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和什么意思(肝脾不和怎么调理治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7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肝脾不和什么意思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肝脾不和什么意思以及肝脾不和怎么调理治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肝脾不和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2. 肝脾不和的症状
  3. 中医护理:肝脾不和证
  4. 肝脾不和是怎么回事
  5. 肝脾未及是什么意思
  6. 什么是肝脾失和它与内湿存在什么关系
  7. 中医中的肝脾不和与脾肝不和有区别吗

一、肝脾不和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肝脾不和是中医的病理名词,中医认为肝脏主疏泄,调节全身脏腑的气机运行,协调各个脏腑功能的有序运行。脾为运化饮食物的脏器,可以将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但同样受到肝脏的调节。当肝脾不和时,肝脏全身疏泄功能失调,造成对脾脏的调节功能异常,而出现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临床症状会出现异常。肝脏本身的问题,表现为胸胁满闷不舒、口苦、情绪波动等,同时还有脾的运化异常,表现为腹胀、呃逆、食欲不振、呕吐、 *** 排出障碍等,其诱因多是由于情志不遂、过度的忧思所导致的。所以疏肝理气为之一要务,同时配合健脾消食的 *** 物可以解决问题。

二、肝脾不和的症状

1、肝脾不和是由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或脾虚不能运化,引起肝失疏泄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肝脾不和什么意思(肝脾不和怎么调理治疗)-第1张图片-

2、常见的症状有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 *** 泄泻、往来寒热、情绪不畅、闷闷不乐、 *** 不利、腹胀腹泻、下利后重、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干咽燥、神疲食少、 *** 不调、迟滞、 *** 量少色淡、 *** 胀痛、肠鸣腹痛,而后 *** 泄泻,泻后仍腹痛。

三、中医护理:肝脾不和证

1、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两者可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者,称木横侮土,若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而影响肝气疏泄者,则称为土壅侮木。

2、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 *** 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

3、病机分析:本证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特征。

4、肝气条达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也有助于肝的疏泄。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胸胁胀满或窜痛;

5、气机郁滞,肝失条达,则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牌失健运,运化失司,湿邪中阻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肝气横逆犯脾,气机阻滞,健运失职,则发作 *** 腹痛腹泻,证情之发作与轻重,每与情绪有关。

6、舌苔白或腻为湿阻中焦之象,脉弦为肝脉。

四、肝脾不和是怎么回事

1、肝脾不和是因为肝气失于疏泄,脾气失于健运,肝和脾两脏的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导致的病症,又叫肝脾不调。肝脾不和一般是因为情绪不佳易于伤肝,或者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这两个脏腑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因果。

2、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肝属木、脾属土,叫木行无土,如果脾虚兼运,气滞湿阻,进而影响肝气的疏气,被称为土壅侮木,临床上胁腹胀痛是最主要的表现症状,经常看到泄泻、腹痛,鼓胀、胁痛、 *** 不调等症状,现代医学里的慢 *** 胃炎、肠炎、肝炎、肝硬化包括一些神经 *** 症都能看到这种表现。

五、肝脾未及是什么意思

1、“肝脾未及”是指做事还没有到位、标准还未达到或未能够做到完美。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医学,认为肝和脾是人身体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如果肝脾功能 *** ,会引起一系列身体问题。因此,“肝脾未及”也暗示了一个人的不足和 *** 。

2、肝脾未及不仅仅适用于医学领域,也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肝脾未及的表现往往是工作没有完成、思维不够清晰、计划没有落实等等。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肝脾未及则可能会导致缺乏竞争力,甚至致使职业发展受限。

3、为了避免“肝脾未及”的困境,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可行的计划,并且认真实行。其次,我们需要学会高效地处理任务和时间,把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最后,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增强自己在职业和生活中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避免“肝脾未及”的情况发生。

六、什么是肝脾失和它与内湿存在什么关系

1、关于湿气的危害,许多医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2、在中医的观念里,湿气有表湿内湿之分,表湿易治,而内湿相对难度大一些。

3、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内湿,比率还不低,之所以如此,与现代人作息不规律、缺少运动及精神压力大有很大的关系。

4、内湿在体内的淤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当你已经明显感觉到湿气的存在,症状表现于外,让你感觉难受的时候,多半已成为慢 *** 疾病。

5、像二型糖尿病人,内湿都已达到一定程度,内湿一重,体内营养物质就无法吸收运化。

6、尽管内湿与身体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实际中往往与肝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7、虽然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证型很多,但肝脾失和最为多见。

8、肝脾同属人的消化 *** ,肝脾失和,影响肠胃的消化能力。而肠胃功能不好,身体的其它方方面面都受到牵连。

9、李东垣的《脾胃论》的核心意义就是在于此。

10、最平常的解释就是,人要生存,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吃饭,整个消化 *** 与外界接触最多。

11、它与肺不一样,肺的呼吸是恒定的,且呼吸的都是空气。

12、脾胃就不同了,冷的热的饱了饿了,过油过生过辛过咸,都容易对脾胃造成伤害。

13、另一个解释是,肝是 *** 的化工厂,脾胃是输送原料的,化工厂没有原料,无法组合 *** 需要的养分。

14、基本养分缺乏,不能营养各个组织细胞,原料配送效率更低。

15、作为化工厂的肝,与作为原料运输的脾胃,每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16、肝脾失和的内湿,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17、最明显的就是中焦满闷,好像气不顺,胃脘部位堵得慌。

18、也有的表现为两胁疼痛不舒,两胁是肝经循经路线,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19、而另一些人,则容易打嘀上气,胃以下为顺,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已经给人设计了这个功能。

20、当中脘部位有问题的时候,气不往下走而只往上来。

21、这有点像下水道,当下水道中间某部位堵住了,水中气泡就往上冒。

22、这个比方不一定恰当,但胃不好的人,胃里容易停水,所以有些人很不理解,喝水都会感到胃部胀得厉害,感觉自己连水都消化不了。

23、其实是停水的缘故,脾胃湿寒无法运化水谷。说水都消化不了,也说的通。

24、肠道里的湿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所谓的湿,与肠道炎症很有关系,湿和炎症是否同属一物,还有待现代医学证明。

25、肠道里的有害菌始终是存在的,肠道健康的时候,有益菌在参与分解有害菌,肠道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是个平衡的关系。

26、当肠道有问题的时候,肠道里的有害菌大量繁殖,数量远远超过有益菌,它们相互间永远在斗争,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27、中医用 *** 的目的,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的作用,这与西 *** 用抗生素道理相同。

28、所不同的是,西医是直接奔细菌去的,而中医要从人的整体出发,调整整个身体。

29、比如,肠道内湿表现症状各有不同,上气严重的要加下气的中 *** ,气胀的要加理气消胀的 *** ,不消化的就要加消食 *** 。

30、如果兼肝气郁结,还要加疏肝理气 *** 。

31、当然,所举例子还有很多,实际中最主要的,是区分湿寒还是湿热,这里只是粗浅地说一下。

32、清朝医家叶天士,有一个著名医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 *** ”,虽然说的是阳气与利湿(尿)的关系,但也是治湿的 *** 。

33、所谓内湿,从中医角度讲,就是湿邪,邪气总是要有去路。

34、祛除内湿,不能走表发汗,当然只有利湿一条,让湿邪从 *** 而出。

35、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湿邪就是 *** 内的水分太多了, *** 了身体阴阳结构,把多余的一部分水祛除了,身体就能恢复平衡。

七、中医中的肝脾不和与脾肝不和有区别吗

1、肝脾不和是中医的病理名词,中医认为肝脏主疏泄,调节全身脏腑的气机运行,协调各个脏腑功能的有序运行;脾为运化饮食物的脏器,可以将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但同样受到肝脏的调节。当肝脾不和时,肝脏全身疏泄功能失调,造成对脾脏的调节功能异常,而出现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临床症状会出现异常...

2、肝脾不和的症状一般是嗳气打嗝、恶心腹胀以及虚焊自汗等,患者也会出现有手脚冰凉和食欲减退等情况,可能也会感觉到容易疲乏无力,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就要及时检查并使用逍遥丸等中医进行治疗,只要做到疏肝健脾就可以使症状得到缓解。患者平时注意加强对肝脾的调理,少食用辛辣等 *** *** 大的食物,要以杂粮和蔬菜等食物为主。肝脾不好的症状有面色发黄,胸闷疼痛,食少倦怠,腹泻腹痛,郁郁不乐等多种。肝脾不好的人更好吃中 *** 调理,它虽然缓慢,但能治本。而西 *** 虽快,但是它只治标。在日常生活中,肝脾不好的人应该保持心情愉快,不要动怒或者是大喜大悲,适量运动。

文章分享结束,肝脾不和什么意思和肝脾不和怎么调理治疗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不和 调理 意思 治疗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