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心经全文诵读(领略佛教经典的魅力)

华衣锦 百科问答 2

《观音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被誉为“佛门宝”。它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经文,共有25个字,却包含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以下将为大家介绍《观音心经》的全文,并探讨其深刻的哲学意义。

观音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音心经》的全文可谓是简短而有深意,下面将对其进行一一解析。

首先,文中提到的观自在菩萨,是指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她是众生的救星,能够救度一切苦难。接着,文中提到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过程,即通过深入思考和体悟,证悟佛理。

然后,文中提到了“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而“皆空”则是指它们的本质都是空的。接着,文中通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表述,强调了色与空的本质相同。这里的“色”不仅仅指颜色,而是指所有的物质形态。

接下来,文中提到了“舍利子”,这是一个对佛教徒的称呼,意为“弟子”。然后,文中又强调了“诸法空相”,这里的“诸法”指的是一切存在的事物,而“空相”则是指它们的本质是空的,没有实体。这里的“空”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存在独立的实体。

,文中提到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这是指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可以消除心中的执着和恐惧,达到涅槃的境界。而“三世诸佛”则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佛陀,他们都是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的。

通过对《观音心经》的全文解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篇经文虽然短小,却包含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了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的,不存在独立的实体,而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可以消除心中的执着和恐惧,达到涅槃的境界。通过诵读《观音心经》,我们可以领略佛教经典的魅力,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和心灵净化。

观音心经是佛教中为的经典之一,也是广大信徒所熟知的经典之一。它的全文共有260个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内容深奥,让人们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佛教经典的魅力,一起诵读观音心经全文吧。

观音心经全文

观音心经全文诵读(领略佛教经典的魅力)-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观音菩萨,普渡众生。悲愿渡化,渡尽众生,方得成佛。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揭谛,即是真实可靠之意。波罗揭谛,即是智慧之义。波罗僧揭谛,即是菩提之义。菩提萨婆诃,即是证得菩提之意。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诵读观音心经的好处

1. 增加智慧观音心经中蕴含着深奥的佛理,通过诵读,可以增加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领悟力。

2. 减轻烦恼观音心经中讲述了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通过诵读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菩萨的慈悲之心,减轻内心的烦恼。

3. 增加福报佛教认为,诵读经典可以积累福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好处。

总之,诵读观音心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略佛教经典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好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诵读,领略佛教的智慧和慈悲。

标签: 佛教 诵读 心经 领略 观音

发布评论 4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4-04 23:26:44

多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这是指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可以消除心中的执着和恐惧,达到涅槃的境界。而“三世诸佛”则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佛陀,他们都是通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而成佛的。通过对《观音心

2023-04-04 21:02:16

《观音心经》是佛教经典之一,被誉为“佛门宝”。它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经文,共有25个字,却包含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以下将为大家介绍《观音心经》的全文,并探讨其深刻的哲学意义。观音心经全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2023-04-05 05:39:11

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揭谛,即是真实可靠之意。波罗揭谛,即是智慧之义。波罗僧揭谛,即是菩提之义。菩提萨婆诃,即是证得菩提之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2023-04-05 02:15:24

波罗蜜多”,这是指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过程,即通过深入思考和体悟,证悟佛理。然后,文中提到了“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而“皆空”则是指它们的本质都是空的。接着,文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