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所综合 *** 大学,始建于1949年。学校占地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备。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学校名为哈尔滨市外语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外语学院,是中国早成立的外语学院之一。学校现有本科、硕士研究生、留 *** 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 *** 与 *** 共建高校,也是 *** “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化人才培养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高达70%以上。学校开设了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 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芬兰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希腊语、土耳其语、波斯语、 *** 语、白 *** 语、蒙古语、 *** 语等34个语种,开设了70多个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
学校注重培养 *** 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 *** 、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瑞典、挪威、丹麦、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希腊、土耳其、波斯、 *** 、白 *** 、蒙古等30多个和地区的大学签订了学术合作协议,与国外的大学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项目,如“孔子学院”、“汉语桥”、“中国 *** 奖学金”等。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学术资源,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会议中心、国际 *** 公寓等。学校还设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语音与语言认知实验室”、“跨文化交际实验室”等。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简称黑外,是一所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属重点本科院校之一,也是中华人民 *** 国 *** 与黑龙江省 *** 共建高校。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当时哈尔滨市外事局创办了一所外语学校,主要为哈尔滨市 *** 干部和外商提供英语培训。1955年,该校更名为黑龙江省外语学校,并开始面向全省招生。1985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外语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是黑龙江省一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个本科专业。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拥有俄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葡萄牙语、 *** 语、意大利语等10个语种的教学、研究和交流能力。
学校注重国际化教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 *** 交流、教师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学校还注重 *** 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了 *** 社团、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等多种活动,为 ***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 *** 、多元、 *** 、创新”的校园氛围。学校设有“文化广场”、“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多个文化场所,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运动会、英语演讲比赛等多项活动。
学校还注重校园精神建设,提倡“爱国、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的校园精神。
学校现有南岗校区和和平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校园内设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行政楼、 *** 宿舍、食堂、体育馆、游泳馆等多个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生活和娱乐环境。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 *** 组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单位”、“黑龙江省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