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荫山房(余荫山房作文600字)

华衣锦 学知识 1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余荫山房,以及余荫山房作文600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余荫山房简介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于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扩展资料

园主介绍:

邬彬(字燕天)号燕天,父拜飏,世务农,教子读书甚严。为纪念祖先余荫所造的私家花园。

邬彬十九岁,县试之一,于咸丰五年中举,清同治六年举人,咸丰四年(1854年)踏入仕途,因纳粟获任内阁中书,七品官阶,任职不久便在大选中被选用为刑部浙江司员外郎,从五品官阶,签分刑部主事。咸丰五年(1855年),因“克襄王事”被咸丰皇帝诰授为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

咸丰八年(1858年)邬彬辞去官职,归隐乡里,于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余荫山房。邬彬倡议设册金局,筹款资助新进的文武生员。又倡议购置江鸥沙围田七百多亩,作为东山社和沙茭局的自治经费。邬彬乐善好施,为广州爱育善堂、香港东华医院捐赠巨款。卒年七十三岁。其长子和次子亦先后中举,故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萌山房

余荫园位于哪里?

余荫园位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

余荫园,又名余荫山房,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园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与清晖园、可园、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

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余荫园主要景点介绍

1、善言邬公祠:对联“惟孝友乃可传家,兄弟休戚相关则外侮何饶而介入;舍诗书无以贻后,子孙见闻不俗虽中材未至为非耕”,两边侧门“扬烈”、“诵芬”匾额和青云巷的“凤起”、“蛟腾”匾额,以及祠堂大门上的六国大封相、封神榜故事人物木雕装饰等,都是宗族文化的体现。

2、深柳堂:园主会客之所,取名源自唐诗“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它是余荫山房主体建筑,形制歇山,堂外开阔檐廊和庭阶直透池面。

3、卧瓢庐:硬山顶风火墙建筑,是园主宾客憩息之所,窗户设计别开生面。后排的百叶窗,通过摆动窗叶可达到通风采光的效果。

余荫山房(余荫山房作文600字)-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广州余荫山房介绍 它的资料是怎样的

1、余荫山房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余荫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余荫山房深柳堂的檀香木雕屏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梁山舟、张船山、翁方纲等人的诗句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的书法手迹,园内还有清代名士陈允恭所书的对联。

[img]

余荫山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余荫山房作文600字、余荫山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山房 余荫 作文 600

发布评论 4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2-12 06:40:07

户设计别开生面。后排的百叶窗,通过摆动窗叶可达到通风采光的效果。广州余荫山房介绍 它的资料是怎样的1、余荫山房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余荫山房,建成于清同治六年,

2023-02-12 02:44:38

四大园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2023-02-12 01:11:2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余萌山房余荫园位于哪里?余荫园位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余荫园,又名余荫山房,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园占地面积1958平方米,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与清晖园、可园、

2023-02-12 08:56:24

房。邬彬倡议设册金局,筹款资助新进的文武生员。又倡议购置江鸥沙围田七百多亩,作为东山社和沙茭局的自治经费。邬彬乐善好施,为广州爱育善堂、香港东华医院捐赠巨款。卒年七十三岁。其长子和次子亦先后中举,故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登科”之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