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赶是什么意思 老杆子啥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老赶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以及和老杆子啥意思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老赶的意思老赶的意思是什么
  2. 北京话“怯”是什么意思
  3. 东北方言大全趿拉板子是什么意思啊
  4. 讶异的意思是什么
  5. 老赶进城是什么意思
  6. 北京老话有哪些

一、老赶的意思老赶的意思是什么

老赶的词语解释是:没见过世面。

老赶的词语解释是:没见过世面。结构是:老(半包围结构)赶(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ㄌㄠˇㄍㄢˇ。拼音是:lǎogǎn。

老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趋炎赶热流星赶月赶浪头你追我赶赶尽杀_赶尽杀绝迎头赶上赶鸭子上架

赶时髦赶潮流赶尽杀绝流星赶月赶浪头趋炎赶热你追我赶迎头赶上连二赶三赶不上趟

1、萧尘听到萧斩的话微微吃惊连忙让萧斩带路,萧斩并不知道萧尘已经突破到了先天境,他带萧尘过去就是要萧尘拖住荒兽,拖到让在其他地方的长老赶过来。

2、师兄,时间越久恐怕还有其他阴神殿的长老赶过来。

3、看这大老赶的模样,倒不像是踩点探风的窃贼,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也没时间细想,赶紧继续忙活。

4、黑老还没说完,灰老的眼中就闪出厉芒,吓得黑老赶紧闭上了嘴巴。

5、反正就是桃溪门有一个人,很擅长用蛊,是莫老赶曾经收的一个徒弟,他或许能帮你。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老赶的详细信息

二、北京话“怯”是什么意思

北京话“怯”意思是本来对某事很不精通,但还去做,即显示自己的浅薄无知。是一种行为。一般是做了一件比较傻的事,然后旁边有人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说“得了吧,露怯了吧~”

1、“怯”“怯口儿”都是老北京俚语,其中,“怯”本义是胆小,没勇气。引申义为外行,不懂装懂,闹出笑话;俗气,不合时宜;没见识,没见过世面。

2、首先,“怯老赶”作为北京俚语,应该了解俚语的定义。俚语(lǐyǔ),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 *** 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雅音南移,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官雅言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六朝即南京官话为汉语标准语,明朝永乐年间建都北京时从南京北调40万人口,超过北平原有人口。清入主中国,旧北平话逐渐演变形成了北京话。

清雍正六年设“正音书馆”,以北京官话为标准语,在全国推行,以后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中国 *** 主流的标准语,有 *** 称之为北方官话,和被称为南方官话的南京官话相对应。

清末进行国语编审, *** 初年拟定国音,“京国之争”以后实行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新国音,自此以北方官话为蓝本的国语(普通话)成为中国官方标准语言。随著现代教育、传媒的普及发达,当代的北京官话-普通话,在 *** 圈有向各种方言渗透的趋势。

三、东北方言大全趿拉板子是什么意思啊

1、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2、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

3、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4、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5、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6、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7、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四、讶异的意思是什么

1、我想当每个人从车房开出去的时候,都讶异于这里的炎热,就好像有人对着你的脸吹热气。

2、说今天是 *** 节,你可能很讶异,我也有点接受不了,可他们非说今天是“照片 *** 节”,也好,无论她(他)在天涯或海角,可以捧着 *** 的照片偷着乐喽。

3、慕容童讶异的看着眼前的顾钟灵,头上戴着缠有红头绳的花头帕,雪白的缨穗自一侧飘动下来。

4、徐凤年继续说道:“怕徐骁。”,徐脂虎讶异打趣道:“奇了怪了,天底下谁都可以怕北凉王,可你都会怕咱们老爹?”,徐凤年喃喃道:“怕,怕徐骁老了。”,徐脂虎默然。烽火戏诸侯

5、纵然娅莉在现实中多么的 *** 纵自如,在面对着这种未知力量的时候情绪也是控制的不怎么完美,漂亮的小脸上此时全是讶异。

6、当项元他们得知是秦东与他的徒弟将天公打伤的,无不讶异,他们只知道天公受了重伤,但是从来没想过会是眼前这样一个年轻人给打伤的。

7、此次越野赛跑,娇生惯养的小明居然能够坚持到最后,让大家感到十分讶异。

8、容爷推了推莫老赶,他嘴角先是动了动,然后眼皮一点点抬起来,看见面前忽然一下多了这么多人,露出讶异的表情。

五、老赶进城是什么意思

“老赶”是指没见过世面的人,也是过去的某些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一种蔑称。没有谁愿意被轻视,见识少的人忙于追赶时髦,但往往追不上,“时髦”这个东西总是走在时代前面,令追赶者不停地“赶”,所以就落得个“老赶”的雅号。老赶进城意思是那些没见识的人忙于追赶潮流,毫无目的,人云亦云,盲从而不是事先思考是否合理,所以适合用于那些盲从的人。

六、北京老话有哪些

1、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

2、关,因为鹰习 *** 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 *** 被

3、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4、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5、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6、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7、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8、掰:断交“那人是个 *** ,我早就跟他掰了”

9、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10、倍儿:很,非常“我们俩倍儿瓷”

11、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

12、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13、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14、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15、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16、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17、 *** 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18、cei(左卒右瓦):打败“还是不是让人给 cei了”

19、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20、叉:交通混乱堵塞“路都叉上了”

21、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22、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23、吃心:多心“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24、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25、出溜:滑动,动作迅速“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26、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27、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28、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29、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30、倒(音 dáo)气儿:喘气“躺在那倒气儿”

31、颠儿:走跑。“吃饱了,颠儿吧!”

32、逗闷子:开玩笑。“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33、抖搂:“搂”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 1)摆弄、抖动之意。例:“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2)说一说,亮出来之意。“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34、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35、打这儿:从此之后“打这儿起,他是他我是我”

36、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

37、灯泡儿:借某人来当陪衬或做幌子,以达到某种目的。被借用的人就是“灯泡儿”

38、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39、打联联:在一起瞎混“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40、底儿掉:彻底“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41、跌份:丢面子“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42、逗咳嗽:耍贫嘴“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43、捯饬:打扮,修饰“都几点了,还捯饬”

44、大发:过分,过度。“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45、得波:唠叨个没完“少得波得波的”

46、点补:吃些零碎食品“饭没好,先点补点”

47、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 *** 质

48、打小鼓儿的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49、二把刀: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北京话与之相对的是二把刷子

50、 *** :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51、发小儿也叫“发孩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52、犯牛脖子:犯牛脾气,使 *** 子的意思

53、该干嘛干嘛去: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54、硌你脚了,耽误你脚落(lao)地了:别人无意踩着你而没有表示歉意,讽刺的说法

55、跟:在,多用在“哪儿”“那儿”之前。“你跟哪儿发财呢?”

56、得:行了,好了的意思。有时也做语气重词。“这菜做得了。”

57、挎 chi,喀 chi:括的意思。“用小勺挎 chi玻璃,让人钻心的难受”

58、概搂:聚敛东西“什么都往家里概搂”

59、骨( gu)碌儿:一节儿,一段的意思。“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60、过:过分“这事儿,你可有点过了”

61、敢情:当然或原来如此“敢情你还在呵”

62、搁着:处在某人的地位“这事儿搁着我这儿,准没问题”

63、隔三差五:断断续续“他总是隔三差五地送点东西”

*** 、硌应:厌恶、厌烦“这人真让人硌应”

65、够瞧的:有威风或指脾气大“这回可够瞧的”

66、掉链子:本来能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出问题

67、盒儿钱:盒儿指骨灰盒,这个词的意思是养老送终的费用,犹如过去的一句土话:棺材板钱

68、回头:有机会。例:回头我帮你理理发

69、后(一声):用于吃到嘴里的时的味道。很的意思,有时也指过甜或过咸的

70、海:音 h鋓,多“人多得 h鋓了去了”

71、坏醋:也作坏菜,事情结局不好。北京还有句歇后语“老西儿《山西》跳脚----坏了醋了”

72、今儿,明儿,后儿,昨儿,前儿:指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有时

73、假招子:虚情假意“净来这假招子”

74、筋道:东西有咬劲“这面真筋道”

75、京片子: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

76、街上的舅舅北京人过去常爱说的一名骂人的话,颇能 *** 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的语言“艺术”,它实际上包含:“我你舅舅”的意思

77、抠门儿:小气,吝啬。例:“这人可抠门儿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78、侃,侃爷: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说的人。例:( 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 2)“那主儿整个一个侃爷,没几句真的。”

79、溜溜儿:从始至终。“我溜溜儿等了一下午”

80、开涮:开玩笑“没事老拿我开涮”

81、苦不英儿:略带苦味“别看苦瓜,吃惯了,苦不英儿的还真好吃”

82、姥姥:相当于哼、胡说、你敢等“就你也管我的事儿,姥姥”

83、老赶:对外地人的蔑视。但有时也含有诙谐的成份

84、遛弯儿:散步“您老哪遛弯儿去”

85、露怯:丢脸的意思。“得,露怯了吧”

86、老:总,如同南方人说“好”代替“很”。“老干这个也有烦的时候”

87、陏陏:看看。“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陏陏”。

88、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遛早儿去呀?”

***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你又给我撂挑子”

90、抡:神侃, *** “又在这胡抡呢吧”

91、老家儿:老辈的人,多指父母“老家儿挺好的吧?”

*** 、拉幌绳:借一些事由神说海说,然后达到自已的某种目的。有点儿像虚晃一枪的词意

93、门儿清: *** 术语演变而来,意为明白,清楚。“这事我可门儿清。”

94、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95、门脸儿:门脸有两种说法:一是商店的门窗等外貌。二是指人的脸面,如五官等,此处是后一种说法

96、嘛:干什么,用在句前“嘛呢?”“嘛去?”

97、满世界(轻声):到处。“他一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98、念央儿:有求于人又不直接说出,一边自言自语让人听见

99、码儿:多是指放在面条上的素菜“这炸酱面不光面筋道,面码儿也多”

100、猫儿腻:隐私,私情“就你们俩儿那点儿猫儿腻”

101、闷得儿密:保密不声张或背着人做事“那一对在公园里闷得儿密”

102、茅房:厕所,官茅房就是公共厕所

103、牛:非常厉害的意思,带有贬意。“你小子,别牛”

104、蔫儿坏:表面上没什么,心里特别坏

105、蔫土匪:不爱说话而心里有数的人

106、那( nei)主儿:指那个人,含贬意。例:“那主儿脾气可大呢,少招惹他。”

107、弄蹭了:引起误会的话,导致双方不和

108、你们家人叫你呢: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109、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他那是跟你念秧儿呢,想让你帮帮他。”

110、拿:要挟“关键时候,就拿我一把”

111、腻味:厌烦、烦躁“天天吃盒饭,早腻味了”

112、屁颠儿屁颠儿:高兴得来回奔跑的样子“听就这么点事儿,就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113、盘儿靓原来是北京小流氓的黑话,盘儿即脸,靓,即漂亮,盘儿靓,就是长得漂亮。后来这个词儿成了北京人的流行语

114、起腻:男女之间亲热的样子。“你们俩甭在这儿起腻”。

115、肉:木讷、迟钝、慢 *** 子,办事不利落

116、涮:骗,耍的意思。“你小子,又涮我”

117、上了发条:形容说话的劲儿冲,不留情面

118、死心眼儿:实心,老实。“死心眼儿不是”

119、事儿:麻烦,罗嗦的意思。“嘿,你可真事儿”

120、说难听点儿,……:从坏的方面看此事,给个铺垫

121、死心眼儿:思维不灵活“死心眼儿不是”

老赶是什么意思 老杆子啥意思-第1张图片-

122、谁跟谁呀:表示关系特别好。“咱俩谁跟谁呀,不用这么客气。”

123、丧梆:说话不和气,脾气不好,带有怒气

124、傻冒儿:傻,也代指 *** 。“你别傻冒儿了”

125、撒鸭子:放开脚步跑“一听这话,他撒鸭子就跑”

126、臊:害臊“你说这话,我都替你臊得慌”

127、上脸:越说越不听“你这孩子老是登鼻子上脸”

128、渗:休息一会“渗渗他,看他自己急不急”

129、事儿:爱挑剔,麻烦事情多。“让你拿你就拿着,别那么多事儿”

130、顺毛儿驴:喜欢听人赞美,不喜欢听批评的人

131、酸不唧儿:有点酸,但不让人讨厌“酸不唧儿的,味道正合适”

132、碎催: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133、刷夜: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134、塔儿哄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135、添堵北京土话,找麻烦,让对方腻歪的意思

136、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137、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138、塔儿哄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139、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140、塌了秧儿倒闭,关张,事情不成功

141、歇:休息,完。“你给我歇了吧”

142、瞎,抓瞎,没戏:不行。“抓瞎了吧?”

143、虾米了:傻了眼。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而束手无策

144、下巴颏儿底下打滴溜儿:意有所仰求于某人

145、小 *** 儿的:老北京人的一句骂人话,即“小 *** 养的”简略。“小 *** 养的”也就是 ***

146、油儿:滑头。含贬意。例:“嘿,他可油儿着呢,你可斗不过他。”

147、玩幺蛾子:耍花招儿的意思,例:你少给我~。

148、一绷子北京土话,很长时间的意思。如同“一晃儿”,但比“一晃儿”的含义要时间和长

149、洋落儿:吃剩下或用剩下的东西。落,读烙。最初洋落儿指洋货,后来通用

150、眼毒:过去买卖人的术语,即独具慧眼的意思。别人没年来的东西,他能识别。毒眼,就是眼毒。也称作“眼独”

151、痒痒筋儿:也做痒痒肉儿,爱好的事情。“听说书是她的痒痒筋儿”

152、要菜:摆谱、摆架子“别在这儿跟我要菜啦”

153、嘴皮子:说话的功夫。“磨嘴皮子”“耍嘴皮子”

154、走嘴:本来不想说,没留神说出来了。“说走了嘴了,赶紧转舵。”

155、再说吧:指不了了之吧。“咱们的事儿再说吧。”

156、张儿:由一张“大团结”这个词引申来的。大团结即十元人民币,一张是十元。

157、支着儿:给人出主意“没辙了,快给我支点着儿”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意思 杆子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