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寿螺入侵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与专家对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担忧对比,网友脑补当年入侵的小龙虾在炎热的夏季是如何被做成十三香/麻辣/蒜蓉味,然而这些餐饮用的小龙虾都是养殖的,入侵物种仍然快乐的生活在江河湖泊里。
小龙虾
福寿螺和小龙虾一样,都是外来物种,而且都可以食用。但两者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小龙虾成为“夜宵之王”,而食用福寿螺出现疾病的新闻常见报端,让人敬而远之。为什么会这样?
福寿螺
福寿螺,也叫大瓶螺,原产南美洲,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广东地区进行食用养殖,后来因为口感不好、腥气重而弃养。福寿螺以植物、蔬菜、瓜果以及一些动物腐烂的 *** 为食,适应能力强、种群蔓延快,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现。福寿螺为世界 *** 最严重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
看到这次大家就明白啦,正是为了吃引进的如今口感不好就弃养,那些想简单靠着吃就把这事解决了的网友莫不是把专家当憨憨,你能想到的专家也能想得到呀,如果吃能解决问题也不至于把危害 *** 炒上热搜呀。
水族店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水族圈里也有养观赏螺的朋友,观赏螺如今也很热门,诸如苹果螺、斑马螺、黄金螺等等几十个品种也开始受到玩家的青睐,利润也很高。其实有些观赏螺在野外就能找到,但拿到水族市场就身价倍增。
比如,前几年在全国餐饮市场流行的福寿螺,到了水族市场每只能卖到20多元,而在菜市场一只也就几元钱。
总体来说,观赏螺的利润率一般在500%以上。而且有些螺的繁殖能力很强,比如苹果螺,只要有两只放到一个缸里,一两个月就能繁殖五六十只,行话叫做“爆缸”。对于经营者来说,卖这种螺就是无本生意。
话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如果不能吃我们可以好好的观赏。
只是名亨小编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鱼友物种入侵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观赏螺随意放生丢弃或许对生态就是无法挽回的灾难,也再不要天天抖吃就能解决问题的机灵。
爱吃螺蛳的注意!每年都有人吃它中毒,尚无特效 ***天气逐渐热起来
宵夜是不是又想吃起来了?
烧烤、小龙虾、嗦螺
可谓夜宵三 ***
不过
爱吃螺肉的亲们一定要注意了
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紧急提醒!!
不认识的螺类不要吃!
近日,浙江海宁市民朱先生爆料,五一期间他为儿子抓鱼,结果一网下去捞上来两个东西,还 *** 产下粉色的小东西。这是福寿螺的幼卵,看着有点起鸡皮疙瘩……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边看到
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们揉碎、剥落!
父母也要严禁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
更不要好奇这种粉色的螺卵
而去拨弄螺卵
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人们为什么会“谈螺色变”,这里不得不说这件事——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 ***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 *** 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 *** 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 *** ,引起嗜酸细胞增多 *** 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一、查外观
田螺 *** 像宝塔,很尖很立体;福寿螺 *** 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更好也最直观的辨认 *** 了。
二、观颜色
福寿螺又叫黄金螺就是因为福寿螺颜色呈黄褐色居多。而田螺则是深褐色。
三、看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发现螺壳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不是田螺了。
四、卵区分
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头上甚至水面上。
所以,野外看到岸边有粉色卵的螺类,就别想着捉回来爆炒或者烧烤了。
这种织纹螺也不能吃!可能中毒!一颗就可能致命!
还有以下这些织纹螺
千万不能吃!
有毒!而且毒 *** 很强!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
???
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几乎全年都有发生,大部分中毒事件集中在5-8月份。而在盛产织纹螺的温州、台州等地是主要中毒风险高发区域。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 *** 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
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中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毒 *** 较强的织纹螺,成年人约食用10g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浙江省海洋渔业局渔业处副调研员刘定康曾表示,其毒 *** 比 *** 还要高上百倍,吃一颗就可能致命。
织纹螺中毒尚无特效 ***
织纹螺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 物。
早在2012年, *** 就发公告称,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 物。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国家食品 *** 品监督管理 *** 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 *** 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 ***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 *** 物。
来源丨深圳龙岗警营(ID:LGpolice)、深圳大件事
编辑丨欧宗林
值班编委丨方思静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多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谢谢!
中国斗鱼繁殖饲养详细教程之一章:选定亲鱼与繁殖
1、选种
首先,公鱼母鱼一定要健康强壮并且 *** 成熟(建议选半年以上鱼龄的种鱼)。
繁殖纯种鱼的话,一般认为斗 *** 足、尾展大、拉丝长、体型好、发色鲜艳、纹路全直或者有特点的为佳,当然并没有具体标准,更多的是看你自己的爱好。有时候往往会为了鱼身上的某一个突出优点而暂时忽视其他缺点。
繁殖杂交鱼的话,那就更复杂了,除了以上那些条件,还要参考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杂交改良公式。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新手可以到论坛的“斗鱼深入讨论区”看各种精华帖。
当然,如果你定下目标,立志要培育出属于你自己风格的国斗,那你就要更努力了。
子代不一定就能够沿着理想的方向前进,优化和定向选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技术、经验和恒心。改良绝不是一两代鱼就可以出成果的,除了努力有时候还需要点运气。
怎样挑选公母?
成熟的公鱼单养的话会吐泡,攻击 *** 很强;成熟的爆卵母鱼肚子较大,有时候会出现“婚姻纹”,很容易辨认
公鱼,母鱼 *** 。
2、 ***
野外国斗的繁殖期为清明后至冬至前,繁殖能力强悍。国斗繁殖温度最适宜为25~27度,这个温度下鱼比较活跃,排出的卵也很快孵化。当然,人工繁殖不论四季,只要温度合适都可以。
关于繁殖缸和育苗缸的选择
方案一:
在公鱼原本的单养缸(容量不小于12L,至少是20*20*30的单缸)繁殖。
这里有个小技巧:为了提高配对成功率,可以先用隔离盒(如图)把母鱼挂在鱼缸上一起养着,给个机会让它们先谈谈心。然后给种鱼加强营养好好补补,为了让小鱼能够吸收更高质量的卵黄,有助于渡过开口期。
当你看到公鱼吐的泡越来越多了,母鱼也开始不断扭 *** 时,就证明时机成熟(一般3天内都可以),这时候把母鱼放进去成功率就会很高。避免了有时候母鱼被公鱼打死的 *** 。
放母鱼进去后,更好用遮光的板或者一块布把鱼缸围起来,尽量别打扰到种鱼。该方案需要等出苗后,把鱼苗捞到另外的育苗缸(同样容量不小于12L,水位约10cm,方便下一步开口)。
优点:公鱼主场作战,成功率较高。方便观察,甚至拍照录 *** ,发布到论坛跟大家分享喜悦。
缺点:需要把握好时机(捞苗更好在刚孵化,还在水面打圈圈的时候),而且苗可能捞不干净。另外,把苗转移到育苗缸,存在一定的风险。当然,更安全的做法是把原缸水抽去育苗缸,就不用担 *** 质和水温的变化。
方案二:
把公母一起捞到育苗缸(可以用整理箱)繁殖。等出苗了,把种鱼分别捞走,留下鱼苗。
优点:适合同时繁殖多窝,而且整理箱移动起来灵活,不占位置。
缺点:公鱼到了新环境,有时候需要时间适用才能成功繁殖。
关于繁殖缸的布置
放点水草叶或者泡沫块,总之是能浮在水面的东西。也有人喜欢用榄仁叶,具有一定的 *** 功能,也是不错的选择。目的是为了方便公鱼积聚泡巢。
合缸后,一般公鱼会攻击母鱼,母鱼愿意的话就会垂直身体扭着尾巴等候公鱼;不愿意的话就躲在一角。这一过程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候放下没几分钟就ooxx,有时候几天都没反应。总的来说,国斗繁殖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大部分都可以在1天内完成。
配对期间无需喂食,如果繁殖成功,你就会看到公鱼单独守在泡巢下面,并且把母鱼赶到角落。
◆如果你刚刚选用了方案一,那么你可以先不用理,等到鱼苗完全孵化 *** 在水面还不会到处游的时候,用杯子连水带苗一起捞走,转移到育苗缸,水位同样不超10cm,方便下一步开口。
◆如果你选用了方案二,这时候我们可以有两种做法:
■做法一:
把母鱼捞走了,让母鱼好好休养。留公鱼守巢公鱼会给卵提供氧气并把沉水下的卵吐回浮巢,也会吃掉死卵,你会看到一个称职而伟大的 *** ,可以一直让公鱼带到小鱼平游后再捞出。
注意:有的公鱼在看巢过程中受惊吓会吃掉卵,所以捞母鱼时候一定要轻点,可以选择在晚上捞,尽量少打扰公鱼。
■做法二:
直接把公母都全捞走,把水位降到10cm以下,让卵自然孵化。这样的话孵化成功率可能没公鱼守巢那么高但是避免吞卵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卵太多的话也有可能坏水,所以需要及时吸走未孵化的白卵,是个大工程,需要耐心。
第二章:幼鱼喂食
当小鱼孵出来后才是我们忙的时候。中国斗鱼相对于大部分热带鱼来说产的**较少,小鱼开口存在一定困难更需要我们耐心的照顾。基本上做好幼鱼喂育这一关,后面的国斗养殖就轻松了。
*** 卵经过24~36小时左右就会孵化,孵化后2~3天都是吸收卵黄,然后开始平游,平游后2天开始起飞,就是满缸游。一般是起飞阶段后开始喂食,俗称的开口。算一下的话就是开口时间在于刚孵化后5~7天内,因鱼个体差异而定。
下面分别说说用于开口的幼鱼食物。
自生自灭
说真的认识好多朋友都就这样让他们自生自灭。有的人是嫌麻烦,有的人是繁殖过多,不过你即便不管它们也要做做前期工作。
找个30cm以上大点的缸放到阳台那,随便养点草晒出点绿水,然后将小鱼放进去吧。这样可以有点绿水,有点微生物,最后最强的那少量苗会留下来吧。这样留下来的个体肯定出众。
关键一点是放越少的鱼越大的水体成活率越高。
ps: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推荐指数:☆
蛋黄水
煮熟的蛋黄喂小鱼,用多少就取多少,剩下的用保鲜纸密封放冰箱保存。取少量放到个小杯子里,用鱼缸水化开,再用滴管吸到缸里投喂,如果用于开口还得用 *** 等密网隔离出小颗粒。
由于蛋黄容易坏水,正确的使用 *** 应该是将隔好的蛋黄水滴落鱼缸后等大概半小时就要将剩下来的蛋黄用针筒抽走,不然很容易坏水。
由于幼鱼对不动的食物不大感冒,所以想用蛋黄水喂食的话缸不能太大,水位也不能太深,方便小鱼能容易的吃到。但是水体小就就更容易坏水了,所以只有少喂多餐,多抽剩蛋稳住水质。
坏水是一缺点,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营养不足,往往用蛋黄水比下面要提到的几种开口食物要慢很多很多。虽然蛋黄好找,如果作为小鱼食物更需要你的耐心。
ps:材料虽然好找,但更考验你的耐心, *** 作繁琐。
推荐指数:★
饲料粉(脱壳丰年虾)
饲料粉(脱壳丰年虾)开口比蛋黄水更难一点。用木舂之类的工具把饲料磨粉投喂。
因为初期小鱼对死物兴趣不大,这里有个 *** 就是重复几次把沉底的饲料粉用吸管吸起来,再投喂进去。小鱼一般对下落过程中的饲料感兴趣,吃的会多点,成为习惯后即便饲料沉底了小鱼也会吃。
在我看来饲料粉不太适宜开口,但是如果用下面几种食物开口后幼鱼达到8mm后转饲料粉投喂比较轻松和省力。
ps:如果细节处理的好,这个 *** 也可以有一定的成活率。附:《饲料粉带苗教程》请查看本期推送的第2篇文章。
推荐指数:★★★
草履虫
即洄水,传统的幼鱼食物。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对着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点悬浮水中。或者用煮过的稻草泡水得到。
在适温22~24度下一周后稻草培养液由清变云雾证明繁殖成功、草履虫个体小作为开口料不错。但是后期营养不足,一般2周后就要考虑转丰年虾幼虫。
推荐指数:★★★☆
微虫
微虫是短鲷迷很习惯用的开口食物,种源一般通过鱼友相赠或 *** 。
用小器皿装滴过酸奶的馒头培养繁殖很快,投喂水中后能较长时间在水中生存。
缺点就是培养基有股酸爽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得了把这东西放家里的。
推荐指数:★★★
水蚤
传统的小鱼食物。住城市的可到花鸟市场购买,所住地方没卖的可以到田边水渠里捞取。
大量的话放缸里每天换水一次可活3~4天。如果想养殖就得投喂酵母或者淘米水,需要打氧并且每天换水。喂之前先将大小分离,留下大的水蚤继续繁殖,小的喂苗刚好。
用100目跟200目的网来分,如果不分的话小鱼可能会吃到大个子的撑口而死,水蚤活动能力强,更适合筛选出强壮的育苗。水蚤相比丰年虾可以在水中存活更长时间,不用担心吃不完死掉坏水。
当然,野采回来的水蚤可能夹杂其他生物,如蜻蜓幼虫是会吃鱼苗的,所以要特别小心,过好水除掉杂质再喂鱼苗。
推荐指数:★★★☆
丰年虾
即丰年虾幼虫。丰年虾孵化 *** 有2种,打气孵化法和浅盘孵化法。打气法孵化率高出虾快,浅盘法只适合少量鱼苗,同时嫌打气麻烦的人。
丰年虾卵有细卵和大红卵之分,细卵更适合开口,有条件的话买大红卵的时候顺便买一点细卵,等度过了开口期(一星期左右),就可以孵化大红卵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连盐水一起喂,还有壳也要分离。丰年虾幼虫的大小非常适合斗斗,是小鱼开口一大利器,可能有的地方买丰年虾卵不方便,可以上网邮购。
丰年虾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淡水里面存活的时间不长,所以每次喂的时候不要过量,尽量少喂多餐,也可以放几只黄金螺(福寿螺)或者苹果螺吃剩下的死虾。
ps:丰年虾是我们要讲的重点,附:《丰年虾孵化器的 *** 教程》,请看本期推送的第3篇文章。
推荐指数:★★★★★
第三章:幼鱼培育
幼鱼培育最重要步骤还是开口关,只要开口食物吃好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如果是新手带苗的话,建议分散投资,就是用原缸水分几个缸来养育小鱼。不同缸可以用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分量来伺候,你可以看到他们的生长速度差异。当然你不想折腾的话那还是一窝一起来吧。
繁育小鱼每人都有不同的经验和 *** ,这里分享我实践过的。
▼公母放到一起,公鱼开始求爱,母鱼竖着身体表示很赞。
▼卷到一起开始XXOO;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
▼公鱼把母鱼抱住翻过来,母鱼开始排卵,公鱼同时 *** ;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
▼ *** 卵;(仔细看,和那些空心的泡不一样的)
▼产卵后24-48小时;小鱼开始孵化出来,横七竖八地 *** 在水面,偶尔旋转着打圈。
提示:
如果你选择方案一,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杯子连苗带水一起捞到育苗缸了;
如果你选择方案二,这个时候就将种鱼捞走,留下鱼苗。
第3天;
▼小鱼刚开始学会游泳,身体可以立起来,但是大部分还浮在水面,俗称“平游”。
第4-5天;
▼小鱼游泳技能增强,可以上下游动,分布到鱼缸各个角落,俗称“起飞”。这时候先别急着喂食,先让鱼卵的营养再飞一会。
第6天;
▼因为丰年虾孵化需要24小时,所以第6天就可以开始孵虾了,更好是用细卵的丰年虾。(某宝搜细卵丰年虾卵拉到最下面有详细孵化教程)
第7天;
▼可以喂少量刚孵化的丰年虾幼虫(更好是用细卵孵化的),可以观察到有个别鱼苗的肚子是红色的,俗称“开口”。
第8-9天;
▼可以看到大部分鱼苗已经开口了,这个阶段最有趣的是看着2mm的小鱼吃0.4mm的小丰年虾,心里会感到很安慰。
(注意:不要喂到盐水,虾壳也要尽量清理干净。我有一次没分离壳就喂了,结果第2天发现很多鱼bb肚子里都是壳,消化不了损耗不少)
第10天;
▼喂丰年虾还是提倡少喂多餐。尽量用刚孵化的来喂,这时的丰年虾营养价值更高。
第11天和12天,变化不大。
第13天;
▼育苗缸里尽量多添置水草(如蜈蚣草、印度竹节、金鱼草),有利于水质的稳定。同时更好加上水妖精,在小鱼的迷鳃 *** 还没发育成熟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提供氧分,并且可以净化水质,强烈推荐。
但是水妖精不要过早添置,要等到小鱼具有比较高的游泳技能时候再开,而且气泡量不宜过大。另外,喂丰年虾的时候应该暂时关掉水妖精。
第14天;
▼在有水妖精和没有过量喂食的情况下,1个月内都可以不用大量换水。每天抽便便和添新水就好了。如果喂多了吃不完,就要及时抽走剩饵避免坏水。
尽量做到少量多餐,每次喂的虾量在10分钟内吃完为宜,吃剩的丰年虾可以用盐水放冰箱保鲜层保存,多分几格避免密度过大,一般2天内损耗不大。
当然,有条件可以用2个瓶子轮流孵虾就再好不过了。
第15天;
▼接下来的十多天都是同样的 *** 作,每天孵虾、喂鱼、抽屎、换水。
顺利的话不知不觉从孵化第2个星期后,就有个别小鱼就可以长到1cm,有一些较弱的个体还在原地踏步。小鱼生长速度有差异,可能会出现大吃小的状况。
因此,如果有个别大哥先长到1cm,可以先把他们隔离出来单独养;如果都长的比较齐整就无所谓了。损耗避免不了也不必在意,物竞天择嘛。
第16、17天;终于看起来不像“蝌蚪”了,渐渐变成一条鱼的样子。
满月;
▼恭喜,可以转喂饲料粉了,终于不用再孵虾收虾了。
到了这一步就基本上没难度了。1.5cm开始花纹,2cm上色。后面基本一天一个样,注意长的特别快的头苗可以分缸养。密度小了就大的更快,很快就可以作为“样品”展示了。
一般两个月左右,到了3cm就可以分享给朋友了,如果是原生种的话,还可以拿点去放生,支持一下保育工程。
鱼苗满月转饲料粉后,也大大增加了成活率,一般在过一个月就可以到亚成。
本文转载自逛热斗鱼论坛,非小编原创,如侵犯权益,请联系删除,谢谢。
作者丨五次方
去年退休同事送我一个鱼缸,我一直在试探它所能容纳生物体的极限,现在差不多到头了。其中以软体动物为主,螺贝皆有,具体数目不详,肯定三位数以上。今天分门别类“总结”一下,给这些陪我跨年的小生命留些印记,以供来日之思。爱过。
瓶螺类
正腹足亚纲 主扭舌目 瓶螺总科 瓶螺科
图一 黄金螺
黄金螺,常见大型观赏螺,沟瓶螺/Po *** cea c *** iculata的黄化品种。沟瓶螺即是南方臭名昭著、人人得而诛之的入侵物种“福寿螺”,吓人不?食 *** 颇杂,荤素不忌,能吃也能拉,“顷之三遗矢矣”;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目前已有1/2 *** 大小的后代出现。
图二 紫纹螺
图三 象牙白
图四 蓝神秘螺和黄金螺对比
神秘螺,花色较多,紫白金青皆有之,前身为广布瓶螺/Po *** cea diffusa,又名平肩瓶螺,也是福寿螺之一种。外形似黄金螺,也有和黄金螺一致的色型,其体螺层(最膨大的那一层)和上层的夹角约等于90°,故曰“平肩”;而黄金螺在该处有明显凹陷的“沟”,夹角小于90°,据此可区分。亦有产卵,惜未见孵化。
小结:1、雌雄异体,需离开水面一定距离才能产卵,故鱼缸不能放满水,免得找不到地方给憋出毛病来;2、黄金螺的卵粉红色,神秘螺的卵灰白略带红色,都是密集成坨的形态,为避免引发不适感,图就免了。3、好养活,想养死都难。不耐低温,在北方的野外水域嘚瑟不起来,但在有暖气的室内无需加温。
潮螺类
异鳃亚纲 潮螺总目 椎实螺总科
图五 苹果螺(粉色)
图六 苹果螺
杜式丽卷螺/Planorbella d *** yi,扁卷螺科,商品名苹果螺,有粉、红、蓝、豹纹等各种色型,普及程度比黄金螺高,繁殖能力更加强悍,随手扔几个就有可能爆缸。我这里娇嫩欲滴的第二代已然长成,年老色衰的上一辈被我悉数清除。不必心软,“三嫌老丑换娥眉”,正是沿袭古人遗风。
图七 澳洲红螺
澳洲红螺/Bulinus sp.,淤泥螺科,又名尖顶红螺、法国金螺,曾经非常流行,后来人气渐消,目前在青岛南山市场还能见到。该种螺壳粉红色,长卵形,少见的左旋,软体部分颜色和红色的苹果螺相同。好养,据说繁殖不易,就算产卵孵化也很容易团灭。
图八 耳萝卜螺(疑似)
图九 左耳萝卜螺,右囊螺
椎实螺和囊螺是常见的杂螺(无法精确鉴定,故以科名称呼之),颜值低下,一般人不会专门养,我是二般人。图八疑似椎实螺科萝卜螺属的耳萝卜螺/Radix a *** icularia,触角很有个 *** ,呈三角状,有点像水牛角;囊螺乍看和耳萝卜螺有点像,壳表面都有类似豹纹的斑点,但实际上更像澳洲红螺,螺壳左旋,触角丝状,区别明显。
小结:1、无“口盖(厣)”,和陆地上的蜗牛类似;2、雌雄同体,异体 *** ,但耳萝卜螺可同体授精,即便一只进入鱼缸,不久也可能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这些就是这么来的;3、此类中有不少种类能在壳内充进空气,腹足倒挂在水面仰泳,以上四种全都拥有这项技能。
蜑螺类
蜑螺形亚纲 珍珠蜑螺目 蜑螺总科 蜑螺科
图十 闪电斑马螺和斑马螺
右边大个头是丽丝蜑螺/Vittina t *** rita,斑马螺,壳表黑色,具黄褐色条纹;左边是幡条蜑螺/V. coromendeliana,闪电斑马螺,与前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条纹为曲折的“闪电纹”。二者螺壳均为水滴形,但仔细看还是略有不同,只是不太好描述。
图十一 洋葱螺
图十二 洋葱螺
洋葱螺,正名半锥蜑螺/V. semiconica,螺壳为短粗水滴形,红棕色或橙红色,具螺旋排列的黑色斑。腹足暗黑色,口部有一圈“黑嘴唇”,还挺萌的。和其它蜑螺一样,洋葱螺也喜欢夜游,白天公认亮相是比较少见的情况。
图十三 *** 螺
*** 螺,即军帽螺/Neritina pulligera,也叫黄口蜑螺,螺壳呈半球形,通体乌黑,故名。通常白天潜伏沙内,或龟缩于角落,很难拍到;而且腹足吸附力很强,强薅容易致其损伤,所以摆拍也很难,只好借用别人的----本篇唯一一张网图。
小结:1、以上蜑螺均出身于咸淡水交界的“汽水区”,淡水能存活,人工环境下不能繁殖;2、产卵很勤(不能孵化),密集附着在其它螺或贝的壳上,麻麻赖赖,令人极为厌恶,我有点后悔引入蜑螺;3、除藻能手, *** 螺是业界公认的翘楚,有蜑螺在,绿藻成不了气候,只能苟且偷生。
田螺类
正腹足亚纲 主扭舌目 田螺总科 田螺科
图十四 石田螺
石田螺/Sinotaia sp.,具体种不知,只能“鉴定”到田螺科石田螺属,分布遍及南北淡水水域,常见的食用螺类,著名的广西螺蛳粉中的“螺蛳”即是石田螺(过去叫方形环棱螺),真正以“螺蛳”为正名、拟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物种Margarya melanioides仅产于云南的高原湖泊,寻常人等见不到。
图十五 耳河螺
图十六 耳河螺
耳河螺/Rivulafia a *** iculata,我国特有淡水螺类,产于南方水域,我这一批来自于湖南。壳形和一般田螺类明显不同,体螺层占比很大,壳面亮 *** (尾部被腐蚀后呈铜锈色),但它们刚来时浑身长满绿藻,根本看不出原色(shai),几天内即被蜑螺们迅速剃光......图十五正好表现了这一过程。
图十七 广东角螺
广东角螺/Angulyagra sp.,田螺科角螺属,具体种不知,好像分类有点争议。形状和普通的石田螺差相仿佛,壳面有凸起的深色环纹,使得其颜值上扬,虽是本土原生种,但跻身于观赏螺行列也不算僭越,比那什么雪琴唱歌合理多了。
图十八 东北田螺
图十九 东北田螺
图二十 东北田螺
来自哈尔滨松花江流域的东北田螺/V. chui,虽其貌不扬,比普通田螺形状更矬一些,但却是我这里最珍贵的物种,和螺蛳一样拟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目前还不是,所以我没有违法)。很遗憾,广东角螺和湖南耳河螺都活得还不错,东北田螺却大部阵亡,跨年之后就剩仨了......还有俩小崽子疑似东北田螺,希望都在它们身上了。
小结:田螺科有汉白玉田螺、龙功螺等“观赏螺”种类,我全无兴趣,只养了这些本土种,感觉反而不如流行的“观赏螺”类好养。很奇怪,我这里过滤器加氧泵俱全,好吃好喝伺候着,总比野外环境和东北苦寒之地强吧?后来和网友交流得知,那些死去的田螺很有可能是饿死的,一般螺粮并不符合它们的口味,应该喂螺旋藻片才对。
蜷
正腹足亚纲 蟹守螺总科 短沟蜷科
图二十一 宁波短沟蜷
宁波短沟蜷/Semisulcospira ningpoensis,以前叫方格短沟蜷,虽以“宁波”冠名,却分布广泛,青岛亦是产地之一。蜷类中有不少著名的观赏螺,比田螺科更盛,我也只养了这一个本土种,填补一下锥形螺壳的空白。该种无法像其他螺类一样在玻璃壁上上下自如,只能始终螺塔冲下,拧巴着往下挪,费老劲了。
注意:很多人看见这类螺壳锥形的螺,就认为是传播血吸虫的钉螺,其实差得远。著名的血吸虫宿主是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长度不足1厘米,水陆两栖,在水中和潮湿的草丛中活动,和蜷类迥异。
贝类
图二十二 无齿蚌
图二十三 左丽蚌,右无齿蚌
图二十四 上矛蚌,下河蚬
淡水贝类没啥观赏价值,养这些只是出于兴趣。精确分类办不到,简单介绍一下:图二十三中的大块头是蚌科无齿蚌属某种,可能是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或Sinanodonta woodiana,一般语境中的河蚌,移动时横冲直撞,犹如黄牛犁地,常把过滤器搥歪了;还有蚌科丽蚌属某种和矛蚌属某种,金 *** 的小蛤蜊是蚬科蚬属的河蚬,这些通常钻入沙中,只留呼吸孔外露。
图二十五 淡水壳菜
图二十六 淡水壳菜
重点说一下湖沼股蛤/Limnoperna fortunei,又名淡水壳菜,看着很像海虹、淡菜或者青口贝吧?像就对了,该种是贻贝科中的淡水种,主要生活在南方水域,甚至自来水管道中也会有。和海里的贻贝一样,会分泌黏 *** 极强的足丝,借以附着在其它物体表面。既能固着也好动,还能沿着玻璃缸壁上下移动(如图二十七),这一点其它几种都办不到。
其它
图二十七 高体鳑鲏
图二十八 中华花鳅
图二十九 黑壳虾
图三十 某泥蟹
除上述软体动物之外,我的鱼缸里还有些小鱼小虾小螃蟹:鱼以高体鳑鲏为主,还有几条中华花鳅;虾是所谓的除藻“黑壳虾”,可能是匙指虾科的种类;小螃蟹应该是某种泥蟹,据说在“深水”中活不过一周,但我这几只早就超过大限,仍然健在。不再一一赘述,over。??
关注作者,阅读全文 c还有50%的精彩内容,作者设置为仅对粉丝可见
科学公园
科学就是力量
14种观赏螺,1个排行榜,让你知道什么最适合给鱼缸除藻的工具螺鱼缸长藻心慌慌,
请来小螺来帮忙。
青苔消失挺开心,
几百新螺来爆缸。
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哗仔说鱼专栏。
对不起,我是哗仔!
本期内容是哗仔说鱼番外篇第十期内容,本期的主题是:观赏螺。
无数鱼友被鱼缸里的青苔困扰,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形形 *** 的小帮手,而观赏螺就是其中一种。
常见的观赏螺有14种,今天哗仔就帮大家整理一下,看看哪一种螺才是你最应该请进鱼缸的好伙伴。
好了,请同学们躺好,听哗仔说一说观赏螺那些事儿。
本文适合家里有草缸的朋友,也适合鱼缸里长藻的朋友们。预计阅读218秒。
月光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十名——月光宝螺
月光宝螺也叫月光螺,也叫羊角螺,不是大羊角螺哦。几乎不吃藻,吃草,可繁殖,不易爆缸,属于淡水螺。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十名,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几乎没有吃藻的觉悟,反而对水草特别感兴趣。
它被称为水草玩家的噩梦之一。
不过,它也是个挑食的家伙,也并非什么草都吃。它对水榕和铁皇冠比较感兴趣,但是对椒草几乎无感。
所以,它被鱼友冠以“割草机二号”的雅号,“割草机一号”就是臭名昭著的黄金螺。
不仅懒得吃藻,而且还吃草,所以,名次垫底,实至名归。
马来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九名——马来螺
马来螺,吃藻能力弱,不吃草,胎生,有爆缸的可能 *** ,但是不严重。
它是长得最像冰淇淋的观赏螺,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有一种观赏螺叫做“刺骨螺”,同样是来自 *** 产的,它们都是淡水螺,功能差不多。
不过,它虽然不能除藻,但是可以钻进底砂里打扫沙子里的垃圾,减少砂层中的厌氧区。
所以,它更多的是被应用在翻砂的目的中。
但从颜值的角度看,马来螺不算很美。
*** 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八名—— *** 螺
*** 螺,不吃藻,不吃草,卵生,可繁殖,不易爆缸。
它长得和蜜蜂角螺很像,但是并不是同一个物种。
它是观赏螺世界里的肉食主义者,是其它所有螺类的噩梦,它非常喜欢吃别的螺。
如果你的鱼缸里爆发了苹果螺, *** 螺可能是你唯一的选择。
对了,水里如果爆发了水生蜗牛,它也可能帮你免费打扫的,效果棒棒的!
神秘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七名——神秘螺
神秘螺是淡水螺,吃青苔不吃丝藻,大部分品种吃水草,个别品种不吃草,卵生,易繁殖,不易爆缸,是观赏螺里少有的分公母的螺类。
神秘螺是个大概念,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黄金螺,还包括紫衣螺,紫纹螺,蓝神秘螺、绿神秘螺,白象牙螺。
千万不要给神秘螺加盐,盐度达到千分之三神秘螺就必死无疑了。
黄金螺是神秘螺里面的大明星,也被称作“福寿螺”,但是这个名称其实和我们常见的那种农田里的福寿螺没任何关系。前文已经提到了,观赏螺领域里对水草 *** 力更高的品种。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七名,是因为它毁草能力太强了,很多草缸玩家很痛恨它——尽管它的颜值非常高。
澳洲红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七名——澳洲红螺
澳洲红螺:淡水螺,吃藻能力中等,不吃水草、但是会吃烂掉的水草叶子,卵生,易繁殖,易爆缸。
澳洲红螺其他的名称:澳洲水泡螺、法国金螺,尖顶红螺。原产地不在法国,在澳洲,至于为什么被称作法国金螺,这是个谜。
它的体内有个气泡,可以控制螺体的上升和下降。
在自然界,它主食烂叶子;在鱼缸里,它主食煮过的蔬菜。
龙宫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六名——龙宫螺
龙宫螺,淡水螺,吃藻,不吃草,胎生螺,可繁殖,不易爆缸。之所以把它分到第六名,是因为它是很冷门的观赏螺。
值得提示的是,大多数龙宫螺是有紫色花纹的,但是也存在没有花纹的龙宫螺。
喜欢弱碱 *** 水,如果水体太酸,它就会死掉。
对了,它属于苏螺的一种。苏螺是个神奇的大家族。
流星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五名——流星螺
流星螺,淡水螺,吃藻,不吃草,胎生,可繁殖,不易爆缸。它还有个名字叫做“宝塔刺螺”。
它是今天提到的品种中少有的大型螺。它疑似属于苏螺,但是不敢肯定。
别看它是个大块头,它是出了名的懒螺,不喜欢动弹,所以经常被新手误认为是死螺,其实它只是喜欢静静地思考螺生而已。
它是胎生螺,既然是胎生螺,产量就高不了,你就不用担心爆缸的问题。
因为移动慢,除藻能力就大打折扣,所以就只能屈居第五了。
橙兔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四名——橙兔螺
橙兔螺,是最为出名的苏螺,吃藻,不吃水草,但是会吃水草的嫩芽,它是胎生,每胎只生一只小螺,所以完全没有爆缸的可能 *** 。
苏螺的序列中,最出名的是橙兔螺,但是还有别的品种,例如:黄兔螺、黑兔螺、巧克力兔螺、满天星兔螺,总之是一群兔子。苏螺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兔钉螺”。
只要是苏螺,它就一定喜欢弱碱 *** 水质,和苏蟹苏虾和一个道理。
所以,苏螺是不太适合草缸的一类观赏螺。更好单养。
红苹果螺
蓝苹果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三名——苹果螺
苹果螺,淡水螺,吃藻能力很强,但是爆缸能力也是水族圈的王者,让很多玩家既爱又恨,它不吃水草,据说会吃水草嫩芽,还没亲眼验证过。早期鱼友们口中的“大羊角螺”指的就是苹果螺。
哗仔觉得,苹果螺应该是观赏螺世界里知名度更高的物种了,没有之一。
苹果螺不是天然物种,它是德国人改良的品种,也就是说,地球上本没有它。
红苹果螺本来的颜色是 *** 的,你看到的红色是它的血液的颜色;如果碰上蓝色血液的个体,就是上图中的蓝苹果螺了。
很多人先用苹果螺除藻,再放 *** 螺除苹果螺,很是闹腾!
*** 螺
西瓜螺
洋葱螺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第二名——一大群汽水螺
汽水螺比淡水螺有一个天生的优势,就是你永远不用担心爆缸的事情。
这一大群牛叉闪闪的汽水螺分别是: *** 螺、斑马螺(也叫西瓜螺)、洋葱螺、彩蛋螺和蜜蜂角螺。
这五种螺有几个共同特点:吃藻能力极强,坚决不吃草,会产卵,但是产出来的卵你绝不用担心孵化出小螺,因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了 *** 螺,其它的品种都很好看,但是如果要从这五种里面选出最厉害的一种,可能必须是难看的 *** 螺了。
在鱼友的口中, *** 螺也叫“笠螺”,但是笠螺其实是另一种螺的名字。
总之,你如果厌恶鱼缸里的藻类,请选择它们吧!
*** 螺
*** 螺的卵
观赏螺鱼缸除藻排行榜之一名—— *** 螺
总算说到之一名了,今天这篇文章写了整整十个小时,太累了!不过,估计感兴趣的 *** 不多,就当是哗仔写给自己的养鱼笔记吧!
小伤感了一下下,言归正传吧!
*** 螺还有个更形象的名字,那就是传说中的“军帽螺”,这两个名字就是指的同一个物种。
*** 螺也是汽水螺,之所以把它列为冠军,是因为它不仅不吃草,而且除藻能力逆天,是标准的“藻类克星”,不过,似乎对黑毛藻无效。
这些特点还不足以让它夺冠,真正让它坐上冠军宝座的是它的另一项特异功能——不怕 *** 螺的 *** !
我们今天提到的大多数螺都害怕 *** 螺的攻击,但是唯独军帽螺对 *** 螺毫无畏惧,因为军帽螺是真正的“战士”!
不过,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军帽螺更大的缺点是恶心的螺卵。虽说它不会孵化成小螺,但是对密集恐惧症的人是个折磨。最麻烦的是,这种卵很难被清除,凡是实践过的鱼友就知道哗仔在说什么了。
哗仔的心里话:还有一些野生螺也会出现在鱼缸里,常见的有:田螺、囊螺、钉螺、芝麻淡水笠螺、扁卷螺、福寿螺和青蛳。有的可以食用,有的不可以。除了 *** 螺,这些螺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狗头鱼系列的鱼,例如著名的巧克力娃娃和潜水艇鱼。希望哗仔今天的分享可以带给你们一点用处。祝大家玩鱼开心!
你与成功养鱼之间,只差一个哗仔的距离
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哗仔说鱼专栏,300余篇精彩养鱼文章等住你批阅。
哗仔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任何个人和公司不得抄袭剽窃,请不要和法律开玩笑哦!
近日有网友向小编爆料,
在河塘摸来的螺蛳中,
发现了疑似的福寿螺,
差点把它当田螺吃下去!
家住杭州临平的穆 *** 说前几日,
家里亲戚送来的一盆在河塘里摸来的螺蛳,
妈妈在清洗螺蛳时,
给穆 *** 拍下了 *** ,
问她这是什么螺?
看到 *** 的穆 ***
感觉 *** 中拿的那颗螺蛳有点不对劲,
回家自己拿起来看了下,
立刻不淡定了!
穆 *** 看到螺的头部上面有一圈圈的螺旋纹,
觉得可能是福寿螺。
小编找到杭州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鉴定,
因为 *** 的角度,无法判断是不是福寿螺,
但是这段时间确实是福寿螺繁殖期。
海宁也出现了
( *** 给儿子捞鱼虾,结果…)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
极易引起食源 *** 管圆线虫病,
感染此病会引起脑膜炎,
病情严重可致 *** 或死亡。
据统计,
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
多的达6000条。
( ***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一、查外观
田螺 *** 像宝塔,很尖很立体;福寿螺 *** 很扁平稍短些。基本上只是更好也最直观的辨认 *** 了。
二、观颜色
福寿螺又叫黄金螺就是因为福寿螺颜色呈黄褐色居多。而田螺则是深褐色。
三、看硬度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掉地上妥妥摔碎;而田螺壳质地坚硬,不但摔不碎,用手捏也很难捏爆。所以,大家吃的时候发现螺壳很容易捏碎,那很大可能就不是田螺了。
四、卵区分
田螺卵透明且有果冻状的承载物,一般淹没在水中;福寿螺卵是粉色,一般粘在水面的植物上、石头上甚至水面上。
所以,野外看到岸边有粉色卵的螺类,就别想着捉回来爆炒或者烧烤了。
每年进入5月就到了福寿螺繁殖季节,
福寿螺繁殖力十分惊人,
一年可产卵20-40次,
每次产卵几百至上千不等,
产卵量可达3-5万粒。
(下方 *** 可能引起不适)
网友在杭州临平拍摄福寿螺螺卵照片
针对福寿螺进行专项整治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
今年从4月初开始,
杭州余杭区也对福寿螺开展多项整治活动。
防治工作持续到10月底。
每天沿着河道寻找螺和螺卵并进行人工铲除。
据统计每天清除的成螺在150-200公斤左右,
螺卵在15-20公斤,
对他们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农田、池塘等封闭型水域
还使用无人机,
集中喷洒 *** 物对福寿螺起到防治效果。
除了喷洒化学 *** 剂还使用物理防治 *** ,
采用整沟清淤,
铲除田边、沟边的杂草,
结合农事排水晒田,
降低幼螺的成活率,
并在进排水口安装 *** 网防治福寿螺传播。
提醒大家下河摸螺蛳时,
一定要注意辨别福寿螺,避免误食!
注意!这些东西吃法不对也很危险
小编还要提醒大家:
鱼类、肉类中
有寄生虫并非新鲜事,
吃法不对,
可能会让你吃下很多虫!
黄鳝没熟千万别吃
颚口线虫会钻进眼睛
显微镜下,不管家养还是野生黄鳝,都有颚口线虫。当人吃了带颚口线虫幼虫的鱼类,它会像无头苍蝇在 *** 内乱窜。进入眼睛可致失明,进入大脑还可能致命!不过,只要达到沸水温度,煮熟煮透,颚口线虫就会死亡。
淡水鱼鱼生鱼片有肝吸虫
吃完肝脏上长万条虫
广西一名男子,常吃淡水鱼生鱼片,肝脏上长了上百条瓜子仁状的虫子,它们就是通过生吃淡水鱼进入 *** 的!有的病人肝脏上甚至有上万条虫子!只要加热超过90度,几秒钟肝吸虫就会死亡。
吃“三分熟”牛排
长出1米多绦虫
牛带绦虫是 *** 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成虫为乳白色,扁平状,分为一节一节的。牛带绦虫很长,最长的可达4-8米。
为了确保安全,吃牛排还是选择全熟的吧,如果要追求口感,在保证采购和加工过程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要七成熟。
羊肉没涮熟
可能感染弓形虫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几率很高。人的传染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比如涮 *** 肉的温度不够、时间过短、吃生肉、切肉案板被污染、未消毒的感染 *** 的奶等等。
小伙爱吃田螺
体内取出4条虫
贵州遵义市桐梓县一名青年,天天晚上都要吃一盘田螺,渐渐地他的眼白、皮肤都呈现出淡绿色,并且腹痛。医生最终从他的胆总 *** 取出4条长约10mm、宽约8mm的肝片形吸虫。
荸荠别用嘴啃皮
可能感染姜片虫
荸荠容易感染水中常见寄生虫,如果没有清洗就吃,附着于上的姜片虫囊蚴就有可能进入 *** 。
寄生虫主要 *** 在荸荠皮上,吃荸荠要充分浸泡后清洗,用开水烫,再削皮吃。不要用牙齿啃皮。如果把荸荠煮熟或者做菜吃,更让人放心。
切记
食物千万要煮熟煮透后再吃!
生活食材中你不得不知道的“李 *** ”与“李逵”现实生活中,一些食材无论是相貌名称口感都极为相似,但 *** 却相差悬殊,今天小编就总结出以下内容,擦亮双眼,看完之后再也不会“入坑”啦
1.虹鳟鱼与三文鱼
我们大众普遍认为三文鱼指的就是大西洋鲑,但是我国最新标准也把虹鳟鱼归属到三文鱼类,这就有些出乎意料,毕竟首先虹鳟鱼是淡水鱼,我国青海地区大面积养殖,而大西洋鲑属于海水鱼,每年产量都十分有限,其次虹鳟鱼肉质口感不如大西洋鲑,由于是淡水鱼也不可生吃,营养成分也没大西洋鲑丰富,但两者肉质极为相似,不是内行人,很难辨别出,加上国家承认虹鳟鱼为三文鱼类,于是 *** 更加低廉的虹鳟鱼以三文鱼名号在市场上活跃交易,吃亏的还是食客。
左图为三文鱼,右图为虹鳟鱼
2.巴沙鱼与龙利鱼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餐厅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打出了无刺鱼菜品,由于无刺且肉质滑嫩,深受顾客喜爱,很多人询问这是什么鱼,一般 *** 都会说是龙利鱼,但是,实际上百分之九十五都是 *** 巴沙鱼。
龙利鱼是海鱼体型扁平细长,眼睛在身体同一侧,两面皮肤颜色不一样,而巴沙鱼是淡水鱼,属于鲶鱼的一种。龙利鱼鱼柳较薄,巴沙鱼鱼柳较厚,两者经过烹饪后口感差不多,但由于巴沙鱼容易养殖,所以巴沙鱼 *** 远低于龙利鱼。
3.黄金澳鲍与澳鲍
众所周知, *** 是海鲜中的贵族,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与弹牙的口感而成为昂贵食材。但是,你大概不知道吧,我们经常听过的黄金澳鲍,其实并不是 *** ,准确来说跟 *** 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其实是叫非洲欧拉涡螺,是一种海洋蜗牛,产地也不在澳洲,而是非洲,所以黄金澳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高端哦
而澳鲍却是实实在在的 *** , *** 当然跟黄金澳鲍不在一个水平上。
黄金澳鲍
4.福寿螺与田螺
福寿螺与田螺外观上差别不是很大,但福寿螺却是实实在在的“外来居民”,由于国内没有天敌,加上福寿螺自身繁殖能力强,适应力高,现如今已经大量繁殖, *** 庄稼能力惊人,福寿螺也能食用,但由于自身携带寄生虫过多,加上口感肉质不好,导致人们不爱食用,所以 *** 比田螺便宜很多,所以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法商家用福寿螺冒充田螺的情况,爱吃田螺的小伙伴,可要擦亮眼睛哦。
你们还知道哪些李 *** ”冒充“李逵”呢?欢迎下方留言!
中国斗鱼繁殖饲养详细教程之一章:选定亲鱼与繁殖
1、选种
首先,公鱼母鱼一定要健康强壮并且 *** 成熟(建议选半年以上鱼龄的种鱼)。
繁殖纯种鱼的话,一般认为斗 *** 足、尾展大、拉丝长、体型好、发色鲜艳、纹路全直或者有特点的为佳,当然并没有具体标准,更多的是看你自己的爱好。有时候往往会为了鱼身上的某一个突出优点而暂时忽视其他缺点。
繁殖杂交鱼的话,那就更复杂了,除了以上那些条件,还要参考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杂交改良公式。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新手可以到论坛的“斗鱼深入讨论区”看各种精华帖。
当然,如果你定下目标,立志要培育出属于你自己风格的国斗,那你就要更努力了。
子代不一定就能够沿着理想的方向前进,优化和定向选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技术、经验和恒心。改良绝不是一两代鱼就可以出成果的,除了努力有时候还需要点运气。
?
怎样挑选公母?
成熟的公鱼单养的话会吐泡,攻击 *** 很强;成熟的爆卵母鱼肚子较大,有时候会出现“婚姻纹”,很容易辨认
公鱼,母鱼 *** 。
?
?
2、 ***
野外国斗的繁殖期为清明后至冬至前,繁殖能力强悍。国斗繁殖温度最适宜为25~27度,这个温度下鱼比较活跃,排出的卵也很快孵化。当然,人工繁殖不论四季,只要温度合适都可以。
?
关于繁殖缸和育苗缸的选择
方案一:
在公鱼原本的单养缸(容量不小于12L,至少是20*20*30的单缸)繁殖。
这里有个小技巧:为了提高配对成功率,可以先用隔离盒(如图)把母鱼挂在鱼缸上一起养着,给个机会让它们先谈谈心。然后给种鱼加强营养好好补补,为了让小鱼能够吸收更高质量的卵黄,有助于渡过开口期。
当你看到公鱼吐的泡越来越多了,母鱼也开始不断扭 *** 时,就证明时机成熟(一般3天内都可以),这时候把母鱼放进去成功率就会很高。避免了有时候母鱼被公鱼打死的 *** 。
放母鱼进去后,更好用遮光的板或者一块布把鱼缸围起来,尽量别打扰到种鱼。该方案需要等出苗后,把鱼苗捞到另外的育苗缸(同样容量不小于12L,水位约10cm,方便下一步开口)。
优点:公鱼主场作战,成功率较高。方便观察,甚至拍照录 *** ,发布到论坛跟大家分享喜悦。
缺点:需要把握好时机(捞苗更好在刚孵化,还在水面打圈圈的时候),而且苗可能捞不干净。另外,把苗转移到育苗缸,存在一定的风险。当然,更安全的做法是把原缸水抽去育苗缸,就不用担 *** 质和水温的变化。
方案二:
把公母一起捞到育苗缸(可以用整理箱)繁殖。等出苗了,把种鱼分别捞走留下鱼苗。
优点:适合同时繁殖多窝,而且整理箱移动起来灵活,不占位置。
缺点:公鱼到了新环境,有时候需要时间适用才能成功繁殖。
关于繁殖缸的布置
放点水草叶或者泡沫块,总之是能浮在水面的东西。也有人喜欢用榄仁叶,具有一定的 *** 功能,也是不错的选择。目的是为了方便公鱼积聚泡巢。
合缸后,一般公鱼会攻击母鱼,母鱼愿意的话就会垂直身体扭着尾巴等候公鱼;不愿意的话就躲在一角。这一过程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候放下没几分钟就ooxx,有时候几天都没反应。总的来说,国斗繁殖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大部分都可以在1天内完成。
配对期间无需喂食,如果繁殖成功,你就会看到公鱼单独守在泡巢下面,并且把母鱼赶到角落。
◆如果你刚刚选用了方案一,那么你可以先不用理,等到鱼苗完全孵化 *** 在水面还不会到处游的时候,用杯子连水带苗一起捞走,转移到育苗缸,水位同样不超10cm,方便下一步开口。
?
◆如果你选用了方案二,这时候我们可以有两种做法:
■做法一:
把母鱼捞走了,让母鱼好好休养。留公鱼守巢公鱼会给卵提供氧气并把沉水下的卵吐回浮巢,也会吃掉死卵,你会看到一个称职而伟大的 *** ,可以一直让公鱼带到小鱼平游后再捞出。
注意:有的公鱼在看巢过程中受惊吓会吃掉卵,所以捞母鱼时候一定要轻点,可以选择在晚上捞,尽量少打扰公鱼。
■做法二:
直接把公母都全捞走,把水位降到10cm以下,让卵自然孵化。这样的话孵化成功率可能没公鱼守巢那么高但是避免吞卵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白卵太多的话也有可能坏水,所以需要及时吸走未孵化的白卵,是个大工程,需要耐心。
第二章:幼鱼喂食
当小鱼孵出来后才是我们忙的时候。中国斗鱼相对于大部分热带鱼来说产的**较少,小鱼开口存在一定困难更需要我们耐心的照顾。基本上做好幼鱼喂育这一关,后面的国斗养殖就轻松了。
*** 卵经过24~36小时左右就会孵化,孵化后2~3天都是吸收卵黄,然后开始平游,平游后2天开始起飞,就是满缸游。一般是起飞阶段后开始喂食,俗称的开口。算一下的话就是开口时间在于刚孵化后5~7天内,因鱼个体差异而定。
下面分别说说用于开口的幼鱼食物。
自生自灭
说真的认识好多朋友都就这样让他们自生自灭。有的人是嫌麻烦,有的人是繁殖过多,不过你即便不管它们也要做做前期工作。
找个30cm以上大点的缸放到阳台那,随便养点草晒出点绿水,然后将小鱼放进去吧。这样可以有点绿水,有点微生物,最后最强的那少量苗会留下来吧。这样留下来的个体肯定出众。
关键一点是放越少的鱼越大的水体成活率越高。
ps: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推荐指数:☆
?
蛋黄水
煮熟的蛋黄喂小鱼,用多少就取多少,剩下的用保鲜纸密封放冰箱保存。取少量放到个小杯子里,用鱼缸水化开,再用滴管吸到缸里投喂,如果用于开口还得用 *** 等密网隔离出小颗粒。
由于蛋黄容易坏水,正确的使用 *** 应该是将隔好的蛋黄水滴落鱼缸后等大概半小时就要将剩下来的蛋黄用针筒抽走,不然很容易坏水。
由于幼鱼对不动的食物不大感冒,所以想用蛋黄水喂食的话缸不能太大,水位也不能太深,方便小鱼能容易的吃到。但是水体小就就更容易坏水了,所以只有少喂多餐,多抽剩蛋稳住水质。
坏水是一缺点,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营养不足,往往用蛋黄水比下面要提到的几种开口食物要慢很多很多。虽然蛋黄好找,如果作为小鱼食物更需要你的耐心。
ps:材料虽然好找,但更考验你的耐心, *** 作繁琐。
推荐指数:★
?
饲料粉(脱壳丰年虾)
饲料粉(脱壳丰年虾)开口比蛋黄水更难一点。用木舂之类的工具把饲料磨粉投喂。
因为初期小鱼对死物兴趣不大,这里有个 *** 就是重复几次把沉底的饲料粉用吸管吸起来,再投喂进去。小鱼一般对下落过程中的饲料感兴趣,吃的会多点,成为习惯后即便饲料沉底了小鱼也会吃。
在我看来饲料粉不太适宜开口,但是如果用下面几种食物开口后幼鱼达到8mm后转饲料粉投喂比较轻松和省力。
ps:如果细节处理的好,这个 *** 也可以有一定的成活率。
推荐指数:★★★
?
?
草履虫
即洄水,传统的幼鱼食物。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对着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点悬浮水中。或者用煮过的稻草泡水得到。
在适温22~24度下一周后稻草培养液由清变云雾证明繁殖成功、草履虫个体小作为开口料不错。但是后期营养不足,一般2周后就要考虑转丰年虾幼虫。
推荐指数:★★★☆
微虫
微虫是短鲷迷很习惯用的开口食物,种源一般通过鱼友相赠或 *** 。
用小器皿装滴过酸奶的馒头培养繁殖很快,投喂水中后能较长时间在水中生存。
缺点就是培养基有股酸爽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接受得了把这东西放家里的。
推荐指数:★★★
?
水蚤
传统的小鱼食物。住城市的可到花鸟市场购买,所住地方没卖的可以到田边水渠里捞取。
大量的话放缸里每天换水一次可活3~4天。如果想养殖就得投喂酵母或者淘米水,需要打氧并且每天换水。喂之前先将大小分离,留下大的水蚤继续繁殖,小的喂苗刚好。
用100目跟200目的网来分,如果不分的话小鱼可能会吃到大个子的撑口而死,水蚤活动能力强,更适合筛选出强壮的育苗。水蚤相比丰年虾可以在水中存活更长时间,不用担心吃不完死掉坏水。
当然,野采回来的水蚤可能夹杂其他生物,如蜻蜓幼虫是会吃鱼苗的,所以要特别小心,过好水除掉杂质再喂鱼苗。
推荐指数:★★★☆
?
丰年虾
即丰年虾幼虫。丰年虾孵化 *** 有2种,打气孵化法和浅盘孵化法。打气法孵化率高出虾快,浅盘法只适合少量鱼苗,同时嫌打气麻烦的人。
丰年虾卵有细卵和大红卵之分,细卵更适合开口,有条件的话买大红卵的时候顺便买一点细卵,等度过了开口期(一星期左右),就可以孵化大红卵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连盐水一起喂,还有壳也要分离。丰年虾幼虫的大小非常适合斗斗,是小鱼开口一大利器,可能有的地方买丰年虾卵不方便,可以上网邮购。
丰年虾唯一的缺点就是在淡水里面存活的时间不长,所以每次喂的时候不要过量,尽量少喂多餐,也可以放几只黄金螺(福寿螺)或者苹果螺吃剩下的死虾。
推荐指数:★★★★★
?
第三章:幼鱼培育
幼鱼培育最重要步骤还是开口关,只要开口食物吃好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如果是新手带苗的话,建议分散投资,就是用原缸水分几个缸来养育小鱼。不同缸可以用不同的食物,不同的分量来伺候,你可以看到他们的生长速度差异。当然你不想折腾的话那还是一窝一起来吧。
繁育小鱼每人都有不同的经验和 *** ,这里分享我实践过的。
▼公母放到一起,公鱼开始求爱,母鱼竖着身体表示很赞。
?
▼卷到一起开始XXOO;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
?
▼公鱼把母鱼抱住翻过来,母鱼开始排卵,公鱼同时 *** ;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
?
▼ *** 卵;(仔细看,和那些空心的泡不一样的)
?
▼产卵后24-48小时;小鱼开始孵化出来,横七竖八地 *** 在水面,偶尔旋转着打圈。
提示:
如果你选择方案一,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杯子连苗带水一起捞到育苗缸了;
如果你选择方案二,这个时候就将种鱼捞走,留下鱼苗。
?
第3天;
▼小鱼刚开始学会游泳,身体可以立起来,但是大部分还浮在水面,俗称“平游”。
?
第4-5天;
▼小鱼游泳技能增强,可以上下游动,分布到鱼缸各个角落,俗称“起飞”。这时候先别急着喂食,先让鱼卵的营养再飞一会。
第6天;
▼因为丰年虾孵化需要24小时,所以第6天就可以开始孵虾了,更好是用细卵的丰年虾。(某宝搜细卵丰年虾卵拉到最下面有详细孵化教程)
?
第7天;
▼可以喂少量刚孵化的丰年虾幼虫(更好是用细卵孵化的),可以观察到有个别鱼苗的肚子是红色的,俗称“开口”。
?
第8-9天;
▼可以看到大部分鱼苗已经开口了,这个阶段最有趣的是看着2mm的小鱼吃0.4mm的小丰年虾,心里会感到很安慰。
(注意:不要喂到盐水,虾壳也要尽量清理干净。我有一次没分离壳就喂了,结果第2天发现很多鱼bb肚子里都是壳,消化不了损耗不少)
?
第10天;
▼喂丰年虾还是提倡少喂多餐。尽量用刚孵化的来喂,这时的丰年虾营养价值更高。
?
?
第11天和12天,变化不大。
?
?
第13天;
▼育苗缸里尽量多添置水草(如蜈蚣草、印度竹节、金鱼草),有利于水质的稳定。同时更好加上水妖精,在小鱼的迷鳃 *** 还没发育成熟的时候可以很好的提供氧分,并且可以净化水质,强烈推荐。
但是水妖精不要过早添置,要等到小鱼具有比较高的游泳技能时候再开,而且气泡量不宜过大。另外,喂丰年虾的时候应该暂时关掉水妖精。
?
第14天;
▼在有水妖精和没有过量喂食的情况下,1个月内都可以不用大量换水。每天抽便便和添新水就好了。如果喂多了吃不完,就要及时抽走剩饵避免坏水。
尽量做到少量多餐,每次喂的虾量在10分钟内吃完为宜,吃剩的丰年虾可以用盐水放冰箱保鲜层保存,多分几格避免密度过大,一般2天内损耗不大。
当然,有条件可以用2个瓶子轮流孵虾就再好不过了。
?
第15天;
▼接下来的十多天都是同样的 *** 作,每天孵虾、喂鱼、抽屎、换水。
顺利的话不知不觉从孵化第2个星期后,就有个别小鱼就可以长到1cm,有一些较弱的个体还在原地踏步。小鱼生长速度有差异,可能会出现大吃小的状况。
因此,如果有个别大哥先长到1cm,可以先把他们隔离出来单独养;如果都长的比较齐整就无所谓了。损耗避免不了也不必在意,物竞天择嘛。
?
第16、17天;终于看起来不像“蝌蚪”了,渐渐变成一条鱼的样子。
?
?
满月;
▼恭喜,可以转喂饲料粉了,终于不用再孵虾收虾了。
到了这一步就基本上没难度了。1.5cm开始花纹,2cm上色。后面基本一天一个样,注意长的特别快的头苗可以分缸养。密度小了就大的更快,很快就可以作为“样品”展示了。
清道夫在我国南方泛滥成灾,晒干还能活,除了吃还能如何消灭它?
地球上的生物品种千奇百怪,它们分布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导致它们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目前在四川通过人工繁育已经脱离濒危物种,数量多了许多的国宝大熊猫,在国外却依旧是少见的稀奇物。更有网友在网上调侃,说四川人每天都骑着熊猫上学上班,让不少国外的人都当了真,十分的羡慕。
不过许多物种虽然国内没有,但是也不适宜贸然引进。比如当时从国外引进,充当饲料的“水葫芦”,很快就在我国泛滥成灾,霸占了不少河流,每年要花费不少人力和财力去打理。大家都熟悉的清道夫也是外来入侵物种,最初我们觉得它可以帮助清理鱼缸,充当“鱼缸清洁工”,所以给它取了清道夫这个名字,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这种鱼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当清道夫进入了我国的河流之后,迅速泛滥,导致不少本地的鱼类遭到灭顶之灾。并且人们发现,清道夫的生命力过于顽强,即使打捞上岸晾晒一阵,如果它的鳃旁边有湿润的泥土,将它放回水中仍能存活,所以在大家口中它变成了“晒干还能 *** ”的奇行种。那么,针对这个泛滥的物种,我们除了吃光它,还有别的 *** 可以消灭它吗?
生物入侵危害大
生物入侵对于全球生物多样 *** 的危害极大,不少本土物种在遭受外来物种入侵之后,都面临灭绝的境地,所以这些年以来,各国的 *** 都十分重视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某种生物从外地传入本地,传递途径可能是自然传入或者是人为引种,最终成为了野生状态,对当地的物种和生态 *** 造成了极大的 *** 。比如水葫芦、福寿螺、小龙虾等等,都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总的来说,无论是本国(本区域)主动引进还是被动侵入,一旦外来生物对本土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均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都可归属于生物入侵范畴。
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物种总数达到了488种,其中植物占比54.3%,约有260种,动物占比35.04%,约有171种。其他还有菌类、 *** 类、原核生物类等等。
入侵的动物当中,昆虫纲有93种,鱼纲有31种,昆虫纲的数目之多,大约是其虫卵和幼虫更容易夹带。调查发现,有意引进的物种占比49.8%,无意引进的物种占比49.39%,剩下属于自然扩散,可见两种引进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这些外来物种入侵之后往往能够迅速繁衍,霸占当地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进而 *** 生态坏境。因为在它的原生地也许存在天敌,而到了外地可能没有天敌的存在,因此它们可以很快 *** 本地的物种,成为优势种群。
像我国原产的鲤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本地来看没有什么危害,因为繁殖一直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但是到了美国就直接“放飞自我”了。最初美国引进中国鲤鱼是为了治理养殖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没想到中国鲤鱼的适应 *** 很强,并且异常的能吃。
很快,其他的本地鱼类的食物就被吃光,导致本地淡水鱼的数量急剧下降。美国不得不通过投毒、电网铺设等方式消灭中国鲤鱼,直至现在中国鲤鱼仍旧对美国本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可见,生物入侵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能对当地各个部分都产生极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引进十分容易,但是一旦泛滥,想要治理消灭就特别困难了,不仅费时费力,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泛滥成灾的清道夫鱼
清道夫的学名叫做豹纹脂身鲇,也叫琵琶鱼、吸盘鱼、腰宝鱼等等,属于鲶鱼科,至于豹纹则是指它身上的花纹和豹纹极为相似。一般全身是灰黑色,其中还有黑白相间的花纹,看起来灰扑扑的,不怎么漂亮。我们之所以总在观赏鱼鱼缸当中见到它,是因为它喜食水族箱当中的污染物,可以净化水质,是一名蛮优秀的“清洁工”,当然这仅限于在水族箱当中。
这种鱼类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体型很大的鱼类。成鱼的体长约为30厘米,全身被粗糙的骨板包裹,具有抵御外敌的功能。清道夫鱼为底栖 *** 鱼类,要求氧气充足、碱 *** 稍硬的水,水温宜在22到26℃之间。
与我们经常看见的鱼嘴不太一样,清道夫的鱼嘴位于下位,像一个大大的吸盘,牙齿和刷子一样,所以我们平时在鱼缸中看到它时,它总是吸附在玻璃上或者石块上,给我们一种它一直在“清洁玻璃”的错觉。不过清道夫鱼虽然确实有清理污秽物的功能,但是它又不“傻”,在有其他食物可以选择的时候,它往往不会选择吸食污秽物。
相反它其实是一种十分聪明的“捕猎者”,所以在它眼中有着明确的食物食用顺序。在野外生存的清道夫,会吃其他鱼类的鱼卵和鱼苗,一天能吃掉3000到5000粒鱼卵,能够把生活在该区域内的淡水鱼吃到绝种,是名副其实的“ *** ”。
至于在水族箱内,它还偶尔会做做本职工作,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不动在吸食藻类,有时还会啃咬其中的水草。假如缸内的鱼生病了,它还会吸附在别人身上啃咬伤口,总之,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善良无私”。
清道夫还分为多个品种,我们引进的大部分是普通的清道夫,既能吃又不好看,是典型的杂食动物。像24K黄金达摩这一类品种,就会漂亮一些,它在人们的细心照料下能将身上的黑色花纹褪去,完全变为金色。此外还有国王迷宫-166型和熊猫异形等多个品种,它们体貌大都相似,但是花纹有明显的差异。
有什么危害?
我们在介绍清道夫的基本概况时有说明它的特点,首先它的身体外部的皮肤比较坚硬,所以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天敌。在南美洲的河流当中有亚河豚、水獭、美洲鳄等大型水生生物捕食它,所以没有泛滥。
而我国的河流当中并没有以上这些物种,因此清道夫在我国的水域当中可谓是真的“如鱼得水”。不过除了天敌以外,清道夫鱼属于热带鱼种,无法自然越冬,因此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鲜少有泛滥,毕竟北方河流冬季的水温就能 *** 它。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清道夫鱼目前在我国的南方部分地区已经泛滥成灾,像2019年时,珠江的各个河段均有出现捕获记录,而且这一数值呈现快速上升。相关资料显示,广东湛江的赤坎水库当中的清道夫就很多,于是当地从2015年开始就开始人工清理,每年的捕杀数量高达10万斤,在这种行动之下仍有几万斤存活。
可以说清道夫对于水域生态 *** 的危害非常大,它不仅食用本地鱼类的鱼卵和鱼苗使其“断子绝孙”,其胃口太大还抢食了其他鱼类的饲料,造成水域内的食物资源缺乏。再者,没有天敌这一点就使得它根本不用担心被捕食。
清道夫被晒干还能活,是因为清道夫表皮鳞片贴合密集的特 *** ,在短时间的曝晒内不会死亡,鱼嘴与胃部直接相连,可以使得空气容易进入胃部,得以存活下来。
如何防治?
许多人说小龙虾都被我们吃濒危了,清道夫作为一种鱼类为什么不能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呢?事实上,清道夫的体型虽然很大,但是却不好吃,它的鱼肉口感粗糙,土腥味很重,鱼刺还很多。此外,虽然它喜食鱼卵,但也还是会吸入一些池塘垃圾,所以体内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或者寄生虫,人们知道它吃垃圾的习 *** ,就不愿意食用这种鱼,毕竟四舍五入吃清道夫等于“吃垃圾”。
那么吃光它这条路是走不通了,还有什么 *** 可以防治它、将其消灭?当然还是有的,我们可以换个物种来吃它,清道夫的鱼肉不符合人类的口味,却很受鳄鱼欢迎,因此不少鳄鱼养殖户都会将它作为主要的饵料来喂养鳄鱼。因此,将清道夫捕捞之后 *** 给鳄鱼养殖户是不错的解决 *** 。
此外,我国已经 *** 严令禁止,擅自放生清道夫,相信在相关法律的宣传 *** 之下,能从源头 *** 清道夫成为野生种的态势。并且,目前在清道夫泛滥的河段,当地 *** 都会组织相应的捕杀活动。向广州市的某个区就表示,当地渔民配合捕捞清道夫之后,会给予相应的补贴,每条的 *** 在0.5元左右。
总之加强宣传以及使清道夫变成饵料走向“商业化”大约是我们除了吃以外消灭它的 *** ,治理外来入侵物种需要漫长的时间,坚持就是胜利,重要的是从源头解决,不然再多的措施都只是徒劳。
印度人“吃光”清道夫
很有意思的是,这种被中国吃货嫌弃的“垃圾鱼”,在印度却深受欢迎。许多去印度旅游的人表示,恒河当中也出现了许多的清道夫鱼,当地人将其捕捞上来烤着吃,使得成为了一种风靡夜市的“名小吃”,
除了烤着吃以外,水煮咖喱清道夫也是一道有名的菜。总之,这种在中国水域中称霸一方的外来物种,在印度的生活好像没有那么安逸。印度人对于清道夫的味道还是十分喜爱的,因此它在印度即使泛滥也能被“吃光”。不过不知道,吸食了恒河水中垃圾的清道夫,体内会不会出现一张“元素周期表”。
结语
可见,当年引进清道夫时,商家描述它是水族箱清洁工的宣传语实际上有失偏颇,大部分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购入,后来不喜欢又随意放生,导致它最终在我国泛滥。因此“虚假宣传”要不得,引入外来物种时一定要做好综合考量和调查,不要等到它泛滥成灾时才发现它没有天敌,这时就已经太晚了。
一,神秘螺,学名Po *** cea bridgesii,是一种淡水观赏螺。神秘螺的牙齿比较柔软,只能吃一些腐化掉的东西,但神秘螺往往具有色彩艳丽的外表和比较大的体型,因而非常具有观赏 *** 。单从外表来看,我们很难给神秘螺分辨雌雄。
在小的时候,神秘螺形成的前三层壳相互间的角度一般会大于九十度,当达到四五层的时候,壳之间的角度会刚好达到九十度,再往大一些长的话,壳与壳之间的角度又会比九十度小一点。神秘螺外壳上那一圈圈的螺纹从内向外均匀延展,让人感觉神秘无比,十分令人着迷。
神秘螺自身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即使在比较恶劣的环境当中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当水的PH值大于7.5时,神秘螺会生长出既厚且硬的外壳,而当水的PH值低于7时,神秘螺的外壳就会变薄,此时可以投喂专用的加钙螺饲料来解决。
缸底的苔藓,破碎的草叶、青菜,甚至泡软的鱼饲料都可以作为神秘螺的饲料。也可以投喂一些红线虫,只是要注意只有当红线虫在缸底抱成一团的时候,神秘螺才吃得到。神秘螺可以吃掉缸内的褐藻、黑毛藻等,如果发现缸内出现褐藻、黑毛藻爆藻的现象,可以尝试放几个神秘螺进去。
神秘螺比较喜欢的水体温度是十八到二十八度,将水温控制在这个区间范围之内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神秘螺产卵时喜欢产在较高的地方,螺卵呈现出半透明的灰白色。当小螺开始成长发育的时候,外壳会慢慢不再透明变成白色。根据神秘螺产卵时喜欢往高处爬的特 *** ,人们若觉缸内神秘螺数量太多,就可以趁此机会摘除一些神秘螺,非常方便。这也保证缸内神秘螺数量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
神秘螺的色彩多种多样。螺肉一般分为黄、蓝、白、紫四种颜色, *** 较为鲜艳,蓝色呈现出淡淡的灰色,白色中带着一点黄,紫色多位深紫色;螺壳的颜色分为黄、白、浅紫带有品红纹、土黄带栗色纹、紫色带深红葡萄酒色纹、深栗色带黑色纹、深紫色带黑纹等等。因为神秘螺的螺壳与螺肉颜色各不相同,不同的组合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差别可以非常之大。这也是为什么神秘螺倍受广大爱好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二, *** 螺,其外形看上去好似 *** ,因此得名“ *** 螺”。 *** 螺的外壳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纹路,在这其中比较常见的纹路是网格状纹路。日常生活中,也有人将 *** 螺称之为篱螺或笠螺。
*** 螺属于汽水域螺,适宜生长的水体温度大概在10~38℃,成年体型大概在4厘米左右,是在海水与淡水交汇之处的螺,虽然可以在淡水中生存,但是无法在淡水之中繁殖后代,也就是说 *** 螺在淡水中所产下的卵无法孵化。产卵的时候, *** 螺会将卵产在鱼缸内壁之上,形成一条白色的卵带,很少有人在淡水领域中将 *** 螺繁殖成功过。
三,苹果螺,又称金宝螺、大瓶螺。 *** 农民俗称夭寿螺,“夭寿”一词有“短命早死、过分的、恶毒的”之意。苹果螺科雌雄异体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地区。其肺/鳃使它们能忍耐缺氧水,旱季时会自埋在底层土,紧关起壳来休眠。除了抗旱,鳃盖也是 *** 之器。南美Po *** cea,有呼吸管——肺,当要换气时,螺在水面下呼吸空气避免鸟类攻击。
四,斑马螺,也被称为虎纹螺、西瓜螺。斑马螺的外壳上有一条一条黄黑相间的纹路,极像斑马,又像虎纹,正是由此而得名。斑马螺螺壳上面的纹路比较多样,一般有锯齿状和斑点状的条纹等等。
中文名:斑马螺
适应温度:18-30度
成体尺寸:3厘米
是否吃草:会吃一些很嫩的草,但不多
繁殖方式: 汽水螺,淡水中不可繁殖 但是产卵
养殖要点
斑马螺在淡水领域中适应能力非常之强,甚至在比较差的水体环境中依然能够顽强生存下来。斑马螺比较喜欢硬一些的水质,PH值控制在7.1~7.4会比较好,其在软水中会比较容易发生溶壳的现象,螺壳上的花纹也会被逐渐溶蚀,从而降低了观赏 *** ,因此建议用硬一些的水质饲养斑马螺。把箱体内的水温控制在22~24℃则最有利于斑马螺的生长发育。同时斑马螺喜爱吃缸内壁附着的绿斑藻,根据此特 *** 许多人使用斑马螺作为工具螺来进行除藻。
五,黄金螺
中文学名:黄金螺
拉丁学名:Po *** cea c *** iculata La *** rck
二名法:Po *** cea c *** iculata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腹足纲
科:苹果螺科
属:瓶螺属Po *** cea
种:黄金螺Po *** cea c *** iculata
分布区域:南美州,原产于阿根廷,卵为灰蓝色常附著於岸边
黄金螺介绍
<栖地>溪流、池塘、水田
<尺寸>7cm左右
<分类>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苹果螺科、瓶螺属
<别名>神秘螺
黄金螺的外壳颜色呈现金 *** ,金灿灿的样子犹如黄金,因而人们称之为“黄金螺”。原产地位于阿根廷,如今在国内各地基本上都能买到。它和中国南方一带经常看到的入侵物种福寿螺是 *** 。
六,蜜蜂角螺
别称:彩蛋角螺
分布区域:东南亚
体长:1.5-2.5cm
食物:藻类
学名:Clithon sp. B *** nble beehorn snail
英文名:Beehorn snail
温度:22-30度
Gh:8-15度
Ph值:6-8度
产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
此淡水螺种成长速度缓慢,不容易繁殖,有著黑黄相间颜色和长”角”的外壳,非常美丽,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它们更大的特色在於除藻的能力非常厉害,以藻类为食,还能常时间生存在偏弱酸 *** 水质中,使他们在水草缸中和水晶虾饲养缸里都常见到身影。被誉为最美的草缸清洁高手。
七,月光螺,属于淡水观赏螺的一种,成体尺寸大概在3~4厘米,其外壳形态和苹果螺非常相似,只不过月光螺的外壳上有一条一条暗紫色或者浅褐色的条纹,沿着螺口向后一圈一圈的延伸。但月光螺攻击 *** 很强。一般是用来装饰水族箱,食 *** 杂。
八,洋葱螺,外形酷似洋葱,属汽水域螺。壳上黄黑相间着斑点。身上的纹路很丰富,有锯齿状的条纹也有成斑点状的等。在淡水里也一样能很好的生存。洋葱螺在淡水中适应 *** 强,属于生命力较强的螺,在较差的水质环境里也能生存。适合PH7.1~7.4的硬水,喜欢硬水,软水中容易溶壳,壳外美丽的条纹被溶蚀,会降低观赏价值。在22~30度水温时,最适宜斑马螺生长也最活跃。
洋葱螺,学名为Red Spotted Nerite Snail,英文名为Onion Snail ,拉丁学名为Rapa rapa,由Linnaeus于1758年命名。洋葱螺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珊瑚螺科。洋葱螺喜爱杂食,但不吃草,尺寸约在1~3cm之间,寿命大概为1.5~2年。洋葱螺在淡水中会产卵,但不可繁殖。分布区域:西太平洋。主要分布于热带和 *** 带暖水区,通常栖息于珊瑚礁间和较深的海域。世界分布 印尼 巴西。 *** 分布 花莲海岸,屏东县恒春半岛,大树房,南沙太平岛,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