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更先出现是为农业服务的,后来经过无数的演变,慢慢走入家庭,但是,无论何种模式,前提都是简单好 *** 作、种植有效果、养殖健康无害。别老想着做一套复杂无 *** “鱼菜共生” *** 怪胎出来,物极必反,弄巧成拙。
弄得这么复杂干嘛。一套鱼菜共生 *** 简简单单,养鱼种菜,这才符合农业的本质,这才符合都市农业的原则。整一个“科学怪人”出 *** 啥?别的不说,后面有一个地方出了问题,这堆东西如何收拾?养鱼,低氨氧足;种菜,肥足氧够,就是如此简单不过的事情。
如题,5年前我也是信心满满的要大干一番,仿佛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风口。 我累积5年的经验是,鱼菜共生不适合中国市场。
大方向上,鱼菜共生里的鱼和菜,是标准的绿色健康食品,只要是真的懂得其中原理并亲自附着实践的,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它没有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倒是如开源鱼菜共生所说,不是有机食品的某些人做的某些食品,却可以做到认证和推广。 何其难也? 所以,鱼菜共生,已经变为了我渔场的一个过滤方式中的一个环节,不是主题和运行方向。 以后,家里吃的蔬菜水果和有机鱼,全部会来自渔场,做到自给自足,但不会流入市场。 因为市场,不会给很好的回报。
鱼菜共生行业里,盈利的那几个人,你可以拿着国家补贴算作盈利我佩服你。但是不要误导了新进的人。 做鱼菜共生培训的那些人,适当的收取学费得了,别忽悠人家拿出30多万来买你那些翻译的文章和所谓加盟农场。 一个uvi模式的简易组合,你楞说是你发明的。拜托,美国1970年代就有了好吗?
鱼菜共生除了投资大,后期的维护也是相当困难的。 我总结的难点就几个字,均衡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平衡 *** 的问题。 按照教材比例来做投喂和种植养殖,理论上可以行得通。但是,平衡 *** 很容易被打破,调整起来难以取舍,这个做过才知道,说太多也可以,听起来像天书。
最后是,市场不会给你回报。 你说线上销售。好吧 ,之一流量怎么做?第二物流怎么解决?第三,需要的团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吗?合伙? 第四,线下 *** 商会把你的头按到地上摩擦几遍然后告诉你包菜1毛2,小白菜3毛3. 菜到地头死。你卖不卖? 你以为鱼菜的菜就那么值钱,你以为市场的鱼贩会高价买你的鱼?
算了,自己玩玩得了。 17万的初始投资,我只能说但这里了。
鱼菜共生难赚钱?这几种模式你试过了吗?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大家常常听到鱼稻共生、鸭稻共生,也有人听过鱼菜共生,今天咱们说的就是这鱼菜共生,有着不同的种养方式和获利方式。
1大棚鱼菜共生
这种鱼菜共生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鱼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收获水生蔬菜。养鱼的水经过精准过滤,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鱼帮菜、菜帮鱼,这样的方式节水、生态、高效、安全。
立体栽培模式增加了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年产量可比传统种植模式增加4茬,棚内养鱼年收入也可达1万多元。增收的同时,还大大节省了种菜、养鱼的耗水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通过观光和采摘等项目,可以种植一些易采摘的蔬菜,最上层吊挂栽种白兰瓜、香瓜、西瓜等,第二层盆栽久保桃、寒 *** 等水果,第三层种植菠菜、西红柿等蔬菜,第四层水面高密度养殖鱼、河蟹、淡水虾等水产类,实现无化学 *** 污染与肥料的有机生态栽培与养殖。
大棚内除了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等20余种常规蔬菜外,还种植一些像莴笋、山 *** 等特色经济作物,鱼池也引进一批中华鲟、红鲤等稀有的鱼种,增加收入。农友有关于鱼菜共生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可以上云种养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平台。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3鱼菜共生,改善水质
鱼塘容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氨氮、亚盐、PH值等含量超标。在水面栽种空心菜,可以吸收氨氮、亚盐等一系列水里的富营养化成分,有助于空心菜的生长。空心菜长满后还可以为鱼塘遮荫。充分利用水资源养鱼种菜,用鱼菜共生的绿色养殖模式,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
这种鱼菜共生模式,每亩鱼塘种植的空心菜预计有500元左右的纯收入,同时还可以销售鱼苗和鱼获得收益。
4科教体验园区
许多种植园通过鱼菜共生的方式,使得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大几倍,可大大提高产量,通过“鱼菜共生”技术,蔬菜的生长周期将会被缩短,没有病虫害侵害几率,保证蔬菜真正成为无污染的优质有机生态蔬菜。
园区内可售卖蔬菜和鱼类,也可以开发科教产品和亲子类产品,从而获多项收入。
鱼菜共生模式目前因技术所限,所以规模不大。如果想要商业化,除了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之外,还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比如结合休闲农业、亲子教育、消费升级、餐饮等,希望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基质栽培是鱼菜共生 *** 的优势
一、持续高效。
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 *** 始终处于运转过程中,生产过程不会中断,所以 *** 会源源不断地生产鱼和蔬菜。同时,兼有生态饮食服务,科普宣传活动,与大 *** 合研究等,是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
二、天然有机。
鱼菜共生的 *** 内严禁使用任何 *** 物。如果在鱼池部分使用渔 *** 会危及蔬菜部分的生长;如果在蔬菜种植部分使用 *** ,会立刻导致鱼的死亡。鱼菜共生 *** 中也严禁添加对鱼有毒害的化肥。
同时,由于鱼粪具备蔬菜所需要的全面营养元素,蔬菜对病虫害的抗 *** 强,蔬菜根部的根际微生物分泌的植物抗生素对鱼的健康也非常有利。因此养鱼和种菜部分均无需使用 *** 品。鱼菜共生的蔬菜种植部分天然具备有机蔬菜生产属 *** 。
三、高质量出品。
鱼菜共生 *** 的鱼养殖在清澈见底的水体中,鱼苗进场时只要通过良好检疫,整个生长周期无需使用任何渔 *** 。出品的鱼产品洁净无污染。鱼吃起来没有任何泥腥味,鱼肉鲜美紧致。蔬菜因为吸收营养全面,口感甘甜,有菜味,鲜嫩爽口。
四、无连作障碍。
鱼菜共生 *** 没有传统土壤栽培的休耕、轮作,也没有连作障碍。传统土壤栽培连作时会进行土壤消毒,必然给下轮栽培带来 *** 害。
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 *** 有着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在中国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应用,这是因为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 *** 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正是这些缺点阻碍了鱼菜共生 *** 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基质栽培是鱼菜共生 *** 的劣势
1、投资大。
通过以上对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 *** 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 *** 初始投资金额巨大,要达到 106.8 万元,这不是普通的中国农民能够负担的。而且,在大规模的投入资金之后,并不会在短期内就立刻见到回报。
2、技术难。
鱼菜共生 *** 是一个闭环的生产 *** ,不存在害虫和杂草,不使用肥料和 *** ,它的良好运转主要是依赖于 *** 中的鱼、微生物和蔬菜三者之间的平衡。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鱼菜共生 *** 的 *** 作者要对动植物学和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而这样的高要求显然是高于当前我国农民的基本素质的。
3、风险高。
在 *** 开始自循环之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风险就是 *** 的不确定 *** 。因为整个 *** 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所以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 *** 的瘫痪崩溃,进而出现无法挽回的毁灭 *** 后果。因此,运转良好的鱼菜共生 *** 必须要有完善的日常管理 *** ,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尽量将损失降到更低。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武汉这个大棚实现“鱼菜共生”大棚种植早已不足为奇,但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雷岭村霄垚农业的一座大棚里,种植又有了“新项目”,在这里“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1000多平方的大棚只需配备4到5个工人便可完成生产。
生菜、芹菜、蒜苗、空心菜、红菜苔、辣椒……在霄垚农业鱼菜共生大棚里,有十多个蔬菜品种,它们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泡沫板上,掀开泡沫板,长长的菜根从水中显露出来。
这些长长的菜根虽然很特别,但真正的玄机却在水里。
霄垚农业公司电商经理庞晓林说,含有鱼粪的水循环到蔬菜池里,成为蔬菜的天然养料,促使蔬菜根系比较发达,蔬菜也长得更加茁壮。
既然鱼粪是用来给蔬菜施肥的,用纸杯盛起一些蔬菜 *** 却看不到鱼粪,那么鱼粪都到哪儿去了呢?鱼菜共生听着简单,但实际上里面大有玄机。
鱼菜共生,简单来说就是鱼和菜共生在一套水循环 *** 中,通常鱼池中的鱼粪会被腐生菌转化为氨氮,氨氮长时间积累在鱼池里的话,对鱼来说是可以致命的有毒物质,因此在这套水循环 *** 中含有氨氮的养鱼水源源不断地通过地下管道排放到蔬菜池里。蔬菜吸收了池子里面的养分后,其它部分的水会通过地下管道流入微滤机,过滤掉有害物质,过滤后干净的水再次通过地下管道进入鱼池。
“鱼菜共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农业技术进行整合,鱼池和蔬菜池里面的水不停循环,鱼粪成为蔬菜的天然肥料,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高效共生 *** 。这种 *** 不仅高效节能,还极大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
眼前这座1000多平方的大棚,通常只需要4到5个工人进行蔬菜采摘等工作,而温度、水质、pH值等数据的监测工作全靠鱼态共生机器人来完成。
既然鱼菜共生 *** 有着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没有大范围推广呢?
霄垚农业副总经理陈范斌介绍,一套鱼菜共生 *** 除了蔬菜池、鱼池、微滤机等这些看得到的设施,池子底部还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道,建设成本较高,再加上饲料费和电费的投入,农户想要大面积推广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
2019年,霄垚农业从山东引进了“鱼菜共生” *** 。经过3年的摸索,最初2米多深的长条鱼池被改造成如今直径7米、深1.9米的 *** 圆桶池,养殖的鱼类也由四大家鱼转为鲈鱼、鳜鱼、银鳕鱼等高端鱼品。
现场,陈范斌算了一笔账,1000平方的大棚内共设有10个圆桶池,每个池子的出鱼量为6到7千斤,按照一年收获2茬鱼计算,全年鱼的出品量可以达到12万到14万斤左右,再加上蔬菜的收益,最快1年便可收回成本。
未来,霄垚农业将把鱼菜共生大棚作为科普教育的研学基地,让 *** 过来体验农村生活、深入了解鱼菜共生原理,带动农户致富。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广播电视台)
“鱼菜共生” *** ,到底现不现实?到底可不可行?大家好,我是不服输、爱打拼的70后金哥。金哥搞“鱼菜共生”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然会经常看见,有人提问金哥:“鱼菜共生” *** 真的可行吗?真的不是一时兴起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讲讲,“鱼菜共生” *** 的优点,看完你就明白,它真的就只是一时兴起吗?
鱼菜共生 *** 是一个综合开发的 *** ,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精细化 *** ,通过生态之间相互循环利用,促进鱼和菜共同生长,双生长双丰收,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更佳 *** !
一 、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鱼塘里养鱼,鱼池上种漂浮的绿色蔬菜,鱼的 *** 物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蔬菜身上清理出来的黄菜叶等物,又可以为鱼提供食物,达到了双促进双丰收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成为田园风光的好地方。
实行鱼菜共生 *** ,水里养的是鱼,鱼池的周围又种上农作物,鱼池里还有菜在生长,这就是一幅田园山水画,就是最让人向往的田园风光!在“鱼菜共生” *** 大棚里,不仅可以到旅游观光和钓鱼、还能体验亲手种菜摘菜的乐趣,也能有效地增加一些经济收入。
三、适合在鱼池里种植的蔬菜。
适合在鱼池里种植的蔬菜,一般都是采用水培技术,如种植空心菜、生菜等农作物,这类种植手法简单轻松,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种植技术或者专人专管,省时省力!并且人们可以来钓鱼、摘菜,生态环保,感受田园的乐趣。
四、鱼菜共生 *** 的前景。
鱼菜共生 *** ,是以养鱼为主,兼顾种植蔬菜,在养鱼有收入的情况下,再增加蔬菜的收入,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并且产出的蔬菜瓜果和鱼可以直供,各大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市民还可以就近直接购买,新鲜无损坏,且健康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
看完这些,各位粉丝朋友觉得现不现实、可不可行呢?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金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欢迎大家!
抖音上很火的鱼菜共生 *** ,是摇钱树还是骗人的幌子?说到鱼菜共生技术,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火爆, *** 上出现了很多宣传鱼菜共生 *** 的短 *** ,这背后不乏为商家引流、发展休闲农业的动机。至于鱼菜共生 *** 是不是像 *** 里面描述的那么神,能不能赚大钱,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鱼菜共生 *** :种菜养鱼两不误
鱼菜共生 *** 最初起源于美国,这种 *** 完美的融合了水下的水产养殖 *** 与水上的蔬菜栽培 *** :养殖鱼类产生的粪便等代谢 *** 残留在水中,形成丰富的悬浮有机质,而蔬菜的根系可以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肥育蔬菜、节省肥料、降低成本的多重效果。
那么,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呢?
鱼菜共生 *** 不仅可以收获水产品,还可收获蔬菜,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节省用 *** 50%左右。
例如空心菜亩产可达800公斤,根据蔬菜元素含量分析,每生产1千克空心菜可以消纳1.45克氮和0.3克磷。而且该种养殖模式可使水体透明度增加,氨氮含量降幅达50.6%,养殖病害发生相对较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以上。
原理上来看,鱼菜共生 *** 无疑是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它能够弥补传统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的短板与不足,通过两者的组合,实现1+1>2的神奇效果。
使用鱼菜共生 *** 高密度养鱼
那么,鱼菜共生 *** 真的赚钱吗?
我们可以先从下面这些实际的生产数据入手,了解鱼菜共生 *** 的产能。
1990-1993年,何明云等通过该 *** 每期(3个月)可以生产鱼类21.78kg/m3,同时生产番茄3.17kg/m2、生菜3.5kg/m2、芹菜4.22kg/m2。
199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在1.7hm2鱼塘水面(也就是25.5亩)上利用漂浮栽培床种植水稻,最终鱼产量为4500kg/hm2,稻谷产量为8400kg/hm2。
2001年,水科院在当年的鱼菜共生试验中得出,采用鱼菜共生模式的鱼塘水质比普通鱼塘更好,溶氧量维持在3-5mg/L,氨氮量小于0.2-0.4mg/L,鲤鱼增重率达到129.2%,并且黄瓜、番茄的产量分别达到24t/ hm2和45t/hm2。
2008年,罗烽等通过小型双循环鱼菜共生 *** ,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下获得了高产无公害鱼菜产品。水中亚硝酸含量0.02-0.08mg/L,非离子氨氮<0.03mg/L,1m3水体生产罗非鱼63.3公斤,整个 *** 完全零污染排放,鱼和有机蔬菜质检标准均符合国家标准。
浮板栽培模式的鱼菜共生 ***
从以上实际的数据可以看出,鱼菜共生 *** 确实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 生产的产品质量好,没有 *** 残留、绿色无污染,质量也更符合当代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 *** 自然也普遍高于平均市场价。
那么既然鱼菜共生这么好,那为什么这种模式没有稻田养鱼模式普遍呢?
我个人的观点是,鱼菜共生模式固然很有推广的必要 *** ,但目前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而稻田养鱼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规范,很多综合种养示范区的结果也比较可观,再加上国家的政策补贴,农民尝试稻田养鱼还是很容易赚钱的。这样一来, *** 大力支持,农民又有钱赚,稻田养鱼就自然而然火遍全国了。
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图为广西禾花鲤
注:"稻田养鱼"中的"鱼"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不仅指禾花鲤、泥鳅、黄鳝等鱼类,还包括小龙虾、扣蟹、鳖、青蛙等其他水产经济动物。
鱼菜共生 *** 难以普及还有以下这些重要原因——
一,基础设施搭建成本高
目前的鱼菜共生有基质栽培、气雾栽培、浮板栽培、NFT循环栽培等多种模式,每种模式都需要成本较高的硬件设施,如PVC管道、养殖桶、栽培床等。
工厂化鱼菜共生 *** 投资成本高
二,技术门槛高,水质管理复杂
除了传统的浮板栽培等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外,大多数鱼菜共生 *** 都是在封闭的厂房内完成的,水质管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举个例子来说,鱼类数量与蔬菜规模的配比问题,也就是多少蔬菜搭配多少鱼的问题。鱼类数量少了,水质清瘦,蔬菜也会缺乏营养;鱼类数量多了,水质又会过肥,蔬菜的调水能力有限,富营养化的水质对鱼类的生存又产生了威胁。
维持各种水质指标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使其同时满足鱼类和蔬菜共同的生长需求,是该 *** 的技术难点。
抖音上看到的鱼菜共生 *** 让人眼前一亮,但是那种宣传的鱼菜共生更多的是起到噱头的作用,目的就是吸引客户的眼球,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引流。因此,媒体上宣传的鱼菜共生主要停留在"观赏"和"科普"的层面上,当然这也是一件很好的现象,为鱼菜共生的推广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未来鱼菜共生 *** 能否像现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一样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拭目以待!
您对鱼菜共生 *** 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也欢迎转发收藏!
想要了解更多渔业问题、水产养殖以及水生生物的信息敬请关注@牧海,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稻田养鱼可行吗?
鱼菜共生是最近几年来在农业生产中比较火的一个种、养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但是一说到这种模式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什么循环水养殖、温室大棚、高投入成本高之类,其实这是一些没有真正了解鱼菜共生模式的朋友对鱼菜共生的一个误解或者说是一处片面的理解。前面所说的那些只是鱼菜共生的一种模式,这只是工厂化式的鱼菜共生模式,前期投入确实比较大,但是鱼菜共生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
什么是鱼菜共生
对于工厂化式的鱼菜共生因属于高度集约化模式因此投放高而且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般养殖户确实是做不起来也很难做好,但踏火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也不要将鱼菜共生想的那么高、大、上就行了。所谓的鱼菜共生简单来说就是在养鱼的水体中来种一些合适的蔬菜,让鱼和菜在同一环境下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因此做为普通养殖户同样可以来做鱼菜共生(一些养殖观赏鱼类的朋友在鱼缸中都可以做鱼菜共生)模式,而且还不用投入那么多钱,同样能够从中增加收入,建议普通养殖户来做鱼菜共生则主要以鱼为主,菜只是在养鱼中的过程中当做一个副业来作就可以了,也不用投入太多钱。
普通养殖户如何来做鱼菜共生
其具体模式是就是在鱼塘水面上利用浮床来种蔬菜,如果想好看一些或者说是稍微规范一些的话可以买一些塑料的浮床放到塘里,同时在浮床上种上蔬菜将其集中放于塘的一个角落就可以了。如果不想买浮床也可以用竹排或泡沫板之类的都可以,只要能浮在水面就行,以泡沫板(菜市场那种装菜的泡沫箱改一下就以了)为例,直接在泡沫板上弄上小的洞后,将菜放在洞中就可以了。如果所养鱼规格不大或是不吃蔬菜这些的话可以直接将菜种在水面都行。
做为普通养殖户来说所种的菜尽量种些好管理且易活的菜,例如空心菜就是一种很好的菜,踏火之前养殖泥鳅时就是直接将空心菜种在塘里,每年开春之后自己用 *** 先育出菜苗,等苗长好之后将空心菜收割之后直接撒在鱼诸塘中就可了,或者到市场买空心菜回来直接放在塘里也行(如果里面有草食 *** 的鱼类最要用浮床才行)。若是塘的水面大,则可以先隔一小块来种,让其慢慢长起来之后再将种菜的面积扩大,但是总的面积不能过大,更好是控制在总水面的1/4以内,要不会影响到鱼的生产。在高温季节里7-10天可以收割一次,这些菜卖掉之后则是基本上都是养鱼之外额外的收入,而且平时几乎不用怎么去管理,同时这种环境下长出来的菜炒出来之后不易变黑吃起来更脆。
鱼菜共生有什么好处
鱼菜共生除了收获的菜可以卖钱之外,另外因为鱼塘有菜的存在,菜可以将养殖水体中过多的肥料吸收掉而起到净化水质、减少水中有机质的作用,同时还省了一些用来改底、调水 *** 物的费用,这样也可节省一些成本;除此之外在高温季节里,因水面有菜的存在可起到给鱼塘水体降温的作用,从而更利于鱼的生长,对所养殖的鱼类起到增产的作用。
鱼菜共生要注意些什么
当然在做鱼菜共生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当鱼塘用过杀虫类的 *** 物时,用 *** 之后至少一周的时间内不要去收割菜,或者说不要将这些菜流入市场,另外有一些蔬菜到秋、冬季节后,因温度低会慢慢枯死掉,这时要提前将其打捞出鱼塘,以防其枯掉之后掉入水中影响到养鱼的水质。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网传鱼菜共生与立体种植是庞氏 *** 吗准备入鱼菜共生还是立体种植坑的都先看看这个,这一年就是在尝试鱼菜共生 *** ,以下是我的心得。
一、先说说我是如何入坑的。
最初买了房子,上面有一个大露台,打算种点什么蔬菜,毕竟是种族天赋,咱也不能浪费。后来发现往露台运土很累很麻烦,一编织袋土也就能装一个大一点的泡沫箱子,我至少要几十个,凭我一人之力实在有些困难。于是自我觉得有点科技天赋的我准备点点科技属 *** 。
最初尝试了倒栽西红柿,水培生菜。倒栽西红柿已经是我保留的技术了,特点就是废水,由于土少,保湿效果差,得经常浇水。水培生菜,最初就是选的静培,采用的是农科大的水培营养液,某某宝买的,效果也不错。不用怎么打理,定期观察水位和营养液比例就行,口感比隔壁大爷种植箱土培口感要好。后来孩子出生,随着生活压力,给自己增加工作,也就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了。
入坑的原因还是在于 *** 。头条上看了很久的鱼菜共生的教学 *** ,再加上闲的无事就这样再加上之前的非常规种植的成功等诸多因素于是我就这样掉坑里了。
二、搭建的构想
露台上有个不要的铁床,于是计划铁床下面作为鱼池,上面使用周转箱搭建潮汐式种植箱,采用太阳能 *** ,每隔2小时水循环一次,夜晚采用电池供电,一天循环12次。
咱们说干就干,历时一个月(主要就是抢优惠券,抢到就买)终于搭建完成。
培养机制采用两种,两个种植箱采用陶粒,两个种植箱采用的是火山岩颗粒。透水透气 *** 绝对没有问题。虹吸 *** 也能正常启动。每次循环启动,心里还是很兴奋的。
三、 *** 的运行采集数据
潮汐 *** 正常,为了检测水质,买了一些小的观赏鱼测试,期初循环一切正常,开始往种植尺子里开始移栽植物,首先是用西红柿苗。采用西红柿苗的原因是手里有很多,自己培育的,并且头土培,倒栽,无土种植三组做参照。其次一个种植箱种大叶香菜,一盆种金钱草。一盆空置。每盆水循环都是 *** 的,主要是避免水中营养不均衡。
四、 *** 的崩塌
首先崩塌的是大叶香菜,香菜的种植是采用移栽和播种两种方式。
移栽的方式:最初移栽了6株幼苗,三株直接埋在陶粒和火山岩里,三株带土移栽
播种的方式:由于陶粒和火山岩颗粒空隙比较大,很多 *** 直接就掉到种植槽更底端了,后来也长出了不少幼苗,但是也就是到了幼苗阶段。
数据:陶粒和火山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会保留很多热量,所以中午前后表层陶粒和火山岩都会非常的热,甚至可以说烫人,幼苗只要碰到滚热的陶粒和火山岩就会被烫死。所以移栽的香菜幼苗卒。香菜以失败告终。
西红柿苗相对能好一点,一直立在那里。,一个月过去了,倒栽的西红柿和土培的都长得很大了,它还是那么一点,叶子也没几片。我不说,谁看都以为 *** 了个干枝。后来我把西红柿苗挖了出来。根系生长得并不好,即使后期我追加了液体肥料和钾肥一样不好。
数据:未经过处理的西红柿植株在此环境无 *** 常生长,根系生长缓慢,主根多,须根少,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
五、水体质量
数据:只要输泵循环,水体中绿藻数量就会减少,即使一开始水质很糟,经过陶粒火山岩颗粒的过滤,水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即使往水中投食,也不会影响到整体水质。从中反映出,陶粒和火山岩可以留住水中杂质给种植区域提供营养。
六、反思
不管是无土栽培,还是鱼菜共生,只要栽培机制都是颗粒的,不保水保湿的。都是属于水培的一种。如果是水培那就要对所种的植物根系进行驯化,否则植物不可能直接从水中吸收足够的养分。可能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人提根系驯化这个过程。这是无土栽培的关键。
回看很多网上的教学 *** ,很多搭建好的种植 *** ,种植的是绿萝,生菜等这种水陆均可生长的植物,他们本身适应 *** 强,根系水陆都能适应。再就是很多都是刚移栽的幼苗,你什么都看不出来。
七、总结
*** 时代信息鱼龙混杂,要不是 之前研究过水培,估计也不会发现网上鱼菜共生和立体种植这么大的坑。对于想尝试的小白,还是要进一步研究水培蔬菜的学习,不要盲目地尝试。
如何发展新型都市农业?“鱼菜共生”给出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这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在农村,池塘的鱼菜共生模式形成了水上田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了一道风景线;在都市,这项技术又是如何体现都市农业生产的特色和风貌的?
“鱼菜共生”模式以其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零排放的特点,实现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成为现代农业的推广模式。
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在都市里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鱼池里的水经水循环 *** 流进种植槽,鱼的 *** 物和饵料残渣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 *** ,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益,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生产模式。如今,这样的“鱼菜共生”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都市农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大棚鱼菜共生模式
大棚鱼菜共生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模式。鱼和蔬菜相互配合唱起了“双簧”——鱼池中的水过滤后作为“营养液”提供给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的“清泉”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实现了既安全又健康的效果。
大棚也是生物多样 *** 的世界,棚上有蜜蜂飞舞、水中有鱼 *** 游弋,地里的水果、蔬菜色彩缤纷,还有土里勤劳的蚯蚓。它们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蜜蜂忙着授粉、蚯蚓忙着松土,而鱼儿们担当起蔬菜质量检验员的职责,由于在养鱼池里不能使用化肥和 *** ,因此生产出来的蔬菜是有机蔬菜,并且品质提升也带来 *** 提高。据了解,立体栽培模式增加了13.4%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年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模式增加了4茬,棚内养鱼年收入也可观。在增收的同时,还大大节省了种菜、养鱼的耗水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鱼菜共生”大棚种植养殖模式不但在都市适用,在比较缺水的地区也是当地农民的一条致富之路。 *** 作者提供
水上立体农业种植模式示意图,该模式能够成倍增加种植区域面积。 *** 来自 ***
与科普教育结合的鱼菜共生模式
农业观光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而鱼菜共生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郊区的养殖户可以把“鱼菜共生”打造为农业观光旅游新卖点,吸引城乡消费者前来观光、购物。“鱼菜共生”产业的延伸拓展不仅有生态餐厅、采摘,还有科普,包括鱼菜共生原理和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消费者认识鱼菜共生技术种养的鱼类和蔬菜,也可以成为 *** 们的劳动教育基地。鱼菜共生示范园是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 *** 智慧农业示范工程。这种休闲农业模式,能够让周边市民和外地旅客体验不一样的生态农业风情,感受别具一格的田园风光。
在这种都市观光型的“鱼菜共生”模式中,可以形成“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私人订制”的多元化鱼菜衍生服务,把农场经营模式和市场需求点结合发展,积极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天然绿色的果蔬种植和高密度的立体水产养殖,更容易获得游客的青睐。
与“鱼菜共生”相关的都市农业还有科普体验型和亲子活动型,未来鱼菜共生将在多元化的道路上,不断拓宽产业上下游,实现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走向现代化、智能化的鱼菜共生 ***
随着鱼菜共生养殖模式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不断融入其中,并创造出更加经济、环保和智能的模式。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农光互补,一般是上面发电,下面种草种菜。而鱼菜共生,加上光伏,就是上面发电,下面种菜,再下面还养鱼。电站通过合理设计布局,利用棚外空间,植入百果园、香草园、花卉艺雕等项目, *** 研学体验,发展休闲观光产业。
光伏+鱼菜共生 *** 由作者提供
通过建设新型智能温室大棚,在大棚顶部铺设光伏组件发电,既能提供清洁能源,又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种养条件。养鱼的水经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净化,再将水重新注入鱼池,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智能种养方式既能实现零排放、零污染、零重金属、零农残、零抗生素“五个零”,又能大幅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与厦门光伏+鱼菜共生企业 *** 探讨现代化鱼菜共生技术 *** 作者提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技术也进入了新型鱼菜共生生态养殖 *** 的构建当中。养殖户根据自身种植植物和养殖鱼类的特点来研发集成 *** 计算机控制 *** ,配备智能化设施,进一步提升鱼菜共生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管理 *** 可实时监测水质及微生物、藻类的生长情况;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 *** 进行智能投喂,科学控制鱼类饵料投喂量;可以实现自动化喷水和水质调控,通过水质检测及时发现鱼类潜在的病虫害风险,科学控制光照时间,全面促进鱼菜共生技术向智能化转型,降低劳动力投入,提升养殖户收入。
发展鱼菜共生的都市农业有什么优点?
一是节约能源。鱼菜共生 *** 不用换水,唯一的消耗就是自然蒸发和作物吸收,一般传统种养殖模式的补水率往往在50%,而鱼菜共生模式仅需要5%,相较传统方式省水95%。
二是节约土地。鱼菜共生高密度养鱼,高密度种植,一样的面积既有蔬菜产出还有水产品产出,特别是立体栽培模式能够显著增加大棚蔬菜的产量。
三是低碳环保。传统养鱼的尾水排放都是巨大的污染源,鱼菜共生 *** 不使用化石能源,唯一的能源需求就是电力, *** 将鱼的 *** 物经过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两道关”,转化为种菜的“营养液”,实现“0排放”的渔业养殖新模式。
四是不受季节和气候 *** 。鱼菜共生模式可循环持续,一年四季都能生产。
五是省人工。鱼菜共生属于无土栽培,无重体力劳动,不跟土壤打交道, *** 半自动化运行,特别节省人工,随着国家农业人力资源日益短缺,鱼菜共生的省人工优势会日益凸显。
“鱼菜共生”模式可以是大规模的生产和展示模式,也可以是小规模的房前屋后,甚至阳台的景观加食用。目前,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鱼菜共生技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各地 *** 、科研单位和科技社会服务机构正在积极扶持“鱼菜共生”产业的发展,为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打造智能化养殖监测 *** 和自动化采摘 *** ,优选养殖品种规范养殖技术,严格控制病虫害;积极推动生态观光旅游,推广健康、优质的鱼菜共生技术生产的蔬菜和鱼类,在开辟信息化、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升了科技含量,同时提升了种植和养殖的经济收益。
庭院小型鱼菜共生 ***
作者:代 *** 中国藻业协会 ***
科学 *** 审核:刘雅丹 研究员 中国水产学会原 *** 助理、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编辑:武玥彤 张梦凡
校对:闫雨萌(实习)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