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道台里的第 *** 1篇文章】
▲ *** 来自 ***
又是一年立夏日……
与全国各地习惯于立夏节气当日吃蛋的风俗有区别的是老家台州立夏日习俗上是要吃一种卷饼,称之为什饼,又因为卷饼是筒状的,又叫做什饼筒,也有地方叫做食饼筒。
在台州各地称呼不一,还有称其为“麦油脂”的,其实是一回事。
曾有某位饕餮界前辈有诗云:“疰夏(立夏)没什饼,白白做世人”,由此可见什饼筒在台州吃喝界的地位。
立夏、端午、待客、聚会、想吃,都是来一顿的充分理由。在老家,没有什么节日和聚会是什饼不能搞定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
▲ *** 来自 ***
什饼筒最基础的东西是饼皮。饼皮是用面粉浆在平底锅上抹出来的,大扣铜锣薄扣纸,饼皮要薄且韧有嚼头才好吃。熟饼皮卷上各种熟菜,卷了就可以吃了。
当然也可以把包好的什饼筒煎来吃,把两面煎黄,脆脆的,这时候,就像个特大号的春卷。
什饼筒里面包什么菜那是没有定例的,大体上来说炒米粉是必须有的,然后就是猪肉、豆芽、豆腐干、蛋丝也是基本配料,有了这些为基础然后只要你想到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加。
菜一盘盘炒熟了,有时候丰盛的可以盛满一大桌,整个一起荤素炒菜大杂烩。一张饼皮摊开,一般先用软的菜垫底,一样一样往上铺,然后用力一卷,大功告成。
由于品种太多,一卷那什饼筒便如手臂般粗了,吃时候须用双手捧着,做狼吞虎咽之状,吃相绝对与斯文无干。
有些偶尔来访的外地朋友,不知道如何吃法往往不能够从容应付,将菜夹至饼上后左看看右看看前思思后想想,终于下定决心,拎起饼的四角,举过头顶,往那饼肚子上就是一口,于是乎脸上就开了杂货铺了,菜肉蛋面齐全,还油花满面。
▲ *** 来自 ***
什饼筒在春季有一个变种,是用一种绿色的烙饼代替面皮来卷菜。这种绿色的烙饼是用剁成糊状的艾草或者鼠曲草揉和糯米粉做成一张张的饼,然后又一张张的在平底锅上烙饼熟,费时费力,又需要在艾草、鼠曲草鲜嫩的春季,较为难得。
由于是糯米粉,又加了新鲜野菜,糯米饼的韧 *** 加上植物的山野清香,即使不卷任何菜吃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有机会的朋友一定要专程品尝一下才好。
什饼筒这种地方点心,说起来名不见经传,却真正的体现了中国人一团和气的精神面貌。
任你酸甜苦辣咸鲜统统包进一张大面皮中间,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有却都不突出,韧的皮,柔的蛋、爽口的豆芽、肥瘦相得的肉、新鲜的海鲜等等综合出一种复合的味道,叫人食指大动,忍不住把肚皮撑得圆滚滚方才罢休。
闲话少说,笔者又饿了……吃妈妈做的什饼筒去也!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椒江文艺志愿者协会”招会员】
-END-
【文字:逛吃逛吃的小不才】
【 *** : *** 】
【整理:里长】
【里长整理 若要转载请找“里长”授权】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
李剑明
童年的食物味道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永久记忆,远离童年呆的地方会反复加深这种记忆,让食物成为最直接的乡愁。
台州籍作家王寒写了一册有关家乡台州小吃的《江南小吃记》,精选了八十多种小吃,书名其实叫《台州小吃记》更加确切一点。有了这些各种各样的小吃,可以把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都变成节日。实际上,那些传统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特别的小吃,还是挺有仪式感的,比如元宵吃汤圆、立夏吃乌饭、端午吃食饼筒、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冬至吃糯米圆,反映了地方风俗。
文章写的是小吃的滋味,更多的是体现了小吃背后的人情冷暖。作者可谓是最了解台州的女作家,一共为台州写过7部书,有一本《无鲜勿落饭》写台州的海鲜美味,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江南小吃记》,更是以鲜活生动的叙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台州。作者在行文中不时穿 *** 一些风土人情的介绍、历史故事的讲述、经典诗文的引用,以及风物掌故的佐证,让人读来更是觉得有滋有味。本书还配上 *** 幅各种小吃的 *** 画,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食滋味。
我家乡乐清大荆的方言和风俗,和台州的温岭等地非常接近,好多小吃也是一样的,比如夹糕、锡饼、番薯庆糕、绿豆面等,对于现今生活在衢州的我来说,读这样的书也是寻找乡愁的滋味,体会一下怀乡的感觉。
《夹糕》一文中作者写到的温岭夹糕,在我的老家叫糕头,就是将蒸熟还热乎乎的年糕段揉成乌篷船外形的糕皮,然后加入各种各样的馅料,最典型的就是嵌入猪肉碎,那种滋味,我在看文章的时候就会引起阵阵的口水。我每次回乡,也和作者写到的那些他乡游子一样,一定要去镇上的糕头店吃上一顿糕头,否则就会像没有回过故乡一样。回乡必须品尝小吃已然是根深蒂固的需要,小时候味蕾留下的印象确实太过于刻骨铭心,这辈子也无法去除了。这就是童年的记忆、故乡的味道,在读到这篇文章时让我引起深深的共鸣。
《食饼筒》一文读来也是特别亲切,我们老家也和温岭、玉环一样,把食饼筒叫做锡饼。在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摊锡饼,在饼内包上各种各样的馅料,真是令人难忘的美食。现在回去难得吃一次锡饼,还是感受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前年,我在迪拜出差的时候,在一家酒店居然吃到了锡饼,令我非常兴奋,马上跟服务员打听老板是哪里来的。老板居然就是我们隔壁县的台州玉环人,把家乡的美味都带出国了。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平时其实是没有这些小吃可以吃的,正因为难得吃到,偶然吃就觉得是特别的美味。比如麻糍,“捣麻糍是力气活,十几斤重的石捣杵不是那么好抡的,捣麻糍一般是双人组合,力气大的男子挥舞着捣杵,一下接一下,用力把捣杵砸在糯米团上,力气小的打下手,在边上一下接一下翻捋着糯米团。捣石捶打的节奏很均匀,啪——啪——啪,砸在软软的粉团上,声音是沉闷的”,这一段在我看来实在是太亲切了,因为这就是我亲身经历过的。麻糍也是我喜欢的美食,因为是糯米做的,吃多了有些胀胃,但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作者多次写到了自己在临海老街上吃小吃的经历,不免引得读者食指大动。下次我自驾回乡探亲,一定要去临海的 *** 街走走,去找一 *** 者提到的那些小吃店,品尝一下那些令人着迷的海苔饼、羊角蹄和马蹄酥。
本文来自【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这道食饼筒,分分钟光盘食材除做饼皮和主材米线外其他可以随心所欲。面粉加水拌匀,比较稠的样子。放上2小时以上让面团出筋。面糊拌好,开始五花肉切小块卤上,蔬菜加工,尽量切丝,易熟而且好卷。这是两小时过后的样子。用筷子捞起面糊能拉上,表示好用了。平底锅开小火,手抓一团面糊放锅边开始用手平抹面糊一圈再到锅中心糊平,多余的拿回面糊盆中。一开始面皮看起来是透明的。加点火力,慢慢面皮变白色了。再关到小火,从面皮边上开始慢慢把面皮从锅底拿起翻个面放锅里15秒拿起,一张皮好了。一斤面粉根据厚溥度可以做12~15张。开始摊鸡蛋,炒蔬菜,要少放盐(因为菜品多了会咸)和水,不然卷起水太多,手拿不放便。炒米线,先放油加热,放胡萝卜煸炒(或者肉丝),再放入米线翻炒,加入豆芽,韭菜翻炒,淋入生抽料酒等,翻炒至熟装盘。卷饼,米线放底下蔬菜放上面,卷起开吃。
在浙江台州,端午节台州人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食饼筒“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浙江台州,台州的端午习俗也不走寻常路,那要说最不一样的一点,那就是我们台州人过端午不仅吃粽子,还要吃食饼筒。每逢端午,台州周边一带每家每户会包食饼筒作主食,与别处吃粽子有相似寓意。对于不是来自台州的小伙伴们来说,这是一个新品种,因为这是台州特色。真的很好吃!对于我们台州人来说,只有吃食饼筒,才算真正过了端午节。
在过去,食饼筒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才可以买到,而且很多人家都是自家做的,把面皮擀成薄薄的圆皮,在锅里烘熟,还要在松花粉里蘸一蘸,增加香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台州早没人这样做了,市面上有现成的皮子供应。快到端午,街上卖食饼皮的也多起来了。食饼筒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有卷食物的面皮,并且面皮的质量非常的讲究,它要既薄又韧,如果韧 *** 不够,一包上东西就容易破掉,如果皮太厚,吃起来直接影响口感。面粉用水和好之后经过搅拌 *** 成为稀稀的糊状,舀一勺倒在平底铁锅上,配以油脂用工具将粉浆顺时针方向均匀地摊开。不需半分钟,便闻见一股麦香扑鼻,轻轻起锅,便是面皮了。面皮一张张做好,叠在一块,那豪迈的架势,可要比北京烤鸭的面皮要壮观得多。
绿豆面、长豇豆、炒肉丝、鲜鲳鱼、炒米面、蛏子、炒鲜鱿鱼丝、黄鳝丝、蛋丝、鲜虾仁……台州人说,只要没骨头没刺的,都可以包入食饼筒当中。选自己喜爱的夹到饼皮上,每样夹一点,包裹住,卷着吃,混合着海鲜禽蛋蔬菜的鲜味,真正是想不到的美味,令人齿颊留香。里面的馅少则六七样,多则二十几样,只要合乎自己的口味,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当作食饼筒的馅。主妇们买回时令的蔬菜、活跳的虾鳝,洗洗剁剁,入锅炒起。用餐时间一到,便能端出一桌子美味佳肴:炒米面要油而不腻,干而不柴为佳;红烧肉卤好后切成丝装盘,盛一碗香喷喷的肉汤放在旁边……食饼筒是一定要全家人都在的时候才能吃的。人多才能做那么多菜啊,菜不多,也不好吃了。端午那天,孩子们都回来了,大大小小七八个人,房间里立即热闹起来。老人和小辈们一边包着食饼筒吃,说说笑笑,留下一片欢声笑语。
食饼筒又称麦油脂、锡饼。据说摊食饼筒饼皮需要“真功夫”,饼皮薄厚决定了口感。摊好饼皮,这时候馅料也都炒好了,炒米面、海鲜、绿豆芽、洋葱、肉丝、蛋丝、油条、豆腐干等,馅料可以依照个人口味随意多变。等到包好,浇上肉汤,一口咬下去,口齿留香,这大概是台州人端午节最美味的回忆。做食饼筒,就是台州人一家人坐在一起更好的过节方式。除了里头包的食材,外面的饼皮也很关键,做饼皮一定要用小麦粉,倒水、和面,撒一点盐会让面皮更有韧 *** ,吃起来口感也会更佳。
一个食饼筒,一碗雄黄酒,一户人家,一日端午。薄薄的面皮,包裹住的不只是美味的菜肴更是卷着浓浓的情谊。另外端午节的时候,在台州,早时还有佩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上苍术、雄黄等香 *** ,制成荷包香袋,或用丝线织成小巧的网袋,装一颗 *** 丸挂在蚊帐上,取其驱虫之意。还有就是,端午女儿要回娘家,女婿要准备好“五黄”送给丈母娘,这五黄包括:黄鱼、黄鳝、咸鸭蛋、黄瓜和雄黄酒。在浙江台州,端午节台州人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食饼筒!小伙伴们,你家乡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啊?
4种真正健康主食,好吃不贵我们中国人啊,总归还是"碳水胃",从古至今,都在主食上下足了功夫。
碳水很重要,碳水的选择更关键!教你摄取碳水,才是负责任的减肥计划。
之前就为大家介绍过好碳水VS坏碳水以及适合减肥吃的主食。今天再给大家推荐4种 <散落民间的健康主食>,为你的一日三餐提供新思路!
煎饼的主料是五谷杂粮碾成的粉,甘薯、玉米、小米、小麦、大豆、高粱、荞麦…都可以,如假包换的粗粮主食。
杂粮面与水混合,鏊子(ào zi)烧热,面糊均匀摊开,稍待片刻,轻轻一揭,就是一大张煎饼。刚摊好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
▲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鏊子和煎饼
▲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鏊子和煎饼
现在的煎饼都会掺上一些白面粉改良口感,但对咬合力实在是一种挑战,不要说外地人,就连从小吃惯精米白面的当代山东青年也很难驾驭。
#虽然煎饼是山东特产,但也只限于老沂蒙山地区,如果一个山东人没见过煎饼是非常正常的~#
? 吃法指南 ?
1.做备餐
平时上班忙来不及餐餐做主食,煎饼绝对是健康备餐主食的好选择。
煎饼水分少,便于保存和携带。从前父母上学,都会一次带足一个月的煎饼,也不怕坏掉。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煎饼 #关键词:杂粮煎饼#
2.煎饼卷一切
煎饼直接吃确实难咬,但卷上菜,菜的汤汁会让煎饼变得柔软顺口很多!
从大鱼大肉到家常小菜,什么都可以往煎饼里卷。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煎饼卷大葱
3.烤一会
在平底锅上烤一小会,煎饼又会重新变得酥脆可口,当小零食也不错。
? 终极推荐:菜煎饼 ?
白菜、韭菜、胡萝卜丝、土豆丝、粉条、豆腐、鸡蛋、肉馅自随意组合;加胡椒、盐调味,花生油炒香,摊煎饼上烙热,像叠被子一样叠的四四方方。
馅料柔软,外层酥脆,菜足有粗粮,健康方便又好吃!
天津的煎饼果子、淮北卷馓子的烙馍、裹着20多种素菜丝的贵州丝娃娃、同样卷菜来吃闽南的润饼、配上十几样主副食的台州食饼筒,都是类似的吃法。
但要说粗粮,还是煎饼比较优秀啦~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台州食饼筒
莜麦是一种 *** 燕麦,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都不低,含有β-葡聚糖,是很好的粗粮选择。#后台回复燕麦,教你挑选最健康的燕麦#
▲《风味人间》莜麦
山西当地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俗语,意思是说,吃了莜麦走三十里地都不会饿。
虽然有些夸张,但莜面扛饿是真的。莜面是莜麦磨成的粗粮粉,相比白面支链淀粉少,颗粒粗糙,质地偏硬,消化吸收速度慢,也就更扛饿顶饱。
开水和面,莜麦面团醒透,捏成各种形状:筒状的莜面栲栳栳、两头尖中间粗的莜面鱼鱼、压面机挤压成条的莜面饸饹,还有贝壳状、花状.....丰富多彩。
▲《风味人间》
? 吃法指南 ?
1.莜面蘸一切
在山西,莜面要放进蒸笼里蒸熟,再配上不同的配菜和蘸料。
尤其是莜面栲栳栳,撕下几块,外皮光滑内里粗糙,均匀沾满蘸料,筷子把两头对折一夹,卷上一大口,非常满足。
可以是热浇头,也可以像吃凉面一样,凉调沾水。
▲《风味人间》羊肉浇头
2.懒人吃法
有些地方超市主食区会卖做熟的莜面卷,网上也有很多真空包装的成品。买回家蒸一下,配上各种蔬菜,浇一勺喜欢的面卤,简单又好吃。
▲《风味人间》莜面窝窝 #关键词:莜面窝窝#
3.莜面饺子
如果你心灵手巧,也可以用莜面替代白面,做饼、包饺子。一位山西朋友说,妈妈包的莜麦饺子是她心里永远的C位。
冷面原料很多,有荞麦面、小麦面、玉米面等等;深棕色的荞麦冷面口感更好,营养也更优秀。
荞麦粉原料是不去壳的荞麦,膳食纤维和其他营养素保留得更完整。3两纯的荞麦面,就可以满足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需求的1/4,尤其是维生素B1。
和普通的面条不太一样,做冷面,和好的面团要先蒸熟,再用机器挤压成条。
▲《延边味道》荞麦面
正宗延吉冷面,就是荞麦面打底,搭配深橙色牛肉冷面汤,面上整齐的码上酱牛肉片、梨片、苹果片、黄瓜丝、辣白菜、腌萝卜条,再顶上半个煮鸡蛋。
▲《延边味道》 #关键词:纯干荞麦面#
夏天的冷面,飘着冰碴,再加有一两小方块的西瓜,清爽凉快!
? 吃法指南 ?
1.小心假荞麦
荞麦没有面筋蛋白,做出来的面口感不劲道,容易断。一般做荞麦冷面都会加一点小麦粉和淀粉,改善口感,同时增加面团的粘 *** 。
很多市售冷面都是"假荞麦",小麦粉掺一点荞麦,有的甚至用可可粉调色。买的时候看好配料表,荞麦面粉排在白面粉/小麦粉前面,才能算不错的选择。
2.秘制冷面汤
冷面汤的关键是香而不腻的牛肉清汤,汤必须鲜亮透明。冷水加葱、姜、桂皮、洋葱、八角、盐,大火煮开换小火,继续煮1-1.5个小时。
热牛肉汤去油,加糖、米醋、生抽、鸡精、盐和一大勺"灵魂"泡菜汤;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冷藏4小时,过夜更好,时间越久,酸味甜味能更好地融合。
如果嫌牛肉汤麻烦,可以试试《大长今》里的做法:水梨汁、醋、盐、白糖,再加上清凉的山泉水。
没有山泉,换成冰的矿泉水就行啦~
▲《大长今》水梨汁冷面汤
鸡西的冷面更简单一些,只有清水和酱油,巧妙之处在于加了小苏打,泛着细细密密的小气泡,再配上几片西瓜,很解暑。
"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大列巴原本是 *** 的传统食物,传入新疆和东北一带,演化成日常主食的一种。
▲《中国小馆》大列巴
传统的大列巴的原料很简单,没有去掉麸皮的全麦粉揉进食盐,加点葡萄干、核桃仁等坚果,是纯粹的全麦面包。
还有一种黑列巴是用小麦、燕麦、荞麦粉混合,烤制后颜色发黑。
刚出炉的大列巴外壳焦黄干脆,内瓤劲道松软,口感微酸带甜,透着麦香、酒香、盐香、果木香融为一体。
▲《中国小馆》大列巴
大列巴同样很考验牙口,尤其是放久了,别说直接吃,拿刀都不见得能劈开。尤其是对吃惯了细粮的南方朋友来说,简直是丧心病狂。#吃惯了煎饼的山东人表示情绪稳定#
? 吃法指南 ?
1.小心假列巴
很多老面包都爱打着"大列巴"的旗号,可细看配料,只有小麦粉#不是全麦粉#,还加了不少白糖。
要选配料表里全麦面粉排之一位的!
▲ *** | *** #关键词:全麦大列巴#
2.代替馒头
凭心而论,天然淳朴的大列巴,肯定没有香甜松软的甜面包美味。
但人家可是主食!吃的时候,切成片,用微波炉加热,或者像吃吐司那样,先用平底锅或面包机烤一下。
大列巴和浓浓的西红柿汤,简直是绝配!撕一块蘸着吃,浓郁的番茄味配着列巴的麦香,比馒头和米饭高出太多啦!
▲自己做的西红柿牛腩
和大列巴类似,很多地方特色的杂粮馒头也很不错,比如陕西的黄馍馍,山东的大窝头、评论里推荐的青海特色馍馍的锟锅。只是很难买到。
膳食指南建议,一般人群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 *** ~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也就是说,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左右。
选择主食时,多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早上吃馒头,中午吃面条,晚上吃饺子”,看似餐餐不重样,但其实吃进去的都是白面嘛。
试试这4种散落民间的杂粮主食,总会有你喜欢的!
大家的家乡还有什么特别的杂粮主食?欢迎在评论里互相种草呀!
编辑 | 山楂
设计 | 柚子
家能包容心酸,粽叶包裹咸甜。小小的一颗粽子,温暖你最纯真的思念,离家的游子们出门在外,到了端午之日,你是否会吃一颗竹叶包裹的粽子以寄思念之情。
无论你爱吃甜还是爱吃咸,传统手工现包粽以精细糯米带你回味人生滋味。
在台州,端午节除了众所周知的粽子以外,还有一种本地的特色美食——食饼筒
粽子尚有甜咸之分,可食饼筒却成为台州人心 *** 同的记忆。
食饼筒又称麦油脂、锡饼。据说摊食饼筒饼皮需要“真功夫”,饼皮薄厚决定了口感。
摊好饼皮,这时候馅料也都炒好了,炒米面、海鲜、绿豆芽、洋葱、肉丝、蛋丝、油条、豆腐干等,馅料可以依照个人口味随意多变。
等到包好,浇上肉汤,一口咬下去,口齿留香,这大概是台州人端午节最美味的回忆。
左拎右送网上菜场早就为各位准备好了新鲜食材!
选购完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 *** 了!
做饼皮
将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加入适量水不停上下搅动,过1-2小时就可以了。打开煤气灶,在平锅内加少许油,用手“摸”开。火候要适中,摊开的时候厚薄均匀,达到既薄又韧的效果。韧 *** 不够,包上东西容易破掉,皮太厚,吃起来口感差。
炒菜
一家人分工 *** ,猪肉要提前放在锅中小火慢炖好几个小时,直到卤水浸满猪肉的每个毛孔。炒米面可以加入土豆、豆芽、胡萝卜等。一盘合格的炒米面应该是根根分明的。
再把鲜竹笋、鸡蛋丝、鱿鱼丝、鲜虾仁、青豌豆、豆腐干、香菇、洋葱、茭白、韭菜、包菜、芹菜等各种菜品爆炒一下就可以摆在一起了。
包食饼筒
各种菜品全部炒好,饼皮放在桌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每样夹一点,包裹住,卷着吃,混合着海鲜、禽蛋、蔬菜的鲜味,真是意想不到的美味。特别是炒米面油而不腻,干而不柴,令人齿颊留香。
吃食饼筒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卷食饼筒,如果忘了折一小段进去就火急火燎地开始吃了,保你吃着这头漏那头。
左拎右送全体成员祝您端午节安康!
不知道吃什么,食饼筒准没错!揉好面,软一点,可以用筷子挑起来的软度,倒一碗水,切记,要顺着筷子流下入,静置两个小时以上,慢慢倒掉上面的水倒掉水之后用筷子使劲搅动,挑起来的搅锅烧热,准备一碗清水用手沾一下水,手背要沾到抓一团面,放到锅的边上,准备开始慢慢用手掸着面团转一圈转到接头处后把面团往里面中间去抓起多余的面粉放回面盆里弄好后就是这样颜色变成这样白的就熟了从一边轻轻揭起来准备好自己喜欢的菜,可以准备肉,猪肝,菜 ,豆腐皮, 鱼干,粉丝等等(随自己喜欢)取一张皮,放上菜,靠边放哦,从一边卷起卷到一半,把两头折进去包好啊锅里刷少许油,把包好的食饼筒排进去,四面都烙成金 *** 就可以了开吃喽
台州小吃:食饼筒最精髓的是它的饼皮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品类极为丰富,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当然,我心中的更爱还是家乡的各种美食。 作为台州人,我想,每个人可能都吃过食饼筒。食饼筒吃起来香喷喷的,十分美味。
?食饼筒是台州著名的小吃,一般在春节、立夏、端午、冬至等重要的节庆里,平时想吃,也可以吃。包食饼筒可有讲究了,包一张食饼筒的菜量不多,但种类丰富;菜不油,但有晕有素。
吃的时候,我们要把皮子平摊在桌面,用筷子把自己喜欢吃的菜,一样又一样地夹放在皮子上,把食饼连同放进去的馅料一起卷起来,一头封闭,一头开口,吃到嘴里,慢慢的香味,太满足了!
*** ***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里面的菜肴,但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卷食物的面皮,对于面皮的质量非常的有讲究。要有韧 *** 。
主要食材:
米粉干、豆面、蛋丝、蒜心、猪肝、红萝卜、绿豆芽、猪肉、芹菜等其他的,只要符合自己的口味都可以加进去。
把这些食材经过烹饪,一个一个放在盘子里,将面皮平摊在桌面上,将自己喜欢吃的菜肴一样又一样的夹着平摊着放在面皮上,一样菜一样菜叠着放,一定要注意软的菜先放,然后再放硬的菜,这样防止面皮在包的过程中被戳破。
卷的时候要先卷一点,再把两边的折进来再卷,卷成直径5公分的圆筒状。
喜欢吃软一点的我建议可以直接吃,喜欢吃脆一点的,可以在锅里放一点油,然后把麦饼筒放上去煎3到5分钟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吃到喷香的麦饼筒了!!!
吃食饼筒的关键看食饼皮,食饼皮的好差是判断一筒食饼筒好差的成败标尺之一。
在特殊的节日里,橘乡有许多“挞”食饼皮好手,那些店家一大早将醒好的麦粉一桶桶端出来,一字儿摆在街口。从各个地方涌来的居民络绎不绝,队伍拉开好长。有时,真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让你在纳闷之余不得不对橘乡人对于传统美食的几分眷恋感到惊叹。只是“挞”食饼皮店主人在控制火候不到,或者火候过头时,“挞”出的饼皮也是“良莠不齐”。
脆了,容易破裂。厚了,咬在嘴里,嚼之无味。既韧又薄,而且整张没有洞眼为上上选。所以,橘乡人买食饼皮最认人,不是熟店不光顾。或许,这就是人们宁可排长队,也不愿将就去其他“生店”购买的原因吧。
端午记忆——食饼筒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
端午美食,大家想到最多的肯定是粽子吧~
然而在我们台州,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做食饼筒吃~
当天一早,母亲便会去菜场,准备食材 *** 食饼筒。
面皮通常直接购买现成的~
面皮
里面的馅料,可根据家人的喜好准备。我们家通常会准备:炒面干、豆腐干、鸡蛋丝、洋葱炒肉、土豆丝等七八种。
准备的馅料
开始卷成圆筒状
包制的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动手,铺好面皮,把喜欢的菜用筷子一样又一样地夹到面皮上,然后卷成圆筒状,圆筒大小应适中。
这样,专属于我们地方的美食——食饼筒,就 *** 完成了。
包制好的食饼筒
我们的端午节,简单质朴,却十分的温馨惬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这简简单单的食饼筒里,包裹着的,是美味,是亲情,更是满满的幸福。
#一勺葱伴侣,成就招牌美味#煎饼果子端午节留下的饼皮,老爸开发成煎饼果子,只用到葱伴侣的甜面酱,味道与食饼筒不一样的感觉,这下食材一点都不浪费了。
By 快乐生活12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饼皮 3张
- 胡萝卜 I根
- 鸡蛋 3个
- 火腿片 3片
- 小葱 2根
- 甜面酱 1大勺
- 凉白开 1大勺
1、食材不一定如图所示,可以用生菜,卷心菜,黄瓜丝,土豆丝,培根,虾仁,鸡肉,都可以的。
2、甜面酱加一勺凉开水拌匀,这样好刷。
3、饼皮摊锅里加热,打入鸡蛋,划散开,撒上葱花,火腿丝,胡萝卜丝。
4、小火煎,折3分之1处,刷上酱,
5、再折起,用小火煎上1分钟,等蛋液全凝固
6、用铲子分两段
7、装盘即可,配上牛奶,水果,一份早餐完成了。
8、用铲子分小份,这样吃着方便些。
小贴士饼皮做法在之前的食谱中有,这里不再细说。 如果加点油煎,口感更香脆。 这里是3人份的。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