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卫健委
你听说过杨桃中毒吗?
杨桃虽然美味
但吃的时候要当心
吃不对可能“有毒”
严重还可致死
*** 2例中毒病例,竟是杨桃惹的祸
近日,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了两名杨桃中毒的患者。
病例一
前段时间,60岁的王先生不停打嗝、呕吐,还浑身酸痛,被家人紧急送医。
*** 液检测,医生发现王先生的血肌酐指标数值达到了600多,是正常人的六倍之高,尿酸指标也很高,是明显的 *** 疾病。经询问,王先生告诉医生自己在入院前吃了半个杨桃,吃完两个小时后就出问题了。
对此,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清表示:“该病人有长期慢 *** 肾病基础,并且在入院前有杨桃服用史,因此,杨桃中毒的可能 *** 比较大。”
了解病因后,医生立即给王先生抑酸护胃、补液、纠正酸中毒。但王先生本身已有三十年的慢 *** *** 病史, *** 代谢太慢,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休克。王先生病情危重, *** 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到90mmHg和40mmHg以下。还伴随着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症状,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经过连续一周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王先生逐渐清醒好转。
病例二
近日,该医院又收治了一名因进食杨桃重度中毒的女子。
据了解,该女子是长期需要血透的尿毒症患者。她在进食杨桃后同样出现了频繁打嗝、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所幸经过床旁连续 *** 血液滤过治疗后顺利脱险。
吃杨桃为什么会中毒?
杨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钾元素等。但是“甲之蜜糖,乙之 *** ”,杨桃中还有两种物质让它变得凶险。
1. 草酸
杨桃草酸含量高,因此吃起来会感觉有些涩。过多的草酸会 *** 胃肠粘膜,导致腹泻和腹痛。此外,还会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并在肾小管沉积,导致急 *** 肾小管坏死和间质 *** 肾炎。
但是,杨桃中的草酸含量会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食用成熟期的杨桃,并去除果棱和果心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2.杨桃 ***
杨桃中含有一种叫“杨桃 *** ”的神经 *** 。有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产生兴奋 *** 毒 *** ,导致癫痫发作、意识模糊。
健康人群吃了杨桃后,可将这种神经 *** 通过 *** 代谢排出体外,而肾功能异常的人无法有效将杨桃 *** 排出体外,最终导致中毒症状。
杨桃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一般来说,杨桃中毒的表现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
? 轻度中毒表现为呃逆(也就是俗称的打嗝)、恶心、呕吐、腹痛、失眠等。
? 中度中毒表现为躁动、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轻度意识障碍等。
? 重度中毒表现为严重意识障碍、 *** 、癫痫、低血压、休克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的病情就会由轻度进展为重度,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这些人群不宜吃杨桃
医生提醒,有慢 *** 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的人群、有过血液透析史的病人以及腹膜透析的患者,建议不要食用杨桃或者杨桃汁、杨桃罐头、杨桃酒等加工副产品。婴幼儿、对杨桃过敏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同样不宜食用。
健康人群食用杨桃一般很少发生中毒情况,不会出现 *** 反应。但吃的时候也要注意健康食用:避免大量进食和空腹食用杨桃,建议每次最多吃一个(100克)左右。
此外,除了杨桃
食用这些水果时也要注意
↓↓↓
1. 儿童不能大量吃荔枝
鲜荔枝含糖量高,儿童多吃易肥胖。如果连续大量进食荔枝,尤其是空腹食用,极易引发突发 *** 低血糖,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会抽搐或者 *** 。
2. 高血压患者当心柚子
柚子对非洛地平等地平类口服制剂作用明显,可不同程度地升高其血 *** 浓度,过多吃柚子可导致头晕等低血压症状。
3. 消化 *** 少吃猕猴桃
猕猴桃中的蛋白酶和草酸对消化道有 *** 作用。
4. 过敏体质慎吃菠萝、芒果
过敏体质人群吃菠萝易引发皮肤瘙痒、红肿;吃芒果易引发口唇部位的接触 *** 皮炎。
来源:人民网科普( *** 来源为 *** )
此物 *** ,已有人误食身亡!务必要看清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报告2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梅州丰顺报告1起误食混有钩吻的自采草 *** 中毒事件,发病2例,死亡1例。
提起钩吻,可能一般人并不知晓。但它的另一个名称却很熟悉:断肠草。
【知识链接】
钩吻,人称断肠草,又名大茶 *** ,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缠绕共生,其花和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 *** 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
全株有 *** ,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 *** 、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2023年7月13日
类似中毒事件已发生多起
因误食混有钩吻的自采草 *** 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
2021年,广东韶关市曲江区发生过一起家庭亲友 *** 饮用自制草 *** 凉茶而引起的钩吻碱(俗称大茶 *** 、断肠草)中毒事件,事件导致5人因钩吻碱中毒被送至韶关市之一人民医院抢救。
经检查,他们就是误食了外形酷似金银花的断肠草,之后中毒入院的。
更早之前,深圳同样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一家六口全部中毒。当时,陈先生特地托人从老家带回一些新鲜的 *** 材,给祖孙三代煲了一锅清肝明目汤。
到了晚上,喝过 *** 材汤的人陆续出现了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喝汤最多的人症状最严重,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这汤可能有毒赶紧求医。
医生采集到剩余的 *** 材汤和病人的尿液送往实验室检测,很快确认了 *** 材汤中含有钩吻,也就是断肠草。
5-8片叶子
就能毒倒1个成年人
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生长在丘陵、疏林或灌丛当中。断肠草全株有 *** ,绝不能吃。
断肠草为何这么毒?因为它的根、茎、叶都含有毒 *** 的“钩吻生物碱”(在根皮的含量更高),这是一种神经毒,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5-8片叶子,就能“放倒”1个成年人。
误食者中毒后,可能出现呼吸 *** 、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症状。
断肠草中毒的潜伏期很短,有些人在误服以后立刻出现症状。但一般情况下,是在吃进去以后2个小时左右发病。
为什么容易误食断肠草
断肠草与煲汤常用的食材非常相像,因而极易混淆。
1. 金银花
金银花的花蕾一开始是白色,盛开后变成 *** ,叶面毛茸茸的、没有光泽。而断肠草的花蕾和花都是 *** ,叶片两面手感光滑,像有一层蜡。
2. 五指毛桃
断肠草的根表面是棕 *** ,有明显的纵纹,弯曲处会露出木心,并可块片状剥离;而五指毛桃的根表面一般是红棕色栓皮,纤维 *** 强,能成片撕下。
3. 黑老虎
很多人会把断肠草的茎跟黑老虎混淆,其实黑老虎的茎摸起来很粗糙,且质地坚实,有横向裂痕,一定要瞧仔细。幼年钩吻的茎表面比较光滑,老茎外层是海绵一样的软木栓皮。
误食断肠草后怎么办?
1. 赶紧催吐
这是食物中毒最常用的自我急救 *** ,应立即进行。但如果中毒者出现 *** ,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2. 马上去医院
中毒后,不要私自服用所谓“解毒 *** ”,以免延误救治,危及生命。应该赶紧送医院治疗,若情况危急,拨打120急救。
3. 保留吃剩的东西
食用过的剩余草 *** ,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草 *** 者,无论是否发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认识这些有毒的野菜
千万别吃!
综合羊城晚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央视新闻等
来源: 杭州日报
发生食物中毒,您该怎么办?天气渐暖,春回大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近的河豚新鲜肥美?
当心!千万别吃!有 *** !
近日
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这种 *** 0.5mg
即可致死!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过去也曾发生多起,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紧急送医抢救
01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
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半小时后,范先生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忙叫家人驾车直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 *** 管后,直接送到 ICU 抢救。
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 *** ,四肢软瘫。
好在经抢救后,范先生度过了这次危机。
案例二:2016 年 5 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02
2016 年 5 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
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 *** 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
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 24 日晚 9 点离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一次一次再提醒我们,千万别贪这一口,河豚 *** 实在是太强了!
每年初夏开始,南方沿海、沿江的人吃河豚中招尤其多,不少网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习惯。
但要提醒大家,河豚身上的 *** ,毒 *** 比 *** 强 1000 倍,0.5 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河豚身上的 ***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河豚身上 *** 无法通过烹饪进行 ***
这种致命的河豚 *** ,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 *** *** 。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 121 种,中国沿海就有 40 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 *** 。
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 *** ,但被 *** 后,内脏中的 *** 却可能渗入肌肉。
2.中毒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河豚 *** 是一种神经 *** ,会迅速 *** 人类的神经 *** ,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 *** 、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 10 分钟至 3 小时,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 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 *** ,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更佳时机。
3.中毒后没有特效 ***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 *** ,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 *** 。
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
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到了2016 年,国家 *** 和食 *** 监 *** 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图源:深圳卫健委
此次解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禁,并不允许市场上售卖河豚活鱼及整鱼,只能是经过加工的河豚鱼。
养殖河豚鱼可食用部分为皮、肉可带骨。
精巢(鱼白)、鱼卵、眼、肝脏等部分仍不可售卖,加工部位的废弃物需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的应该是这样的(只有皮、肉可带骨的冰鲜或冰冻包装):
图源:深圳卫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 *** 、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 *** 。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总之大家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此外,春天来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可选择的食物也越来越多。
其实除了河豚之外,这些东西也不能吃!
特别提示,留心食物中毒表征。
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 *** ,“12345”、“12315”。
快转发告诉更多人,免得中招!
综合:人民网科普、新晚报、深圳卫健委、央视新闻
来源: 政法频道
对乙酰氨基酚你用对了吗?服用过量怎么办?近日,“新冠囤 *** 清单”话题在 *** 上引起广泛讨论,清单中的退热 *** 对乙酰氨基酚更是被推上“神坛”,引发抢购热潮。
上海市同仁医院主任 *** 师李玲、主管 *** 师王菁在此提醒广大的居民朋友:“用 *** 需谨慎。” *** 品的使用是把 *** 剑, *** 品的正确使用可以加速恢复健康,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 *** 物中毒,把自己吃进医院。
问:服用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是多少?
答: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 *** 为口服每次300-600mg,日剂量不超过2克,退热疗程不宜超过3天。针对儿童,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儿童,12岁以下儿童每次10-15mg/kg,2次用 *** 间隔为4-6小时,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
问: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怎么选择 *** 物?
答:儿童:家长为儿童选择 *** 物时,要选择适合年龄的 *** 物。一般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推荐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制剂。家长在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给 *** ,注意用 *** 剂量和用 *** 间隔。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有 *** 和胃肠疾病如溃疡、炎 *** 肠病者,更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孕妇:孕妇应当在医生或者 *** 师的指导下用 *** ,退热建议选取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制剂。
问:退烧 *** 可以和感冒 *** 一起吃吗?
答:现在市面上很多退烧 *** 、复方感冒 *** 、中成 *** 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正常剂量使用的话问题不大,但超剂量服用就可能会引发肝损伤,严重的还会导致急 *** 肝衰竭,使用前一定要看清楚 *** 品成分,切勿重复用 *** ,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过量或蓄积,从而导致 *** 品毒副反应。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 *** :
复方感冒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片、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等;
中成 *** :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感速康片、强力感冒片等。
以上 *** 品不可与退烧 *** 同服,也不建议联合使用。
问:吃 *** 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对乙酰氨基酚和 *** 同属于解热镇痛 *** ,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 *** 肝衰竭,服用时二选一即可。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可能会损害肝脏,因此服用此类 *** 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对乙酰氨基酚使用需适量,切勿超剂量使用。
问: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如何解救?
答:如出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患者,可用乙酰半胱氨酸 *** 物进行拮抗(拮抗即一种 *** 物可以解毒,或者可以抵消另一个 *** 物的副作用)。拮抗剂宜尽早应用,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应尽早就医。
来源: 澎湃新闻
女子服用蓖麻籽治腰疼中毒入院近日大连一名女子用偏方治腰疼,服用了10多粒蓖麻籽,未料出现了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等症状。经医生检查,确诊为蓖麻中毒。蓖麻 *** 无特效解毒 *** 物,2mg剂量即可致死。此前,国内发生多起小 *** 蓖麻中毒事件,均是因好奇而误食。医生提醒,市民服用中 *** 应接受医师指导,勿迷信偏方;暑假将至,要提前做好防范,避免 *** 误采和误食。
女子服用蓖麻籽治腰疼导致中毒
张兰(化名)家住金普新区,平时有腰疼的毛病。近日,她听说了一个偏方——服用蓖麻籽能治腰疼。于是,她在事发当日清晨服用了10多粒蓖麻籽。到了中午,张兰觉得肚子不舒服,紧接着开始腹泻,并伴有呕吐、全身乏力、口渴难耐等症状。张兰未把服用蓖麻籽的事情告诉家人。前一晚,她吃了海鲜,其家人还以为是海鲜不新鲜导致食物中毒,于是把她送到了金州区之一人民医院就诊。
据医院急诊科医生李长喻介绍,张兰被送到医院时,呕吐症状加重,同时还伴有头疼、小腿肌肉痉挛,痛苦不堪。此时,她意识到病情的严重 *** ,将服用蓖麻籽的事情讲了出来。李长喻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判断病情为蓖麻籽中毒,且症状较为典型,好在张兰生命体征尚平稳,也没有血便。在洗胃时,胃管中流出了蓖麻籽残渣。经一系列治疗,张兰的病情有所好转。次日,经医生检查,张兰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遂平安离院。
2mg蓖麻 *** 可致成年人死亡
李长喻说,蓖麻为大戟科草本植物,在野外经常能见到。作为一味中 *** ,蓖麻籽应用十分广泛,经炮制后外用消肿拔毒,内服泻下通便。不过,如果应用不当可导致中毒。其毒 *** 在于蓖麻籽中所含的蓖麻毒蛋白,可对中枢神经 *** 、消化道、循环及呼吸 *** 产生作用。 *** 中毒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致便血、脱水、休克、酸中毒。同时,中枢神经 *** 症状有头痛、嗜睡乃至 *** 、抽搐。 *** 细胞因蓖麻毒蛋白的细胞毒作用而出现功能损害,红细胞因毒 *** 损害可出现溶血,中毒严重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中枢的抑制而死亡。
蓖麻籽中毒无特效解毒 *** 物,蓖麻 *** 2mg或蓖麻碱0.16g可使 *** 致死。 *** 或儿童误食3粒至12粒即可引起严重中毒。中毒不仅发生在人类,也有牛、马、猪等动物食用后中毒的报告。
屡有小 *** 因好奇误食蓖麻籽中毒
近年来,国内屡次发生小 *** 因好奇误食蓖麻籽导致中毒的事件。2019年,江西某小学10多名 *** 在上午做完广播体 *** 后,在围墙边摘了一大把蓖麻籽,有同学吃了半颗,也有人吃了好几颗。下午, *** 们出现了呕吐、腹泻等症状,被校方紧急送往医院。其中7人住院治疗,1人中毒过深被送进ICU抢救。2015年,云南某小学发生低年级 *** 误食蓖麻籽中毒事件,导致23名 *** 中毒。
对此,李长喻提醒,暑假将至,老师和家长应向孩子普及防范蓖麻籽中毒的知识,避免误采和误食。他还表示,在中 *** 急 *** 中毒的病例中,未经医师指导自行服 *** 导致发病的案例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有少数市民比较相信偏方的疗效。但实际上,很多偏方未经科学论证,有时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还会耽搁病情。如果市民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要到专业医疗机构去诊治,不要迷信偏方。
半岛晨报、39度 *** 首席记者满文飞
紧急跨省转运抢救!贵州6人吃菌中毒,4人急送昆明抢救……随着各地雨量的增加
最近也进入了一年一度
吃野生菌的好时节
由此吃菌的 *** 越来越多
野生菌中毒事件也在接 *** 生
就在前几天
家住贵州省盘州市的四人
一起采食了不少杂菌
导致急 *** 野生菌中毒
目前正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救治
误食亚稀褶红菇
其中一人情况危急
最近一段时间,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的急诊室内,有不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前来就诊,其中就有来自贵州盘州的四名食菌中毒患者。据了解,这四人是因为自行上山采摘杂菌,在家烹饪食用后,出现了野生菌中毒的症状。
张女士:“就是自己摘回家吃嘛,吃了之后就难受,就想吐、闷。就是闷,就上网看了下症状,就发现自己可能是中毒了,就赶快去医院,想着洗胃。”
张女士说,当时他们共有六人一起食用野生菌,发现身体出现不适后就立即前往了当地医院就诊,其中有四人因为病情严重,被及时转送到了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救治。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他们)在当地去医院化验以后,发现有肌溶解,就怀疑有亚稀褶红菇中毒,那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致命的毒菌,所以就从贵州转到了我们科。”
医生介绍,经过辨认,这四名患者采食的杂菌中包括了亚稀褶红菇、牛肚菌、新苦粉孢牛肝菌、苦牛肝菌等,其中亚稀褶红菇含有 *** ,通过烹饪也无法分解其中的 *** 。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食用亚稀褶红菇刚开始是消化道的症状,但是因为它会造成一个肌溶解,所以全身的横纹肌都会出现肌溶解,包括我们的心肌,心肌也是横纹肌,心肌也会跟着溶解,心肌溶解就会引发心率失常,休克等等很严重的症状,所以当时患者一来,因为有休克、呼吸困难,所以就已经 *** 管上机了。”
目前,四名患者中有一人情况危急被转入了ICU,其余三 *** 在继续接受治疗。为此,医生也再次提醒,千万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也不要凭个人经验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亚稀褶红菇真的很难鉴别,我们可以使用的叫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不可食用的叫亚稀褶红菇,它们外观上很难区分,唯一可以区分的点就是菌子背面的褶子,是密的、稀的,还是位于中间的,所以叫密褶、稀褶、亚稀褶,所以这个东西真的是,只能说如果是不确定不熟悉,就只能不要吃。”
吃菌需谨慎
4种中毒类型有致命危险
在云南,每年从六月开始,都是吃野生菌的好时节,但满足了云南人口福的同时,这段时间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频发的时期。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介绍,往年从六月初开始就会接收到野生菌中毒的病人,而今年由于雨季来临较晚,大概在6月18日那天,他们接到了之一波野生菌群体中毒的病人。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每年6月到9月,我们科(病人)都是最满的,因为云南人对菌子的钟爱,只要是菌子一出,我们科的各种菌子中毒(的病人)就来了,菌子中毒一个是季节 *** ,还有就是一中毒就是一家、一堆人去山上捡了以后大家一起吃,所以表现为群体中毒。”
医生表示,在医院每年接收的野生菌中毒患者中,大多数都是由于自行采摘野生菌食用后中毒的,如果是在正规饭店食用或正规渠道购买的野生菌,很少会出现中毒的情况。而在这些病人当中,大多数都是肠胃型中毒和神经精神型中毒,而这也与昆明人吃菌的饮食习惯有关。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我们常说的“见小人” 是因为跟昆明这个地方大家喜欢的偏好有关系,昆明人喜欢吃见手青,见手青中毒就表现为神经精神型的问题,但是它不致命,它基本上不会遗留后遗症 就是那段时间的幻觉混乱。”
医生表示,误食不同种类的“毒蘑菇”,产生的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而野生菌中毒大约可以分为七种临床症状类型,其中三种为不致命型,四种为致命型。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 主治医师 段红丹:“不致命的比如黑牛肝(中毒) 就是胃肠型的表现,就是呕吐腹泻,还有就是光过敏型,我们前几天还有一个群体中毒的。他去采木耳,他以为他采的是木耳,实际上这个东西跟木耳长得太像了,它叫叶状耳盘菌,吃了以后第二天晒太阳,全身的皮肤就光过敏了红肿。第三种就是神经精神型,在昆明见得最多了,就是吃了见手青,致命的一般就是有四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致命鹅膏,鹅膏菌(中毒)就是肝损伤型,还有就是肾损伤型,还有就是亚稀褶红菇(中毒)是肌溶解型,还有一个就是在昆明见得比较少,是溶血型,溶血型的菌子是叫鹿花菌。”
医生建议,大家在吃野生菌时一定要万分小心,不摘不买不吃来历不明的野生菌,一旦在食用野生菌后有中毒症状或反应,一定要及时催吐并前往医院就诊。
野生菌中毒的表现与毒菌种类
进食量、加工 *** 及个体差异有关
多数毒菌的毒 *** 轻微或尚不能确定
能引起人严重中毒的菌子有20余种
分别是
*** 、毒红菇、毒伞、红网牛肝菌、白毒伞、毒粉褶菌、窝柄黄乳菇、秋盔袍伞、毛柄白毒伞、鱼角鳞灰伞菌等。
《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图版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毒菌中
毒 *** 较强的 *** 有以下几种
1. 毒肽,会造成肝脏损害;
2. 毒伞肽,会造成肝、肾损害;
3. 毒蝇碱,会引起精神症状;
4. 鹿花 *** ,会导致红细胞受损。
不同毒菌所含的 *** 不同
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
但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类
胃肠炎型
进食毒菌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产生此类症状的菌子很多,如:红菇、乳菇、红网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伞、腊伞、环柄菇等。
神经精神型
进食毒菌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 *** 妄想,出现类似精神 *** 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 *** 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
多脏器损伤型(肝损害型)
进食毒菌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表现,随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反复。此型中毒多由误食毒伞、白毒伞、毛柄白毒伞、亚稀褶黑菇等 *** 野生蕈引起,可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广泛 *** 出血,肝 *** ,少尿、无尿,烦躁不安,甚至 *** 、抽风、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复杂而凶险,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高达60%-80%。
溶血型
进食毒菌6-12小时后,除急 *** 胃肠炎症状外,可有贫血、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
光过敏 *** 皮炎型
在短黑耳、胶陀螺(又称猪嘴蘑)中含有光过敏 *** ,误食后可出现类似日光 *** 皮炎的表现,如面部红肿、火烤样发烧及 *** 般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嘴一样。
在此提示您
野生菌中毒没有特效治疗 *** 物
因此食用野生菌应特别小心谨慎
误食野生菌中毒
应立即到就近的医院机构治疗
综合:8099999、云南发布
来源: 掌上春城
误服 *** 物的家庭急救处理,记住这几个原则能救命!各位好,「来问脉姐」栏目等你来!健康医疗类的问题,都能问!赶快关注我们,扫文后二维码留言:脉姐:我有个问题……”
FROM 萧小五
脉姐脉姐!
家里老人有冠心病,吃 *** 预防血栓。
这些日子老觉得头晕恶心、脸色发红、呕吐、胃痛、视力模糊。觉得是胃的毛病,吃完健胃消食片和肠胃灵,还是难受,而且心里烦躁得更厉害了。
到医院诊断为过量服用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及时发现和处理?
TO 萧小五,你好!
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调节功能降低,对 *** 物反应的适应 *** 和应变能力减弱。由于 *** 物在体内的代谢减慢,可导致 *** 物在体内的浓度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患者,多服或误服 *** 物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下 *** 体说说。
01
吃错 *** 的4种情况
吃错 *** 或毒物一般分以下几类:
1.吃错 *** 品或过期变质的 *** 物
2. *** 物过量
3.将外用 *** 当作口服 ***
4.误服毒物
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急 *** 中毒。如果及时正确处理,往往可以得救,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留有后遗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家里是老人看孩子,要告诉他们,孩子误服 *** 物的可能表现及应对措施。比如,误服 *** ,剂量不大时,多表现为精神疲软或嗜睡。
老年人 *** 过量或中毒表现,轻度时表现为水杨酸反应,比如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等。
02
处理措施
之一步:了解清楚吃下了什么 *** 或毒物。如果不清楚,马上拨打120或到就近医院急诊,由医生评估后进行处理。记得收集好装 *** 品或毒物的外包装、说明书,以及患者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
第二步:紧急处理
如果情况危急,无法立即就医,可以先进行紧急处理,如催吐、多饮水、促排尿等,然后尽快去医院洗胃、解毒急救处理等。
1.催吐
发现后之一时间催吐。可以用手指或借助工具,如勺子、筷子等, *** 咽喉部催吐,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避免吸收。如果还是吐不出来,可以大量喝水 *** 胃肠道诱发呕吐,同时水也能减少机体对错服 *** 物的吸收。
如果是孩子,可将孩子腹部顶在急救者的膝盖上,放低头部,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反复轻压舌根部,直至呕吐为止。如果孩子是躺着呕吐,要侧躺,避免防止呕吐物堵塞喉咙,口中的呕吐物也要马上清除(老人或成年人躺着呕吐, *** 作 *** 也一样)。
比如,误服或过量服用维生素、健胃 *** 、消炎 *** 、 *** 等,可大量饮用温水、人工催吐,反复至少10次至吐出物澄清、无味为止。
2.多饮水促排尿
即使催吐成功,也需要多饮水,多排尿,以促进 *** 物或毒物代谢,加速排出体外。
3.洗胃(医院)
前两步完成后,还是要及时就医,检查 *** 物是否还残留在胃内,必要时反复洗胃,清除残留毒物。
4.解毒急救处理(医院)
*** 物已在机体内发挥 *** *** ,导致了不舒服的症状,就需要弄清楚所吃 *** 物的种类、有没有特效解毒剂,及时给 *** 缓解症状。如果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需要医生及时给予急救,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 *** 等急救 *** 物处理。
03
不能饮水和催吐的情况
注意根据误服 *** 物或毒物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措施。
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用大量喝水和催吐的 *** 。
1.误服强酸、强碱 *** 化学液体的患者,切记不能喝清水及催吐,而是服下牛奶、豆浆、鸡蛋清,减轻酸碱 *** 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
2.误服外用 *** 碘酒,应喝一些黏稠的米汤或面汤等,可以保护胃黏膜,稀释所服用液体浓度,并能诱发呕吐。
3.对有机磷 *** 中毒的患者,喝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
4.已 *** 或抽搐的患者不能催吐。
5.误服蜡、香蕉水、漂白剂、洗涤剂、石油、碱、鞋油、去锈液、汽油、生石灰、蓄电池液、亚铅化合物等,不能催吐,避免发生窒息危及生命。立即送医院急救,做进一步的对症治疗。
04
有毒 *** 物成分及解毒剂
中毒 *** 物 | 解毒剂 | ||||
中文学名 | 别名 | 常见用途 | 中文学名 | 别名 | 常见用途 |
对乙酰氨基酚 | 扑热息痛 | 退热、止痛 | 乙酰半胱氨酸 | NAC | 化痰 |
抗胆碱 *** | - | 镇静、松驰肌肉、抗帕金森病 | 毒扁豆素 | 依色林Eserine | 缩瞳、降眼压、抗重症肌无力 |
苯二氮?类 *** 物 | - | 镇静、安眠 | 氟马西尼 | - | - |
β受体阻滞剂 | β-Blockers | 控制心率、降血压 | 胰高血糖素 | - | 升血糖 |
肉毒杆菌 *** | *** X | 抗面部痉挛、除皱 | 肉毒杆菌抗 *** | - | - |
钙通道阻滞剂 | CCB | 降血压 | 钙 | - | 骨骼细胞营养所需 |
*** (强心苷) | 毛地黄 | 强心、降心跳速率 | *** 免疫抗原片段结合 | - | - |
肝素(抗凝血剂) | - | 心脏手术抗凝 | *** 鱼精蛋白 | - | 基因转移 |
铁 | - | 矿物质 | 去铁胺 | - | 抗血色沉着病 |
异烟肼 | 异 *** 酼肼、INH | 抗结核杆菌 *** 物 | 维生素B6 | 吡哆素 | 氨基酸代谢所需 |
*** 类 *** 物 | - | 镇痛 | 纳洛酮 | - | *** 受体拮抗剂,口服无效,注射给 *** |
三环类抗抑郁 *** 物 | TCA | 抗抑郁 *** | 碳酸氢钠 | 小苏打 | 食物添加剂 |
华法林(抗凝血剂) | - | 抗栓塞 | 维生素K1 | 叶绿醌 | 促进凝血 |
佐匹 *** (引起正铁血红蛋白血症) | - | *** | 亚甲蓝 | 亚甲蓝氯化物 | 肾功能测定、尿道消毒 |
常见有毒 *** 物成分与对应的解毒剂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祝你们健康的脉姐
经数据统计,大部分误服 *** 物的人群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儿童。儿童误服 *** 物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而且近年来此类情况有增无减,可见很多家庭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除儿童会误服 *** 物外,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由于忙乱、粗心等原因也常导致 *** 误服 *** 物。当误服 *** 物时,不要过度紧张,无论是孩子的看护人还是误服 *** 物的人,首先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 *** 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 *** 品的瓶子或者误服 *** 物者的呕吐物,一并带往医院检查,然后根据误服 *** 物的不同类型来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
误服不同 *** 物,处理措施不同,
一定要记清
误服了一般 *** 物,如维生素类 *** 物、感冒 *** 、胃病 *** 、降压 *** 、消炎 *** 、保健 *** 等,通常问题不大,只需大量饮水使这些 *** 物稀释并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或将其呕吐出来即可,也可导泻使之排出。
对于误服 *** 、有机磷 *** 的患者,可让其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或筷子等 *** 舌根来催吐。让中毒者大量饮水并反复催吐,可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经过催吐,呕吐物已为澄清液体时可通过喝适量牛奶来保护胃黏膜;如呕吐物中发现血 *** 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误服 *** 物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 *** 物已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对于有机磷 *** 中毒,催吐解毒的同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医务人员一般会选择特效解毒剂解磷定和氯磷定,此外还可与 *** 二 *** 合用。在清除经口而入的毒物时,医生采取的 *** 作除催吐和洗胃外,还需要导泻或洗肠,使进入肠道的毒物尽快排出,减少毒物吸收。
误服了灭鼠 *** 等毒 *** 或腐蚀 *** 均较强的 *** 物时,原则上应立即去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如果医院离家较远,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需要进行现场急救,主要是立即催吐,催吐的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误服 *** 物,减少其吸收。
对于已 *** 的患者和误服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患者不能进行催吐,以防发生窒息。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化学液体的患者,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等服下,以减轻酸碱 *** 液体对胃肠道的损伤。
对于误服了大量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 *** 物所致的中毒,需要去医院进行紧急救治。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 *** 物有 *** 、 *** 磺丁脲、保泰松、华法林钠、 *** 、氯丙嗪、双氯西林、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这些 *** 物可增加正在服用的其他 *** 物在血中的浓度,易产生毒 *** ,此时需考虑用血液透析来促进已吸收 *** 物的排出,减少中毒的发生。血液透析可清除以下 *** 物:
① 镇静、安眠及 *** ;
② 醇类;
③ 解热镇痛 *** ;
④ 抗生素;
⑤ 内源 *** *** 等。
怎样避免家人误服 *** 物?
对于孩子误服 *** 物,任何的补救措施都只是尽力弥补,家长更应该将精力放在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上。不管是由于看护人安全意识差随意放置 *** 品,还是看护人疏忽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调整给孩子的用 *** 剂量,这些导致孩子误服 *** 物的情况,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避免孩子误服 *** 物要做到以下几点:
▲ *** 品存放在比较高的地方,离孩子越远越好。
▲ *** 服 *** 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以免孩子模仿。
▲ 家长给孩子用 *** 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多增加用 *** 科普知识,看好剂型和单次用量。
▲ 为防止 *** 误服,可将长相相似或者容易混淆的重要 *** 物做明显标记,让服 *** 者一眼就可以识别是哪种 *** 物。
▲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误食了 *** 物,需要立即从孩子嘴里把残留的 *** 物抠出来,并把孩子误食 *** 品的 *** 瓶、 *** 盒、包装、说明书、残留物收集起来,带到医院。
▲ 如果孩子的衣物、鞋子等浸上了 *** 物,应马上脱掉,避免 *** 物从皮肤再次摄入。
误服 *** 物 *** 后的救治
对于误服 *** 物后意识丧失的患者,应注意其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拨打 120,然后进行心、肺、脑复苏。
▲ 使患者去枕平卧于硬的平面上,按压两 *** 连线中点,使胸骨下陷 5~6cm,100~120 次/分。
▲ 及时除去鼻腔和口腔中的异物并打开气道,捏紧鼻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 30∶2。
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误服 *** 物后早期的急救处理可减轻 *** 物对机体的毒 *** 作用,特别是误服一些腐蚀 *** 较大的 *** 品时作用更明显。如果不做这些初步处理,单纯等待送医院,就会耽误救治,比如有些 *** 物会对胃肠道产生腐蚀作用,使食道受腐蚀变得狭窄,导致患者进食困难。所以,早期紧急处理一定要重视,在患者经过早期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急救。此时,应记住将装 *** 品的瓶子或者误服 *** 物者的呕吐物带上,供医生参考。
科普|对乙酰氨基酚你用对了吗?服用过量怎么办?近日,“新冠囤 *** 清单”话题在 *** 上引起广泛讨论,清单中的退热 *** 对乙酰氨基酚更是被推上“神坛”,引发抢购热潮。
上海市同仁医院主任 *** 师李玲、主管 *** 师王菁在此提醒广大的居民朋友:“用 *** 需谨慎。” *** 品的使用是把 *** 剑, *** 品的正确使用可以加速恢复健康,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 *** 物中毒,把自己吃进医院。
问:服用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是多少?
答: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 *** 为口服每次300-600mg,日剂量不超过2克,退热疗程不宜超过3天。针对儿童,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儿童,12岁以下儿童每次10-15mg/kg,2次用 *** 间隔为4-6小时,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
问: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怎么选择 *** 物?
答:儿童:家长为儿童选择 *** 物时,要选择适合年龄的 *** 物。一般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推荐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制剂。家长在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给 *** ,注意用 *** 剂量和用 *** 间隔。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有 *** 和胃肠疾病如溃疡、炎 *** 肠病者,更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孕妇:孕妇应当在医生或者 *** 师的指导下用 *** ,退热建议选取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制剂。
问:退烧 *** 可以和感冒 *** 一起吃吗?
答:现在市面上很多退烧 *** 、复方感冒 *** 、中成 *** 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正常剂量使用的话问题不大,但超剂量服用就可能会引发肝损伤,严重的还会导致急 *** 肝衰竭,使用前一定要看清楚 *** 品成分,切勿重复用 *** ,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过量或蓄积,从而导致 *** 品毒副反应。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 *** :
复方感冒 ***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片、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等;
中成 *** :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感速康片、强力感冒片等。
以上 *** 品不可与退烧 *** 同服,也不建议联合使用。
问:吃 *** 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对乙酰氨基酚和 *** 同属于解热镇痛 *** ,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 *** 肝衰竭,服用时二选一即可。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可能会损害肝脏,因此服用此类 *** 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对乙酰氨基酚使用需适量,切勿超剂量使用。
问: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如何解救?
答:如出现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患者,可用乙酰半胱氨酸 *** 物进行拮抗(拮抗即一种 *** 物可以解毒,或者可以抵消另一个 *** 物的副作用)。拮抗剂宜尽早应用,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