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鄂州观音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鄂州观音阁内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鄂州观音阁对外开放吗
不开放。
2022年8月20日,鄂州市城市管理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长江航运公安局鄂州派出所发布公告,观音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长江水流湍急,为加强观音阁安全保护和游客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游人擅自进入观音阁及周边礁石区域。
鄂州市观音阁长24米,高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
[img]被誉为“万里长江之一阁”的鄂州观音阁的历史是什么呢?
1.观音阁的前世今生
这个被誉为万里长江之一阁的阁楼,全名观音阁,坐落于鄂州市小东门外,在此已经700年之久,经历过无数次洪水冲刷,但从未倒下过一次。观音阁安身于江心中的一块巨型礁石之上,身形狭长,远远望去,如同一条静卧的长龙一般,蜿蜒不息。
观音阁的建立,最早源于宋朝。由百姓精心修建之后,人们发现,每次洪水来临之时,观音阁总是以高挑的身姿,屹立于江心之中,虽然饱经风霜,破损严重,但经过华夏子孙无数代人的多年修缮,它从未在洪水中倒下过一次。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观音阁看作信仰,甚至还有一句"只要观音阁不被淹,鄂州就不会被淹"的话语,流传至今,供子孙后代传承。
到了元朝,官员便开始重视观音阁这个百姓信仰之所,花费重金,对观音阁进行了一次整体翻修,让它变得更加坚韧。明清时期,由于时光的洗礼,观音阁被洪水冲多年,防御能力大不如前,于是百姓便合力将观音阁重新加固一遍,并增加了一些当代色彩。
2.万里长江之一阁
经历数百代华夏子孙的修缮,观音阁一直与时代接轨,外观从没落后过,甚至到了现代,观音阁的外表都有一股现代建筑风格,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又兼具古代韵味,引人向往。虽然观音阁外表十分漂亮,干净美观,但它已经有了700多年的历史,是十分有时代意义的老古董,让人难以置信。
由于观音阁位于江心之中,自然避免不了与洪水的多年相伴。与《公无渡河》中的那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不同的是,长江的洪水,总是喜欢在特定的时期,给大家一个特别的惊喜。每到雨季到来之时,长江流域就会进入不可避免的洪水期,水位猛涨,即使位于礁石之上观音阁,也总是被洪水覆盖,甚至连大半个阁楼一起被淹的场景,也不少出现。
洪水爆发之时,水位淹没阁楼,对观音阁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常见。而在水位更高时,观音阁只能剩下一些房檐 *** 在外,向世人证明它的存在,但即使就是这样,他也从未在洪水中倒下,一直屹立于江心之中,为人们提供方向。也正是因为观音阁的坚韧,这个万里长江之一阁,也总被人们戏称为"江面最牛钉子户",以这个戏称,一直存在与人们的聊天话语中,令人钦佩。
3.神鳖眼与观音阁的故事
虽然从表面看去,观音阁与普通建筑无异,但当我们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去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时,又会发现很多令人惊讶的意外惊喜。在观音阁之中,一直有着"三趣",即老井、古树、神鳖眼。老井,指的是江中一口古井,井中之水清澈无比,水位却比江中水位线高出许多,十分神奇,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而这个神鳖眼,则指的是观音阁脚下的巨大礁石。相传,这个礁石名叫龙蟠矶,十分有名,在龙蟠矶之上,存在着两个石臼,古人将它们称作是神鳖的双眼。在古时,神鳖的这对眼睛便是龙蟠矶的生命,十分强大,每次洪水来临之时,他都能随水位变动,使得观音阁不会遭受洪水冲刷,是整个龙蟠矶的核心所在。
不止如此,神鳖的双眼还能滋生万物,其中一只眼睛出油,另一只眼睛出盐,用油盐供养着鄂州百姓,滋润万千生灵成长。不知道多少年之后,观音阁中的一个道士起了邪念,想在神鳖之眼中获得更多油盐,便用凿子将神鳖的眼睛挖大,但谁也没想到,道士居然不小心失手,将神鳖双眼戳瞎。自此之后,神鳖再也没有吐出过油盐,屹立在龙蟠矶上的观音阁,也再没有随着江水而起起落落。
虽然最后说的神鳖眼,只是一个古代故事,但能流传至今,也足以说明人们对观音阁的重视之情。现如今,观音阁已在长江中屹立700年之久,虽然久久不倒,但也饱经风霜,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将修缮工作重视起来,在合适的时候对观音阁进行加固,让它可以更好的屹立在江心之中,为人们指引方向。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屹立长江江心700年,洪水淹没无数次也不倒,誉为万里长江之一阁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鄂州市观音阁可参观吗
可以参观鄂州观音阁,景点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江古城墙边。这是一处以观音阁为主要景点而开发鄂州观音阁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公园。也是鄂城八景之一“龙蟠晓渡”的所在地,景区投资3000多万元,拥有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景观区,以观音阁为中心形成景观轴线,充分展现了吴都历史文化。
湖北省鄂州市观音阁长24米,14米,以红石青砖砌就,与龙蟠矶巧妙地融为一体,显得雄峻巍峨,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它饱经风霜,纵览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浩淼长江水之中。狂涛巨澜曾使多少名楼华构席卷而去,然而,“中流砥柱有蟠龙”(清人官文诗句),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
鄂州观音阁为什么建在水中
观音阁在水里因为长江发生洪水时,整个观音阁都被河水覆盖淹没。
它是在长江流域一座名为鄂州观音阁的著名寺院,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每天都受到江水冲击,但观音阁依然坚固,退潮时依旧安然无恙,被称为“万里长江之一阁”。
鄂州观音阁主要景观:
阁身正壁镌有”观音阁”三个遒劲的大字。进阁正门石碑上刻的“龙蟠晓渡”四字,出自清代官文手笔。
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和纯阳楼。观澜亭上,俯瞰江流,胜景忧宏;三重殿里,仰瞻前贤,文章彪炳。
纯阳楼上吕洞宾正酣燃大睡,游人至此,莫不止步屏息,会心一笑:如此蓬莱仙境,独此公得其所哉?观音阁下半部那如同船舷样的弧形石,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任凭江水拍击咆哮,总是稳于泰山。
古代鄂州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和那风格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多少建筑专家驻足流连,赞叹不已。石墙上的几棵古树,原已枯萎缩多年,近年竟死而复生,正舒展着嫩芽初吐的新枝,拥抱春的到来。
阁中的那一口老井,自古水清见底,水位要高出江水数尺,令人称奇。这老井、古树和神鳖眼,被称作观音阁“三趣”。
鄂州观音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鄂州观音阁内部图片、鄂州观音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列表
欢在特定的时期,给大家一个特别的惊喜。每到雨季到来之时,长江流域就会进入不可避免的洪水期,水位猛涨,即使位于礁石之上观音阁,也总是被洪水覆盖,甚至连大半个阁楼一起被淹的场景,也不少出现。洪水爆发之时,水位淹没阁楼,对观音阁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常见。而在水
不了与洪水的多年相伴。与《公无渡河》中的那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不同的是,长江的洪水,总是喜欢在特定的时期,给大家一个特别的惊喜。每到雨季到来之时,长江流域就会进入不可避免的洪水期,水位猛涨,即使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