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孝庄皇后墓里面有什么和孝庄墓上的那个双龙戏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图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吕后、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太后等人死后有没有与夫君合葬
吕后和汉高祖刘邦算结发夫妻,刘邦没当皇帝前就和吕后结婚了,按照当时情况,属于吕后下嫁刘邦。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选的才女,和唐高宗李治算半路夫妻,似乎两个人感情很深。孝庄皇太后和清太宗皇太极算政治联姻,似乎两个人没有什么感情。慈禧太后是清朝选秀女又生儿子上位的,似乎和咸丰帝有一定感情。吕后、武则天、孝庄皇太后都是女政治家。慈禧太后政治手段非常高,是晚清实权派,甚至有人认为慈禧太后使清王朝延续了多年。
吕后和刘邦合葬,叫长陵。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这是汉朝皇帝陵墓埋葬的形式。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武则天和李治是合葬墓,叫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乾县。
孝庄皇后和清太宗皇太极没有埋在一起,孝庄皇后陵墓在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之昭西陵;皇太极陵墓是清昭陵,在沈阳,通常俗称为北陵。孝庄皇后和皇太极没埋在一起,两个墓地相距很远,一个在山海关内,一个在山海关外。
孝庄皇太后曾对孙子康熙帝说:她不想和皇太极合葬,而是想葬在儿子的旁边,既可以陪伴儿子又可以看到孙子。
慈禧太后和咸丰皇帝没有埋葬在一起,两个人墓地都属于清东陵范畴,咸丰皇帝墓叫东陵,慈禧太后陵从属咸丰东陵,叫定东陵。具体情况为:慈禧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菩陀峪,在东陵东侧,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咸丰皇帝墓是河北省遵化市的定陵,位于清东陵界内的平安峪。
孝庄太后的灵柩37年未下葬,遗体是怎么样保存的
这个问题还是我来给大家聊聊吧,孝庄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1688.1.27),此后因为康熙大帝对孝庄太后葬地的难以取舍导致灵柩停放在清东陵陵区风水墙外的暂安奉殿达37年之久。这期间遗体当然是在棺椁里正常保存的,并没有采取所谓专门防腐的措施,因为清代皇家根本就没有追求遗体不腐的传统。
清代顺治皇帝之后无论是皇帝、太后还是妃嫔死后,经过大殓遗体放入内棺后套上外椁,在棺椁上漆饰几十遍金漆(漆饰次数依地位而定),自此以后棺椁无论是暂安停放还是奉安地宫都不在打开。那为什么说清代皇家不追求遗体的不腐呢?原因如下:
清初满族有火葬的传统。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朝代,在没有进关的时候满族就已经采用火化的方式安葬遗体了。在康熙年间所著的《大清会典》里记述了清太宗皇太极的葬礼,里面提到在皇太极驾崩一周年的时候将梓宫火化,然后由皇后、公主等捡殓骨殖的情形。请看原文“是日,奉移梓宫升化,行练殓礼。皇后、公主等诣升化处举哀,恭行练殓”。不只是皇太极,包括顺治皇帝也是以火化的方式以骨灰入葬孝陵地宫的。还有1981年对清永陵地宫的考古也发现努尔哈赤的叔叔爱新觉罗·礼敦和爱新觉罗·塔察篇古也都是以骨灰的方式安葬地宫。▲清永陵地宫骨灰罐
那为什么当时满族会有火葬的传统呢?其实这和当时满族人游牧、渔猎的生活方式相关,乾隆皇帝曾说过满人火葬这个问题,他说“本朝兆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靡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顾用火化以便随身奉持。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清代初期皇家甚至还在沿用入关前的火葬旧制,所以以后改用土葬之后也不会对尸体的防腐有什么特别要求。换句话说,火化都能接受,遗体正常腐败又有什么不可呢。
孝庄太后灵柩暂安时的种种安排只是正常做法与防腐无关。很多人都将祭拜时间、楠木棺椁以及地下暂安当做是为了遗体不腐胡乱关联起来,其实根本就没有关系。
⒈使用楠木棺椁是因为楠木耐腐、防虫、不容易变形的特性,所以很多皇宫里的家具、书柜等都用楠木 *** ,这和防止遗体腐败关系不大。▲纯惠皇贵妃地宫(那拉皇后棺椁早已腐朽,只能将纯惠皇贵妃棺椁分开使用)
⒉祭拜时间在冬季竟被有些人也说成是为了防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陵最重要的祭祀是“四时大祭”和周年祭,四时大祭包括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四个时间,孝庄太后是12月25日崩逝的,那么周年祭当然就在冬天啦,还有祭祀并不会打开地下暂安处,只是在大殿里祭祀牌位,所以祭拜时间在冬天是为了防腐这个说法实在荒唐。▲孝庄太后昭西陵隆恩殿(暂安奉殿改建)
⒊孝庄太后灵柩暂安在地下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史界对此也有争议,我们暂且不谈,就暂且相信是在地下奉安,这和防腐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史料清代皇帝棺椁暂安时有的在地下也有在地上的,而且棺椁从京城殡宫奉移到陵寝附近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少则几月多则几年,所以这和防止遗体不腐没有关系。
▲隆裕太后棺椁
综上所述,清代皇家因为早期还在实行火葬旧俗,是在康熙二十年之后才改为效仿汉族土葬的,所以对遗体的防腐并没有特殊要求,也未见史料关于这方面的记载,而孝庄太后停灵37年之久,期间也没有专门采取防腐措施。我觉得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初的康熙皇帝对遗体的不腐有比较理性的认知,而且因为早期实行火化的风俗,使得皇家对遗体的不腐保存并没有那么在意,所以对孝庄太后灵柩里的遗体并没有采取防腐的措施,只是正常保存。
请问孝庄的墓在哪个地方
孝庄皇太后,是顺治的母亲,康熙的奶奶。孝庄的陵墓为昭西陵,说到昭西陵,不得不提清东陵。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石门镇,占地80平方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25公里,清东陵的主要陵墓有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被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后陵四座(包括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被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
1688年孝庄去世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孝庄遗嘱: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大致意思就是说:“太宗皇帝在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我心中也就无憾了。这个遗嘱把康熙难为坏了,因为清东陵主陵是顺治的孝陵,而孝庄皇太后是顺治的母亲,辈分更高无论孝庄的陵墓葬在左边右边都是不合适的。最后实在没办法,在风水墙外面营造了一个暂安奉殿,暂安奉殿也是孝庄生前所居住的宫殿,被原封不动的拆解重新组装的。孝庄的遗体被安放其中37年没有下葬,康熙直到临终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就地修建地宫因为昭西陵在昭陵的西面,为昭陵的后陵,和昭陵一个体系。
让人心痛的是很多建筑已经没了,剩下的只有残垣断壁。
很可惜的是1931年九月份昭西陵,没能逃过盗墓者的魔爪!
孝庄太后尸骨找到了吗
还在墓里,没有挖掘。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墓上的那个双龙戏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图案
双龙戏珠就是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是一种文化象征权威的意思让人一看就知道里面是个大人物就想挖呵呵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评论列表
柜等都用楠木制作,这和防止遗体腐败关系不大。▲纯惠皇贵妃地宫(那拉皇后棺椁早已腐朽,只能将纯惠皇贵妃棺椁分开使用)⒉祭拜时间在冬季竟被有些人也说成是为了防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皇陵最重要的祭祀是“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