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祁连“黄蘑菇”位列“青海十宝”之一,过去曾是青海群众敬献皇帝的贡品,是青藏高原稀有的山珍。最近,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又从“黄蘑菇”中研究发现出抗肿瘤、抗氧化等活 *** 物质,对青海特产高值开发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祁连群众采集的野生“黄蘑菇” 摄影:赵志祥
青海“黄蘑菇”,又称“黄绿蜜环菌”“黄绿卷毛菇”,祁连山地区为其主产区,省内三江源地区等高寒草地亦有分布。随着科学家不断再认识,这种生长于高寒草地的珍稀野生食 *** 用真菌,从蜜环菌属调整到口蘑属,又被归类到卷毛菌属。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黄绿蜜环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 *** 研究”,建立了黄绿卷毛菇样品前处理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 体系,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纯化制备并鉴定了31个化合物,筛选并制备了1个强极 *** *** 基 *** 、4个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 *** 的组分和3个甾醇类活 *** 化合物。集成了二维分离纯化、活 *** 导向抗肝癌细胞增殖化合物筛选,以及抗氧化活 *** 筛选联用及分离纯化活 *** 化合物的技术,为抗肿瘤、抗氧化及其他活 *** 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从黄绿卷毛菇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的化合物有19个为该物种首次分离,1个强极 *** *** 基 *** 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日前,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认为,“黄绿蜜环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 *** 研究”项目对明晰黄绿卷毛菇的物质基础,促进其由“食用菌”向“食 *** 用菌”的身份转化,实现资源高值开发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果冻蘑菇,新胶鼓菌 Neobulgaria p *** a (Pers.) Petr. 1 *** 1新胶鼓菌 Neobulgaria p *** a (Pers.) Petr. 隶属于锤舌菌科 Leotiaceae,基础名称和描述来源于瑞典真菌学家 Elias Ma *** us Fries 在 1822 年出版的《Syste *** Mycologicum 》。1 *** 1 年,奥地利真菌学家 Franz Petrak (1886 - 1973) 建立该物种目前公认的学名。
Neobulgaria p *** a 是其属的模式种,1 *** 1年由 Franz Petrak 确定。属名 Neobulgaria 意为“酒袋”,保加利亚的一种皮革袋,里面装着酒。种加词p *** a意为“干净”。
常生于阔叶树林下的枯树干和树枝上,尤其是山毛榉树。凝胶状的子实体最初形状像陀螺,但随着生长,最终会变形;越来越像杯子。该物种的大小变化很大,单个子实体通常宽为 0.4 至 1.5 厘米,高可达 8 毫米。
没有任何特殊的味道或气味,无食用价值。
盘点东北的野生蘑菇!可别随便采,弄不好全村给你开席了…东北,白山黑水,沃野千里,物产极其丰富……
之前我们盘点过东北的野生水果与山野菜,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今天我们盘点东北的野生蘑菇。
东北林间溪流
东北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春夏秋之际是蘑菇盛产的时节。
野生蘑菇多生长于朽烂的树木上,因东北林区封山育林多年,严禁商业采伐,朽烂树木较少,野生蘑菇产品较低,
注意:野生蘑菇种类繁多,相似者较多,很多含有毒 *** ,请不要随意采摘食用,以免危及生命。
松茸,东北野生蘑菇的王者
东北长白山松茸
松茸,为人所熟知的产地四川、云南、 *** 等地,其实吉林长白山地区也有优质的松茸产区。
松茸味道独特,有一股子奇异的松香,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食材。
采松茸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而且哪片山里长松茸那都是秘密。
小时候,我们林场里也有人家会采松茸,人家都是半夜偷偷上山,生怕后面有人 *** ,暴露自己采松茸的窝子……
我们林区人采了松茸也舍不得吃好的,也就是吃点开伞盖的松茸,吃法也简单,直接炖汤、清炒。
猴头菇,养胃的蘑菇,有股子苦味……
干制的猴头菇
猴头菇,中国传统名贵菜肴,是四大名品(鱼翅、燕窝、熊掌、猴头)之一,有“海中鱼翅、山珍猴头”之称。
猴头菇,养胃健脾的功效,对于消化 *** 、消化道溃疡及肿瘤等症有特效。
但是猴头好吃,难收拾!猴头有一股子苦味,需要用鸡汤来隔水蒸制数小时,反复投洗才可去除苦味。
榛蘑,小鸡炖蘑菇的主角,东北人爱喜欢的蘑菇,没有之一
东北榛蘑
榛蘑,东北人爱稀罕的蘑菇,没有之一。
现杀的小鸡,斩块不要焯水,直接下锅炒香,配上发好的东北榛蘑,再来上一把泡好的粉条,小火咕嘟着……不一会儿满屋飘香!太好吃了!
注意:在东北有一种蘑菇长得和榛蘑很像,俗称蹬腿蘑,也叫狗尿苔,有 *** !所以采摘榛蘑一定要小心注意,吃错了就得蹬腿了……
狗尿苔,蹬腿蘑,有 ***
上图的蹬腿蘑,请不要采摘,误食后很可能全村开席,唢呐走起……
元蘑,口感滑溜溜,无需晒制,鲜食最美……
元蘑
元蘑,也叫冻蘑,正在桦木、杨树等倒伏的阔叶树上,到了秋天下霜的时候才能采到。
元蘑产量很高,秋季下霜时一场秋雨,元蘑就都出来了。记得有一年,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父母上山采元蘑,一场秋雨后元蘑爆长,父母二人采了一天,天都黑了才回来。我自己在家哭得稀里哗啦,邻居大娘还给我蒸了鸡蛋糕……
元蘑肉质厚实,口感爽滑Q弹, *** 族大酱汤里要是加上元蘑,那味道别提多美了!
榆黄蘑,模样俊俏,味道鲜美……
榆黄蘑
榆黄蘑,菌盖鲜黄油亮,模样长得招人稀罕。
榆黄蘑味道十分鲜美,做饺子馅那是一绝,炖汤更是鲜掉眉毛!
榆黄蘑也可清炒,无需配肉,与黄瓜片一同清炒,榆黄蘑的鲜香与黄瓜的清香,沁人心脾……
羊肚蘑,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羊肚蘑
羊肚蘑,因菌冠貌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
羊肚菌,有补肾 *** 、提神补脑的功效,深受市场的追捧。
这里不得不说起东北人的率直,东北羊肚蘑产量并不高,采回来炒一盘也不值当,直接剁碎了炸鸡蛋酱,那鲜得吃一回就忘不掉了……
鸡冠蘑,又红又黄,一般人真不敢吃!
鸡冠蘑
鸡冠蘑,多长在桦木、柞木上,形如公鸡的鸡冠,颜色鲜艳,不懂的人真不敢吃。
林区人一般都是拿鸡冠蘑炒青椒吃,嫩的好吃比较爽脆,老的鸡冠蘑比较柴,吃起来艮啾啾的……
猪嘴蘑,吃起来Q弹,容易过敏,嘴唇会肿得像猪嘴……
猪嘴蘑
猪嘴蘑,学名胶陀螺,口感类似木耳,但肉质很厚,吃起来柔软Q弹,有吃猪鼻子的感觉……
想吃一盘猪嘴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猪嘴蘑直接吃,会引发过敏,嘴唇会肿得像猪嘴一般,太阳一晒更是痛痒难忍,折磨你几天几夜才肯罢休。
收拾猪嘴蘑是 *** 的,从农家灶坑里扒出一些草木灰,与猪嘴蘑拌在一起,再倒上清水泡上十几个小时,然后再用盐反复搓洗,洗至水清为止。此时猪嘴蘑会从黑色洗到红褐色,再吃就不会过敏了。
*** 蘑,学名牛肝菌,论个头在东北蘑菇界是大哥……
*** 蘑
众所周知, *** 蘑(牛肝菌)主要出产于云南。其实东北也有 *** 蘑。
在东北, *** 蘑都是晒干后再吃的。晒 *** 蘑时,味道十分香,放在窗台上,满屋都是香味。
注意:在东北,有一种有毒的 *** 蘑,是不能食用的。如下图:
有毒的 *** 蘑,不可食用!
毒 *** 蘑,菌杆没有网纹,呈光滑状,菌盖底部发白,而且不招虫子啃食……
粘团子蘑,又叫黄蘑团子,长在松林下……
粘团子
粘团子,是一种松蘑,菌盖分泌黏液,采摘容易沾上很多松枝烂叶,晒干时天气不好容易腐烂。
干制的粘团子炖肉吃,味道鲜美,但粘团子蘑不可鲜食。未经晒制的粘团子很容易引起腹泻,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要慎食。
马粪包!好吧…这玩意儿确实能吃……
马粪包之年轻态
马粪包,学名马勃,长得嫩的时候确实可以吃,清炒时需要多炒一会儿,别没事儿就尝尝咸淡,一下子给你 *** 翻在地……嘎嘎!
马粪包之老年态
已经长老的马粪包,就真的变成了马粪包的模样(看上图),薄薄的表皮里面全是粉末,小时候看见马粪包,上去一脚跺住,蹦得一声,飞起一阵烟雾……
其实粉末是马粪包的孢子粉,皮肤划破流血,涂抹马粪包的孢子粉可以止血。
我还知道东北有趟子蘑、扫帚蘑、雷子窝蘑……
但我自己没有吃过,也不懂得其 *** 状及忌讳,就没有写上去!
如果你知道东北还有哪些野生蘑菇,请在评论区里告诉大家……
十分感谢!
郑重提醒:慎重采摘与食用野生蘑菇,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吃错了就吹唢呐开席了……
蘑菇界的“白无常”, *** 无 *** “伪装达人”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 ,作者蘑菇志
还记得我们前段时间说到的蘑菇界“黑无常”——灰花纹鹅膏吗?它可是号称世界上最毒的一类蘑菇。不过,有黑自然有白,今天就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蘑菇界“白无常”—— 裂皮鹅膏A. rimosa。
*** 蘑菇裂皮鹅膏
( *** 来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groups.kib.cas *** )
中国特有?还是……
2005年,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处阔叶林地上,发现的一朵近纯白色的鹅膏菌,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兴趣。因为此前,中国已经发现了一些白色鹅膏菌物种,大多数都含有 *** ,那么这朵白色的鹅膏菌是不是已知的物种?它是否也含有 *** 呢?
科研人员经过深入地研究后认为,在湖南省发现的这朵白色鹅膏是一个新的 *** 鹅膏物种,将其命名为“裂皮鹅膏A. rimosa”,并于2010年科学发表。之后几年,又陆续在江西、湖北、广东和海南等省份发现了这种 *** 鹅膏的踪迹。
中国首次发现的裂皮鹅膏
( *** 来源:Zhang P, Chen Z H, Xiao B, et al.)
裂皮鹅膏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直到2016年,在泰国的清迈省和清莱省也发现了裂皮鹅膏;一年之后,韩国的科研人员又在众多鳞柄白鹅膏A. virosa的标本中发现了裂皮鹅膏,这意味着韩国也存在这种 *** 鹅膏。不过目前来看,虽然裂皮鹅膏的分布范围从中国扩宽到了 *** ,但中国依旧是裂皮鹅膏分布最多的国家。
自然界分布少?那你可就被它骗了!
2005年研究人员在湖南省发现裂皮鹅膏的时候只有一朵蘑菇,在此后的5年间,都没有发现这个物种的其它标本。这个时候你可能要问了:裂皮鹅膏在自然界分布这么少吗?
其实,裂皮鹅膏之所以一直没被发现,是因为其近纯白的颜色极具迷惑 *** ,人们常常将其和一些相似种搞混,例如鳞柄白鹅膏A. virosa、致命鹅膏A. exitialis、黄盖鹅膏白色变种A. subjunquillea var. alba等等。
鳞柄白鹅膏的照片
( *** 来源:gallowaywildfoods *** )
事实上,这些白色鹅膏之间的形态区别是非常细微的,有时候甚至需要借助DNA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然而,裂皮鹅膏作为一个 *** 的物种,还是有一些和其它物种不一样的地方(识别要点),例如从菌盖中部向边缘渐淡的 *** 、较薄的菌盖菌肉、位置非常高的菌环(距菌柄顶端0.5-1cm)等等。
泰国发现的裂皮鹅膏,宏观形态特征注释
( *** 来源:Thongbai B, Tulloss R E, Miller S L, et al.)
裂皮鹅膏的种加词“rimosa”源自英文单词rimose,意为“多裂缝的”,是指这个物种的菌盖有时开裂。然而,裂皮鹅膏的“裂皮”这个特征并不是稳定的,不能作为主要的区分依据。干燥的气候条件往往会使蘑菇的菌盖产生开裂,而在菌肉比较薄的一些蘑菇类群中,也常常能看到菌盖表皮裂开的这种现象。
“蘑界”白无常,有多毒?
有人将灰花纹鹅膏A. fuliginea和裂皮鹅膏称作“蘑界”的“黑白双煞”,但我更愿意叫它们“ *** ”——均含 *** ,具勾魂锁命之能。
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的生长习 *** 非常类似:在夏秋季,都喜欢生长在以壳斗科植物为主的阔叶林地上。所以如果你运气好,你还能看到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直不楞登地长在一块,一黑一白,活脱脱的死神形象, *** 着毫无防备的蘑菇猎人们。
“ *** ”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一起出现
( ***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 *** 会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海报截图)
不过,裂皮鹅膏的发现并不像致命鹅膏A. exitialis那样,是由于有人误食中毒才被人们所认知。相反地,裂皮鹅膏的发现很平静,没有伴随任何人的中毒死亡。
当时科研人员通过DNA分析后发现,裂皮鹅膏和众多的 *** 鹅膏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例如鳞柄白鹅膏A. virosa、灰花纹鹅膏A. fuliginea、致命鹅膏A. exitialis等等,这就意味着裂皮鹅膏也是一个 *** 的蘑菇,后续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2010年裂皮鹅膏在我国被发现以后,于湖南、江苏、浙江和广东地区相继发生了5起因为误食裂皮鹅膏而中毒的事件。其中,2015年6月,江苏无锡市一家7人中毒,4人死亡;2016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一起5人中毒事件,最后抢救无效全部死亡。时至今日,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依旧有人误食裂皮鹅膏中毒。
裂皮鹅膏含有 *** 的鹅膏肽类 *** ,包括鹅膏毒肽(a *** toxin)和 *** 笔毒肽(phallotixin)。在所有因蘑菇中毒导致死亡的案例中,90%以上都是由这两种 *** 导致的。鹅膏毒肽是迟发 *** ,而 *** 笔毒肽为速发 *** ,二者均能造成肝脏衰竭,被认为是最危险的那一类蘑菇 *** ,几乎每年都有人误食裂皮鹅膏中毒甚至死亡。
此外,裂皮鹅膏的肽类 *** 含量完全可以和“黑无常”灰花纹鹅膏相媲美,在一些标本中甚至要超过灰花纹鹅膏,半个蘑菇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
而且咱们之前就给大家讲过,由于鹅膏肽类 *** 的化学 *** 质稳定,高温、酸碱、冷藏等条件下都不易发生变化,因此一般烹调无法 *** 其分子结构,而且它们易溶于水,意味着汤里面 *** 的含量会更高,所以不要认为毒蘑菇煮熟了就是无毒的了,毕竟有些蘑菇试试就逝世。
由于很多毒蘑菇和无毒的食用蘑菇非常像,所以即使是专家,都有“翻车”的可能。希望大家尽量去正规市场购买,不要采食任何野生蘑菇。
老样子,下面有个选(送)择(命)题大家来做做,看看,戳空白处可查看 *** 和解析~
这4种蘑菇中,
你能找出裂皮鹅膏吗?
( *** 来源:依次为a *** *** lids.ru、Cai Q, Cui Y Y, Yang Z L.、 *** a *** nitaceae.org、funghiitaliani.it)
***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 *** 及解析
B
参考文献:
<1> 陈作红, 杨祝良, 图力古尔, 等.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
<2> 杨祝良. 中国鹅膏科真菌图志
<3> Zhang P, Chen Z H, Xiao B, et al. Lethal a *** nitas of East Asia characterized by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4> Li H, Zhang H, Zhang Y,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19
<5> Li H, Zhang H, Zhang Y,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20
<6> Li H, Zhang H, Zhang Y, et al.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21
<7> Cai Q, Tulloss R, Tang L, et al. Multi-locus phylogeny of lethal a *** nitas: Implications for species diversity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8> Thongbai B, Tulloss R E, Miller S L, et al. A new species and fo *** new records of A *** nita (A *** nitaceae; Basidiomycota) from Northern Thailand
<9> Cai Q, Cui Y-Y, Yang Z L. Lethal A *** nita spec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食用菌 *** 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果园长出白馒头,专家:别碰!等它发射“ *** ”能消炎止血山东莱州市万家村,一果农到自家苹果园除草时,在地上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
果农试图捡起馒头,结果发现馒头底下还连着根,长在地里。看着白馒头很像传言中的“太岁”,果农觉得很邪 *** ,不敢轻举妄动,干脆给新闻媒体打 *** 爆料。
第2天,电视台请了专家过来查看,这才揭开 *** ,原来诡异的白馒头是马勃菌。
马勃菌入 ***
马勃菌是一种野生蘑菇,但是长得一点都不像蘑菇,没有常见的菌盖、菌褶、菌柄,圆乎乎的就像一个馒头,难怪初次看见它的果农不认识。
虽然果农不认识,但是 *** 农一定会认识,马勃菌可是狐仙传授下来的神 *** 。
相传在盘山镇,有个外号叫马半仙的外科医生,他手里有两种神 *** ,接骨丹和止血散。这两种 *** 的配方来自狐仙, *** 力神奇有效,骨断能续,血流即止。
马半仙的秘制神 *** ,倒真是狐狸教会他的。一次,马半仙跟着押镖的车队赶路。车旁跑过一只狐狸,镖师扬手射出 *** ,扎穿狐狸后腿。狐狸瘸着腿逃进草丛,马半仙跟着追过去,看见狐狸跑到一个圆乎乎的褐色果子旁边,用伤腿 *** 果子。薄薄的果皮突然裂开,喷出一股灰色烟雾,落在伤口上,流血就止住了。
等狐狸走开后,马半仙细细观察果子,才发现果子是熟透了的马勃菌。
马勃菌刚长出来的时候,是一个白胖的馒头,表皮有弹 *** 。切开幼嫩的马勃菌,里面是密实的白色菌肉,跟其他野生蘑菇差不多,这时的马勃菌能切片下锅,炒熟了吃。
但是当它成熟以后,表皮会变成褐色,而且表皮特别薄,一碰就会裂开,喷出里面粉尘一样的真菌孢子,这时的马勃菌就没法吃了。一肚子粉尘的褐色圆球蘑菇,有好多形象的别名,叫作:马粪包、马皮包、马泡菌、马蹄包、 *** 包子、灰包、牛屎菇、鸡肾菌、地烟等等。
马半仙回家后,尝试着在祖传的止血散和接骨丹的配方里,再加上马粪包这一味配料,结果两种外伤用 *** 的疗效都大大增强了。 *** 到病除的新配方,为马大夫赢得了“半仙”的称呼。
如果你是南方山里长大的孩子,对马皮包应该不陌生。小时候上树下河打架,磕破手脚后,都是用马皮包止血。效果比云南白 *** 、碘酒之类的还好使,不仅止血快,伤口也不容易感染。只是灰褐色的孢子涂在皮肤上,黑黑的一团有点难看。
在《本草纲目》和《中国 *** 典》里,都记载了马勃菌的疗效。马勃孢子味辛, *** 平,无毒,有抑菌、消炎、止血的作用,适用于黏膜炎症。 *** 后的创口出血,马勃 *** 粉很管用。
马勃菌个头
除了入 *** 之外,马勃菌更大的特点是个头大。
大多数马勃菌能长到10厘米以上的直径,更大的马勃菌直径超过1.5米,重20公斤,一朵蘑菇足够一家人吃上好几天了。
马勃菌分布得挺广,不仅我国有,欧洲、北美洲都有。因为圆圆胖胖像泡芙,它的英文名字就叫泡芙菌。
印第安 *** 会用马勃菌的孢子来止血,做外伤涂 *** 。另外,他们还会把马勃菌切成细长条,用来当火线引火。蘑菇点燃后,比干枯的树枝更耐烧。最有趣的是,白人入侵印第安 *** 时,印第安人会故意引领白人跑到长满马勃菌的树林里。白人脚踏到马勃菌上,蘑菇冒出一股黄褐色的烟雾,像是有毒的“ *** ”,足够把白人吓跑了。
一个像篮球那么大的马勃菌里,含有7万亿(7兆,7,000,000,000,000)粒孢子。7万亿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每一粒孢子都能长成一朵蘑菇的话,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分到875朵马勃菌。
马勃菌食用
名叫马勃菌的野生蘑菇有好几个品种,有些能吃,有些不能吃。
山东苹果园里长得像馒头一样的马勃菌,叫作大马勃,幼嫩时期可以食用。
看一张细节图,再锋利的刀,也很难把大马勃切成光滑的切口。大马勃的切口自带纤维纹路,切开后更像馒头了。大马勃没有特殊味道,口感就是普通蘑菇,跟其他蔬菜,或是肉类一起炒都行。
*** 上是头状秃马勃,长得像人的脑子。它跟大马勃差不多,在幼嫩时期,菌肉结实,能吃,有专门人工培育供食用的头状秃马勃。
*** 上是橙黄硬皮马勃, *** 外皮,切开后的菌肉是紫黑色,看着像豆沙包,但是有毒,这个不能吃。
最后一个问题,到底哪种野生蘑菇能吃,哪种有毒不能吃?
没有一目了然辨认有毒蘑菇的 *** 。
吃蘑菇,我们只能采用最安全的 *** :市场售卖的蘑菇能吃,自己认识的蘑菇能吃,其他的统统都不要尝试。
好了,马粪包马勃菌的秘密先聊到这儿。
关注法兰西is培根,为你讲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见。
黄蘑菇,学名黄绿蜜环菌,又名“皇菇”,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美称。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海拔平均为3100米以上,牧草资源丰富,为野生蘑菇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所产黄蘑菇个大、肉厚、水分少,质地细密,是青藏高原上有名的山珍,也是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季节 *** 收入的来源之一。
雨后的草丛中,高山上如春笋般挤出一片片、一簇簇淡 *** 的蘑菇。黄蘑菇体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可达十几厘米,小的只有四五厘米。从远处看去,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为一望无垠的草原装点上 *** 的新衣。完秀村村民斗拉小心翼翼地蹲 *** 子拨开草丛,轻巧地摘出带着泥土根茎的黄蘑菇,多年的采摘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开始到公路旁等候售卖。
森多镇斗龙村村民尕多加说:“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去山上采摘黄蘑菇,收入也不错,可以很好地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黄蘑菇味道鲜美,风味浓郁香滑,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但其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只在7、8月海拔3000-4600米的高山上生长,一年的生长期仅40天。黄蘑菇采摘难度大且无法人工培育,因此 *** 也是逐年水涨船高,晾晒后的干黄蘑菇更是价值不菲,销往本土及内地各大餐饮店,记者看到,陆续有人购买新鲜的黄蘑菇。
茫曲镇居民公保加说:“黄蘑菇营养价值高,这次买了三斤,给父母送一些过去,回家做成黄蘑菇炒面片特别香。”
近期,云南省将陆续进入野生菌繁殖生长和销售的季节,也是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为预防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要切实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识。不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易混淆的野生菌。云南省常见有毒野生菌可以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链接:https:// *** yncdc *** /newsView.aspx?id=126090。
二、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时,应及时催吐,并迅速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三、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之一时间救治,对误食 *** 类鹅膏〔包括致命鹅膏(俗称白罗伞)〕、黄盖鹅膏(俗称黄蘑菇)、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等 *** 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 *** 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3年5月6日
来源: 云南卫健委
有了这盘绿色有机素炒黄菇,米饭都要多煮几碗By 呼吸的理由
用料- 有机菜花 半棵
- 葱花 少许
- 胡萝卜 半个
- 圆葱 半个
- 酱油 少许
- 盐 少许
1、自己种的榆黄菇,5-7天即可采摘,下午红平菇做个椒盐蘑菇
2、采摘下来的榆黄菇,掰开洗净
3、锅内少许油润锅,放入干辣椒,花椒粒,麻椒粒,姜丝煸炒30秒
4、下入蒜苗和榆黄菇,我爱吃蒜苗,下的比平时配菜多了4倍的量
5、倒入10ml生抽
6、小火炖5分钟,加入蚝油,继续小火2分钟
7、出锅
小贴士全程绿色有机,无 *** 化肥 调料(生抽+蚝油)也用的零添加的 无需放盐,无需放鸡精(有松茸鲜菌菇鲜之类的可以少撒一点点)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一口新年味,全家享佳味#黄蚝油蒜香白蘑菇一口新年味,全家享佳味,虎年吉祥如意做好吃的食物,节后综合症的饮食习惯就是改善了,做点素材的菜品很受欢迎,用黄油 蚝油 蒜头 白蘑菇 葱香饨香菜真好,健康饮食的开启,蘑菇也是营养丰富的食物维生素含量非常高,很受欢迎哦!
By 涓涓小溪长流水
用料- 白蘑菇 300克
- 葱 1根
- 蒜 5瓣
- 安佳黄油 30克
- 味达美蚝油 半勺
1、黄油一口好佳味 蒜香双油白蘑菇 营养丰富真好吃
2、食材:白蘑菇 葱 蒜 黄油 蚝油
3、热锅内下葱末 黄油
4、再放入洗净的白蘑菇 和蒜片
5、再加味达美蚝油
6、再入黄油盖上锅盖,不用加水
7、见出黄油汁时,再炖1分钟
8、炖至奶香黄油 蚝油香出来,翻一下,洒上葱即可
9、黄牦双油双葱蒜香白蘑菇上桌了!好吃到飞起 节后美味素食营养。就这
小贴士此菜口感非常鲜美,不咸合适的人,口重的可以多加蚝油和少许精盐,随自家口味而定,谢谢你的关注,分享交流互动。
白蘑菇的营养功效1.提高免疫力
口蘑能够防止过氧化物损害机体,降低因缺硒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黏度增加,调节甲状腺的工作,提高免疫力。
2.保护肝脏
口蘑可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上升,对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它还含有多种抗 *** 成分,对 *** *** 肝炎有一定食疗效果。
3.美容减肥
口蘑是一种较好的减肥美容食品。它所含的大量膳食纤维,具有防止便秘、促进排毒、预防糖尿病及大肠癌的作用。而且口蘑又属于低热量食物,可以防止发胖。
4.预防骨质疏松
白蘑菇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最新研究发现,白蘑菇是惟一一种能提供维生素D的蔬菜,当白蘑菇受到紫外线照射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D。而多摄入维生素D,就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5.防癌
白蘑菇中含有可以抵抗 *** 侵害的物质,而且经常食用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自然科普」粉柄黄红菇:辛辣苦 煮洗加工方可食中文别名:粉柄红菇。
分类地位:红菇目,红菇科,红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5~8cm,幼时半球形,后渐平展中部凹呈浅漏斗状,暗 *** 至土 *** ,有时稍带灰绿色, *** 颜色较深,常被深色小鳞片,边缘条棱上有疣状小点,表面湿时黏,表皮可剥离。菌肉白色,脆。菌褶直生,稍稀,污白色,等长或有的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4~6cm,粗1~1.5cm,白色或淡 *** ,基部渐细,内部松软至变空心。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有小刺,近球形至宽卵圆形,6~8μm。褶侧囊体近纺锤状,顶端小头状。
生态习 *** :夏秋季生于落叶松与阔叶树混交林地内,散生或群生。
国内分布:辽宁、吉林、江苏、广东、云南、湖南等。
经济作用:可食用,但味辛、辣、苦及臭气味,煮洗加工方可食。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