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词语,形容知己的高级词汇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7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知己词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知己词语以及形容知己的高级词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知己”的词语有哪些
  2. 形容知己的词语
  3. 知己知彼的近义词

一、形容“知己”的词语有哪些

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青林黑塞]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4、[群空冀北]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6、[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7、[知己之遇]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8、[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9、[青蝇之吊]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10、[青蝇吊客]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二、形容知己的词语

1、白首如新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2、出处:宋·苏轼《拟孙权答曹 *** 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3、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4、出处:明·孙仁儒《东郭记·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5、白头而新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6、出处:明·杨慎《白头而新》:“《汉书》:‘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说苑》作‘白头而新,倾盖而故’。‘而’、‘如’,古字通用。白头而新,虽至老而交犹新。”

7、奔走之友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8、出处:《后汉书· *** 锢传·何顒》:“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9、叨在知己叨:谦词,表示辱没他人,自觉惭愧;知己:友谊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为您的知己朋友。

10、出处:清·霁园主人《夜潭随录·崔秀才》:“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1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2、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3、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14、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15、将顺其美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16、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17、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但见个贫的呵,我早则倾囊儿资助。”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18、解人难得解人: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借指知己;难得:不易得到。比喻知己难得。

19、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 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20、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1、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2、青林黑塞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23、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24、青蝇吊客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25、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26、青蝇之吊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27、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28、群空冀北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29、出处: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30、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31、出处:明·施耐庵《 *** 全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32、玉汝于成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33、择主而事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34、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35、知彼知己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36、出处:《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知己之遇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38、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39、出处:《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0、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4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42、指囷相赠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4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44、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45、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46、酒逢知己千杯少形容 *** 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47、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 *** 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49、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知己知彼的近义词

1、【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对自己和对方都了解得很透彻

2、近义词之1: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3、词语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真是个毫无自知之明的、狂妄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

4、近义词之2:知彼知己 [zhī bǐ zhī jǐ]

5、词语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6、近义词之3: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7、词语释义: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对于事情比较了解,处理起来已有把握

8、近义词之4: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9、词语释义: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形容对情况极为清楚对他们的活动,他完全了如指掌

知己词语,形容知己的高级词汇-第1张图片-

10、近义词之5: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11、词语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细观察秋日兽类的毫毛。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知己 词语 词汇 形容 高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