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是上海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域,是上海的商业、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那么,静安区的名字从何而来呢?下面就为大家揭秘一下静安区名字的由来。
静安区的名字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时期。当时,梁武帝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下令在今天的静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座名为“静安寺”的 *** 寺庙。据传,静安寺的名字就是取自于梁武帝母亲的名字“静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静安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上海市内的 *** 寺庙之一。而静安寺所在的地区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因此,在清朝时期,这个地区被划分为“静安厅”,成为上海市内的一个行政区划。
20世纪初,上海市的行政区划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上海市内的行政区划被重新划分为“公共租界”、“法租界”、“英租界”等多个部分。而静安厅所在的地区被划分为“英租界”,称为“静安区”。
1949年,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上海市的行政区划被重新划分为“市辖区”、“县”等多个部分。静安区成为了上海市内的一个市辖区,并一直沿用今。
总的来说,静安区的名字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母亲的名字“静安”。而静安区的形成,则是由于静安寺所在的地区逐渐成为了上海市内的一个商业中心,终被划分为行政区划,成为了静安区。
静安区是中国上海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是上海市的四个中心城区之一。静安区的名字源于其所在的静安寺,下面我们来揭秘一下静安区名字的由来。
静安寺是静安区的古迹,始建于24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相传当时的吴孙权为了慰问自己的母亲,曾派遣僧人到印度求得佛牙舍利,并将其供奉在静安寺内,因此静安寺也被称为“佛牙寺”。
在唐朝时期,静安寺曾经是上海地区 *** 的中心,也是南方 *** 的重要场所之一。到了宋朝时期,静安寺逐渐衰落。明朝时期,静安寺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但在清朝时期,静安寺曾经遭到火灾,重建后的寺庙规模大大缩小。
到了20世纪初,静安寺所在的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静安寺也成为了这个区域的标志 *** 建筑。1949年,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静安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上海市对区划进行调整,将原来的南市区、西市区、北市区合并为静安区,以静安寺为名。静安区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完善。
今,静安寺仍然是静安区的标志 *** 建筑之一,也是上海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静安区的名字也源自静安寺,成为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一个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