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三游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游洞记翻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游洞”是哪三人游玩的洞?
- 2、宜昌三游洞哪里的坟墓有几个
- 3、三游洞之幸
- 4、三游洞地质特征?
“三游洞”是哪三人游玩的洞?
三游洞风景区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10公里左右。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
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宜昌三游洞哪里的坟墓有几个
青山三游洞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墓群分布于枝江市问安镇东北部,北距当阳市半月镇5千米。墓群分布在问安镇所辖的大竹园、革新、英雄、龚家坪、新建等5个自然村,总面积达15平方千米。该墓群分为四大墓区:之一墓区以袁码头冢子(M1)为中心,7冢;第二墓区以大竹园谢家冢子(M8)为中心,3冢;第三墓区以大高庙冢子(M16)为中心,11冢(M23)为中心,3冢。每墓区均分布有不同数量的陪葬墓、陪葬坑。墓群封土均为白粘土夯筑。早年普出土过战国时期铜礼器、兵器、车马器。
青山墓群经调查证实,系楚国贵族陵寝。墓葬特点是:数量多、类型丰富、延续时间长、保存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研究楚国历史访华的重要佐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游洞之幸
微雨初夏三游洞,重游名洞。时光湿润,残春未尽。三游洞周遭,峡山万木滴翠,江溪二水流碧。依然古典淡雅的景致,依然唐诗宋词的境界。此时,漫步于洞内洞外的诗文崖刻碑刻之中,再次感受1200年来的一洞风流,正好。
三游洞洞厅不大,甚而可说很小,只能算半个洞穴。其容量,其幽深,不仅不能与恩施腾龙洞、贵州织金洞相比,就是与本埠的金狮洞、 *** 龙洞、白马洞相比,也相去甚远。在偏僻山区,三游洞大小的洞穴多得很,充其量也就是被当地农民叫做岩屋罢了。设想当年,如果三游洞处在腾龙洞的位置,哪会引来元白三苏?哪会有它的千年风流?
三游洞能得大贤频顾,名噪千载,在于地利。它生在了一个好位置。此洞所在的西陵山,正好扼在了南津关口。长江与下牢溪双流夹山,形成半岛。二水合流处,此洞生焉。南津关何等要津?长江三峡东大门,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中国地貌第二级台阶与第三级台阶的分界,天下无二之地!此关也,西携群山千叠,探巴渝之幽深三游洞;东放沃野万里,眺吴楚之阔远。不管是李白惊艳的“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还是郭沫若叹奇的“山平水阔大城浮”,都是三游洞眼界中的寻常。生天下无二之地,遂成天下无二之洞。
一口吐出大江来。长江一出南津关,江宽一下由三百米狂展为二千多米,变幽深而浩渺。站在三游洞山顶上看去,长江好像是南津关一口吐出去的;长江好像是三游洞一口吐出去的。
白居易《三游洞序》中赞叹的“斯景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与其说赞的是洞本身,不如说赞的是三游洞所在的山川形胜。
生在如此山川形胜之中,洞大洞小已经无所谓了,洞深洞浅也已经无所谓了。它想不吸引元白三苏们都难,它想不出名都难,它想当隐士都难。
于是三游洞走入文化,极尽风流,彪柄青史。
形也!势也!时势造英雄,地势造名洞。
于是三游洞成了一个载体。
它承载了1200年的历史重量和文化重量。三游洞的份量,就是历史的份量,文化的份量。
三游洞的岁数长达亿年。但它真正的生命,也就是一千二百年。
腾龙洞、织金洞、白马洞、金狮洞等,固然阔大幽深,但也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洞而已;而三游洞,经过1200年的文化跋涉,早已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自然洞了。它更是一部诗书,更是一部文史,更是一次次风流佳话,更是一次次风云际会。白居易不可再,元稹不可再,三苏父子不可再,黄庭坚不可再⋯⋯,所以,三游洞便不可再。
宜昌人往往以拥有三游洞而荣幸。其实,三游洞生在宜昌,是它的荣幸。
2019年5月
[img]三游洞地质特征?
三游洞摩崖,简称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7公里的长江边的山崖上,位于西陵峡峡口处。2006年5月25日,宜昌市三游洞摩崖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复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
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
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干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
三游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三游洞记翻译、三游洞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评论列表
文物保护单位。三游洞之幸微雨初夏三游洞,重游名洞。时光湿润,残春未尽。三游洞周遭,峡山万木滴翠,江溪二水流碧。依然古典淡雅的景致,依然唐诗宋词的境界。此时,漫步于洞内洞外的诗文崖刻碑刻之中,再次感受1200年来
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宜昌市的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干道五年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复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
0年的历史重量和文化重量。三游洞的份量,就是历史的份量,文化的份量。三游洞的岁数长达亿年。但它真正的生命,也就是一千二百年。 腾龙洞、织金洞、白马洞、金狮洞等,固然阔大幽深,但也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洞而已;而三游洞,经过1200年的文化跋涉,早已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
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宜昌三游洞哪里的坟墓有几个青山三游洞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墓群分布于枝江市问安镇东北部,北距当阳市半月镇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