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顺序(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及顺序)

华衣锦 百科问答 8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农历中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共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天,以反映地球公转轨道上太阳的位置和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以下是二十四节气表及顺序

1. 立春农历正月初四或初五,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2. 雨水农历二月初四或初五,雨水逐渐增多,开始进入梅雨季节。

3. 惊蛰农历二月十四或十五,蛰虫从冬眠中苏醒,春雷开始响起。

4. 春分农历三月初四或初五,昼夜平分,春天进入中期。

5. 清明农历三月十四或十五,气温逐渐升高,适宜植树、扫墓。

6. 谷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雨水充足,农作物开始播种。

7. 立夏农历五月初四或初五,天气逐渐转暖,夏天开始。

8. 小满农历五月二十一或二十二,农作物开始生长,小麦进入灌浆期。

9. 芒种农历六月初四或初五,麦子开始成熟,稻谷开始抽穗。

10. 夏农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夏日,是一年中白天长的。

11. 小暑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八,气温逐渐升高,热浪开始出现。

12. 大暑农历七月二十二或二十三,酷暑难耐。

13. 立秋农历八月初七或初八,秋天开始,气温开始下降。

14. 处暑农历八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气温逐渐降低,热浪逐渐消失。

15. 白露农历九月初七或初八,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开始出现。

16. 秋分农历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昼夜平分,秋天进入中期。

17. 寒露农历十月初七或初八,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增多。

18. 霜降农历十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气温开始骤降,霜冻开始出现。

19. 立冬农历十一月初七或初八,冬天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

20. 小雪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天气逐渐寒冷,雪花开始落下。

21. 大雪农历十二月初七或初八,大雪纷飞。

22. 冬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二,冬日,是一年中夜晚长的。

23. 小寒农历一月初七或初八,寒潮频繁,气温骤降。

24. 大寒农历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寒流袭来。

以上是二十四节气表及顺序,这些节气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参照的重要时间点,对于农业生产、气象预测、节气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按照太阳视运行的轨道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气候和物候现象。下面是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及其顺序

1. 立春每年的2月3日或4日,表示春季开始。

2. 雨水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表示降雨增多。

3.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表示春雷开始惊醒冬眠的动物。

4.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昼夜平分,春季进入中期。

5.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表示清明节,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

6. 谷雨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表示降雨量增多,是收获的季节。

7.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表示夏季开始。

8. 小满每年的5月20日或21日,表示麦子已经成熟。

9.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表示麦收时节。

10. 夏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表示夏季进入中期。

11. 小暑每年的7月6日或7日,表示天气开始炎热。

12.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表示夏季热的时期。

13.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表示秋季开始。

14. 处暑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表示天气开始凉爽。

15.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表示露水开始出现。

二十四节气表顺序(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及顺序)-第1张图片-趣味目光

16. 秋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表示昼夜平分,秋季进入中期。

17.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表示天气开始寒冷。

18.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表示霜冻开始出现。

19.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表示冬季开始。

20.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表示降雪开始出现。

21. 大雪每年的12月6日或7日,表示降雪量加大。

22. 冬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冬季进入中期。

23.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表示天气开始更加寒冷。

24.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表示一年中寒冷的时期。

以上就是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及其顺序,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标签: 二十四节气 顺序 完整

发布评论 1条评论)

评论列表

2023-04-05 01:19:19

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按照太阳视运行的轨道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气候和物候现象。下面是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表及其顺序1. 立春每年的2月3日或4日,表示春季开始。2. 雨水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表示降雨增多。3.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表示春雷开始惊醒冬眠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