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1年玉米涨还是落,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7
玉米仍有下跌空间

自11月初以来,国产玉米 *** 呈现冲高回落走势,短期主要是受国内物流因素影响。后期随着国内物流问题好转叠加进口玉米利润重现,国内终端用粮主体或加大进口玉米采购力度,弥补国内玉米产需缺口。考虑到玉米市场供应环比好转,未来玉米市场 *** 存在下跌驱动。

美玉米盘面下跌,进口玉米 *** 重心下移

参考 *** 数据,2021/2022年度我国进口玉米数量约为2 *** 万吨,其中美国玉米进口量约为1395万吨, *** 玉米进口量约为5 *** 万吨。由此可知,美国依然是我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国,美玉米 *** 高低直接影响我国进口玉米成本。

由于当前南美玉米与 *** 玉米相较于美玉米 *** 存在明显优势,使得东北亚、东南亚等玉米主销国大量采购南美玉米,而减少了美国玉米采购量。根据美国 *** 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24日,2022/2023年度美玉米累计销售1835万吨,同比减少1700万吨;累计装运量1257万吨,同比减少1320万吨。单就销售数据来看,2022/2023年度美玉米销售进度同比明显偏慢。美国 *** 在11月玉米供需报告中预估,2022/2023年度玉米出口数量约为5461万吨,据此估算后续周均出口数量约为90.6万吨,远高于过年几年。按照目前数据来看,美玉米本年度销售压力依然较大,因此 *** 存在下调空间。随着美玉米 *** 走低,我国进口美玉米成本重心也会下移,进而抑制国产玉米 *** 上涨空间。

国产玉米销售进度加快,小麦或重新进入饲用

本周以来,随着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省物流持续好转,农户环节玉米购销明显好转。以山东深加工厂门前到车为例,11月25日当周日均到车约为170辆,而12月5日当周日均到车约为557辆。可以看到随着各地物流问题得到解决,玉米购销逐渐活跃,农户卖粮积极 *** 明显增加。根据往年农户卖粮节奏,元旦前部分农户为了偿还 *** 会选择售卖玉米,因此在元旦前会出现一个阶段 *** 的卖粮高峰。东北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深加工 *** 收购 *** 也呈现下跌态势,这也验证当前阶段农户环节玉米购销有所好转。

另外,玉米 *** 除了受到自身供需影响,替代品 *** 也会抑制玉米 *** 涨幅。综合考虑国内替代品数量和饲料添加比例,我们认为小麦是玉米饲用的主要替代品。参考小麦和玉米营养价值来看,小麦中粗蛋白含量为10.5%,玉米中粗蛋白含量为8.1%;小麦中赖氨酸总含量约为3.1%,玉米中赖氨酸总含量约为2.4%。可以看到,小麦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都是高于玉米的。因此,按照二者营养价值粗略估算可知,当小麦 *** 高于玉米 *** 100元/吨时,饲料企业或在配方中重新添加小麦以降低饲料成本。目前华北小麦市场主流 *** 约为3200元/吨,参照国产小麦产需情况认为小麦继续上涨空间较小,进而可以估算华北玉米 *** 上限约为3100元/吨。

综上所述,根据美国谷物协会公布的美玉米FOB *** 估算可知,2023年4—6月船期进口美玉米到港 *** 为2850—2900元/吨。且随着美玉米盘面 *** 进一步下调,未来我国进口美玉米到港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除此之外,随着国内各地物流因素好转,农户环节售粮进度加快会导致玉米 *** 出现下跌。综合考虑国内外玉米基本面因素,当前玉米 *** 仍有下跌空间,建议玉米市场参与者降低敞口头寸,以规避 *** 变动风险。

来源:期货日报

涨跌互现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玉米走向的2大信号已经出现了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一般春节后这段时间是下游消费的低谷,因此对 *** 支撑有限。尤其是近两年玉米的卖压不断后移,也使得节后 *** 更是频频走低。

当前玉米行情就处于一个涨跌互现的震荡之中,这个行情确实挺让人为难的。

一方面,相比2021年来说,当前玉米 *** 并不算高。但是2020年至2021年玉米是一个特殊的行情趋势,又不能按正常情况来看待。

另一方面,相比2022年,当前玉米 *** 又不算低,但是考虑到种植成本上涨,所以当前玉米 *** 在同期来看属于一个正常的行情。

但对于后续如何变化,市场一直看法不一,尤其是前两年有不少贸易商囤粮亏钱所以变得更加谨慎。

虽然当前仍是2月份,玉米市场总体波动不大,没有什么太大的动向,但是随着一些细微的变化不断推进,接下来关乎玉米走向的信号已逐渐释放:

之一个信号:多方 *** ,玉米短期难抬头

当前来看,山东玉米又有止跌回涨的趋势了,当然原因仍然是 *** 车数量减少,而东北玉米也仍然是稳中小涨,似乎玉米有了抬头的迹象。

但是短期来看,受多方因素 *** ,玉米难走出太大的趋势。

预计2021年玉米涨还是落,-第1张图片-

一是卖压仍然偏高。

虽然整体卖压相较于年后有所释放,但基层余粮仍然偏多,尤其东北主产区仍有压力,尽管有国储轮入的提振,企稳之意较浓,但大涨之意尚淡。

二是需求仍然偏弱。

玉米的用途中,饲料需求占到7成,其次为深加工,约占不到3成,剩余为食用等。

饲料需求中主要是猪鸡饲料,虽然当前猪价有所回升,但仍然在成本线以下,养殖户依然是亏损状态,因此对饲料需求的提振有限,玉米也就难有太强走势。

而另一方面,深加工今年普遍偏弱,玉米淀粉消费一般,而位居第二位的纸业消费则受成品纸零关税的影响,企业利润下滑,开机率降低,进一步抑制玉米需求。

三是政策向大豆倾斜。

虽然我们之前分析过,扩大豆并不意味着打击玉米,但是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提振玉米。

近期可以看到大豆端已释放提振信号,直属库收购 *** 上调,而补贴方面自吉林率先公布大豆、玉米价差后,预计其他地区大概率至少会保持同样价差,或者是只增不减。

而近期黑龙江轮作补贴也公布了,为150元/亩,这意味着,各项补贴加在一起,大豆的补贴可能将超过450元/亩。

但是当前豆价依然偏弱,主要是因为大豆与玉米收益仍有差距,因此扩种大豆仍有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可能会继续加大扶持,同时玉米 *** 也会受到抑制。

四是小麦跌跌不休, *** 玉米顶部。

小麦自跌下1.6元/斤的神坛后,一直不断下探,虽然跌势放缓,但利好因素偏少,预计短期难有回升空间。

虽然小麦 *** 尚不足替代玉米,对玉米形成威胁,但是无疑随着小麦 *** 的下跌,也 *** 了玉米的回暖空间。

最后还有定向稻谷投放,不过这对于玉米市场的影响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影响预计有限。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近期来看,玉米压力仍然偏大,虽然逐渐企稳,但上涨的势头依旧偏弱。

第二个信号:缺口支撑,稳中走强概率大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新农观依然认为,玉米是稳中偏强的一个行情。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潮粮过后,干粮 *** 将主导市场。

当前除了卖压以外,另一个玉米的利空因素就是随着气温回升,潮粮将陆续上市。但也要看到,今年东北不少粮都上篓子,整体潮粮相比以往有所减少。

另一方面,随着玉米逐渐企稳后,基层的售粮意愿也有所增加,潮粮有一定走量,这就使后续卖压有所缓解。

再加上当潮粮过后,市场 *** 必然出现分化,优质干粮 *** 依然坚挺,届时市场玉米 *** 有望整体抬升。

二是猪价后期回暖,支撑饲用需求。

根据市场多方预测,猪价后续回暖反弹至成本线以上的位置的几率较大,在产能回归、消费增长以及政策全面引导的趋势下,这一预期较难证伪。

那么,这也意味着,将为玉米饲用需求带来支撑。

三是替代谷物减少。

而在替代方面,虽然进口玉米已经连续3年超出配额,并且不排除今年仍然会超出配额,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个趋势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说,玉米进口再大幅增长的几率很低,这也为国内玉米留出了空间。

因此今年的玉米虽然整体在回调,但是底部支撑依然明显,整体仍将是一个稳中偏强的格局。

更多农业热点,欢迎关注“新农观”。

储备玉米溢价收窄 玉米阶段 *** 见顶显现

7月7日,随着玉米期货逼近2800关口,市场做多热情开始减退,今天玉米主力合约收盘2788,更高价2797,触及3个半月高点后震荡回落,离2800关口一步之遥。本周主力合约上涨60,涨幅2.2%。

本周中储粮玉米累计销售玉米82.15万吨,周比增加44%;实际成交66. *** 万吨,周比增加40%;成交率81.5%,周比下降3个百分点。

7月7日中储粮拍卖累计投放储备玉米34.29万吨,成交26.47万吨,成交率77%,与之前高成交和高溢价相比,成交率下滑、溢价收窄,区域式的流拍已然反映出了玉米市场开始逐步降温,阶段 *** 压力明显。

中储粮网玉米成交参考

(1)7月7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 *** 库)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4163吨,全部成交,底价2860元/吨,成交价2 *** 0-2930元/吨,均价2 *** 6元/吨,溢价66元/吨。

(2)7月7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漯河库)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2971吨,全部成交,底价2880元/吨,成交价是2885-2 *** 0元/吨,成交均价2887元/吨,溢价7元/吨。

(3)7月7日中储粮山西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年玉米7295吨,全部成交。底价2780-2800元/吨,成交 *** 2800-2855元/吨,成交均价2827元/吨,平均溢价34元/吨。

(4)7月7日中储粮西安分公司(西安库)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2976吨,全部成交;底价2 *** 0元/吨,成交价2 *** 0-2935元/吨,成交均价2 *** 5元/吨,溢价5元/吨。

(5)7月7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21年玉米31756吨,成交186 *** 吨,成交率59%;平均底价2820元/吨,成交价2760-2860元/吨,成交均价2831元/吨,溢价11元/吨。

(6)7月7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19和2021年玉米120028吨,成交数量85436吨,成交率71%;平均底价2 *** 9元/吨,成交价2560-2695元/吨,成交均价2665元/吨,溢价16元/吨

(7)7月7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21年玉米61346吨,全部成交;平均底价2720元/吨,成交价2668-27 *** 元/吨,成交均价2748元/吨,溢价28元/吨。

(8)7月7日中储粮 *** 分公司(赤峰库)竞价销售2018年玉米9638吨,全部成交;底价2800元/吨,成交价2810-2815元/吨,成交均价2811元/吨,溢价11元/吨。

(9)7月7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6和2018年一次 *** 储备玉米11967吨,全部成交;平均底价2697元/吨,成交价2698-2759元/吨,成交均价2722元/吨,溢价25元/吨。

(10)7月7日中储粮储运分公司竞价销售2018、2019和2021年玉米32427吨,成交数量29468吨,成交率91%;平均底价2787元/吨,成交价2725-2845元/吨,成交均价2804元/吨,溢价17元/吨。

(11)7月7日中储粮上海分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6047吨,全部成交,底价2900元/吨,成交价2900-2902元/吨。

(12)7月7日中储粮湖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15798吨,成交数量1500吨,成交率9%;仅长沙库底价2990元/吨成交1500吨,湘潭和衡阳底价2980元/吨均流拍。

(13)7月7日中储粮云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19-2021年玉米7503吨,成交数量4203吨,成交率56%;平均底价3114元/吨,成交价3100-3165元/吨,成交均价3122元/吨,溢价8元/吨。

(14)7月7日中储粮福建分公司(长乐库)竞价销售2021年玉米3000吨,全部成交;底价2930元/吨,成交价2930-2948元/吨,成交均价2963元/吨,溢价33元/吨。

玉米疯狂大涨是缺粮还是炒作?还能涨多久?3月或下跌?


本文素材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随着假期的谢幕,深加工企业因前期持续的消耗而见库存量逐渐减少。随着复工的脚步愈发临近,玉米的消耗量逐步扩大,收购市场迎来复苏的曙光。山东和东北地区企业纷纷重启收购模式,行情也因此出现明显反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纷纷探讨玉米 *** 何以如此狂热,同时也疑虑这种狂热是否可持续。下面,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玉米行情分析

从2月23日的数据来看,山东地区上涨的企业数量减少至10家,而东北地区的企业依然保持反弹势头,不少企业纷纷提高玉米收购 *** ,试图突破3000元大关。随着近期玉米行情的急剧上涨,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行情抱有更高的期待。

从报价情况来看,山东地区的玉米 *** 保持在3000-3130元/吨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报价超过1.5元的幅度。以金禾博源为例,其 *** 上涨了90元,达到3000元/吨;寿光天力上涨了10元,报价为3050元/吨;济宁菱花上涨20元,报价为3050元/吨。


为了争夺更多的玉米供应,山东企业选择通过提价的方式进行收购,这也导致贸易商的态度逐渐松动。例如,上周一,山东地区的玉米 *** 量已经增至552辆,比前一天增加了207辆。许多工厂的门前车辆数量也突破了50辆的大关。

尽管涨价的企业数量相对有限,但随着山东地区玉米 *** 量的增加,供应的影响逐渐稳定了玉米行情。驻马店鲁洲涨价40元,报价为3000元/吨;宝鸡阜丰上涨40元,报价为3040元/吨;长清生物涨价20元,报价为2940元/吨。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玉米行情也受到山东地区的影响,出现反弹和波动,为了争夺稀缺的粮食资源而竞相提高库存。


东北地区的行情相对稳定,其中中粮公主岭玉米 *** 大涨80元,达到2 *** 0元/吨。"中字头"企业率先引领上涨潮流,预计未来东北地区的玉米 *** 还将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玉米狂涨的原因

供需缺口分析:一些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玉米的供需缺口可能在4500万吨左右。由于没有足够的临储玉米来填补这一差距,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许多企业因此增加了玉米的储备。然而,官方的数据显示,实际缺口可能在2000万吨左右。尽管如此,短期内 *** 仍将继续反弹。


进口 *** 引发 *** 上涨:中国虽然增加了玉米的进口量,但由于进口数量的 *** ,每月到港的玉米量也只有100多万吨。因此,短期内难以填补市场供应缺口,从而推动玉米 *** 持续上涨。

能源 *** 上涨影响:随着成品油 *** 不断攀升,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加油费用的增加。乙醇汽油 *** 的上涨也带动了玉米乙醇的 *** 反弹。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玉米 *** 进一步上涨。


储备库建设的影响:官方计划建设大型储备库来存放玉米等谷物。一旦这些储备库建成,官方的收购力度将会增加。当前,东北地区的中字头企业率先出现反弹,其他企业也纷纷增加了玉米储备,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风险。

畜禽养殖需求增加: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尽管由于季节 *** 疾病,生猪养殖受到了影响,但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玉米。此外, *** 和肉鸭产能过剩,也推动了玉米需求的增加。


国际市场影响:国际玉米 *** 也呈上涨趋势。一些出口国提高了出口成本,全球粮价在1月份上涨了7.1%,其中玉米更是上涨了11.2%。这也使得国

内玉米行情保持坚挺。预计2021年,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玉米行情将继续保持稳定。

3月玉米走势展望

当前的玉米市场行情异常热烈,尽管进入需求淡季,玉米 *** 仍然持续反弹。然而,与之相对的是,生猪 *** 却一片低迷。这引发了人们的疑虑:是不是有资本商在炒作玉米 *** ?


实际上,2020年,官方多次 *** 政策打击投机行为,但许多跨界资本对玉米市场依然看好,不愿离场。他们不断推高玉米 *** ,保持着手中的持有。同时,官方也加大了临储小麦和稻谷的投放,以缓解饲养企业的需求压力。然而,当前市场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再加上3月份气温升高,导致潮湿环境下的粮食存放变得困难。因此,有观点认为,3月份可能会出现一波玉米抛售潮,这可能会终结玉米市场的持续上涨行情,甚至可能出现小幅下跌。


希望那些持有玉米的主体能够理 *** 看待市场,及时进行 *** ,以获得更可观的利润。过于盲目追逐市场高位,炒作玉米 *** 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官方的干预。2021年,玉米行情或难再出现大幅上涨,理 *** 投资是明智之举。

总之,随着复工潮的到来,玉米需求持续走高,供应偏紧的情况可能会在短期内持续存在。然而,诸多因素交织影响着玉米市场,包括进口 *** 、能源 *** 上涨等。在当前情况下,持有玉米的机构和个人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 *** 决策。同时,官方的政策调控也可能在未来发挥作用,玉米市场的发展仍然充满变数。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 *** 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 *** 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玉米“开挂”了!还在上涨,但要当心2个“意外”

原创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小麦 *** 下跌后,玉米并没有跟从,反而近期又呈现出山东、东北齐上涨的局面。按理说秋收结束也有一段时间了,往年这个时期正是玉米走势最薄弱的时候,所以这时候玉米还能走出全面上涨的格局,也令市场有些意外。

山东玉米的情况基本没跳出“看车下菜碟”的框架,随着上量多少而 *** 涨跌波动,近期上量减少,于是 *** 再次上涨。

倒是东北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

首先,东北玉米持续上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

一是东北是玉米的更大主产区,而同时也是今年玉米更大的减产区域,再加上今年替代谷物减少,进口玉米成本走高,更加加剧了东北地区玉米的惜售情绪。所以,东北的惜售情绪也要略高一些,因此 *** 一直相对坚挺,也是导致东北粮源外流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受 *** 及天气影响,上量一直不佳,基层卖粮 *** 延迟,于是也使得粮价比较坚挺。

而另一方面,从整个玉米供需角度来看,也支撑玉米 *** 坚挺。

一是国内产量未出现明显增长,但需求却提升较明显。

在玉米收获之前,玉米的产量一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为影响玉米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玉米收获后,这一因素被渐渐削弱,即玉米产量即便有波动也都是在小范围内的波动,很难掀起太大风浪,而主导玉米 *** 波动的则是市场需求。

而反观需求端,今年的玉米市场是较为强劲的。尤其是自6月份猪价大幅上涨以后,养殖业情绪大振,补栏、压栏、二次育肥等明显增长。而四季度又是猪肉消费旺季,因此对猪市仍有较强支撑。根据饲料生产中的配比来看,玉米用量不断上升,再加上今年饲用替代减少,使国内玉米需求提振。

虽然玉米收获后理论上供给增多,但是受 *** 、天气及惜售情绪影响,玉米流通较少,因此供需偏紧的格局就更加明显。

二是进口玉米 *** 高涨,进口数量明显回落。

去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创纪录地大增,也一度成为国内玉米的一大劲敌,但是今年发生了重要改变。

受全球通胀、俄乌冲突以及极端天气影响,全球玉米 *** 一直居高不下,进口成本明显上涨,从而导致今年我国的进口玉米数量明显下降。

据相关机构预计,2021/22年度,我国进口玉米数量约达到220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5%。这也使得国内玉米整体供需连续3年处于紧平衡状态。

虽然玉米走势频频利好,近期 *** 也屡屡上涨,但是并不意味着玉米可以放心“开挂”了,接下来需要警惕两个“意外”情况发生:

之一个是进入12月以后,随着猪肉消费迎来增长,出栏也将增加,再加上在多方调控下,猪价涨势明显被压缩,这对于养殖户后续补栏等有较大影响,进而也影响饲料需求。

而深加工方面,淀粉库存处于高位,即便年底消费有望上涨但也很难完全消化库存,补库力度可能有限。

而后续随着 *** 逐渐可控,交通恢复,玉米仍然存在上量的风险,这时叠加需求波动,玉米可能会出现回落风险。

第二个变化则是自黑海港口协议续签以后,国际玉米前景稍有回落,再加上近期人民币走强,进口玉米成本回落,一旦回落幅度加大,将对国内市场再次形成冲击。

再加上年底巴西玉米也有望到港,其 *** 比美玉米还要更便宜,如果数量可观也将对国内市场形成较大影响。

因此年内玉米恐怕尚未走稳,博弈较强,仍有波动,不可盲目追高,尤其要警惕冲高回落的风险。

玉米 *** 重返1.5元位置小麦再次上涨,肉蛋 *** 或冬季回调

关注每日粮油,了解粮油市场动态。

今日国内玉米市场 *** 继续保持上涨态势,小麦也出现止跌回调的苗头。

最新数据显示,今日主产区玉米涨幅更大的企业为祥龙实业,一次上调4分,目前 *** 已经涨至1.5元的位置,当然,上涨势头最猛的依旧是东北玉米核心主产区。

据悉,在黄淮地区玉米收购 *** 大部分重返1.5元附近高位之后,目前东北包括中粮、中储粮以及象屿等大型收购企业,市场主流 *** 已经陆续涨至1.32-1.36元之间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玉米 *** 的不断上行,国内玉米及其替代品的拍卖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中储粮进口玉米轮换持续进行,而在地方上,包括稻谷壳、糙米玉米混合物等替代品的拍卖也在持续进行。

从后期走势来看,据美国 *** 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1月3日当周,美国对华净销售新季玉米玉米取消150吨,对华运输玉米40吨,未装船本年度玉米尚有213万吨;高粱方面,对华无新增销售,无出口装船,未装船2022/23年度高粱尚有6.6万吨。

截至目前,对于市场期盼的巴西玉米,目前仍未有最新的实质 *** 装船消息。

而在小麦市场,今日再次出现了反弹的苗头,其中位于1.65元下方的企业 *** 再次上调,但位于1.65元上方的企业收购 *** 则有所回落。

在国际市场,印度自5月份禁止小麦出口后,其国内 *** 目前仍处于上涨态势之中,目前该国正在考虑释放储备以及取消40%的小麦进口关税,而在印尼,则在近期以395-430美元的 *** 买入了一些加南大和美国小麦。

由于国际粮价持续高位运行, *** 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食品展望》报告称,2022年全球食品进口成本将达到创纪录的近2万亿美元,这给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带来压力。

而对于我国当前持续上涨的食用油和鸡蛋市场,日前来自全球更大的棕榈油出口国印尼表示,9家印尼公司在上周向13个中国买家 *** 了 *** 万吨棕榈油产品,价值26亿美元。据悉,目前棕榈油到我国港口的理论完税成本仅为8400元左右。

在鸡蛋和猪肉市场,近段时间 *** 市场 *** 已经出现小幅回调势头,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冬季的猪肉和鸡蛋市场有可能重演2019年四季度的行情。不过,目前全球范围来看,鸡蛋供应依旧紧张。

据英国散养蛋生产者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英国一打鸡蛋今年以来上涨了大约45便士,约合人民币3.8元。

其他方面消息还包括,针对此前因制裁而被扣押在欧洲港口的 *** 化肥目前传来新消息。据悉,根据 *** 的要求,荷兰在本周将对扣押在该国港口的2万吨 *** 化肥运往马拉维。

资料显示,目前距离黑海谷物出口协议中止的时间越来越近,若不能满足 *** 方面提出的关于 *** 化肥和谷物出口免受制裁的要求,该协议恐将难以延期。

根据此前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自黑海谷物协议执行以来, *** 相当一部分粮食被装运至荷兰进行分销。

而针对2021年斯里兰卡实施常规 *** 和化肥禁令,日前有专业机构联合 *** 作物保护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该禁令导致作物产量损失达到54%,并造成斯里兰卡全国范围内粮食 *** 飙升。

中时通:玉米变脸大跌!新粮上市夺恩宠,陈粮地位不保?


【玉米行情】

9月9日,国内玉米现货 *** 大面积落价!更高跌幅3.5分,河南金玉锋报价1.5元/斤,一上午两次落价,宣布不限水份大量收购新玉米,不限车型不限吨数!河南鹤壁飞天淀粉厂报价1.465元/斤,跌幅3分!其余地区跌幅在0.25厘到2分之间不等。华北市场上量大增,触及千位,打破8月、9月到车记录。山东深加工企业门前排队车辆999车,较昨日增加333车。以量定价!量增价减下,山东终端老规矩立刻上演“翻脸无情”,纷纷带头落价,部分企业已经陆续跌破1.5元关口!东北产区主流持稳,仅黑龙江零星企业窄幅下调收购 *** 。

市场的行情永远都不会风平浪静!前段时间国内玉米和小麦行情一路高歌,而山东深加工更是一直独秀,领涨全国,但随着新玉米收割奏响“丰收曲”,持粮主体清库存积极 *** 转浓,加之东北粮源外调现象增多;需求方面,下游企业则多以刚需补库为主,对于高价陈粮采购意愿不高,外加芽麦普麦、定向稻谷、中储粮拍卖粮、进口玉米等多元替代,因余粮告急而独得宠爱的陈玉米也开始渐渐失宠,终端企业落价以点带面,直至形成回调局面,新陈 *** 进入并轨周期。

当前玉米市场陈粮见底,特别是华北渠道余粮已经非常有限,需要东北粮源的调入补充,再加上企业库存低位对市场仍有支撑。不过玉米上市窗口期临近,东北粮源有变现压力,而目前新作整体丰产预期强,且正在陆续上市,热度不断攀升,众多企业纷纷宣布开收新玉米!

容海谷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23年9月9日13:30开始,新陈玉米水分28%以内统一收购 *** (下调1分)每市斤执行1.545元,水份14.1%起扣,28.1%以上拒收,新玉米不再抵扣,新陈玉米统一一个标准,严禁新陈混装,其他标准不变。

诸城立丰农业自9月9日8点起再登记车辆, *** 统一调整为:陈粮3080元/吨,新粮3060元/吨,收购标准:14水份起扣,14-20超1扣1.2,20-30以上超1扣1.5,超20拒收,杂质1以内不扣,超1扣1,霉变4以内不扣,超4超1扣1,10以上超1扣1.5.容重660以上,每低1扣0.1。

9月9日锦州港玉米 *** ,新陈玉米同价。水份:≤15.0,容重690以上2800,容重700以上2815,容重710以上2825,容重720以上2835。潮粮30水1.08分,上下一个水差一分八。

山东米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月9日8:00分起过磅陈玉米 *** 调整为:1.495元/市斤,新玉米执行 *** 为1.49元/斤,水分超17的新,陈玉米各低5厘钱收购,其他标准不变。山东米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部

不限水份大量收购新玉米,不限车型不限吨数!河南金玉锋公司2023年9月9日中午12点再落2.5分,执行玉米收购 *** 1.5元/斤。常年大量收玉米,新陈高低水份不得混装。水份不限,净粮(不完善粒超8%拒收),拒收有虫粮,正常水表无底扣不检测 *** 。

新玉米逐步取代陈粮备受企业青睐,现阶段在北方港口以及山东部分终端几乎一致的宣布以新陈同价或新陈 *** 逐步并轨的方式进行收购。整体来看,当下陈粮出库期收窄,贸易商挺价情绪松动,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新陈 *** 进入接轨阶段。接下来继续关注东北粮动向、新玉米上市上量情况以及天气变化对上量和新作产情的影响!

【市场一线】


市场消息;

第六轮定向稻谷拍卖结果:

9月7日本周超期水稻投放200.01万吨,成交167.2万吨(上周169万吨),成交率84%(上周85%)。关内全部成交。黑龙江成交145万吨,从8月3日、10日、17日、24日、31日、9月7日。目前合计拍卖六轮,截至目前累计成交1042万吨。溢价较上周持平略增,黑龙江加权平均1769。

拍卖结果;

9月8日中储粮玉米拍卖结果

竞价销售

(1)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19-2021年产一二三等玉米43979吨,成交数量30124吨,成交率68%;起拍均价2677,成交均价2704,溢价27,宾县起拍价2660成交价2665,讷河起拍价2650,双城起拍价2700成交价2730-2750,甘南起拍价2650成交价2655和2660,双鸭山起拍价2630。

(2)中储粮吉林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19-2021年产一等玉米17142吨,全部成交;起拍均价2749,成交均价2779,溢价30,辽源起拍价2820成交价2865,吉林起拍价2780成交价2822,延边起拍价2700成交价2715。

(3)中储粮辽宁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20年产一二等玉米16 *** 8吨,成交数量16 *** 8吨,全部成交;大连起拍均价2842,底价成交,成交价2840和2850。

(4)中储粮北京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20和2021年产二等玉米 *** 93吨,成交数量11909吨,成交率63%;起拍均价2878,成交均价2 *** 7,溢价19,霸州起拍价2950,顺义起拍价2900成交价2930,八达岭起拍价2900底价成交,承德起拍价2870,秦皇岛起拍价2870成交价2870-2 *** 5。

(5)中储粮山西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19和2020年产一二等玉米10753吨,成交数量8855吨,成交率82%;起拍均价2902,成交均价2910,溢价8,大同起拍价2900成交价2900-2 *** 0,忻州起拍价2940底价成交。

(6)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19年产二等玉米2000吨,全部成交;开封起拍价2 *** 0,成交均价2 *** 2,溢价2,成交价2 *** 0和2 *** 5。

(7)中储粮西安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19和2020年产一二等玉米2000吨,全部流拍;延安起拍价2980,榆林起拍价2940。

(8)中储粮兰州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20年产一等玉米 *** 0吨,全部成交;武威起拍价3000,成交均价3002,溢价2,成交价3000和3005。

(9)中储粮成都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20和2021年产一等玉米87 *** 吨,成交数量77 *** 吨,成交率 *** %;起拍均价3106,成交均价3124,溢价18,成都起拍价3135成交价3165,泸州起拍价3130,眉山起拍价3120成交价3120-3160,广元起拍价3060成交价3090。

(10)中储粮云南分公司举行玉米竞价销售交易,计划投放2021年产二等玉米3567吨,成交数量700吨,成交率20%;昆明起拍价3160底价成交。

购销双向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举行玉米购销双向竞价交易,计划数量2170吨,全部成交;潍坊销售起拍价2960成交价2975,采购价2 *** 0。

中储粮安徽分公司举行玉米购销双向竞价交易,计划数量2 *** 吨,全部成交;阜阳销售起拍价2880底价成交,采购价2880。

9月8日各地区玉米拍卖结果

黑龙江

黑龙江伊春南岔国家粮食储备库,计划销售2019年产三等玉米4000吨,全部流拍;起拍价2530元/吨。

辽宁省

辽宁新民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计划销售2020年产一等玉米6000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830元/吨,底价成交

***

*** 通粮集团宝龙山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计划销售2022年产二等贸易粮玉米,全部流拍;起拍价2800元/吨。

山西省

盂县固本粮油物资收储有限公司,计划销售2022年产二等玉米1152.76吨,全部流拍,起拍价3040元/吨。

河北省

承德滦河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举行玉米购销双向竞价交易,计划数量1580吨,全部流拍;承德销售起拍价2 *** 0,采购价2 *** 0。

甘肃省

甘肃省王家墩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计划销售2021年产一等玉米2000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940元/吨,底价成交。

甘肃省王家墩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举行玉米购销双向竞价交易,计划数量1000吨,全部成交;张掖销售起拍价2940元/吨底价成交,采购价2 *** 0元/吨。

云南省

曲靖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计划销售2020年产一等玉米5400吨,全部流拍,起拍价3180元/吨。

鹤庆县国有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销售2019年一等玉米4400吨,全部流拍,起拍价3 *** 元/吨。

会泽县兴安粮油购销公司,计划销售2020年产二等玉米2805吨,全部流拍,起拍价3210元/吨。

云南省香格里拉粮油收储公司,计划销售2022年产二等玉米67吨,全部流拍,起拍价3480元/吨。

天气情况;

央视网消息:据 *** 气象台网站消息, *** 气象台9月9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 *** 预警:

预计,9月9日14时至10日14时,广东中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西部和东北部、 *** 岛西南部以及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部、河南西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中北部、吉林东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南部沿海、广东西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22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更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近期玉米 *** *** 上涨,业内:玉米制种产量下降、成本上升

时值春玉米 *** 采购时期,市面上的玉米 *** *** 出现一定涨幅。对于安徽省种粮大户王汉来说,即便玉米 *** *** 上涨20%,一亩地的用种成本也就上涨十多元。虽然对种植农户影响并不特别明显,但对 *** 行业、种业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利好。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粮价持续的高位提振了用种需求,种业将继续维持景气度。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玉米 *** *** 上涨,根源在于玉米制种产量下降、成本上升,与转基因玉米即将上市并没有直接关系。

尽管当前国内正在开展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试点,但中国并未全面放开种植转基因玉米。这意味着,当前国内种植的玉米仍然大部分为非转基因玉米。

丰乐种业副总经济师、玉米研究院院长任正鹏对之一财经记者表示,对 *** 企业来说,区别于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全面放开后玉米 *** *** 主动上涨的情况,近期非转基因玉米 *** 上涨,属于被动涨价。

10月末,全国农技中心召开的全国农作物 *** 产供需形势分析秋季例会也指出,2023年,受生产与运输成本上涨影响,杂交玉米等 *** *** 预计同比增加 5%~10%。

不过,业内认为,涨幅要高于该预测。这次被动涨价,原因在于玉米制种量的减少、制种成本的增加。

任正鹏解释称,国内很多玉米制种基地,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从整体来看,减产幅度在15%左右。其中,有些品种减幅达到20%~30%。减产与不利天气有关,如气温不稳定,导致玉米作物生长受影响,以及千粒重下降。此外,制种基地的土地流转成本上涨,比如,甘肃省张掖市去年每亩土地4000多元,今年为5100元左右,涨幅普遍为25%。

一减一增,推动玉米 *** 成本与去年相比,直接增加40%。“从企业角度来讲,成本上升, *** *** 也势必要上涨,大部分种企都涨了一部分 *** *** ,至于涨幅有多大,要看不同品种。市场畅销、竞争力强的品种, *** 涨幅能够覆盖成本上涨,若市场表现不好,企业经营难度大的品种,则未必能够覆盖成本上涨。”任正鹏称,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有过硬产品、有一定育种实力的企业而言,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对于无法参与 *** 上涨的企业来说,就会逐渐掉队。

“今年的玉米 *** 上涨,跟转基因玉米是否上市并无直接关系。”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事业部总经理苏法对之一财经记者表示,主要是近年来玉米制种成本上涨要向下游传导。

具体来说,原来粮价低的时候,农民对土地的亩产值预期不高。现在粮价走高,直接 *** 制种成本连番上涨。在甘肃,即便是种植大田作物,一亩地的产值也在3000元以上,企业如果用来制种的话,给农民的 *** 肯定要高于大田作物。

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张掖市适宜玉米制种。然而,相对于外界市场需求而言,土地面积有限。比如,今年玉米制种公司在张掖市申报生产计划面积接近180万亩,然而当地适合制种的土地只有100多万亩。

关于制种基地土地成本的上涨,王汉深有体会。他提到,制种企业面临跟内地种粮大户一样的情况,那就是地租近年来持续上涨。从最早的每亩2000多元,涨到去年的3700~3800元,接近4000元,今年直接上涨至5000元,甚至5000元以上。

至于由今年气候异常带来制种量下降,则是直接原因。王汉提到,受干旱等因素影响,玉米穗变小,千粒重下降,一亩地原本正常年景能制种700-800斤,今年却只能制种500-600斤。苏法称,今年玉米制种量下降,是最近五六年来较大的一次减产。跟正常年份相比,整体降幅在20%左右,个别品种减幅甚至高达30%-40%。

尽管减产、成本增加导致近期玉米 *** 上涨,与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无关。自2021年官方开展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以来,不论是从试点实践,还是相关法律法规,市场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扩围有着现实预期。

*** 多次强调种业振兴,种源安全关系到 *** 。 *** 的二十大报告也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振兴被视为农业强国的重要内涵之一。业内也认为,生物育种将重塑产业格局。

玉米行情:惜售严重,涨不停,盘面回落,期货贴水持续,还能回落吗?

#媒体:下游企业快买不起玉米怎么办#

(一)玉米现货情况

上周玉米现货市场,继续呈现全面涨价的姿态,甚至个别企业无粮可收,出现缺粮危机。玉米涨不停, *** 不停涨! *** 后的这轮上涨,超过很多人的预期。最为关键的是,往年大家想象中的抛压依旧没有到来,贸易商等待低位建立库存的想法,依旧没实现;市场看涨情绪浓厚,老百姓惜售严重,基层挺价心态趋强;下游企业节前补库需求开始释放。而且这波东北雨雪过后,依然没有上量;加上港口装船直取,南方需求比较强,使得 *** 坚挺,以及产区 *** 不断上涨,促使东北深加工企业不得不提价"抢粮,保量",不过涨速有所减缓。前几天山东地区,到车量增多,但随着 *** 的略微回落,上量迅速减少,深加工企业只得,再度纷纷上调玉米收购 *** 。北方雨雪天气再度来临,这次能否上量呢?未来基层售粮进度和进口玉米到港情况,都将是重要影响因素!

东北大哥依旧豪横, *** 继续上涨,不过涨速放缓。今年东北地区收获晚,水分高,地趴粮销售较慢,吉林部分地区又鼓励上栈存储,贸易渠道库存较低,之一波传统卖压已悄然结束。随着玉米 *** 的上涨,老百姓的惜售情绪更足,基层挺价;下游企业受订单需求支撑,加上节前补库,收购积极 *** 提高,但是门前到车不足,使得企业不得不提价"抢粮保量"。贸易商对 *** 认可度不高,普遍无库存,只能被动随买随走;甚至骑虎难下,处于尴尬境地。港口报价不断提高,创下半年新高,甚至有贸易商报出2900的高价,让市场目瞪口呆!但是由于口罩事件对物流的影响,依旧 *** 产区玉米外销;同时今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形成 *** 倒挂,难以流通到关内。随着时间推移,东北大雪过后,逐渐上冻,能否迎来销售小高峰?部分贸易商随行销售干粮,趁机出货,到底谁能最后胜利?

我们知道今年华北玉米质量较好, *** 价比高,受到各方青睐;老百姓有一定惜售情绪,直接提振着玉米的 *** 。而且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的玉米库存只有半月左右,但养殖需求旺盛,为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上周末下游深加工企业继续提价,促收保量,使得15日到车辆达到七百多台;造成部分贸易商开始积极出货, *** 也到达高点。然后山东地区开始小幅下调收购 *** ,但是一降价就没有车,周日到车辆不足200台;各企业纷纷再度提高收购 *** ,深加工企业"完败"。甚至个别饲料厂都已经突破三千大关,在东北产区和港口 *** 推动下,山东全面三千,已经成不争的事实。随着生猪 *** 的下跌,豆粕的回落,养殖需求增速的减少,风险已经全面到来,不得不引发大家警觉!

(二)期货行情回顾:

上周美玉米连续开盘价657美分/蒲式耳,盘中更高677美分/蒲式耳,更低652.25美分/蒲式耳,收盘于669.25美分/蒲式耳,上涨1.79%。

国内期货市场,大连玉米2301合约,开盘价2885元/吨,盘中更高2 *** 1元/吨,更低价2800元/吨,收盘价2816元/吨,下跌65元/吨,跌幅为2.26%,创8月底来更大周度跌幅。符合上周预期

(三)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影响玉米 *** 的一个很大的利空因素就是进口替代。从2020年开始,产需缺口有所扩大,玉米进口数量大幅增长;2021年由于生猪产能全面复苏,对进口玉米需求更是空前火爆,较2020年增长近2倍,提升了贸易商的采购积极 *** ,累计进口总量为2835万吨。中国进口玉米主要来源于美国和 *** 等国,2021年美国玉米占到中国进口总量的近70%。

今年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运输产生一定影响,中断了 *** 作为玉米主要来源国的供应,玉米的贸易格局被打断。2022年4月以来美国持续担当更大供应国,最近几个月更是几乎包揽了进口玉米的供应。

为减少对美玉米的依赖 *** ,迫使中国努力扩大进口来源,从其他地方寻找玉米供应,比如和巴西签署协议,允许对中国出口玉米。

由于国内新粮上市及进口谷物到港成本居高不下,贸易商对进口粮源的采购力度有所减弱,使得进口玉米 *** 量明显下降。根据海关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玉米进口量为55万吨,比9月的153.4万吨大幅减少98万吨,环比骤降 *** %,比去年同期的130万吨减少37.8%。今年1-10月我国进口玉米1901万吨,同比减少27.5%;已连续三年突破进口配额(720万吨)。

按照之前消息,巴西已经可以开始出口玉米到中国,什么时候到达国内,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而且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2年11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预计达到663.9万吨,高于前周估计的602.4万吨。作为对比,10月份的出口量为624.4万吨;去年11月份为274.1万吨。其中会不会部分运输到中国?

(四)美国玉米出口销售和出口检验相关数据

我们知道美玉米的变动,对全球 *** 影响比较大,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玉米更大的进口来源国。最近几周,中国购买数量少,使得美国出口数据低迷,不过上周墨西哥需求旺盛,采购需求爆发,单周采购量达到 *** 万吨,因此带动美玉米出口销售明显回暖,创下6个半月高位。

美国 *** (USDA)最新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10日当周,美国当前市场年度玉米出口销售净增116.97万吨,市场预估为净增70--140万吨。

当周,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新销售130.59万吨,其中绝大部分为墨西哥购买。美国2023/2024市场年度玉米新销售依旧为0吨,市场预估为净增0-10万吨。  

当周,美国玉米出口装船为56.44万吨,墨西哥几乎占据一半。其中对中国( *** 地区)出口装船20. *** 万吨玉米,前一周装运数量为零。

美国2022/23年度(始于9月1日)迄今为止,对中国出口为156万吨玉米,高于去年同期的84万吨。不过美国对华玉米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350万吨,同比降低70.7%。

?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正在减少对美玉米依赖,进口数量同比大幅下滑。正如小褚近几个月来,一直提及的"中美关系的变化,将对未来一段时间,美玉米对华的运输和销售产生一定影响,进口预计有所减少!",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已经有所体现!同时使得美玉米本年度出口销售进度成为五年最慢;而且近日的中美会晤,暂时没有新的农业采购公布。

中国装运节奏加快,带动美玉米出口检验回暖,使得其告别14个月低点, 检验数据升至6周高位。美国 *** 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最近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比一周前提高108.2%,但是仍比去年同期减少44.2%。

截至2022年11月10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484,001吨,此前市场预估为20-50万吨;上周232,510吨,去年同期为866, *** 1吨。

  当周美国对中国( *** 地区)出口检验208,077吨玉米,前一周对中国出口检验仅为513吨玉米。(先公布出口检验数据,再公布出口销售数据,两者经常存在差异)

美玉米周度出口销售数据强劲抵消黑海谷物外运协议延期压力,隔夜CBOT玉米期货下探后收高。有关机构数据显示,11月18日,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为382美元,较上日下跌1美元,进口 *** 为3080元,较上日涨11元,终结五连跌,自两个月低点反弹。

(五)未来玉米 *** 分析

*** 作为传统新玉米的集中上量时期,一般会迎来季节 *** 下跌,但是今年没有出现,反而从十月份开始,玉米 *** 不断上涨,开启了这轮疯狂上涨之路。在新粮收割完成之后,基层售粮意愿比较弱,加上黑龙江的高开秤,奠定了今年玉米上涨的基础;前期物流 *** ,造成基层购销不旺, *** 重心不断上移。十月下旬,部分直属库的高价收购,更是加强这波粮价上涨。随着吉林多地鼓励上"栈子",直属库全面高价收粮,接过黑龙江的大棒;生猪养殖需求的旺盛,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库存低,不得不被动提价保量;市场"抢粮大战"全面开启,加上物流的 *** , *** 的上涨,造成农民惜售情绪更加严重,形成一个"越涨价,粮越少"的格局。也再次体现出"东北大哥的豪横"!

综合看,这波上涨,农民惜售,物流 *** ,进口替代少,贸易商普遍未建立库存,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库存低,直属库和企业高价抢粮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过现正值农民包地种植事情,此时的 *** 上涨,如何影响明年的行情?虽然 *** 不断上涨,风险也在猛然增加,大家需要提防。

(六)玉米下游深加工相关情况

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2个地区,96 家主要玉米深加工厂家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46周,截止11月16日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11.3万吨,较上周增加5.7万吨,增幅2.77%。

玉米淀粉开工率及产量下降。河北、黑龙江等地受 *** 影响,开工率下滑较为明显。当周(11月10日-11月16日)全国玉米加工总量为56.49万吨,较上周玉米用量减少4.16万吨;周度全国玉米淀粉产量为28.20万吨,较上周产量减少2.19万吨。开机率为55.2%,较上周下降4.29%。

全国主要126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含69 家淀粉、35 家酒精及22家氨基酸企业)共消费玉米108.8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0万吨;与去年同比减少4.2吨,同比减幅4. *** %。

同时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8个省份,47家规模饲料厂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11月17日,饲料企业玉米平均库存34.84天,周环比下跌0.01天,跌幅0.02%,较去年同期上涨4.96%。不同地区间样本饲料企业库存走势不一,全国地区饲料企业库存水平不高,大多与前一周持平或小幅下降,也就是说大部分饲料企业还没进行春节前建库,多处于观望状态。

另外Mysteel玉米团队调研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全国售粮进度为22%,较上期增加4%;去年同期为14%,增加了8%。华北地区,较去年大幅增加,其中河南增加了11%,河北增加8%,山东6%。辽宁售粮进度加快,较上期增加8%,但是作为产粮大省黑龙江的售粮进度仍偏慢,售粮进度较去年同比下降3%。?

(七)行情分析

大家知道,作为看涨一族的小编,从7月底开始不断看涨玉米后市,虽然九月下旬短暂提示大家注意期货回落的风险, *** 节前的走势,也在意料之中。上周再次提出"期货存在回落风险",并在周三收盘后,认为"短期回调迹象明显,关注下方2800一线支撑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将震荡运行为主。"随后的行情走势验证!

由于上周末部分港口贸易商高价"抢粮",使得周一高开低走,随后回落;不过和不断涨价的玉米现货形成鲜明对 *** 是,期货不但没有涨价,反而连续五日下跌,创八月底来更大周跌幅。

期货更是严重贴水现货,让很多投资者有点迷茫,不知所以,小编简单谈谈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1)预期的变化。技术上2900是强压力位,使得市场普遍不再看涨;加上玉米新粮上市速度加快,上量增加;进口到港预期增加,尤其是巴西玉米;使得看空情绪增加

(2)外盘农产品的变化。美玉米回落迹象明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油 *** 下跌,使得进口成本大幅下滑,远月进口玉米利润比较可观;虽然十月进口数量少,但随着对华装船数量的提高,进口数量增加

(3)玉米仓单的变化。前一周增加5600手后,上周继续增加;17日,更是增加6000手,创近期更大数值

(4)相关商品的带动 *** 。上周豆粕 *** 大幅下跌近3%,油脂等农产品更是连续下跌,对其有一定影响;小麦 *** 连续回落

(5)国际局势的影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相关方已同意将协议有限期延长120天,全球粮食供应得到一定缓解;

(6)供需方面的变化。随着现货 *** 的不断上涨,需求端难以承受,被动刚需补库;随着生猪出栏速度的加快,养殖需求大降;同时国家努力保证粮食运输,物流将继续得到一定缓解;

以上是小褚总结的几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同时东北再度迎来雨雪天气,未来基层售粮进度将是重要因素;不过豪横的现货 *** ,对期货形成一定强支撑,尤其是近日再度上涨,刷新小高点。

(八)本周观点

综上所述,作为看涨一族的小编,对于玉米期货后市,小褚依旧比较看好,从中长期看,仍具有较强的反弹上涨迹象,甚至不排除有再创新高的可能 *** !

短期回落迹象依旧比较明显,虽然有跌破2800的概率,但是下方的支撑比较强,预计将震荡运行为主。

因此建议大家,关注下方支撑情况,波段 *** 作,把握好趋势行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重要提示:本文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所载资料的准确 *** 、可靠 *** 、时效 *** 及完整 *** 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文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期货的风险和收益比较大,谨慎参与,对于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2022年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玉米 *** 全年震荡上行

2022年国内玉米现货 *** 由年初的2734.71元/吨上涨至更高3010元/吨,于年末回落至2936.86元/吨,全年上涨202.15元/吨,涨幅较大,达到7.39%, *** 重心再次提高。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玉米主力合约同样出现较大涨幅,更高冲至3046元/吨,更低跌至2548元/吨,最终收于2824元/吨,全年上涨152元/吨,涨幅5.69%。

(一)1月至2月中旬风平浪静

2022年初,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维持平稳走势,基层囤粮惜售情绪较高持续支撑玉米 *** ,然而消费端表现并不给力,尤其是生猪养殖亏损,导致生猪存栏去化较快,饲料月度生产量回落明显。因此玉米 *** 呈现出明显的上下两难走势。其间全国玉米均价在2735元/吨附近艰难维持。在此背景下,各收购主体都较为谨慎,不敢增加库存,节后甚至一度出现回落迹象。

(二)2月下旬至5月强势上冲

至2月下旬,由于 *** 突然对 *** 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骤然升级。 *** 和 *** 在国际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供应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共同占有全球小麦、大麦、玉米出口量的25%、24%、18%,两个粮食出口大国之间的冲突,瞬间点燃了世界粮食炒作热情,国际粮食 *** 一飞冲天,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期货 *** 为例,开战后小麦、玉米期货 *** 分别上涨75%和32%。而我国近两年玉米进口快速增长,2021年进口占国内消费比已经达到10%,并且我国进口来源七成来自美国,三成来自 *** ,因此国内玉米 *** 也受到明显拉动。其间全国玉米均价由2730元/吨左右,一路上冲至2900元/吨以上,上涨170元/吨,涨幅达6%,这对于已经处于较高 *** ,且受 *** 等不利因素影响,消费表现并不理想的国内玉米市场而言,上涨可谓相当猛 烈,用粮企业只能无奈跟随 *** 。

(三)6月至8月理 *** 回落

进入6月,随着俄乌战争影响的逐步常态化,国际市场谷物炒作热情开始降温,国内方面由于陈水稻持续投放,以及上半年饲料消费的萎缩,市场上玉米并不缺货。并且随着气温回升,玉米销售逐步增多,尤其是随着华北小麦上市,在基层腾玉米收小麦的阶段 *** 卖压带动下,玉米 *** 开始走弱。而至七八月份,随着新粮长势良好以及上市期逐渐临近,卖压越来越大,其间虽有天气炒作阶段 *** 支撑 *** ,但经过时间验证后其实影响都相对有限,最终市场在8月华北春玉米的带动下 *** 再次回落。其间全国玉米均价由2900元/吨下跌至2790元/吨左右,下跌3.8%,跌去了上半年一半涨幅。

(四)9月至12月再次起航

9月后,上半年持续亏损的生猪养殖终于开始发力,从5月起能繁母猪存栏已经开始回升,考虑到生猪养殖的固有周期,往往能繁母猪开始增加后4个月生猪存栏量开始明显增加,正好是9月份,而9月份的饲料生产数据也确实达到了历史新高,在其带动下玉米 *** 从2790元/吨开始反弹。并且受此影响,基层对远期玉米 *** 充满信心,惜售情绪尤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上涨幅度,中间又经历了多次 *** 突袭,导致供应链不畅,再次推高玉米 *** ,最终至12月玉米 *** 重新站上3000元/吨的历史高位。不过由于 *** 的冲击,下半年宏观消费景气程度不断走低,市场各主体都普遍“紧捂钱包”,并且至年底生猪养殖又重回亏损,而年底 *** 防控政策调整解决了阶段 *** 的供应链不畅问题,因此单凭惜售情绪并不能将玉米 *** 维持在历史高位,最终全国玉米均价在2022年底以回落至2940元/吨收尾。

产需缺口缩小态势可能逆转

2021/2022年度,国际局势风云巨变、国内养殖大起大落、 *** 因素不断袭扰,玉米国内国外市场联动加强,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不断变化,小麦饲料消费明显下降,糙米饲料消费增长较快,玉米饲料消费小幅增长,而 *** 在预期的不断转化下震荡上行。具体而言,2021/2022年度小麦拍卖约820万吨,规模不到上一年度的20%;定向水稻290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增长30%;玉米进口近2190万吨,较上一年度下降26%;高粱、大麦、小麦分别进口1099万吨、828万吨、880万吨,高粱进口增加,大麦、小麦进口减少,三种谷物进口总量下降10%~15%;总替代品可用量为1亿吨,较上一年度的1.35亿吨显著下降。考虑到巴西玉米进口渠道打通、国际粮价回落让进口再次盈利,以及国内需求供应缺口依然存在等因素,预计2022/2023年度进口玉米及替代品较上一生产年度有所回升。

生产方面,本年度东北部分地区受到了降雨偏多的困扰,好在华北地区种植面积恢复 *** 增长,同时全国整体玉米生长的水热情况匹配较好,全国整体仍然实现了小幅增产。国家 ***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3070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54千公顷,降0.6%;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 *** 36公斤,比上年度增加145公斤,增2.3%;总产量2772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65万吨,增1.7%。2023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稳定为主,通过进一步提高单产,预计年度整体产量有望达到2.8亿吨。

消费方面,2022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高位起伏,饲料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先降后升的态势,年度总体饲料生产依然维持高位,不过由于本年度替代品使用减少,玉米消费份额出现一定程度增加,因此预估2021/2022年度饲料玉米消费较上一年度略微增加,预估在1.88亿吨左右;而深加工方面,原料 *** 继续上涨,产品竞争力下降,国内消费增长乏力,产品出口也受到一定不利影响,全年深加工开机情况表现不佳,玉米消费难有增加,年度消费预估依然在8000万吨水平。结合食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判断年度总消费接近2.87亿吨水平,综合来看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至500万~700万吨水平,进口及替代品足以补充缺口,2022年玉米 *** 虽然维持上涨,但涨幅及年内震荡幅度均低于近几年情况。而2022/2023年度玉米饲料消费量有望进一步增长,深加工消费稳定为主,整体玉米消费量预计将出现一定增长,年度消费有望达到甚至超过2.9亿~2.95亿吨水平。

因此判断新年度玉米产需缺口可能止跌回升,但进口及替代品增多将形成有效补充,使供需依然能够维持紧平衡态势,阶段 *** 季节 *** 缺口可能会更加明显,年内波动幅度可能增加。

政策托底 市场主导

进入2022年,国内玉米走势已经完全由市场主导,政策更多是在供应、调控等方面给予托底,并不直接干预市场。而国内玉米市场参与者在经历过前几年的大起大落之后,也逐步适应了新的市场节奏,玉米年度走势也更加“沉稳”。为统筹国内粮食整体格局的新形势,有关玉米种植的表述也从“扩大”再次转变为“稳定”;与玉米有较强替代关系的小麦,其托市收购 *** 也进行了调整;本年度有关方面对生猪市场进行了多次逆周期调控,主动出击稳定市场预期和玉米 *** 。具体梳理如下:

(一)“两稳一增”转向“两稳两扩”,提高玉米单产是关键

2022年 *** 一号文件继续调整政策,将2021年的“两稳一增”即稳口粮(水稻和小麦)、稳大豆、增玉米,向“两稳两扩”转变,即稳口粮(水稻和小麦)、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对于玉米政策由“扩”向“稳”转变,大豆由“稳”转向“扩”,而由于玉米和大豆种植期重合,相互之间存在天然的争地关系,因此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并未出现明显增长。而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三农”重点工作会议精神,2023年将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持续用力扩种大豆油料,统筹安排好粮豆棉豆轮作,扩大适宜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油并举扩面积增产量,今年再扩种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因此对于玉米而言,2023年要稳住产量,提高单产将是首要任务,种植面积上预计稳定、甚至会略微下降,通过提高单产,年度产量预计与上年持平略增。

(二)上调托市小麦收购 *** ,谷物 *** 底部再次抬升

本年度由于玉米 *** 较高,饲料企业大量选用托市小麦补充饲料需求,小麦 *** 对玉米 *** 显示出强大的牵 *** 用,因此对小麦政策也需要保持关注。2022年9月30日,国家发展 *** 委等公布2023年小麦更低收购 ***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 *** 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 *** 批准,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更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同比提高2分,即2340元/吨。2021年和2022年,小麦更低收购价政策已经连续两年没启动,目前小麦企业到厂收购 *** 基本在1.6元/斤以上,远高于小麦托市收购 *** ,预计2023年托市 *** 仍有可能进一步小幅提高,但仍然难以启动。托市 *** 的不断提高,客观上也是对整体谷物底价抬高的认可,新的市场阶段国内谷物 *** 已经不太可能再回到过去的较低 *** 区间。

(三)持续逆周期调控,稳定生猪市场

2022年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了生猪逆周期调控的实施,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又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强调要把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作为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措施,从严从实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2022年上半年猪价较低,国家共进行了16次收储,计划收储量达51.8万吨,并通过公开渠道鼓励养殖主体适度压栏、减少短期供应,从而稳定养殖心态。下半年猪价大幅上涨,国家共放储7次,计划放储量达13.71万吨,并提醒养殖户和有关养殖企业不要盲目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增加市场供应。通过不断强化调控机制,本年度生猪 *** 波动幅度较上一年明显下降,并通过积极地行业引导,保障了猪肉的有效供应,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深加工发展进入低速期

饲料生产维持高位

自2017年之后数年,由于玉米 *** 较低及玉米去库存的需要,玉米深加工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每年都有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级的新增产能投产,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不断挤压行业利润。进入2022年,玉米深加工行业面临原料 *** 上涨和终端消费不利的双重挤压,企业盈利困难,全年半数以上时间都在亏损之中,行业年度整体开机率仅在55%附近徘徊,低于上年约5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2022年依然新增90万吨产能,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整体判断2022年度玉米消费量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减,维持在8000万吨水平附近。而2023年随着 *** 对消费的扰动逐渐减轻,下游需求有望出现恢复 *** 增长,并且叠加行业新增产能增长放缓,行业盈利情况有望出现改善,但产能利用率可能提高的非常有限,并且 *** 影响是否会反复仍然需要观察,因此预计深加工方面年度玉米消耗可能稳定略增。

据国家 *** 数据,2022年全国猪 *** 禽肉产量 *** 27万吨,比上年增加339万吨,增长3.8%。其中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同比增加2867万头,增长4.3%;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同比增长246万吨,增长4.6%;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同比增加33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全年猪产品合计进口量286万吨,同比减少42.8%,其中猪肉进口176万吨,同比减少52.6%。

2022年生猪 *** 先降后升,同时养殖规模也呈现出先回落后回升的走势,我国饲料生产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下半年恢复加快,最终得以继续维持高位,国家 ***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饲料产量32327.7万吨,同比微降0.2%。截至2022年末,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报18.41元/公斤,较2021年末上涨13%;全国猪肉平均 *** 27.17元/公斤,较2021年末上涨8%;全国仔猪平均 *** 40.36元/公斤,较2021年末上涨40%;自繁自养理论盈利报-44.3元/头,较2021年末-115.46元/头略好;外购仔猪养殖利润报-175.97元/头,不及2021年末的103.06元/头,猪粮比在6附近。

2023年,考虑到新年度消费情况预计较2022年有明显改善,年度生猪养殖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长,从目前养殖理论利润为亏损但仔猪依然保持高价就可见一斑,说明养殖市场对新年度整体情况判断相对乐观。结合2022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及当前养殖盈利情况,预估2022年生猪养殖规模是从高位略微回落后进一走高的走势,上半年生猪存栏量稳定略减,而从年中开始至下半年有望出现显著回升,对应猪饲料对玉米需求也会呈现出先降后涨的趋势,由于年度整体规模在高位调整,推测全年生猪养殖对玉米需求会保持增长。

2023年玉米市场展望

展望2022/2023年度玉米市场,供应端,种植面积进一步增长空间有限,如果天气配合单产提高会带来总产量增长,但增长幅度可能有限,产需缺口有扩大可能,需要更多进口及替代品来弥补,新年度国际 *** 预计不会再像上年度维持在历史高位,且目前进口已顺价,因此新季进口量预期攀升。消费端,新年度生猪养殖高位调整后大概率继续增长,饲料方面玉米消费大概率增长;深加工方面将继续受产能过剩困扰,年度玉米消费增长预计非常有限。综合分析,新年度产需缺口缩小,在替代品和进口的补充下年度供需平衡, *** 在年初调整之后有进一步上涨可能, *** 重心将继续上移,进口及替代品投放量将成为 *** *** 高度的重要因素。新年度除了国内外谷物生长及收获情况外, *** 是否反复、新形势下消费复苏速度和程度将成为影响玉米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原文刊登于2023年2月14日粮油市场报B03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编辑丨从申

<

标签: 玉米 预计 还是 2021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