他们是被迫去好莱坞发
么香港电影曾经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四大巨星,统统都和好莱坞合作了呢?很简单,因为香港电影市场养不起他们了。大家知道,8、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尤其是85-9
美元的成绩掀起了华语影坛新一波武侠电影风潮,树立了华语电影票房的新标杆。渐渐的周润发也开始明白,还是华人电影世界最懂他,还是中国的电影可以让他大舒拳脚,于是决定重新回到中国,重新开始拍起中国电影,基本上是告别了好莱坞。不管
别。然后,我们来谈谈第二点,为什么香港电影曾经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四大巨星,统统都和好莱坞合作了呢?很简单,因为香港电影市场养不起他们了。大家知道,8、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尤其是85-94这十年。那是真正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