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其是是什么意思 自行其是褒义还是贬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5

今天给各位分享自行其是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自行其是褒义还是贬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自字打头的成语
  2. 我行我素的意思是什么
  3. 我得声调怎么拼读

一、自字打头的成语

1、出处:《新唐书·李勣传》:“自拔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2、意思: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3、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意思: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 *** 。

5、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6、意思: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7、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8、意思: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9、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10、意思: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11、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12、意思: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1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14、意思: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15、意思:擂:打鼓。自己 *** ,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6、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17、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18、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19、意思: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20、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21、意思: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22、出处:《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 *** 长城。”

23、意思: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 *** 自己的事业。

24、出处:《三国志·魏志·步隲传》:“种瓜自给。”《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25、意思: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26、意思: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27、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28、意思: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29、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30、意思: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31、意思: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32、意思: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33、意思: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34、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35、意思: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36、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37、意思: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38、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9、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0、意思: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41、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42、意思: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43、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44、意思: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45、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46、意思: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47、意思: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48、出处:唐·白居易《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49、意思: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50、意思: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51、意思: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52、出处:《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53、意思: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54、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55、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56、意思: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57、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58、意思: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59、意思: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60、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61、意思: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62、出处: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诗:“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宋·苏轼《策别十七·去奸民》:“譬如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于罗网而后取也。”

63、意思:投:进入;罗网:捕捉鱼鸟的器具。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 、意思: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

65、出处:汉·扬雄《解嘲》:“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大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66、意思: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67、出处: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68、意思: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69、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 *** 。”

70、意思:作古: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71、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 *** 。”

72、意思:作故: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73、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74、意思: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75、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76、意思: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77、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78、意思:矛:进攻敌人的刺击 *** ;盾:保护自己的 ***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79、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80、意思: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81、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自行其是是什么意思 自行其是褒义还是贬义-第1张图片-

82、意思: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83、出处:《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84、意思: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85、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 *** 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86、出处:《 *** 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87、意思: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88、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 *** 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 、意思: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90、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91、意思: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93、意思: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94、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5、意思: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96、意思: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97、意思:不加约束,任它 *** 发展。

98、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 *** 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 *** 自在。’”

99、意思: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100、意思:圆: *** ,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101、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102、意思: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103、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104、意思: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105、出处:《尚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106、意思: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107、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108、意思: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109、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110、意思: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二、我行我素的意思是什么

1、汉语成语本词条是多义词,汉语成语,拼音是wǒxíngwǒsù,意思是指不受外界影响,按自己向来的行事方式去做。出自《礼记·中庸》。

2、成语辨析【近义词】依然故我、刚愎自用【反义词】言听计从[1]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1]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自行其是。

三、我得声调怎么拼读

1、应该是我w-ǒ,可以组成的成语应该是

2、成语解释: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3、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自行其是

自行其是是什么意思和自行其是褒义还是贬义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自行其是 褒义 贬义 意思 还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